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计量认证论文

计量认证论文

发布时间:

计量认证论文

没人知道吗?

计量工作与生产经营  计量工作是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提高企业素质;保证产品或工程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有效实行技术监督的必要手段。  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燃料进厂验收,生产过程工艺与质量监控,最后到成品检验都需要做大量的各种物理量、几何量、化学基等计量测试。如果把企业生产活动过程看作是科学地组织生产过程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三“流”相互作用的过程,那么,由计量测试仪器所提供的数据信息,是企业生产信息流的主体。就是说,可测量的信息量约占整个数据信息量的80%以上。没有准确、一致、可靠的计量工作;组织科学、有效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计量工作(包括测试、化验、分析等工作)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是保证零部件具有互换性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那末,计量在生产经啻过程中究竟有什么作用?计量如何为质量管理服务?怎样才能做好计量工作?  一、计量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作用  对进厂原材料、国料进行计量测试,以消徐生产质沉的隐患  原料、材料与燃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产品设计和生产质量的规定要求,不仅直接关系到产品或工程质量,而且还影响到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工艺性能。如生铁进厂必须化验铁、碳、硫、磷等元素的成分,施工所用水泥必须做抗压强度试验,以免造成屋毁人亡的恶果。  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和备种工艺装备必须严格检到合格,以确保加工和装配的质量  电视机、收录机产品的元器件有十万分之见的不合格、就会造成产品百分之几的不合格;航天飞机中一个小垫圈的失效就可造成机毁人亡的恶果;工装质量的误差,势必造成加工和装配质量中更大的误差。因此,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和各种工艺装备务必一一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计量测试是进行生产过程工艺多数监控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手段  现代工业生产多是连续的或自动化流程生产,要依靠生产流程中各项工艺参数的准确和控制。如石油化学工业中产品质量基本上取决于生产(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控制;电压稳定度、输电疫率等电磁参数可影响到各工业部门的生产质量。因此,发电厂必须用各种计量仪器仪表对它们进行监控调整,以保证稳定送电。冶金工业中,成分分析和温度、压力、流量等计量参数的测量控制,更是保证钢铁与各种有色金属成品质量的关键。只有化学成分及原材料分析准、配料准。出炉温度准、合金成分控制准,一句话,计量准,才能保证钢铁或有色金属产品优。  半成品和产品质量的最终评价,必须依赖完备科学的计量检测仪器  零部件、半成品和产品质量如何?集中表现为对它们的技术特性和参数的测量数据是否符合标准。当前,许多企业产品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也是在计量问题上,如缺乏必备的计量检测仪器,计量检测方法落后以及计量管理不健全等。有个农机厂生产深井泵,应检项目326项中,却有116项因没有计量器具不能进行检测,这怎么保证深水泵的质量?  计量工作是工业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及前提  随着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高速、连续、自动的专业化自动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都对计量技术和装备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冶金工业,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并不在主体加工设备上,而是他们装备了现代化的计量仪器仪表和自动监控设备,能快速、精确地测量出生产过程中各项参数,并经计算机高速处理后反馈到生产中实行最优控制,使凭人工经验操作进入靠数据科学管理阶段。因此,人们已把计量检测技术和原材料、设备一起作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  二、计量工作为质量管理服务的途径  计量工作为质量管理服务的途径有三条。  统一计量单位,统一量值,为质量管理提供准确可靠和一致的数据  质量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一切凭数据说话、数据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而数据的准确一致就要靠计量工作。  我国计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统一国家的计量单位制度,保证各行各业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都是准确可靠的。  我国已经统一实行了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各级计量部门正在积极主动地宣贯计量法,开展量值传递,即把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的量值准确地传递到各行业生产第一线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通过这些准确的计量器具、仪器仪表,保证被测工件、产品的质量数据准确一致。  加强对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产品的质量监督  做好量值传递工作只能对正在使用中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实行定期校准和检定,保证使用中的计量仪器准确可靠。但这还不能解决计量仪器本身的质量问题。如果我们只抓使用中计量仪器的量值准确统一,不抓正在生产的计量仪器产品质量监督,就会使大量不合格的计量仪器流入市场。这不仅给量值传递工作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而且对产品质量也构成一个极大的威胁。  计量仪器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发展相当迅速,品种日益繁多。认真抓好对它们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就可防止“一家产品害千家”。各级计量部门正在通过“计量器具生产(修理)许可证”的发放和计量认证等工作强化监督管理。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计量检测和监控,是加强质更自理,提高产品质量的中心环节  计量检测和监控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尺度。目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把原材料、设备和计量检测手段作为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计量检测技术发展相当迅速,随着质量管理从“事后检验”发展到“事前预防”,计量检测也由被动测量发展到主动测量,由静态测量发展到动态测量,由人工检测发展到自动检测,由成品检验发展到生产过程中检测和监控。从而强化了质量管理,并显著地提高了质量。可以说,没有先进的计量测试手段,就没有先进的产品,没有高质量。因此,如何研制、开发先进的计量检测仪器,已成为计量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三、建立计量确认体系,实行测量过程控制,为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保证  怎样做好计量工作?ISO10012《测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为做好计量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要建立计量确认体系,实行测量过程控制。  依据ISO10012,应对所有的测量设备进行认可和管理,并形成一个文件化的计量确认体系,确保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使用和运行符合质量要求,杜绝计量误差超出允差极限,并对每一个测量过程实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之下。具体地说,要求各类计量器具及化验、分析仪器必须配备齐全。完整无缺;保证量具及化验、分析仪器的质量稳定,示值准确一致;修复及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正确的计量检试方法。同时,应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计量器具及仪器的正确与合理使用  保证计量器具及仪器均正确与合理使用,是计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应做到:①要经常对职工进行爱护计量器具及仪器的教育;②提高工人技术水平。熟练地掌握量具及仪器的使用技能;③要根据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特点,正确配备各种量具和仪器;④正确制定和严格贯彻执行有关规程和制度。例如最具及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制度,以及化验和分析方面的规章制度;⑤建立和健全量具及仪器使用的责任制度。  2.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  为了确保量具及仪器的质量,对企业所有的计量器具及仪器,无论是外购或自制的,都必须按照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项目和方式(或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检定。这些检定包括:  (l)入库检定。外购或自制的计量器具在入库之前,由计量室,中央工具库检定站进行技术检定。检定合格的发入库合格证,送工具库保存备用。  (2)入室检定。各车间工具室在从中央工具库领取计量器具及仪器时,应先由车间检查站进行入室前的检定。对入室检定合格的量具及仪器,检查站打上合格标志,送工具室保存备用。对于重要的量具及仪器,出借时必须进行校检。  (3)周期检定。对使用中的计量器具及仪器,由检查站按照规定的周期和项目进行技术检定。实行周期检定的计量器具及仪器,必须按照检定周期日程表进行,并把检定结果记录下来,合格的换上新合格证,准予继续使用;不合格的由检定站进行修复,修复合格后,再发给合格证,提供使用。  (4)返还检定。借用的量具及仪器用毕归还之前,由检查站作返还检定,合格的打上合格标志,送还工具室保存备用。  所有计量器具及仪器必须经检定合格,具有合格证及标志,才准许投入使用或进行流传。  计量器具及仪器的及时修理和报废  对于因使用和其它原因而发生磨损的计量器具及仪器,要根据检定结果,按照损坏程度的不同而分别处理。  凡是已经严重磨损或损坏无法修复的计量器具及仪器,该废的必须报废,该换的一定要换。对于那些经过检定发现不合格但可修复的计量器具及仪器,计量室(或站)应立即给予修复,修复后必须进行检定。使用单位或个人不能擅自对计量器具及仪器进行拆封或检修。  4.计量器具及仪器的妥善保管  为了保证计量器具及测试仪器质量稳定,示值准确一致,对于不在使用过程中的计量器具及仪器要妥善存放保管。  5.改进计退器具和计量方法  实现检验测试手段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技术设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量采用,生产经营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迫切要求实行计量工作的技术改革,广泛采用高效能的检验装置、专用的计量器具及仪器、现代化的测试技术设备及先进的检测方法。如采用多用途的、气动的、电动的、激光的检测技术,运用精密测量仪器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等。  为了做好计量工作,充分发挥它在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企业必须设置专门的计量管理机构和理化试验室,负责组织和管理企业的计量和理化试验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实行。  此外,开展企业计量水平定级和诊断活动,有力地促进企业计量基础工作的加强,也大大地促进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开展。参考资料:计量工作与生产经营

