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肿瘤的英文文献

关于肿瘤的英文文献

发布时间:

关于肿瘤的英文文献

英文文献可以去PubMed查,这个是免费的;至于中文文献看全文基本都要收费的,CNKI,维普什么的都能查到,你想看什么方面的,如果数量不多的话我可以查几篇发给你

骨关节炎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检测及滑膜组织超微结构观察中华外科杂志 1998年第2期第36卷 骨科基础研究作者:邓廉夫 柴本甫 李慧 齐进单位:200025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关键词:骨关节炎;滑液;肿瘤坏死因子;显微镜检查,电子 【摘要】 目的 进一步探讨滑膜参与骨关节炎病理进程的机理。方法 采用L929细胞毒活性法检测了24例急、慢性关节内损伤及晚期骨关节炎(OA)患者关节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生物活性,并用光镜和电镜观察比较三者滑膜组织间的形态学差异。结果 OA滑液中所含TNF-α水平较高;OA滑膜细胞性内膜,细胞增殖与脱落同时发生,内膜下层呈现明显的纤维增生性变、滑膜增厚;B型和A型滑膜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分别呈现旺盛的蛋白分泌相和活跃的吞噬功能。结论 OA滑膜细胞的功能改变是其滑液中TNF-α升高的原因之一;滑膜的变性既可受变性软骨产物的介导,又可导致OA的进展。 Bioassay of TNF-α in synovial fluid and ultrastructural observation of synovium from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Deng Lianfu,Chai Benfu,Li Hui,et Shanghai Institute of Traumatology and Orthopaedics, Shanghai 【Abstract】 Objective To better define the role of synovium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steoarthritis (OA)Methods We measured the bioactivity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in synovial fluid (SF) and exammined the histologic and ultra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synovium from patients with OA and from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chronic traumatologic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TNF-α in SF from OA were significantly Marked fibrosis and thickened intima were found in OA synovium, with much dense collagen,which,in some cases, was banded,but no specific inflammtory changes were Type B cells in OA synovium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elles of cells active in synthesizing and secreting Type A cells in OA synovium had the features of the Conclusion Evident fibrosis in synovium may be either mediated by the cartilage degradation product or by the enchanced joint damage process in OA 【Key words】 Osteoarthritis Synovial fluid Tumor necrosis factor Microscopy,elec- tron 近年来,在关节疾病发生、发展机理的研究中,细胞因子的介导作用日益受到重视〔1,2〕。