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发布时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材料科学技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航天、航空、信息、国防等高新技术进步的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从事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和电子封装技术领域的高级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该专业学生既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又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扎实基础,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从业的适应面广,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依托材料学院,南邮申请获得“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和“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有机光电子学”江苏省优势学科二期滚动支持。2017年,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他两个学科的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群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根据2018年3月最新ESI统计,南邮化学和材料科学学科双双跻身ESI学科排名接近全球前5%。其中,在篇均被引次数方面,材料科学学科以35次/篇居国内高校第四位,化学学科以78次/篇居国内高校第六位。2018年3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南邮新增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机半导体的设计原理、高效制备与光电器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这个太专业了。请去专业论坛询问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精细高分子化工应用、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成型等开设院校黑龙江: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湖南: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山西:太原工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陕西:西安工程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山东:青岛科技大学、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威海职业学院、聊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吉林: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原吉林工学院)、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化工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浙江:浙江大学、嘉兴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台州学院、衢州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安徽: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年)、安徽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皖西学院湖北: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学院、湖北大学、长江大学、武汉科技学院、孝感学院、江西: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四川: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河北: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联合大学辽宁:沈阳化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江苏: 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常州大学(原江苏工业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淮海工学院河南: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程学院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原桂林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疆:新疆大学、甘肃:兰州理工大学、重庆: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文理学院海南:海南大学等。就业方向专家谈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面向方兴未艾的现代化战略性新材料研发与生产领域。在专业设置上采用学科研究方向为导向,以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塑料、纤维、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研究与开发为专业特色,加强教授负责制的教学与学术团队建设,设有高分子合成、聚合物成型加工、环境材料等专业方向;在培养方案上,以化学系列课程为主干学科基础,选修生物、环境、仪器等相关学科知识,强化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专业核心课程,突出聚合物制备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专业方向的自主选修;在培养模式上,推行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实验教学,拥有北京燕山石化、秦皇岛科技园等实习基地,正在形成双语教学和计算机合成设计应用等专业选修特色课程。本专业为大中型规模以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研究院所提供应用型骨干技术人才,具有稳定、灵活的就业渠道。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根据国家教委相关指导性文件精神,根据国家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加大了除高分子外其它材料知识及实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在其它材料领域如复合材料、建筑材料、陶瓷材料、环境修复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纺织材料领域一展才华。专业现状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社会发展对高分子 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表现为:研究型、工程技术型、职业型。为此 2001 年,教育部调整、组建了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置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强调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拓宽专业,打好基础,理工结合。对工科学校而言也强调进一步加强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创新。1.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变化我国高分子类专业设置始于 1953 年,是从化学和化工类专业中形成和分离出来的。理科高分子化学教研室始建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工科的塑料工学教研室则建于成都工学院(今 四川大学)化工系。最早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是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的。而北京化工大学 是在全国最早建立学科内容全面的“高分子系”的院校。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在我国高校 中陆续设置的高分子类专业是: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工、塑料工学(塑料工程)、橡塑工程、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三级学科专业。1998 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将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工科类专业统一为“高分子材料 与工程”专业,将理科类的高分子专业并入材料化学专业或化学专业;将高分子化工专业并入化学工程专业。使高分子材料类专业的办学口径拓宽到二级学科。就学科内涵而言,高分子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加工与应用、性能表征与方法,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大基本要素,是相互有机联系的统一体。2.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布及就业到 2009 年,全国共有 142 所院校(所)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生。专业设置院校数 按主管部门分类统计为:教育部 17 所,省属 117 所,国防科委 5 所,科学院 1 所,侨办 1 所,民族事委 1 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生布点除青海、西藏、内蒙、云南没有外,在 全国其他28 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按招生院校所在省份统计有:江苏 16 所,山东 12 所, 湖北 11 所,辽宁 10 所,河北 9 所,北京市 8 所,浙江7 所;安徽7 所,陕西7 所,湖南7 所,黑龙江 6 所,江西 6 所,.上海 5 所,广东 5 所,河南 5 所,吉林4 所,四川 3 所,山 西3 所,福建2 所,新疆 1 所,广西2 所,宁夏 1 所,重庆 1 所,贵州 1 所,海南l 所,甘 肃l 所,天津 1 所。附表 1 是按年度设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院校数。全国开设高分子 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主要院校见附件一。从表中可见全国开设本专业的高等院校呈现 高速的发展壮大中,特别是地方院校增长尤其明显,说明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急迫。专业特色及优势(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已经从教学型专业转变成为学科型专业。以高层次的学科建设构建高水平的教学平台,以高素质的学术队伍和前沿的科研工作确保高质量的教学与人才培养。(2)本专业已经形成高质量规模化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合格人才体系。