总部地址:上海市张衡路1500号 邮政编码:201203 电话:021-38839800 传真:021-50798390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概况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SIMT)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计量检定专业机构之一,也是上海地区唯一由国家授权的公益性、综合性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迄今已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 SIMT地处国内最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上海市,其发展始终伴随着上海市的工业化、科技进步以及城市综合能力水平提高的进程。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随着上海工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计量和检测技术提出许多课题和要求。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SIMT的装备实力逐步增强,技术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开展了大量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完成了大量科学研究课题,并参与了许多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每年量值传递(溯源)的计量器具达60余万台(件),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作用。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正式颁布后,SIMT位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的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SIMT的整体规模、实力和实验室管理水平都有了更加迅速的发展和进步。目前,SIMT已经建立了国家计量基准2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03项,通过国家授权检定的项目474项,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项目校准和检测项目717项。 2006年,SIMT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新技术园区内的新基地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浦东和浦西两翼齐飞的格局。目前SIMT的实验室总面积达到40000m2,仪器设备总值已近4亿元,拥有众多代表国际计量检测先进科技成果的装备。 SIMT的综合技术能力和装备实力等都达到了国内一流计量检测机构的水平。 ★ 机构设置 SIMT设有五个专业计量检测研究所以及三个专业计量检测中心。 专业计量检测研究所: ●电子与电气计量技术研究所 ●热工与能源计量技术研究所 ●机械与制造计量技术研究所 ●化学与电离辐射计量技术研究所 ●在线与通用计量技术研究所 专业计量检测中心: ●上海市计量器具强制检定中心 ●材料科学与质量检测中心 ●基础性能试验中心 ★ 机构资质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正式颁布实施后,SIMT于当年通过国家组织的机构考核与评审,经批准成为首批由国家依法设置并获得认定的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之一。 1984年,SIMT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内首批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并被正式命名为:中国上海测试中心。 1986年,SIMT被国家计量局(现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并命名为: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 SIMT在计量、校准、检测和分析测试方面已经获得了国家和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授权开展法制计量、量值传递(溯源)、质量监督检验等工作的资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医疗器械技术委员会血压计分技术委员会(TC18/SC1)秘书处设于SIMT;SIMT的电离辐射实验室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属的二级标准实验室网(SSDLs Network)成员;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了国家认可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个全国性学术团体以及计量、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常设在SIMT。 ★ 人员 SIMT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592名。其中包括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科带头人。SIMT专业和管理人员的结构比例如下: ●专业技术人员456名,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7名。 ●管理人员59名。 ●辅助人员77名。 数十年深厚积累的底蕴,正在不断造就SIMT的新一代专业人才。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达数百篇,并且不断涌现出新一代学科带头人,SIMT中参与国内各相关学术团体或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的专家有几十名。 ★ 科学研究 SIMT长期致力于计量技术、检测技术、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技术规范和方法以及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平均每年承担并开展的科学研究课题约50项。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SIMT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达1000余项,其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50余项,有许多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SIMT始终坚持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许多重要建设项目中的科技攻关。我国自主生产的第一块手表、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材料的国产化攻关、大众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攻关等都有SIMT的参与。在南浦大桥、金茂大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浦东国际机场等重大工程和现代化设施的建设中,SIMT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了提高我国的计量检定和检测技术水平,SIMT在计量基标准器的研制和建立中也不断取得成绩。研制并建立的部分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装置已经达到了国内或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SIMT长期致力于标准物质的研究和开发,已经研制并经国家批准向社会发放的国家一级和二级标准物质达200余项。 ★ 资源和装备 SIMT作为为政府行政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和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资源和装备门类齐全,部分实验室和大型精密仪器加入了上海研发公共平台平台,可向社会各界提供丰富的仪器资源与服务。 多年来,在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SIMT先后引进了大批具有国际同期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和第一台质谱仪都是由SIMT率先引进的。目前,SIMT拥有各种类型先进的大中型理化分析仪器百余台(套);建有国际一流的声学计量实验室和配套仪器设备;建有先进的电磁兼容(EMC)实验室;建有国内唯一可供光学测量仪器检定的50米超长实验室;建有国际最先进的超大型无导轨坐标测量系统;建有国际先进的全自动精密齿轮测量设备等。SIMT已经初步建成数字化实验室和信息化管理平台(LIMS),可以保证资源共享、高效管理以及数据的科学、公正和可靠。 ★ 计量检测服务与咨询 SIMT作为国家依法设置的社会公益性计量检测机构,积极致力于提升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客户的信赖。目前,SIMT仅上海地区的客户已达到2万余家。为方便客户,在上海浦东和浦西等地分别设有客户服务中心和仪器检测受理中心,并在广东深圳、江苏昆山等地区设有服务网点,力求为顾客提供全方位、一门式的便捷服务,也可为客户提供在线检测校准、仪器维修等项服务。

