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禁诉令案

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禁诉令案

发布时间:

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禁诉令案

其实很简单,这里牵扯到一个核心专利的问题,跟几次5G方案确定的投票有关。现在确定的5G方案之中,高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高通占据的这百分之15中,必要专利是比较多的,也就是如今应用比较多的eMBB场景上,高通拥有绝对话语权。而且高通拥有CDMA网络百分之三十的专利。CDMA是什么意思,就是让你的手机同时支持2G/3G/4G/5G网络,而不是只支持一种。基本上所有的手机都是如此吧,因为有些地方4G、5G还没有普及到,但2G、3G太慢了。所以这项技术是必要的,CDMA也是高通收取专利费的大头。引自:网页链接

我觉得鸡蛋里挑骨头呢!要是想这样的找过错好像这年头没有完美的产品啊!苹果产品不管咋样的,技术杠杠的,使用了感觉就是行的。为啥找这么好产品的毛病啊?把好产品打压下去了,让伪劣产品占领市场嘛?中国的华为手机就是干净的嘛?在说专利侵权就对苹果公司制裁,干嘛把辛苦还是用心制造出来的手机没毛病还合格禁售啊?又不是伪劣产品,比中国的华为和其他手机产品都好用的,打压这么好的产品安啥心啊?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摆弄过华为手机呢,因为我身边的人还没有人使用华为手机的,只能说明华为手机价格挺高的,不是穷人能买得起的啊!

高通公司要是这么做,早就受处罚了,高通在进行无线通信领域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时,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得搭售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也就是不再捆绑专利授权。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十件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典型案件。除了国内公司间的专利纠纷,国产品牌与海外的西斯威尔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也在其列。案件细节是国产手机品牌OPPO向广州法院提起的诉讼,西斯威尔公司拥有无线通信领域相关标准必要专利,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西斯威尔在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协商中违反了公平、合理以及无歧视的原则,实施并收取了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不仅如此,西斯威尔还曾就相同专利在不同国家提起诉讼,给OPPO带去巨大的影响及经济损失。最终经过最高法二审,广东东莞可作为侵权结果发生地,广州知产法院拥有对该案件的管辖权。至此,OPPO在又一项与国际专利流氓的纠纷中大获全胜,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众所周知,国产品牌想要在国际市场有所作为,仅仅是凭借好的产品是不够的,专利布局一定要足够完善才可以。而OPPO作为最早一批出海的手机品牌,遭遇到的专利纠纷已经不止西斯威尔这一件,比如之前,OPPO曾被意大利Sisvel起诉其侵犯了关联公司专利,该公司还要求判决全球专利费率以及禁止销售产品,在当时引起了相当高的关注。可是面对外部高压,OPPO并没有选择妥协或折中,而是以强硬的手段主动出击。OPPO直接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起诉了Sisvel公司反垄断诉讼,同时要求法院判定FRAND许可费率。次年5月,荷兰海牙法院做出最终裁定,判定Sisvel的专利无效,并承担相关的诉讼费用。所以这次与Sisvel的专利纠纷仅仅是OPPO征战海外对抗不正当竞争的一个缩影,凭借过硬的专利实力为出海的国产品牌做出了很好的示范。现如今的OPPO已经是全球知名且领先的科技品牌,在Q2季度智能手机生产总量已经做到了安卓阵营第二。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凭借积极地研发创新态度,从而累积了雄厚的专利底蕴,从而打造出极具创新意识和体验升级的产品。根据数据显示直截止今年6月30日,OPPO全球专利申请量65000件以上,全球授权数量30000件以上。58000件以上的发明专利申请数占到所有专利申请90%。而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已经正式,OPPO在国际专利条约申请数量排行中综艺跻身前十。另外,除了自身积极的研发和积累,OPPO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非常重视。一方面积极完善自身的专利池,另外也一直在致力于产业界良性的专利授权合作,早前OPPO就已经跟高通、爱立信等诸多大厂达成了深度的知识产权合作协议。除此之外,华为也已经在欧洲取消了对OPPO的专利异议,双方大有合作共赢一致对外的可能。也就说现在的OPPO而言,不论是专利底蕴、实力,还是宁折不屈的态度,都不惧专利流氓的碰瓷和讹诈。而OPPO的这些做法也进一步说明,只有自身实力过硬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压力,国产品牌想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专利护城河的维护和完善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在遭到外部施压时才可以在保证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做出有力的回击,就这一点来说国产品牌确实应该向OPPO学习。