全面覆盖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结构与性能、高分子表征、高分子成型加工和材料改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高分子化工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知识。专业建设目标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体现“严谨治学、因材施教、理工结合、鼓励创新”的办学传统,充分反映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基本规律,发展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具备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多学科综合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了解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国际视野、能在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的全面发展型的高级研究和工程人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导论课论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相关课程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精细高分子化工应用、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成型等开设院校黑龙江: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湖南: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山西:太原工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陕西:西安工程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山东:青岛科技大学、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威海职业学院、聊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吉林: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原吉林工学院)、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化工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浙江:浙江大学、嘉兴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台州学院、衢州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安徽: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年)、安徽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皖西学院湖北: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学院、湖北大学、长江大学、武汉科技学院、孝感学院、江西: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四川: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河北: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联合大学辽宁:沈阳化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江苏: 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常州大学(原江苏工业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淮海工学院河南: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程学院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原桂林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疆:新疆大学、甘肃:兰州理工大学、重庆: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文理学院海南:海南大学等。就业方向专家谈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面向方兴未艾的现代化战略性新材料研发与生产领域。在专业设置上采用学科研究方向为导向,以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塑料、纤维、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研究与开发为专业特色,加强教授负责制的教学与学术团队建设,设有高分子合成、聚合物成型加工、环境材料等专业方向;在培养方案上,以化学系列课程为主干学科基础,选修生物、环境、仪器等相关学科知识,强化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专业核心课程,突出聚合物制备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专业方向的自主选修;在培养模式上,推行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实验教学,拥有北京燕山石化、秦皇岛科技园等实习基地,正在形成双语教学和计算机合成设计应用等专业选修特色课程。本专业为大中型规模以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研究院所提供应用型骨干技术人才,具有稳定、灵活的就业渠道。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根据国家教委相关指导性文件精神,根据国家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加大了除高分子外其它材料知识及实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在其它材料领域如复合材料、建筑材料、陶瓷材料、环境修复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纺织材料领域一展才华。专业现状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社会发展对高分子 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表现为:研究型、工程技术型、职业型。为此 2001 年,教育部调整、组建了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置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强调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拓宽专业,打好基础,理工结合。对工科学校而言也强调进一步加强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创新。1.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变化我国高分子类专业设置始于 1953 年,是从化学和化工类专业中形成和分离出来的。理科高分子化学教研室始建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工科的塑料工学教研室则建于成都工学院(今 四川大学)化工系。最早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是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的。而北京化工大学 是在全国最早建立学科内容全面的“高分子系”的院校。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在我国高校 中陆续设置的高分子类专业是: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工、塑料工学(塑料工程)、橡塑工程、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三级学科专业。1998 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将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工科类专业统一为“高分子材料 与工程”专业,将理科类的高分子专业并入材料化学专业或化学专业;将高分子化工专业并入化学工程专业。使高分子材料类专业的办学口径拓宽到二级学科。就学科内涵而言,高分子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加工与应用、性能表征与方法,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大基本要素,是相互有机联系的统一体。2.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布及就业到 2009 年,全国共有 142 所院校(所)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生。专业设置院校数 按主管部门分类统计为:教育部 17 所,省属 117 所,国防科委 5 所,科学院 1 所,侨办 1 所,民族事委 1 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生布点除青海、西藏、内蒙、云南没有外,在 全国其他28 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按招生院校所在省份统计有:江苏 16 所,山东 12 所, 湖北 11 所,辽宁 10 所,河北 9 所,北京市 8 所,浙江7 所;安徽7 所,陕西7 所,湖南7 所,黑龙江 6 所,江西 6 所,.上海 5 所,广东 5 所,河南 5 所,吉林4 所,四川 3 所,山 西3 所,福建2 所,新疆 1 所,广西2 所,宁夏 1 所,重庆 1 所,贵州 1 所,海南l 所,甘 肃l 所,天津 1 所。附表 1 是按年度设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院校数。全国开设高分子 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主要院校见附件一。从表中可见全国开设本专业的高等院校呈现 高速的发展壮大中,特别是地方院校增长尤其明显,说明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急迫。专业特色及优势(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已经从教学型专业转变成为学科型专业。以高层次的学科建设构建高水平的教学平台,以高素质的学术队伍和前沿的科研工作确保高质量的教学与人才培养。(2)本专业已经形成高质量规模化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合格人才体系。全面覆盖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结构与性能、高分子表征、高分子成型加工和材料改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高分子化工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知识。专业建设目标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体现“严谨治学、因材施教、理工结合、鼓励创新”的办学传统,充分反映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基本规律,发展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具备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多学科综合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了解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国际视野、能在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的全面发展型的高级研究和工程人才。

