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数字人文杂志官网

数字人文杂志官网

发布时间:

数字人文杂志官网

大概20%。UCL的数字人文专业MSc/MADigitalHumanities,隶属于数字人文领域知名的研究机构:UCL数字人文中心(UCLDH)。该中心利用UCL在信息研究、计算机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方面的世界领先优势,专注进行数字人文方面的跨学科研究。

你不是跟风潮只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了现在比较注重数字人文。

数字人文,有时也被称为人文计算,它是针对计算与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进行学习、研究、发明以及创新的一门学科究其本质来说,它是方法论;究其研究范围来说,它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到了对电子信息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和表达。它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媒体来影响这些人文学科,以及这些人文学科对我们的计算方面的知识能有何贡献。典型的数字人文学术部门包括技术人员以及在数字媒体方面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学者。这些部门往往是大量与其他部门的同事合作研究项目。数字人文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可以与比较文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相媲美。它包含了各方面的教学型和研究型的专家,有传统艺术和人文领域( 历史 、 哲学 、 语言学 、 文学 、 艺术 、 考古 、和 音乐 等), 电子出版物 和 计算分析 方面的专家,以及项目设计和可视化以及数据存储和检索方面的专家。

1、刘炜、叶鹰共同撰写的有关数字人文的论文 ;A=刘炜 AND 叶鹰 AND K=数字人文 2、查询2010年除陈波以外的作者发表的有关“物理试验”的论文;K=物理实验 NOT A=陈波 Y=2010 3、检索作者分别为李刚和王波发表的有关无线网络安全方面的论文 ;A=李刚 OR 王波 AND K=无线网络安全 4、苏振峰发表在《污染防治技术》杂志上且文摘包含“印染废水”的论文 ;A=苏振峰 AND J=污染防治技术 AND AB=印染废水 5、检索近20年来我们学校老师发表的有关张謇的论文 。I=南通大学 AND Y=2022-2002 AND K=张謇 字段代号:FL=分类号 TI=题名 AU=著者 I= 单位 J=刊名 Y=年份 T=主题 AB=文摘 FT=全文布尔逻辑运算符:* (and) +(or) -(not)

数字人文期刊官网

数字人文,有时也被称为人文计算,它是针对计算与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进行学习、研究、发明以及创新的一门学科究其本质来说,它是方法论;究其研究范围来说,它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到了对电子信息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和表达。它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媒体来影响这些人文学科,以及这些人文学科对我们的计算方面的知识能有何贡献。典型的数字人文学术部门包括技术人员以及在数字媒体方面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学者。这些部门往往是大量与其他部门的同事合作研究项目。数字人文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可以与比较文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相媲美。它包含了各方面的教学型和研究型的专家,有传统艺术和人文领域( 历史 、 哲学 、 语言学 、 文学 、 艺术 、 考古 、和 音乐 等), 电子出版物 和 计算分析 方面的专家,以及项目设计和可视化以及数据存储和检索方面的专家。

通俗的来说,数字人文指的是用数字时代的方式(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于人文学科。目前涉及到的学科领域主要有文学(如《红楼梦》的词频分析,专业词语叫“文本挖掘”);历史学(历史信息和地理可视化GIS技术相结合,把某些朝代的历史变迁通过地图呈现出来);舞蹈表演(视频捕捉和运动轨迹分析,用于重新编创和构建没有真实演员的全息影像。)时间上是近十年在国际上兴起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拜大数据时代所赐。美国斯坦福和英国伦敦大学有相关的研究中心。我国目前也有学者在跟进,武汉成立了相关研究中心。

有真有假,期刊网虽说大多数人说是假的,但只要是单位没要求,并且能在网上查到的就行,说的没要求就是,不一定要在知网,万方,维普发表的那种就行

数字人文的概念从人文计算发展而来。人文计算起源于1949年,主要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计算机应用问题,本质上属于计算科学。当时,业界普遍承认的“数字人文之父”罗伯托布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人文领域中的书籍编辑工作中去,这一工作使得计算机在语言学领域的运用风行,并在此后逐步向文学、历史学、文艺学等领域发展。20世纪90年代早期至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文计算”的对象从电子文本逐步扩展到超文本、图像、视频、音频、数字地图、网页、虚拟现实、3D等多媒体,计算的领域也不只在语言学领域,而是扩展到历史、音乐、艺术等多个领域。这种形式的发展已经使“人文计算”这个概念无法涵盖其行为显示,显得有些过时。2001年4月,布莱克维尔出版社出版的《数字人文指南》,使得“数字人文”成功取代“人文计算”,成为一个在西方广泛传播的新型跨学科研究领域的代名词。

