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道教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人物

道教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人物

发布时间:

道教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人物

三清,道教用语。总称谓是“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位于玉几下三宝景阳宫。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区别,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所统天界的划分,而天尊的意思则是说,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

中国的道教创始人是:张陵。道号张道陵。又叫张天师 。 附:张陵一生的活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早期活动;二、为创教作准备;三、创教;四、传教。 张陵出生于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一个信仰黄帝老子的世家,一说为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公元98年的永平十年张陵与弟子王长、赵升等绕开洛阳乘舟入今江西鄱阳湖,上云锦山,并传黄帝九鼎丹法,在云锦山修炼外丹黄白术,历三年炼成太清神丹,之后又炼成九鼎神丹,即所称“龙虎太丹”,传说龙虎大丹炼成后,山显龙虎之形的瑞应,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公元126年,鹤发童颜的张陵率弟子数人山龙虎山辗转长安,翻越秦岭经古栈金牛道入蜀。 张陵入蜀之后,首先在今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积极为创教作准备。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是巴蜀从上古以来受到代表东方文化的楚文化的影响极深,楚文化中巫文化(或称鬼道文化)在东汉张陵创教之前已经形成巫教社团;二是张陵要与从战国时楚国就已经凤靡“淫祀”并影响巴蜀的巫教抗衡,必须积极为创教前作思想教理准备,在创教前后,他先后撰写完成了《老子想尔注》、《黄书》、《道书》、《二十四图》等二十四道书,并以符水等治病,发展教徒。

