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当代修辞学期刊点评稿子

当代修辞学期刊点评稿子

发布时间:

当代修辞学期刊点评稿子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医学科研的经费和项目数,已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长到全校总量的一半。 科研经费&项目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共获得各类项目1393项,到款总经费10818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045项,到款经费93660万元;横向项目348项,到款经费14526万元。获得“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6项。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45项,获资助项目482项,获资助经费17465.9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4项,青年科学基金159项,重点项目10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资助20项,新教师类项目资助37项,资助经费为253.2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39项,经费128.5万元。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立项3项。获得财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357万元。 论文发表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申请中国专利671项,数量较2009年增长近30%。授权专利数量164项,全校累计有效专利(维持中)841项。已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为历年最高。全校2009年发表SCI论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长12.98%。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04—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7269篇。其中有2419篇论文在2009年被引用,共被引用9106次,平均被引次数1.25次,位列全国高校第一。被引用达10次以上的论文有26篇,也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引用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3%,位居全国第二。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自然》于2010 年2 月以连续两篇研究论文的方式发表,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科技获奖2014年度,该校医科共有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1项。2013年度,该校医科共有1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另外周良辅院士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该校理工科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2012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2011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0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从2003年到2007年,该校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达到6亿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5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2项。 复旦大学获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类奖32项、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类奖79项、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各类奖17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类奖80项。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71个,电子图书93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52万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其中复旦医科图书馆藏书刊40余万册,重点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拥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EMBase、Proquest、OVID医学全文数据库、EBSCO的Academic Search Elite、Elsevier 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200多种数据库。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并为此组成了直接由校党委领导的文科学报编辑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经CSSCI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08年的评审,杂志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在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72种经济学刊物中名列第十,是排名前十的杂志中唯一一份来自北京之外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刘亚猛,1984,语义场与英语修辞 [J],《福建外语》第2期。——刘亚猛,1986, 上下文与上下文分析 [J],《福建外语》第2期。——Liu, Y The Making of Elizabeth Drury: The Voice of God in `An Anatomy of the World` [J] The John Donne Journal 1 2: 89 [造出一个伊利莎白·德如瑞来:约翰·唐恩“解剖世界”一诗中的上帝之声。 发表于《约翰·唐恩学刊》1989年第1-2期合刊。]——Liu, Y Aristotle and the Stasis Theory [J] Rhetoric Society Q1: 53 [亚里士多德与争议点理论。 发表于《北美修辞学会季刊》1991年第1期。]——Young, Richard, and Yameng Liu () Landmark Essays on Rhetorical Invention in W Eds [C] Davis, CA: Hermagoras Press, [《有关修辞发明的标志性论文》。与美国当代著名修辞理论家Richard Young 教授合编,1994年由美国赫尔玛格拉斯出版社出版]——Liu, Y Disciplinary Politics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Generic Triad in Classical Rhetoric [J] College English 1: 9-[学科间竞争在古典修辞三大演说体裁的体制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发表于美国全国大学英语教师联合会会刊《大学英语》1995年第1期。