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故宫学刊国家级期刊目录查询

故宫学刊国家级期刊目录查询

发布时间:

故宫学刊国家级期刊目录查询

《明代宫廷教育思想初论》,《求是学刊》2015年第2期。《怀柔远人:国史〈明实录〉对西域“回回”记载的价值取向》,《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明清实录对武当山记载的差异》,《南都学坛》2015年第2期。《〈湖北天门熊氏契约文书〉的学术价值》,《中华读书报》2015年2月4日第15版。《〈清实录〉修纂中的汉化现象论析》,《华中国学》第三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第311—324页。《论中国史学谱系的层累与延展——兼论中国史学史体系的发展模式》,《人文杂志》2014年第8期。《历史与社会(文摘)》2014年第4期转载;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1期转载。《王士祯家族历史撰述初探》,《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5期。《明代皇室子弟教育初论》,《长白学刊》2014年第4期。《中国宫廷的游戏与娱乐》,《紫禁城》2014年第2期。《〈宋实录〉川蜀作者群初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翁心存日记〉所见〈清宣宗实录〉版本考》,《文献》2013年11月第6期。《论国学的学格》,《光明日报》2013年8月26日第15版“国学版”。《试析〈明实录〉对刘基形象的记载与塑造》(与谢盛合作),《学术研究》2013年第5期。《〈宋实录〉河南作者群初探》,《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清实录〉的文献价值与文本解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3年第10期转载。《试论〈清实录〉在整饬吏治中的指导性作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民国学者应用、整理和研究〈清实录〉初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试论儒学思想在史学实践中的贯彻》,《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5期。《从〈翁心存日记〉看清代实录馆的修纂与运作》,《史学史研究》2012年第4期。《试述〈清实录〉史料的来源与流向》,《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又《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12年第8期转载。《实录体史书在中国文化承传上的特殊贡献》,《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皇帝实录》,《人文论丛》201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试述〈明实录〉对武当山的记载及其价值》,《江汉论坛》2011年第12期;又收入《故宫·武当山研讨会论文集》,故宫出版社2012年。《王朝与天下之辨:明末清初“新民本”对君主私天下本质的揭露》,《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从〈清实录〉看海南的航海与海盗问题》(与谢盛合作),《新东方》2011年第3期。《欲乐还忧:崇祯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1年第6期。《化神奇为腐朽——明熹宗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1年第5期。《追回失去的快乐——明神宗后期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1年第4期。《没有快乐的童年——明神宗早期宫廷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1年第3期。《压抑后的“井喷”——明穆宗的宫廷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1年第2期。《修醮宴安求长生——明世宗的宫廷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1年第1期。《试述〈明太宗实录〉对建文帝形象的描写与塑造》,《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从历史与新闻的关系看史学的传播和普及》,《郑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明宣宗宫廷娱乐生活特征与影响述论》,载《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永宣时代解读》,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又载《永宣时代及其影响——两岸故宫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故宫出版社2012年。《论儒学与史学的关系——以儒学对实录体史书编纂的影响为例》,载《中国的思想与社会——历史研究的回顾、探索与展望》,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张舜徽中华人民通史新探》,《华中学术》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清实录〉世传版本考》,《明清论丛》第十辑,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试述〈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形象的塑造》,《学术研究》2010年第5期。《试论〈明实录〉对建文帝的态度及其变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11年第1期转载。《逐步突围——明武宗娱乐生活的阶段性特征(下)》,《紫禁城》2010年第9期。《逐步突围——明武宗娱乐生活的阶段性特征(上)》,《紫禁城》2010年第8期。《突破围城(下)——明武宗肆无忌惮的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0年第7期。《突破围城(上)——明武宗肆无忌惮的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0年第6期。《滑向逸游:明宪宗与明孝宗的宫廷娱乐》,《紫禁城》2010年第5期。《儒家伦理与皇帝私欲的冲突与折衷——明英宗与明代宗的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0年第4期。《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明宣宗骄奢荒唐的宫廷娱乐》,《紫禁城》2010年第3期。《新年共乐逢亨运,多寿惟惭祝眇躬——明宣德年间的宫廷节庆娱乐》,《紫禁城》2010年第2期。《红叶舞丹霜后落,青山如画马前看——明宣宗的效游和巡游》,《紫禁城》2010年第1期。《明实录所见登州的对外往来》,《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人民出版社2009年。《明代宫廷修书仪制考述》,《故宫学刊》总第五辑,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朝回足清暇,抚景情更怡:明宣宗的宫廷游乐活动》,《紫禁城》2009年第12期。《闲暇琴书足自娱,每从周孔溯唐虞:宣宗的宫廷文艺娱乐》,《紫禁城》2009年第11期。《天理与人欲的动态平衡:明宣宗宫廷娱乐生活特征》,《紫禁城》2009年第10期。《从心所欲不逾距:明成祖的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09年第9期。《围城里的陶醉:明太祖的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09年第8期。《〈宋实录〉史料的来源与流向》,《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的交叠与分野》,《湖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9年第7期转载。《皇史宬尊藏〈清实录〉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1期。《论儒臣与宦官对明代皇帝娱乐的影响及较量》,《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清实录宫藏版本考》,《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台湾),第40期,2008年。《利玛窦“送礼”初探》,(澳门)《文化杂志》2008年春季刊。《〈清实录〉稿底正副本及满汉蒙文本形成考论》,《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明代的〈汉书〉经典化与刘邦神圣化的现象、原因与影响》,《长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从英法德意俄美汉译国名的演变看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认知过程》,载《语义的文化变迁》第145~17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五代实录修纂考》,《人文论丛》2005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唐五代实录修纂机构考述》,《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6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实录体史学研究:让中华文明的特色更鲜明》,《社会科学报》(上海)2007年5月17日。《实录修撰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朱熹修纂〈宋高宗实录〉考论》,《朱子学刊》2006年第1辑(总第16辑),黄山书社2006年。《司马迁所创纪传体对实录体的影响》,《史记论丛》第三集《逐鹿中原》,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从边缘到中心:明清实录对东北历史观察视角的转换》,《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从唐实录体裁看实录体的特征与地位》,《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宋钦宗实录〉的修纂与价值》,《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4期。《明代西器东传探研》,《兰州大学学报》2006第1期。《〈唐太宗实录〉的修纂及历史影响》,《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期。《明实录职官校正》,《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4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大明志书〉修纂及特点考论》,《明清安徽典籍研究》,黄山书社2005年。《饶宗颐对史学正统论研究的学术贡献――〈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发微》,《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5年第9期转载。《张居正官史修纂的革新措施》,《长江大学学报》2005年1期。《明至清中叶长江流域的西器东传》,《中国文化》第21期,2004年6月。《谶谣: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社会学家茶座》总第7辑,2004年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家建立新型君臣关系的尝试》,《历史文献论集》,崇文书局2003年。《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江汉论坛》2003年10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4年2期。《西器东传与前近代中国社会》,《学术月刊》2003年8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3年6期转载。《试析章学诚妇女观及对其史学观的影响》,《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评中国古代史学的“史才”论》,《史学史研究》2003年3期。《〈明夷待访录〉的近代“误读”与“新民本”思想的历史影响》,《哲学研究》2003年第2期。《“国民性改造运动”与中国民族旅游性格的重塑》,《人文论丛》2001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试论直书与曲笔对明实录价值的影响》,《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1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从唐甄对君民关系的考察看其新民本思想》,《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明代起居注的兴废及其对明实录修纂的影响——兼论儒家意识与君主专制的冲突与摩擦》,《史学月刊》2002年第4期。《明代史馆探微》,《史学史研究》2000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0年8期转载。《张舜徽与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国学研究》,《求索》2001年第6期。《明代国史与野史的生态关系——以〈明实录〉的禁藏与流传为线索》,《学术月刊》2000年5期。《从唐甄的旅游观看中国文化的转型》,《旅游学刊》2000年3期。《明实录修纂程序述要》,《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1期。《略论中国传统旅游的人文精神》,《人文论丛》1999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明实录修纂考述》,《历史文献研究》总18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国传统旅游的伦理特征》,《旅游学刊》1999年第4期。《直书与曲笔:传统修史原则的一体二翼》,《学术月刊》1999年3期。