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是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是谁

发布时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是谁

难度偏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投稿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投稿的难度不是特别大,也就是属于中等偏上的一个水平。稿件的具体要求也可以到官网上查询的。

《美术与设计》:主编:阮荣春(兼)副主编:顾平(常务)、刘伟东、陈世宁、何晓佑、仲星明(注:可能现在是社长:顾平主编:刘伟东)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邮编 21001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编辑部编辑部电话:025-

1978年 考入南京艺术学院  1980年 入李长白教授主持的工笔花鸟画班1982年 毕业留校任李长白教授的助教  1985年 《六朝古道》入选全国青年美展,《划龙舟》入选全国体育美展  1986年 《山雪幽禽》入选江苏省首届花鸟画展。《梨花小鸟》为江苏省电视台收藏  1987年 《山涧》入选文化部出国交流展  1988年 《草野》获江苏省美展优秀奖。《竹林雾鹑》参加全国花鸟画邀请展并为李可染艺术陈列馆收藏。《六月草间风凉》获江苏省花鸟画展优秀奖。荣获“南京艺术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1989年《夜风起处》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蟋蟀》入选全国地震美展。《秋风》、《夏夜》等一批陶瓷绘画作品获江苏省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奖。其中《夏夜》后为南京博物院收藏。  1990年7月在中国画研究院举办工笔花鸟画个展,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吴作人先生,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先生的充分肯定和鼓励。《花深禽幽》为中国画研究院收藏。10月《湖汀》应邀参加中国画研究院院展。荣获南京艺术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  1991年《湖汀》被选入“中国画研究院院展作品选”,刊登于《美术》第1期。《人民画报》第2期以《金陵画坛新秀》为题用多国文字作了世界性介绍,同时刊登的作品有《清趣》。  1992年为了深化自己的创作,自1990年11月起有意识地进入绘画史研究,写成了30万字的《中国工笔花鸟画史》,台湾《鉴赏》杂志开始连载。《山光鸟性》入选江苏省花鸟画展。《夏夜》为南京博物院收藏。  1993年《画廊》的“当代花鸟境界专辑”专题推出《孔六庆密密草丛》。《乱草中的茶花与鸟》、《扶桑花开》入选台湾《鉴赏珍品欣赏》。自80年代以来完成了《花鸟画创作本源探》、《我的工笔花鸟画艺术观》、《自然就是美》等论文十篇左右,分别发表于各专业杂志,有的被收入《美术理论文集》。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结业。  1994年7月应台湾方面邀请,在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举办《四季花开—孔六庆工笔花鸟画展》,几十件作品为台湾艺术收藏界高价购藏。出版《四季花开—孔六庆工笔花鸟画展集》。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苑》专题出《孔六庆的花鸟画作品》。《雪雁》被选为台湾《鉴赏》杂志封面作品。开始写生创作秋荷长卷。  1995年至1996年 应周积寅教授之约,写作《中国画派研究丛书》中的《黄画派》、《徐熙画派》两本专著,期间埋身于图书馆,在大量古籍中搜寻相关黄、徐的资料。创作《秋荷清远》入选江苏省花鸟画展。  1997年江西美术出版社成立了以王伯敏教授为顾问、周积寅教授为主编的《中国画艺术专史》编委会,除了与之签订《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出版合同外,还被聘为副主编。该年起,再次埋身于图书馆更为广泛地搜寻、整理、研究资料,为写作中国花鸟画史作准备。创作《寒雪将凝》入选香港回归江苏省  1998年继续埋图书馆研究中国花鸟画史,并去北京、江苏、上海、江西等地的博物馆中考察、研究历代花鸟画作品。考入全国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班,脱产学习一年。  1999年研究、写作花鸟画史。同时主编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审定的《中国画教学大图典工笔花鸟卷》,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清荷图》入选《99澳门回归中国名家书画集》。  2000年写出《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第一稿,60余万字。全国高校教师硕士学位研究生班结业。考取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研究生。《清风双 》入选江苏省花鸟画展。  2001年继续埋身图书馆、博物馆研究,写《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第二稿。获得加拿大移民身份。  2002年《论宫廷院体花鸟画四种形态》发表于《美术》第10期。《“黄徐体异”探徽》发表于台湾《故宫文物月刊》第6期。《谈西方画论的“模仿自然”观念》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第1期。《论陶瓷绘画的唐代长沙窑花鸟画》发表于《陶瓷学报》第4期。5月写出《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48万字的修改二稿。《清气清秋》入选南京艺术学院校庆展。  2003年1月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黄筌画派》、《徐熙画派》。5月完成10余万字的博士论文《继往开来——明代院体花鸟画研究》并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7月完成《中国画艺术专史8226;花鸟卷》40余万字的修改三稿,交王伯敏教授、周积寅教授及编委会审稿。8月《花鸟画研究报》“当代花鸟画家”栏目作专版介绍。11月完稿37万字的《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专著并由东南大学出版社作为重点学术专著出版。《论北方陶瓷绘画的磁州窑词绘》、《论新石器时代的陶瓷绘画》发表于 《陶瓷学报》。12月《荷塘清趣》为江苏省文化厅收藏,入选江苏省文化厅名人艺术档案库建立的〈江苏当代名家画库〉。  2004年1月任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2月论文《唐代长沙窑陶瓷绘画探徽》发表于《故宫文物月刊》。3月任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工笔花鸟研究组组长。7月《现代书画家报》以《孔六庆工笔花鸟作品选》作专版介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是谁啊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作 《冯信群水彩画集》著江西美术出版社 3第一《住宅窒内空间设计艺术》编著江西美术出版社 4第一《室内效果图快速表现技法》著江西美术出版社 3第一《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12第一《景观元素》著江西美术出版社3第一《设计表达》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第一《手绘室内效果图表现技法》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6第一《手绘埃及之旅》《手绘尼泊尔之旅》编著江西美术出版社 7第二《融合》主编江西美术出版社 10第一《空间无限》主编江西美术出版社 10第一 “设计的图解思考方法”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版) 5(源刊)第一“试论敦煌石窟数字化虚拟再现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敦煌研究8(源刊)第一“传统村落整体环境空间中蕴含的朴素生态精神”美术与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3(源刊)第二“水彩画结构的模式语言”美术观察5(源刊)第一“现代造型的意识”中国纺织4(源刊)第一“城市线索——论街具的引导性语言”美术与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4(核心刊)第一 “瓷泥中的体温——论陶艺人体艺术表现语言” 南昌大学学报12 (源刊)第一“老挝的木屋”和“槟城街景”美术观察1(源刊)第一9、“设计的视错觉语言”美术观察12(源刊)第一“素描与创造性思维——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再认识”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 4第一“品牌、奢侈、时尚——解析PRADA专卖店展示设计”中国纺织4第一“论当代设计的艺术性方向——关于环境艺术中的多元价值与诗意生存”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集论 11第一“现代城市居住形态浅论”新东方9第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快捷分类:艺术音乐舞蹈出版地区:江苏国际刊号:1008-9667国内刊号:32-1557/J创刊时间:1978发行周期:季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哲学与人文科学综合影响因子:133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美术与设计》:主编:阮荣春(兼)副主编:顾平(常务)、刘伟东、陈世宁、何晓佑、仲星明(注:可能现在是社长:顾平主编:刘伟东)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邮编 21001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编辑部编辑部电话:02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是谁呀