——Liu, Y The Dilemma of Argument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Engagement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 [A] In Frans H van Eemeren et (),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 [C]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哲学论辩中的两难。 发表于国际论辩研究中心1995年出版的《第3届国际论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Liu, Y Rhetoric and Reflexivity [J]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4: 333-[修辞与反思。发表于西方修辞理论最权威的刊物《哲学与修辞》1995年第4期。]——Liu, Y Three Issues in the Argumentative Conception of Early Chinese Discourse [J]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 33-[从“百家争鸣”的角度理解中国先秦话语时存在的三大问题。发表于西方比较文化研究最权威刊物《东西方哲学》1996年第1期。]——Liu, Y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Oratory: An Anatomy of a Paradigm in Comparative Rhetoric [J] Rhetoric Review 2 : 318-[捕捉中国修辞的本质:对一个比较修辞范式的解剖。发表于美国最权威的修辞理论刊物之一《修辞评论》1996年第2期。]——Liu, Y C In Theresa Enos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 New York: G 139-[孔子的修辞思想。美国Garland出版社1996年首次出版的《修辞学百科全书》条目之一]——Liu, Y C In Theresa Enos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 New York: Garland, 151-[正确性。美国Garland出版社1996年首次出版的《修辞学百科全书》条目之一]——Liu, Y Unintelligibility or Defeat: The Issue of Engagement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 [J] Argumentation 4: 479-[要么各说各的话要么甘拜下风?哲学论辩中不同观点的相互接触。发表于国际论辩理论最权威刊物《论辩》1997年第4期]——Liu, Y Authority, Presumption, and Invention [J]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4: 413-[权威,设定和修辞发明。《哲学与修辞》1997年第4期。]——Liu, Yameng, and Richard E Y “Disciplinary Assumptions and Institutional Imperatives: Structural Tensions in the Pedagogy of Rhetoric” [J] JAC 3: 475-[当代西方修辞教育的学科认定和机构要求之间的矛盾。发表于美国作文理论最权威刊物《高级作文学刊》1998年第3期]——Liu, Y “Self, Other, In-between: Cross-cultural Composition Reader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 In Xin Liu Gale and Fredric G Gale () (Re)Visioning Composition Textbooks: Conflicts of Culture, Ideology, and P Albany: SUNY P 69-[跨文化作文教科书与文化身份的构筑。发表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作文教科书体现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教育思想之间的冲突》一书]——Liu, Y Justify My Position in Your Terms: Cross-cultural Argumentation in a Globalized W” Argumentation 3 (1999): 297-[以你的道理来支持我的立场: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论辩。《论辩》1999年第3期。]——Liu, Y “Thou Shalt Not Work Both Sides of the Aisle: Dick Morris, Ideology,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e Flow of Rhetorical Resources” [A] In Jack Selzer and Sharon Crowley () Rhetorical Bodies [C] Madison: U of Wisconsin P 314-[意识形态对修辞资源流向的调节。发表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修辞体》一书]——Liu, Y From Arguing Within to Arguing Across Boundaries: Globalization as a New Challenge to Argumentation Studies (A) In Frans H van Eemeren et ()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 [C]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 519-[界内论辩到跨界论辩:全球化对论辩研究的挑战。国际论辩研究中心1999年出版的《第4届国际论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一书]——Liu, Y “Contrastive Rhetoric/Comparative R” In Coming of Age: The Advanced Writing C E Linda Shamoon, et Portsmouth: Boynton/Cook, 71-[对比修辞学和比较修辞学。发表于美国Boynton/Cook学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高级写作科程设计》一书]——Liu, Y Invention and Inventiveness: A Postmodern R In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al I E Janet Atwill and Janice L Knoxvill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从后现代的观点重新审视修辞发明与发明性。 发表于美国田纳西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有关修辞发明的当代理论观点》一书。]——Liu, Y “Beyond Wartime Propaganda: Argumentation and Hostilities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and Democracy” [A] In Frans H van Eemeren et ()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 [C]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 679-[超越战时宣传:信息和民主时代战争与论辩的关系。 发表于国际论辩研究中心2003年出版的《第5届国际论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Liu, Y Argument in a Nutshell: Condensation as a Transfiguring Mechanism in Argumentative D Argumentation 1: 43-[一言以论之:浓缩作为论辩的变形手段。 发表于国际论辩学会会刊《论辩》2004年第1期。]