《睿宗、崇祯及南明诸朝实录修纂考述》,《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2期。《明实录研究述略》,《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试论〈洪芳洲公文集〉的史料价值》,《洪芳洲研究论集》,台湾洪芳洲研究会1998年。《从宋明家庭经济的经营看中国文化的转型》,《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8年第3期。《从明代城市功能的转变看中国文化的转型》,《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张舜徽清代学术史研究初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11月专辑。《朱元璋历史观与史学思想初探》,《江汉论坛》1997年5期。《明实录体裁与体例研究》,《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3期。《会通思想及其历史回声》,《船山学刊》1997年1期。《明实录的版本与收藏》,《文献》1997年1期。《明实录修纂与明代政治斗争》,《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7年第3期转载。《明实录主题思想及民族史料价值》,《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4期。《试论〈殷虚书契考释〉的方法和价值》,《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六辑)1995年10月。《大戴礼记经文校正》,《文史》第39辑,中华书局1994年。《从朱元璋的正统观看他对元蒙的政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明实录人名校勘补遗》,《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四辑),燕山出版社1993年。《朱元璋偶像崇拜与政策走向》,《安徽史学》1993年第2期。《谣谚与古代教育及科举》,《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2期。《史记人民性悖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3年第1期转载。《明实录地名校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明实录人名校勘》,《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二辑),燕山出版社1991年。《大戴礼记校正》,《古籍整理与研究》,第6期,中华书局,1991年6月。《钱大昕史学思想钩沉》,《嘉定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又收入《钱大昕研究》论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在历史学视角及体例的转折点上——张舜徽先生〈中华人民通史〉研究》,《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0年第5期转载。《司马迁与郑樵的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史记不朽之迷——史记成功原因新探》,《古籍整理》1990年2期。《时代中心的史学》,《社会科学家》198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89年第10期转载。《苏颂与史学》(与张三夕合作),《古籍整理》1988年第3期;后收入《苏颂研究文集》,鹭江出版社1993年版。《大戴礼记校正二十则》,《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编辑本段选题范围  1、大学通选课、选修课。   2、大学名校内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   3、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演讲。   4、中学文科类课程及第二课堂、兴趣课堂。   5、中国历朝历代大事   6、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编辑本段播出节目  1、不停息的旋律   2、智慧的痛苦   3、传承的神韵 幕后相关(20张)  4、当茶遇到咖啡   5、地球成长史(上、中、下)   6、昆虫系列   7、风雅百代存   8、撼天之旅   9、华夏春秋志   10、建筑不是房子   11、冷眼看热点   12、女人说话(上、下)   13、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   14、品读水浒   15、人的生与活   16、生命的奥秘   17、时代的加速器——数字   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节目18、探寻宇宙   19、文明的发动机   20、文学的个性   21、物理的挑战   22、相识数学   23、与健康手拉手   24、智慧的痛苦   25、清十二帝疑案   26、论争象牙塔   27、面对缪斯女神   28、企业的方向盘——管理   29、社会的源动力——经济   30、新解《红楼梦》   31、语言的方程   32、身边的礼仪   33、金正昆谈现代礼仪   34、周思源也说秦可卿   35、《钱钟书》系列   36、地域文化的形成   37、红楼六家谈   38、老舍的文学地图   39、《海洋生灵》系列   40、李云龙   41、鲁迅   42、老子与百姓生活   43、说聊斋   44、张恨水系列   45、吕不韦   46、二战人物   47、红楼梦里的配角   48、中国电影百年   49、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正说和珅、正说多尔衮、正说孝庄、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李连英)   50、文明的驻足地   51、经典中的爱情   52、孔庆东看武侠小说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节目53、明亡清兴六十年   54、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   55、易中天品三国   56、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57、于丹《论语》心得   58、于丹《庄子》心得   59、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   60、贞观之治   61、我读经典   62、玄奘西游记   33、我心中的陈嘉庚   64、新解三十六计   65、武则天   66、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家具、玉器、瓷器、漆器、杂项)   67、诗歌唐朝   68、唐高宗真相   69、西厢记   70、唐伯虎   71、苏轼   72、于丹《论语》感悟   73、李清照   74、红旗渠的故事   75、范蠡   76、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   77、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78、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林黛玉、薛宝钗袁腾飞 节目、贾宝玉、史湘云)   79、汉代风云人物   80、解读《三字经》   81、传奇太后   82、张爱玲   83、心灵鸡汤   84、王国维   85、玄武门之变   86、教育系列   87、方尔加讲孔子   88、杨子荣   89、汉代国策风云   90、焦裕禄   91、郑和下西洋600年祭   92、传奇紫砂壶   93、千古中医故事   94、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   95、蜀地探秘   96、历史人物的悲剧   97、李斯   98、班墨传奇   99、鲍鹏山新说水浒(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宋江)   100、两宋风云   101、金戈铁马辛弃疾   102、梅兰芳   103、诗歌唐朝   104、周岭揭秘曹雪芹   105、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   106、抗日名将杨靖宇   107、苦命皇帝咸丰   108、大明嘉靖往事   109、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晁错、袁盎、窦婴、韩信、刘邦 、 王立群:项羽、吕后)   110、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   111、京剧大师程砚秋   112、康熙大帝   113、白蛇传奇   114、白居易   115、解读中医   116、红楼梦   117、清朝陵寝之谜   118、道光与鸦片战争   119、战国说客双雄   120、孟子的智慧   121、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122、唐宋八大家   123、长恨歌   124、破解幸福密码   125、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126、易经的奥秘   127、水墨齐白石   128、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奇   129、胡雪岩的启示   130、名相管仲   131、《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132、永乐大帝   133、南唐后主李煜   134、走近曹操   135、解码关公   136、解读《弟子规》   137、竹林七贤   138、东汉开国   139、末代皇帝溥仪   140、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   141、成语趣谈   142、太平公主   143、回顾开国大典   144、塞北三朝(辽)   145、传奇王阳明   146、三言二拍   著名作家梅毅讲述《隋唐英雄志》147、侠骨柔情陆放翁   148、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   149、大国医   150、大风歌   151、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   152、名人酒故事   153、大隋风云(上部)   154、中华孝道   155、春秋五霸编辑本段特邀专家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高日晖:文学博士、大连大学副教授   胡金兆: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北京市文联退休编审   喻大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蒙曼 《大隋风云》节目王树增:国家一级作家、大校军衔   段怀清:浙江大学副教授   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   周汝昌: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蒙 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康 尔: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周文顺:郑州大学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乔 良:现任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空军少将,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张望朝:现为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   陈毅明:现任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李 蕾:河南省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副主任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赵英健:河北遵化市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   孟宪实: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   孙立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于 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隋丽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立群: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立群 节目徐放鸣:现任徐州师范大学美学教授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孙丹林:锦州市楹联学会会长 ,渤海大学特聘教授   高有鹏: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昌集: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康 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赵 林: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刘扬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曾国平:重庆大学贸易及法律学院院长   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纪连海:北师大二附中高级历史教师   李敬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赵世民:中央音乐学院教师   淳 