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1 新投稿件请用Word文档打印,一式两份。一份署作者及单位名称,一份匿名以便送审。署名稿件请将作者姓名列于文题下,作者单位加角注列于第1页之左下,以短横线隔开,并写明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进修医师请注明原工作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2 文稿第1作者,要求写清楚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作者简介及联系电话、E-mail 地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省、市或县),职称,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通讯作者一般不超过1位,要求注明常用联系电话及E-mail。3 来稿须经本单位审查同意,并附单位推荐信,说明稿件真实性,有无一稿两投及署名争议、不涉及保密。请勿一稿两投。对一稿两投者,本刊将按有关规定处理。4 来稿若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或其他基金资助课题,请在文稿中注明,并附寄资助证明复印件(本刊将优先刊出)。如本刊刊出的文稿课题获奖,也请将复印件寄至本部,届时有礼品赠送。如课题系在国外完成,请同时附寄国外该单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证明。5 该刊对拟刊用稿件,会尽快通知作者,如超过6个月未接到通知,可投寄他刊。请自留底稿,对未刊用稿件一律不退稿。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修改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将修改稿以纯文本格式存入软盘,与修改稿打印件一并寄回本刊编辑部,同时注明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等备用。6 来稿内容文责自负。该刊对采用稿件有删改权。稿件刊登后按该刊主办单位有关规定酌付稿酬,并赠该刊1份予第1作者。该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该刊将做适当处理。

1、投稿前需要在官网注册并成功登录。2、帐号中至少有一个联系人的信息是完整的。3、上传稿件应为Word2003(*doc)、2007(*docx)或WPS(*wps)格式。4、官网暂不接受大小超过4Mb的稿件文档的上传!超过4Mb的稿件,请联系官网客服完成投稿。5、建议使用微软的IE6、IE7或IE8浏览器进行线上投稿。6、如上传稿件失败请发送邮件至官网企业邮箱,并注明所投杂志的名称,是否接受转刊等相关信息。注意:在线投稿过程中如遇到技术或其他问题请随时拨打电话:029-87678312。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1 新投稿件请用Word文档打印,一式两份。一份署作者及单位名称,一份匿名以便送审。署名稿件请将作者姓名列于文题下,作者单位加角注列于第1页之左下,以短横线隔开,并写明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进修医师请注明原工作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2 文稿第1作者,要求写清楚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作者简介及联系电话、E-mail 地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省、市或县),职称,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通讯作者一般不超过1位,要求注明常用联系电话及E-mail。3 来稿须经本单位审查同意,并附单位推荐信,说明稿件真实性,有无一稿两投及署名争议、不涉及保密。请勿一稿两投。对一稿两投者,本刊将按有关规定处理。4 来稿若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或其他基金资助课题,请在文稿中注明,并附寄资助证明复印件(本刊将优先刊出)。如本刊刊出的文稿课题获奖,也请将复印件寄至本部,届时有礼品赠送。如课题系在国外完成,请同时附寄国外该单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证明。5 该刊对拟刊用稿件,会尽快通知作者,如超过6个月未接到通知,可投寄他刊。请自留底稿,对未刊用稿件一律不退稿。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修改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将修改稿以纯文本格式存入软盘,与修改稿打印件一并寄回本刊编辑部,同时注明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等备用。6 来稿内容文责自负。该刊对采用稿件有删改权。稿件刊登后按该刊主办单位有关规定酌付稿酬,并赠该刊1份予第1作者。该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该刊将做适当处理。

社科类的期刊都可以的,专业职称论文发表,你可以找 天津新坐标教育。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是在《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基础上作了较大的补充、修改而成。因此,它实质上也可以认为是《临床皮肤病学》第四版。《临床皮肤病学》自1981年第一版发行以来,经过1991年第二版,2001年第三版,至今已近30年。正如第三版前言所说,《临床皮肤病学》为全国皮肤科专业医师提供了一本比较系统和完善的临床参考书,为我国皮肤科人才培养和皮肤科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国皮肤科同道给予本书很高的评价,使我们深受感动,也激励我们继续去完善和提高。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不断地推动我国一代又一代皮肤科医师的成长,为我国皮肤科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本书根据“全、新、精”的编写原则,结构及内容较《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有了较大的删节、修改和补充。一、随着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皮肤科学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化,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亚专业。