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案

我给你个现实案例的线索,具体的分析你自己上网找。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国务院就是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会形成垄断的局面而没有批准。

就是被纳入标准的专利

所谓标准必要专利,是指要达到某一行业标准的要求而必须使用的专利。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们都知道啥是椅子,基本描述是这样的,有支撑腿,有靠背,用于坐的器具。这三个特征的聚合就可以看作标准必要专利。因为没靠背的是凳子,没支撑腿的是沙发,不用来坐的,我也不知道叫啥。既然想做一把椅子,可以做三条腿,四条腿,单腿也行,靠背弯的,直的也行,这些的构成都不影响被认定成椅子。这些可以看成非必要标准专利。对持有影响产品认定的标准必要专利持有人而言,杀伤力对行业是决定性的,因为不按照标准必要专利生产产品的话,产品就无法实现或进入市场。所以为了商业繁荣,标准必要专利的持有人必须按照“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原则对涉及该专利的企业强制授权。强制授权意味着标准必要专利不能用于打击同行业的竞争者。竞争者需要也得给授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社会公众产品出现代差和标准必要持有人形成市场垄断地位。例如4G通讯的技术,千元机也能4G通讯,旗舰机也能4G通讯。”公平、合理、非歧视“的授权原则主要相关是授权费用的问题,简单的说,标准必要专利的授权费率不能”看人下菜碟“,也不是想多高就多高,既让专利持有人有钱赚,又不压迫专利实施者的利润空间或影响其商业策略的实施。

[汽车之家 新闻]? 日前,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联邦法官裁定,大陆集团不能对包括高通在内的专利所有者提起反垄断诉讼,这些专利所有者正在寻求电信技术使用费。 美国地方法院法官芭芭拉·林恩(Barbara Lynn)在驳回该诉讼的裁决中表示,Avanci LLC是由高通、诺基亚、夏普等技术专利所有者组成的专利授权平台,与汽车制造商(而非零部件制造商)就授权协议进行谈判并没有违反反垄断法。 Avanci LLC就使用4G通信行业标准的关键专利技术向每辆汽车收费15美元,并正在为下一代无线技术5G定价。5G有望改变当前的一切,从无人驾驶汽车到机器人手术。该平台成员公司研发标准化技术以使电子产品协同工作,同意以公平、合理和无歧视的条款授权任何相关专利,即所谓的FRAND,但这个词从未被定义,大陆认为Avanci的授权计划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传统意义上,汽车制造商让其零部件制造商处理专利授权问题,从而免受侵权诉讼。大陆为戴姆勒集团供应汽车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元件,单价100美元,但该公司认为每辆车收费15美元将比其挣得的利润还要多。 在驳回诉讼时,Lynn部分依据了美国上诉法院的一项判决,该裁决驳回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高通提起的反垄断诉讼。该案裁决表示,高通有权向终端产品(而非零部件)征收专利使用费。 另外,Avanci驳回诉讼的请求还得到了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的支持,该部门在2月份致信法官,称任何违反FRAND义务的行为都是合同纠纷,而不是反垄断案件。 这起案件是戴姆勒及其零部件生产商在美国和欧洲与电信行业之间一系列备受关注的诉讼案的一部分。此前,诺基亚已在德国获得胜诉。对此,Avanc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Kasim Alfalahi在一份声明中称:“这一裁决进一步证实,Avanci为汽车业提供的一站式授权解决方案符合美国反垄断法。”编辑点评: 大陆集团与高通等通讯公司关于反垄断的纠葛持续已久,如今美国法院正式就这一恩怨进行最终的判定。通信技术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早已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科技企业和移动电信运营商在导航系统、车对车通信和自动驾驶汽车中使用的技术在汽车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因如此,作为5G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的被许可人,汽车厂商也对这一事件颇为关注,这也是为何此事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原因所在。(消息来源:carfinest;编译/汽车之家 李娜)

无线通信专利

1893年,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首次公开展示了无线电通信。在为“费城富兰克林学院”以及全国电灯协会做的报告中,他描述并演示了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制作的仪器包含电子管发明之前无线电系统的所有基本要素。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拥有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技术的专利,英国专利12039号,“电脉冲及信号传输技术的改进以及所需设备”。

