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社社长是谁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社社长是谁

发布时间: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社社长是谁

有么 我要看啊 挺感兴趣地

《中国旅游》以海外来华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国内外广大旅游企业界人士。《中国旅游》致力于旅游消费的正确引导,热心协助企业家实现其与广大读者的沟通和交流。《中国旅游》反映社会实尚,探索休闲话题,拓展旅游含义,引导消费潮流,推介一流品牌。《中国旅游》在全国各大旅游城市设有发行网络,在全国上百个四、五星级酒店摆放,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主要航线航班的乘客将免费欣赏《 中国旅游》。《中国旅游》为国际流行大16开本,全部采用进口铜版纸彩色精印,中英文对照,规格285X210 期刊名称:中国旅游主管单位:中国旅游协会主办单位:中国旅行社协会主编:吴泓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甲9号邮政编码:100740,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4164,国内统一刊号:CN 11-4457/K,邮发代号:82-820,单价:20,刊期:月刊,开数:16开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社社长是谁呀

【1】洪晃中国互动媒体集团总裁 、《I LOOK世界都市》杂志出版人 、《名牌世界·乐》杂志策划人 、《SEVENTEEN青春一族》杂志出版人 【2】张立宪著名出版人,现居北京。曾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策划过《大话西游宝典》、《家卫森林》等【3】沈浩波江苏泰兴人,出版有《北京娃娃》、《诛仙》系列【4】杨文轩北京弘文馆出版策划有限公司总编,2006年12月创办墨客网,力图打造国内内容产业最大的经纪人网站,现已拥有超过十人的专业经纪人团队【5】董秀玉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前三联书店总经理董秀玉女士以“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漫谈阅读现状与出版的未来”为主题,对话上海出版界。