一份正规的检验报告一般都是3—5页组成,最重要要有CMA(计量认证)、CAL(审查认可)两有效的质检报告分两种,委托检验(送检)和查抽检验。委托检验是厂方将产品直接送去检验,检验报告里有任何内容涂改过都为无效报告;要求取得双认证的质检机构为商家出示的质检报告必须在检验单位上加盖红章及骑缝章;查看检测报告上的检测标准、检测依据是否用了国家最新标准;

质量认证论文

你自己找下(管理科学与工程)里面的论文参考参考下呗~~~~

给您点提示:1、论述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并提出你认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2、6 应用案例分析; 3、论述服务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服务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4、论述质量标准体系,并谈谈你对它的认识与看法; 5、简述标准化工作对企业质量管理的作用; 6、论述质量管理发展方向与趋势分析; 7、以你的亲身经历举几个例子,说明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是否达到、超过或未达到你的期望值。之后,你怎样看待这家公司? 8、全面质量管理在取得竞争优势中有何作用? 9、讨论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你的学习过程中应用; 10、浅谈你对ISO14000认证的理解和认识;11、讨论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进行质量工作?12、论述质量文化的含义与特征;13、论述质量、成本、利润之间的关系;14、论述世界上质量有关的资格认证与考试情况;15、通过查阅互联网,讨论“CCC”是什么,并说明有关情况;任选一个··写2000到4000字的论文