本研究通过检测及观察比较不同形式关节内损伤和骨关节炎(OA)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和滑膜超微结构的变化,旨在进一步探讨滑膜参与OA病理进程的机理。资料和方法 滑液标本:本组24例患者,其中OA行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者9例(男5例、女4例,年龄62±4岁);股骨颈囊内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者6例(男2例、女4例,年龄67±6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股骨头置换术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57±6岁);胫骨平台骨折、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清创术者4例(男3例、女1例,年龄5±1岁)。 术前抽取每一患者关节滑液2~5ml,4 000r/min离心30分钟,置1ml离心管分装,-50℃冷藏、待测。 滑液中TNF样物质生物活性检测:用L929细胞毒活性测定法〔3,4〕。重组人TNF-α标准品由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华新公司提供。测定结果以L929细胞杀伤率(KR)表示。 KR(%)=〔阴性对照(OD)-标本(OD)〕÷〔阴性对照(OD)-阳性对照(OD)〕×100% 阴性对照为L929细胞+更生霉素D;阳性对照为L929细胞+重组人TNF-α+更生霉素D。 滑液中TNF-α特异性检测:将TNF-α单克隆抗体(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1∶10稀释后加入重组人TNF-α和待测滑液标本中,37℃作用1小时、4℃作用30分钟,2 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检测其L929细胞毒活性。 滑膜标本及处理:患者滑膜标本取材同滑液标本。无明显关节疾病的尸检滑膜标本2例,作对照。分不同部位,取滑膜组织2块(约1cm×1cm),近内膜处取滑膜约5mm2,PBS漂洗,常规电镜制片,铅、铀双重染色,日立H-500型透射电镜观察;余下标本,常规电镜制片,HE和AS染色,光镜观察。结 果 一、滑液中TNF样物质的生物活性 在所有被检测的滑液标本中,均呈现L929细胞毒作用,但不同来源的标本,对L929细胞杀伤率不同(KR值为66%~84%)。以KR=90%为界,KR>90%者:OA组7例(7/9);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和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作为老年性慢性关节内损伤组(CAT)2例(2/11);胫骨平台骨折和半月板损伤作为急性关节内损伤组(AAT)2例(2/4)(图1)。图1 三组患者关节滑液中TNF-α的KR值及发生频数示意图 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x2)进行组间统计学处理,OA组患者滑液所含TNF-α水平较高,对L929细胞毒作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AT组及AAT组(P≤0215)。 二、滑液中TNF-α的特异性 滑液标本中加入1∶10稀释的TNF-α单克隆抗体后,其L929细胞毒活性物质可被完全或大部分中和,从而使KR值接近于阴性对照。 三、滑膜的形态学观察 滑膜组织学结构: (1)正常滑膜:滑膜层细胞性内膜由2~3层滑膜细胞组成,较疏松地平行排列,包埋在基质中;基质内的纤维成份由内向外逐渐增多,至内膜下层胶原纤维呈波浪状;细胞性内膜无明显基膜,因此与内膜下层分界不明显。滑膜下层结构疏松,含有较多的脂肪组织及纤维网状组织。 (2)急性胫骨平台骨折及半月板损伤滑膜:与正常滑膜比较,有较多血细胞为主要表现,血细胞多分布于内膜下层,但无多核性巨噬细胞。 (3)股骨颈囊内骨折滑膜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滑膜:两者组织学特征呈现相似的变化,细胞性内膜细胞狭长,1~3层平行排列,其间基质成份稀少;内膜下层较薄,极少有细胞成分。 (4)OA滑膜:细胞性内膜细胞较大、变圆,平行排列;有的部位细胞层缺失,使内膜下层纤维呈绒毛状突出于滑膜内表面,而有的部位细胞层增多,可达6层,细胞间质成分较多(图2);内膜下层增厚,以波浪状胶原纤维成分为主,有的部位呈束状(图3);滑膜层(细胞性内膜至滑膜下层脂肪组织)可达50~55mm,纤维间缺乏细胞成分。 滑膜超微结构: (1)正常滑膜:正常滑膜细胞性内膜可分为A、B型细胞。A型细胞较多、形似巨噬细胞,细胞器以吞噬相为主要特征,包括发达的高尔基体,分散于胞质内的多种形式的小泡或囊泡和溶酶体;胞膜有较多细长的突起伸向间质;B型细胞形似成纤维细胞,细胞器以蛋白分泌相为主要特征,包括丰富的成层排列的粗面内质网,较多的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细胞间质为颗粒状或细丝状不定形纤丝,逐渐向内膜下层过渡为有周期性横纹的胶原纤丝。 (2)急性胫骨平台骨折和半月板损伤性滑膜:滑膜细胞以B型细胞为主,呈三角形或柱状;B型细胞蛋白分泌相旺盛,粗面内质网呈池状扩张,胞质内可见有脂滴及小泡;细胞膜较少突起;细胞周围有纵横排列的具周期性横纹的胶原纤丝;内膜下层胶原纤丝束状排列(图4)。 (3)股骨颈囊内骨折滑膜:滑膜细胞以A型滑膜细胞为主,细胞膜有不规则突起,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的溶酶体、丰富的高尔基体、囊泡及脂滴(图5);B型细胞狭长,胞质内细胞器较少;细胞周围胶原纤丝稀疏(图6)。 (4)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滑膜:A型滑膜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胞膜具有绒毛状或指状突起,胞质内含大量的溶酶体、吞噬物及囊泡(图7);B型细胞形态不规则,胞膜突起较长,胞突内及细胞周围可见胶原纤丝。 (5)OA滑膜:滑膜细胞体积较大,A、B型细胞都呈现功能活跃相。A型细胞呈三角形,胞膜有微绒毛样突起,胞核染色质常凝集成团块状,细胞质内含大量的溶酶体及小泡(图8);B型细胞呈极度活跃的蛋白分泌相,并含有较多的囊泡(图9)。细胞间常呈斑点和缝隙样连接。在滑膜细胞层内,尚可见三角形具较长突起的细胞,细胞质内较少细胞器,但含有丰富的中丝分布于核的周围。A、B型细胞周围具周期性横纹的胶原纤丝丰富。讨 论 在已知的细胞因子中,IL-1、TNF-α和IL-6是参与OA发病进程的重要介质。实验性OA的早期,TNF-α是滑液中最先出现的细胞因子,并与关节软骨的降解相关〔5〕。TNF-α既协同IL-1的作用,又可激活IL-6基因、诱导IL-6的生成,在OA的发生、发展中有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6〕。一般认为TNF-α可来源于由单核细胞等浸润的炎性滑膜组织及变性软骨细胞。然而,本研究发现,除变性的软骨细胞等因素外,晚期OA与其滑液中TNF-α含量增加相关的滑膜组织并非表现为明显的炎性病变,而以A、B型滑膜细胞功能异常活跃为主。因此,可以认为滑液中TNF-α的异常升高主要归因于滑膜A、B型细胞的功能异常。 OA通常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但两者并无明显的病理学差异。继发性OA可由多种原因所诱发,关节创伤几乎不可避免地引起OA〔7〕。既往的动物实验表明,单一的急性滑膜炎症并不能诱发OA,只有对滑膜炎性病变的关节施加可致关节不稳定性因素时,才能导致OA的发生〔8〕。本研究发现,因胫骨平台骨折和半月板损伤所造成的关节内创伤,B型滑膜细胞数量增加、功能旺盛,从而使内膜下层胶原纤维含量丰富。这种现象在晚期OA滑膜组织同样发生,并且滑膜组织的纤维化程度及厚度增加更为明显。提示其间可能存在的某些因果关系。关节创伤后,一方面机体对损伤后的保护性限动,加速关节软骨的退变〔7〕;另一方面滑膜组织细胞因对创伤的反应性而出现异常增殖和功能改变,使关节滑液出现异常蛋白分子(包括细胞因子等),进而刺激滑膜细胞的增殖〔9〕,使关节力学特征因滑膜纤维化(甚至瘢痕化)而改变,关节软骨细胞生活微环境进一步向非生理方向变化,形成恶性循环,结果导致关节软骨细胞变性,呈现OA的病理特征。这其间更复杂的机理有待进一步阐明。 