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汉学研究投稿网站官网

汉学研究投稿网站官网

发布时间:

汉学研究投稿网站官网

在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来华时,西方世界就已经接触了儒家经典。但真正当代学术意义上的汉学研究却萌发于西欧,较为科学地研究汉学的人应首推巴黎大学的阿贝尔·雷马萨。所以,20世纪前半期,巴黎被誉为“无可争议的西方汉学之都”。1814年,阿贝尔·雷马萨在巴黎大学开设了中国语言学课程。自此,中国语言学在欧洲进入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被列为专门的学习课程。可见,巴黎大学与中国的交流和交往源远流长。著名学者傅斯年曾经指出:“说到中国学在中国以外之情形,当然要以巴黎学派为正统。”“而近八十年中,以最大的三个人物的贡献,建设出来中国学上之巴黎学派。”这三个人物是茹里安、沙畹和伯希和。而巴黎大学中西比较文学讲座的主持人、学贯中西的作家与社会学教授艾田蒲则是法国从事中西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的一代宗师,对中国文化了解颇深。他曾与马尔罗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之友协会”,又于20世纪70年代主持编译“认识东方”丛书,主要译介亚洲地区各国的文学作品。

信来投稿太慢了,最好用Email

内蒙古小作家协会

汉学研究投稿网站

在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来华时,西方世界就已经接触了儒家经典。但真正当代学术意义上的汉学研究却萌发于西欧,较为科学地研究汉学的人应首推巴黎大学的阿贝尔·雷马萨。所以,20世纪前半期,巴黎被誉为“无可争议的西方汉学之都”。1814年,阿贝尔·雷马萨在巴黎大学开设了中国语言学课程。自此,中国语言学在欧洲进入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被列为专门的学习课程。可见,巴黎大学与中国的交流和交往源远流长。著名学者傅斯年曾经指出:“说到中国学在中国以外之情形,当然要以巴黎学派为正统。”“而近八十年中,以最大的三个人物的贡献,建设出来中国学上之巴黎学派。”这三个人物是茹里安、沙畹和伯希和。而巴黎大学中西比较文学讲座的主持人、学贯中西的作家与社会学教授艾田蒲则是法国从事中西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的一代宗师,对中国文化了解颇深。他曾与马尔罗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之友协会”,又于20世纪70年代主持编译“认识东方”丛书,主要译介亚洲地区各国的文学作品。