——Liu, Y “Rhetoric and the Invention of Ancient Chinese D” Rhetoric Before and Beyond the G E Carol Lipson & Roberta B New York: SUNY 147- [“修辞与中国先秦话语的发明” 长篇英文论文 发表于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古希腊之前和之外的修辞传统》一书]——刘亚猛,2004,跨文化“交流失迷”及其因应之道[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刘亚猛, 2004,关联与修辞 [J] 《外语教学与研究》4 (2004): 252-——刘亚猛,2004,风物常宜放眼量:西方学术文化与中西学术翻译.《中国翻译》6 (2004): 44-——刘亚猛,2004, 西方修辞学科建设:迷惘与希望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 (2004)——刘亚猛,2004,《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 北京:三联书店, ——刘亚猛,2005,韦努蒂的“翻译伦理”及其自我解构 [J]《中国翻译》5 (2005): 40-——刘亚猛,2006,诠释与修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刘亚猛,2006,二十世纪美国修辞的宣言——评韦恩·布斯的《关于修辞的修辞:对有效交流的求索》 《修辞学习》——刘亚猛,2007, 修辞与当代西方史学论争 《修辞学习》——刘亚猛,2009,当代西方人文学科的范式转换及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模式 《修辞学习》——刘亚猛,2010, 当代西方修辞研究的两个特点及其缘由 《当代修辞学》——刘亚猛,2010,言说与秩序:轴心时期中西语言思想的一个重要区别及其当代含义 《浙江大学学报》——刘亚猛,朱纯深 2011,Rhetoric as the Antistrophos of pragmatics: Toward a Competition of Cooperation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u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A修辞学是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的科学修辞学内部的语言修辞学和言语修辞学都是语言应用的原理原则和言语领域规律技巧的科学研究的是语言的应用和理解,但重在应用,重在总结一系列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原理原则,规律和技巧;在研究理解时,不仅注重语言的字面意义,还注重语言的言外之义B语用学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度,把人们使用语言的行为看作各种规约制约的社会行为,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从而发现语用规律它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语境、指示词语、会话含义、预设、言语行为、会话结构六个方面语用学研究语言的应用和理解,重在理解,重在语言的使用时,很注意语言的策略和场合要求向对方做出顺应,而在研究理解时十分注意交际的认知关系但在整个交际活动过程中,语用学既研究编码,也研究解码过程,更侧重于研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C言语交际学则主要从言语的外部行为过程出发,通过对人类运用和交际间的各种关系的探讨,分析进行言语交际得失的原因,从而得出言语交际的一般规律换句话说,语言交际学就是在“交际过程中”把握语言的特性与运用,即着重研究语言的动态运用

当代修辞学期刊点评稿

公开出版著作 :《古典诗歌的修辞和语言问题》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人间词话·人间词校注》 王国维著,谭汝为校注 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词语修辞与文化》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诗歌修辞句法与鉴赏》 澳门:澳门语言学会,2003《汉语语义学讲义》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汉语与中国民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民俗文化语汇通论》 主编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天津地名文化》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震惊海内外的学界打假大案始末》 马庆株,刘树功,谭汝为合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语文现代化论丛 》 副主编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这是天津话(天津电视台公共频道)》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天津地名故事》 谭汝为,刘利祥合著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综合教程6》 谭汝为,吴春相合编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天津方言文化研究》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天津方言词典》 主编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天津方言研究与调查》 马庆株,谭汝为,曾晓渝合著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天津方言与津沽文化》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5核心期刊论文 :通感散论——兼向周振甫先生请教 文艺理论研究,1982(1)六言绝句散论——兼谈诗歌六言句式的起源和兴衰 天津社会科学,1983(6)意象组合漫说——谈古典诗歌一种特殊的句式 天津师大学报,1984(5)古典诗歌特殊的押韵形式举隅 语文教学通讯,1985(6)试论“似不通”的修辞方式 天津社会科学,1986(5)词曲鼎足对简论 天津师大学报,1986(4)词序变化与修辞 逻辑与语言学习 1986(6)论韵文三字相叠的修辞方式 当代修辞学,1987(3)勇于开拓 饶有新意——李凯源《高等应用写作教程》读后 天津社会科学,1988(6)古诗句法例论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3)论古诗词的“句中顶真” 当代修辞学,1992(5)连珠合璧 相映成趣——论“同异”格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 当代修辞学,1993(4)“A不如B”与“AB不如”——论古典诗歌两种比较句式的异同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古典诗歌“问答体”句法研究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古诗总分结构修辞初探 修辞学习,1994(4)古典诗歌教学与语言修辞研究的相济互补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刊名修辞纵横谈 修辞学习,1995(2)探隐索微,求真务实——评邓景滨《语坛争鸣录》 语言文字应用,1996(3)汉语修辞研究动态 理论与现代化,1996(2)试论双音节数词的表数功能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突破藩篱 打通畛域——谈古典诗歌教学与语言修辞研究的相济互补 修辞学习,1996(1)世界足球劲旅的“绰号” 修辞学习,1996(6)创新务实,深入浅出——评张炼强新著《修辞》 修辞学习,1997(2)应该加强清词话修辞思想研究 修辞学习,1997(4)因声起意与流俗词源 语文建设,1998(1)古典诗歌的特殊比喻方式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漫谈地名修辞 修辞学习,1998(3)“流水对”辨误 古汉语研究,1999(1)澳门的语言状况与语言规划 汉语学习,1999(3)澳门的语言规划研究 语文建设,1999(1)澳门楹联:中华文化的标志 语文建设,2000(4)名字的音韵美 语文建设,2000(5)汉族四字姓名的五种形式 语文建设,2000(10)浅析广告与文明 理论与现代化,2000(3)论汉语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喜新厌旧 舍近求远——用“以人喻物”为例,论比喻运用的两条原则 修辞学习, 2000(3)汉族人名结构系统的民俗文化阐释 