关节软骨的退变及变性软骨细胞的产物,可促进滑膜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股骨颈囊内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作为关节内亚急性及慢性创伤的病因,本研究未发现滑膜组织明显的纤维性增生现象,坏死组织主要刺激A型滑膜细胞,使其数量增加、吞噬功能活跃。而在关节软骨并不坏死的情况下,关节内损伤早期及晚期OA,B型滑膜细胞功能异常旺盛、蛋白分泌相活跃;在OA,因脱落关节软骨碎片等异物刺激,A型滑膜细胞同时亦呈现功能活跃相。提示滑膜细胞,尤其是B型滑膜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提高,可能由变性软骨细胞的分泌物所介导。这种介导作用还表现为,OA滑膜组织内,有些A型滑膜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中丝,这可能与细胞的迁移、转化有关〔10〕。图2 骨关节炎滑膜组织,细胞性内膜厚薄不均,内膜下层细胞成分极少(HE×5) 图3 骨关节炎滑膜组织,内膜下层胶原纤维呈波浪状或束状排列(AS×130) 图4 急性胫骨平台骨折滑膜B型细胞,呈三角形、蛋白分泌相旺盛(TEM×5000) 图5 股骨颈囊内骨折,A型滑膜细胞含大量吞噬囊泡及高尔基体,细胞膜呈指状突起(TEM×5000) 图6 股骨颈囊内骨折,B型滑膜细胞狭长,细胞质内细胞器较少(TEM×5000) 图7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型滑膜细胞含大量的吞噬异物(TEM×5000) 图8 骨关节炎,A型滑膜细胞膜微绒毛状突起,细胞质内含大量溶酶体及小泡(TEM×4000) 图9 骨关节炎,B型滑膜细胞,呈蛋白分泌旺盛相,细胞周围有大量的胶原纤丝(TEM×4000)参 考 文 献 1 Pelletier JP, Di Battista JA, Roughleg P, et Cytokines and inflammation in cartilage Rheum Dis Clin North Am,1993,19:545- 2 Arend WP, Dayer JM Inhibi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effects of interleukin-1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 rheumatoid Arthitis Rheum, 1995,38:151- 3 Flick DA, Gifford GE Comparison of in vitro cell cytotoxic assays for tumor necrosis J Immun Method, 1984,68:167- 4 郑永唐,贲昆龙 测定细胞存活和增殖的MTT方法的建立 免疫学杂志,1992,8:266-269. 5 Venn G, Nietfeld JJ, Duits AJ, et Elevated synovial fluid levels of 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ssociated with early expermental canine Arthritis Rheum, 1993,36:819- 6 邓廉夫,柴本甫 IL-1、TNF和IL-6与骨关节炎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6,17:102- 7 Howell DS Pathogensis of Am J Med, 1986,80:24- 8 Walker ER, Boyd RD, Wu DD, et Morphologic and morphometric changes in synovial membrane associated with mechanically induced Arthitis Rheum, 1991,34:515- 9 Gitter BD, Labus JM,Lees SL,et Charateristics of human synovial fibroblast activation by IL-1β and TNF-α Immunology, 1989,66:196-200. 10 Meek WD, Raber BT, McClain OM, et Fine structure of the human synovial lining cell in osteoarthritis:its prominent Anat Record, 1991,231:145-