中外顶尖企业全新质量管理理念及实践透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运行进程加快,我们的企业面对更加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机遇与挑战共存。在知识经济相关论文 href="%BE%AD%BC%C3&x=22&y=8">经济和创新加快的当今时代,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创造“世界级质量”,创新全球化市场,不断提升科技与质量水平。创造“世界级质量”,就是要把质量生产、形成到实现的全过程,真正地融入国际化经营战略之中,在全球化竞争与市场创新中,确立并不断地实现质量领先的战略目标。实践证明,企业靠市场,市场靠产品,产品靠质量,全面涵意上的质量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研究中外顶尖企业强企制胜法宝,发现具有六个方面的质量管理理念及实践创新。透视其成功做法,有助于我们的企业及早进行质量创新发展的战略诀择,不断推进质量管理与效益增长。一、质量经营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对于跨世纪经济竞争与发展:质量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前不久,美国召开了有全美著名企业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参加的美国质量大会,专题研讨跨世纪质量问题。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在大会上提出,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21世纪则是知识与质量的世纪,质量优劣将成为一个国家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企业家们认为,企业发展由诸多战略组合构成,而质量经营已上升为这些战略中的核心地位。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顶尖企业较早地看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与质量创新是决定竞争制胜的关键,纷纷创造“世界级质量”,不断拓展全球化市场。美国宝洁公司制定并实施了比较完整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质量经营战略,把科技创新、质量保证与市场服务等融为一体,实行以质量为基础的市场创新经营。宝洁公司每年发明技术专利达2万件,质量管理系统延伸到世界各地独资、合资企业和产品销售市场。在进入中国市场后,派出跟踪产品质量与市场调查的专业小组就有20多个,质量调查人员常年深入到上海、广州等城市用户家庭。根据质量调研信息不断改进品种与服务,创出汰渍、玉兰油等17个中国品牌产品,成为高质量产品占据中国洗涤用品市场的重点企业。实施质量经营战略,是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世界顶尖企业的实践说明,企业必须要树立全新的质量理念,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用户至上、市场导向、质量效益与以质量求生存等广义的质量观念;将质量与科技紧密结合,双轮驱动,深入开展质量经营。我们的企业应当看到,这一战略是事关长远振兴企业与民族经济的大问题,极为重要。二、顾客满意上升为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质量管理就是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检测把关。认为对质量的追求就是追求达标化、零缺陷,质量管理工作是质量管理组织部门的事等等。这些质量管理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质量管理环境和内容的变化,企业的核心与决定因素已是顾客。因此,刻意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世界顶尖企业创造“世界级质量”和创新市场的永恒力量,是质量管理新的重大课题。笔者曾到法国、德国等欧共体国家考察工业企业,发现一个显著变化是,企业已从以企业为中心的“CI战略”转向了以顾客为中心的“CS战略”,CS即英文意为“顾客满意”的缩写。在谈到企业质量管理变革时,一位德国企业家认为,近年来人们较为重视重建内部机制,以强化质量管理,而忽略了“顾客关系管理”,这是有失偏颇的。时下,“企业命运在顾客手中”,“顾客是企业利润的最终决定者。”顾客满意已上升为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创新,这与追求产品自身质量及其标准化更科学、更重要。这一管理的内涵突出了顾客满意是企业最高目标,顾客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驱动力,企业质量管理组织的中心位置顾客;产品开发与产品生产与服务必须围绕顾客进行,并由其参与;企业采用顾客关系信息系统,对其变化的需求随时进行监测,指导企业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管理水平。其管理对象也不同于一般消费者,“顾客”的涵意延升到不仅是产品购买者、服务者等外部顾客,还包括内部员工即内部顾客,以及企业供应商和相关产品生产商,是一个由商品生产者、消费者、流通者为一体进而组成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我们应当借鉴发达企业的做法,更新传统的质量管理思维,深刻认识顾客满意对质量管理内涵的重大作用。从改善顾客关系中,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市场,培养更多的忠诚客户,营造利于制造质量提高的企业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从而更有效地提升质量。三、人的素质上升为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世界顶尖企业认为,一场深刻的、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正在全球经济相关论文 href="%BE%AD%BC%C3&x=22&y=8">经济领域展开。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是大力提高人的素质,全力开发“智能”资本,从人才与知识培养上获取质量效益。我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企业成功发展时认为,海尔集团追求的“第一产品”是人才,在销往中外市场的家电产品则是“第二产品”。张瑞敏的“第一产品论”,正是确保海尔高质量、全方位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的前提,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创新产品与服务。中外顶尖企业看到,当今质量管理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市场已成为企业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的起点和归宿。企业步入全球化市场竞争,需要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并重,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质量管理。在这之中,人的素质发挥着决定作用。因此,均高度重视开发人才与知识资源,推动质量管理不断升级。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用于人才培训的开支高达10亿美元,通用公司投入4亿美元用于员工通过“6希格玛”培训计划。在欧洲不少公司出现“老板出钱,员工充电”现象,德国知名纺织机械制造企业卡迈·耶公司、赫希斯特公司等企业,均建立了常年培训制度,大力而有效地提升员工素质。从而,使这些企业制造的产品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从不必担忧使用过程中发生需要进行售后服务等质量问题。我们的企业面临跨世纪经济竞争与质量挑战,应当看到制约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是经营者与劳动者的素质问题,有必要下力气改变现状,赶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四、利益共同上升为企业整体质量形成的“生态关系”英国著名经济学者查德·瓦里新认为,企业经济的成功需要合作伙伴之间利益的统一,应把市场竞争与合作紧密结合起来。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说:“企业之间的生存发展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之间生存发展,它们均是一种生态关系”。欧美不少企业深刻看到,企业在市场上形成整体质量效益,有必要建立所有受益者相互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追求整体质量经营与共同利益增长。进入九十年代初,世界知名大公司纷纷严重亏损,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之间开展市场竞争,采取击败对手之策,产品价格失常,企业竞争成本上升,外部竞争环境不断恶化。教训使精明的大企业兴起了管理创新热潮,带来了质量管理观念更新飞跃。美国苹果公司总裁史蒂文·乔布斯首先推出“苹果联盟生态系统”战略,取得了实质性效果。IBM公司相继建立了以个人电脑为中心的战略联盟共同体,从产品开发、制造到销售,形成整体化质量保证体系,带动了群体企业经营效益迅猛增长。在德国大企业中,不少科技人员开发出具有高精技术和质量产品与项目,而大企业视他们为整体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部分,因规模小大企业不利于生产,纷纷资助科技人员创办小型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使之成为大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提高了配套协作水平,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从整体质量及效益追求看,建立企业“生态关系”更利于共同利益的产生。这是因为,企业是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企业无论是要扩大市场占有能力,还是开发新的市场,都必须与他企业携手,集中有效资源,创造出消费者可以实际使用的高质量的新价值。同时,也在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协作以及为用户提供全方位质量服务中受益各方。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部的质量整体意识,着力建设和培育以质量经营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五、技术创新上升为企业质量提升的运行机制一位质量管理专家认为,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多种管理体制相容的一体化全面管理,技术创新则是诸多管理中起决定因素和作用的运行机制。中外顶尖企业普遍高度重视建立利于质量提升的技术管理创新机制,以技术进步支撑和推动质量创新,创造“世界级质量”,开拓全球化市场。我国小天鹅公司将“全心全意小天鹅”作为全面质量营销创新的核心内容,较早地看到,企业市场竞争最终是全面涵意上的质量竞争,而质量的优胜来自于技术领先。由此,他们建立了由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双重创新的企业创新机制。小天鹅公司在全国洗衣机行业首家建立了由1214件中国专利、527件欧洲专利、398件日本专利和478件美国专利等3600多件涉及洗衣机国际专利的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创新。小天鹅公司还建立了由专家和博士后组成的技术开发院,确保开发领先市场5-10年的前瞻性产品。同时,小天鹅公司实行了24小时全天侯登门售后服务,把“全心全意小天鹅”的质量创新和运行机制渗透到研制、生产、销售与服务的全过程,追求质量与服务的“零死角”。从而,使企业不仅享誉于国内市场,还在东南亚等国外地区设立了生产企业,实现了技术出口和产品市场国际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之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惟有建立创新机制和具有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发挥出创新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管理的灵魂作用。近年来,我国美菱集团建立了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相结合,动力与压力并存,“允许失败,不允许不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海信追求创新机制,吸引了200多名硕士、40多名博士和1000多名北大、复旦大学研究生等加盟企业。这些顶尖企业抓住了创新机制的“灵魂”,使人才如鱼得水,推动了质量创新与技术进步。我们应当尽快转变传统的质量管理理念,更富有成效地通过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实现质量管理的快速提升。六、企业文化上升为企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的支柱精神一位德国企业家说:“民族文化是产品创新之根,企业文化是质量管理与创新之魂。”当今,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已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潮,成为企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的支柱精神。我国“五粮液酒”是近10年来市场上迅速崛起的高质量名牌产品。“五粮液酒”品牌与质量来源于何方?文化是“帆”,科技是“舟”,技术与文化交融创新,酿出了举世品牌。多年来,这家企业坚持走质量创新与企业文化创新之路,将文化内涵运用科技手段贯穿于产品之中,使产品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完美结合,不断实现企业市场创新的飞跃。五粮液集团公司在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过程中,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思想和理论,与公司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培育以质量为支柱的企业文化,形成了一整套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强大的质量优先文化氛围。正是这种力量的支撑,使五粮液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09001国内国际质量认证质量,1998年企业销售额跃升为42亿元,利税5亿元。从1991年以来,每年递增利税1亿元以上,成为全国同行业之冠。研究中外顶尖企业发现,企业文化对企业质量管理的地位愈来愈加重要,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欧美许多知名企业家一致认为,不断提升高科技企业与产品中的文化含量,实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提升产品质量,立于市场竞争不败之地的有力保证。近年中,欧洲各大企业正在寻求“第三条道路”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第三条道路”最先由英国政治经济相关论文 href="%BE%AD%BC%C3&x=22&y=8">经济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提出,认为要打破政治上的左右两分法,创造混合型经济和投资国家,主张追寻“制度平衡”与“效率超越”。欧洲企业正以此创新企业文化,追寻责任与权利、雇用与民主、控制与激励、企业与顾客、公司与社会学类论文 href="%C9%E7%BB%E1&x=37&y=9">社会之间的平衡。欧美企业文化创新,有效地改变了员工的价值观念,重树企业精神,激发全员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从而使企业管理与质量理念不断创新,推进了企业更快发展。[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

分析检验的质量保证与计量认证论文3000字

已发到你邮箱,请查收

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计量认证则是资质认定的一种形式,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

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详询!申请这个还是比较复杂,认证加设备那些最多得50来万吧!