子:上海东方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女作家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郦波《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节目姚淦铭: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   刘心武:当代作家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马 骏:法学博士、国防大学教授   周思源: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   马瑞芳:山东大学教授,学者,作家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福索音:清华大学教授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周岭:87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剧   曾仕强: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姜安: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   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 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副研究员   孙 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梅铮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员   王启涛: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袁腾飞: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北京市高级教师   赵晓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江 英:教授,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正师职, 大校军衔   郦 波: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   翁思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高级记者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从事医学工作20年   魏新 《东汉开国》节目吕立新:书画鉴定专家   董平: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商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   于涛: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主任、博士   吴桐祯: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特级教师   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魏新:山东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作家,诗人   刘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梅毅:中国作家协会一级作家   韩田鹿: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雨: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赵玉平: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国学博士、心理学博士   罗大中:中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   张大千:脑科医学专家,中西医结合内科教授   朱翔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北京四中校长助理   李清泉: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博士   李晓: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   厉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编辑本段讲座集录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读经典之〈明经读史 感悟人生〉》、《大故宫》(正在录制)   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大年初一说经典》   于 丹: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悟〉》   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吕后)、《大风歌》、《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千古中医故事之华佗》、《宋史》(正在录制)   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和珅、刘墉、纪晓岚、多尔衮、鳌拜、吴三桂、大太监李莲英)、《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   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我读经典之〈独特的启蒙〉》、《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解读〈弟子规〉》   金正昆:《金正昆谈现代礼仪》   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   蒙 曼: 《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上部)-隋文帝、(下部)-隋炀帝(正在录制)   乔 良: 《新解三十六计》   康 震: 《唐诗的故事》( 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我读经典之〈庄子的人生境界〉》、《唐宋八大家》 曾巩、欧阳修(韩愈、柳宗元、王安石(9月1日起播出)、三苏父子(即将录制))   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   隋丽娟:《慈禧》、《我读经典之<兼爱与非攻>》   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韩非子>〉》、《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从司马到司马》(即将播出)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读经典之〈毛佩琦七解<中庸>〉》、《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马 骏: 《二战风云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拿破仑》(正在录制)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贾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八十回后真故事)   王启涛: 《蜀地探秘之<李冰与都江堰>》、《忧乐范仲淹》(即将播出)   刘扬体:《经典中的爱情》   姜安: 《战国说客双雄(张仪、苏秦)》   李炜光:《正说包公》   高日晖:《范进中举》   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   徐放鸣:《另类英雄李云龙》、《我读经典之〈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   王晓秋:《大变动中的中国之甲午风云》   王新陆:《解读中医》   康 尔:《传奇紫砂壶》   周文顺:《焦裕禄》   福索音:《汶川地震原因初探》   赵英健:《清朝陵寝之谜》(慈禧、康熙、道光、嘉庆)   陈毅明:《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李昌集:《《西厢记》中的爱情》、《从悲到喜说西厢》   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鲁迅》、《我读经典之 <论语>的魅力》、《从<说笑>看钱钟书的幽默》   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   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   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阎崇年老师解说《康熙大帝》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汉代国策风云》   周思源:《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正说三国人物》、《周思源也说秦可卿》、《文明太后》(正在录制)   李 蕾: 《红旗渠的故事》   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漆器篇、杂项篇)   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溥仪》、《光绪》(正在录制)   葛剑雄:《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葛剑雄谈地域文化》   周岭: 《周岭解密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节日》(端午节、春节)、《奏折的秘密》(即将播出)   曾仕强:《我读经典之〈易经与人生〉》、《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   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袁腾飞:《两宋风云》、《塞北三朝》(辽、金(即将播出)、西夏(即将播出))   赵晓岚:《李煜》、《金戈铁马辛弃疾》   江英:《回首开国大典》   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下部(即将播出,在后期制作)》   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大明万历往事》(正在录制)   魏新:《东汉开国》   赵玉平:《麻辣说三国之<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   莫砺锋:《杜甫的文化意义》、《诗歌唐朝》、《蜀地探秘之杜甫草堂》、《白居易》   傅佩荣:《孟子的智慧》   翁思再:《梅兰芳》、《伶界大王谭鑫培》   吕立新:《水墨齐白石》、《写实徐悲鸿》   董平:《名相管仲》、《传奇王阳明》   商传:《永乐大帝》《朱元璋》(正在录制)   于涛:《走近曹操》   吴桐祯:《成语趣谈》   梅铮铮:《蜀地探秘之武侯祠》、《解码关公》   王树增:《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刘强:《竹林七贤》   傅佩荣教授解读《孟子的智慧》朱翔非:《中华孝道》   张大千:《名人酒故事》   罗大中:《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   杨雨:《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性德》(即将播出)   韩田鹿:《三言二拍》、《西游记》(正在录制)   梅毅:《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   李清泉:《英雄项羽》   李晓:《商贾传奇》   厉华:《信仰的力量》   李山:《春秋五霸》(正在播出)   王卫平:《春秋吴国风云录》(正在录制)

你好!希望我的成果能帮助你:全国出版社名录 ISBN代码 名称 地址 省市 80030 宝文堂书店 北京市东四八条52号 北京 200 北京出版社 北京市东兴隆街51号 北京 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内 北京 5639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东效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5300 北京古籍出版社 北京市东兴隆街51号 北京 81004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广播学院内 北京 810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海淀区学院路37号,原名北京航空学院 北京 5303 北京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东兴隆街51号 北京 5304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140号 北京 81013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阜成门外花园村(原北京工业学院 北京 80500 北京旅游出版社 北京市东兴隆街51号 北京 805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北京市东兴隆街51号 北京 81002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农业大学内 北京 80502 北京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西裱褙胡同34号 北京 5301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北京市东兴隆街51号 北京 303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北太平庄北京师范大学内 北京 81014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花园村学院路 北京 5302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北京市东兴隆街51号 