近几年发表的论著作 《冯信群水彩画集》著江西美术出版社 3第一《住宅窒内空间设计艺术》编著江西美术出版社 4第一《室内效果图快速表现技法》著江西美术出版社 3第一《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12第一《景观元素》著江西美术出版社3第一《设计表达》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第一《手绘室内效果图表现技法》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6第一《手绘埃及之旅》《手绘尼泊尔之旅》编著江西美术出版社 7第二《融合》主编江西美术出版社 10第一《空间无限》主编江西美术出版社 10第一 “设计的图解思考方法”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版) 5(源刊)第一“试论敦煌石窟数字化虚拟再现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敦煌研究8(源刊)第一“传统村落整体环境空间中蕴含的朴素生态精神”美术与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3(源刊)第二“水彩画结构的模式语言”美术观察5(源刊)第一“现代造型的意识”中国纺织4(源刊)第一“城市线索——论街具的引导性语言”美术与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4(核心刊)第一 “瓷泥中的体温——论陶艺人体艺术表现语言” 南昌大学学报12 (源刊)第一“老挝的木屋”和“槟城街景”美术观察1(源刊)第一9、“设计的视错觉语言”美术观察12(源刊)第一“素描与创造性思维——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再认识”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 4第一“品牌、奢侈、时尚——解析PRADA专卖店展示设计”中国纺织4第一“论当代设计的艺术性方向——关于环境艺术中的多元价值与诗意生存”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集论 11第一“现代城市居住形态浅论”新东方9第二