材料科学技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航天、航空、信息、国防等高新技术进步的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从事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和电子封装技术领域的高级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该专业学生既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又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扎实基础,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从业的适应面广,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这个太专业了。请去专业论坛询问

高分子材料专业导论论文

可以写PA尼龙方面的,尤其在汽车制造上都有很大的用途,应该好写。

聚合物材料之一,一些论文3000 给你

高分子材料的制品属於最年轻的材料它不仅遍及各个工业领域,另外,(材料科学)里面的资料,让你找找自己的灵感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科导论论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相关课程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精细高分子化工应用、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成型等开设院校黑龙江: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湖南: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山西:太原工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陕西:西安工程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山东:青岛科技大学、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威海职业学院、聊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吉林: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原吉林工学院)、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化工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浙江:浙江大学、嘉兴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台州学院、衢州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安徽: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年)、安徽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皖西学院湖北: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学院、湖北大学、长江大学、武汉科技学院、孝感学院、江西: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四川: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河北: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联合大学辽宁:沈阳化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江苏: 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常州大学(原江苏工业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淮海工学院河南: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程学院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原桂林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疆:新疆大学、甘肃:兰州理工大学、重庆: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文理学院海南:海南大学等。就业方向专家谈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面向方兴未艾的现代化战略性新材料研发与生产领域。在专业设置上采用学科研究方向为导向,以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塑料、纤维、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研究与开发为专业特色,加强教授负责制的教学与学术团队建设,设有高分子合成、聚合物成型加工、环境材料等专业方向;在培养方案上,以化学系列课程为主干学科基础,选修生物、环境、仪器等相关学科知识,强化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专业核心课程,突出聚合物制备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专业方向的自主选修;在培养模式上,推行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实验教学,拥有北京燕山石化、秦皇岛科技园等实习基地,正在形成双语教学和计算机合成设计应用等专业选修特色课程。本专业为大中型规模以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研究院所提供应用型骨干技术人才,具有稳定、灵活的就业渠道。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根据国家教委相关指导性文件精神,根据国家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加大了除高分子外其它材料知识及实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在其它材料领域如复合材料、建筑材料、陶瓷材料、环境修复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纺织材料领域一展才华。专业现状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社会发展对高分子 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表现为:研究型、工程技术型、职业型。为此 2001 年,教育部调整、组建了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置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强调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拓宽专业,打好基础,理工结合。对工科学校而言也强调进一步加强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创新。1.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变化我国高分子类专业设置始于 1953 年,是从化学和化工类专业中形成和分离出来的。理科高分子化学教研室始建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工科的塑料工学教研室则建于成都工学院(今 四川大学)化工系。最早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是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的。而北京化工大学 是在全国最早建立学科内容全面的“高分子系”的院校。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在我国高校 中陆续设置的高分子类专业是: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工、塑料工学(塑料工程)、橡塑工程、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三级学科专业。1998 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将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工科类专业统一为“高分子材料 与工程”专业,将理科类的高分子专业并入材料化学专业或化学专业;将高分子化工专业并入化学工程专业。使高分子材料类专业的办学口径拓宽到二级学科。就学科内涵而言,高分子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加工与应用、性能表征与方法,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大基本要素,是相互有机联系的统一体。2.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布及就业到 2009 年,全国共有 142 所院校(所)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生。专业设置院校数 按主管部门分类统计为:教育部 17 所,省属 117 所,国防科委 5 所,科学院 1 所,侨办 1 所,民族事委 1 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生布点除青海、西藏、内蒙、云南没有外,在 全国其他28 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按招生院校所在省份统计有:江苏 16 所,山东 12 所, 湖北 11 所,辽宁 10 所,河北 9 所,北京市 8 所,浙江7 所;安徽7 所,陕西7 所,湖南7 所,黑龙江 6 所,江西 6 所,.上海 5 所,广东 5 所,河南 5 所,吉林4 所,四川 3 所,山 西3 所,福建2 所,新疆 1 所,广西2 所,宁夏 1 所,重庆 1 所,贵州 1 所,海南l 所,甘 肃l 所,天津 1 所。附表 1 是按年度设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院校数。全国开设高分子 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主要院校见附件一。从表中可见全国开设本专业的高等院校呈现 高速的发展壮大中,特别是地方院校增长尤其明显,说明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急迫。专业特色及优势(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已经从教学型专业转变成为学科型专业。以高层次的学科建设构建高水平的教学平台,以高素质的学术队伍和前沿的科研工作确保高质量的教学与人才培养。(2)本专业已经形成高质量规模化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合格人才体系。全面覆盖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结构与性能、高分子表征、高分子成型加工和材料改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高分子化工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知识。专业建设目标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体现“严谨治学、因材施教、理工结合、鼓励创新”的办学传统,充分反映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基本规律,发展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具备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多学科综合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了解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国际视野、能在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的全面发展型的高级研究和工程人才。

