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发布时间: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1] 王蒙 汉城盛会话东洋[J]读书, 1996,(01) [2] 孟丹 走向“天人合一”的城市文化生态观[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3] 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及其与外语教学之间关系[J]汉语学习, 1993,(03) [4] 姜林涛,荀平 浅析中国建筑文化与诗词歌赋之联系[J]华中建筑, 2007,(09) [5] 张鸽娟,廖劲松 对建筑美的人文内涵的认识[J]山西建筑, 2005,(13) [6] 李先逵 中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J]建筑学报, 2001,(08) [7] 李清良 “天人合一”与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J]社会科学家, 1998,(02) [8] 吴永辉 试从比较文学看中国建筑[J]新建筑, 1985,(04) [9] 秦红岭 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J]新建筑, 2004,(03) [10] 韩永红 中西方建筑中的文化特征比较[J]新西部(下半月), 2008,(09) [11] 毕继万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01) [12] 朱翔,张琦 两极之间——论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J]装饰, 2005,(12) [13] 任桢中西建筑文化内涵比照[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可借鉴了剑的资料来源于古代文献

中国古籍中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是《营造法式》,是宋崇宁二年(1103年),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的参考文献

_new_4446/以上连接有很多这样的论文,你可以选取一篇希望楼主满意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  ==================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  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地下室防水施工与监理 【作者中文名】 卢滨; 【作者单位】 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文献出处】 广东建材, Guangdong Building Materials,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地下室防水; 防水混凝土; 卷材防水; 施工缝; 【摘要】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某大厦地下室防水的施工案例,介绍防水混凝土、卷材防水及、施工缝的施工工艺,并结合现场施工做法和监理工作进行分析。 【DOI】 CNKI:SUN:GDJC2008-01-059 【相似文献】[1] 梁柳林 谈谈地下室防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及配合比设计[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08) [2] 李耀扬, 汤衍祥 地下室防水工艺的改革[J] 铁道建筑, 1993,(02) [3] 李政, 刘福春 鞍山阳光大厦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J] 建筑技术, 2000,(04) [4] 赵志军, 孔柏玉, 谷晓辉 地下室防水新理念与技术的成功实践[J] 重庆建筑, 2003,(04) [5] 杨文田 防水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要求[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996,(02) [6] 檀文斌 广州新大厦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J] 广东建材, 2006,(04) [7] 卢滨 地下室防水施工与监理[J] 广东建材, 2008,(01) [8] 扬邦治 防水混凝土的研究[J] 铁道建筑, 1986,(05) [9] 陈业明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混凝土工程质量监理要点[J] 建设监理, 1996,(02) [10] 王勇 地下室防水新技术与应用[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地下室防水设计 【作者中文名】 高翠凤;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工业加工区开发总公司 福建漳州; 【文献出处】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8年 07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地下室防水设计; 等级; 难点; 【摘要】 地下室的围护结构经常受到各种水的侵蚀,为保证地下室具有良好的使用环境、使用条件和使用年限,应做好地下室防水设计。本文主要针对地下室防水设计的问题展开论述。 【DOI】 CNKI:SUN:ZXLJ2008-07-069 【相似文献】 [1] 高翠凤 地下室防水设计[J] 科技资讯, 2008,(07) [2] 梁琪瑶, 古永保, 易伟霞, 陈建新, 温洛, 郭志勇, 贺小西, 郑绍勋 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J] 河南气象, 2001,(02) [3] 邵奎仲 等级面粉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 黑河科技, 2003,(02) [4] 邢志栋, 刘兴昌 泥石流区域环境量化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3) [5] 王升堂 安徽省舒城县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 1999,(02) [6] 代学珍 河北省区域开发增长极系统的确定[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4) [7] 张田林 电表读数要考虑电表的准确度[J] 物理实验, 2000,(05) [8] 孙振营, 胡洪安 定量型多指标决策的层次分析法探讨[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3) [9] 孙波, 赵怡 投资的收益和风险的数学模型及算法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1,(04) [10] 焦明连 论低等光电测距导线的技术标准[J] 化工矿物与加工, 1998,(05)

