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投稿系统和稿件通讯作者不一样

投稿系统和稿件通讯作者不一样

发布时间:

投稿系统和稿件通讯作者不一样

校稿校的是你提交的稿件,作者也是按照提交稿件的顺序来的,只要最终稿发回来的时候确定好就可以了,编辑会跟你确定的。

看杂志。若果杂志同意就可以,杂志不同意,第一作者就不能动了。要跟杂志商议、沟通。严格讲,这样是不好的。有的严格的杂志,如果确定录用,就按照投稿时的作者顺序,一个也不能动,要求不这么严格的杂志,可以灵活些,加减作者,更改顺序都是可以的,甚至第一作者啦……不过你导师好像昨天投论文,我以通讯作者账户提交,在填写人员信息的时候,通讯作者被系统自动填写,我在后面补充上其他几个作者,由于第一次投稿论文,顺序没改,外加时间比较急我投稿之后才发现,现在我是通讯作者也是第一作者了,和论文里面作者顺序不和,请问怎么办?现在论文在审核中,我在网上搜,让我找编辑,说明情况,可是编辑联系编辑,是网站中的联系我们么?2 个回答友巨学术-陈编辑​湖北友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谢邀感谢@太快邀请创作给社内编辑发邮件更改作者顺序。也可以直接打查稿电话直接说明修改。这个一般问题不大,编辑会给你直接更改过来。发布于 09-20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华为浏览器继续更多回答moon环境科学研究生,历史、数码爱好者你直接在原稿里排好顺序,标注谁是通讯就行了。SCI必须通讯作者提交论文的,但是出版还是按照你原稿里的出版。我好几篇都是这样的,别担心,不需要联系。发布于 09-20太快 (提问者) 09-20我原稿里面是对的,在填的时候,通讯作者系统自动录入了,我补充了其他人的信息,但是没想起来更改顺序。​赞​回复​举报moon (作者) 回复太快 (提问者) 09-20没事的,一般出版社,很少以你录入系统的信息未准确信息。你可以在录用后再发邮件给编辑确认一下所有的作者以及单位。一般“自备稿件”的时间限制3分钟以内,大约750字左右的篇幅。考生可以根据这个字数选择一篇完整的作品,也可以在一篇较长的文章中选取其中内容比较完整的一个片段。 第一:本人主要建议学生准备叙事性散文,尽量选择新发表出来的作品,主要是避免同别的考生重复,主考老师也会被新鲜的文章内容吸引。这类文章的来源是一些杂志,如《读者》、《艺林》等。 第二,不要选择十分深奥的文章。比如,寓意深刻、需要很高的思想水平才能够理解的作品就不适合中学生朗读。写作手法比较独特、线索脉络较为复杂的作品也是中学生难于把握的,会给稿件的驾驭带来很大的困难。第三,不一定选择名家名篇。名篇一般是耳熟能详的,主考老师对其比较熟悉,考生的不准确、不到位的处理很容易暴露出来,影响主考老师对你的整体印象。第四,选择自己喜欢、能够发生共鸣,并能被深深打动的作品。自己喜欢的作品一般与自身的水平和能力相符,利于充分理解和调动思想感情。第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内容兼备的作品或者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写作手法的作品可以纳入你的挑选范围。那些故事性强,有相对集中的一段情节的作品也不失为中学生易于把握的选材。第六,尽量避免朗读平淡、缺乏高潮的文章, 第七,选取的文章篇章结构、句型运用、音韵组合上最好能体现朗朗上口的特点。 第八,不妨朗读自己创作的作品。如今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创作力旺盛,好的作品不妨纳入你的选择范畴,中学生创作的文章可能更适合中学生自己表达。 第九,选择适合自己的声音去表现的作品。以上是从文学作品本身的角度来衡量它是否可以被确定为考试的稿件,另外考生还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声音条件的作品。 自备朗诵作品稿件 。 大秦帝国之纵横里有哪些精彩对白张仪站在当殿,手中那支细亮的铁杖竟是直指孟子:“儒家大伪,天下可证:在儒家眼里,人皆小人,唯我君子;术皆卑贱,唯我独尊;学皆邪途,唯我正宗。墨子兼爱,你孟轲骂做无父绝后。扬朱言利,你孟轲骂成禽兽之学。法家强国富民,你孟轲骂成虎狼苛政。老庄超脱,你孟轲骂成逃遁之说。兵农医工,你孟轲骂为未技细学。纵横策士,你孟轲骂作妾妇之道。一言以蔽之,尔等不过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整天淹没在那个消逝的大梦里,惟知大话空洞,欺世盗名而已!国有急难,邦有乱局,儒家何曾拿出一个有用主意?尔等信誓旦旦,称‘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事实上却维护周礼、贬斥法制,竟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万千平民有冤无讼、状告无门,天下空流多少鲜血?儒家大伪,更有其甚:尔等深藏利害之心,却将自己说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但观其行,却是孜孜不倦的谋官求爵,但有不得,便惶惶若丧家之犬!三日不见君王,便其心惴惴;一月不入官府,便不知所终。究其实,利害之心,天下莫过儒家!趋利避害,本是人性。尔等偏无视人之本性,不做因势利导,反着意扼杀如阉人一般! 看《大秦帝国之纵横》,围绕张仪写一篇小作文张仪战国中期魏国安邑人,是与苏秦齐名的纵横家。张仪一生充满传奇曾二度为秦相,亦曾二度为魏相。张仪当初含屈入秦随后助秦国拉拢打击周边诸国,更助秦王破了五国相王之围。之后说魏事秦,张仪利用魏王优柔寡断最终说服魏王彻底臣服于秦。最著名的莫过于欺楚怀王,为破齐楚联盟假意献秦国土六百里于楚,事成后秦国不认帐推说当初说的是六里,双方反目起战事结果楚败反丢楚地六百里。纵观张仪一生运用纵横之术,游说列国之间利用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或为秦国拉拢,使其归附于秦;或拆散其连盟,使其力量削弱。因此可以说他为秦国的强大和以后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同学字数多了点你看行不,不行我再减减缩缩水回话。 大秦帝国之纵横第一集赢驷说的话很多看过小说的因为第二部没按照小说写所以耿耿于怀。单论电视剧的话,各有千秋。第一部优点:演出了大秦军队的气势,老秦人的血性缺点:人物塑造很失败,只有商鞅形象成功,整部戏就是商鞅和秦孝公的二人转。和白雪的爱情实在太假。第二部优点:演出了大秦虎狼之师的威吓,人物塑造整体不错缺点:宁静实在有些吓人,不适合演米八字,但后期还行。张仪生活形象还不错,但实在看不出游说各国的能力。总体都不错,都值得看热门推荐2021年这四大星座,桃花入命,恋爱上上签!合八字,测姻缘,给你一份完整的合婚鉴定占星师详解:解密你生肖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宝宝如何取好名,现在就了解宝宝起名技巧吧注定走不到一起的人,命运为什么安排他们相遇异性魅力评估,来看看你的异性魅力有多高?你和ta将会经历怎样的姻缘?最后的宿命又如何?你们关系结束了吗?塔罗说未必点灯招好运,祈福保平安,快来许愿点灯好运预定!2021-2025年你将迎来哪些好运?展开剩余的84%