1978年 考入南京艺术学院  1980年 入李长白教授主持的工笔花鸟画班1982年 毕业留校任李长白教授的助教  1985年 《六朝古道》入选全国青年美展,《划龙舟》入选全国体育美展  1986年 《山雪幽禽》入选江苏省首届花鸟画展。《梨花小鸟》为江苏省电视台收藏  1987年 《山涧》入选文化部出国交流展  1988年 《草野》获江苏省美展优秀奖。《竹林雾鹑》参加全国花鸟画邀请展并为李可染艺术陈列馆收藏。《六月草间风凉》获江苏省花鸟画展优秀奖。荣获“南京艺术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1989年《夜风起处》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蟋蟀》入选全国地震美展。《秋风》、《夏夜》等一批陶瓷绘画作品获江苏省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奖。其中《夏夜》后为南京博物院收藏。  1990年7月在中国画研究院举办工笔花鸟画个展,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吴作人先生,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先生的充分肯定和鼓励。《花深禽幽》为中国画研究院收藏。10月《湖汀》应邀参加中国画研究院院展。荣获南京艺术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  1991年《湖汀》被选入“中国画研究院院展作品选”,刊登于《美术》第1期。《人民画报》第2期以《金陵画坛新秀》为题用多国文字作了世界性介绍,同时刊登的作品有《清趣》。  1992年为了深化自己的创作,自1990年11月起有意识地进入绘画史研究,写成了30万字的《中国工笔花鸟画史》,台湾《鉴赏》杂志开始连载。《山光鸟性》入选江苏省花鸟画展。《夏夜》为南京博物院收藏。  1993年《画廊》的“当代花鸟境界专辑”专题推出《孔六庆密密草丛》。《乱草中的茶花与鸟》、《扶桑花开》入选台湾《鉴赏珍品欣赏》。自80年代以来完成了《花鸟画创作本源探》、《我的工笔花鸟画艺术观》、《自然就是美》等论文十篇左右,分别发表于各专业杂志,有的被收入《美术理论文集》。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结业。  1994年7月应台湾方面邀请,在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举办《四季花开—孔六庆工笔花鸟画展》,几十件作品为台湾艺术收藏界高价购藏。出版《四季花开—孔六庆工笔花鸟画展集》。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苑》专题出《孔六庆的花鸟画作品》。《雪雁》被选为台湾《鉴赏》杂志封面作品。开始写生创作秋荷长卷。  1995年至1996年 应周积寅教授之约,写作《中国画派研究丛书》中的《黄画派》、《徐熙画派》两本专著,期间埋身于图书馆,在大量古籍中搜寻相关黄、徐的资料。创作《秋荷清远》入选江苏省花鸟画展。  1997年江西美术出版社成立了以王伯敏教授为顾问、周积寅教授为主编的《中国画艺术专史》编委会,除了与之签订《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出版合同外,还被聘为副主编。该年起,再次埋身于图书馆更为广泛地搜寻、整理、研究资料,为写作中国花鸟画史作准备。创作《寒雪将凝》入选香港回归江苏省  1998年继续埋图书馆研究中国花鸟画史,并去北京、江苏、上海、江西等地的博物馆中考察、研究历代花鸟画作品。考入全国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班,脱产学习一年。  1999年研究、写作花鸟画史。同时主编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审定的《中国画教学大图典工笔花鸟卷》,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清荷图》入选《99澳门回归中国名家书画集》。  2000年写出《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第一稿,60余万字。全国高校教师硕士学位研究生班结业。考取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研究生。《清风双 》入选江苏省花鸟画展。  2001年继续埋身图书馆、博物馆研究,写《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第二稿。获得加拿大移民身份。  2002年《论宫廷院体花鸟画四种形态》发表于《美术》第10期。《“黄徐体异”探徽》发表于台湾《故宫文物月刊》第6期。《谈西方画论的“模仿自然”观念》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第1期。《论陶瓷绘画的唐代长沙窑花鸟画》发表于《陶瓷学报》第4期。5月写出《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48万字的修改二稿。《清气清秋》入选南京艺术学院校庆展。  2003年1月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黄筌画派》、《徐熙画派》。5月完成10余万字的博士论文《继往开来——明代院体花鸟画研究》并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7月完成《中国画艺术专史8226;花鸟卷》40余万字的修改三稿,交王伯敏教授、周积寅教授及编委会审稿。8月《花鸟画研究报》“当代花鸟画家”栏目作专版介绍。11月完稿37万字的《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专著并由东南大学出版社作为重点学术专著出版。《论北方陶瓷绘画的磁州窑词绘》、《论新石器时代的陶瓷绘画》发表于 《陶瓷学报》。12月《荷塘清趣》为江苏省文化厅收藏,入选江苏省文化厅名人艺术档案库建立的〈江苏当代名家画库〉。  2004年1月任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2月论文《唐代长沙窑陶瓷绘画探徽》发表于《故宫文物月刊》。3月任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工笔花鸟研究组组长。7月《现代书画家报》以《孔六庆工笔花鸟作品选》作专版介绍。