中国古代建筑参考文献

前言第一章古城建筑文化(一)一幅早期的市井、市场规划图(二)库车·克孜尔尕哈烽燧(三)藏区千年古堡(四)古代都城街坊的尺度(五)大辽时代中京城的面貌(六)对宣化古城的分析(七)嘉峪关城建筑(八)扬州府城池的规划(九)古代上海县城的规划方式(十)对嘉定圆形城的浅释(十一)浚县县城建制(十二)贵州镇远古城的规划(十三)抗战要塞——宛平城(十四)榕江古州厅城(十五)清代绥远城驻防兵营(十六)绥中前所城、兴城宁远卫城(十七)吐鲁番古城第二章楼阁文化(一)雁北第一楼(二)黎平鼓楼(三)万荣飞云楼木构建筑(四)朴实的光岳楼(五)惠远钟鼓楼(六)昆明大观楼(七)中华名楼——黄鹤楼(八)保定大悲阁(九)蓬莱仙阁(十)宁波天一阁第三章殿堂、会馆建筑文化(一)北魏先秦寺碑上的一座佛殿图(二)清代宫廷武英殿(三)社旗县城山陕会馆(四)多伦县山西会馆(五)侯马金代戏台(六)皇史宬——重要的皇家档案馆(七)古建筑组群中轴线的变化(八)“工字殿”的由来(九)古建筑群里“八字”形殿的布局方式(十)工字殿与三殿制度第四章祠庙建筑文化(一)扶风景福宫的梁架(二)武当山的古建筑群(三)安徽太和县文庙大成殿建筑(四)韩城文庙(五)庙宇里的塑壁(六)韩城禹王庙的元代建筑(七)香港麟峰文公祠(八)韩城司马迁祠(九)潞安府城隍庙(十)对桐城县文庙的保护建议(十一)香港元朗祠堂内部壁画(十二)北京太庙(十三)曲阜孔庙第五章佛寺文化(一)中岳——现存十大寺院之一(二)山西普救寺(三)新疆的喇嘛寺院(四)互助佑宁寺(五)潮州开元寺(六)包头广法寺(七)凇江真教寺(八)平遥双林寺(九)西藏桑耶寺(十)锡林浩特贝子庙(十一)呼和浩特弘慈寺(大召)(十二)包头五当召(广觉寺)(十三)美国西来寺(十四)夏河拉不楞大寺(十五)在介休广济寺所见魏唐建筑(十六)庐山东林、西林二寺(十七)平陶镇国寺万佛殿(十八)浑源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十九)当阳玉泉寺第六章古塔建筑文化(一)天安元年小石塔(二)大理崇圣寺千寻塔(三)长白山灵光塔(四)中国塔婆式塔的发展(五)辽代中京城大明塔(六)高淳县保圣寺塔(七)淞江秀道者塔(八)雷峰塔旧塔(九)西藏地区“塔殿结合式”的塔(十)北京西山长安寺残塔年代考(十一)巴中白塔(十二)宜良放文塔与弥勒文塔(十三)风穴山风穴寺塔(十四)涞源县兴文塔(十五)大悲院与石塔的关系(十六)邛崃回澜塔(十七)中国第一斜塔(十八)镇江甘露寺铁塔(十九)吐鲁番苏公塔(二十)山西慧峰石塔(二十一)山东历城九塔寺塔(二十二)山东历城神通寺朗公塔(二十三)张掖木塔(二十四)峨眉报国寺铜塔(二十五)当阳玉泉寺铁塔(二十六)开封天清寺塔(二十七)湘山寺妙明塔(二十八)壮丽的天宁寺塔(二十九)少林寺塔林之塔(三十)懿州城塔(三十一)圆觉庵石塔(三十二)涌泉寺前五轮塔(三十三)正定广慧寺塔(三十四)鸡足山金顶寺塔(三十五)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域塔(三十六)梁平文峰塔与北碚石塔(三十七)定州开元寺塔第七章古建筑小品文化(一)我国最大的铁狮子(二)许国石牌坊(三)西藏“罗布林卡”园林(四)生动古朴的千年阙(五)古代驿传、驿站的状况(六)军事工程鼻祖——墨翟(七)草原上的灯塔——敖包第八章陵墓建筑文化(一)东汉崖墓(二)汉献帝陵现状调查(三)霍城秃黑鲁贴木儿王陵(四)清代遵化东陵陵寝位次(五)元帅林(六)明陵石牌坊(七)新宾清永陵(八)小议我国古代地下建筑第九章旅游建筑文化(一)北京上方山之游(二)云峰山游记(三)泰山之游(四)海天佛国南海普陀山(五)三进吕梁山(六)广武探胜(七)景点设计成功之作——“十八盘七瞪眼”第十章土木工程文化(一)高台建筑(二)夯土建筑(三)筑城的工具——石夯、铁夯、木夯(四)《营造法式》评述(五)元代木结构第十一章门与窗的文化(一)富顺文庙棂星门(二)清代宫廷宁寿宫皇极门(三)呈玖村罗氏祠堂门窗(四)宏村一宅长窗(五)泰州大宅绣楼绿窗(六)永吉满族木板大门(七)美国万佛圣城牌坊式大门(八)中国衡门的发展(九)牟氏大庄园墙门式样(十)满族三檩墙柱式大门(十一)平遥太谷地区门窗(十二)延边朝鲜族房屋门窗(十三)香港天后古庙大门(十四)《清式营造则例》的大门(十五)清代“官式建筑”门窗(十六)《营造法原》一书中的长窗与半窗(十七)万里长城的门与窗第十二章王府、第宅、民居文化(一)北京第一合院(二)北京顺承郡王府(三)香港元朗地区太夫第(四)栖霞牟氏大庄园(五)河南窑洞民居(六)贵州布依族民居(七)内蒙古穹庐式房屋的火炕附录附录A在山西应县木塔修缮保护工程方案评审论证会上的发言附录B佛塔与佛殿并列布局之考祭——在台北北海道场讲座之一题附录C漫话中国古塔(记者采访记录)参考文献