皮肤科的服务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扩展。全书分为六篇,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性传播感染”“皮肤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学”各作为独立一篇,以体现皮肤科学的进展和发展方向。第一篇皮肤科学基础,概述皮肤科的基础理论,密切与临床的联系,尽量反映当前的研究进展,比《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增加了“皮肤遗传学”“皮肤光生物学”“皮肤药理学”三个新的章节。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是我国所特有。发扬中医精华,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皮肤科学,为世界皮肤科学作贡献,这也是我国皮肤科学者努力的方向,故将此作为独立一篇。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有助于“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实现。性传播疾病是皮肤性病学专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关于“性传播疾病”的认识,已远远超出过去传统“性病”的狭义范围。因此对这类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应从宏观上加以认识和研究。故本书将“性传播疾病”作为一篇,名为“性传播感染”。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其中仍保留“性传播疾病”一章,但未应用“非淋菌性尿道炎”这一病名。因这一病名作为诊断已不准确,且目前应用较滥。从参考书的科学性要求出发,我们仅局限于“沙眼衣原体尿道炎/宫颈炎”,而对支原体的性传播感染问题,由于目前尚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故将“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在此篇中作为一章介绍。另外增加“性传播相关疾病”一章,以区别于传统“性病”的概念。我们这样编排,希望能更新传统的“性病”概念,拓宽对性传播感染的认识,有助于深化对性传播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皮肤外科学”和“美容皮肤科学”是近年来我国皮肤科中发展起来的两个亚专业,特别是美容皮肤科学的发展更是迅速,已是当今皮肤科医师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本书将“皮肤外科学”和“美容皮肤科学”各自作为一篇,对其发展方向、基本理论、临床应用、技术操作均作了扼要而简明的介绍。二、第三篇“皮肤病临床”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这次修改中除在内容上要体现近年来的一些新知识、新经验外,还增补了一些遗漏的病种或新病种、新病症。在章节的分类上,我们继续采取病因及病症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即原则上根据病因归类分章,对许多病因还不明确的疾病,我们又根据皮肤科学重视形态学的特点,采取了按皮肤病特殊病症或疾病发生的特殊部位及组织结构(如黏膜、皮肤附属器等)归类。有些疾病虽可归入某一病因的章节,但因其主要病症突出而归入相应的章节中。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与体会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是在《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基础上作了较大的补充、修改而成。因此,它实质上也可以认为是《临床皮肤病学》第四版。《临床皮肤病学》自1981年第一版发行以来,经过1991年第二版,2001年第三版,至今已近30年。正如第三版前言所说,《临床皮肤病学》为全国皮肤科专业医师提供了一本比较系统和完善的临床参考书,为我国皮肤科人才培养和皮肤科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国皮肤科同道给予本书很高的评价,使我们深受感动,也激励我们继续去完善和提高。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不断地推动我国一代又一代皮肤科医师的成长,为我国皮肤科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本书根据“全、新、精”的编写原则,结构及内容较《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有了较大的删节、修改和补充。一、随着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皮肤科学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化,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亚专业。皮肤科的服务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扩展。全书分为六篇,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性传播感染”“皮肤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学”各作为独立一篇,以体现皮肤科学的进展和发展方向。第一篇皮肤科学基础,概述皮肤科的基础理论,密切与临床的联系,尽量反映当前的研究进展,比《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增加了“皮肤遗传学”“皮肤光生物学”“皮肤药理学”三个新的章节。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是我国所特有。发扬中医精华,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皮肤科学,为世界皮肤科学作贡献,这也是我国皮肤科学者努力的方向,故将此作为独立一篇。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有助于“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实现。性传播疾病是皮肤性病学专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关于“性传播疾病”的认识,已远远超出过去传统“性病”的狭义范围。因此对这类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应从宏观上加以认识和研究。故本书将“性传播疾病”作为一篇,名为“性传播感染”。