北京 81003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 5402 北京燕山出版社 北京市 北京 5619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北京 5030 测绘出版社 北京市三里河路50号 北京 80017 长城出版社 北京市三里河路40号 北京 80015 长征出版社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北京 5056 朝花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北总部胡同32号 北京 5054 朝华出版社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21号 北京 80068 大地出版社(前身为红旗出版社 北京沙滩北街2号 北京 80019 档案出版社 北京市丰盛胡同21号 北京 5028 地震出版社 北京市复兴路63号 北京 116 地质出版社 北京市羊市大街64号 北京 5053 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万寿路 北京 5060 东方出版社 北京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北京 81000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对外贸易学院内 北京 5036 法律出版社 北京市白广路1号 北京 5064 纺织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长安街12号 北京 04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沙滩后街55号 北京 5008 工人出版社 北京市六铺炕 北京 80012 工商出版社 北京市三里河东路10号 北京 80014 光明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永安路106号 北京 118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2819信箱 北京 80049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北京市夏外燕京饭店内 北京 5027 海洋出版社 北京市北礼士路 北京 80046 航空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北苑 北京 5051 红旗出版社(更名大地出版社) 北京市沙滩北街2号 北京 5025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16号 北京 111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百万庄南街1号 北京 5041 教育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北太平庄北环西路10号 北京 5033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北京市西什库茅屋胡同甲3号 北京 80022 金盾出版社 北京市翠微路22号 北京 80025 经济管理出版社 北京市月坛北小街2号 北京 5058 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安门外刘兰塑胡同8号 北京 80021 军事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颐明园军事科学院内 北京 80027 军事译文出版社 北京市66信箱 北京 03 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内大街137号 北京 5023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和平里北口化工学院内 北京 110 科学普及出版社 北京市白石桥路32号 北京 80040 昆仑出版社 北京市西什库茅屋胡同甲3号 北京 5045 劳动人事出版社 北京市和平里中街12号 北京 5020 煤炭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和平里北路16号 北京 105 民族出版社 北京市和平里东路 北京 80018 能源出版社 北京市阜成路桥西 北京 5048 农村读物出版社 北京市复兴路61号 北京 109 农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枣营路 北京 80001 企业管理出版社 北京市阜外三里河国家经委内 北京 5029 气象出版社 北京市白石桥路46号 北京 5019 轻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阜成路3号 北京 302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清华大学内 北京 80033 求实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央党校内 北京 5014 群众出版社 北京市东长安街14号 北京 01 人民出版社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北京 114 人民交通出版社 北京市和平里东街 北京 107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沙淮后街55号 北京 80020 人民军医出版社 北京市复兴路22号甲3号 北京 102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北总布胡同32号 北京 80002 人民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金台西路人民日报社 北京 5009 人民体育出版社 北京市体育馆路8号 北京 117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市天坛西里10号 北京 02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北京 103 人民音乐出版社 北京市翠微路2号 北京 115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市东长安街27号 北京 5003 荣宝斋 北京市琉璃厂西街19号 北京 100 商务印书馆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36号 北京 8005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建国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内 北京 10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北京 5021 石油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外馆东后街甲36号 北京 80009 时事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万寿寺甲2号 北京 5012 世界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外交部街甲31号 北京 5013 书目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文津街7号 北京 120 水利电力出版社 北京市三里河路六号 北京 80043 烃加工出版社 北京和平里石化总公司请报所内 北京 5016 外国文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北京 5600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北京外语学院内 北京 80003 万国学术出版社(原中国学术) 北京西直门外大街展览馆 北京 5018 文化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沙滩后街55号 北京 5039 文化艺术出版社 北京市前海西街17号 北京 5010 文物出版社 北京市五四大街29号 北京 80029 文字改革出版社 北京市朝内南小街51号 北京 80028 现代出版社 北京市安定门外外馆东街甲1号 北京 5011 新华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门西街97号 北京 5042 新时代出版社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半截塔2号 北京 80005 新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北万庄 北京 80045 学术书刊出版社,原名学术期刊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北京 5024 冶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灯口74号 北京 80000 印刷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翠微路8号 北京 80034 宇航出版社 北京市阜成路8号849信箱24分 北京 80006 语文出版社 北京市朝内南小街51号 北京 5022 原子能出版社 北京市百万庄中区1号2108信箱 北京 5015 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史家胡同 北京 80023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北京颐和园东测中央党校南院1924信箱 北京 5035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央党校内 北京 5066 中国标准出版社 北京市三里河 北京 5005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大佛寺东街8号 北京 5000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市安定门外外馆东街甲1号 北京 5031 中国地图出版社 北京市北纸坊西街3号 北京 106 中国电影出版社 北京市北环西路15号 北京 5001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北京市北太平桥大街4号 北京 80004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北京市地坛国际贸易研究所内 北京 80016 中国妇女出版社 北京市史家胡同24号 北京 80035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北京市礼士路 北京 80024 中国画报出版公司 北京市花园村人民画报社内 北京 80010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外车公庄西路10号 北京 80048 中国集邮出版社 北京市东长安街27号 北京 11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百万庄 北京 5045 中国金融出版社 北京市西交民巷22号 北京 5017 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西黄城根南街9号 北京 5046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白石桥路3号 北京 5061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北京市 北京 5038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内大街130号 北京 5032 中国旅游出版社 北京市前门东大街2号崇文门饭店 北京 5002 中国盲文出版社 北京市卢沟桥内109号 北京 5040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太仆市街 北京 80032 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北京市百万庄南街1号 北京 80026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农业科学院内 北京 5006 中国青年出版社 北京市东四北大街十二条21号 北京 80008 中国曲艺出版社 北京市建国门泡子河10号 北京 30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39号 北京 8101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木樨地 北京 5044 中国商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单商业部内 北京 5007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北京市东四十二条21号 北京 80007 中国摄影出版社 北京市红星朝同61号 北京 500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鼓楼西大街甲58号 北京 80044 中国食品出版社 北京市百万庄8号食品报社转 北京 5052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北京市百万庄路24号 北京 113 中国铁道出版社 北京市东单三条12号 北京 5037 中国统计出版社 北京市三里河国家统计局内 北京 5059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北京市建国门泡子河10号 北京 104 中国戏剧出版社 北京市东四八条52号 北京 80041 中国新闻出版社 北京市金台路人民日报社内 北京 5057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北京市北京饭店5107房间 北京 5050 中国展望出版社 北京市太平桥大街4号 北京 5620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北太平庄 北京 101 中华书局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36号 北京 80042 中外文化出版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什坊街 北京 30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矿业学院附属中学内 