理论与现代化,2001(4)民俗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5)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学科建设问题 理论与现代化,2002(1)中华菜肴命名艺术谈 修辞学习,2002(2)楼盘命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修辞学习,2004(1)天津胡同命名理据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天津地名文化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南开语言学刊,2005(2)无厘头、杀手、麻辣、下课、德比大战……——若干流行词语的语义探幽 修辞学习,2006(3)近观韩国2007年高考命题 语文教学通讯,2007(9)语言修辞“博客”(四则) 修辞学习,2008(1)泰山北斗 谦谦君子——沉痛悼念著名语言学家曹聪孙教授 社会科学论坛,2010(8)天津方言与地域文化 社会科学论坛,2010(10)汉族人名里蕴含的文化典故 社会科学论坛,2010(19)龙虫并雕 雅俗共赏 追求创意 功在拓荒——追忆李世瑜先生 社会科学论坛,2011(2)满目春光来新夏——来新夏教授的人格与文品 社会科学论坛,2012(8)中小学国学教育漫议 语文建设,2014(1)汉字简体和繁体共同传承文化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医学科研的经费和项目数,已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长到全校总量的一半。 科研经费&项目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共获得各类项目1393项,到款总经费10818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045项,到款经费93660万元;横向项目348项,到款经费14526万元。获得“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6项。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45项,获资助项目482项,获资助经费17465.9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4项,青年科学基金159项,重点项目10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资助20项,新教师类项目资助37项,资助经费为253.2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39项,经费128.5万元。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立项3项。获得财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357万元。 论文发表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申请中国专利671项,数量较2009年增长近30%。授权专利数量164项,全校累计有效专利(维持中)841项。已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为历年最高。全校2009年发表SCI论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长12.98%。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04—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7269篇。其中有2419篇论文在2009年被引用,共被引用9106次,平均被引次数1.25次,位列全国高校第一。被引用达10次以上的论文有26篇,也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引用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3%,位居全国第二。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自然》于2010 年2 月以连续两篇研究论文的方式发表,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科技获奖2014年度,该校医科共有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1项。2013年度,该校医科共有1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另外周良辅院士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该校理工科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2012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2011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0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从2003年到2007年,该校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达到6亿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5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2项。 复旦大学获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类奖32项、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类奖79项、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各类奖17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类奖80项。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71个,电子图书93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52万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其中复旦医科图书馆藏书刊40余万册,重点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拥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EMBase、Proquest、OVID医学全文数据库、EBSCO的Academic Search Elite、Elsevier 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200多种数据库。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并为此组成了直接由校党委领导的文科学报编辑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经CSSCI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08年的评审,杂志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在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72种经济学刊物中名列第十,是排名前十的杂志中唯一一份来自北京之外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当代修辞学期刊点评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医学科研的经费和项目数,已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长到全校总量的一半。 科研经费&项目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共获得各类项目1393项,到款总经费10818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045项,到款经费93660万元;横向项目348项,到款经费14526万元。获得“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6项。