墨子,(约前468~前376)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藏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名翟。鲁国人,一说为宋国人。曾习儒学,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相传收藏图书甚多,有图书达三车。《墨子》称“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梁启超在研究私人藏书的起源时:“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墨子南游,无书甚多。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现存《墨子》53篇,记载了墨子及其后学的言行。 墨子(约前480-前400年),是春秋末战国初时期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本名翟,鲁国人,有的说是宋国人。 墨子平民出身,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想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汉朝的王充甚至说,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 、 《书》 、 《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 墨家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最高的领袖被成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 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他还曾和公输班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 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墨子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时期名辩思潮的渊源之一。墨子的事迹,在《荀子》 、《韩非子》 、《庄子》 、《吕氏春秋》 、《淮南子》等书中有所体现,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家弟子所编写的《墨子》一书中。 墨子及墨家学派的著作汇编,在西汉时刘向整理成七十一篇,但六朝以后逐渐流失,现在所传的《道藏》本共五十三篇,原来都写墨翟著,但其中也有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的著述资料,这是现在研究墨家学派的主要史籍。按内容,《墨子》一书可分五组:从《亲士》到《三辩》七篇为墨子早期著作,其中前三篇掺杂有儒家的理论,应当是墨子早年"习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痕迹;后四篇主要是尚贤、尚同、天志、节用、非乐等理论。从《尚贤上》到《非儒下》二十四篇为一组,系统地反映出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十大命题,是《墨子》一书的主体部分,《经》上、下,《经说》上、下及《大取》、《小取》六篇,专说名辩和物理、光学等内容,前人因其称"经",定为墨翟自著,实际是后期墨家作品,这是研究墨家逻辑思想和科学技术成就的珍贵资料。《耕柱》至《公输》五篇是墨子言行记录,体例与《论语》相近,是墨子弟子们辑录的,也是研究墨子事迹的第一手资料。《备城门》以下到末二十篇(含已佚九篇),专讲守城技巧与城防制度,其制度与秦相近,是战国时期秦国墨者所作,这是研究墨家军事学术的重要资料。 《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西晋鲁胜、乐壹都为《墨子》一书作过注释,可惜已经散失。现在的通行本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以及《诸子集成》所收录的版本。 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的“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贱人”。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手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相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屡游楚国,献书楚惠王。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伐鲁,未成功。越王邀墨子作官,并许以五百里封地。他以“听吾言,用我道”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墨子的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他指出,“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顺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就是“反天意”。他又认为,鬼神能“赏贤而罚暴”。他把天鬼的意志和百姓的利益说成是一回事,认为天鬼是专门为万民“兴利除害”的,这实际上成了墨子所操持的工具。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佚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墨子》一书中,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实必须相符的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在《耕柱篇》中,要求“能谈辩者谈辩”,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他在反驳别人的观点时常说“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并把“无故从有故”,即没有理由的服从有理由的作为辩论的原则。