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建筑智能化杂志

建筑智能化杂志

发布时间:

建筑智能化杂志

TU是指:建筑科学。            建筑科学(TU)《建筑科学》是由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1]  的建筑科学类国家级科技期刊。本刊是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核心期刊;中文建筑核心类期刊。已被纳入国际CODEN中心;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同时,已被ICONDA国际建筑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文摘(CSTA)英文版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 本刊将于2006年6月起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新增“可持续建筑”版面,原有版面保持不变,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一、期刊信息期刊名称:建筑科学筑科学封面级别:国家级期刊主办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出版周期:月刊出 版 地:北京市语言种类:中文创刊时间:1985年国际刊号:1002-8528国内刊号:11-1962/TU邮发代号:2-381二、介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可持续建筑集成了建筑节能、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等一系列的技术群,是高新技术与传统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是当前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典型代表。“可持续建筑”版面着重介绍建筑新能源、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在节能和可持续建筑中规模化应用,涉及建筑设计、暖通空调、建筑物理、水资源利用为主的各相关专业,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改造与检验;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创新与应用;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智能建筑及建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筑室内声、光、热环境控制与室外环境改善;建筑节能相关标准规范编修工作等主要内容。三、主要栏目1.论坛:重点报道当前热点话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讨论;2.计算分析:对国内外本行业内高水平的计算分析类研究论文进行全面深入报道;3.理论&实验研究:对国内外本行业内高水平的理论、试验研究研究论文进行全面深入报道,以“准确,创新,精练和实用”为标准;4.工程实践:国内外工程实践所涉及的工程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文章;5.综合信息:最新会议展览,行业消息,编读往来等。四、稿约1.文稿(1) 文稿内容要求主题明确,论述清楚、数据可靠、联系实际。论著、综述一般不得超过7000字;其它文稿限4000字以内。可交W0以上版本的软盘,并附打印稿。如提供手写稿,要求抄写在16开格稿纸上,字体工整,标点清楚。(2) 标题层次按照《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3-87)的规定撰写。(3) 文中的计量单位、基本术语和符号,应按照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及国标《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 132-90)或《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3-97)的规定书写。(4) 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字母旁用铅笔注上“英文”、“希文”、“俄文”等字样。 摘要及关键词(1) 来稿请附英文文题和作者单位的译名。(2) 来稿应附不少于300字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凡属论文还应附相应的英文摘要及关键词。(3) 摘要应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以介绍成果、结论为重点,应包括:①文章的目的及重要性;②研究或实践的内容、方法和取得的进展;③主要成果及贡献;④评论文章价值的结论。 图稿文中插图或照片如是电子版应提供计算机文件,如JPG;TIFF等格式。如是手绘版,则应提供两份,一份为制版用图(用电脑或硫酸纸绘制)线条图要精绘;另一份为校对用图,应贴在正文中相应位置。如提供的是一般照片,则应提供清晰原件。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只需择主要者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本刊的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其书写格式如下:书籍:[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其他要求(1) 来稿请另附第一作者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与职称、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E-mail。(2) 请注明来稿是否属国家攻关、基金或院部委下达课题,并附该专题号。 注意事项(1) 来稿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2) 请勿一稿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3)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请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五、读者对象从事建筑行业的研究、教学、设计、施工、监理及管理人员。六、收录情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2]  获奖情况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七、栏目设置主要栏目: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防灾、暖通空调、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论坛、规范动态。

看建筑电气杂志电子版方法搜索打开建筑电气杂志电子官方网页,就可以随时看建筑电气杂志电子版。杂志简介Magazine introduction《建筑电气》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于1981年创办,面向全国发行的【外科学】类学术期刊。《建筑电气》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喜爱。栏目设置: 供电与配电 电气自动化 建筑智能化 防雷与接地 消防与联动 照明设计 现代住宅 CAD应用。杂志特色Magazine introduction{1}注释编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务必提供第一作者的情况简介。作者简介一般包括工作单位、专业职称、邮政编码和联系方式(电子信箱和电话)等。{3}作者给本刊投稿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等相关法规。因作者抄袭或一稿多投而引起的法律纠纷,本刊概不负责。{4}正文:论文篇幅(包括摘要、图、表、参考文献)。应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结果、结论或讨论等几部分内容。{5}来稿要求有100字左右的中文论文摘要和3个以上的关键词。