北京 81001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魏公村 北京 80013 中医古籍出版社 北京市东直门中医研究院内 北京 80011 专利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阜成路八里庄 北京 80047 紫禁城出版社 北京市故宫博物院内 北京 5063 作家出版社 北京市沙滩北街7号 北京 5385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长春市斯大林大街102号 长春 5602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春市斯大林大街自由广场 长春 5601 吉林大学出版社 长春市吉林大学内 长春 5383 吉林教育出版社 长春市斯大林大街102号 长春 5384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长春市斯大林大街102号 长春 5386 吉林美术出版社 长春市斯大林大街102号 长春 206 吉林人民出版社 长春市斯大林大街 长春 50528 吉林文史出版社 长春市 长春 5387 时代文艺出版社 吉林省长春市斯大林大街102号 长春 81024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长沙市 长沙 314 湖南大学出版社 长沙市 长沙 5355 湖南教育出版社 长沙市展览馆路 长沙 5357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长沙市展览馆路 长沙 5356 湖南美术出版社 长沙市人民路14号 长沙 217 湖南人民出版社 长沙市河西银盆南路67号 长沙 5358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长沙市 长沙 80523 巴蜀书社 成都市盐道街3号 成都 80548 蜀蓉棋艺出版社 成都市青龙巷9号 成都 5614 四川大学出版社 成都市九眼桥 成都 5408 四川教育出版社 成都市盐道街3号 成都 5364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成都市 成都 5410 四川美术出版社 成都市盐道街3号 成都 5409 四川民族出版社 成都市盐道街3号 成都 220 四川人民出版社 成都市盐道街3号 成都 5365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成都市盐道街3号 成都 (撤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成都市文化公园内招待所 成都 5411 四川文艺出版社 成都市盐道街3号 成都 5611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大连市 大连 5615 厦门大学出版社 福建省厦门市 福建厦门 80533 鹭江出版社 福建省厦门市 福建厦门 5334 福建教育出版社 福州市大梦山5号 福州 5335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福州市河西路得贵巷27号 福州 5393 福建美术出版社 福州市 福州 212 福建人民出版社 福州市河西路得贵巷18号 福州 5395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福州市得贵巷27号 福州 80516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福州市温泉路1号 福州 80534 海峡文艺出版社 福州市得贵巷27号 福州 80542 海天出版社 广东省深圳市深南中路 广东省 80541 海南人民出版社 广东省海南岛海口白坡 广东省箒 5407 漓江出版社 广西南宁市河堤路14号 广西南宁 5361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州市广仁路2号 广州 5406 广东教育出版社 广州市 广州 5359 广东科技出版社 广州市西堤新基辂37号 广州 80521 广东旅游出版社 广州市环市西路185号 广州 218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州市大沙头四马路 广州 80522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广州市环市路468号 广州 5360 花城出版社 广州市大沙头四马路 广州 5623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广州市五山 广州 5362 岭南美术出版社 广州市新基路37号 广州 5405 新世纪出版社 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内 广州 306 中山大学出版社 广州市中山大学内 广州 5413 贵州美术出版社 贵阳市北京路15号 贵阳 5412 贵州民族出版社 贵阳市 贵阳 221 贵州人民出版社 贵阳市延安路5号 贵阳 5317 北方文艺出版社 哈尔滨市道里地段街179号 哈尔滨 81008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哈尔滨市东北林学院内 哈尔滨 81007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 哈尔滨市南岗区复兴街16号 哈尔滨 5603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哈尔滨市南岗区复兴街16号 哈尔滨 5316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哈尔滨市道里森林街42号 哈尔滨 5388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哈尔滨市中山路154号 哈尔滨 5318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哈尔滨市道里森林街42号 哈尔滨 207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哈尔滨市道里森林街 哈尔滨 5319 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哈尔滨市道里森林街42号 哈尔滨 80517 西泠印社 杭州市湖滨路31号 杭州 308 浙江大学出版社 杭州市浙江大学内 杭州 80518 浙江古籍出版社 杭州市武林路125号 杭州 5338 浙江教育出版社 杭州市武林路125号 杭州 5341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杭州市武林路195号 杭州 81019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杭州市浙江美术学院内 杭州 213 浙江人民出版社 杭州市长征路196号 杭州 5340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杭州市武林路196号 杭州 5342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杭州市武林路125号 杭州 5339 浙江文艺出版社 杭州市武林路125号 杭州 5336 安徽教育出版社 合肥市跃进路1号 合肥 5337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合肥市跃进路1号 合肥 5398 安徽美术出版社 合肥市跃进路1号 合肥 212 安徽人民出版社 合肥市跃进路1号 合肥 5397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合肥市跃进路1号 合肥 5396 安徽文艺出版社 合肥市跃进路1号 合肥 80535 黄山书社 合肥市跃进路1号 合肥 5311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呼和浩特市呼伦路 呼和浩特 204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80号 呼和浩特 5351 湖北教育出版社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新育村63号 湖北省 80520 岳麓书社 湖南长沙市展览馆路 湖南长沙 5437 东北朝鲜民族出版社 吉林延吉市进学街友谊路11号 吉林延吉市 5332 明天出版社 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济南 5333 齐鲁书社 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 济南 5607 山东大学出版社 济南市山东大学内 济南 5328 山东教育出版社 济南市九经路胜利大街 济南 5331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济南市九经路胜利大街 济南 5330&n

楼上说的是考古和文物方面的,博物馆只有《故宫博物院院刊》列入了cssci扩展目录,除此之外,文博方面最好的应该就算是《中国博物馆》了。

故宫学刊国家级期刊目录名单

楼上说的是考古和文物方面的,博物馆只有《故宫博物院院刊》列入了cssci扩展目录,除此之外,文博方面最好的应该就算是《中国博物馆》了。

《世界记忆名录》收编的是符合世界意义入选标准的文献遗产,是世界记忆工程的主要名录。这份名录由秘书处保管,通过联机方式在因特网上公布。除《世界记忆名录》以外,世界记忆工程还鼓励建立地区和国家名录。这两个名录主要收集具有地区和国家意义的文献遗产。地区和国家名录并非在重要性上次于世界记忆名录,而是保护地区和国家文献遗产的手段,因为并不是所有文献遗产都具有世界意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就是中国的国家级名录。 世界记忆名录,包括世界级、地区级和国家级,收录了符合相关甄选准则的文献遗产。文献遗产可被列入一个以上的名录。世界记忆名录收录具有全球性意义的文献遗产。地区和国家名录则分别收录具有地区及国家意义的遗产。这些名录的意义在于:* 提高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及公众对其遗产重大意义的认识* 协助从政府和其他捐助者处筹集资金凡提名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遗产,必须根据下列甄选标准之一做出相对评估:影响——文献遗产对世界历史产生过的超越民族的重大影响,这些文献不仅具有本民族的意义,而且具有超越民族和地域的世界意义。时间——文献遗产代表性地反映了世界史上的某个重大变革时期,或有助于了解世界某一重大时刻的历史。地点——涉及对世界历史或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地区和地点。人物——文献与对世界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杰出贡献的个人或民族的生平或著作有密切联系。主题(领域)——以特殊方式记载世界史或文化中的一个重大主题的文献。形式和风格——文献的特殊特征状况.是一种风格或形式的典型范例。社会价值——文献具有超越一个民族文化的显著的社会、文化和精神价值。除了以上7个标准以外,还要考虑两个辅助性标准,虽然它们自身还不够重要,但有助于提高文献的重要性。 完整性——如果某文献遗产显示出高度的完整性,那它的重要性会提高。 稀缺性——如果某文献遗产是独一无二的或特别稀有的,那它的重要性也会提高。这两项标准对认定文献遗产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起参考作用。有些文献遗产也许具有一系列符合选择标准的价值。例如,某文献是因为某主题或者作者而重要,但也许还有更多的理由,如果再符合辅助标准的话,即完整性和稀缺性,其文化内涵会更大。 截至2013年,中国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遗产共有9份: 序号 文献遗产名称 保存地 列入时间 1 传统音乐录音档案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1997 2 清朝内阁秘本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1999 3 纳西族东巴古籍 云南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 2003 4 清代大金榜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2005 5 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 中国国家图书馆 2007 6 《本草纲目》 中日美三国图书馆  2011 7 《黄帝内经》 中国国家图书馆  2011 8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  广东省档案局、福建省档案局20139元代西藏官方档案西藏自治区档案馆20131、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1997年入选)  现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收藏的中国50多个民族的传统音乐与民间音乐录音档案,长达7000小时。其中包括家喻户晓的民间艺人阿炳创作的传世名曲。2、清代内阁秘本档有关十七世纪在华西洋传教士活动的档案(1999年入选)  保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该文献形成于17世纪中叶,共24件。这部分档案系统完整地反映了西洋传教士在华活动的情况。其核心内容是汤若望案历史上称历法之争。3、东巴古籍文献(2003年入选)  现存云南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东巴经》是纳西族的东巴教祭司使用的宗教典籍,世代传承下来的尚存2万余卷。分别收藏于我国的丽江、昆明、北京、南京、台湾,以及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东巴经》的内容涉及历史、哲学、社会、宗教、语言文字,以及音乐、美术、舞蹈等许多传统学科,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东巴经》由东巴文字写成。东巴文字有2000多个字符,其源甚古,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4、清代科举大金榜(2005入选)  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科举制度的标志性文献档案,这些“清朝金榜”均为清代士子通过科举考试殿试的名单。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终于清光绪31年(公元1905年),经历了1300年的历史。