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 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墨子》全文 墨子,姓墨,名翟,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楚国鲁阳(今鲁山县)人。墨子的主要著述是《墨经》一书,现存53篇。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当时并称显学。 墨子天资聪慧,见天上鹰飞鸟翔,制成了木鸢,即现代风筝与飞机的雏形;看到满山的野果壳在雨水浸泡之后流出色液,就发明了坑布之法引导山民坑染布料。墨子还把自己对坑布技术的感悟上升到哲学的思维高度,这就是后来他写的名篇《所染》。 墨子在学习中,常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对照,写出了《非儒》、《非乐》、《节葬》、《节用》等名篇。许多知名之士都投奔到墨子门下,墨家学派开始形成。墨子对其门徒不但授以思想理论,更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关键时刻还能挺身而出,出兵打仗。历史上有名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墨子在军事上知道以兵制兵、以战制战、以术制术、以器制器。为此,他写了《非攻》、《备城门》等一系列军事名篇。 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 由于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 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2-1/htm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被集成一书,便是《墨子》。自秦以后,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如见于《新序》、《尸子》、《晏子春秋》、《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列子》、《战国第》、《诸宫旧事》、《神仙传》等等。西汉刘向的《汉书·艺文志》将散见各篇著录成《墨子》。共七十一篇。经历代亡佚,到宋时,只存六十篇,目前只存五十三篇,已亡佚十八篇。其中已亡佚的有:《节用》下篇,《节葬》上、中篇,《明鬼》中篇,《非乐》中、下篇,《非儒》上篇,除此八篇外,另十篇连篇目皆亡佚,在这十篇中,只有《诗正义》曾提到过《备卫》此篇目,其余无可考。 《墨子》一书,既非一人所作,又非一时所成。一般认为《墨子》是由墨子自著及其门徒记述墨子言论的书篇而写定的一家之言。 按梁启超的分类,《墨子》一书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共七篇。 这一类杂有名家之言,混有杂家之说。比如《亲士》篇中的“�者必先挫,错者必先靡”、“甘井先竭,招木先伐”、“太盛难守”等,皆出于道家之语。“修身”一词,为儒家之言。《所染》中的“染苍则苍,染黄则黄”疑是出于名家之性说。“法仪”一词,疑是法家之言,纯出伪托,而后四篇是墨家记墨学的概要,有可能是墨学的提纲挈领。 第二类:《尚贤》上中下篇、《尚同》上中下篇、《兼爱》上中下篇、《非攻》上中下篇、《节葬》下篇、《天志》上中下篇、《明鬼》下篇、《非乐》上篇、《非命》上中下篇、《非儒》下篇,共二十五篇。 这一类是代表墨家的主要政治思想。除了《非攻》上篇、《非儒》下篇之外、各篇皆有“子墨子曰”四字,认为是墨子门弟所记的墨子之言。 第三类:《经》上下篇、《经说》上下篇、《大取》、《小取》篇,共六篇。这一类被治墨者称为墨辩,亦称为墨经。此六篇难通难译,古字词较多,辩理深奥,加上杂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论,光学力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伦理学、逻辑学等等,实在难以理解。这一类是《墨子》的精华部分。梁启超认为这六篇是墨翟自著。而孙怡让则认为是后墨学者所著。孙怡让所据的理由之一是:公孙龙与墨子时代不同,而且公孙龙在墨子之后,因此不可能有坚白石之论。 第四类:《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共五篇。这五篇是墨子弟子记载墨子的言论行事。亦算是对墨子的生平的记录,体裁接近《论语》。第五类是守城各篇。它们是《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共十一篇。 这一类可以说是墨家兵法。墨子提倡非攻,以守御为主,十一篇皆以守备之法为主题。墨家兵法是墨学之弟子精研而成。此十一篇古字词颇多,古代兵法阵法用词不少,很少通译。 墨子(约前468~前376),姓墨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墨子是我国先秦时代继孔丘之后的第二个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一开始是以孔丘和儒家的反对派的姿态出现的,儒墨两家相互驳难,揭开了先秦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序幕。到了西汉中期,墨家由战国时的“显学”地位,逐渐湮没不闻,成为绝学。 《墨子》一书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亦有丰富的政治、伦理、逻辑思想。它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衡量一切思想和行为的标准。 《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 《墨子》书说:“当(尝)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弃相恶则乱。”(《兼爱》上) 墨子认为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不相爱。假如天下人“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那天下就太平了。《墨子》认为儒家的“爱有差等”是不对的,因而大力提倡“爱人犹己”,但这只能是一种幻想。因为在阶级社会,阶级利益的不一致性导致了阶级之间的敌对,墨子不了解这种阶级之间不可能相爱的社会根源,而提倡不分任何阶级的“天下兼相爱”,是不现实的,只能是一种口号,一种幻想。 政治思想占《墨子》思想的绝大部分。