数字人文杂志

1、刘炜、叶鹰共同撰写的有关数字人文的论文 ;A=刘炜 AND 叶鹰 AND K=数字人文 2、查询2010年除陈波以外的作者发表的有关“物理试验”的论文;K=物理实验 NOT A=陈波 Y=2010 3、检索作者分别为李刚和王波发表的有关无线网络安全方面的论文 ;A=李刚 OR 王波 AND K=无线网络安全 4、苏振峰发表在《污染防治技术》杂志上且文摘包含“印染废水”的论文 ;A=苏振峰 AND J=污染防治技术 AND AB=印染废水 5、检索近20年来我们学校老师发表的有关张謇的论文 。I=南通大学 AND Y=2022-2002 AND K=张謇 字段代号:FL=分类号 TI=题名 AU=著者 I= 单位 J=刊名 Y=年份 T=主题 AB=文摘 FT=全文布尔逻辑运算符:* (and) +(or) -(not)

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科院等100多个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SCI为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 (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人文/艺术, AHCI为艺术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建立的综合性艺术与人文类文献数据库,包括语言、文学、哲学、亚洲研究、历史、艺术等内容。收录1400多种国际权威的期刊,累计200余万条记录。EI是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的简称。EI创刊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C)出版发行。EI是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部综合性检索工具,报道内容包括:电类、自动控制类、动力、机械、仪表、材料科学、农业、生物工程、数理、医学、化工、食品、计算机、能源、地质、环境等学科。看了介绍,基本区别就清楚了,后四者都是对发表文章国际范围内的评价标准。您的这个问题牵涉面太广,能否考虑提高悬赏或奖励,谢谢。

数字人文的概念从人文计算发展而来。人文计算起源于1949年,主要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计算机应用问题,本质上属于计算科学。当时,业界普遍承认的“数字人文之父”罗伯托布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人文领域中的书籍编辑工作中去,这一工作使得计算机在语言学领域的运用风行,并在此后逐步向文学、历史学、文艺学等领域发展。20世纪90年代早期至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文计算”的对象从电子文本逐步扩展到超文本、图像、视频、音频、数字地图、网页、虚拟现实、3D等多媒体,计算的领域也不只在语言学领域,而是扩展到历史、音乐、艺术等多个领域。这种形式的发展已经使“人文计算”这个概念无法涵盖其行为显示,显得有些过时。2001年4月,布莱克维尔出版社出版的《数字人文指南》,使得“数字人文”成功取代“人文计算”,成为一个在西方广泛传播的新型跨学科研究领域的代名词。

《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美]安妮·伯迪克[美]约翰娜·德鲁克[美]彼得·伦恩费尔德[美]托德·普雷斯纳[美]杰弗里·施纳普)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cUzsaLqFAOYpm0JSLgow 提取码:RFYW    书名:《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豆瓣评分:4作者: [美]安妮·伯迪克 / [美]约翰娜·德鲁克 / [美]彼得·伦恩费尔德 / [美]托德·普雷斯纳 / [美]杰弗里·施纳普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标题: 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译者: 马林青 / 韩若画出版年: 2018-1页数: 190内容简介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文学科研究、生产、传播的方式。 数字人文,是指从一个极为专门的学术领域正在成为一种学术时尚;从强调文化记录的产生、保存、解释和呈现形式,到对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颠覆。该书将数字人文界定为一种新型学术模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模型,其表现为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与人文知识开展的合作性、跨学科的研究、教学和出版等活动。《数字人文》一书的作者认为:学生和老师在学习和研究中都是在进行生产,不仅生产文本(以分析、评论、叙述、批判的形式),而且生产图像、互动、跨媒介语料库、软件和平台。有不少人担忧数字人文会弱化了人文科学的学术性,作者就这些问题要一一进行了回应。作者简介  :安妮·博迪克(Anne Burdick),美国艺术设计学院媒体设计中心系主任和electronic book 的编辑。约翰娜·德鲁克(Johanna Drucker),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研究学院教授,教授书目研究,同时也是一名图书艺术家、视觉艺术家和诗人。彼得·伦恩费尔德(Peter Lunenfeld),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媒体艺术设计系教授。托德·普雷斯纳(Todd Presner),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日耳曼语和比较文学系教授,他也是数字人文学科的主席。杰弗里·施纳普(Jeffrey Schnapp),哈佛大学元实验室教授,在设计学院教授浪漫主义文学,并担任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的教授。