有一本叫【汉语言文学研究】的杂志(该书有网站,可投稿),你可以买一本借鉴一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的论题有如下,可参考:1、语言与思维研究2、语言与哲学研究3、语言与宗教、神话研究4、语言与文学艺术研究5、语言与伦理观念研究6、语言与人文意识研究7、人名、地名与文化8、方言与文化9、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研究10、现代汉语语汇研究11、现代汉语语义研究12、现代汉语语境研究1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4、各类语体(如网络语言、公文语言、广告语言等)研究15、逻辑与语言运用研究16、现代汉语修辞(包括现代汉语、语言风格)研究17、网络语言研究18、新词新语研究19、现代汉语语音研究20、方言与普通话比较研究21、方言词汇的演变研究22、传统语言学要籍(如《说文解字》、《尔雅》、《马氏文通》等)体例新探、错舛辨正。23、汉字构造理论探讨24、汉字形体构造与正字教学研究25、汉字发展前景探讨26、字义、词义考释27、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辨误28、任一古籍异文校读29、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30、词汇与文化的关系31、《汉语大字典》词汇义项关系梳理32、字典、词典编校错舛辨正33、古籍注疏辨正34、古籍标点辨误35、古籍新译商榷36、古汉语语法研究37、古汉语音韵研究38、古代汉语修辞研究39、传统历史文化研究40、《诗经》研究(仅提供方向题目自拟)41、《左传》研究(仅提供方向题目自拟)42、《诸子》研究(仅提供方向题目自拟)43、唐诗44、唐文45、唐传奇46、唐五代词47、唐代作家48、宋词49、宋文50、宋诗51、宋话本52、辽金文学53、宋诗话54、宋代作家55、《战国策》56、《史记》、《汉书》57、两汉乐府58、东汉抒情小赋59、文人五言诗60、魏晋南北朝文论61、建安诗歌62、东晋山水诗、田园诗63、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64、中国历代画论、书论(美学)65、《三国演义》研究66、古代小说与史传的关系67、古代小说母题研究68、古代小说与传统文化69、古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70、《水浒传》研究71、《西游记》研究72、《三言》研究73、《二拍》研究74、《聊斋志异》研究75、《儒林外史》研究76、《红楼梦》研究77、任一明清小说作品研究78、元杂剧研究79、明代戏曲研究80、清代戏曲研究81、当代文学走向与流变研究82、当代小说作品思想与艺术特征研究83、当代诗歌演变史84、文学思潮研究85、大众文学勃兴的时代哲学研究86、当代文艺理论走向研究87、文化研究的跨学科特征及其存在问题88、知识分子挂帅嬗变研究89、中国现代文学(仅提供方向题目自拟)90、现当代女性文学(仅提供方向,题目待与指导老师商讨后再拟)91、当代校园话剧研究92、90年代先锋戏剧研究先锋戏剧与市场需求等等93、90年代诗歌的语言探索94、90年代诗歌思潮95、市场化年代的当代文学96、当代文学的生存状况期刊改制、网络影视剧改编97、当代文学中的宗教意识98、影视剧研究99、后现代性研究100、文学创作低龄化趋势70后、80后、90后作家101、当代小说创作中的"互文"102、纪录片研究103、"民间立场"与"知识分子写作"论争及创作实践研究104、"十七年"经典重读105、文革文学研究"地下文学"、"手抄本"研究106、当代文学与影视改编107、网络文学特点研究如网络电影方面的研究108、东方文学(仅提供方向题目自拟)109、欧美文学(仅提供方向题目自拟)110、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学创作变化研究如文学语言变化研究111、浙江省海洋文化研究舟山海洋文化特色研究112、中国象征主义文学研究113、浙江民间海洋文化研究114、现代文学表现技巧研究如荒诞派文学中的时空表现研究115、文学接受研究如对艺术共鸣的研究116、象征主义研究如象征主义分类研究117、当今我国大众文学美学特点研究如我国大众文学的创作目的研究118、我国现代审美心理差异研究如我国男女中学生审美心理差异研究119、中西文学理论互相影响研究如我国接受西方文学理论影响的规律研究120、文学的文化研究如文化模式与叙事模式的内在关系研究121、阅读教学理论研究122、阅读教学过程研究123、阅读教学方法研究124、阅读教学模式研究125、阅读教学评价研究126、写作教学理论研究127、写作教学现状研究128、写作教学过程研究129、写作教学方法研究130、写作教学模式研究131、写作教学评价研究132、创新作文研究133、班主任工作研究134、教师素质研究135、学校管理者素质研究 。但就毕业论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数量研究法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模拟法(模型方法)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探索性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系统科学方法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文献法文献法是一种既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无论哪一种社会活动想要留下永久的痕迹都离不开各种文献。人类活动与认识的无限性和个体生命与认识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我们在研究逝去的事实时必须借助于文献