其政治思想,主要的是所谓“十论”,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这里面也包含着宗教、伦理的思想。 《墨子》书载:“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则)语之兼爱、非攻。” 其大意是,贵族阶级昏庸腐朽,就需要提拔贤才治国;国家贫困,就要节省浪费,禁止厚葬;贵族阶级淫乱享乐,就要反对音乐酒色,反对迷信天命;贵族阶级暴虐无道,就要以天、鬼来加以警示;贵族阶级穷兵黩武,就要提倡互爱、反对攻伐。 墨家的“十论”,以“尚贤”、“尚同”为首。“尚贤”直接反对西周以来的宗法礼治传统,主张改变“无故富贵”的世卿世禄制度,让那此出身微贱,但有才华智慧的人参与政治。这样做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尚贤》上),使那些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墨子》的言论,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参加政权的愿望。 “尚同”就是统一政权。《墨子》提出百姓要“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上同而不下比”(《尚同》上)。在人间“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所以“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尚同》上)这个学说,在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割据的局面下,起了巩固封建国家的作用。这种民上同于天子,天子上同于天的逐层上同的思想,也是《墨子》的宗教思想的表现。《墨子》认识论的观点是唯物的经验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墨子》肯定了人的认识只能来源于人们的感官所能感觉的客观实际。《墨子》写到:“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无)为仪者也。请惑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明鬼》下)《墨子》的这种观点是唯物主义的感觉论。其反对主张认识可以不通过感性的看法,是唯物主义的,但《墨子》的经验论仅仅从现象上来看事物,它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是《墨子》以唯物主义认识论论证了“名”与“实”的关系。《墨子》说:“瞽者不知黑白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贵义》)。正确的认识不在于是否能说出黑或白的名词,而要看他选取黑白之物之时是否选对了。 三是《墨子》提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以“三表”(又称“三法”)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墨子》书说:“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厚之者,有用之者。”(《非命》上)《墨子》认为判断事物的真假是非,第一要“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非命》上),第二要根据“百姓耳目之实”(《非命》上),第三要“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非命》上)。《墨子》认为鉴别是非,就要使言论见之于行动,验其功利,观其功效,这是对我国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墨学在秦统一之前是与儒学相抗衡的“显学”,相当强盛。这是由当时社会历史发展条件所决定的。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同阶级的有识之志纷纷发表政治主张,要求参与政治,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的墨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占了优势,所以能成为与儒家对等的学派。 但在秦统一六国以后,墨学开始走入低潮。无论是儒家的孟子、荀子,还是法家的韩非、李斯,都要求统一思想,以便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因此,秦统一后,墨家学说是当时最突出的“私学”,在统一思想的政策下,它自然是首先被禁止的对象。随着封建制的发展,儒家的一套逐渐被整个封建地主阶级所接受,成为支配的思想形态。特别是西汉武帝时,采取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后,墨家基本上处于停滞阶段,《墨子》一书自然成为禁毁之书。墨学的中绝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适合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地主政权的需要。从清初开始,墨学开始复兴。主要是由于《墨子》中的自然科学和逻辑学引起了开禁后的清朝学者们的注意。 《墨子》的思想有其局限,但他的中心思想,如“兼爱”、“尚贤”、“非命”、“节用”和“宽”、“惠”等,都反映了进步阶级的时代要求。《墨子》中的墨辩独具一格,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墨子》提出的“三表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墨子名翟。鲁国(今山东西南部,都城曲阜)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春秋末、 战国初(约公元前490—约前405年)。物理学、数学、机械制造、哲学。 公元前5世纪初,墨子可能是出生在一个以木工为谋生手段的手工业者家庭。 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处工就官府”的社会,即工匠处于官府的严格控制之下,隶 属和服务于官府,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而当时的工匠是世袭的,因此墨子从小就 承袭了木工制作技术,并由于他的聪明巧思,使他成为一名高明的木工匠师和杰 出的机械制造家,为他后来的社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墨子的生长地山东,是当时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墨子从小就在齐鲁文化的 熏陶下,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他对于求取知识非常重视,他认为,人之所以 为人,是由于具有认识能力,能够获取知识。