数字人文期刊官网网址

简单比较:1、从收录情况来看,维普收录最久,万方收录时间最短,但是现刊万方收录最好,维普最近两年的很多期刊都没有了,特别是医学类的2、文档的清晰度:万方最高,维普最差3、使用方便性:知网和万方差不多,维普最差4、其它:万方的期刊浏览功能做的很好更加深入比较: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是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发行、数百位科学家、院士、学者参与建设,精心打造的大型知识服务平台和数字化学习系统目前,《总库》囊括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各领域知识,拥有期刊、报纸、博硕士培养单位的博士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国重要会议论文、中小学多媒体教辅以及1000多个加盟数据库全文采用CAJ和PDF格式,必须下载专门的CAJ和PDF浏览器才可阅读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重点数据库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截至2007年3月共收录了国内8127种期刊,全文文献总量已达2272万多篇,收录起始时间一般为1994年,个别追溯到1979年或创刊年,按学科分126个专题,内容每日累增产品形式有网络形式、光盘形式、《中国期刊专题全文数据库光盘版》《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收录2000年至今300多个博硕士培养单位的学位论文,内容每日累增《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收录2000年至今1000多种重要报纸,内容每日累增《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CPCD)收录2000年至今400家学术团体的会议论文,内容每日累增《中国企业知识仓库(CEKD)》收录国内5400余种核心与专业特色期刊、博硕论文、报纸、行业标准、法律法规、行业经济数据统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技术发展动态、国外经济发展动态等信息,涵盖企业技术创新、经营决策、企业管理、WTO、行业动态等专业资料信息《中国图书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数据库》《各行业百科数据库》《声像资料数据库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数据库》等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例讲解CNKI的检索方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分类检索、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四种方式在每种方式的检索结果(包括二次检索的检索结果)里都可以进行二次检索,可以无数次的进行,逐步缩小检索范围,直至检索结果为零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是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下属的一家大型的专业化数据公司,是中文期刊数据库建设事业的奠基人自1989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期刊等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推广应用,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光盘制作发行和网上信息服务于一体;收录有中文期刊8000种,中文报纸1000种,外文期刊4000种,拥有固定客户2000余家目前已成为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坚强支柱之一在以上的数据库中,最为常用也最受大家欢迎的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它源于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1989年创建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其全文和题录文摘版一一对应,经过16年的推广使用和完善,全面解决了文摘版收录量巨大但索取原文繁琐的问题全文版的推出受到国内广泛赞誉,同时成为国内各省市高校文献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还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积累全文文献728多万篇,分七大专辑:自然科学专辑、农业科学专辑、医药卫生专辑、教育科学专辑、经济管理专辑、图书情报专辑、工程技术专辑 万方数据库简介知识来源: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第一批开展互联网服务的企业之一,万方数据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中国第一的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知识的全面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全民信息素质的成长覆盖范围:自然科学、数理化、天文、地球、生物、医药、卫生、工业技术、航空、环境、社会科学、人文地理等各学科领域

这个是没有具体网址的,每隔一定的周期会更新一些目录出来,2015年最新的目录你可以在中文期刊在线查询。

呵呵,情况就是这样,通信类的吗,给你推荐一下吧,58期刊网的《信息系统工程》,再网上一搜就可以出来了

是一个备选的数据库,里面有许多期刊可供参考。有的还需要费用。另外,这里面的期刊不一定是核心期刊,因为,每年核心期刊都会变。想要知道哪些是核心期刊,直接百度就可以。

数字人文期刊官网投稿

一般投稿杂志社通过率不是很高,之前试过了几次,基本都是石沉大海了,所以目前我们单位都是投稿欣启论文网,应该是属于一个代理机构。价格各方面也比较合理,选择的刊物也很多,如果你不了解可以去问问,我们是评职称用的,如果你是别的用途,可以多了解一下。可以先给杂志社投稿,如果没通过再去找可靠的机构发,不过目前网上很多冒充杂志社的假冒网站,如果是新人建议直接找可靠的机构发,别折腾了半年发了假冒的期刊,得不偿失