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45项,获资助项目482项,获资助经费17465.9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4项,青年科学基金159项,重点项目10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资助20项,新教师类项目资助37项,资助经费为253.2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39项,经费128.5万元。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立项3项。获得财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357万元。 论文发表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申请中国专利671项,数量较2009年增长近30%。授权专利数量164项,全校累计有效专利(维持中)841项。已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为历年最高。全校2009年发表SCI论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长12.98%。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04—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7269篇。其中有2419篇论文在2009年被引用,共被引用9106次,平均被引次数1.25次,位列全国高校第一。被引用达10次以上的论文有26篇,也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引用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3%,位居全国第二。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自然》于2010 年2 月以连续两篇研究论文的方式发表,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科技获奖2014年度,该校医科共有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1项。2013年度,该校医科共有1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另外周良辅院士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该校理工科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2012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2011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0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从2003年到2007年,该校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达到6亿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5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2项。 复旦大学获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类奖32项、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类奖79项、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各类奖17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类奖80项。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71个,电子图书93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52万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其中复旦医科图书馆藏书刊40余万册,重点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拥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EMBase、Proquest、OVID医学全文数据库、EBSCO的Academic Search Elite、Elsevier 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200多种数据库。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并为此组成了直接由校党委领导的文科学报编辑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经CSSCI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08年的评审,杂志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在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72种经济学刊物中名列第十,是排名前十的杂志中唯一一份来自北京之外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公开出版著作 :《古典诗歌的修辞和语言问题》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人间词话·人间词校注》 王国维著,谭汝为校注 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词语修辞与文化》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诗歌修辞句法与鉴赏》 澳门:澳门语言学会,2003《汉语语义学讲义》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汉语与中国民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民俗文化语汇通论》 主编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天津地名文化》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震惊海内外的学界打假大案始末》 马庆株,刘树功,谭汝为合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语文现代化论丛 》 副主编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这是天津话(天津电视台公共频道)》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天津地名故事》 谭汝为,刘利祥合著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综合教程6》 谭汝为,吴春相合编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天津方言文化研究》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天津方言词典》 主编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天津方言研究与调查》 马庆株,谭汝为,曾晓渝合著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天津方言与津沽文化》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5核心期刊论文 :通感散论——兼向周振甫先生请教 文艺理论研究,1982(1)六言绝句散论——兼谈诗歌六言句式的起源和兴衰 天津社会科学,1983(6)意象组合漫说——谈古典诗歌一种特殊的句式 天津师大学报,1984(5)古典诗歌特殊的押韵形式举隅 语文教学通讯,1985(6)试论“似不通”的修辞方式 天津社会科学,1986(5)词曲鼎足对简论 天津师大学报,1986(4)词序变化与修辞 逻辑与语言学习 1986(6)论韵文三字相叠的修辞方式 当代修辞学,1987(3)勇于开拓 饶有新意——李凯源《高等应用写作教程》读后 