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2002 级美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致力于普通高校美术教育及学校外美术教育的研究,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究,采用讨论式、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近5年来,先后在《中国美术教育》、《南京艺术学院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美术教育论文,曾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艺术学科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参与多项国家及校科研课题研究,同时,参与多本艺术教育专著的编著,均为主要编写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1978年 考入南京艺术学院  1980年 入李长白教授主持的工笔花鸟画班1982年 毕业留校任李长白教授的助教  1985年 《六朝古道》入选全国青年美展,《划龙舟》入选全国体育美展  1986年 《山雪幽禽》入选江苏省首届花鸟画展。《梨花小鸟》为江苏省电视台收藏  1987年 《山涧》入选文化部出国交流展  1988年 《草野》获江苏省美展优秀奖。《竹林雾鹑》参加全国花鸟画邀请展并为李可染艺术陈列馆收藏。《六月草间风凉》获江苏省花鸟画展优秀奖。荣获“南京艺术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1989年《夜风起处》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蟋蟀》入选全国地震美展。《秋风》、《夏夜》等一批陶瓷绘画作品获江苏省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奖。其中《夏夜》后为南京博物院收藏。  1990年7月在中国画研究院举办工笔花鸟画个展,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吴作人先生,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先生的充分肯定和鼓励。《花深禽幽》为中国画研究院收藏。10月《湖汀》应邀参加中国画研究院院展。荣获南京艺术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  1991年《湖汀》被选入“中国画研究院院展作品选”,刊登于《美术》第1期。《人民画报》第2期以《金陵画坛新秀》为题用多国文字作了世界性介绍,同时刊登的作品有《清趣》。  1992年为了深化自己的创作,自1990年11月起有意识地进入绘画史研究,写成了30万字的《中国工笔花鸟画史》,台湾《鉴赏》杂志开始连载。《山光鸟性》入选江苏省花鸟画展。《夏夜》为南京博物院收藏。  1993年《画廊》的“当代花鸟境界专辑”专题推出《孔六庆密密草丛》。《乱草中的茶花与鸟》、《扶桑花开》入选台湾《鉴赏珍品欣赏》。自80年代以来完成了《花鸟画创作本源探》、《我的工笔花鸟画艺术观》、《自然就是美》等论文十篇左右,分别发表于各专业杂志,有的被收入《美术理论文集》。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结业。  1994年7月应台湾方面邀请,在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举办《四季花开—孔六庆工笔花鸟画展》,几十件作品为台湾艺术收藏界高价购藏。出版《四季花开—孔六庆工笔花鸟画展集》。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苑》专题出《孔六庆的花鸟画作品》。《雪雁》被选为台湾《鉴赏》杂志封面作品。开始写生创作秋荷长卷。  1995年至1996年 应周积寅教授之约,写作《中国画派研究丛书》中的《黄画派》、《徐熙画派》两本专著,期间埋身于图书馆,在大量古籍中搜寻相关黄、徐的资料。创作《秋荷清远》入选江苏省花鸟画展。  1997年江西美术出版社成立了以王伯敏教授为顾问、周积寅教授为主编的《中国画艺术专史》编委会,除了与之签订《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出版合同外,还被聘为副主编。该年起,再次埋身于图书馆更为广泛地搜寻、整理、研究资料,为写作中国花鸟画史作准备。创作《寒雪将凝》入选香港回归江苏省  1998年继续埋图书馆研究中国花鸟画史,并去北京、江苏、上海、江西等地的博物馆中考察、研究历代花鸟画作品。考入全国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班,脱产学习一年。  1999年研究、写作花鸟画史。同时主编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审定的《中国画教学大图典工笔花鸟卷》,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清荷图》入选《99澳门回归中国名家书画集》。  2000年写出《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第一稿,60余万字。全国高校教师硕士学位研究生班结业。考取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研究生。《清风双 》入选江苏省花鸟画展。  2001年继续埋身图书馆、博物馆研究,写《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第二稿。获得加拿大移民身份。  2002年《论宫廷院体花鸟画四种形态》发表于《美术》第10期。《“黄徐体异”探徽》发表于台湾《故宫文物月刊》第6期。《谈西方画论的“模仿自然”观念》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第1期。《论陶瓷绘画的唐代长沙窑花鸟画》发表于《陶瓷学报》第4期。5月写出《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48万字的修改二稿。《清气清秋》入选南京艺术学院校庆展。  2003年1月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黄筌画派》、《徐熙画派》。5月完成10余万字的博士论文《继往开来——明代院体花鸟画研究》并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7月完成《中国画艺术专史8226;花鸟卷》40余万字的修改三稿,交王伯敏教授、周积寅教授及编委会审稿。8月《花鸟画研究报》“当代花鸟画家”栏目作专版介绍。11月完稿37万字的《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专著并由东南大学出版社作为重点学术专著出版。《论北方陶瓷绘画的磁州窑词绘》、《论新石器时代的陶瓷绘画》发表于 《陶瓷学报》。12月《荷塘清趣》为江苏省文化厅收藏,入选江苏省文化厅名人艺术档案库建立的〈江苏当代名家画库〉。  2004年1月任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2月论文《唐代长沙窑陶瓷绘画探徽》发表于《故宫文物月刊》。3月任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工笔花鸟研究组组长。7月《现代书画家报》以《孔六庆工笔花鸟作品选》作专版介绍。