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其中仍保留“性传播疾病”一章,但未应用“非淋菌性尿道炎”这一病名。因这一病名作为诊断已不准确,且目前应用较滥。从参考书的科学性要求出发,我们仅局限于“沙眼衣原体尿道炎/宫颈炎”,而对支原体的性传播感染问题,由于目前尚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故将“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在此篇中作为一章介绍。另外增加“性传播相关疾病”一章,以区别于传统“性病”的概念。我们这样编排,希望能更新传统的“性病”概念,拓宽对性传播感染的认识,有助于深化对性传播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皮肤外科学”和“美容皮肤科学”是近年来我国皮肤科中发展起来的两个亚专业,特别是美容皮肤科学的发展更是迅速,已是当今皮肤科医师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本书将“皮肤外科学”和“美容皮肤科学”各自作为一篇,对其发展方向、基本理论、临床应用、技术操作均作了扼要而简明的介绍。二、第三篇“皮肤病临床”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这次修改中除在内容上要体现近年来的一些新知识、新经验外,还增补了一些遗漏的病种或新病种、新病症。在章节的分类上,我们继续采取病因及病症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即原则上根据病因归类分章,对许多病因还不明确的疾病,我们又根据皮肤科学重视形态学的特点,采取了按皮肤病特殊病症或疾病发生的特殊部位及组织结构(如黏膜、皮肤附属器等)归类。有些疾病虽可归入某一病因的章节,但因其主要病症突出而归入相应的章节中。

皮肤性病科护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皮肤护理课包括的专业理论知识多,专业操作技能广泛,学院 非常重视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教学,所以要上好一堂生动的、高质量 的皮肤护理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皮肤科患者由于某些疾病病程较长,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病 人心理压力较大,且疾病表现在外,视觉上难以被旁人接受,更增加 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在皮肤护理教学中,学生往往有怕脏、怕传染的 心理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故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既要让护理学生学 好皮肤病的基础理论, 又要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 使病人舒适的同时, 也要注重与病人的交流,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放松心情接受治疗, 促进疾病的痊愈。现将皮肤科护理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培养和激发护理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皮肤病总论概念性强,内容较单调。皮肤科外用药物多种 多样,为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带教时笔者将本科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 联系起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给学生展示外用药物 实物剂型时,先给学生观看美容霜、防晒霜、珍珠霜等,然后讲解其 组成、作用、适应证、用法及注意事项。在学习外用药物的剂型时, 先给学生拿一瓶水——溶液剂型,一袋炉甘石粉——粉剂,然后将炉 甘石粉倒入水中,形成洗剂,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记忆,从而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皮肤专科护理操作较多,如湿敷、封包、封闭及 对创面处理等,应给予更多的耐心和讲解,可在操作示范后让护生从 简单到复杂操作[1-2],鼓励护生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自己先 寻找护理的方法。这样不但加深对皮肤科护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 有机地复习已学过的有关知识,使学习气氛活跃。 2 选课教学,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是教和学的辨证统一。 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强调以传授知识、 经验和技能为目的, 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方向,突出重点,其优点是很明显的,但也存在 不少缺陷,如教学方法过死,教师授课中存在知识的灌输,这种灌输 式教学方式容易养成学生仅仅接受现成知识,被动学习的习惯。如此 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可能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好, 而创新精神和创造 能力不足,缺乏临床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皮肤护理的学生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要不断面对各种皮损, 甚至是几种皮损集中在同 一个体身上,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学 生就没有积极性,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学内容,选几节课,让学生讲讲,设置一定的情景,以直观、形象、 生动的方式,使学生融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 程,加深护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设身 处地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3]。这样做不仅使讲课学生得到了锻炼, 其他同学听起来亲切、 可信, 而且学生的讲课方法对教师也很有启发, 有利于教师改进教法。 