关于肿瘤的中文文献

怎么发给您?

英文文献可以去PubMed查,这个是免费的;至于中文文献看全文基本都要收费的,CNKI,维普什么的都能查到,你想看什么方面的,如果数量不多的话我可以查几篇发给你

关于肿瘤方面文献

恶性肿瘤即癌症,是人体内的正常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使正常细胞变为恶生癌细胞,局部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按照1980年全世界16种常见癌症和统计,每年就发生病例数635万,其中中国估计为100万,死于癌症者每年达80万人,即平均每天有2000人被癌症夺出生命。此外,恶性肿瘤造成大量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高,如美国仅1990年癌症治疗花费即达1040亿美元,造成社会资料的大量消耗,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精神损失。因此,恶性肿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预防的控制恶性肿瘤的危害,首先是研究恶性肿瘤在人群中分布规律,影响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进而探讨病因,制订和评价恶性肿瘤的预防对策,以达到预防和控制恶性肿瘤的目的。 (1)恶性肿瘤的流行特点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逐年上升。 1)从地区分布看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区别,同一恶性肿瘤在不同的地区分布也不相同。如肝癌在欧美常见,日本、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和我国沿海地区、长江以南诸葛亮省高发。胃癌在日本、智利、芬兰、奥地利、冰岛和我国甘肃河西走廊、胶东半岛、江浙沿海发病率较高。食管癌在伊朗东北部、南非(斑同族)、肯尼亚等国多见,我国河南、山西、河北及北京为高发区,以太行山为中心,向四周逐斩减少。我国肠癌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江以南高于华北地区。鼻咽癌在东南亚及我国华南等地(广东、广西、云南、江西、湖北)高发,且侨居海外的华侨中鼻咽癌发病率高于当地人。 2)从城乡分布看 我国恶生肿瘤的死因顺位城市以肺癌居首位,农村以胃癌居首位。城市人口中结肠、直肠及肛门癌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而农村的宫颈癌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 3)从人群分布特点看 不同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移民等人群中,肿瘤发病情况不同。任何年龄都可发生恶生肿瘤,但发病率多随年龄同步增长。儿童最多的是白血病、脑瘤及恶性淋巴瘤;青壮年常见的是肝癌和白血病;中老年期多以胃、食管、宫颈及肺癌为主。恶性肿瘤的性别分布,男比女多发,约为99:1,女性比男性高的只有胆囊、甲状腺、乳腺及生殖道肿瘤;职业性膀胱癌主要发生在橡胶、电缆制造等行业,职业性肺癌以接触石棉、砷、铬、镍及放射性矿开采等行业为多。恶性肿瘤的种族差异十分明显,鼻咽癌多见于中国广东人;原子性肝癌多见于非洲斑同族人,印度人口中口腔癌发病多,哈萨克人食管癌较常见,宫颈癌在以色列犹太人中少见。 (2)恶生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起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可分为行为及生活方式、环境理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病毒因素等六类。 1)行为及生活方式 吸烟与多种癌症的发病有关,其中与肺癌的关系最为密切。吸卷烟可提高肺癌死亡率10倍以上,且吸烟年龄愈早,吸烟量愈大,发生肺癌的危险性也愈大。吸烟除导致肺癌外,还可引起口腔、咽、喉、食管、胰腺、膀胱等多种癌症。 饮酒与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肠癌有关。长期饮酒可导致肝硬化继而可能与肝癌有联系。饮酒又吸烟者可增加某些恶性肿瘤的危险性。 腌制食品、咸菜等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它与胺在酸性(PH0)环境下,形成亚硝胺,后者为致癌物质。黄曲霉菌污染米、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产生黄曲霉毒素,有致癌作用;烟熏、炙烤食品如熏肠、炎腿等可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食品精糙、长期缺铁、营养不足时发生食管癌和胃癌的危险性增加。饮食中晒浓度低,血硒水平低易发生恶性肿瘤。 2)环境理化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类恶性肿瘤的80%-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化学因素,目前已证实可使动物致癌的有100多种,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达30多种。