汉学研究投稿网站推荐

第一名:榕树。榕树作为网络中的最早文学网络,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综合影响力,榕树可以排在第一,在万千文学青年心里,它就是一座文学圣殿,几乎所有的网络写手都在那里发过作品,他留给网民的记忆是其他任何网站都无法取代的。时至今日,榕树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的代名词了。  第二名:起点。论人气,论知名度,起点都应当排在前三甲。大陆玄幻作品,尽出于起点。在玄幻写手中,起点与幻剑一样,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圣殿。许多流传于网络的玄幻作品,都是最先发在起点。因此,要想看到最新的玄幻作品,最好还是去起点。  第三名:猫扑。说到猫扑,很多网友都不会陌生。网络上有许多流传甚广的幽默的网文,大多是出自猫扑。在猫扑,你会流连忘返,因为那么搞笑的帖子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帖子都有。许多帖子可以让你捧腹大笑不已。在国内网络上,论幽默论搞笑,没有网站可以比得上猫扑。因此,猫扑排在第三,也是合情合理的事了。特别是在出了一个“比我聪明的没我漂亮,比我漂亮的没我聪明”的小天女后,猫扑更是名震网络,几有不知猫扑不称网友之势。  第四名:天涯。天涯也是网络上最有知名度的网站,几乎每一个网民都听过天涯的名字。有很多网民感叹说:天涯的水太深入,一不小心就被淹死。的确,天涯藏着许多的高人,有很多其他网站的精英和名人都曾在天涯驻足过,并且留下了文字,只是我们有很多人没注意到罢了。可以说,天涯是一个小型社会,君子与小人共处一室,绅士与流氓兼有。换句话来说,天涯就是一个江湖,在这个江湖里,很多人留连忘返,这又吸引了更多的网友前来。  第五名:清韵。说人气,清韵的人气并不是很旺,为什么清韵也能排在前五名呢?  原因就是清韵的定位非常鲜明,坚持文学本色,做一个纯粹的文学网站。在清韵,聚集了一大批网络写手。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各路高人。而且清韵的气氛也很好。在那里,完全只有心平气和的交流,看到的只有高手论剑,偶尔也能看到高手坐而论道。这对于新网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极高的学习提高机会。因此凡是新网友,一律都要去清韵看看,那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无可讳言,清韵的水平相当高,差不多和榕树相当。特别是它的武侠,几乎代表了大陆武侠的最高水平。清韵能做到这一步,的确很不容易,值得赞一个。  更加难得可贵的是,在清韵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广告,看到的只有文学作品,而且其页面设计也非常简洁大方,看起来很舒服。在这里,不得不为清韵的苦心赞一个,网络中如果多一些这样的网站,那将是网络文学的幸事。  第六名:红初添香。红袖"这个名字,带着婉约的气息,让人立刻想起古代书生夜读,夜阑人寂,有佳人白衣胜雪研磨添香,这是古代士子心中最最不沾烟火气的美。  红袖创立于1999年,原本是一个个人网站,元老除了今天的站长孙鹏,还有他当时的四个网友。原本只是个人浓厚的兴趣,想不到却慢慢地做出了点名气,叫"红袖添香"是五个人谁的主意,今天已不可考证,只记得当初是为了办出鲜明的女性特色来,后来,这种概念渐渐地模糊起来,红袖成了纯粹的原创文学网站。  人世几番变化,今天,当年的五个人只剩下孙鹏和disha还在坚持。网站的80多位志愿编辑,则都是网站的网友,分散在各地,无偿地为红袖服务,就是为了不让这一片净土沦陷。