他在《墨子》“经上篇”(下凡引 用《墨子》一书时,仅注篇名)中说,“生,刑(形)与知处也”,“知,材也”。 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力在于形体与知识的统一,求取知识是人的本能。离开了知 识的单纯形体,在墨子看来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他一生也 正是以此自励,始终孜孜不倦追求知识。他曾致力于诗、书和百国春秋的学习, 对已有的知识博采广收。这使他拥有广博的学识,并把他造就成一代学术大师。 对于知识的追求,即使在他成名之后也从未中断过。据“贵义篇”记载,有一次 他南游到卫国(今河南濮阳一带)去,所乘的车中载了许多书籍,他的弟子弦唐子 见了感到很奇怪,问载这么多书作什么用,墨子回答说:“昔者周公旦朝读百篇, 夕见漆(七)十七,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其修至于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 之难,吾安敢废此?”由此可见墨子勤奋好学之一斑。 墨子的为学之道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和继承方面,而更重要 的是体现在他富于批判和创新的精神方面。他努力地汲取前人的知识,又不被前 人的思想所桎梏。他能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亲身的社会实践,提 出自己的见解,创立自己的学说,建立自己的学派。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连他的 论敌庄子也称赞他,在《庄子·天下篇》中说他“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 同”。 墨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代。当时,旧的社会秩序已日 渐瓦解,而新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形成。这时期,一部分手工业者挣脱了“工商食 官”的隶属地位,又还没有受到新的专制制度的束缚,形成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 的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们试图跻身于“士”的行列,力争参与政治,改变自身低 下的社会地位,因而成为社会上一股活动的政治势力。墨子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 下成长起来的,并成为这股社会力量的政治代表和领袖。 墨子本身就是一个工匠,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因此他了解人民大众的疾苦和 要求。他从亲身的经历中,深切地体验到统治者的奢靡浪费、以强凌弱以及兼并 战争带给人民大众的苦难。他立志要改变这种不平的社会状态,盼望建立一个政 治贤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尚同”社会。为此,他把自己创立的墨家 学派不但建设成为一个宣扬自己学说的学术派别,而且建设成为一个为实现自己 的政治主张而奋斗的政治组织。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扬自己的学说; 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 春秋战国之际,私人讲学的风气非常盛行。孔子兴学在前,墨子讲学在后。 他以“遍从人而说之”为宗旨,随时随地无条件设教,以宣扬自己的学说和主张。 墨子对于教学,首重德行,其次为言谈,再次为道术。他特别重视义,并以 义为道德和行为的标准。他认为,“万事莫贵于义”,“义,天下之良宝也”。 因此,他教学时坚持“有道相教”,“隐匿良道,不以相教”的原则,即首先要 学生学义守义,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其他的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墨子很重视因人施教,因才施教。他认为社会是有分工的, 各人的资质也有不同,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教学也 一样,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各人的特长,而分别进行,使学生发展个性,各有 专长,并在此基础上分工合作,共同谋求天下之大利。他说,这好比筑墙一样, 能筑的筑,能运土的运土,能掀土的掀土,这样才能把墙筑成。为义谋利也是这 样,能运用哲学的运用哲学,能运用文字的运用文字,能运用科学技术的运用科 学技术,各人都“量其力所至而从事”,如此方能达到天下之大义。 墨子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教导学生要学用结合。他反对孔子“君子述而不作” 的主张,坚持传述与创作并重。他认为,如果大家都述而不作,就不能有所创造, 人类社会也就不会有文明进步。他指出,如果按照孔子和儒家的君子只述,小人 方作的主张来看问题,那么古时发明弓、甲、车、船的人就都成了小人,而现在 根据这些发明制做弓、甲、车、船的人反而都是君子。凡有所述,必是有人作出 的,则其所述,岂不都是小人之道。可见孔儒的主张是荒谬的。因此,他极力主 张和提倡“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他要求学生述作并重,言行一致, 身体力行,反对那种只说不做,只讲空话的学风和作风,指出“口言而身不行”, 即为“荡口”。 由于墨子的主张代表了下层百姓的利益,其教学思想和方法也深受学生的欢 迎,因此从其学者很多,墨家也因此成为当时与儒家并称的显学。正如《吕氏春 秋·当染篇》所说:“此二士(指孔子和墨子)者,无爵位以显人,无赏禄以利人。 举天下之显荣者,必称此二士也。皆死久矣,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也正因为墨子教学的成功,使其弟子都成了他的政治主张的忠实信徒和执