投稿系统通讯作者和文章通讯作者

不用啊,期刊知道你在负责投稿,而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你的老板。

供读者联系的作者。因为一般的文章往往有几个作者,大家推举一个作为读者联系的人,即为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通讯作者是课题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他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需要发表吗

第一作者就是文章的第一个名字,一般第一作者是该论文的主要完成者,包括实验,论文撰写等等方面,而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通讯作者后面会加星号,脚注也会有注明,杂志社一般跟通讯作者联系~

投稿通讯作者和论文中通讯作者不一致

不用啊,期刊知道你在负责投稿,而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你的老板。

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一些杂志会约你申稿,写综述。这些会大大地提高你在科学界的地位。 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此作者不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 (即体力上的贡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本文的智力贡献)。 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

投稿系统通讯作者

需要。通讯作者信息是论文发表时联系人的信息,是必须填的。另外这个投稿系统中是不是只能选一位通讯作者。

设设置的时候系统也没有提示说要先注册,只是出来了一个补充信息的页面,比如办公电话、研究领域之类。

通讯作者投稿收到邮件但系统看不到稿件

以论文标记为主,LZ目前的通讯作者仅是通信作者,论文修改等沟通事宜,实际通讯作者认定是文章上显示的,proof的时候更改即可。投稿是自己没问题的,只要文章里的标的通讯作者是你老师,那么最后出版编辑发的proof校稿还以文章的为通讯作者。