像许多商业的机缘一样,李栓科和李勇的投缘是从一顿饭开始的。那是非常重要的一顿饭,1997年秋天,燕莎附近的凯宾斯基啤酒坊,李栓科喝得豪情满怀——李勇,50多岁年纪,头发略白,戴着眼镜,知识分子的模样,非常平和的一个人,喝一点酒,很休闲的打扮。他英文很好,平常喜欢阅读英文刊物,像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所以他非常感兴趣李栓科的想法——这个年轻人想办一本中国国家地理!李勇当然清楚这种类型杂志,他看准了李栓科,当时他担任天津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李栓科那个时候急于找人投资,他已经组建了团队,但缺乏资金——反正李栓科朋友多,朋友帮他介绍了李勇,两人一见都有点“恨晚”的意思。很快,天气转冷,冬天到了,下着雪,在一个涮火锅的地方,最后决定下来了——李勇出资100万,李栓科做。最初一切都很顺利,但是不久合作出现了问题——虽然直到今天,他们二人还保持着很好的私人关系,毕竟他们都是真心想做这个事情的人,虽然直到今天,李栓科还非常感念李勇——要是没有那宝贵的100万!对于一个商业来说,资金周转是多么宝贵多么重要啊!但是,当初的合作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李栓科意识到这种失败并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经营团队的理念差异——“我们是一直花国家财政,忽然转向市场化,我们是有欠缺的;而他们是成熟的商业团队,所以我们两个的合作,就如同一个商业上的成年人和孩子,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我们的理念对,我们要按照我们的想法做杂志;但他们是做生意,对媒体成长过程没有足够准备,他们认为要很快收回投资。所以我们后来把他们的投资全部还给了他们,几年以后,我们的杂志就成长起来了,完全可以自负盈亏。”与许多长期从事纯科学研究的人不同,李栓科一进入到商业领域,不但不觉得繁杂,相反他觉得异常兴奋,而且有如鱼得水的感觉。据说,他第一次冒出做杂志的念头,是他发现许多采访他的媒体记者对科学的一无所知——在科学界根本不算是新闻的事,对于新闻记者听起来却很新鲜;而且最重要的是,由于科学家在日常生活的缺席,所以导致科学在公众生活中完全丧失话语权——那种丧失有的时候让李栓科觉得忍无可忍——媒体有什么权利告诉公众一个错误的科学概念?比如说“沙尘暴” ——“大家知道所有的媒体讲沙尘暴是有害的,把家园搞脏,环境难以忍受。这是被很多媒体妖魔化的,沙尘暴其实对我们还有好处,比如它给海洋系统带来营养物质,否则小鱼小虾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食物。如果没有沙尘暴,全球变暖将更厉害。当然沙尘暴也带来害处。不过,就整个地球对人类社会来讲,沙尘暴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我并不是说沙尘暴不需要治理,当然需要治理,问题出在怎么治理。媒体告诉我们一个错误的概念——植树造林种草可防止沙尘暴,但有些地方就是因为植树造林才造成沙尘暴。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在地球上,有些地方该是沙漠的必定是沙漠,不可能把沙漠改造成绿洲。比如,我们现在正在谈话的这张桌子这么大一块地方,如果只有一杯水,那么是可能慢慢滋养桌子周围的一块绿地的,有了这么一片面积的草,这块地就不会起沙,就不会变成沙漠,不会有沙尘。但如果我们在这个地方种了一棵树,这一杯水养一棵树就变得很困难。结果,由于这棵树的种植,不仅仅使桌子这么大范围的草死掉,而且周围的草可能也要遭殃,最后地面起沙,不仅地面完了,这棵树也会死掉。自然规律对于人类而言就是自然规律,有些地方不能种树,你种了,最后结果可能更糟。比如说全世界范围内,江河的中下游地区,全世界都是沙漠地带,为什么只有中国长江中下游给我们一块绿地,因为青藏高原抬起来了,它把西风气流分割,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形成沙漠,而是鱼米之乡。也正是因为有青藏高原,所以我们新疆才有大沙漠。自然规律是我们人类要去研究顺从的,但是绝不可以破坏自然规律,该种树的地方一定要种树,该是沙漠的地方它就是沙漠,这是自然的公平之处,我们一定要懂得尊重自然。”当李栓科发现如果要让媒体知道这一点,除了自己办一份媒体以外,再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了!于是他把目光投注到《地理知识》上——那是科学院的一份科普刊物,发行量2万份。李栓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为这份杂志写稿子,他兴奋呀,写呀改呀,但是等文章刊登出来,发现已经被删改得估计只有标点符号是他的了!长期写科研论文和考察报告的李栓科,根本不知道如何写一篇让普通读者读得明白的文章!虽然《地理知识》有很长的历史,而且一些老人兢兢业业做了几十年,并且直到李栓科接手还有一些忠实的“地理迷”做读者,但李栓科决定改革——他有一支全新的团队,他认为现有的《地理知识》从概念选题都落后,是“科普”的概念——什么叫科普?那就是说我比你知道得多,我要普及给你,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这样的制作标准不可能得到商业认同——他提出改名——要叫《中国国家地理》,要突出“地理”这两个字。“这涉及怎样认识地理。地理并不是按照数理逻辑建立起来,而是按照思辨建立起来,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古老又非常有生命力的科学。