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腹部外科杂志投稿周期

腹部外科杂志投稿周期

发布时间:

腹部外科杂志投稿周期

就是你投稿后到审稿通过这段时间。

腹部外科杂志投稿周期怎么算

论文的审核周期得分情况,分刊物。两方面来说:如果你是投稿到普刊,就是非核心期刊,审稿周期一般在1-2个月左右,如果是核心期刊,审稿周期在2-4个月左右。如果你是找论文发表机构投稿发表,普刊,审核周期在3-5个工作日,核心期刊在2个月左右。大多数情况下,建议作者自己投稿,如果实在投稿没有音讯或者想快速发表出来,可以找淘淘论文网这样的专业论文服务机构,2-3个月就能发表见刊。

一般来说有几方面的原因:稿件的长短,期刊的差别,审稿人的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审稿的时间,一般来说三个月能出来算比较快的一般正常在六个月左右,然而也有比较慢的需要六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发表是需要耐心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有许多的客户选择编译的老师帮忙润色发表,因为编译的老师们都是有经验,且对发表周期计算较为精准的,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效率。

选择的是省级或者国家级期刊的话,一般3个月之内就可以见刊了,有的期刊可能会更快。选择的是核心期刊话,从投稿到见刊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所以,各位作者要合理掌握自己的论文投稿时间,尽量不要等到临近交材料的时间了再去投稿。国家级期刊推荐:《当代医学》《当代医学》(旬刊)创刊于1994年,是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期刊。曾荣获卫生部优秀期刊奖。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DE)》统计源期刊。获奖情况:2004年获卫生部优秀期刊奖。省级期刊推荐:《医学信息》《医学信息》2009年4月,经陕西出版局批准为旬刊,每月出版三期,本刊为中旬,中旬刊设在北京,和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合作,联合主管主办,杂志级别定位为国家级,可以由国家医学发展中心授予医学继续教育学分。本刊以广大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全国各大邮局均可订阅。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这两本刊物都是普通期刊。

在中国还算权威的,好发表,只要质量可以,交些费用就行。审稿大概3周。

腹部外科杂志投稿

创伤外科杂志、 腹部外科腹腔镜外科杂志、 肝胆外科杂志、 肝胆胰外科杂志、 国际骨科学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外科学杂志、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颈腰痛杂志、 脊柱外科杂志、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实用骨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实用手外科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外科理论与实践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腹部外科杂志

主要成就科学研究裘法祖学擅长腹部及基本外科,对外科其他分支:脑外科、泌尿外科、矫形外科等同样造诣精深,对我院外科系各专业的创建和发展付出了诸多的心力;是推动中国腹部及基本外科的专家。他主持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器官移植机构----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是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同时他又是中国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裘法祖一惯重视科学研究,由他提出并亲自主持或指导的大型外科科研专题: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肝门解剖与肝切除术、肝移植等在国内部开展较早。他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器官移植机构,率先开展器官移植研究。他开创了很多被称作“裘派”新的手术方法,改进的普通外科手术20多种。 他被认为外科全才,他开创了很多被称作“裘派”新的手术方法,裘法祖改进的手术操作不亚20多种。突出的有:局部麻醉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等。致力于胆道流体力学与胆结石成因的研究。在他的具体领导下,自体外牛胆汁中研制培育出“体外培育牛黄”,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类新药并开始生产。[6] 20世纪世纪50年代,他开创了中国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为上百万患者开辟生命之路;70年代,他主持门静脉高压外科治疗,手术时间缩短3小时,治愈率提高到80%以上,这一成果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他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器官移植机构,率先开展器官移植研究。他主持的肝移植至今保持“手术例数最多”和“存活时间最长”两项全国纪录。他改进的胃大部切除手术,胃肠吻合前先缝扎胃黏膜下层血管,使手术后吻合口出血大为减少;改变国外切除胃体积75%以上的老规则,切除部分仅稍稍超过50%,术后病人不会发生小胃症状,溃疡又不会复发,远期效果令人满意。论文著作发表医学论文200余篇,主持编写医学教材40余本。他撰写论文200余篇,主编了《一般外科手术学》、《医学百科全书》(外科基础分册)、并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四~六版(国边重点出版物)以及全国高等医药院学教材《外科学》。教材编著裘法祖主编.《一般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裘法祖主编.《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第3版, 1989;第4版,1995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第5版,1991裘法祖,张涤生,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外科学基础.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曾宪九,袭法祖,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普通外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学术期刊裘法祖,夏穗生.总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手术的讨论.中华外科杂志,1955,3:Tjiu FD, Chen CS Schistosomiais japonica cerebri, Berichtubereinenoperative behandelten F z Chir, 1953, 78: 1985裘法祖,夏穗生,戴植本.脾肾静脉吻合术的操作体会.中华外科杂志,1961,9:827.裘法祖.进一步探讨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外科治疗措施.中华外科杂志,1981,19: 193.裘法祖.再论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实用外科杂志,1990,4:195.首倡同济医科大学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合办《德国医学》中文版,并任主编。该杂志由德方提供原版杂志,中方选译编辑,为中国大专院校与国外合办的第一份杂志。曾担任《中华外科杂志》副总编、《腹部外科杂志》总编辑、《同济医科大学学报》(英、德文版)主编、《德国医学》(中文版)主编。人才培养裘法祖是临床医学家,可他大半精力花在了医学教育上。在担任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的22年中,他主持编写了以五年制医学教材为主体的50多种医学教材。中国现在的外科医学主流教材,都是他一手策划和组织编写。裘法祖还是一位卓越的医学教育家。他总结出了一套因材施教、量才委任的独特严谨的教学方法,他还善于识别和培养人才。受教于他的学子中,有一大批已成为中国医学外科界的骨干,其中有国内外知名的肝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首创断肢再植术之一的钱台庆教授和后起之秀外科专家韦加宁等。[8] 学生有:肖传国、秦国才、吴孟超、吴在德、邹声泉、龚建平、戴宗晴、陈孝平、钱允庆。社会任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七民全国人大代表。[6] 1947年-1954年,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外科副主任、主任、教授。1955年-1984年,任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现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主任、教授。自1957年起他就国际外科学会会员,历任全国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北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副总编、《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总编,他还是全国知名的科普杂志《大众医学》的创刊者之一。[6] 1978年后,担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兼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1981年任武汉市医学院院长,1984年任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6] 1978年-1984年,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院长。1985年-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1984年他发起组织了中德医学协会,任中方理事长。[6] 2000年-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获奖记录荣誉称号 ▪ 2004-12-06 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裘法祖教授"人民医学家"荣誉称号[5] (获奖) ▪ 1978 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6] (获奖) ▪ 1945 获德国“外科专家”称号[2] (获奖) 所获奖项 ▪ 2004 德中医学协会授予裘法祖和其夫人裘罗懿首枚“宝隆”奖章[2] (获奖) ▪ 2003 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 (获奖) ▪ 2003 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 (获奖) ▪ 2001 获中国医学基金会“医德风范终生奖”[2] (获奖) ▪ 2000 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奖”[2] (获奖) ▪ 1996 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 《外科学》第四版 (获奖) ▪ 1994 卫生部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优秀教材奖[2] 《外科学》第三版 (获奖) ▪ 1988 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2] 《外科学》第二版 (获奖) ▪ 1985 德国政府授予的大十字勋章的殊荣[6] (获奖) 人物影响2004年,创立“裘法祖外科医学青年基金”。裘法祖普通外科医学青年基金是由医学泰斗裘法祖院士将他个人多年来获得的各种奖金全部捐赠出来设立的,主要用于奖励在普通外科领域作出突出成绩的45岁以下(含45岁)青年外科医师。该基金于2005年设立后,每年评选、奖励1名至2名中国杰出的外科年轻人才。