从1999年7月到今年5月,红袖在没有任何资金援助的情况下,苦苦支撑了近5年。5月,红袖终于找到了同盟,双方以成立公司的形式合作,由对方出资30万,双方各占50%的股份。  对于红袖,我也要赞一个,因为红袖和清韵的情况差不多,也是纯粹以文学为立身根本,似乎和清韵一样,红袖也不想走上商业化道路。  第七名,晋江。晋江是晋江电信局所发展起来的,当时只有五个管理者在努力操持。后来几经变更,现在的管理层已经是第三度换血了。  晋江的发展和清韵有相似之处,又有着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晋江和清韵一样,走得也是综合文学的路子,但是清韵是以武侠见长,代表了大陆武侠文学的最高成就。而晋江则是以言情见长,代表着大陆言情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晋江走出了不少的写手,像明晓溪、藤、飞天红猪等都是先在晋江发表作品,然后再出版作品的。这里不得不提及,晋江的出版机会也很发达,居出各大网站之冠。如果网友们在晋江发过帖的话,一定还记得出版有ABCD四个级别吧?可以这样说,如果是得到读者认可的作品,只要发在晋江,一般都有出版的机会。就这一点而论,晋江要比清韵做得好,因为在晋江,写手有了出版的保证,作品质量自然更有保障了。  晋江作品的文风大多是华丽的,连回帖都是华丽的。在晋江呆的时候,常看见这样的回帖“大人好华丽的文字阿”“一篇华丽的文字又要出来了”,实在有趣。  第八名:汉网。说起来,汉网是一个奇怪的网站,因为它宣扬大汉族极端主义,我也时常去那里玩,有时候也不免被其中的文字激发起血性。在汉网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几乎每一个帖子都要来这么一句话。对此,也不能有太多的非议,毕竟他们也是出于一片爱国之心。  在汉网中,提到的最多就是卫青、陈汤、李世民、冉闵、岳飞、袁崇焕等这些中华民族英雄,讨论最多的朝代就是汉朝和唐朝,最痛恨的朝代就是清朝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汉服也是汉网最先提出来的,记得汉网有过不少的帖子传遍网络,像“遥想我伟大汉人当年”“千古第一英雄冉闵”等文章都是很有爱国激情的文章,不可不读。  作为中华民族子孙,还是有必要去一下汉网,了解一下我们民族伟大的过去。只有了解了我们民族辉煌的过去,才能充分建立起我们的自信心。如果有网友是一位爱国愤青的话,建议不妨去汉网看一下。  另外不可不提的是,与汉网对立的满网则经常有贬低汉人的帖子出现,汉满之争也成为网络上的焦点。  第九名:西祠。西祠和榕树一样,也是将自己定位在文学综合网站上了。但是西祠一直是榕树的追赶者。曾经与朋友谈论,文学论道也就榕树、红袖、西祠、清韵可道,其他的不足为人道也。  其实西祠与榕树、红袖的写手资源是共享的,有很多文章基本上是贴遍三家的。换句话来说,西祠与榕树、红袖形成了一个网络文学圈子,他们三家与清韵共同代表了网络文学。他们的发展历史就是整个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他们的发展趋势就是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是西祠的发展比起榕树和红袖来,具有较大的风险,因为西祠没有吸引到足够多的写手,榕树是以综合文学见长,红袖是以女性文学见长,清韵是以武侠见长,晋江是以言情见长,西祠又是以什么见长呢?  不过凭着人气,西祠还能排进十大,以后能不能排进十大,谁也不知道。  第十名就难以排出了,现在心中的候选名单就有铁血、幻剑、龙空、碧海银沙、西陆、水木清华、中青在线、强国论坛、凯迪等,均是难分伯仲啊~~~

