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岭文学杂志投稿邮箱

西岭文学杂志投稿邮箱

发布时间:

西岭文学杂志投稿邮箱

h

我也想知道野谢谢楼主罗

《岭南文学》投稿邮箱

木棉花英雄树的由来:话说在海南岛五指山,有位英雄叫吉贝,他多次率领黎族人民抗御外敌,屡连战功,得到人民的爱戴。后因叛徒出卖,被敌人围困在大山上,身中数箭,仍屹立山巅,身躯化为一株木棉树,箭翎变为树枝,鲜血化成殷红的花朵。后人为纪念他尊称木棉为英雄树,把木棉花称为英雄花。黎族人民为了表示对民族英雄吉贝的怀念与崇敬,每逢男女结婚之日,都要精心种植一株木棉树。相传宋代苏东坡被贬海南时,当地黎族人民曾经赠他木棉制成的吉贝布衣,苏东坡以诗致谢:“遗我吉贝衣,海风令夕寒”。

木棉最早见载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此烽火树即木棉树。广州人对木棉有着特殊的情感,这是因木棉一直造福岭南。   粤人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郑熊《番禺杂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木棉花还可以做药,每逢春末采集,晒干,经拣除杂质和清理洁净后,用水煎服,可清热去湿。   木棉花较大,色橙红,极为美丽,可供欣赏。古代广州木棉树种植甚广,其中以南海神庙前的十余株最为古老。每年旧历二月,木棉花盛开,每天来观者达数千人,场面热闹,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庙古木棉花歌》颂之。现在南海神庙仍有两棵古木棉,久经风霜,挺拔依然。   木棉树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木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艳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最早称木棉为“英雄”的是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1959年,广州市长朱光撰《望江南·广州好》50首,其中有“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之句。   木棉花为广州市和高雄市市花。  木棉花亦为攀枝花市的市花,攀枝花市也是我国唯一以花名作为城市名的城市。

岭南学报投稿邮箱

是一个普通的本科学报的。

(一)《岭南学报》。岭南大学为宣扬、奖励与推进独立研究学风,于1930年设学报编辑委员会,出版《岭南学报》,每年1卷4期。刊登各学院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国学研究的专著,也出版丛书。(二)《岭南农刊》及《岭南科学杂志》(英文版)。这是农学院的出版物,英文《岭南农刊》创刊于1922年底,每年1卷2期。1927年底,扩充报导范围,凡有关农艺、园艺、畜牧、农村经济、植物学、动物学、细菌学、寄生虫学、人类学、古物学、生物统计、医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地质学等专著与论文都可发表,改刊名为《岭南科学杂志》(英文版),每卷4期,间或出版特刊,如1928年和1933年出版有科学会议特刊。每期发行数量不少,国外就有60个国家400多册,其中250册用于交换,获得500种外国重要刊物。这个刊物获得了国内同行的好评。(三)《岭南科学报》。该报是为篇幅较长、富有地方特色、又不适合杂志发表的专著所设立的科学园地,不定期出版。1941年出版的第1期“岭南大学校园之51种植物”,160页,图谱也多;1942年5月出版的第3期“烂头岛之植物”,44页;同年10月出版的第4期“豆浆之化学性质之研究”,38页;1945年1月出版的第5期“南中国(尤是广东)淡水渔业之初步研究”,70页,附彩图及黑白图12版。此外,还出版有关昆虫论著等,公开发行。(四)《农事月刊》与《农事双月刊》。《农事月刊》创办于1922年7月,年出1卷,月出1号。办刊宗旨是提倡农业,鼓吹改良。公开出版,月印千册,寄送全国各农业学校、农事机关、农事试验场、公私团体、图书馆、广东省高级行政机关以及农民。1923年7月,从第2卷第l号起,一律收回工本费以弥补经费之不足。自1926年7月,第5卷第1号起增加篇幅,并改刊名为《农事双月刊》。1927年8月,岭南农大改为岭南大学农学院后,所有刊物统由学校出版委员会管理。由于经费问题,1929年7月停刊,但在广大读者的要求下,又于1930年复刊。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此时此刻也该和我望着同这天上的明月吧!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此诗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真挚期盼团圆的情感。首联写仰望明月,相思之情油然而生;颔联写相思无眠,竟埋怨长夜漫漫;颈联写夜不能寐,辗转室外,不怕寒露沾衣;尾联写无法赠与亲人满手月光,想回去在梦中与亲人相聚,全诗感情表达回环曲折,起伏有致,缠绵悱恻而不伤感,感情真挚深切,低沉而不绝望,让人感到“佳期”一定会到来!正所谓“哀而不伤”。

主要研究领域:近现代藏区及其毗邻地区的社会经济史、以陈寅恪为中心的近现代学术史。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中国藏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格勒研究员主持)等多项,从1997年来数次进入各地藏区,进行社会调查与研究。在《民族研究》、《民国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藏学》、《西藏研究》、《宗教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西藏大学学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广西民族研究》、《西北民族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中国史研究动态》、《史学史研究》》、《历史教学》、《学术研究》、《民国档案》、《海交史研究》、《香港岭南学报》、《香港文汇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神秘的宗教》(广州出版社1997年)、《拉萨河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西藏昌都――历史、传统与现代化》(合著,编委,重庆出版社2000年)、《南海神庙》(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西藏昌都地区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等论著8种。新著《西康地区近代社会研究》即将出版。论文《藏区枢纽城市昌都在近代的变迁》获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2003年度一等奖;论文《晚清民国时期藏政要员的洋务背景》(《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3—19页,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中国近代史》2003年第8期第43—49页全文转载)获2004年四川民族学会三等奖;合编专著《西藏和其他藏区特殊开发途径》(主编为四川大学冉光荣教授,合著,副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获2004年四川省二等奖(联合获得)。)、《西藏昌都地区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一书获四川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教育厅“第七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投稿邮箱

不是医学核心期刊刊名: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主办: 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周期: 双月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301XCN: 44-1539/R邮发代号: 46-303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岭南急诊医学杂志创刊时间:1996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不是,是普通的期刊。

既不是中文核心期刊,也不是统计源期刊,是省级杂志,CN 44-1539/R

《岭南文学》投稿邮箱地址

名字:怒滔。理由:这个名字显示出非凡的气势,显出我们的青春活力和所向批靡的信心

链接: 提取码: q3lj《岭南震撼》是2001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岳南。本书用纪实文学的形式,叙述了南越王墓发现、发掘那曲折而动人的经过,也充分展现了南越王国风起云涌、大喜大悲的历史画面。

邮箱在哪

  • 索引序列
  • 西岭文学杂志投稿邮箱
  • 《岭南文学》投稿邮箱
  • 岭南学报投稿邮箱
  •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投稿邮箱
  • 《岭南文学》投稿邮箱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