关于作者署名 我们实验室从师兄开始,发的SCI基本上都是参与者有谁就挂谁的,基本不挂关系户。这一次,我也是仿照以往的情况署上了作者的名字,但是漏掉了给做好前期工作现在已经毕业读博士去的师兄,和我的这个课题的实际申请人L教授。漏掉师兄,很不应该,但是关于L教授,是我事先根本没有想到的。因为L教授已经从我们学校调走已经一年多,早已和课题组没有太大的联系,关于他和我们这个课题的关系我也不甚清楚,所以真的没有想到要把他加上。因此,在这里,我要提醒给位初次投稿的虫友们,写文章投稿之前一定要把作者的署名确定好,尽量去问问老板的意思,自己也要思量周全,也许你很反感增加关系户,但是你不应该漏掉每一个对文章有实际或者潜在贡献的人。我的文章在投稿之前老板并没有就这些问题细看,所以后来发现的时候也晚了,因此,我觉得,也许老板不会给你审稿,但是关于文章的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他们还是能把握的,所以尽量投稿之前还是给老板看看,如果最后出现像我这样的问题就满郁闷了,因为越到后面增加作者一直是一件满敏感的事情。关于这一点的解决方法我在后面说。 此外,在我的初稿中,老板是第二作者加通讯作者。修改意见回来后,我在他心情好的时候问了下能不能把他放到后面,他同意了(后来实验室也开始沿用这个做法)。这样的做法是可以让周围的同学成为第二作者,而且也许同学写文章的时候你也有成为第二作者的可能,尽管很多学校不会因为第二作者算你的文章,但是对于出国或者是找一般企业工作的人来说,多一篇第二作者的文章也是聊胜于无的事情(尽管很多老板现在都是这样做的,但是我想,万事也都有个开头)。于是,在修改稿的时候把老板的名字换到了最后,其他人都往前进行了挪动,在response里面也没有提这个事情,最后一点问题也没有。 关于图片质量 这个问题论坛上问的虫子也很多。很多期刊要求图片质量到600dpi并且要TIF格式。其实可以通过PS或者corel draw等作图软件导出这个图片,然后导出的时候选择TIF格式和600dpi,再选在LZW压缩,另外把尺寸改小一点(10000X10000的可以改到2000X2000就够用了,太大的话一张图片几十兆) 关于Supporting Information Supporting Information是ACS下面期刊常见的部分,一般在文章的末尾处会有著名。内容一般是一些私下提交给审稿人的参考信息(例如详细的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等)但是不在文章里面发表的(有的是为了保密又得是为了简洁)。当时我由于经验不足,把一个不属于这个范畴的东西当成了Supporting Information传了过去,当然,审稿的时候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是编辑在回复里面却让我按照模版把Supporting Information这一章节补上。这个时候我才去看Supporting Information到底是什么,才知道原来自己摆了乌龙。唉,现在想想就觉得好笑。没有办法,只有跟编辑写信问询,申请不写Supporting Information,并承认自己前期的错误,好在编辑啥也没说就同意了(实际上这些信件是助编处理的)。 关于Table of Contents Graphic 关于这一点经常看见有虫子在问。这个并不是ACS下面独有的,貌似RSC及其他出版集团下面也有这个要求。我当时也不太清楚这个东西到底是啥。后来去看了别人的文章才知道没有什么神秘的,实际上就是一张你文章中有代表性的图片而已(可以是示意图也可是是电镜,也肯以将文章里面的几个图合在一起编辑成新图)。ACS的TOC除了一张图以外还要有一段不超过60words的说明。也就是简要说明你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行了。TOC在初稿的时候并不如何强调标准,但是在修改稿的时候非常重要。而且修改稿的时候可以对初稿的TOC进行改动,不用对编辑说明也行的(我就完全改了图,还改了不少单词)。 关于copyright 3,4,5这三条都是编辑在审稿意见回来之后要求一定要弄好的重点。