1、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网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文艺报》社管理运营,作为一家公益性文学网站,已成为“汇聚作家信息、发出作家声音、展示文学魅力”的平台,是广大作家和读者了解中国作协工作、观察当代文学艺术发展趋势、跟踪当代文学创作动态、获知国外文艺新状况的重要渠道。正式上线的新版中国作家网,在页面风格、栏目设置、功能拓展等方面呈现出新气象,网站设立“服务”、“评奖”、“新闻”、“报刊”、“评论”、“阅读”、“文史”等27个频道。2、中国青年文学网中国青年文学网,原名红草莓文学论坛,2010年6月,于2011年5月4日青年节正式改版为中国青年文学网,同时报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备案。为网站涵盖原创诗歌、散文、小说、连载、随笔、对联、美图、摄影、影音、灌水、娱乐等版块,同时集成个人空间、微博、签到、游戏等多种娱乐功能于一身,致力于打造最前沿的青年文学交流平台。3、中国报告文学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批准登记的全国性纪实文学一级学术团体,是海内外纪实文学工作者的联系中心。其宗旨是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繁荣纪实文学事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新时期风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通过开展纪实文学理论研讨活动,交流纪实文学创作、编辑、出版工作经验。4、中国散文网散文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大精粹,是值得品味的文学宝藏。中国散文网隶属于北方联合传媒有限公司,北联传媒前身为北方联合电台报道中心。是集合了互联网信息服务、高端奢侈品代理销售、藏獒宠物养殖、汽饰汽配零售批发、房地产开发、建材生产开发、多媒体广告合作、影视制作及图书出版、演艺经纪、文化信息交流等多项商业及文化服务,具有雄厚实力的一家综合型股份制企业。5、晋江原创网晋江原创网创立于2003年8月1日,是全球最大女性文学基地。具备投稿系统、个人文集系统、媒体联络发表系统及高创作水平的原创书库。2010年2月,晋江原创网正式更名晋江文学城。晋江是福建省所属的一个县级市,晋江文学城的前身是晋江电信所创办的一个小BBS,后有了晋江文学城和晋江原创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作家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青年文学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报告文学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散文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晋江原创网