天津社会科学,1988(6)古诗句法例论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3)论古诗词的“句中顶真” 当代修辞学,1992(5)连珠合璧 相映成趣——论“同异”格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 当代修辞学,1993(4)“A不如B”与“AB不如”——论古典诗歌两种比较句式的异同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古典诗歌“问答体”句法研究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古诗总分结构修辞初探 修辞学习,1994(4)古典诗歌教学与语言修辞研究的相济互补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刊名修辞纵横谈 修辞学习,1995(2)探隐索微,求真务实——评邓景滨《语坛争鸣录》 语言文字应用,1996(3)汉语修辞研究动态 理论与现代化,1996(2)试论双音节数词的表数功能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突破藩篱 打通畛域——谈古典诗歌教学与语言修辞研究的相济互补 修辞学习,1996(1)世界足球劲旅的“绰号” 修辞学习,1996(6)创新务实,深入浅出——评张炼强新著《修辞》 修辞学习,1997(2)应该加强清词话修辞思想研究 修辞学习,1997(4)因声起意与流俗词源 语文建设,1998(1)古典诗歌的特殊比喻方式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漫谈地名修辞 修辞学习,1998(3)“流水对”辨误 古汉语研究,1999(1)澳门的语言状况与语言规划 汉语学习,1999(3)澳门的语言规划研究 语文建设,1999(1)澳门楹联:中华文化的标志 语文建设,2000(4)名字的音韵美 语文建设,2000(5)汉族四字姓名的五种形式 语文建设,2000(10)浅析广告与文明 理论与现代化,2000(3)论汉语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喜新厌旧 舍近求远——用“以人喻物”为例,论比喻运用的两条原则 修辞学习, 2000(3)汉族人名结构系统的民俗文化阐释 理论与现代化,2001(4)民俗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5)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学科建设问题 理论与现代化,2002(1)中华菜肴命名艺术谈 修辞学习,2002(2)楼盘命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修辞学习,2004(1)天津胡同命名理据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天津地名文化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南开语言学刊,2005(2)无厘头、杀手、麻辣、下课、德比大战……——若干流行词语的语义探幽 修辞学习,2006(3)近观韩国2007年高考命题 语文教学通讯,2007(9)语言修辞“博客”(四则) 修辞学习,2008(1)泰山北斗 谦谦君子——沉痛悼念著名语言学家曹聪孙教授 社会科学论坛,2010(8)天津方言与地域文化 社会科学论坛,2010(10)汉族人名里蕴含的文化典故 社会科学论坛,2010(19)龙虫并雕 雅俗共赏 追求创意 功在拓荒——追忆李世瑜先生 社会科学论坛,2011(2)满目春光来新夏——来新夏教授的人格与文品 社会科学论坛,2012(8)中小学国学教育漫议 语文建设,2014(1)汉字简体和繁体共同传承文化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

山绿了,阳光暖了,吹起和煦的春风。楼阁上少女凭栏眺望,高卷起帘栊。院子里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院外有飞舞的春燕,啼喈的黄莺,小桥之下流水潺潺,落花飞红。

天净沙 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解〕飞红:指落花。〔译文〕山绿了,阳光暖了,吹起和煦的春风。楼阁上少女凭栏眺望,高卷起帘栊。院子里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院外有飞舞的春燕,啼喈的黄莺,小桥之下流水潺潺,落花飞红。 这支曲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具体来说,整个画面的背景,是远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点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是中景。最能够体现春天特征的两个形容词是暖和啼莺,而最能庭院中生机的景物是舞燕和飞红。 这支曲的人物应该是一位女子,她站在栏杆之旁,帘栊之下,窥探着春天的景致,她眼中的春天要更加细腻,更加秀美 【作者介绍】 白朴,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剧四大家之一,为著名散曲家,杂剧家,代表剧作有:《墙头马上》,《梧桐雨》等。

当代修辞学期刊点评稿件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医学科研的经费和项目数,已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长到全校总量的一半。 科研经费&项目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共获得各类项目1393项,到款总经费10818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045项,到款经费93660万元;横向项目348项,到款经费14526万元。获得“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6项。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45项,获资助项目482项,获资助经费17465.9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4项,青年科学基金159项,重点项目10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资助20项,新教师类项目资助37项,资助经费为253.2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39项,经费128.5万元。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立项3项。获得财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357万元。 论文发表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申请中国专利671项,数量较2009年增长近30%。授权专利数量164项,全校累计有效专利(维持中)841项。已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为历年最高。全校2009年发表SCI论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长12.98%。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04—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7269篇。其中有2419篇论文在2009年被引用,共被引用9106次,平均被引次数1.25次,位列全国高校第一。被引用达10次以上的论文有26篇,也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引用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3%,位居全国第二。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自然》于2010 年2 月以连续两篇研究论文的方式发表,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科技获奖2014年度,该校医科共有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1项。