Copyright任何投稿都会遇到,也经常看到虫子问copyright的问题,无非是关于提交copyright的时间和里面的一些具体地方怎么填,还有就是如何给编辑。我在初稿的时候直接忽略掉的copyright,因为我看木虫上有人说copyright只是在接收后才有实际意义,那么也就是说晚点交copyright并不影响我正常的审稿。因此,对于大家来说,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的,一般不用太早提交copyright。Copyright的填写主要还是用pdf软件在上面直接打字,只需要在“Original Signature(s)”这里亲笔写上和你文章作者顺序一致的作者的英文名就行了。另外,也许你会碰到“Print Authorized Name(s) and Title(s)”这样的文字,Title的意思相当于作者的身份。例如:张三是教授,李四是硕士,那么这里就用软件打上“San Zhang (Professor),Si Li (Master)”就行了。版权填好以后扫描后传给编辑(我是扫描成图片然后把图片做成PDF传回的)。 关于通讯作者邮箱 在我投稿之前,我仅仅认为通讯作者邮箱就是一个邮箱而已,就是老板邮箱的代名词,没有认真的对待,但是恰恰通讯作者邮箱让我大涨了一番见识。我也是投稿之前用的是老板的126邮箱。后来在投稿20天后突然莫名的收到了审稿意见回复(系统上突然从第二部飞到了第五步),当时真是十分惊讶。忙问老板,老板打开他又想一看,才发现早在10天以前编辑就发邮件给通讯作者邮箱说正在邀请审稿让我耐心等待了…郁闷…白担心会被编辑直接砍掉了。后来由于又要给编辑问询,又怕还出这样的事情,于是乎起了更换通讯作者邮箱的念头,老板也没有意见,于是在修改的时候直接在系统中作者信息那把通讯作者邮箱换成了我注册的一个新邮箱(我设置的密码)。关于更换通讯作者邮箱,我犹豫了好久是否再给编辑问询信,后来想想怕把编辑惹毛(前面因为Supporting Information已经问询一次了)就算了。庆幸的是,编辑啥也没说,顺利搞定。因此,建议各位初次投稿的虫子,特别是自己写文章自己投的虫子,通讯作者是老板的,没错,但是通讯作者邮箱最好用自己的或者自己帮老板申请一个新的,专门对付这次投稿(当然,你有本事的话要到老板邮箱密码也行)。这样的话后期你就不会像我一样郁闷了,并且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会快很多(试想一下,当一封重要邮件躺老板邮箱里面,老板又联系不上或者不方便转给你会不会郁闷?)。因为,投稿过程中,编辑只会和通讯作者联系的。 关于是“大修”还是“小修” 我发现很多虫子很关心这问题,仿佛大修接收的可能性一半对一半,小修的可能性就到8成了,而修改重投就是没有希望的。其实,能不能接收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好好修改,而并不是“大修”还是“小修”。这些词并不像“如朕亲临”的金牌那么神奇。另外,我们也不能忽略除了大修小修以外的一个情况“修改后重投”,其实只要改好了,重投也是很有希望的,所以很多是这个状态的虫子完全不用灰心,相反应该振作起来,一举攻克最后一关。总的来说,论坛上就有小修不重视,不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而被拒稿的(审稿人觉得自己被忽视了),也有被编辑打回重投,但是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好后重投直接接收的。所以,希望刚投稿的虫子们多注意本质(怎么修改),少在乎现象(是大修还是小修)。 关于英语的修改 看到很多虫子问英语不过关,怎么修改的问题。我说说我的经历。两个审稿人给我的审稿意中,英语评价都是Fair,说“有很多的文字错误”让我修改(实际只举出2个)。其实很多情况下是审稿人对母语非英语的作者的偏见而已。为了认真修改,我找了师兄帮我改了一遍。找了老板,请他找他美国的同学帮忙再改。综合两者的意见最后敲定。最后在修改稿原文中把修改过的地方全部用红笔标出,并且在response中逐条列举出:P1, L15 (gas) → P2, L15 (gases),以显示自己的确对文章的语言进行了认真修改。