军用无线电通信装备 - 简史与现状 军用无线电通信装备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JC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辐射的理论。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HR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895年,意大利物理学家G马可尼和俄国物理学家AC波波夫分别研制成无线电收发报机。 1905年,中国北洋新军装备了火花式无线电台,供海军舰队指挥通信用,发射功率为5~5千瓦,工作波长为600米。1927年,中国北伐军开始使用电子管短波电台。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31年开始使用15瓦、50瓦短波电台和小型收发报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使用报话机、超短波电台、调频电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装备了国产的步谈机、超短波电台、短波电台、单边带电台、接力机和其他通信设备。60年代以后,战术分队装备的小功率电台、接力机已陆续半导体化。火炮、坦克、飞机、舰艇都配有专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70年代以来,散射机、卫星通信设备以及快速电报终端机、跳频电台等新型通信设备也已装备使用。 无线电通信装备的发展, 经历了火花式、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阶段,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可靠性,实现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采用数字传输与数字交换;应用微处理机技术,以实现自动化;广泛应用保密设备以提高无线电通信的保密性;采用各种措施,如检错纠错、扩频技术、自适应天线等,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短波通信利用实时选频设备,可随时探测信号传输和干扰情况,以获得最佳工作频率,进而向短波通信自适应方向发展;战术分队将装备轻便的综合测试仪,配合机内检测电路,可在战地迅速查明并排除故障;进一步寻求对抗电磁脉冲的有效途径;以无线电传输为主的、自动转接的移动式综合通信网和地域通信系统将不断完善,并在实现军队指挥自动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用无线电

1895年,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与俄国物理学家、工程师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早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一些科学家如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等人,就已对无线电的基本概念进行过研究。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首先用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有关电磁波存在的预言,发现了电磁波。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又称为无线电波,因为在接收装置与发送装置不直接由导线相连的情况下,也可在远处接收到发送端的信号。马可尼与波波夫意识到无线电波可应用于通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在无线电通信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马可尼于1874年4月25日生于意大利北部的波伦亚。少年时他对父亲收藏的科学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生时代,他就立志钻研电学,母亲特地把教授请到家中为他做个别指导。马可尼在家中的阁楼上建立了实验室,进行各种电学实验。20岁时,马可尼阅读到赫兹有关电磁波实验的文章,激发起钻研无线电通信的兴趣。第二年——1895年春,他通过阁楼上的发报机,用莫尔斯电码发出“S”的信号,摆放在庭园中的收报机成功地接收到了这个信号。同年6月,他成功地进行了火花放电式莫尔斯电报的试验,通信距离为41千米。由于当时的意大利政府对马可尼的成就不感兴趣,为了实现马可尼的抱负,母亲鼓励他到国外去,求得进一步的发展。1896年2月,马可尼带着他的无线电报机来到伦敦。他用气球和风筝升高天线,把无线电报通信的距离延长到4千米。在英国邮政总局的支持下,同年6月他在英国获得收发信号的无线电报机的专利。1897年,他回到意大利,开办了无线电报通信公司(马可尼无线电公司的前身),开展船舶间的通信业务。1898年,从英国的怀特岛首次进行收费无线电广播。1899年3月27日,马可尼又成功地使无线电信号越过英吉利海峡,从布伦传到多佛,传送距离达51千米。同年9月,马可尼用无线电设备装备了两艘美国船舶,用无线电报向纽约新闻界报道了美国杯快艇赛的消息,引起世界轰动。在这一年,他还利用无线电报为救援“马西乌斯”号进行通信联络,取得成功。1900年,英国军舰首次安装了马可尼无线电发报机。独立从事无线电报研究的先驱者,还有俄国的波波夫,他生于1859年3月4日。188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从1883年开始在俄国海军鱼雷学校任教。在1887年赫兹发现电磁波后,波波夫立刻意识到电磁波的重要性,就开始寻求远距离接收电磁波的方法,并进行接收大气中闪电的无线电波的研究和试验。1895年春,波波夫制成了一台风暴预警仪。其中使用了由他本人改进的金属粉末检波器,还首次在接收机上使用了天线,以提高接收的灵敏度。这台主要用于检测雷电的接收仪,实际上是一台电磁波接收器。它能把高空雷击放电时辐射的电磁波通过电铃或打字机接收并记录下来。同年5月7日,波波夫在俄罗斯物理-化学学会上进行了表演。不久,他用电报机代替电铃作为接收机的终端,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无线电收发报系统。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在圣彼得堡大学两座相距250米的建筑物之间演示了用电磁波传送莫尔斯电码装置的操作,他用莫尔斯电码发出“赫兹”一词,在另一座楼上的物理学会会长收到了信号。同年,他对上述装置又加以改进,使无线电通信开始投入实际使用。1898年,波波夫同俄国海军一起成功地实现了相距约10千米的舰船与海岸间的通信。1899年底,又把通信距离延长到45千米。1901年,俄国陆军开始使用波波夫的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波波夫比马可尼早几年开展研究工作,而且他是第一个采用天线的人,但是幸运的马可尼在比波波夫稍早些的1895年春就进行了传送无线电报的实验。因此,通常认为无线电报的创始人为马可尼,但波波夫的贡献也不容抹煞,他们都对无线电通信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