2013年度,该校医科共有1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另外周良辅院士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该校理工科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2012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2011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0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从2003年到2007年,该校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达到6亿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5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2项。 复旦大学获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类奖32项、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类奖79项、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各类奖17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类奖80项。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71个,电子图书93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52万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其中复旦医科图书馆藏书刊40余万册,重点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拥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EMBase、Proquest、OVID医学全文数据库、EBSCO的Academic Search Elite、Elsevier 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200多种数据库。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并为此组成了直接由校党委领导的文科学报编辑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经CSSCI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08年的评审,杂志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在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72种经济学刊物中名列第十,是排名前十的杂志中唯一一份来自北京之外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内容简介作为国内首部认知修辞学专著,本书吸收借鉴现代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立足公众语言交际实际,从认知角度阐述了认知修辞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了修辞交际的认知心理机制,论述了个性心理、社会心理、民族心理、话语角色、话语理解及其认知与修辞交际的共变关系,揭示了话语理解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比喻的思维本质,综括了修辞交际的认知规律。本书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领域,建构了更为科学的修辞理论体系,对促进我国当代修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录序一序二序三前言第一章 认知修辞学概论第二章 修辞交际心理机制的认知构拟第三章 修辞视野中的个性心理及其认知第四章 社会心理认知及其修辞价值第五章 修辞认知中的民族心理网络及其价值第六章 修辞交际中的社会角色系统及其认知第七章 修辞视野中的话语及其认知与评价第八章 认知视野中的喻化及其思维模式阐释第九章 修辞交际的认知秩序构拟后记主要参考文献

当代修辞学期刊点评人

——刘亚猛,1984,语义场与英语修辞 [J],《福建外语》第2期。——刘亚猛,1986, 上下文与上下文分析 [J],《福建外语》第2期。——Liu, Y The Making of Elizabeth Drury: The Voice of God in `An Anatomy of the World` [J] The John Donne Journal 1 2: 89 [造出一个伊利莎白·德如瑞来:约翰·唐恩“解剖世界”一诗中的上帝之声。 发表于《约翰·唐恩学刊》1989年第1-2期合刊。]——Liu, Y Aristotle and the Stasis Theory [J] Rhetoric Society Q1: 53 [亚里士多德与争议点理论。 发表于《北美修辞学会季刊》1991年第1期。]——Young, Richard, and Yameng Liu () Landmark Essays on Rhetorical Invention in W Eds [C] Davis, CA: Hermagoras Press, [《有关修辞发明的标志性论文》。与美国当代著名修辞理论家Richard Young 教授合编,1994年由美国赫尔玛格拉斯出版社出版]——Liu, Y Disciplinary Politics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Generic Triad in Classical Rhetoric [J] College English 1: 9-[学科间竞争在古典修辞三大演说体裁的体制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发表于美国全国大学英语教师联合会会刊《大学英语》1995年第1期。——Liu, Y The Dilemma of Argument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Engagement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 [A] In Frans H van Eemeren et (),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 [C]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哲学论辩中的两难。 发表于国际论辩研究中心1995年出版的《第3届国际论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Liu, Y Rhetoric and Reflexivity [J]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4: 333-[修辞与反思。发表于西方修辞理论最权威的刊物《哲学与修辞》1995年第4期。]——Liu, Y Three Issues in the Argumentative Conception of Early Chinese Discourse [J]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 33-[从“百家争鸣”的角度理解中国先秦话语时存在的三大问题。发表于西方比较文化研究最权威刊物《东西方哲学》1996年第1期。]——Liu, Y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Oratory: An Anatomy of a Paradigm in Comparative Rhetoric [J] Rhetoric Review 2 : 318-[捕捉中国修辞的本质:对一个比较修辞范式的解剖。发表于美国最权威的修辞理论刊物之一《修辞评论》1996年第2期。]——Liu, Y C In Theresa Enos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 New York: G 139-[孔子的修辞思想。美国Garland出版社1996年首次出版的《修辞学百科全书》条目之一]——Liu, Y C In Theresa Enos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 New York: Garland, 151-[正确性。美国Garland出版社1996年首次出版的《修辞学百科全书》条目之一]——Liu, Y Unintelligibility or Defeat: The Issue of Engagement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 [J] Argumentation 4: 479-[要么各说各的话要么甘拜下风?