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发布时间: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信息,苏州科技大学设有14个院(系),1个体育部,1个成人教育学院,1个独立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环境设计、风景园林、建筑学(建筑幕墙设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工程力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信工程商学院: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工程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社会工作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数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功能材料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音乐学院:音乐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类(土木工程)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信息,在苏州科技大学拥有的58个专业学科中,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江苏省特色专业,8个专业(类)(含14个专业)被列为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历史学等三个专业获批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3个)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历史学2007年,学校以“优秀”等第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含特等奖)4项;近五年来,获批省(部)级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41项;荣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合唱)金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专项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比赛(专业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以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第三名等一批国内、国际级奖项,共有600多个学生团队、1500多人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馆藏资源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信息,苏州科技大学图书馆有纸质藏书162万册,订购中文期刊1400种,外文期刊100种。涵盖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学科领域,尤以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历史学等省级重点专业以及校级重点专业的文献收藏为丰富。已购买各种类型的中外文数据库达33个,涵盖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学位论文、标准、会议文献、多媒体网上报告厅等文献类型;图书馆自建数据库7个,可访问电子图书达266万种。 学术刊物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苏州科技大学学报》是由苏州科技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分为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和工程技术版三种,分别刊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以及工程技术应用学科的专业研究、学术评论以及学术动态等方面的论文。