三清就是玉清、上清、太清,玉清之主为元始天尊,上清之主是灵宝天尊,太清之主乃道德天尊。

道教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人

要有数据资料支持。

你想怎么样?

研究对象的话就是说明我们现在的这个研究的对象,或者是我们现在所研究的这个比较好的这种情况。

单份其 达芬奇

道教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主要经典:《道德经》《 南华真经 》《文始真经 》《冲虚真经》《通玄真经》 《度人妙经 》《阴符经》 《清静经 》《西升经》 《心印经 》《黄庭外景经 》《黄庭内景经 》《玉皇经》 《玉枢经 》《三官经》 《北斗经 》《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 》《太上老君内观经 》《洞玄灵宝定观经 》《太上感应篇》 《文昌帝君阴骘文 》《坐忘论 》《化书 》《重阳立教十五论》 《龙门心法 》常诵经典: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经前诸韵赞八大神咒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高上玉皇心印妙经诸真宝诰中堂赞及邱祖忏文等小赞及结经谒等玄门日诵晚坛功课经经前诸韵赞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诸真宝诰中堂赞及报恩宝诰等小赞及结经偈等藏外道书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当代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敦煌道藏:二十世纪初道士王圆箓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大批古代经典文书抄本。其中道教遗书抄本约有五百余件,其抄写时期在南北朝后期至唐朝中期约二百年的时间,尤其以唐高宗,武后至唐玄宗时代的抄本最多。其内容包括道家诸子、道教经典、科仪等约有一百多种道书,其中约有半数抄本是《正统道藏》未收入的早期道教典籍。敦煌道经的发现,不仅弥补现存明《道藏》的缺佚,而且为研究河西地区的道教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敦煌遗书一经出现,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日本学者大渊忍尔1978年出版《敦煌道经目录》,该书著录敦煌道经抄本约四百九十六件。1979年,大渊先生又出版《敦煌道经图录篇》,刊载全部敦煌道经的影印图版。1999年中国李德范先生出版了《敦煌道藏》,将敦煌出土遗书中的五百余件敦煌道教文献整理汇编,集成五巨册。中华道藏:《中华道藏》以明《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归类。全藏分为三洞真经、四辅真经、道教论集、道教众术、道教科仪、仙传道史和目录索引七大部类。各部类所收经书。按道派源流和时代先后编排次序。道藏辑要:清康熙年间长州进士彭定求编成《道藏辑要》二十八集,即收有《道藏》未收之晚出道书一百种,二百八十卷,后绝板。清嘉庆年间,侍郎蒋元庭在京编集并刻板印刷。收入道书一百七十三种,皆取自明《正统道藏》,是为《道藏》要集选刊。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二仙庵住持阎永和、新津彭翰然发起重刻,井研贺龙骧参与校订,并增刻了《道藏辑要续编》。现通行本即为二仙庵版本,该书共二百四十五册,所收道书已增至二百八十七种,其中新增道书一百一十四种,皆为明《道藏》未收的典籍。全书按二十八宿顺序排列,字板是用梨木双面雕刻而成,共一万四千多块,1957年搬往青羊宫保存至今,为当今道教经籍中唯一存板。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后,青羊宫便印刷线装对外供应,1986年巴蜀书社又重印出版。文化经典:道教文化纷繁绚灿,包罗万象,其内容庞杂多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道教神学在道教文化杂而多端的内容当中,有一个核心,就是道教神仙信仰。道教作为一个成熟的宗教,具有一套自己的神学理论,有一种能够吸引人们进行追求的宗教信仰目标。这种信仰就是,人可以通过努力追求而成为长生不死、功 能广大的神仙。这种神仙信仰乃是道教所阐发的神学理论核心。道教产生之初,即以确立了其神仙信仰,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还从古代哲学、原始宗教及古人的养生锻炼等行为中吸取了许 多成分,用来组建其有关神仙信仰的理论和行为体系,奠定了道教神学发展的基础。在"神仙信仰"这块"磁石"的吸引之下,道教徒进行了种种吸收、创建文化的活动,营造出一个庞杂的道教文化体系。二 道教伦理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反映在道教的教规、戒律当中。道教的伦理道德观念,既吸收了道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吸收了儒、释二家的,故其内容愈来愈多,亦愈来愈复杂。其中对道教伦理观念影响十分显著的是儒家以忠孝为主轴的三纲五常思想。但和儒家不同的是,道教的伦理道德,主要是靠神灵的威力来贯彻的。道教一方面以长生成仙的美好幻想来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赏善罚恶的神灵威力来迫使人们遵守伦理道德。正面引导与反面恐吓相结合,使它的道德伦理准则,在社会上发生更大的影响。此外道教的劝善书,使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更集中、更系统化和更通俗化。三 道教哲学以往道教被认为是一种低级通俗的民间宗教,只有一些近于巫术的符水、斋教、科仪,谈不上哲学思辩。但如今大部分的学者皆认为道教有其哲学性的内容。道教哲学是为其教义服务的,是其教理教义的思想理论基础,换言之,对道教教义的哲学论证就是道教哲学。道教哲学的思想素材一开始就来自中国哲学,主要是道家哲学。道教大量地利用了道家哲学的理性论证,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是道教哲学的基本范围和构成成分。其中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哲学的中心范畴,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不死是基本的命题,论证人有无成仙的内在根据、人成仙取何途径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主要的一面。四 道教金丹术金丹术是道教的一项重要方术,包括外丹和内丹。外丹即通常所说的炼丹术,也称外丹黄白术。外丹以丹砂、铅、汞、硫为主要原料与其他药物相配合置于炉鼎之中,运用"飞"、"抽"、"伏"、"封"、"淋"…等等手段加以烧炼,以求制得服饵后能使人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仙丹妙药。因相信服食金丹才能长生成仙,故历来道士莫不投入毕生心力加以炼制。虽然服食金丹最后并不能长生不老,但道士在炼丹过程中,却意外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随着外丹术的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炼养人体精、气、神的内丹术。内丹术继承综合了服气、胎息、守一、存思等功 法,对后来的气功 影响很大。五 道教医学自道教创兴之时,道教就把医术作为其传道济世的工具。而且随着魏晋神仙道教理论体系的建立,道教徒更是把医药视为其追求和达到长生的必要辅助手段和必备知识。道教医学"道法自然"的思想为理论指导,加以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极富道教特色的人体医学思想。道教医学家经过长期济世行医的医疗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且发明创新了各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道教医学养生功 法,如房中术、服食、辟榖等等。六 道教文艺道教文学艺术就是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长生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的内容的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可以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进而提高道教的宗教素质。反过来,道教的神仙信仰也给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巨大的影响。在道经中,不仅有些道经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而道教中的音乐、宫观建筑、神仙图像等,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以道教和神仙为内容的作品更是不可胜计,从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与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

