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官网联系方式怎么填写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官网联系方式怎么填写

发布时间: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官网联系方式怎么填写

怎么说你好呢,堂堂的211国家重点大学都不知道我不知道你还知道啥? 东北农业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自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学科基础雄厚,整体实力较强。现有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29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 学校拥有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定权,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现有专任教师1 097人,其中教授195人,副教授25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26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79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讲座教授3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3人,博士生导师145人。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之一。拥有72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有农业部俄语培训中心,生物学设有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 516人,其中研究生3 061人,本科生15 873人,外国留学生137人。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各级各类学生10万多人,其中既有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也有一批遍布全国的“创业型”人才,更有一大批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全国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落地型”人才。 学校以“北方现代农业”和“北方寒地农业”为科研特色,紧紧围绕国家特别是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发展重点、热点及难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设有2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部级研究中心,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其中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黑龙江省省属院校中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校至今,学校承担的各类课题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26项。 学校以“立足龙江,服务‘三农’,发挥优势,积极服务”为办学宗旨,以贡献求支持,以支持促发展,为黑龙江省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6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和重大科技效益奖,连续17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次获得黑龙江省“振兴经济奖”,并被授予黑龙江省“小康建设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已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52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内最早与俄罗斯开展联合办学的高校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以东北亚为主、博采众长”的国际交流特色。 学校具有良好办学条件。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3亿元,图书馆藏书71万册(其中电子图书99万册)。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是全国首批31个试点高校中唯一的地方院校。主办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渔业经济研究》、《大豆科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积极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1996年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高校工委和省教委命名为“先进党组织”,1998年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0年被授予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工会,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新世纪中的东北农业大学,将紧紧抓住国家“教育优先发展”和黑龙江省建设“高教强省”的有利时机,秉承“博学笃行,明德亲民”的校训,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校风,满怀信心地向着“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具有我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和开放式大学”奋进!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国家首批211 (黑龙江的国家首批211大学,哈工大,哈工程,东农),农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农机都是国家重点。学校在哈尔滨。要是上不去更好的大学,这个学校也值得上。关键看你是什么程度,和什么学校比,你想学什么专业。这么直接问怎么样,很难说。看跟谁比呗。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官网联系方式怎么填

如果单纯从学校来看,肯定是东北农业大学比较好的。但是要依照你的高考成绩来填报。如果想念农校的话还有很多的学校可以选择,没必要拘泥于这两所。

东北农业大学比江西农业大学好,但是,你要考虑来东北的损失,四年过去,你会发现你的思想,能力并不及你的南方上二本的同学,我现在大四,最后悔的事就是来东北上大学,感觉自己的见识还不如在南方上二本的同学,

没那么麻烦吧审稿通过了,还要自己再审核,你最好打个电话到杂志社问一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从学校机构---出版社---如下得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官网联系方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没有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收录,应该不算核心期刊。但《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

有两个版本,社会科学版的不是中文核心期刊。另一个是,在中国知网上一查就知道了。是的话就有2008年核心期刊字样。

知网里有一些,你自己到图书馆网站下载吧  如果要我下就追问一下  [1]赵小燕, 《呼啸山庄》中哥特式特征的运用(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2)  [2]吴海明, 浅论《呼啸山庄》对哥特传统人物的继承和发展[J] 考试周刊,2010,(33)  [3]李琳,刘秀云, 论哥特艺术写法在《呼啸山庄》中的运用与发展[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7)  [4]何琼, 论哥特式艺术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运用[J] 湖北社会科学,2009,(4)  [5]喻欢欢, 浅析《呼啸山庄》的哥特式风格[J] 消费导刊,2009,(15)  [6]杨丽荣, 《呼啸山庄》:一部有新意的哥特小说[J] 文教资料,2009,(25)  [7]石晓红, 论《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式风格[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2)  [8]李佳玉, 从《呼啸山庄》和《简爱》看哥特式小说风格[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9]印层层, 从《呼啸山庄》看艾米莉·勃朗特的哥特情结[J] 考试周刊,2008,(7)  [10]黄德林, 艾米莉·勃朗特的“哥特情”与《呼啸山庄》[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11]田仙枝, 试述《简爱》与《呼啸山庄》小说写作成功的关键——尽现哥特式小说的魅力[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  [12]邵丽君,李贞慧,陈翠芳,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J] 电影文学,2008,(12)  [13]张苎文, 论哥特式小说的风格特征在《呼啸山庄》中的广泛体现[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2)  [14]刘文珍, 《呼啸山庄》的哥特式特征与作者性格浅析[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15]董静,何琼, 论《呼啸山庄》的哥特式特征[J] 世界文学评论,2007,(2)  [16]张若昕, 《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式艺术手法[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6)  [17]刘佳, 论《呼啸山庄》中哥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英文)[J] 语文学刊,2006,(S1)  [18]孙冬梅 论《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形象和哥特艺术手法[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4)  [19]蒲若茜 《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J] 外国文学评论,2002,(1)  [20]蒋永国 从《呼啸山庄》看艾米莉·勃朗特的哥特情结[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  [21]邹之萍,王文彦 哥特式小说与《呼啸山庄》[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22]叶红 浪漫的壮诗 哥特式的悲歌——谈谈《呼啸山庄》的创作方法问题[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方网站联系方式怎么找