清代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遇重大吉庆,加开恩科。清代的科考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等级,殿试是科考的最高规格,它是由皇帝亲自出题对通过了童试、乡试、会试的贡士们进行考试。殿试的成绩榜就是“金榜”。“金榜”是黄纸墨字,书满汉两种文字,以皇帝诏令的形式下达。“金榜”分大、小两种,大金榜加盖“皇帝之宝”用于张挂,长度一般在15至20米之间,宽为8至9米之间。小金榜不用印,供皇帝御览和举行典礼时宣布名次使用。“金榜”又有文科、武科之分,在清代,文科大金榜张挂于天安门外长安横街的长安左门,武科大金榜张挂于天安门外长安横街的长安右门,三天后收回内阁保存。清朝金榜现存有200多份,涵盖了从康熙6年到光绪29年230多年间科举考试的殿试成绩榜。5、“样式雷”建筑图档(2007入选)  现存于世的样式雷图档逾两万件,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有15000余件,其余主要收藏在故宫博物 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文物研究所。“样式雷”为中国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始祖雷发达(1619~1693),原籍江西。清初,雷发达应募到北京供役内廷,康熙初年参与修建宫殿,被“敕封”负责内廷营造工程。直至清代末年,雷氏家族有六代后人都在朝廷样式房任掌案职务,历时200余年,负责过北京故宫、北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设计的图样绘制、烫样制作,同行中称这个家族为“样式雷”。雷氏家族设计制作的建筑烫样独树一帜,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设计程序的重要资料。6、《本草纲目》1593年金陵版(2011年入选)  该版本已成为世界珍宝,存世不多,现存中国、日本(最多)、美国的图书馆。《本草纲目》1593年金陵版,是迄今中外一切版本的祖本。是由中国明代李时珍(1518-1593)编著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内容涉及医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诸多领域。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该书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18世纪到20世纪期间,《本草纲目》被全译或节译成英、法、德、俄、韩等20多种语言文字,再版100余次,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西方许多领域学者的研究对象。7、《黄帝内经》1339年胡氏古林书堂印刷出版(2011年入选)   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黄帝内经》为当今世界上保存最早、最完好的版本。《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性著作,成书于距今2200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期。该书系统总结了公元前2世纪以前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实践经验,揭示出中医学的生命观、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黄帝内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模式至今仍然被传统医药学运用和西方医学借鉴,是世界医学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好见证。8、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2013年入选)“侨批”通俗的叫法是“番批”,也叫“汇款与家书同襟”。“批”在闽南语和广东话中是“信”的意思,海外华侨寄回家乡的信或款被称为侨批。侨批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主要发生地以广东潮汕、福建闽南地区居多。100多年前,大量国人前往东南亚谋生,当时通信相对闭塞,华侨们只能靠侨批传音信、寄钱回家。侨批是维系海外侨胞和国内侨眷的纽带,也是侨乡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侨批档案”包括“福建侨批”和“广东侨批”两部分。福建和广东保存的侨批档案及相关文献达16万件之多,来自广东三大侨乡的达到16万件,包括潮汕侨批10万余件、五邑侨批4万余件、梅州侨批1万多,福建侨批数量仅万余件,但保存时间跨度长,独具闽南特色,是“侨批档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一种说法是,侨批档案,广东看数量,福建看精品。侨批具有真实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罕见性和完整性等特点,作为珍贵的民间文书,有别于一般书信,它涵盖侨乡与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信息,融汇中外商贸往来、邮传、驿递、金融、汇兑等方面的历史记录,是未经后来人刻意雕琢的史信,被盛赞为中国“20世纪的敦煌文书”。9、元代西藏官方档案(2013年入选)“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共有22份珍贵的元代历史档案。这些珍贵的元代档案文献大致年代为1304年至1367年。其中有4份文档是用八思巴文书写的元代皇帝给西藏地方寺院、官员等的圣旨,是元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来往的重要文书档案之一。由于八思巴文是曾在元代辉煌并流行近百年之后逐渐从人们的视觉和意识中消失的文字,纸质版八思巴文档存世极为稀少,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至今的这4份纸质八思巴文档案对元代时期与西藏地方政府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依据作用。其他18份藏文铁券文书形成年代大致为公元1304年始到公元1367年止,其内容多为当时地方政权所有者为其管辖的官员、寺庙下发的文书,包括萨迦法王的法旨,帕竹王的一部分文书。这些档案文书保存完好、发掘并向世人展示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对元代西藏地方政权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提供极高的研究价值。这22份珍贵的西藏历史档案是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的极少部分,是从整理出的近一百万件档案中挑选出来的年代较久远、价值较高的西藏历史档案。

故宫学刊国家级期刊目录图片

《明四家书画鉴赏》 单国强     《时起波澜的明代画坛》 单国强     《明吴门画派艺术略谈》 单国强 《艺苑掇英》 31期 《中国古代实景山水画史略连载之二—— 元代至明代》 单国强 《紫禁城》 2008年9期 《中国古代实景山水画史略连载之一——六朝至两宋》 单国强 《紫禁城》 2008年8期 《吴昌硕绘画艺术的金石味》 单国强 《紫禁城》 2008年4期 《中国实景山水画史略之三 清代》(下) 单国强 《紫禁城》 2008年11期 《中国实景山水画史略之三 清代》(上) 单国强 《紫禁城》 2008年10期 《中国巨匠·王锋》 单国强 石头出版社 2006年 《中华艺术通史·明代·下》(主编) 单国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米芾〈研山铭〉是否全卷皆伪》 单国强 《紫禁城》 2005年2期 《初鉴故宫藏几幅李公麟传作》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十。 2005年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织绣书画》 单国强主编 商务印书馆(香。 2005年 《赵之谦:花卉、山水、人物》 单国强 《紫禁城》 2004年7月 《罕见的石锐存世真迹——〈山店春晴图〉卷》 单国强 《紫禁城》 2004年5月 《珠联璧合的王翚、恽寿平合册》 单国强 《紫禁城》 2004年3月 《中国美术·明清近代》(主编) 单国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古书画史论集》 单国强 紫禁城出版社 2004年 《鉴析〈出师颂〉的时代和价值》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3年11月 《赵之谦》 单国强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3年 《赵之谦属不属“海派”》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2年第2期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清代书法》 单国强主编 商务印书馆(香。 2001年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清代书法》 单国强主编 商务印书馆(香。 2001年 《明代绘画史》 单国强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中国美术史·明代》 单国强主编 济南齐鲁书社 2000年 《古画鉴识》 单国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赏石与中国绘画》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9年2期 《明清宫廷肖像画》 单国强 《明清论丛》( 1999年12月 《金陵八家画集》 单国强主编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9年 《扬州八怪全集——郑燮》 单国强主编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9年 《仕女画图典》 单国强主编 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9年 《肖像画图典》 单国强主编 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9年 《中国美术史》 单国强等 山东齐鲁出版社 1999年 《徐渭画集》 单国强主编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9年 《水墨画技法综述》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8年4期 《试析“海派”含义》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8年2期 《王铎书法精品》 单国强副主编 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8年 《古代仕女画集》 单国强主编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年 《肖像画历史概述》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7年2期 《林良、吕纪生平考略》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7年1期 《王铎绘画精品》 单国强副主编 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7年 《六朝书画鉴藏》 单国强 《文物天地》 1996年第2期 《隋唐五代书画鉴藏》 单国强 《文物天地》 1996年第1期 《真假之间——从辨伪角度谈书画鉴定》 单国强 《炎黄艺术》(台湾) 1996年5月 《浙派的研究倾向》 单国强 《美术史论坛》 1996年4号 《台湾“清玩雅集”书画藏品管窥》 单国强 《紫禁城》 1996年1期 《中国古代书画的代笔问题》 单国强 《美术史论坛》 1996年1号 《学书唯好帖——“乾隆四家”且述且作》 单国强 《炎黄艺术》(台北) 1996年10月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 单国强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 《中国巨匠·林良》 单国强 台湾锦绣出版公司 1996年 《董其昌画集》 单国强主编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 《戴进》 单国强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6年 《沈周书画集》 单国强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 《中国巨匠·吕纪》 单国强 台北锦绣出版社 1996年 《中国巨匠·禹之鼎》 单国强 台湾锦绣出版社 1996年 《巨匠与中国名画·任伯年》 单国强 台湾麦克出版社 1996年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单国强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 《元人〈搜山图〉》 单国强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 《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 单国强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 《李公麟〈维摩说教图〉》 单国强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 《赵孟頫〈二马图〉》 单国强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 《武元直〈赤壁夜游图〉卷》 单国强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 《两宋书画鉴藏》 单国强 《文物天地》 1995年第5期 《明清绘画的社会文化内涵刍议》 单国强 《美术研究》 1995年3期 《清代宫廷仕女画的特色》 单国强 《紫禁城》 1995年3期 《赵孟頫信札系年初编》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5年2期 《古代仕女画概论》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5年10月特刊 《清代宫廷仕女画的特色》 单国强 《东方》(香港) 1995年10期 《中国巨匠·吴伟》 单国强 台湾锦绣出版公司 1995年 《朱耷的书法》 单国强 《炎黄艺术》(台北) 1995年 《清代书画鉴藏概述》 单国强 《文物天地》 1994年第1期 《元代书画鉴藏史略》 单国强 《文物天地》 1994年6月 《明代书画鉴藏概说》 单国强 《文物天地》 1994年5月 《故宫文物大典》 单国强副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4年12月 《故宫博物院藏明清绘画》 单国强副主编 紫禁城出版社 1994年 《张瑞图和〈六体千字文〉》 单国强 《名家翰墨》(香港) 1994年 《古画鉴赏与收藏》 单国强 吉林科技出版社 1994年 《中国巨匠·戴进》 单国强 台湾锦绣出版社 1994年 《晚明两大传统的融合趋势》 单国强 《新美术》 1993年第1期 《清初“四王”画派与清代宫廷山水》 单国强 《美术史论》 1993年4期 《戴进作品时序考》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3年4期 《明代宫廷绘画概述》(下)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3年1期 《清代书法分类丛书》 单国强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3年 《“四王”画派与院体山水》 单国强 《清初四王画派。 