质量认证论文目录

如何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一、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大力开展工程创优活动1、强化质量教育,增强职工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是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施工企业要始终坚持振兴质量、以人为本、提高质量、教育先行的方针,把质量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报纸、标语等媒介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使全体职工增强质量第一意识、质量取胜意识、质量从严意识、质量自控意识、质量责任意识、质量标准意识、用户满意为最终目标意识。编辑推荐:科学发展观学习笔记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推动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所谓质量保证体系就是指企业为保证工程产品质量,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企业所有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职有责有权、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形成由线到面,由一面到多面、环环相扣、连结紧密的有机整体。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是按科学程序运行,基本方式是PDCA循环。其中P为plan(计划)、D为do(实施)、C为check(检查)、A为action(处理)。现在,我国普遍采用的是ISO质量保证体系。自从ISO9000族标准引入我国以来,便以其旺盛的市场生命力,迅速在我国企业中生根发芽,为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面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国内竞争,他已提升到全球化的新高度。企业意识到质量认证是提高质量管理、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于是ISO认证在我国进入高潮。ISO认证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认证工作,保证机构工作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已取得长足发展,认可制度已经确立,全社会特别是施工企业对质量认证的认识迅速提高,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认证机构和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认证队伍已经形成。当前ISO9000族贯标取证活动已在建筑行业普遍开展。为此,建设部成立了专门机构,出台了相关的方案和措施,对该项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几年来,获证企业逐渐增多,企业贯标力度进一步加大,管理水平有了提高,市场竞争实力也有所增强。3、解决好施工企业的质量体系在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是内部体系运行和外部市场的矛盾。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导致了市场不规范、配套建设不同步等现象。为此,建议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尽快出台适合建筑行业特殊性的有关方案和措施,积极筹措、统筹规划,搞好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并不断完善,使各类市场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市场体系,促进企业标准化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二是质量标准与建筑企业实际结合的问题。贯彻ISO9000标准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灵活运用,才能具有较强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建筑企业的施工生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且多数是手工操作,各工序之间的穿插错纵复杂。这给过程控制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产品具有普遍的单一性,难以形成模式化的重复生产,不可能按照固定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控制,而必须针对每一个施工项目进行质量策划,制定生产程序。建筑产品先有顾客后有产品,顾客参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在材料采购、服务、生产过程控制等环节中融入了顾客的意见。如何做好与顾客的协调工作,将关系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为此,一是促使广大管理人员和职工对标准化质量管理进行再认识,对企业体系文件进行再学习、再培训,并从思想、组织、行为上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注重各个基础环节,加强以班组为单位的基础管理,适当时应对职工进行一定范围的管理知识培训。按照体系的要求,切实将责任分解到每一个人;三是进一步抓好垂直贯标,企业各职能部门应按照要素分配的职责,对主控程序的培训、检查、整改等自始至终负责到底,运用PDCA循环的原理不断改进实施效果,为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深入基层一线,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相关单位体系运行状况,针对存在问题,即时协商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认真贯彻实施;四是在年终汇集各方面信息,对质量体系的总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定性定量分析,及时检查体系运行的得失,总结先进经验,发现存在问题,为下一年度对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作好准备。