一、 顾宜教授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为国家培育高素质优秀人才为己任,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中表现特别突出。在教育教学方面, 顾宜 教授积极参与教学和教改活动,努力完成各类教学任务,在课程建设、人材培养、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先后讲授三门本科生专业必修课(《高分子材料导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应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50 多人。 他主编的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和主讲的该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他为研究生讲授三门课程(《热稳定性聚合物》、《芳杂环聚合物结构与性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培 养 博士研究生 18 人(已毕业获得学位 9 人)、硕士研究生 27 人(已毕业获得学位 18 人)。他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主持制定了教育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规范》,主持编写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科学研究方面, 顾宜 教授努力创新,追求卓越,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他 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 30 项, 其中作为课题负责人 24 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项、面上项目 6 项、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 2 项、“十五” 863 课题 1 项、博士点基金 1 项、省部级项目 6 项, 研究和技术转让总经费达 1000 余万元 。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 发表论文 90 篇, 在国际及全国性学术会议交流论文 70 余篇,被 SCI 和 EI 收录 40 余篇次 , 获授权专利 7 项。他坚持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他负责完成的 “粒状苯并恶嗪中间体的合成及应用”项目 2002 年获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建成粒状多苯并 恶 嗪中间体 1000L 釜生产线一条,在成都联达合成材料厂投产,形成了 300 吨 / 年生产能力,已生产粒状多苯并 恶嗪中间体 900 吨,创产值约 1300 余万元;在成都铁路局新都车辆配件修制厂制造 4 — 2W 低摩火车合成闸瓦 3000 万块,创产值 8000 余万元。他负责完成的“开环聚合酚醛树脂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项目 2003 年 1 月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用开环聚合新型酚醛树脂复合成型的 155 级和 180 级两种新型玻璃布层压板, 在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形成了 300 吨 / 年生产规模。 两种层压板已分别作为电机和变压器绝缘材料、真空泵旋片、压缩机阀片材料和各种机器零部件获得应用 。至今已生产两种层压板约 150 吨,创产值 500 余万元。他开发研制的“低成本、高性能苯并恶嗪中间体”具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投入工业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 Tg 的无卤阻燃硬质印制电路基板在广东宏仁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投产,产品销售日本。2005 年,他完成的一项“可用于 RTM 成型的低粘度苯并恶嗪树脂合成”专有技术出口转让给美国一家公司,获得转让费 15 万美金(我校首例技术出口项目)。二、坚持教书育人,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教师承担着育人的职责, 顾宜 教授自从任教以来,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以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上,他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不断修改、更新、完善教材,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把最新的科技信息传授给学生,要求自己做到“堂堂优质课”。他 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将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和课外调研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论文指导中,采用引导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讨论等方法,还 积极支持本科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选拔优秀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努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他不仅培养学生怎样学习,而且教学生如何做人,经常结合专业特点,利用三尺讲台,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专业思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听过他讲课的学生都认为,他讲课内容丰富,层次分明,井然有条,思维灵活,而且也感受到一种博学、严谨的学者风范,深受学生的好评。三.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严谨治学,以身示范,关爱学生,教学相长,德艺双磬。顾宜教授曾在美国留学三年,也曾多次出国访问和讲学,但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的学生,他把我校高分子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毕生事业。在他担任原高分子材料系主任和材料学院院长期间,努力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并积极筹建高分子学院。学院成立后,他因身体原因不担任院长,能正确对待职务的变化, 顾全大局, 仍然十分关心学院的建设,积极支持学院新班子的工作,作为教授委员会的副主任,主动为学科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言献策。对待工作,他不论份内份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他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把自己的师德体现在每一份工作和自己的身边每一件事情上。由于长期承担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重担,使他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但他仍然坚持工作,节假日也几乎很少休息,每周星期六他安排课题组学术活动,讨论科研工作、组织研究生做学术报告或对研究生个别指导,这几乎成了众所周知的 顾宜 教授课题组的制度。特别是 2003 年至 2006 年初, 顾宜 教授的妻子被查出患上了腹膜癌,多次住院手术和化疗, 顾宜 教授在自己身体有病而又要关心照顾处于癌症晚期的妻子的情况下,承受着病痛、疲惫和精神的多重压力,依然坚持完成各项教学科研任务。他说,课题组需要他,学生需要他,他再不能倒下,硬是咬着牙挺了过来。学生们看到 顾 老师对待工作的这种态度和作风,都深受感动,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去努力做好 顾 老师交待的各项学习和工作。顾宜教授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具有高尚的学术道德和较高的科研水平。他在学术上一丝不苟,求真务实,对学生要求也十分严格,有时他会毫不留情地批评学生,但他也会耐心地指导学生,鼓励、支持学生去争取进步。他不仅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他也能关心学生, 2003 年他的一个研究生生病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顾宜 教授和他的妻子帮着联系找医生,在学生住院期间, 顾宜 教授夫妇又轮流到医院照顾和看望,使这位学生尽快地恢复了健康,重新投入了学习和工作。有不少学生怕 顾 老师“严厉”,但也有不少学生觉得严师才能出高徒,才能学到真才实学,因此,近年来报考 顾宜 教授硕、博士研究生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毕业论文