1993年 《明四家画集》 单国强(主编)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3年 《昭陵六骏图》 单国强 《中国名画鉴赏辞典》 1993年 《葵石图》 单国强 《中国名画鉴赏辞典》 1993年 《漫谈米派山水三大家》 单国强 《美术》 1992年5期 《明代宫廷绘画概述》(上)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2年4期 《戴进生平事迹考》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2年1期 《古建与陈列》 单国强 《中国博物馆》 1991年3期 《空前盛会话吴门》 单国强 《新美术》 1991年1期 《中国书画》 单国强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访美观摩中国肖像画随感》 单国强 《紫禁城》 1990年6期 《肖像画类型刍议》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0年4期 《“吴门画派”名实辨》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0年3期 《明代吴门绘画概论》 单国强 《明代吴门绘画。 1990年 《虞世南〈摹兰亭序卷〉》 单国强 《中国文物鉴赏》 1990年 《唐寅〈庵图〉》 单国强 《紫禁城》 1989年5期 《明末清初书法》 单国强 《西泠艺业》 1989年3期 《王晏及其书迹》 单国强 《西泠艺业》 1989年3期 《试析“金陵八家”合称的原因》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9年3期 《试论古代肖像画性质》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8年4期 《清初四僧的肖像画》 单国强 《美术史论》 1988年3期 《为龙传神》 单国强 《紫禁城》 1988年1期 《〈关羽擒将图〉与〈聘庞图〉》 单国强 《艺苑掇英》 1987年7月13期 《中国古代绘画史论著的研究概况》 单国强 《文物天地》 1986年3期 《中国古代美术·明代书画》 单国强编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年 《画自迥异意相近“金陵八家”之士家简述》 单国强 《中国画》 1984年4期 《任熊的〈麻姑献寿图〉》 单国强 《紫禁城》 1984年1期 《〈清明上河图〉的传说》 单国强 《北京艺术》 1984年1期 《潇湘图》 单国强 《人民画报》 1983年第7期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单国强 《文史知识》 1983年5期 《吴伟及其作品》 单国强 《中国画》 1983年1期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 单国强 《文史知识》 1983年12期 《清代宫廷仕女画和冷枚〈凝思图〉》 单国强 《中国文学》 1982年8期 《茅龙飞出右军窝——明代陈献章的茅草笔草书〈 单国强 《紫禁城》 1982年5期 《仇英及其〈人物故事〉册》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2年3期 《宋蔡襄〈自书诗札册〉》 单国强 《文物》 1982年1期 《书法中兴的清代书坛》 单国强 《书法丛刊》第2辑 1981年2月 《明代仇英的仕女画》 单国强 《紫禁城》 1981年2期 《古代仕女画琐谈》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1年2期 《关羽擒将图》 单国强 《紫禁城》 1981年1期 《明代宫廷画中的三国故事题材》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1年1期 《蔡襄的几件存世墨迹》 单国强 《书法丛刊》1辑 1981年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仕女画选集》 单国强主编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年 《吴伟和〈溪山渔艇图〉》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0年2期 《传神艺术——介绍六幅清代画家的肖像画》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0年1期 《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 单国强 《文物》 1980年1期 《包世臣〈艺舟双辑〉和他的书法》 单国强 《人民中国》 1979年12期 《为百花传神——介绍宋人〈百花图〉》 单国强 《美术》 1978年2期 《清初四王画派研究——四王画派与院体山水》 单国强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3年

《明代宫廷教育思想初论》,《求是学刊》2015年第2期。《怀柔远人:国史〈明实录〉对西域“回回”记载的价值取向》,《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明清实录对武当山记载的差异》,《南都学坛》2015年第2期。《〈湖北天门熊氏契约文书〉的学术价值》,《中华读书报》2015年2月4日第15版。《〈清实录〉修纂中的汉化现象论析》,《华中国学》第三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第311—324页。《论中国史学谱系的层累与延展——兼论中国史学史体系的发展模式》,《人文杂志》2014年第8期。《历史与社会(文摘)》2014年第4期转载;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1期转载。《王士祯家族历史撰述初探》,《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5期。《明代皇室子弟教育初论》,《长白学刊》2014年第4期。《中国宫廷的游戏与娱乐》,《紫禁城》2014年第2期。《〈宋实录〉川蜀作者群初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翁心存日记〉所见〈清宣宗实录〉版本考》,《文献》2013年11月第6期。《论国学的学格》,《光明日报》2013年8月26日第15版“国学版”。《试析〈明实录〉对刘基形象的记载与塑造》(与谢盛合作),《学术研究》2013年第5期。《〈宋实录〉河南作者群初探》,《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清实录〉的文献价值与文本解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3年第10期转载。《试论〈清实录〉在整饬吏治中的指导性作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民国学者应用、整理和研究〈清实录〉初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试论儒学思想在史学实践中的贯彻》,《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5期。《从〈翁心存日记〉看清代实录馆的修纂与运作》,《史学史研究》2012年第4期。《试述〈清实录〉史料的来源与流向》,《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又《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12年第8期转载。《实录体史书在中国文化承传上的特殊贡献》,《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皇帝实录》,《人文论丛》201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试述〈明实录〉对武当山的记载及其价值》,《江汉论坛》2011年第12期;又收入《故宫·武当山研讨会论文集》,故宫出版社2012年。《王朝与天下之辨:明末清初“新民本”对君主私天下本质的揭露》,《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从〈清实录〉看海南的航海与海盗问题》(与谢盛合作),《新东方》2011年第3期。《欲乐还忧:崇祯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1年第6期。《化神奇为腐朽——明熹宗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1年第5期。《追回失去的快乐——明神宗后期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1年第4期。《没有快乐的童年——明神宗早期宫廷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1年第3期。《压抑后的“井喷”——明穆宗的宫廷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1年第2期。《修醮宴安求长生——明世宗的宫廷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1年第1期。《试述〈明太宗实录〉对建文帝形象的描写与塑造》,《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从历史与新闻的关系看史学的传播和普及》,《郑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明宣宗宫廷娱乐生活特征与影响述论》,载《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永宣时代解读》,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又载《永宣时代及其影响——两岸故宫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故宫出版社2012年。《论儒学与史学的关系——以儒学对实录体史书编纂的影响为例》,载《中国的思想与社会——历史研究的回顾、探索与展望》,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张舜徽中华人民通史新探》,《华中学术》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清实录〉世传版本考》,《明清论丛》第十辑,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试述〈明太祖实录〉对朱元璋形象的塑造》,《学术研究》2010年第5期。《试论〈明实录〉对建文帝的态度及其变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11年第1期转载。《逐步突围——明武宗娱乐生活的阶段性特征(下)》,《紫禁城》2010年第9期。《逐步突围——明武宗娱乐生活的阶段性特征(上)》,《紫禁城》2010年第8期。《突破围城(下)——明武宗肆无忌惮的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0年第7期。《突破围城(上)——明武宗肆无忌惮的娱乐生活》(与谢盛合作),《紫禁城》2010年第6期。《滑向逸游:明宪宗与明孝宗的宫廷娱乐》,《紫禁城》2010年第5期。《儒家伦理与皇帝私欲的冲突与折衷——明英宗与明代宗的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10年第4期。《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明宣宗骄奢荒唐的宫廷娱乐》,《紫禁城》2010年第3期。《新年共乐逢亨运,多寿惟惭祝眇躬——明宣德年间的宫廷节庆娱乐》,《紫禁城》2010年第2期。《红叶舞丹霜后落,青山如画马前看——明宣宗的效游和巡游》,《紫禁城》2010年第1期。《明实录所见登州的对外往来》,《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人民出版社2009年。《明代宫廷修书仪制考述》,《故宫学刊》总第五辑,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朝回足清暇,抚景情更怡:明宣宗的宫廷游乐活动》,《紫禁城》2009年第12期。《闲暇琴书足自娱,每从周孔溯唐虞:宣宗的宫廷文艺娱乐》,《紫禁城》2009年第11期。《天理与人欲的动态平衡:明宣宗宫廷娱乐生活特征》,《紫禁城》2009年第10期。《从心所欲不逾距:明成祖的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09年第9期。《围城里的陶醉:明太祖的宫廷娱乐生活》,《紫禁城》2009年第8期。《〈宋实录〉史料的来源与流向》,《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的交叠与分野》,《湖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9年第7期转载。《皇史宬尊藏〈清实录〉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1期。《论儒臣与宦官对明代皇帝娱乐的影响及较量》,《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清实录宫藏版本考》,《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台湾),第40期,2008年。《利玛窦“送礼”初探》,(澳门)《文化杂志》2008年春季刊。