城市大气污染物苯并芘与肺癌有密切关系,约有10%的肺癌病例由大气污染(包括与吸烟的联合作用)所引起。 电离辐射可引起人类多种癌症,如急性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 3)社会心理因素 独特的感情生活史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家庭的不幸事件,工作学习过度紧张,不协调的人际关系,儿时的父母早亡、离异,成年后的再遭挫折、丧偶、事业失败,悲衰和持续紧张压力引致绝望等,都是导致癌症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 个体的性格特征与恶性肿瘤也有一定关系:①多愁善感、精神抑郁;②易躁易怒、忍而性差,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淡;③性格孤僻,脾气古怪;长期处于孤独、矛盾、失望、压抑状态,是促进恶生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有人将此种性格称之为"癌症性格"。 4)药物因素 目前已证实可诱发恶性肿瘤的药物有多种。如雌激素的长期使用可致阴道、子宫颈癌、砷剂可致皮肤癌,放射性核素、药物碘、磷过多地接触或接受可引起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长期服用非那西汀会诱发肾盂病;氯霉素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亦是白血病的前期病变,环磷酰胺虽可治疗癌症,但亦可诱发白血病、乳腺癌、膀胱癌。 5)职业因素 与职业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紫外线,以及接接多种化学致癌物。常见的已被确认的职业致癌因素见第五篇职业病章。 6)病毒因素 目前认为与人类肿瘤可能有密切关系的是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癌)、EB病毒(淋巴瘤、鼻咽癌)和单纯性疱疹病毒Ⅱ型(宫颈癌)。 (3)恶性肿瘤的预防 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主要是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 1) 第一级预防 ①加强防癌健康教育:特别是对高危人群应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要求他们做到:加强身心修养,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对待人生、对待挫折,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注意饮食营养的平衡,不偏食,不反复吃完全相同的饮食,也不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不吸烟,避免过多饮酒,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过咸过热和烧焦的食物,不吃发霉的食物,避免过度日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注意身体锻炼等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癌能力;②合理使用医药用品,切勿滥用药物及放射线,尤其是妊娠期妇女的诊断性照射,以防上白血病、骨肉瘤、皮肤癌等的发生;③消除职业致癌因素,尤其以加强对已经确认可以引起肿瘤的物质的检测、控制与消除,以预防职业性肿瘤的发生;④加强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减和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癌因素。 2) 二级预防 ①无症状人群的监测:乳腺癌的监测:对30岁以上妇女应推行乳房自我检查(图86),40岁以上妇女应每年做1次临床检查,50岁以上妇女每年应进行临床及必要时的X线摄影筛查,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30岁以上初孕岁以前月经初潮,50岁以后绝经、肥胖症、高脂膳食者,有卵巢病史及子宫内膜炎病史者,筛查时,应特别注意;②宫颈癌的监测:一切有性生活的妇女均有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应从有性生活开始每2-3年进行1次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③结肠、直肠癌的监测: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1次直肠指检,5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家族肿瘤史、家庭息肉史、息肉溃疡史及结肠直肠癌史者,应每年进行1次大便隐血试验;每隔3-5年做1次真肠镜检查。 有症状人群的监测:由于人体所患的恶性肿瘤约75%以上发生在身体易于查出和易于发现的部位,重视常见恶生肿瘤的癌症信号(详见第五篇二十九节肿瘤)及时主动去医院检查,有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目标和交付铂抗癌药物》  《Phenanthriplatin,一个单功能的dna结合铂抗癌药物与不同寻常的力量和细胞候选人活动概要》