这个问题要有一定量的论文数据资料作基础,你可以找你们上届学生的开题看看,最近的三鹿奶粉事件是个极好的材料,可以用来分析营销不当

转载--质量管理与认证(选修课论文)一.产品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认证也叫合格评定,是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质量认证按认证的对象分为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两类;按产品认证可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就是说,产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特定产品包括服务。认证的依据或者说获准认证的条件是产品(服务)质量要符合指定的标准的要求,产品认证的标志可以用在产品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指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即ISO9001标准的要求),通过认证机构的审核,由审核组提出审核报告,若批准通过认证,则认证机构予以注册并颁发认证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只有在注明获证组织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情况下方可在产品的包装上标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产品认证又有两种:一种是安全性产品认证,它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规定强制执行认证;另一种是合格认证属自愿性认证,是否申请认证,由企业自行决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对象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所依据的标准是GB/T19001一IS09001标准,认证的目的之一是证实组织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之二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应用,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GB/T19001一IS09001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也就是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组织自愿性的行为。这种自愿性体现在:企业自愿决策是否申请质量认证;企业自愿选择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不应有部门和地方的限制等。不论是产品质量认证,还是质量体系认证都是第三方从事的活动,以确保认证的公正性。安全认证在我国实行强制性监督管理。实行强制性监督管理的认证是法律、行政法规或联合规章规定强制执行的认证。凡属强制性认证范围的产品,企业必须取得认证资格,并在出厂合格的产品上或其包装上使用认证机构发给特定的认证标志。否则,不准生产、销售或进口和使用。因为这类产品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和用户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关于安全认证的电工产品强制性监督管理已在执行中。1992年9月5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商业部、物资部、机械电子工业部、轻工业部等10个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的规定,联合发出《关于实施安全认证的电工产品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指出:电工产品开展安全认证是以等效转化国际电工委员会(1EC)安全标准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依据。按此类标准开展的认证必须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未经安全认证的此类产品,不准出厂、销售、进口和使用。二、ISO9000族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适应国际贸易和质量管理的发展需要,在总结世界上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系列国际标准。国际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下设的技术委员会(TC)制定,ISO批准发布。凡是由TC176发布的标准统称ISO9000族标准。“族”的概念指的是不仅仅只包含一个标准,而是由一系列标准组成,这些标准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更加系统化。ISO9000族标准虽然很多,但其核心标准只有四个,即为: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在这四个核心标准中只有IS09001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性标准。ISO9000族标准也经历了持续改进的过程,从1987版—1994版—2000版—2008版,最新版本为2008版,升版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组织不同产品的需要。三、质量认证的重要性贯彻实施GB/T19000-ISO9000族标准,开展质量认证,成了经济界、企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实际上质量认证由来已久,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1903年,英国首创世界上第一个用于符合标准的认证标志,就是有名的"BS"标志或称"风筝标志",并一直使用至今。由于质量认证是由独立于第一方(供应商)和第二方(采购商)之外的第三方中介机构,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检查,为产品的符合要求出具权威证书的一种公正、科学的质量制度,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能给贸易双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所以很快被社会所接受,到五十年代,基本上普及到所有工业发达国家,从七十年代起,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推广。但是也出现另一种倾向,即一些国家利用质量认证作为技术壁垒,阻碍别的国家的商品流入本国,实行贸易保护。为了消除这种贸易技术壁垒,国际间不断协调,使质量认证跨越国界,推动质量认证的国际互认。有人称质量认证是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按照一定规范有序开展质量认证活动,可减少重复检验和评审,降低成本,成为促进贸易的有效手段。但如不加规范,又会成为阻碍贸易的技术壁垒。认证是贯彻"以质取胜"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重大措施。最近,有些经济学家预言:本世纪是生产率世纪,下个世纪将是质量世纪。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把发展高科技、高质量产品作为争夺国际市场的战略措施来实施。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重视产品质量工作,先后对质量工作作了重要的指示和题词,中心思想是产品质量反映了民族素质,要把质量兴国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来实施。认证是创名牌,弘扬企业文化、质量文化的基础。名牌是靠长期生产持续稳定的高质量产品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要达到这点,必须既有"硬件"的基础,又有"软件"的保证。企业按照GB/T19000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并开展认证工作,就是完善"硬件"和"软件"的最好途径。只要每个职工都按质量体系进行生成、控制,就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就能获得高效益,企业才有可能发展。而名牌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高质量产品变成高效益产品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反过来创名牌又成了完善质量体系,生产高质量产品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企业经国家有关认证机构检查合格,被授认证证书和产品认证标志,并在报刊上公告,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换来了声誉,创名牌也就有了希望。企业获得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是企业文化、质量文化的重要表现。争取获得认证标志,生产高质量产品,不仅是物质成果,也是精神的产物,是企业文化的结晶。开展认证工作是企业追求进步、文明的表现,反映了企业形象、民族的精神,为消费者提供物质与文化精神享受的同时,每个职工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因而它能够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事业心和上进心,增强凝聚力,形成强大的企业精神支柱。所以,开展认证和创名牌是企业文化、质量文化建设最好的载体。总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内部规范化管理的需要,通过认证使得企业在遵照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确保具有稳定地向顾客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四、如何做好质量管理中国企业刚刚崛起,对外国成熟企业还有一种崇拜的心理,特别是别人都是这个认证那个认证的,而在认证咨询公司的宣传渲染下,各种管理体系就被贡上神坛,套上复杂的文字和图表,让人觉得是即神秘又高深的大学问。其实在国外规范企业看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通用的傻瓜管理模式,就像麦当劳的汉堡包,哪间店的都一样。而很多公司的体系文件写得高深莫测,操作人看不懂,管理者不明白,非得要体系工程师来讲解,然后大家稀里糊涂的跟着做,这样体系工程师的“重要”作用就得到全面地体现。而一个优秀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简单而有效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体现在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中,把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反应在文件中,文件是通俗易懂的,只要到了岗位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全员要有基本的质量意识,管理层更要有好的质量意识,这体现了“领导的作用”。要做好质量管理,需要清楚客户是谁,理解顾客对产品要求,执行三不政策,异常有效跟进,寻求问题根源,巧用方法改善,这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持续改进”。全员要有基本的质量意识,管理层更要有好的质量意识。把质量提升为公司的核心价值,并为提高质量而不停奋斗,这体现了“全员的参与”。有流程,有规章,部门间质量责任清晰,没有管理重叠和死角。改进没有终点,关键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和执行,这体现了“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从宏观来讲:1:建立有效完善的品质体系,包括原料购入、过程控制、成品检验与追溯。2: 树立品质系统权威,重视统计方法使用。3:配合绩效部门建立奖惩激励制度4:经常咨询了解客户需求与反应从微观上来讲:1:质量部门与生产部门员工素质,强调全员参与。2:严格按照流程要求监测与检验。3:培训必不可少。四.一些相关的医疗领域的质量管理组织 由于我的专业是生物医学工程,而医疗又是一个综合交叉的领域,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尤为重要,下面是医疗领域内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标准组织:(1)HL7 卫生信息交换标准(Health Level 7)标准化的卫生信息传输协议,是医疗领域不同应用之间电子传输的协议。HL7汇集了不同厂商用来设计应用软件之间界面的标准格式,它将允许各个医疗机构在异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HL7的主要应用领域是HIS/RIS,目前主要是规范HIS/RIS系统及其设备之间的通信,它涉及到病房和病人信息管理、化验系统、药房系统、放射系统、收费系统等各个方面。HL7的宗旨是开发和研制医院数据信息传输协议和标准,规范临床医学和管理信息格式,降低医院信息系统互连的成本,提高医院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信息共享的程度。HL7 China(Health Level Seven CHINA)中国委员会是HL7组织的国际会员之一,是唯一代表中国国家参与“HL7 International”活动的成员。(2)IHE(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集成医疗环境)IHE是各医疗卫生系统间基于标准的一种信息交流,起始只限于放射学领域,现已扩展到IT基础设施领域,未来也可能成为一种供电子健康档案(EHR)选择的技术架构。实施IHE涉及医疗机构行政主管人员,影像及IT专家, 医务人员和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等方方面面。IHE(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集成医疗环境)在医疗环境中为信息系统的集成定义了一个共同发展的技术框架。IHE最初是由RSNA和HIMSS联合发起的,旨在改善和提高医疗信息共享水平。它是在总结众多医疗信息系统在医疗机构应用中的得失经验,基于现有的DICOM和HL-7等互联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规范的工作流集成模式。IHE已经给北美、欧洲、日本、韩国的国家和地区带来了许多成功案例。在中国,IHE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参与。 IHE中国活动将有助于推进中国医疗改革,优化医院工作流程,实现医疗系统之间的整合,消除壁垒,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佳医疗服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国际活动中担任的角色也日益受到重视。IHE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活动,我国的有识之士先后对其进行关注。2004年,年逾古稀的陈星荣教授远涉重洋在第90届RSNA期间与IHE美国代表进行了工作交流并带回授权使用的文件。继之,由中华放射学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及中国医院协会等单位共同努力工作,旨在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影响力,并与国际IHE活动密切接轨的IHE-China组织架构。值得欣慰的是2007年第93届RSNA期间,我国的医学影像界人士有幸积极参与国际IHE组织包括IHE国际成立活动在内的各项活动。五.心得体会 随着经济的增长与物质文化的满足,人们越来越重视质量的安全与卫生,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又意味着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的质量监督不力的问题。譬如:食品中添加苏丹红;各大牛奶厂商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很多小孩子发育不正常;还有最近出现的酸奶事件;在药物安全上,最经出现毒胶囊事件也闹得沸沸扬扬;另外,在工程安全上,各种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也充分的说明的质量监管质量认证的重要性。 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住这种行为。由此可以联想到个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有很多问题,亦或者说是缺点,而自己便是自己最好的质量管理与认证者。古人说过:吾将三省吾身。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监督自己,才能帮助自己不断进步。而一时的懒惰和松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质量认证论文题目