谢和耐教授在汉学领域内一直勤耕不辍、著述颇多,已出版的著作有以下九种:《菏泽神会禅师(668-760)语录》(1949)、《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1956)、《蒙古入主中原前夕中国中原的日常生活》(1959)、《前帝国时代的古代中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所藏伯希和敦煌汉文写本目录》第1卷(与吴其昱先生合作)(1970)、《中国社会史》(1972)、《中国和基督教》(1982)、《唐甑的<潜书>》翻译及作序和注释(1991)、《中国的智慧,社会与心理》(1994)等。这些著作每部都有多次重版或修订再版,并大都被译成西方多种文字出版,其中以《中国社会史》(1972)和《中国和基督教》(1982)两部著作获国际汉学界好评。除专著外,谢和耐教授还有汉学方面的大量论文,计约80多篇。 谢和耐的博士论文《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于1956年由法国远东学术院于西贡出版,至今仍是法国研究敦煌经济文书唯一的一部重要著作,此书曾于1977年在巴黎重印。书中以社会学的观点,根据汉籍、印度佛经、敦煌和其他西域文书,分析了从南北朝到五代期间的中国寺院经济。书中对佛图户、寺户、僧祇户、常住百姓、碨户、梁户、长生库、社邑、斋供、三阶教无尽藏都做了深入探讨。对整个佛教寺院经济现象所做的社会考察和可能的解释,不仅仅局限于某些问题的具体研究上,是本书值得注意的主要特点。谢和耐没有把佛教寺院经济看成一个孤立的现象,进行就事论事的研究,而是把它放在广阔的大背景下,视为社会现象的一部分加以综合考察,许多方面发前人之所未发。对于这种方法论的革新,谢和耐在为中译本写的序中称,他采纳的那种首先把佛教现象看成是社会现象的社会学观点至今仍不是论述中国寺院经济的著作中普遍采纳的出发点。这是因为这种社会学的方法并不像历史学的方法那样,操作起来相对困难一些,尤其是广阔的社会现象,往往不是能一览无余的,它需要大量的广泛的调查和分析工作。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说,此书也是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的。在谢和耐之前,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尝试利用敦煌卷子研究佛教寺院经济,但很多人因为未见原卷,效果也不尽理想。而谢和耐曾亲自参与编写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伯希和敦煌汉文卷子的详细目录,亲眼目睹原卷,利用了第一手资料:碑铭和写本,这在当时是领先的。除了这些以外,作者还利用了历史、佛教史料中有关的记载,在资料的丰富和详细上也是西方学者中首屈一指的,就利用敦煌卷子的全面和深入上,较之中日学者在很多地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鉴于以上,蒲立本(EPulleyblank)于1957年在莱顿出版的《东方经济社会史学报》第1卷第1期中发表书评,给予该书很高评价。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芮沃寿(AF Wright)于1957年在《亚洲研究杂志》中发表书评,称此书“为用现代科学标准来编写中国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日本学者也十分重视,多次发表书评。法国学者也将此书与戴密微先生的《吐蕃僧诤记》并列为两大敦煌学名著。谢和耐关于敦煌学的论文主要还有《从9至10世纪的敦煌文契看中国的销售制度》和《敦煌写本中的租骆驼旅行契》两文,耿升先生已经把它们译为汉文,收在《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萃》一书中。 谢和耐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巴黎大学文学院讲授的课程有中国实用文学、中国文学,此后逐渐转向了宋元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他在这方面主要是从白乐日教授治学,白教授对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很感兴趣,他在高等研究实验学院所开的课程就有吴自牧的《梦粱录》,谢和耐的《蒙古入主中原前夕中国中原的日常生活》一书与此兴趣有缘,它是法国出版的一套有关各个国家日常生活丛书的一种,关于中国的只有两部,其中一部就是此书。另外一部是有关清代日常生活的。谢和耐选定了南宋王朝末年(1227-1279)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来描绘中国的日常生活,这正好是其国都于1276年起陷入蒙古人之手以前的数十年,他挑选的区域是杭州地区,尤以杭州城本身为主,当时这个大都市称为临安,是南宋的都城所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富庶的大都会。此书研究范围较广,包括城市、社会、衣、食、住、生活周期、四时节令与天地万象、消闲时光等各个方面,许多是前人没有注意过的,如火灾与消防、交通与供应等,还没有人作过专门的研究,其他如衣、食、住等,虽然中外都有人做过一些研究,但是具体到一个时期的综合研究,则还没有这么深入地进行过。 《中国社会史》作于1964-1972年间,1972年由阿尔芒·科兰出版社首次刊行,立即在西方汉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史学杂志》(Revue historique)曾称赞此书为“一部巨著,是东西方语言中的第一部通史,是一种坚实的、光辉灿烂的、完美的综合。” 此书出版后,立即被译成英、罗(罗马尼亚)、意、韩、葡、德、西等国文字。当时这部通史的英译本名为《中国社会文明史》(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sation),JR Foster译,曾多次再版。德文译本也曾再版。该书曾荣获圣杜尔奖(Prix Saintour),这是法国最高学术奖,并被英、美以及西方许多大学用为中国通史的教科书。此书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技术史,谢和耐认为技术与社会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对于改变历史起着决定影响;二是注重中外文化交流史,谢和耐反驳了中国文化是孤立、封闭的论点。如此,既克服了旧史学缺乏洞察力的弱点,又避免了新史学忽视历史表象的特征,标志着作者新、旧史学方法的打通和兼容。《中国社会史》是以一人之力写作中国通史的第一次尝试,由于是教科书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作者思想的发挥。 (1)《中国和基督教》1982年值此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入华传教400周年之时,谢和耐在巴黎伽利马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名著《中国和基督教》(Chineet Christianisme),这部著作一出版就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先后被译为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英文,汉译本有两种。在中国文明中,存在着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东西,西方信奉某个上帝作为精神支柱,而中国文明中,存在着一种并不依靠对某个上帝的信奉却仍得到高度发展的文明,这就引起谢和耐对中国研究的浓厚兴趣。《中国和基督教》一书并非传统的传教史,而是研究传教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以此来研究中西文化的特质。全书分为五章:由同情到敌视;宗教态度与同化现象;宗教与政治;中国人的道德与基督教道德;中国人的天,基督教的上帝。谢和耐在本书中详细分析了明清鼎革之际中国与西方基督教世界在政治、历史、社会、思想、文化,尤其是世界观和伦理方面的异同,主要对中国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各个方面加以比较研究,通过中国人和传教士的自述,对比宗教以及社会形态、道德规范、政治、哲学、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表现了中西文化在第一次真正接触时所发生的强烈碰撞。在《中国和基督教》中,谢和耐没有叙述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而把重点放在中国人对于基督教的反应上,从而指出中西方对人、对世界概念的根本不同。他指出,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中,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并不需要一个作为创始者的上帝。他认为中国虽然可以与基督教世界接触和交流,有些中国人可能从表面上被归化为基督徒,但中国永远不可能被彻底“基督教化”,中国人也很难具有西方基督徒们的那种思想意识,而是始终都顽固地执著于他们自己所特有的文化和伦理传统,这就使那些雄心勃勃企图使全世界都“福音化”的基督教神学家们感到不快。谢和耐在基督教研究方面除了《中国和基督教》一书外,还有一些论文,有些已经由耿升先生译出,收在《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中,如《论17和18世纪的中欧交流》、《利玛窦的归化政策和1600年左右中国文化生活的演变》、《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的中国哲学和基督教》、《中国对基督教的第一次冲突》、《论1584年的第一部中文教理书的不同文本》、《17世纪的基督徒和中国人的世界观》、《利玛窦时代的中国文化形势》、《基督教在中国的首次同化尝试》等。谢和耐的基督教研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关于中欧文化比较。谢和耐在《中国和基督教》一书中特别比较了中国人的伦理与基督教的伦理,中国的天与基督教的上帝的异同,指出基督教士入华传教的困难在于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二是注重技术史的影响,如对于基督教传教士所带来的科学技术的研究。他指出,传教士传教而带来的科学知识对中国科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基督教所传入的并非是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其传授科学技术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广泛的传播宗教。(2)《中国人的智慧:社会与心理》此书是由法国巴黎加里玛尔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它是作者的一部论文集,收入作者从1955-1992年的一些文章。本书分为“导论”,“政治与社会”,“人类学与宗教”,“思维方式”,“文字”等五部分。其中“政治与社会”部分收有“中国城市考”、“关于国家”、“历史与农业”、“人或文牍”、“论责任概念”、“儒教改革”、“16与17世纪的宴集、社团与交际”、“教育”等论文。“人类学与宗教”部分收有“论蛮夷的道德”、“他者的形象”、“裸葬”、“5至10世纪的中国佛教徒的焚身自杀”、“基督教在中国的同化问题”、“中国与耶稣会传教士第一次接触时的政治与宗教”等论文。“思维模式”部分收有“社会与思想史”、“论形神”、“冥想的技术、宗教与哲学”、“王夫之的哲学与智慧”、“怎样读史”、“论变化概念”、“中国与欧洲碰撞中的时空、科学与宗教(17-18世纪)”等论文;“文字”部分收有“文书与历史”、“文字的外形及心理学功能”、“灵佑语录”、“近海集”等论文。这些全都发表过。谢和耐的这本书内容很广,包括有:反映中国农业变化发展;研究唐甄及明末清初思想;研究唐律;论述宋代及明清思想史;研究明代的集会及结社;研究中国的一系列教育制度;研究佛教徒自焚;论述基督教归化;研究基督教入华时的政治及宗教形势;对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概述;对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的探讨等等。 诚如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的汉译本序中所说,他非常注重技术史,他认为技术与社会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对于改变历史起着决定影响。因此他于1984年创立了798研究组,简称GDR798,即“中国、朝鲜、日本科学技术史研究组”。GDR是研究组(Groupe de recherche)的缩写,798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备案和支持的众多科研团体中的编号。GDR798组筹备成立之初,谢和耐曾提议开展一种“有提纲的合作研究”。这种研究未必纳入国家科研中心的固定计划,然而,它应该围绕中国及其文明圈的历史,并就若干以科学为基础的观念展开综合思考。他的倡议,很快就获准实施。一个以研究中国、朝鲜和日本科技史为中心任务的研究组,正式在巴黎出现。谢和耐本人,便是该组的第一任领导,任期为1984年至1992年10月。1990年,谢和耐与荷兰汉学家许理和一起,又提出一个研究课题:“从17至18世纪东西方科学宗教文化的相互影响,看欧洲与中国的关系”这一研究课题,后来被称为“欧洲计划”。计划的实施,势必引导人们重新关注当年天主教士的特殊历史作用——即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计划的开展,不仅囊括了德、比、荷兰等国的大量研究人员,而且也吸引了其他地区的专家学者。