3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皮肤性病学授课过程中充满了大量形态的描述,许多皮肤病 难以用语言、文字描述清楚。而皮肤性病中绝大多数疾病都有比较特 异的皮损,皮损的性质、形态、分布、排列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所以对皮损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合理安排教时间,尽 量在讲完典型临床表现之后, 即时给学生观看典型皮疹的图谱或者是 电视录像、幻灯片等,然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导出该病护理要点。例 如。天疱疮的患者可能有水疱、脓疱、糜烂、渗出、结痂等多种皮损, 讲完后利用 3~5 分钟导入病例,请学生分析后说出其护理诊断和护 理要点。由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发言积极,最后由教 师总结、矫正。 4 注重沟通技巧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 护理模式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服务对象不 仅包括病人,还包括健康人群。新的护理模式对现代护理的教育手段 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4]。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掌握沟通技巧,加强心理护理,体现人文关怀,才能收集第一手的临 床病例资料,这光靠良好的服务是不够的,因此要教会护生如何与患 者进行沟通,例如:在进行荨麻疹病例分析时,强调除了要告知患者 不要进食鱼、虾、蛋等过敏食物,还应与家属交往、沟通,不予患者 进食该类食物,避免一切可疑的诱发因素;面对病情比较特殊的如性 病患者,要事先准备好良好的沟通环境,在尽量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情 况下进行沟通,解除思想顾虑,告诉患者要将病情如实告知医务人员 才能尽快治愈疾病,告知性伴侣应禁止性生活、注意隔离污染物。在 取得患者信任以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生活注意事项, 使患者坚持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 参考文献: [1] 石 英 提 高 护 生 临 床 教 学 质 量 之 我 见 [J] 局 解 手 术 学 杂 志,2003,12(1):6-7 [2]林雪峰,刘凤琴皮肤科护理带教模式的改革初探[J]哈尔滨 医药,2002,22(5): [3]王长远,秦俭,王晶,孙长怡情景教学法在急诊心肺复苏教学 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7,6(3):927- [4]张瑞莹,孙亚男,刘君,等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 动教学法的方法探究[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109- [5] 孙 晓 英 皮 肤 科 护 理 带 教 方 法 探 讨 [J] 卫 生 职 业 教 育,2004,19: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1 新投稿件请用Word文档打印,一式两份。一份署作者及单位名称,一份匿名以便送审。署名稿件请将作者姓名列于文题下,作者单位加角注列于第1页之左下,以短横线隔开,并写明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进修医师请注明原工作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2 文稿第1作者,要求写清楚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作者简介及联系电话、E-mail 地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省、市或县),职称,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通讯作者一般不超过1位,要求注明常用联系电话及E-mail。3 来稿须经本单位审查同意,并附单位推荐信,说明稿件真实性,有无一稿两投及署名争议、不涉及保密。请勿一稿两投。对一稿两投者,本刊将按有关规定处理。4 来稿若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或其他基金资助课题,请在文稿中注明,并附寄资助证明复印件(本刊将优先刊出)。如本刊刊出的文稿课题获奖,也请将复印件寄至本部,届时有礼品赠送。如课题系在国外完成,请同时附寄国外该单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证明。5 该刊对拟刊用稿件,会尽快通知作者,如超过6个月未接到通知,可投寄他刊。请自留底稿,对未刊用稿件一律不退稿。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修改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将修改稿以纯文本格式存入软盘,与修改稿打印件一并寄回本刊编辑部,同时注明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等备用。6 来稿内容文责自负。该刊对采用稿件有删改权。稿件刊登后按该刊主办单位有关规定酌付稿酬,并赠该刊1份予第1作者。该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该刊将做适当处理。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是在《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基础上作了较大的补充、修改而成。因此,它实质上也可以认为是《临床皮肤病学》第四版。《临床皮肤病学》自1981年第一版发行以来,经过1991年第二版,2001年第三版,至今已近30年。正如第三版前言所说,《临床皮肤病学》为全国皮肤科专业医师提供了一本比较系统和完善的临床参考书,为我国皮肤科人才培养和皮肤科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国皮肤科同道给予本书很高的评价,使我们深受感动,也激励我们继续去完善和提高。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不断地推动我国一代又一代皮肤科医师的成长,为我国皮肤科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本书根据“全、新、精”的编写原则,结构及内容较《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有了较大的删节、修改和补充。