最后,很顺利,两个审稿人都没有就语言说什么。 关于引用未出版的参考文献 这个问题在论坛上也看过几次了。我这次也碰到了,和大家说说。我有篇重要文献还没有出版,俺引用了,后面用的是“in press”代替。但是后来想想不对,参考文献只有作者的名字(而且是中国人的文章,名是简写的),没有页码卷数,没有标题,要别人怎么搜? 关于二审到接收的等待时间 这一点,太多的虫子揪心了。几乎天天都有虫子问这个。我也很理解大家的心情,毕竟我也是大家中的一员。但是修改稿投出后我恨不得每天刷新100次邮箱。一周后还没有消息,人就开始十分焦急,情绪低落。其实,我和大家一样,因为在论坛上看了一些说修改后当天接收或者一周接收之类的帖子,认为这个时间就是定理,才会这么着急的。另外,我们也都有一个惯性思想就是审稿意见也就那么长时间(1,2个月,难道二审要1个月以上不成)。实际上,事实正有可能如此,甚至我看到的绝大部分情况都是超过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接收的。因为,对于有可能接收的稿件,也要考虑出版的安排以及编辑手头的工作量等诸多问题。在这里我很感谢Thomas2000大哥当时对我安慰,他和我投一个期刊,是1个月大修变小修,小修到接收整整四个月,并且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算是平复了我焦急的心理。俺甚至还趁这段时间去外地玩了半个月,呵呵。 关于增加作者 前面第1点说到了我没有把师兄和L教授列为作者的事情。修改的时候也没有增加(其实修改的时候是很好的增加作者的机会),接收以后才发现了漏掉了师兄(但是还是没想起来L教授,汗)。这个情况相信也有虫子遇到过。这个时候我是先直接写信和期刊的主编联系(不是出版编辑部,尽管这个时候稿件已经转到出版编辑部准备排版了),叙述了自己的疏忽以及师兄的一些贡献(做了很多前期的研究,并且提供了很多理论依据),最后附上一句“不知您是否能允许我们弥补我们的疏忽”(具体写法参加二楼的附件3)。发过去后编辑很快同意了(加为二作)。但是我还是漏掉了L教授,这个也是我的一大遗憾。后来在校样的时候在尝试这一招就不管用了,编辑拒绝。所以,希望大家在刚开始的时候把作者什么的都决定好,省得后面一堆麻烦。就算要加也要在修改的时候加,过了修改的话也行,但是要写尽快联系编辑,机会只有一次。对了,申请加作者的同时一定要附上新的版权哦~~ 关于更换插图 我是接收了以后才发现期刊的彩印是免费的(汗),于是在接收后去信给编辑更换彩色示意图,并附上了图片(和增加作者在一起写的一封邮件,具体写法参加二楼的附件3)。编辑很快同意了,没有什么问题。我说这个只是想说明大家初稿或者修改的时候最好把这些都考虑好,不要像我一样弄的焦头烂额不得安宁。 关于校样 ACS的校样非常人性化,编辑帮我修改的很多语言上的问题,然后排版,并把修改的地方做出了标示。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只需要三言两语回封信就可以了。 还有一点经验之谈 不要说俺迷信,哪怕没有金币,俺现在看着祝福文章顺利接收的帖子是必顶的,看到被拒稿的肯定要安慰一番,觉得为别人送上祝福和安慰我自己也会好受一些,也许人品也会提高一些,下次发文也有信心一些,呵呵。当时,也正是很多虫子在我修改的时候给我鼓励和帮助,才使得我最后有信心有动力修改了文章并且顺利接收。多关心鼓励下别人,你也会得到一丝快乐,总有一天,幸福的事情也会降临在你头上,阿窗~~~ 总结: 其实讲了这么多没有谈什么投稿的经验,大多是教训,而且是拿个人在做反面教材,希望大家不要犯和我相同的错误,能少走点弯路,能够在投稿过程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说的很乱,大家可挑感兴趣的看。 最后,祝投稿顺利

  • 索引序列
  • 投稿系统和稿件通讯作者不一样
  • 投稿系统通讯作者和文章通讯作者
  • 投稿通讯作者和论文中通讯作者不一致
  • 投稿系统通讯作者
  • 通讯作者投稿收到邮件但系统看不到稿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