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化工系,1985年在上海化工研究院获得工学硕士学位。现为苏州科技学院环保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为中华环保联合会理事,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编委会委员,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人大常务委员。苏州科技学院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科研和实践工作。曾赴荷兰国际水力与环境工程学院进修学习,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产品加工废水的高负荷处理技术、小城镇生活污水低耗处理技术。主持完成了中英合作“江苏省环境技术支持项目”(JETS)——厌氧中试试验项目(已于1999年通过省科委主持的鉴定);主持了“有机废水高负荷处理技术的开发研究”(江苏省环保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已于2001年通过省环保厅主持的鉴定,并荣获了200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和苏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主持了苏州市社会发展项目——“社区生活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的应用示范”;主持了省建设厅指导项目——城镇污水的低耗处理技术(A-TF)等科研项目多项,十余项课题通过鉴定,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励多次。在进行科研和实际工程项目中,总结工程中经验和规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的13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被EI收录文章1篇)。参加国外学术研讨班、学术会议等十多次,在大会进行学术发言和论文交流,多篇学术论文被选登在内部学术刊物或会议论文集中。在科研开发的同时,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中,先后进行过丰原生化、维维集团等大、中、小型企业的几十项废水治理工程项目,所设计的工程中厌氧技术从效果、数量、容积等方面都位于全国前列。其中遵义市龙坑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被列为“贵州省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建设部试点工程”。其它工程也多次荣获省市优秀工程等。迄今为止,已申请和获得波浪板三相分离器、厌氧多级内循环反应器等近20多项专利,主要集中于城镇污水低耗生物处理及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等领域。 1999年被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授予“江苏省高校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2年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入选江苏省“333”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补充几点:1、化工出身;2、苏州科技学院首批公派荷兰瓦格宁根农业大学进修人员之一,主修厌氧,归国后设计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MIC厌氧反应器,并应用于工程实践20多年;3、废水好氧处理及小城镇废水高效低耗治理TF-BAF工艺,技术先进,实用性强;4、将秸秆、猪牛粪等固废变废为宝,发酵产沼气,支持新农村建设,在北方获得突破,前景看好。5、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提出控温厌氧概念,为废水厌氧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借鉴。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5年 Zhang, Yongming; Rittmann, Bruce E; Wang, Jianlong; Sheng; Yuhong; Yu, Juntang; Shi, Hanchang; Qian, Yi, (2005) High-carbohydrate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IAL-CHS with immobilized Candida Process Biochemistry 40: 857- 曹文平,张永明*, 钱鲁弘 (2005) SBF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除磷工艺的运行调试,江苏环境科技 18(1): 10-12 张永明, 陈素华, 万诗贵, (2005) 用IAL-CHS 生物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的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31(3): 390-392 张永明,刘虹,陆洁,王莉华,(2005) 用生物膜法对活性翠蓝进行共基质降解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34(2): 95-99 孙晓,张永明*,徐亚良,曹杰,陈亮,(2005) 浙江安吉县大溪景区受餐饮废水影响的研究,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18(3): 53-56 曹文平, 张永明, 万诗贵,钱鲁弘,(2005)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去除NH4+-N的比较研究,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2): 42-45 2006年 Yongming Zhang, John F Kennedy, Charles J Knill and Parmjit S Panesar, (2006) Kinetic Analysis of Beer Primary Fermentation Using Yeast Cells Immobilized by Ceramic Support Adsorption and Alginate Gel Entrapment, Artificial Cells, Blood Substitutes, and Biotechnology, 34:395-405 孙晓,张永明*,张金,(2006) 用于流化床反应器的生物膜载体的比较研究,江苏环境科技 19(1): 1-4 曹文平,张永明, 钱鲁弘,(2006) 两段曝气生物滤池废水处理的研究, 水处理技术, 3:62-65 曹文平, 张永明, 吕晓辉, 万诗贵, (2006)IAL-CHS反应器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中国给水排水, 22(5): 77-79 钟晓丽, 朱骏, 张永明, (2006), 拟南芥中离子转运蛋白载体构建及烟草转化,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6):87-92 2007年 牛天新, 张永明*, 朱奇亮, (2007), 生物膜法在去除城市地表水中氨氮的应用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30(4):81-83 13 牛天新, 张永明*, 朱奇亮, (2007), 利用生物膜去除城市河道水中胺氮的影响因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36(1): 102-104 14 李步祥, 张永明*, 孙晓, 陈春玲, (2007), 轻质生物膜陶瓷载体的研制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水处理技术, 33(6):71-73,84 曹文平,肖晓存,张永明*,(2007), 序批式IAL-CHS 反应器去除氨氮和总磷的试验研究, 化工进展, 26(7): 1044-1048 施志德, 邬坚平, 张永明*, (2007), 生物滤池去除污水处理厂臭气的应用研究, 工业用水与废水,38(1): 58-61 17 邬坚平,施志德, 张永明*, (2007), 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滤池脱臭研究, 给水排水, 33(1):14-17 曹文平,武晓刚,张永明, IAL-CHS硝化反应器好氧硝化和氮亏损作用研究,给水排水, 2007, 33(11):154-158 2008年 刘芳, 张永明*, 蜂窝陶瓷载体生物膜工艺的除磷试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7(2): 194-199 王远红,曹文平,张永明,张奎, 竹丝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景观水体水处理技术, 2008, 34(7): 75 - 78, 81 曹文平,朱伟萍,张永明,张奎,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中丝状菌孽生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水处理技术, 2008, 34(3):77-80 史乐君,曾文平,张永明, 两种填料生物膜工艺膜萤效果的比较研究, 环境工程,2008,26(3):78-81 郭一飞,曹文平,张永明, 利用蒙脱石吸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源水, 水处理技术2008,26(4):56-60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于1981年4月创刊,刊名为《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2、1996年两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4月变更为《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收录情况先后入选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学院情报中心核心期刊。获奖情况2004年被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获首届《CAG-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报道内容主要刊发工程技术领域及相关学科,如纺织、丝绸工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通信工程、合成化学及光学工程等最新研究成果。读者对象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理、工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人员。 刊名: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主办: 苏州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苏省苏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673-047XCN: 32-1673/T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曾用刊名: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创刊时间:198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论文

比较厉害。1988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博士学位,1993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钢结构研究所所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材料与工程学部第六、七届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全国轻钢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建设部金属结构工程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钢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建筑结构学报》编委;《建筑结构》编委;《建筑钢结构进展》编委;《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河海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兼职教授。近年来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有多项成果经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高层钢结构成套技术》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冶金部、江苏省、苏州市、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多次。出版教材、著作3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多篇。已指导博士研究生30多人,其中16人已获博士学位。指导硕士研究生60多人,其中40多人已获硕士学位。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冶金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被评为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省“三五”人才第一层次,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陕西省优秀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西安市劳动模范,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2005年苏州市杰出人才提名奖。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官网

苏州科技大学的其他专业也许未必好,但土木工程专业肯定是好的 苏州科技大学的土木工程是省重点学科,硕士点,且有三位博士生导师:何若全(北京工业大学兼职博导)、顾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兼职博导)、陈忠汉(同济大学兼职博导)。