代表性学术成果:一、专著成乔明:《艺术产业管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李向民、王晨、成乔明:《文化产业管理概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成乔明:《艺术市场学论纲》,河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成乔明、李云涛:《潜性教育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二、论文《艺术史研究方法之探讨》,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论艺术中介的管理》, 《东南文化》2003年第7期;《沉稳·灵动:绰墩遗址良渚文化鸟纹宽把陶杯的艺术成就》,《绰墩山——绰墩遗址论文集》暨《东南文化》2003年增刊1;《审思中国当代的行为艺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艺术管理纵横谈》, 《东南文化》2004年第5期;《艺术中介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 《艺术百家》2004年第2期;《高校艺术教育和潜性教育的比较性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第1期;《论艺术管理的创新》, 《装饰》2005年第2期;《精神经济时代的到来与政府对策》, 《中国工业经济》(封面文章)2005年第3期;《艺术中介管理》,《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艺术教育应当重潜性教育》,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1期;《江苏艺术品市场研究》, 《2005年江苏省文化蓝皮书》(特邀撰稿)2006年版;《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构建》, 《艺术百家》2007年第1期;《日治时期台湾绘画的反殖民主义运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7年第1期;《艺术品市场疲软是江苏文化大省的“软肋”》, 《东南文化》2007年第2期;《中国古代艺术市场探幽》, 《民族艺术》2007年第3期;《中国硕士教育的当代走向》,《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第21期;《江苏工艺美术业的调研和发展对策》,《大舞台》2008年第4期;《纤夫——解读腾格尔》,《大舞台》2008年第6期;《艺术市场生态研究》,《艺术百家》2009年第3期;《艺术价值的当代性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4期;《南京雕塑产业如何重现辉煌》,《南京日报》2010年12月21日A12版;《文化发展需要法治护航》,《南京市法学研究论文集(2010年)》,南京市法学会;《美学与艺术学的分与合——兼论二者关系》,《南京工程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刍议金基德电影的艺术风格》,《电影评介》2012年第8期;《从电影<白蛇传说>看中国魔幻电影的未来》,《电影评介》2012年第16期;《欧洲艺术市场发展史考略》,《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0期;《应当用一分为三的世界观审视文化产业》,《中外企业家》2012年第7期;《艺术管理五层级管理模式的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殖民统治下台湾音乐界反日活动考察》,《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年第4期。三、创作的歌曲《情思江南》(作词)《江南雨》(作词作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主编是谁

潘鲁生,1962年11月生,山东菏泽曹县人,汉族,艺术学博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宣部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山东省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1980年入山东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后留校。1985年调入中国画艺术研究院,1996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曾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报副主编。副教授。

《美术与设计》:主编:阮荣春(兼)副主编:顾平(常务)、刘伟东、陈世宁、何晓佑、仲星明(注:可能现在是社长:顾平主编:刘伟东)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邮编 21001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编辑部编辑部电话:025-

  • 索引序列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是谁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是谁啊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是谁呀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主编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