一、随着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皮肤科学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化,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亚专业。皮肤科的服务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扩展。全书分为六篇,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性传播感染”“皮肤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学”各作为独立一篇,以体现皮肤科学的进展和发展方向。第一篇皮肤科学基础,概述皮肤科的基础理论,密切与临床的联系,尽量反映当前的研究进展,比《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增加了“皮肤遗传学”“皮肤光生物学”“皮肤药理学”三个新的章节。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是我国所特有。发扬中医精华,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皮肤科学,为世界皮肤科学作贡献,这也是我国皮肤科学者努力的方向,故将此作为独立一篇。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有助于“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实现。性传播疾病是皮肤性病学专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关于“性传播疾病”的认识,已远远超出过去传统“性病”的狭义范围。因此对这类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应从宏观上加以认识和研究。故本书将“性传播疾病”作为一篇,名为“性传播感染”。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其中仍保留“性传播疾病”一章,但未应用“非淋菌性尿道炎”这一病名。因这一病名作为诊断已不准确,且目前应用较滥。从参考书的科学性要求出发,我们仅局限于“沙眼衣原体尿道炎/宫颈炎”,而对支原体的性传播感染问题,由于目前尚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故将“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在此篇中作为一章介绍。另外增加“性传播相关疾病”一章,以区别于传统“性病”的概念。我们这样编排,希望能更新传统的“性病”概念,拓宽对性传播感染的认识,有助于深化对性传播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皮肤外科学”和“美容皮肤科学”是近年来我国皮肤科中发展起来的两个亚专业,特别是美容皮肤科学的发展更是迅速,已是当今皮肤科医师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本书将“皮肤外科学”和“美容皮肤科学”各自作为一篇,对其发展方向、基本理论、临床应用、技术操作均作了扼要而简明的介绍。二、第三篇“皮肤病临床”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这次修改中除在内容上要体现近年来的一些新知识、新经验外,还增补了一些遗漏的病种或新病种、新病症。在章节的分类上,我们继续采取病因及病症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即原则上根据病因归类分章,对许多病因还不明确的疾病,我们又根据皮肤科学重视形态学的特点,采取了按皮肤病特殊病症或疾病发生的特殊部位及组织结构(如黏膜、皮肤附属器等)归类。有些疾病虽可归入某一病因的章节,但因其主要病症突出而归入相应的章节中。

朋友你好,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杂志投稿经验

1、投稿前需要在官网注册并成功登录。2、帐号中至少有一个联系人的信息是完整的。3、上传稿件应为Word2003(*doc)、2007(*docx)或WPS(*wps)格式。4、官网暂不接受大小超过4Mb的稿件文档的上传!超过4Mb的稿件,请联系官网客服完成投稿。5、建议使用微软的IE6、IE7或IE8浏览器进行线上投稿。6、如上传稿件失败请发送邮件至官网企业邮箱,并注明所投杂志的名称,是否接受转刊等相关信息。注意:在线投稿过程中如遇到技术或其他问题请随时拨打电话:029-87678312。

1 来稿的初审时间一般为15天。若初审通过,编辑部会将稿件送由资深专家进一步审理。若稿件被录用,编辑部会寄发录用通知,告之所需稿件处理费的金额(对各级各类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编辑部会酌情全部或部分减免用),并寄送有关著作权转让协议书。该稿件的所有署名者均需在协议书上亲笔签名以示同意该文在该刊上发表,并将签名后的协议书及时交寄编辑部,同时还应按通知上标示的金额交纳处理费。编辑部收到处理费后则安排该稿件进入下一步编辑流程。如稿件需要修改,编辑部会寄发退修通知,作者应在通知规定的时间内,按照退修意见对该稿进行修改,并将修改稿、编辑部的退修意见和作者对退修意见的逐条答复(无论同意与否) 一并寄回编辑部。未在规定时间内修回的稿件,将作为新来稿处理。若稿件未被录用,编辑部会尽快通知作者。一般情况下,稿件不予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若投稿3个月后,仍未收到本编辑部的任何通知,作者可另投它刊。对隐瞒真相、一稿两投的作者,一经发现,将不再采用其来稿。2 稿件被录用后,一般不再增减或改变作者署名,如有特殊情况,须附第一作者单位的介绍信并说明原因。3 确定稿件的刊发日期后,编辑部会将经过编辑加工的稿件寄给作者再次修改、完善,请作者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编辑加工稿、打印好的修改稿和电子文本及对编辑部提出的有关问题的具体答复一并寄交编辑部。未在规定时期内修回的稿件,一律作为新来稿处理。4 刊物正式出版后即付稿酬并赠刊1册。该刊已加入多家数据库和网络,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已包含在稿酬中。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这些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该刊将作适当处理。

社科类的期刊都可以的,专业职称论文发表,你可以找 天津新坐标教育。

  • 索引序列
  •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与体会
  •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杂志投稿经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