哲学论辩中不同观点的相互接触。发表于国际论辩理论最权威刊物《论辩》1997年第4期]——Liu, Y Authority, Presumption, and Invention [J]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4: 413-[权威,设定和修辞发明。《哲学与修辞》1997年第4期。]——Liu, Yameng, and Richard E Y “Disciplinary Assumptions and Institutional Imperatives: Structural Tensions in the Pedagogy of Rhetoric” [J] JAC 3: 475-[当代西方修辞教育的学科认定和机构要求之间的矛盾。发表于美国作文理论最权威刊物《高级作文学刊》1998年第3期]——Liu, Y “Self, Other, In-between: Cross-cultural Composition Reader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 In Xin Liu Gale and Fredric G Gale () (Re)Visioning Composition Textbooks: Conflicts of Culture, Ideology, and P Albany: SUNY P 69-[跨文化作文教科书与文化身份的构筑。发表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作文教科书体现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教育思想之间的冲突》一书]——Liu, Y Justify My Position in Your Terms: Cross-cultural Argumentation in a Globalized W” Argumentation 3 (1999): 297-[以你的道理来支持我的立场: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论辩。《论辩》1999年第3期。]——Liu, Y “Thou Shalt Not Work Both Sides of the Aisle: Dick Morris, Ideology,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e Flow of Rhetorical Resources” [A] In Jack Selzer and Sharon Crowley () Rhetorical Bodies [C] Madison: U of Wisconsin P 314-[意识形态对修辞资源流向的调节。发表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修辞体》一书]——Liu, Y From Arguing Within to Arguing Across Boundaries: Globalization as a New Challenge to Argumentation Studies (A) In Frans H van Eemeren et ()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 [C]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 519-[界内论辩到跨界论辩:全球化对论辩研究的挑战。国际论辩研究中心1999年出版的《第4届国际论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一书]——Liu, Y “Contrastive Rhetoric/Comparative R” In Coming of Age: The Advanced Writing C E Linda Shamoon, et Portsmouth: Boynton/Cook, 71-[对比修辞学和比较修辞学。发表于美国Boynton/Cook学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高级写作科程设计》一书]——Liu, Y Invention and Inventiveness: A Postmodern R In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al I E Janet Atwill and Janice L Knoxvill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从后现代的观点重新审视修辞发明与发明性。 发表于美国田纳西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有关修辞发明的当代理论观点》一书。]——Liu, Y “Beyond Wartime Propaganda: Argumentation and Hostilities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and Democracy” [A] In Frans H van Eemeren et ()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 [C]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 679-[超越战时宣传:信息和民主时代战争与论辩的关系。 发表于国际论辩研究中心2003年出版的《第5届国际论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Liu, Y Argument in a Nutshell: Condensation as a Transfiguring Mechanism in Argumentative D Argumentation 1: 43-[一言以论之:浓缩作为论辩的变形手段。 发表于国际论辩学会会刊《论辩》2004年第1期。]——Liu, Y “Rhetoric and the Invention of Ancient Chinese D” Rhetoric Before and Beyond the G E Carol Lipson & Roberta B New York: SUNY 147- [“修辞与中国先秦话语的发明” 长篇英文论文 发表于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古希腊之前和之外的修辞传统》一书]——刘亚猛,2004,跨文化“交流失迷”及其因应之道[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刘亚猛, 2004,关联与修辞 [J] 《外语教学与研究》4 (2004): 252-——刘亚猛,2004,风物常宜放眼量:西方学术文化与中西学术翻译.《中国翻译》6 (2004): 44-——刘亚猛,2004, 西方修辞学科建设:迷惘与希望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 (2004)——刘亚猛,2004,《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 北京:三联书店, ——刘亚猛,2005,韦努蒂的“翻译伦理”及其自我解构 [J]《中国翻译》5 (2005): 40-——刘亚猛,2006,诠释与修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刘亚猛,2006,二十世纪美国修辞的宣言——评韦恩·布斯的《关于修辞的修辞:对有效交流的求索》 《修辞学习》——刘亚猛,2007, 修辞与当代西方史学论争 《修辞学习》——刘亚猛,2009,当代西方人文学科的范式转换及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模式 《修辞学习》——刘亚猛,2010, 当代西方修辞研究的两个特点及其缘由 《当代修辞学》——刘亚猛,2010,言说与秩序:轴心时期中西语言思想的一个重要区别及其当代含义 《浙江大学学报》——刘亚猛,朱纯深 2011,Rhetoric as the Antistrophos of pragmatics: Toward a Competition of Cooperation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u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风格是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

  • 索引序列
  • 当代修辞学期刊点评稿子
  • 当代修辞学期刊点评稿
  • 当代修辞学期刊点评
  • 当代修辞学期刊点评稿件
  • 当代修辞学期刊点评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