导论第一章 木构架的主要构件和一般构架通式第一节 柱和柱础及其制式源流第二节 梁架第三节 屋面木基层第四节 构架形式第二章 主要单体建筑类型的基本构架构造第一节 硬山建筑第二节 悬山建筑第三节 庑殿建筑第四节 歇山建筑第五节 屋顶曲线制式一、折曲屋面二、飞檐之制三、关于清式营造的庑殿推山法则四、角翘与生起第六节 重檐建筑和楼阁建筑一、重檐建筑二、楼阁建筑第七节 亭·垂花门·牌坊牌楼—、亭二、垂花门三、牌坊和牌楼第八节 明清地方建筑木构架形式做法概述一、苏式抬梁构架二、穿斗式构架三、其他第三章斗棋第一节斗棋的结构与构造一、平身科——补间铺作二、柱头科——柱头铺作三、角科——转角铺作第二节斗棋的其他繁简变化形式和类型一、不出踩(跳)的简单外檐斗棋二、隔架斗棋三、襻间斗棋四、溜金斗棋五、内檐品字科斗棋六、平座斗棋和后尾撒头七、牌楼斗棋八、如意斗棋第三节斗棋源流第四节 与斗棋相关联的一些枋木构件一、从普拍枋到平板枋二、替木一绰幕枋一雀替三、从替木到挑檐枋第四章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模数制度第一节 宋式材分模数制第二节 清式斗口模数制(附柱径模数制)第五章 宋式建筑木构形式总说及历代木构建筑特征概述第一节 宋式建筑的构架形式一、平面柱网形式和减柱、移柱做法二、木构架形式(一)殿堂作(二)厅堂作(三)柱梁作(四)厅殿堂混合作第二节 历代木构建筑特征概述插图目录及引用来源表主要参考文献书目后记

_new_4446/以上连接有很多这样的论文,你可以选取一篇希望楼主满意

1、屋顶 按照高低等级依次是: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2、大门 按照高低等级依次是:广亮大门 金柱门 蛮子门 如意门3、房间间数 只有皇家宫殿的房间才能有九间面阔,皇室王宫最高只能是七间,一般百姓最高只能是5间,但是只能是3、5、7的阳数,因为4、6不成材,所以没有谁家的房屋建成4间或6间的。4、色彩 红黄两色元朝时已经是皇家专用色彩,所以 一般百姓家的房屋颜色以灰黑为主5、彩绘 皇家专用彩绘是和玺彩绘 其他依次是旋子彩绘 苏式彩绘 旋子彩绘主要用于宫观庙宇,所以,苏式彩绘民间用的比较多。这是我所想到的几个大的方面,至于小的细节方面的东西真是多了去了,建议还是看一下专业的书比较好,毕竟大家提供的都是不是太全面。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古籍中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是《营造法式》,是宋崇宁二年(1103年),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内容摘要: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 键 词:古代建筑 亲和 木构架 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  ②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  ③王镇华华夏意象——中国建筑的具体手法与内涵中国文化新论·艺术篇·美感与造型,三联书店1992,P

中国古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索引序列
  •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的参考文献
  • 中国古代建筑参考文献
  •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中国古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