裘法祖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 有“中国外科之父”之称,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 个人简历 1932年,之江大学附属高中毕业,同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预科。 1936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前期结业,前往德国留学。 1939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9年-1945年,任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附属许华平(Sch-waibing)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获德国外科专科医师头衔。 1945年-1946年6月,德国土尔兹市立医院外科主任。 1947年-1954年,任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外科副主任、主任、教授。 1955年-1984年,任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现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主任、教授。 1978年-1984年,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院长。 1985年-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 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今,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 外科贡献 裘法祖改进的手术操作20余种。比较突出的有: 局部麻醉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胃大部切除术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实验研究 实验室创建 195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器官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 1980年,创办武汉医学院器官移植研究所,任所长。 研究论文 裘法祖,夏穗生.总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手术的讨论.中华外科杂志,1955,3: Tjiu FD, Chen CS Schistosomiais japonica cerebri, Berichtubereinenoperative behandelten F z Chir, 1953, 78: 1985 裘法祖,夏穗生,戴植本.脾肾静脉吻合术的操作体会.中华外科杂志,961,9:827. 裘法祖.进一步探讨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外科治疗措施.中华外科杂志,1981,19: 193. 裘法祖.再论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实用外科杂志,1990,4:195. 医学教育 大众医学知识传播 1948年,基于“医学归于大众”的理念,创办国内第一本医学科普刊物《大众医学》,并任主编10年,为该杂志撰文。 相关医学法律起草 1999年5月《中国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 1999年5月《人体器官移植法》 专门高级人才培养 教材编著 裘法祖主编.《一般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裘法祖主编.《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第3版, 1989;第4版,1995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第5版,1991 裘法祖,张涤生,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外科学基础.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 曾宪九,袭法祖,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普通外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学术期刊 1980年创办中国第一本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任主编。 创办《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首倡同济医科大学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合办《德国医学》中文版,并任主编。该杂志由德方提供原版杂志,中方选译编辑,为中国大专院校与国外合办的第一份杂志。 曾担任《中华外科杂志》副总编、《腹部外科杂志》总编辑、《同济医科大学学报》(英、德文版)主编、《德国医学》(中文版)主编。 或者说是华佗 也可以

腹部外科杂志投稿格式

普通文档格式就可以了现在投稿都是发email了,你不会是还想着去邮局寄信吧?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进行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不超过5000字,一般栏目稿件勿超过4000字,小经验类稿件不超过1000字。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以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论著、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栏目的文章须另纸附出中英文文题、关键词及作者汉语拼音姓名。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最高学历、职称、职务。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对修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同意,并有证明信。4、摘要论著文章须附中、英文摘要,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类文章须附中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相对具体些,但不应超过400个实词。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应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al”。5、关键词论著、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文章须标引3~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医学索引》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空2个字。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图表每幅图单独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表格随正文附出。图表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共知共用的缩写。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为5:7左右。以计算机绘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凡能使用文字表达清楚的内容,尽量不用表和图,如使用表图,则文中不必重复其数据,只需摘述其主要内容。8、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mg·kg-1·天-1应改为m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min应采用mg·kg-1·min-1或mg/(kg·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m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关系,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9、数字执行GB/T15835 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时,前一个数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2%±6%,不要写成2±6%,可写成(2±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为4cm×3cm×5cm,而不写成4×3×5cm。10、统计学符号按GB3358 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格式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U检验用英文大写F、U;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11、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应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12、参考文献按GB7714 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医学索引》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 索引序列
  • 腹部外科杂志投稿周期
  • 腹部外科杂志投稿周期怎么算
  • 腹部外科杂志投稿
  • 腹部外科杂志
  • 腹部外科杂志投稿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