o()^))o 唉 不会额

可到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建材、汽车、包装、航空航天、军工、轻纺及医药等系统工作。合成高分子质和量的巨大发展,已改变了整个化学工业的结构和分布,特别是近年来高分子科学与其它科学相互渗透,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发展空间。如既可在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加工、石油化工、医药、环保及电器制造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到科研机构和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学科。扩展资料:课程设置: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身心健康并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特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充满活力的材料类学科,其工业和研究体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个不错的专业,毕业生可在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建材、汽车、包装、航空航天、军工、纺织及医药等系统的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上班,前景也不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材料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将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工科类专业统一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面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合成、制备、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中国高分子类专业设置始于1953年,是从化学和化工类专业中形成和分离出来的。理科高分子化学教研室始建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工科的塑料工学教研室则建于成都工学院(今四川大学)化工系。最早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是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的。而最早的高分子化工系始建于成都工学院。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国高校中陆续设置的高分子类专业是:高分子化学、塑料工学(塑料工程)、合成橡胶、橡塑工程、化学纤维、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工、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一般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最好不要太泛,越具体越好,而且老师希望学生能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不知道你是否确定了选题,确定选题了接下来你需要根据选题去查阅前辈们的相关论文,看看人家是怎么规划论文整体框架的;其次就是需要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进而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论文框架;最后就是按照框架去组织论文了。你如果需要什么参考资料和范文我可以提供给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 一、尽快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在毕业论文工作布置后,每个人都应遵循选题的基本原则,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选题的方向确定下来。从毕业论文题目的性质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另一类是专业学科本身发展中存在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问题。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爱好,尽快从上述两大类中确定一个方向。二、在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毕业论文的具体题目在选题的方向确定以后,还要经过一定的调查和研究,来进一步确定选题的范围,以至最后选定具体题目。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选题方法。 浏览捕捉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地、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论文题目地方法。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研究课题。这就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作一全面的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看了一些资料,有了一点看法,就到此为止,急于动笔。也不能“先入为主”,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或看了第一篇资料后得到的看法去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在浩如烟海,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许多时候之后,必然会有所发现,这是搞科学研究的人时常会碰到的情形。 浏览捕捉法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广泛地浏览资料。在浏览中要注意勤作笔录,随时记下资料的纲目,记下资料中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记下脑海中涌现的点滴体会。当然,手抄笔录并不等于有言必录,有文必录,而是要做细心的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摘录,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一些相同的或类似的观点和材料则不必重复摘录,只需记下资料来源及页码就行,以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第二步,是将阅读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列、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材料可按纲目分类,如分成: 系统介绍有关问题研究发展概况的资料; 对某一个问题研究情况的资料; 对同一问题几种不同观点的资料; 对某一问题研究最新的资料和成果等等。 第三步,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与资料分别加以比较,找出哪些体会在资料中没有或部分没有;哪些体会虽然资料已有,但自己对此有不同看法;哪些体会和资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体会是在资料基础上的深化和发挥等等。经过几番深思熟虑的思考过程,就容易萌生自己的想法。把这种想法及时捕捉住,再作进一步的思考,选题的目标也就会渐渐明确起来。

  • 索引序列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导论课论文
  • 高分子材料专业导论论文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科导论论文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