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研究学术论文以及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状况的文献综述和信息性文章。来稿应框架完整、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理通顺。(1) 文题、作者姓名(一般不超过 6 人)、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编、关键词均需中英文对照。论文如果获得有关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需提供基金名称及编号;提供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别、民族(汉族可不写)、出生年、职称、学位以及联系人姓名、职称、电话、传真及 E-mail 地址。(2)论文题目应简洁、准确,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中文摘要字数一般在 200~300 字间,内容应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结果等;英文摘要字数在450~500个单词左右(对中文摘要内容进行扩展),简要地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关键词的个数为 3~5 个。(3)文中量、单位及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的正确书写。(4)图、表和公式应通篇分别编号,图题、表题应有中英文对照。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形式。(5)参考文献格式规范,且不少于15个。(6)稿件具体格式、体例请参考近期出版的《人文地理》期刊,或参考网站稿件修改说明。投稿约定(1)原稿必须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发表的论文。本刊严禁一稿多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种重复投稿。一旦发现上述情况,稿件将按退稿处理,作者本人两年内所投稿件将不被受理。(2)以下几种情况的稿件,同等条件下不予接收。①参与学术会议交流的稿件,全文已纳入会议论文集,并有一定传播范围,或在网络数据平台可检索并下载到全文。会议组织者与本刊有事先约定的除外。②从已完成的学位论文中摘编出来的、未加入新数据资料进行深加工的稿件。③已经在博客、论坛等网络媒介上发布的稿件。④对本刊已明确作出退稿处理的稿件,请不要修改后再投本刊。(3)文责自负。对论文有实质贡献者都通过署名或致谢方式表明其贡献且不存在著作权争议;对所引用观点、资料等均已标注清楚,不存在抄袭、剽窃行为;自引情况严重者,一经核实,编辑部将建议作者撤稿;如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稿件,本刊将协助权利人追究侵权责任,并保留追究其侵权行为对本刊造成损失的权利。(4)稿件审查结果在三个月内通知作者,在此其间,作者不得将稿件投往他处(投稿一个月后作者可咨询初审结果)。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作者决定改投他刊或退稿,请通知编辑部后,再进行处理。编辑部得到初审、外审意见以及决定录用稿件后,将及时通知作者。(5)在稿件的修改过程中,修改周期为15日,即收到编辑部修改意见后15日内修回。如遇特殊情况,须向责任编辑说明;若超过稿件修改时限,并未及时需向编辑部说明情况,作自动撤稿处理。(6)在不伤害稿件本意的情况下,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技术性、文字性修改;如进行实质内容的修改,需要征得作者同意方可进行。(7)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于编辑部所有(具体约定参照网站版权协议)。本刊所刊登论文的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使用。(8)本期刊对拟录用稿件收取版面费,应付作者稿酬将在版面费中扣除,或以样刊形式抵消。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征稿《中国人民大学校报》征稿 杂志类型:艺术科技社科文艺综合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1987年创刊以来,秉承“关注现实,创新理论,打造品牌”的办刊理念,立足中国人民大学,面向国内外,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结合,并注重从多学科、跨学科的角度推动学术研究,发表了一批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的优秀论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设有本期论坛、专题研究、哲学·文化、经济·社会、政治·法律、文学·历史、学者访谈、学人自述、学术动态等主要栏目。注重学术性、理论性、探索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从2003年开始,将扩版至16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1-5170/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5420。立足人大,面向全国,竭诚欢迎校内外学者指导、赐稿、订阅。来稿要求: 1、本刊以“经济管理”为特色栏目,特别吁请有识之士支持。 2、来稿应是尚未公开发表的文章,有独创性,且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重点突出、结构完整、文字精炼,内容应遵守保密原则。文稿一般不超过5000字。 3、文稿应依次包括:论文题名、作者姓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同时须在文尾注明:作者、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以及邮编、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 4、正文要求: ①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 ②中英文摘要:中文以200字左右为宜,应包括研究目的、对象、方法、结果、结论等。 ③中英文关键词:反映文章主题内容名词性专业术语,以3-8个为宜,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 ④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单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社科类的层次标题的序号采用一、(一)、1、(1)、1);自然科学类层次序号采用1、1、1。层次不宜过多,最多不超过五级。 ⑤文内图表:图应标明图序、图题、图位;表要求采用三线表,并标明表序、表题、表位。 ⑥各类文献的注录格式如下: 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任选)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5、基金项目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注明基金项目及项目编号。 6、文稿中的量、单位、符号、数字用法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7、稿件发出后3个月内未接到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鉴于人手有限,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来稿请寄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邮箱,勿寄个人,以免延误或丢失。 编辑部E-mail: 8、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9、本刊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对来稿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或删节,不同意者请注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

  • 索引序列
  • 数字人文杂志官网
  • 数字人文期刊官网
  • 数字人文杂志
  • 数字人文期刊官网网址
  • 数字人文期刊官网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