俺也不太清楚,是不是“道可道,非常道”啊。

“道”----秩序。要想改变这种秩序,首先要遵循这种秩序。

道教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意思

“道”----秩序。要想改变这种秩序,首先要遵循这种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教哲学的定义?“道”不是哲学“道”是宇宙真理之一斑人能通过“道”修成“真人”

主要经典:《道德经》《 南华真经 》《文始真经 》《冲虚真经》《通玄真经》 《度人妙经 》《阴符经》 《清静经 》《西升经》 《心印经 》《黄庭外景经 》《黄庭内景经 》《玉皇经》 《玉枢经 》《三官经》 《北斗经 》《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 》《太上老君内观经 》《洞玄灵宝定观经 》《太上感应篇》 《文昌帝君阴骘文 》《坐忘论 》《化书 》《重阳立教十五论》 《龙门心法 》常诵经典: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经前诸韵赞八大神咒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高上玉皇心印妙经诸真宝诰中堂赞及邱祖忏文等小赞及结经谒等玄门日诵晚坛功课经经前诸韵赞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诸真宝诰中堂赞及报恩宝诰等小赞及结经偈等藏外道书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当代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敦煌道藏:二十世纪初道士王圆箓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大批古代经典文书抄本。其中道教遗书抄本约有五百余件,其抄写时期在南北朝后期至唐朝中期约二百年的时间,尤其以唐高宗,武后至唐玄宗时代的抄本最多。其内容包括道家诸子、道教经典、科仪等约有一百多种道书,其中约有半数抄本是《正统道藏》未收入的早期道教典籍。敦煌道经的发现,不仅弥补现存明《道藏》的缺佚,而且为研究河西地区的道教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敦煌遗书一经出现,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日本学者大渊忍尔1978年出版《敦煌道经目录》,该书著录敦煌道经抄本约四百九十六件。1979年,大渊先生又出版《敦煌道经图录篇》,刊载全部敦煌道经的影印图版。1999年中国李德范先生出版了《敦煌道藏》,将敦煌出土遗书中的五百余件敦煌道教文献整理汇编,集成五巨册。中华道藏:《中华道藏》以明《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归类。全藏分为三洞真经、四辅真经、道教论集、道教众术、道教科仪、仙传道史和目录索引七大部类。各部类所收经书。按道派源流和时代先后编排次序。道藏辑要:清康熙年间长州进士彭定求编成《道藏辑要》二十八集,即收有《道藏》未收之晚出道书一百种,二百八十卷,后绝板。清嘉庆年间,侍郎蒋元庭在京编集并刻板印刷。收入道书一百七十三种,皆取自明《正统道藏》,是为《道藏》要集选刊。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二仙庵住持阎永和、新津彭翰然发起重刻,井研贺龙骧参与校订,并增刻了《道藏辑要续编》。现通行本即为二仙庵版本,该书共二百四十五册,所收道书已增至二百八十七种,其中新增道书一百一十四种,皆为明《道藏》未收的典籍。全书按二十八宿顺序排列,字板是用梨木双面雕刻而成,共一万四千多块,1957年搬往青羊宫保存至今,为当今道教经籍中唯一存板。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后,青羊宫便印刷线装对外供应,1986年巴蜀书社又重印出版。文化经典:道教文化纷繁绚灿,包罗万象,其内容庞杂多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道教神学在道教文化杂而多端的内容当中,有一个核心,就是道教神仙信仰。道教作为一个成熟的宗教,具有一套自己的神学理论,有一种能够吸引人们进行追求的宗教信仰目标。这种信仰就是,人可以通过努力追求而成为长生不死、功 能广大的神仙。这种神仙信仰乃是道教所阐发的神学理论核心。道教产生之初,即以确立了其神仙信仰,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还从古代哲学、原始宗教及古人的养生锻炼等行为中吸取了许 多成分,用来组建其有关神仙信仰的理论和行为体系,奠定了道教神学发展的基础。在"神仙信仰"这块"磁石"的吸引之下,道教徒进行了种种吸收、创建文化的活动,营造出一个庞杂的道教文化体系。二 道教伦理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反映在道教的教规、戒律当中。道教的伦理道德观念,既吸收了道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吸收了儒、释二家的,故其内容愈来愈多,亦愈来愈复杂。其中对道教伦理观念影响十分显著的是儒家以忠孝为主轴的三纲五常思想。但和儒家不同的是,道教的伦理道德,主要是靠神灵的威力来贯彻的。道教一方面以长生成仙的美好幻想来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赏善罚恶的神灵威力来迫使人们遵守伦理道德。正面引导与反面恐吓相结合,使它的道德伦理准则,在社会上发生更大的影响。此外道教的劝善书,使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更集中、更系统化和更通俗化。三 道教哲学以往道教被认为是一种低级通俗的民间宗教,只有一些近于巫术的符水、斋教、科仪,谈不上哲学思辩。但如今大部分的学者皆认为道教有其哲学性的内容。道教哲学是为其教义服务的,是其教理教义的思想理论基础,换言之,对道教教义的哲学论证就是道教哲学。道教哲学的思想素材一开始就来自中国哲学,主要是道家哲学。