一般来说,认识地理有三个层次,一是最朴素的地理概念,二是上升到地理的实践方面,三就是版图、地理理念和地理哲学。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对于我们这些出行者来讲,出行的理由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出行?一定是你要去的那个地方有独有的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精髓的东西吸引了你,这样你才去。因此,中国国家地理主要是以地理思辨、地理哲学为媒体的立体命脉,‘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描述和展示,不仅是美,更重要的是思辨。”可以想见李栓科改革的难度——这是必然的。但李栓科居然做到了——让那些老人们高高兴兴地退出。当然科学院对他的强烈扶持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他确实是一个公道的人。李栓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样总结自己:“大学四年教会的是一个学习的方法,研究生三年教会的是学什么,而我热爱的地理科学,则教给我一种多解性的思维方式。地理和生物、物理、化学不同,地理里有山川湖泊还有动物植物,不仅有风雨雷电还有火山地震。所以对于地理来说,这个学科体系本身非常庞杂——你必须学会把握问题的核心。比如地震,每场地震导致的后果都不一样,地震穿过城市和穿过无人区,那是完全不同的评价,所以深入到这种科学中,你需要综合思辨的能力,你需要感知到什么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一学科的特征就是原因多解结果多解。比如我们在北极,忽然看见眼前冒白烟,是冰裂,如果你要找到所有冒白烟的可能性,恐怕你自己都掉到北冰洋里,你之所以立刻判断出来并且撒腿就跑对了方向,那是你从众多原因里积累出来的,这里面有运气的因素,但也有你的科学积累。”也许正是这种“多解性”的学科训练,使李栓科转到商业上以后,并没有太大的不适应。他甚至发现科学研究和商业活动的相似处——对于科学家来说我们只知道杨振宁,谁知道他的实验室里有多少同样优秀的科学家?海尔也是一样道理,我们知道张瑞敏,谁记得住那些出色的员工?一个成功的科学实验需要挑选样本,设计程序,每个过程讲道理,理论要一环扣一环;而一个商业活动的成功,也是如此,要很严密,每一步都要经过推敲。他们从这个层面上讲是一样的。所以,当李栓科成功转型为一个商业领袖以后,几乎不用任何人告诉,他就懂得——所谓管理团队,一定不是靠“管”出来的,团队是要靠凝聚和激励的。你要给团队一个看得见的商业目标,每一步的成功,都要紧跟着下一步的激励。像一个孩子一样。当然商业和科研有很大的不同。“从大的层面上讲,商业是自上而下的过程,每一级贯彻的是上一级的理念,商业领袖自己的人格魅力、眼光对商业成功很重要;而科研是自下而上的,真正说话是少数人,一定是上一级集纳了下一级的研究,从无数个样本和实验中,发现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所以,一个科研领袖必须要有敏锐的眼光,必须善于挑选,善于综合,从中发现科学亮点,这就是科学发现;而商业领袖则不同,商业领袖是他一个人的理念要靠成千上万的员工实现。”过去,李栓科为做一个科研领袖而努力,如今,他非常享受做一个商业领袖的愉悦感——过去沉浸在科学领域,打交道的总不过是科学家,虽然在科学考察的时候,比如像参加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那次队伍里有好几百人,其中有向导有民夫,但毕竟大部分时间是在做科研,但现在不同了——做一个商业领袖,他每天要见的人完全不同类型——有投资商、有银行家、也有在某个学术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每天都感觉到许多新的事情——每天都很忙碌,这种忙碌是一个成功媒体人才有资格拥有的。李栓科是一个从来不会掩藏自己对成功的喜悦的人——他坦率地承认,的确有很多人羡慕他,这一点只要从他们望向他的眼神就可以知道。“我喜欢接触人。每见一个不熟悉的人,就能看到很多东西。以前完全不明白的投资,都是这样学会的。 如果你现在问我,我最大的享受是什么,过去我可能会说南极北极,回来的时候那些光荣啊,但现在我可能首先会想到是《中国国家地理》——把一个纯科学的理论变成社会的话题谈资,这是对我十年趴冰卧雪的最大回报。我现在追求的就是把一个地理概念变成流行时尚。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对社会存在一定影响力的人,我想我的杂志应该是他们一个喜欢的读物。” 李栓科在接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之前有着相当丰富的地质考察经历和业绩,曾经从事南极(4年)、北极(2年)和青藏高原(4年)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研究以及旅游科普工作,每年在野外的时间都要超过3个月,其中最长的一次是在南极—一年半。是在从事科学研究10年后转向媒体行业的,因此在办刊中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理念。李栓科因为《中国国家地理》的突出成绩被认为是业内最年轻而又富有专业学术背景的社长和总编,也被评为最成功的杂志版权输出商。《中国国家地理》的成功正是源于“地理的差异之美”。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社社长是谁啊