转载--质量管理与认证(选修课论文)一.产品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认证也叫合格评定,是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质量认证按认证的对象分为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两类;按产品认证可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就是说,产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特定产品包括服务。认证的依据或者说获准认证的条件是产品(服务)质量要符合指定的标准的要求,产品认证的标志可以用在产品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指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即ISO9001标准的要求),通过认证机构的审核,由审核组提出审核报告,若批准通过认证,则认证机构予以注册并颁发认证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只有在注明获证组织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情况下方可在产品的包装上标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产品认证又有两种:一种是安全性产品认证,它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规定强制执行认证;另一种是合格认证属自愿性认证,是否申请认证,由企业自行决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对象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所依据的标准是GB/T19001一IS09001标准,认证的目的之一是证实组织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之二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应用,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GB/T19001一IS09001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也就是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组织自愿性的行为。这种自愿性体现在:企业自愿决策是否申请质量认证;企业自愿选择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不应有部门和地方的限制等。不论是产品质量认证,还是质量体系认证都是第三方从事的活动,以确保认证的公正性。安全认证在我国实行强制性监督管理。实行强制性监督管理的认证是法律、行政法规或联合规章规定强制执行的认证。凡属强制性认证范围的产品,企业必须取得认证资格,并在出厂合格的产品上或其包装上使用认证机构发给特定的认证标志。否则,不准生产、销售或进口和使用。因为这类产品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和用户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关于安全认证的电工产品强制性监督管理已在执行中。1992年9月5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商业部、物资部、机械电子工业部、轻工业部等10个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的规定,联合发出《关于实施安全认证的电工产品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指出:电工产品开展安全认证是以等效转化国际电工委员会(1EC)安全标准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依据。按此类标准开展的认证必须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未经安全认证的此类产品,不准出厂、销售、进口和使用。二、ISO9000族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适应国际贸易和质量管理的发展需要,在总结世界上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系列国际标准。国际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下设的技术委员会(TC)制定,ISO批准发布。凡是由TC176发布的标准统称ISO9000族标准。“族”的概念指的是不仅仅只包含一个标准,而是由一系列标准组成,这些标准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更加系统化。ISO9000族标准虽然很多,但其核心标准只有四个,即为: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在这四个核心标准中只有IS09001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性标准。ISO9000族标准也经历了持续改进的过程,从1987版—1994版—2000版—2008版,最新版本为2008版,升版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组织不同产品的需要。三、质量认证的重要性贯彻实施GB/T19000-ISO9000族标准,开展质量认证,成了经济界、企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实际上质量认证由来已久,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1903年,英国首创世界上第一个用于符合标准的认证标志,就是有名的"BS"标志或称"风筝标志",并一直使用至今。由于质量认证是由独立于第一方(供应商)和第二方(采购商)之外的第三方中介机构,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检查,为产品的符合要求出具权威证书的一种公正、科学的质量制度,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能给贸易双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所以很快被社会所接受,到五十年代,基本上普及到所有工业发达国家,从七十年代起,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推广。但是也出现另一种倾向,即一些国家利用质量认证作为技术壁垒,阻碍别的国家的商品流入本国,实行贸易保护。为了消除这种贸易技术壁垒,国际间不断协调,使质量认证跨越国界,推动质量认证的国际互认。有人称质量认证是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按照一定规范有序开展质量认证活动,可减少重复检验和评审,降低成本,成为促进贸易的有效手段。但如不加规范,又会成为阻碍贸易的技术壁垒。认证是贯彻"以质取胜"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重大措施。最近,有些经济学家预言:本世纪是生产率世纪,下个世纪将是质量世纪。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把发展高科技、高质量产品作为争夺国际市场的战略措施来实施。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重视产品质量工作,先后对质量工作作了重要的指示和题词,中心思想是产品质量反映了民族素质,要把质量兴国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来实施。认证是创名牌,弘扬企业文化、质量文化的基础。名牌是靠长期生产持续稳定的高质量产品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要达到这点,必须既有"硬件"的基础,又有"软件"的保证。企业按照GB/T19000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并开展认证工作,就是完善"硬件"和"软件"的最好途径。只要每个职工都按质量体系进行生成、控制,就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就能获得高效益,企业才有可能发展。而名牌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高质量产品变成高效益产品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反过来创名牌又成了完善质量体系,生产高质量产品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企业经国家有关认证机构检查合格,被授认证证书和产品认证标志,并在报刊上公告,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换来了声誉,创名牌也就有了希望。企业获得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是企业文化、质量文化的重要表现。争取获得认证标志,生产高质量产品,不仅是物质成果,也是精神的产物,是企业文化的结晶。开展认证工作是企业追求进步、文明的表现,反映了企业形象、民族的精神,为消费者提供物质与文化精神享受的同时,每个职工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因而它能够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事业心和上进心,增强凝聚力,形成强大的企业精神支柱。所以,开展认证和创名牌是企业文化、质量文化建设最好的载体。总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内部规范化管理的需要,通过认证使得企业在遵照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确保具有稳定地向顾客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四、如何做好质量管理中国企业刚刚崛起,对外国成熟企业还有一种崇拜的心理,特别是别人都是这个认证那个认证的,而在认证咨询公司的宣传渲染下,各种管理体系就被贡上神坛,套上复杂的文字和图表,让人觉得是即神秘又高深的大学问。其实在国外规范企业看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通用的傻瓜管理模式,就像麦当劳的汉堡包,哪间店的都一样。而很多公司的体系文件写得高深莫测,操作人看不懂,管理者不明白,非得要体系工程师来讲解,然后大家稀里糊涂的跟着做,这样体系工程师的“重要”作用就得到全面地体现。而一个优秀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简单而有效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体现在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中,把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反应在文件中,文件是通俗易懂的,只要到了岗位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全员要有基本的质量意识,管理层更要有好的质量意识,这体现了“领导的作用”。要做好质量管理,需要清楚客户是谁,理解顾客对产品要求,执行三不政策,异常有效跟进,寻求问题根源,巧用方法改善,这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持续改进”。全员要有基本的质量意识,管理层更要有好的质量意识。把质量提升为公司的核心价值,并为提高质量而不停奋斗,这体现了“全员的参与”。有流程,有规章,部门间质量责任清晰,没有管理重叠和死角。改进没有终点,关键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和执行,这体现了“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从宏观来讲:1:建立有效完善的品质体系,包括原料购入、过程控制、成品检验与追溯。2: 树立品质系统权威,重视统计方法使用。3:配合绩效部门建立奖惩激励制度4:经常咨询了解客户需求与反应从微观上来讲:1:质量部门与生产部门员工素质,强调全员参与。2:严格按照流程要求监测与检验。3:培训必不可少。四.一些相关的医疗领域的质量管理组织 由于我的专业是生物医学工程,而医疗又是一个综合交叉的领域,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尤为重要,下面是医疗领域内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标准组织:(1)HL7 卫生信息交换标准(Health Level 7)标准化的卫生信息传输协议,是医疗领域不同应用之间电子传输的协议。HL7汇集了不同厂商用来设计应用软件之间界面的标准格式,它将允许各个医疗机构在异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HL7的主要应用领域是HIS/RIS,目前主要是规范HIS/RIS系统及其设备之间的通信,它涉及到病房和病人信息管理、化验系统、药房系统、放射系统、收费系统等各个方面。HL7的宗旨是开发和研制医院数据信息传输协议和标准,规范临床医学和管理信息格式,降低医院信息系统互连的成本,提高医院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信息共享的程度。HL7 China(Health Level Seven CHINA)中国委员会是HL7组织的国际会员之一,是唯一代表中国国家参与“HL7 International”活动的成员。(2)IHE(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集成医疗环境)IHE是各医疗卫生系统间基于标准的一种信息交流,起始只限于放射学领域,现已扩展到IT基础设施领域,未来也可能成为一种供电子健康档案(EHR)选择的技术架构。实施IHE涉及医疗机构行政主管人员,影像及IT专家, 医务人员和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等方方面面。IHE(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集成医疗环境)在医疗环境中为信息系统的集成定义了一个共同发展的技术框架。IHE最初是由RSNA和HIMSS联合发起的,旨在改善和提高医疗信息共享水平。它是在总结众多医疗信息系统在医疗机构应用中的得失经验,基于现有的DICOM和HL-7等互联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规范的工作流集成模式。IHE已经给北美、欧洲、日本、韩国的国家和地区带来了许多成功案例。在中国,IHE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参与。 IHE中国活动将有助于推进中国医疗改革,优化医院工作流程,实现医疗系统之间的整合,消除壁垒,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佳医疗服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国际活动中担任的角色也日益受到重视。IHE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活动,我国的有识之士先后对其进行关注。2004年,年逾古稀的陈星荣教授远涉重洋在第90届RSNA期间与IHE美国代表进行了工作交流并带回授权使用的文件。继之,由中华放射学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及中国医院协会等单位共同努力工作,旨在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影响力,并与国际IHE活动密切接轨的IHE-China组织架构。值得欣慰的是2007年第93届RSNA期间,我国的医学影像界人士有幸积极参与国际IHE组织包括IHE国际成立活动在内的各项活动。五.心得体会 随着经济的增长与物质文化的满足,人们越来越重视质量的安全与卫生,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又意味着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的质量监督不力的问题。譬如:食品中添加苏丹红;各大牛奶厂商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很多小孩子发育不正常;还有最近出现的酸奶事件;在药物安全上,最经出现毒胶囊事件也闹得沸沸扬扬;另外,在工程安全上,各种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也充分的说明的质量监管质量认证的重要性。 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住这种行为。由此可以联想到个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有很多问题,亦或者说是缺点,而自己便是自己最好的质量管理与认证者。古人说过:吾将三省吾身。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监督自己,才能帮助自己不断进步。而一时的懒惰和松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你自己找下(管理科学与工程)里面的论文参考参考下呗~~~~