道教大量地利用了道家哲学的理性论证,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是道教哲学的基本范围和构成成分。其中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哲学的中心范畴,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不死是基本的命题,论证人有无成仙的内在根据、人成仙取何途径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主要的一面。四 道教金丹术金丹术是道教的一项重要方术,包括外丹和内丹。外丹即通常所说的炼丹术,也称外丹黄白术。外丹以丹砂、铅、汞、硫为主要原料与其他药物相配合置于炉鼎之中,运用"飞"、"抽"、"伏"、"封"、"淋"…等等手段加以烧炼,以求制得服饵后能使人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仙丹妙药。因相信服食金丹才能长生成仙,故历来道士莫不投入毕生心力加以炼制。虽然服食金丹最后并不能长生不老,但道士在炼丹过程中,却意外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随着外丹术的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炼养人体精、气、神的内丹术。内丹术继承综合了服气、胎息、守一、存思等功 法,对后来的气功 影响很大。五 道教医学自道教创兴之时,道教就把医术作为其传道济世的工具。而且随着魏晋神仙道教理论体系的建立,道教徒更是把医药视为其追求和达到长生的必要辅助手段和必备知识。道教医学"道法自然"的思想为理论指导,加以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极富道教特色的人体医学思想。道教医学家经过长期济世行医的医疗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且发明创新了各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道教医学养生功 法,如房中术、服食、辟榖等等。六 道教文艺道教文学艺术就是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长生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的内容的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可以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进而提高道教的宗教素质。反过来,道教的神仙信仰也给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巨大的影响。在道经中,不仅有些道经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而道教中的音乐、宫观建筑、神仙图像等,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以道教和神仙为内容的作品更是不可胜计,从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与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

道教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意思啊

文献的内容指的是人所感知与表述的知识信息,文献的形式指的是各种记录知识信息的载体。静态的文献指称记录知识信息的文本,动态的文献呈现知识信息的运动轨迹。古典文献学是专业名称,要为社会培养古籍整理人才;也是学科名称,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作为专业,古典文献学需要向文化传承创新方向大力拓展。作为学科,古典文献学需要完善其知识体系。古典文献学知识体系可以从文献的制作与存佚、文献的组合与类分、文献的比较与鉴别等几个方面展开。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 历史学确定客观实在的研究对象,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欲建立史学评论学科,亦必先从本体论的角度确定史学评论定义的内涵。而要确定史学评论的定义,必先确定史学(亦称“历史学”)的定义。史学究竟是什么?这是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史学评论理论研究亦不例外。因为,它虽然归属于史学本体论范畴,而非史学评论本体论要回答的问题,但是,不先确定史学的定义,史学评论实践的对象和史学评论理论的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就都无法说清楚。百度百科上说: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就其性质而言,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

任务是维持图书馆的公共秩序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

  • 索引序列
  • 道教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人物
  • 道教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人
  • 道教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 道教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意思
  • 道教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意思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