登录东北大学图书馆网站可以查询,或直接致电东北大学图书馆。电话你可以在网站上找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99年创刊,双月刊,每期96页。本刊依托东北大学优越的教学、科研环境,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宗旨,致力于交流和传播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成果,促进东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结合,加速学科建设的综合化与人才素质的完善化。主要栏目有:科技哲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法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教育研究等。“科技哲学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栏目,在2006年和2010年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比中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和“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该专栏依托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刊载国内外科技哲学研究方面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开设10年来已发表论文200多篇,被转载率达40%。近年来,该栏目已有数十篇论文被国内三大权威文摘转载。其中,刘大椿教授的论文《技术何以决定人之本质》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王子彦教授的论文《值得重视的城市蔓延问题》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1期转载;周春彦博士的论文《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4期转载;陈凡教授的论文《论工程伦理学研究的趋势与路径》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转载;王玲博士的论文《科技与奥运契合过程及特征的历史解析》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全文转载;斯文·欧威·汉森的论文《技术哲学视阈中的风险和安全》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等等。本刊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据2011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2010年社会科学版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为052,在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673种)中排名22;期刊影响因子为406。《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大16开,每期96页,国内定价10元/册,全年6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758国内统一刊号:CN 21-1413/G4国内邮发代号:8-123国际邮发代号:BM7815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399信箱)国内读者可在当地邮局订阅。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地 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号巷11号主 编:左 良编辑部主任:徐用吉 主任委员(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丁烈云副主任委员(Vice 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左良委员(Members):于 立 邓大松 王建平 王 前 王铭玉 叶 平 朱葆伟庄新田 陈 凡 汪同三 李兆友 李 凯 张明国 张 雷肖 峰 迟福林 林木西 欧阳康 周光辉 金启军 钟田丽娄成武 洪晓楠 赵 雯 徐用吉 郭亚军 魏 江主 编(Chief Editor):左 良副主编(Vice Chief Editor):徐用吉 左 良:主编徐用吉: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全面负责本刊编辑出版工作。李新根:主任助理,协助主任负责本刊编辑出版工作,并负责科技哲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王 薇:责任编辑,负责经济与管理研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题、法学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付示威:责任编辑,负责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 来稿要求观点鲜明并有创新,论证严谨,数据准确,语言流畅,文字简洁,篇幅以6000~9000字为宜(包括图表,中英文摘要,即计算机统计中“字数”),正文用A4纸五号宋体5倍行间距排版,大标题用小二或三号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来稿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少于20字)、姓名、作者单位(单位全称、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查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正文、参考文献以及英文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英文部分另排一页,2倍行间距。摘要应说明文章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作主语,字数200~250字。作者简介置于篇首页地脚,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省略)、出生地(籍贯),单位、职称,学位(硕士或博士)。只介绍第一作者及非第一作者中的教授。参考文献只列入最主要且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引用处用“[序号]”标注,并按在文中出现的次序依次编排。几种主要类型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含标点符号)如下。期刊:[序号]著者题名[J]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数):起止页码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文集:[序号]著者引用的具体文章题名[M]//文集著者文集名 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著者 论文名[D] 保存地(城市名):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应在首页地脚处注明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只接受在学报网站投稿系统投稿。请在系统注册时准确填写作者尤其是通讯作者的联系地址、电话、E-mail等信息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科技哲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法学研究教育研究语言文学研究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方网站联系方式

登录东北大学图书馆网站可以查询,或直接致电东北大学图书馆。电话你可以在网站上找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99年创刊,双月刊,每期96页。  本刊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刊源。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版)》,2007年本刊影响因子410;总被引频次304,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位居前列。

  • 索引序列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官网联系方式怎么填写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官网联系方式怎么填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官网联系方式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方网站联系方式怎么找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方网站联系方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