有么 我要看啊 挺感兴趣地

1954年4月15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在北京正式成立。同年,在上海、天津、广州等12个城市成立了分支社。成立之初,国旅总社是隶属国务院的外事接待单位。当时,全国还没有专门管理旅游业的行政机构,国旅总社实际上代行了政府管理职能。1957年底,国旅在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设立19个分支社,国旅的接待业务网络初步形成。在这一时期主要以政治接待为主。1958年1月,周恩来会见日本客人。根据当时我国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决定国旅各地分支社一律划归当地省(市)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国旅总社对分支社由原来垂直领导关系,变为业务指导关系。国旅系统在对外宾开放城市增设了分支机构,增加了旅游线路,扩大旅游者的游览、参观范围,到1958年底发展到35个分支社。1958年6月,国务院下发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关于筹设国际旅行社分、支社机构的报告的批示。1964年7月,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国家旅游局的前身)成立,中国旅游业的管理体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实行的是政企合一的体制,国家旅游局和国旅总社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对外招徕用国旅总社的牌子,对内行业管理行使国家旅游局的职能。至1966年,国旅系统发展到46个分支社。1982年,国旅总社与国家旅游局开始按“政企分开”的原则,分署办公和经营。1984年,国家旅游局批准国旅总社为企业单位。从此,国旅总社从原来归口外事工作转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大型旅游企业。1989年,国家旅游局批准中国国际旅行社集团成立。1992年,国家经贸委批复同意成立中国国旅集团,国旅总社为集团核心企业。1994年,国旅总社被国务院列为“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1998年,国旅总社被列入520家国家重点企业。1998年底,国旅总社与国家旅游局脱钩,进入中央直接管理的企业。2000年,国旅总社成功地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加入世界旅游组织(WTO);国家工商向国旅总社颁发了中国国旅集团证书。2001年,国旅总社被国家统计局列入“中国企业500强”第219名,旅游业第1名,并分别进入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人均营收、人均利润前100名。2002年,国旅总社被国家统计局列入“中国企业500强”第243名,旅游业第1名。2003年,国旅总社成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企业。2003年底,国旅总社与中免总公司企业重组。2004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和世界经济论坛(WEF)举办的《2004年世界品牌大会》暨《中国500最 具价值品牌》,“国旅”品牌名列第53名,旅游服务类第1名,品牌价值达81亿元。2005年,向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区人民捐款20万元。200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由美国《蒙代尔》杂志社举办的“全球企业领袖年会”和“蒙代尔全球旅游业500强颁奖典礼”活动评选中,国旅总社进入“2006年蒙代尔全球旅游业500强”入选企业之列。2007年,国旅总社荣获北京市首批5A级国际旅行社。2008年,国旅总社改制更名为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2010年,全国百强旅行社排名第二。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社乐山分社社长是谁

有么 我要看啊 挺感兴趣地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社社长是谁任命的

国土面积 中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陆地面积的1/4,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东南面向海洋,西北伸向内陆。有漫长的海岸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中国纵横经纬跨度大。东西之间,自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东经13503'至西端帕米尔高原喀拉湖东岸的东经7322',跨经度约62度5200公里,东西时差4小时以上。南北之间,自南端曾母暗沙附近的北纬351',至北端漠河县北面的黑龙江主航道的北纬5334',跨纬度约50度间距5500公里。 地貌 中国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中国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约占总面积的66%,平地约占34%。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达65%。全球高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国就有7座。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1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国陆地正负比差超过9000米,为世界之最。 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地势的最高台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许多高山峻岭,号称“世界屋脊”。最高台阶边缘是昆仑山-祁连山-龙门山-大凉山。越过边缘即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中级台阶,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组成。越过中级台阶的东缘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即降到海拔500米以下的低级台阶,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闽粤丘陵组成。低级台阶的东南边缘多属水深小于200米的浅海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中国地形格局多以山脉为基楞线,走向及成因不同的山脉往往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①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地貌区;②以风蚀、冰蚀与流水作用为主的西北干旱地貌区;③以冰冻、风蚀作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地貌区。 疆界与四邻 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8万公里,毗邻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等15国。东和东南与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隔海相望。。 海岸与大陆架 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约8万公里。加上岛屿海岸线,总长约3万公里。沿岸多优良海湾和港口城市,自北向南依次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湛江、北海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国的浅海大陆架是世界最宽广的大陆架之一,包括渤海、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和南海的一部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巨大的开发价值。 岛屿与海峡 中国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海南岛次之,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这两个岛各为中国的一个省。崇明岛位居第三,面积为1083平方公里。此外如长山列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列岛以及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都是中国的重要岛屿。这些岛屿及其所属各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的海峡自北起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 内海、领海与毗邻海域 中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等5大海区。其中,渤海是中国内海。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的位置,北起日本琉球群岛西南部的先岛群岛,南至巴士海峡。这片海区划分为北中南三段,自北向南水深从600米增至5000米以上。 海底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完整齐备。 中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领海基线采用直线基线法划定,由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组成;领海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12海里的线。 中国的毗连海域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为12海里。毗连海域的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24海里的线。 中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上空、领海的海床及底土;中国有权在毗连海域内,对在其陆地领土、内水或者领海内违反有关安全、海关、财政、卫生或者入境出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行为,行使管制权。

个人认为国家地理最好,很人文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人文地理 中国美食地理 国家地理周刊 中国西部旅游这些都是国内比较有名气的,中国国家地理是我每月都会抽时间来看。  中国国家地理:价格:月刊 00元/期;详情: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理论上是国营,实际上都是党管。当然是中宣部管。社长属于部长级,人选要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内部讨论通过。

  • 索引序列
  •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社社长是谁
  •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社社长是谁呀
  •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社社长是谁啊
  •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社乐山分社社长是谁
  •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社社长是谁任命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