所谓标准必要专利,是指要达到某一行业标准的要求而必须使用的专利。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们都知道啥是椅子,基本描述是这样的,有支撑腿,有靠背,用于坐的器具。这三个特征的聚合就可以看作标准必要专利。因为没靠背的是凳子,没支撑腿的是沙发,不用来坐的,我也不知道叫啥。既然想做一把椅子,可以做三条腿,四条腿,单腿也行,靠背弯的,直的也行,这些的构成都不影响被认定成椅子。这些可以看成非必要标准专利。对持有影响产品认定的标准必要专利持有人而言,杀伤力对行业是决定性的,因为不按照标准必要专利生产产品的话,产品就无法实现或进入市场。所以为了商业繁荣,标准必要专利的持有人必须按照“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原则对涉及该专利的企业强制授权。强制授权意味着标准必要专利不能用于打击同行业的竞争者。竞争者需要也得给授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社会公众产品出现代差和标准必要持有人形成市场垄断地位。例如4G通讯的技术,千元机也能4G通讯,旗舰机也能4G通讯。”公平、合理、非歧视“的授权原则主要相关是授权费用的问题,简单的说,标准必要专利的授权费率不能”看人下菜碟“,也不是想多高就多高,既让专利持有人有钱赚,又不压迫专利实施者的利润空间或影响其商业策略的实施。

还要有专利的属性。专利法保护每一个人的专利权利。所以。你在进行这项操作时,一定不能违法。违法乱纪是不可以的。

标准必要专利的重要性是今天晚上吃饭了吗?今天中午谁请客了?

标准必要专利的重要性,如果你的产品需要申请专利的话,请尽快申请,别被别人抢了

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级别划分标准

不是核心,可以评中级职称用。刊名: 无线通信技术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主办: 电信科学技术第四研究所周期: 季刊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3-8329CN: 61-1361/TN

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 并非政府行为。

我国的合法期刊分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正式期刊: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有关部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具有国内统一刊号(CN)和国际刊号(ISSN),一号一刊,这是公开发行的正式刊物最基本的标志。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 XX-XXXX/x,CN为中国的国名代码,前2位数字为地区代码,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最后的字母为分类号。如《读者》杂志的刊号为CN62-1118/Z,62是甘肃省的地区代号,1118是它的序号,Z表示该杂志为综合类刊物。(期刊的分类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基本大类划分)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不得公开发行。非法刊物:未经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擅自出版的刊物即非法刊物,具体表现有: 无刊号的非法刊物; 假造刊号的非法刊物; 冒用刊号的非法刊物; 使用境外刊号的非法刊物; 完全套用其他刊物名称、刊号的非法刊物。在非法期刊多如牛毛的今天,发表论文 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收到稿约也不一定是好事。没准背后的陷阱正等着你。核实真假最简单、实用的方法登陆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查询或致电省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期刊级别分类: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给刊物划分级别,所谓的刊物级别只是期刊行业的一种认识和一些社会机构推出期刊目录,虽然国家没有划分,可职称评审部门都有对期刊级别的要求。以往的分法为一级刊物、二级刊物、三级刊物。现在一般是分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两类,近几年有些地方在核心期刊里又分出;权威、重要、核心。1、省级期刊 :“ 省级 ” 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如《陕西教育》主办单位为:陕西省教育厅2、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指由国家部委、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如《现代商业》主办单位: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3、核心期刊: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凡是这些来源期刊目录里有的刊物均可认为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目前职称评审部门要求的核心期刊主要是以 “中文核心期刊”和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为主。极个别评审单位采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如:《齐鲁学刊》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收录,这样的刊物一般认为是双核心,参考资料:

  • 索引序列
  • 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禁诉令案
  • 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案
  • 无线通信专利
  •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
  • 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级别划分标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