论体系发展、应用的必然趋势

如何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一、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大力开展工程创优活动1、强化质量教育,增强职工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是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施工企业要始终坚持振兴质量、以人为本、提高质量、教育先行的方针,把质量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报纸、标语等媒介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使全体职工增强质量第一意识、质量取胜意识、质量从严意识、质量自控意识、质量责任意识、质量标准意识、用户满意为最终目标意识。编辑推荐:科学发展观学习笔记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推动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所谓质量保证体系就是指企业为保证工程产品质量,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企业所有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职有责有权、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形成由线到面,由一面到多面、环环相扣、连结紧密的有机整体。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是按科学程序运行,基本方式是PDCA循环。其中P为plan(计划)、D为do(实施)、C为check(检查)、A为action(处理)。现在,我国普遍采用的是ISO质量保证体系。自从ISO9000族标准引入我国以来,便以其旺盛的市场生命力,迅速在我国企业中生根发芽,为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面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国内竞争,他已提升到全球化的新高度。企业意识到质量认证是提高质量管理、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于是ISO认证在我国进入高潮。ISO认证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认证工作,保证机构工作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已取得长足发展,认可制度已经确立,全社会特别是施工企业对质量认证的认识迅速提高,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认证机构和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认证队伍已经形成。当前ISO9000族贯标取证活动已在建筑行业普遍开展。为此,建设部成立了专门机构,出台了相关的方案和措施,对该项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几年来,获证企业逐渐增多,企业贯标力度进一步加大,管理水平有了提高,市场竞争实力也有所增强。3、解决好施工企业的质量体系在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是内部体系运行和外部市场的矛盾。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导致了市场不规范、配套建设不同步等现象。为此,建议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尽快出台适合建筑行业特殊性的有关方案和措施,积极筹措、统筹规划,搞好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并不断完善,使各类市场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市场体系,促进企业标准化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二是质量标准与建筑企业实际结合的问题。贯彻ISO9000标准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灵活运用,才能具有较强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建筑企业的施工生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且多数是手工操作,各工序之间的穿插错纵复杂。这给过程控制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产品具有普遍的单一性,难以形成模式化的重复生产,不可能按照固定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控制,而必须针对每一个施工项目进行质量策划,制定生产程序。建筑产品先有顾客后有产品,顾客参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在材料采购、服务、生产过程控制等环节中融入了顾客的意见。如何做好与顾客的协调工作,将关系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为此,一是促使广大管理人员和职工对标准化质量管理进行再认识,对企业体系文件进行再学习、再培训,并从思想、组织、行为上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注重各个基础环节,加强以班组为单位的基础管理,适当时应对职工进行一定范围的管理知识培训。按照体系的要求,切实将责任分解到每一个人;三是进一步抓好垂直贯标,企业各职能部门应按照要素分配的职责,对主控程序的培训、检查、整改等自始至终负责到底,运用PDCA循环的原理不断改进实施效果,为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深入基层一线,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相关单位体系运行状况,针对存在问题,即时协商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认真贯彻实施;四是在年终汇集各方面信息,对质量体系的总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定性定量分析,及时检查体系运行的得失,总结先进经验,发现存在问题,为下一年度对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作好准备。

  • 索引序列
  • 计量认证论文
  • 质量认证论文
  • 分析检验的质量保证与计量认证论文3000字
  • 质量认证论文目录
  • 质量认证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