苏州本科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专科大学: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职业大学、沙洲职业工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百年职业学院、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拓展内容:《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是苏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2013年12月,开设的主要栏目包括 “高端访谈” “理论前沿” “实证研究” “史海钩沉”“域外比较”“政策分析”“学术争鸣”“热点评论”“经典译介”等。《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Law Edition)是由苏州大学主办的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法学类学术期刊,创刊于2014年初。开设的主要栏目包括:“本期聚焦”、“学术专论”、“域外译文”、“东吴法学先贤文录”、“学术争鸣”、“经典判例”,主要刊载法学理论研究成果,重大热点思考探讨,中外法律著作赏析和案例评析等。 百度百科-苏州大学

回答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苏州一本大学有: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苏州一本大学有: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 1、苏州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 2、苏州科技大学,简称苏科大,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古城苏州,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迤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江苏省与苏州市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综合类普通高等院校。 更多4条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万维)

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化工系,1985年在上海化工研究院获得工学硕士学位。现为苏州科技学院环保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为中华环保联合会理事,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编委会委员,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人大常务委员。苏州科技学院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科研和实践工作。曾赴荷兰国际水力与环境工程学院进修学习,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产品加工废水的高负荷处理技术、小城镇生活污水低耗处理技术。主持完成了中英合作“江苏省环境技术支持项目”(JETS)——厌氧中试试验项目(已于1999年通过省科委主持的鉴定);主持了“有机废水高负荷处理技术的开发研究”(江苏省环保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已于2001年通过省环保厅主持的鉴定,并荣获了200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和苏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主持了苏州市社会发展项目——“社区生活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的应用示范”;主持了省建设厅指导项目——城镇污水的低耗处理技术(A-TF)等科研项目多项,十余项课题通过鉴定,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励多次。在进行科研和实际工程项目中,总结工程中经验和规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的13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被EI收录文章1篇)。参加国外学术研讨班、学术会议等十多次,在大会进行学术发言和论文交流,多篇学术论文被选登在内部学术刊物或会议论文集中。在科研开发的同时,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中,先后进行过丰原生化、维维集团等大、中、小型企业的几十项废水治理工程项目,所设计的工程中厌氧技术从效果、数量、容积等方面都位于全国前列。其中遵义市龙坑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被列为“贵州省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建设部试点工程”。其它工程也多次荣获省市优秀工程等。迄今为止,已申请和获得波浪板三相分离器、厌氧多级内循环反应器等近20多项专利,主要集中于城镇污水低耗生物处理及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等领域。 1999年被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授予“江苏省高校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2年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入选江苏省“333”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补充几点:1、化工出身;2、苏州科技学院首批公派荷兰瓦格宁根农业大学进修人员之一,主修厌氧,归国后设计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MIC厌氧反应器,并应用于工程实践20多年;3、废水好氧处理及小城镇废水高效低耗治理TF-BAF工艺,技术先进,实用性强;4、将秸秆、猪牛粪等固废变废为宝,发酵产沼气,支持新农村建设,在北方获得突破,前景看好。5、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提出控温厌氧概念,为废水厌氧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借鉴。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于1981年4月创刊,刊名为《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2、1996年两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4月变更为《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收录情况先后入选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学院情报中心核心期刊。获奖情况2004年被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获首届《CAG-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报道内容主要刊发工程技术领域及相关学科,如纺织、丝绸工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通信工程、合成化学及光学工程等最新研究成果。读者对象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理、工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人员。 刊名: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主办: 苏州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苏省苏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673-047XCN: 32-1673/T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曾用刊名: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创刊时间:198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比较厉害。1988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博士学位,1993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钢结构研究所所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材料与工程学部第六、七届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全国轻钢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建设部金属结构工程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钢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建筑结构学报》编委;《建筑结构》编委;《建筑钢结构进展》编委;《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河海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兼职教授。近年来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有多项成果经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高层钢结构成套技术》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冶金部、江苏省、苏州市、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多次。出版教材、著作3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多篇。已指导博士研究生30多人,其中16人已获博士学位。指导硕士研究生60多人,其中40多人已获硕士学位。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冶金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被评为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省“三五”人才第一层次,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陕西省优秀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西安市劳动模范,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2005年苏州市杰出人才提名奖。

  • 索引序列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论文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官网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万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