建筑智能化杂志投稿

很赞同作者“把复杂问题图片化”的写法,这一形式也得到了建筑智能化行业从业人员的认同。作为千家论坛的优秀版主,注重技术细节、强调分享精神,其发帖的访问量一直领先。而《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一书汇集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关键问题,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解答,不仅是本入门培训教材,还是本值得收藏的智能化实战手册。——《安防经理》杂志执行主编 杨勇在安防越来越需要整合各单元产品与系统时,当用户越来越需要明白安防系统和产品是怎么回事时,多数的安防关联从业人员需要从实战角度进行各子系统安防知识的充电。《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一书从安防相关联的各子系统汇编阐述了实战型的知识节点,这是其最大的价值体现,也是本书作者从本土安防应用的角度编写此书的最大贡献。——《安防经理》杂志执行主编 杨勇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幸提前阅读了张新房编写的《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一书,非常钦佩他把每个系统编写得如此翔实精细。大胆预言此书将会成为所有安防企业的培训教材。而多年以后。大家定能感受到本书作者对中国安全防范行业所作的杰出贡献。——深圳市三辰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楚强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是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期刊,该期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包含这些领域: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工业过程建模与智能控制、智能计算与机器博弈、人工智能理论、语音识别与合成、机器翻译、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计算机感知、计算机神经网络、知识发现与机器学习、建筑智能化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其他学科等等。另外,这本期刊就是一本开源期刊,与传统期刊相比,采用了同行评审的方法审稿,具体开源期刊的特点可以百度了解更多;而且发表了的文章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多,文章的影响力也更大。

建筑智能化杂志期刊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是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期刊,该期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包含这些领域: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工业过程建模与智能控制、智能计算与机器博弈、人工智能理论、语音识别与合成、机器翻译、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计算机感知、计算机神经网络、知识发现与机器学习、建筑智能化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其他学科等等。另外,这本期刊就是一本开源期刊,与传统期刊相比,采用了同行评审的方法审稿,具体开源期刊的特点可以百度了解更多;而且发表了的文章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多,文章的影响力也更大。

<<建筑电气>>

建筑智能化杂志官网

很赞同作者“把复杂问题图片化”的写法,这一形式也得到了建筑智能化行业从业人员的认同。作为千家论坛的优秀版主,注重技术细节、强调分享精神,其发帖的访问量一直领先。而《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一书汇集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关键问题,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解答,不仅是本入门培训教材,还是本值得收藏的智能化实战手册。——《安防经理》杂志执行主编 杨勇在安防越来越需要整合各单元产品与系统时,当用户越来越需要明白安防系统和产品是怎么回事时,多数的安防关联从业人员需要从实战角度进行各子系统安防知识的充电。《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一书从安防相关联的各子系统汇编阐述了实战型的知识节点,这是其最大的价值体现,也是本书作者从本土安防应用的角度编写此书的最大贡献。——《安防经理》杂志执行主编 杨勇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幸提前阅读了张新房编写的《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一书,非常钦佩他把每个系统编写得如此翔实精细。大胆预言此书将会成为所有安防企业的培训教材。而多年以后。大家定能感受到本书作者对中国安全防范行业所作的杰出贡献。——深圳市三辰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楚强