关于肿瘤的论文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某些大成市中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1] 早期诊断与治疗,早期发现复发与转移,对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可见于乳腺癌组织细胞表面,细胞表面糖蛋白(CA153)是目前乳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本研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CEA和CA1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辅助手段 1对象和方法 1对象随机收集吉林省人民医院2006年间原发性乳腺癌40例,均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并经病理诊断 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小叶癌15例,髓样癌5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3~78(平均49)岁 对照组:乳腺良性疾病20例,其中经病理诊断为小叶增生8例,乳腺纤维腺瘤12例,亦全部为女性,年龄16~72(平均47)岁 两组病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 年龄经检验(P>05) 2方法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尽快分离血清,置-80℃冰冻保存待检,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中CEA和CA153含量,血清CEA试剂盒由潍坊三维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生产,CEA血清正常参考值为15 μg/L, CA153检测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IRMA),血清CA153试剂盒由Centocor公司生产,正常值20 U/mL,按说明书操作 结果判断: 以试剂盒给定的阳性界值,CEA为15 μg/L CA153为20 U/mL,高于正常值为阳性 组织学分级: 采用BloomRichardson系统Nottingham改良方案[2],将分化程度从高到低分为Ⅰ, Ⅱ, Ⅲ级 CEA和CA153联检中如果有一项为阳性者即为阳性病例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阳性率之间用χ2检验 2结果 1乳腺癌组和对照组CEA和CA153表达的比较乳腺癌组CEA 的血清含量及阳性率分别为(55±96) μg/L和5%,对照组CEA含量及阳性率分别为(83±31) μg/L和 乳腺癌组CA153的血清含量及阳性率分别为(63±22) U/mL和5%,对照组中,乳腺小叶增生有1例呈阳性,但其血清值小于63 U/mL,其余均小于参考值,乳腺癌组和对照组此两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1),表 2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和CA15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见表1乳腺癌Ⅲ级分化组CEA和CA153含量及阳性率均高于Ⅰ级分化组(P<01),肿瘤>5 cm组的CEA和CA153含量高于2~5cm组和<2 cm组(P<01),淋巴结转移组CEA和CA153含量及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1) 表1乳腺癌患者血清CEA和CA15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略 3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表达与CA153表达的关系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阳性组CA153含量高于CEA阴性组(P<01),CEA阳性组的CA153阳性率亦高于CEA阴性组(P<01),表 表2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表达与CA153表达的关系 略 3讨论 肿瘤标志物目前日益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临床监测,判断疗效及愈后等方面 乳腺癌肿瘤标志物中以CEA和CA153使用的较为广泛[3] CEA是一种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属于肿瘤细胞表面的结构抗原,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异决定族的酸性糖蛋白,是从腺癌和胚胎结肠粘膜组织中分离的辅助诊断指标[4],但其特异性较差,除结肠癌外,还可见于乳腺癌,胰腺癌,肺癌等,可作为肿瘤普查筛选的指标之一 肿瘤相关抗原CA153最早发现于乳腺癌细胞,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分子量较大的粘液样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300~450 ku,包括一个膜区,一个细胞内区和一个富含糖基的细胞外区,由抗人乳脂球膜抗体115D8和DF3所识别,存在于多种腺癌内,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及胰腺癌[5],当细胞癌变时,由于糖基转化酶被激活,引起细胞膜上蛋白酶和唾液酸酶活性增高,细胞骨架破坏,CA糖类抗原增多并从癌细胞膜上分离出来[6],向血液中释放,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和转移复发的判定,当乳腺癌发生肝转移,尤其是骨转移时CA153含量会显著升高,阳性率可达100%[7],EssmannSeboth等[8]曾报道有CA153检测比临床及影像检查早48 mo发现乳腺癌转移复发的病例,因此它对乳腺癌的动态追踪、判断复发转移有一定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CEA和CA153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愈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天泽,徐光炜主编,肿瘤学[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Page DL, Ellis IO, Elston CW Histologic grading of breast cancerLets doit (editorial)[J] Am J Clin Pathol, 1995,103: [3] 孙龙安,李龙,林钢主编 医学特种检验与实验室诊断[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4] KP, Haglund C, Ruberts PJ Comperison of a new tumor marker CA242 with CA191CA50 and Carcinoembryorni cantigen (CEA) Indigertive tract disease [J] Br J Cancer, 1991,63(4):636- [5] 万文徽,李吉友 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7,20(1): [6] Haglund C, Lundin J, Kuusela D, et Ca242 a new tumor marker for pancreatic cancer[J]Br J Cancer,1994,70: [7] 陈智周,范振符,杨剑,等 肿瘤标记物CA153的免疫放射分析及临床应用[J]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2): [8] EssmannSeboth D, Fuchs I, Jakesz R, et CA153 in the post operative follow up of breast cancer In: Klapdor R, Current tumor diagnosis: application, clinical relevance, research trends[M] New York: W Zuckschwerdt Verlag, 1994:158-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结论。  论文提纲也可以用最简单的格式和分类,简单明了地说明论文的目的、依据和意义,甚至是两句话。这种提纲往往是用于科学论文,而且在对于各种概念有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出来讨论的情况下。如果总要分出1、2、点来写的话,往往会变成“八股文”的模式,这样的论文往往是应付式的论文,其真正的科学价值会大打折扣。

肿瘤英文文献

web of sciencepubmed

Science Life这个网站行!!!

Sarcoma strain S-180 was injected to the right flank of Balb/ C mice and one week later, chemotherapeutic drug cyclophosphamide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to induce tumor apoptosis for 18 在Balb/C小鼠右侧腋下接种肉瘤株S-180,1周后荷肉瘤小鼠经腹腔注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诱导肉瘤细胞凋亡。

  • 索引序列
  • 关于肿瘤的英文文献
  • 关于肿瘤的中文文献
  • 关于肿瘤方面文献
  • 关于肿瘤的论文
  • 肿瘤英文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