国学数典、国学论坛、考研论坛

汉学研究投稿网站排名

外汉语考研学校排名: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系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吉林大学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相近专业: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 对外汉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古典文献 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 华文教育 文秘

北京语言大学 (国内对外汉语系第一!) 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吉林大学 黑龙江大学 厦门大学 暨南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国学数典、国学论坛、考研论坛

排行榜有很多,以下排行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汉语言文字学排行排名 学校名称 星级 重点学科 博士点 开此专业学校数1 北京大学 5★ 1322 北京师范大学 5★ 1323 南京大学 5★ 1324 复旦大学 5★ 1325 四川大学 5★ 1326 华中师范大学 5★ 1327 北京语言大学 4★ 1328 南京师范大学 4★ 1329 福建师范大学 4★ 13210 华东师范大学 4★ 13211 浙江大学 4★ 13212 上海师范大学 4★ 13213 山东大学 4★ 13214 河北师范大学 4★ 13215 中国人民大学 4★ 13216 首都师范大学 4★ 13217 安徽师范大学 4★ 13218 安徽大学 4★ 13219 河北大学 4★ 13220 武汉大学 4★ 1322015-2016年研究生教育分学科排行榜——中国语言文学排 序 学校名称 得 分 星 级 学校数1 北京大学 000 5★ 1692 复旦大学 421 5★ 1693 北京师范大学 395 5★ 1694 南京大学 524 5★ 1695 华中师范大学 258 5★ 1696 四川大学 060 5★ 1697 北京语言大学 916 5★ 1698 南京师范大学 475 5★ 1699 福建师范大学 840 5★ 16910 武汉大学 910 4★ 16911 浙江大学 273 4★ 16912 上海师范大学 803 4★ 16913 南开大学 671 4★ 16914 中央民族大学 775 4★ 16915 中国人民大学 550 4★ 16916 暨南大学 548 4★ 16917 华东师范大学 464 4★ 16918 中山大学 834 4★ 16919 首都师范大学 678 4★ 16920 山东大学 920 4★ 16921 陕西师范大学 427 4★ 16922 山东师范大学 353 4★ 16923 安徽大学 584 4★ 16924 黑龙江大学 364 4★ 16925 内蒙古大学 410 4★ 16926 湖南师范大学 798 4★ 16927 厦门大学 030 4★ 16928 浙江师范大学 614 4★ 16929 扬州大学 036 4★ 16930 西北大学 865 4★ 16931 新疆大学 544 4★ 16932 河南大学 336 4★ 16933 安徽师范大学 303 4★ 16934 西南大学 050 4★ 169

孔子研究投稿网站官网

《孔子研究》是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园地公开,凡有关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研究之作及学术动态和书评,均所欢迎。 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来稿请用另页纸附作者简介(真实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研究方向)、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凡研究论文一般不超过12000字,须附内容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 本刊不负责来稿所涉版权问题(如图、表、引文等),请作者事先取得原作者或出版者同意。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来稿中若无特别说明,即被视为发表后同意编入该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费一次性给付。 来稿请采用夹注和脚注两种注释方式: 夹注:适用于在正文中征引古籍,文字用楷体,格式如(《论语·学而》)、(《史记·孔子世家》)。脚注:适用于在正文中征引近现代学人研究成果、不常见的古籍、说明性注释等。每页脚注重新编号。

中国孔子孔子在线孔子研究专题

《孔子研究》是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专门反映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诸方面最新最重要研究成果及学术动态的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

  • 索引序列
  • 汉学研究投稿网站官网
  • 汉学研究投稿网站
  • 汉学研究投稿网站推荐
  • 汉学研究投稿网站排名
  • 孔子研究投稿网站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