TU是指:建筑科学。            建筑科学(TU)《建筑科学》是由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1]  的建筑科学类国家级科技期刊。本刊是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核心期刊;中文建筑核心类期刊。已被纳入国际CODEN中心;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同时,已被ICONDA国际建筑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文摘(CSTA)英文版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 本刊将于2006年6月起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新增“可持续建筑”版面,原有版面保持不变,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一、期刊信息期刊名称:建筑科学筑科学封面级别:国家级期刊主办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出版周期:月刊出 版 地:北京市语言种类:中文创刊时间:1985年国际刊号:1002-8528国内刊号:11-1962/TU邮发代号:2-381二、介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可持续建筑集成了建筑节能、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等一系列的技术群,是高新技术与传统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是当前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典型代表。“可持续建筑”版面着重介绍建筑新能源、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在节能和可持续建筑中规模化应用,涉及建筑设计、暖通空调、建筑物理、水资源利用为主的各相关专业,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改造与检验;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创新与应用;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智能建筑及建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筑室内声、光、热环境控制与室外环境改善;建筑节能相关标准规范编修工作等主要内容。三、主要栏目1.论坛:重点报道当前热点话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讨论;2.计算分析:对国内外本行业内高水平的计算分析类研究论文进行全面深入报道;3.理论&实验研究:对国内外本行业内高水平的理论、试验研究研究论文进行全面深入报道,以“准确,创新,精练和实用”为标准;4.工程实践:国内外工程实践所涉及的工程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文章;5.综合信息:最新会议展览,行业消息,编读往来等。四、稿约1.文稿(1) 文稿内容要求主题明确,论述清楚、数据可靠、联系实际。论著、综述一般不得超过7000字;其它文稿限4000字以内。可交W0以上版本的软盘,并附打印稿。如提供手写稿,要求抄写在16开格稿纸上,字体工整,标点清楚。(2) 标题层次按照《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3-87)的规定撰写。(3) 文中的计量单位、基本术语和符号,应按照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及国标《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 132-90)或《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3-97)的规定书写。(4) 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字母旁用铅笔注上“英文”、“希文”、“俄文”等字样。 摘要及关键词(1) 来稿请附英文文题和作者单位的译名。(2) 来稿应附不少于300字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凡属论文还应附相应的英文摘要及关键词。(3) 摘要应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以介绍成果、结论为重点,应包括:①文章的目的及重要性;②研究或实践的内容、方法和取得的进展;③主要成果及贡献;④评论文章价值的结论。 图稿文中插图或照片如是电子版应提供计算机文件,如JPG;TIFF等格式。如是手绘版,则应提供两份,一份为制版用图(用电脑或硫酸纸绘制)线条图要精绘;另一份为校对用图,应贴在正文中相应位置。如提供的是一般照片,则应提供清晰原件。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只需择主要者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本刊的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其书写格式如下:书籍:[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其他要求(1) 来稿请另附第一作者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与职称、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E-mail。(2) 请注明来稿是否属国家攻关、基金或院部委下达课题,并附该专题号。 注意事项(1) 来稿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2) 请勿一稿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3)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请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五、读者对象从事建筑行业的研究、教学、设计、施工、监理及管理人员。六、收录情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2]  获奖情况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七、栏目设置主要栏目: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防灾、暖通空调、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论坛、规范动态。

智能建筑杂志

《智能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是2008-11-28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院北京市海淀区劳动服务管理中心2号办公楼102室。《智能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8683570482N,企业法人黄久松,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智能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智能建筑》杂志;设计和制作印刷品广告;利用自有《智能建筑》杂志发布广告;零售图书、报纸、期刊。(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98459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60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智能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北京《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杂志社是1994-10-18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1号楼9层901室。北京《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8101567292H,企业法人娄宇,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北京《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杂志出版及发行;设计制作国内和外商来华广告;设计和制作印刷品广告;技术咨询;商贸信息咨询;会议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859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北京《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 索引序列
  • 建筑智能化杂志
  • 建筑智能化杂志投稿
  • 建筑智能化杂志期刊
  • 建筑智能化杂志官网
  • 智能建筑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