《〈清实录〉稿底正副本及满汉蒙文本形成考论》,《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明代的〈汉书〉经典化与刘邦神圣化的现象、原因与影响》,《长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从英法德意俄美汉译国名的演变看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认知过程》,载《语义的文化变迁》第145~17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五代实录修纂考》,《人文论丛》2005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唐五代实录修纂机构考述》,《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6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实录体史学研究:让中华文明的特色更鲜明》,《社会科学报》(上海)2007年5月17日。《实录修撰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朱熹修纂〈宋高宗实录〉考论》,《朱子学刊》2006年第1辑(总第16辑),黄山书社2006年。《司马迁所创纪传体对实录体的影响》,《史记论丛》第三集《逐鹿中原》,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从边缘到中心:明清实录对东北历史观察视角的转换》,《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从唐实录体裁看实录体的特征与地位》,《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宋钦宗实录〉的修纂与价值》,《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4期。《明代西器东传探研》,《兰州大学学报》2006第1期。《〈唐太宗实录〉的修纂及历史影响》,《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期。《明实录职官校正》,《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4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大明志书〉修纂及特点考论》,《明清安徽典籍研究》,黄山书社2005年。《饶宗颐对史学正统论研究的学术贡献――〈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发微》,《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5年第9期转载。《张居正官史修纂的革新措施》,《长江大学学报》2005年1期。《明至清中叶长江流域的西器东传》,《中国文化》第21期,2004年6月。《谶谣: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社会学家茶座》总第7辑,2004年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家建立新型君臣关系的尝试》,《历史文献论集》,崇文书局2003年。《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江汉论坛》2003年10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4年2期。《西器东传与前近代中国社会》,《学术月刊》2003年8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3年6期转载。《试析章学诚妇女观及对其史学观的影响》,《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评中国古代史学的“史才”论》,《史学史研究》2003年3期。《〈明夷待访录〉的近代“误读”与“新民本”思想的历史影响》,《哲学研究》2003年第2期。《“国民性改造运动”与中国民族旅游性格的重塑》,《人文论丛》2001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试论直书与曲笔对明实录价值的影响》,《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1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从唐甄对君民关系的考察看其新民本思想》,《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明代起居注的兴废及其对明实录修纂的影响——兼论儒家意识与君主专制的冲突与摩擦》,《史学月刊》2002年第4期。《明代史馆探微》,《史学史研究》2000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0年8期转载。《张舜徽与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国学研究》,《求索》2001年第6期。《明代国史与野史的生态关系——以〈明实录〉的禁藏与流传为线索》,《学术月刊》2000年5期。《从唐甄的旅游观看中国文化的转型》,《旅游学刊》2000年3期。《明实录修纂程序述要》,《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1期。《略论中国传统旅游的人文精神》,《人文论丛》1999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明实录修纂考述》,《历史文献研究》总18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国传统旅游的伦理特征》,《旅游学刊》1999年第4期。《直书与曲笔:传统修史原则的一体二翼》,《学术月刊》1999年3期。《睿宗、崇祯及南明诸朝实录修纂考述》,《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2期。《明实录研究述略》,《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试论〈洪芳洲公文集〉的史料价值》,《洪芳洲研究论集》,台湾洪芳洲研究会1998年。《从宋明家庭经济的经营看中国文化的转型》,《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8年第3期。《从明代城市功能的转变看中国文化的转型》,《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张舜徽清代学术史研究初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11月专辑。《朱元璋历史观与史学思想初探》,《江汉论坛》1997年5期。《明实录体裁与体例研究》,《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3期。《会通思想及其历史回声》,《船山学刊》1997年1期。《明实录的版本与收藏》,《文献》1997年1期。《明实录修纂与明代政治斗争》,《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7年第3期转载。《明实录主题思想及民族史料价值》,《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4期。《试论〈殷虚书契考释〉的方法和价值》,《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六辑)1995年10月。《大戴礼记经文校正》,《文史》第39辑,中华书局1994年。《从朱元璋的正统观看他对元蒙的政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明实录人名校勘补遗》,《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四辑),燕山出版社1993年。《朱元璋偶像崇拜与政策走向》,《安徽史学》1993年第2期。《谣谚与古代教育及科举》,《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2期。《史记人民性悖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3年第1期转载。《明实录地名校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明实录人名校勘》,《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二辑),燕山出版社1991年。《大戴礼记校正》,《古籍整理与研究》,第6期,中华书局,1991年6月。《钱大昕史学思想钩沉》,《嘉定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又收入《钱大昕研究》论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在历史学视角及体例的转折点上——张舜徽先生〈中华人民通史〉研究》,《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0年第5期转载。《司马迁与郑樵的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史记不朽之迷——史记成功原因新探》,《古籍整理》1990年2期。《时代中心的史学》,《社会科学家》198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89年第10期转载。《苏颂与史学》(与张三夕合作),《古籍整理》1988年第3期;后收入《苏颂研究文集》,鹭江出版社1993年版。《大戴礼记校正二十则》,《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故宫学刊国家级期刊目录名单公示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一部分,两院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宫。两院孰优?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00万件的珍藏同样无人匹敌。迁台的学者当时认为金石是最重要的,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拿走了不少(2382件)青铜器;文人重视书画,书画本身也好运载,能拿的尽可能拿,共拿走了5424件。其中仅宋画即达943幅,宋元山水画系列可构成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极品特展。中国有君子佩玉之说,故玉器也拿走不少。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计17934件,但却集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可谓名窑毕备。著名的三希堂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三希”中的“二希”,而台北藏有其中的“一希”。郭熙的《早春图》,现在台北,北京没有。北京有《清明上河图》,台北没有。龙袍,中国历代只有清王朝留下来的,当时的学者认为清朝的东西价值不大,没有拿,所以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龙袍也没有。 三十七年(1948)秋,国共战争形势逆转,故宫和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博筹备处决定挑选文物精品运往台湾。该年年底,第一批文物箱件由海军载运驶离南京,抵达基隆。次年,第二批文物由商船,第三批箱件仍由海军载运。故宫运台文物共2,972箱,只是北平南迁箱件(13,491箱)的百分之二十二,但颇多精品。中博筹备处运台的有852箱,也多是精品。 运台图书文物,政府成立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联管处将文物迁往台中县雾峰乡北沟新建的山边库房存放,又开凿防空山洞。联管处时期,进行对文物的抽查、清点;接着从事整理编目,先后编印了多种书籍,并有小型陈列室对外开放参观。其间也曾挑选精品前往美国,先后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等五处展出,先后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等五处展出,也参加过纽约「世界博览会」。 故宫迁来台北之后,陆续扩建数次,陈列空间逐渐扩大。五十七年(1968),又将图书文献从书画组中划分出来,使典藏文物单位由原来的古物、书画两组扩编为器物、书画、图书文献三处。五十九年(1970),又在文献处之下增设图书馆。其业务略举大端:如对文物重新点检、整理,详细登录;并且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如六十年起协助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增设中国艺术史组,这是台大艺术史研究所的前身。该组作育出许多艺术史研究人才,部分并在故宫任职。六十七年(1978),与国史馆合作校注《清史稿》,后由国史馆整理增订出版为《清史稿校注》。故宫也展开编辑和研究的工作,先后出版了多种期刊、专书、目录,以及书画、器物、善本古籍、清代文献等书册和裱装画轴、手卷等。故宫积极选派人员出国培训、考察,及参与国际学术性活动。主办数次国际性学术讨论会,如五十九年(1970)的「中国古画讨论会」;挑选精品出国参展,在日本大阪的「万国博览会」和韩国汉城的「中国展览会」,均大获佳评。 蒋复璁任职十七年馀,至民国七十二年(1983)因病请辞,国民党党史会主委秦孝仪接任院长。七十三年(1984),故宫新建行政大楼启用,器物、书画与图书文献三处的文物大都移至新大楼地下两层的库房存放。正馆陈列室加大,并作整体性的更新设计。库房和展览场所都建立恒温、恒 、防火、防潮、防震的措施以及二十四小时防盗的安全监控系统。七十四年(1985),故宫举办六十周年院庆,并举行学术演讲和讨论会。七十六年(1987),故宫正式成为行政院部会级的一级机关。此期间故宫接受「摩耶精舍」之捐赠,成立张大千先生纪念馆;并且营建「至善园」,八十五年(1996)新建图书文献馆落成。 民国八十年以后,故宫挑选文物出国展览。例如,是年美国华府的「探险时代的艺术」大展、八十五年至八十六年(1996-1997)美国的「中华瑰宝」巡回展览、八十七年(1998)法国巴黎的「帝国的回忆」展览。八十二年(1993),故宫开始与民间团体合作,借展西洋美术。例如,是年的「莫内及印象派画作」特展;八十四年(1995)的「罗浮宫博物馆珍藏名画」特展;八十七年(1998)的「毕卡索的世界」特展。八十八年(1999)开始,借展大陆文物。例如,是年的「三星堆传奇」特展;以及配合故宫「汉代文物大展」而商借的「马王堆汉墓」和「南越王墓」的文物展览。 八十九年(2000)五月,中央研究院院士杜正胜接任院长,以去政治化,回归艺术文化本质经营国立故宫博物院,揭橥本土、中华与世界兼具的多元文化观,注重美的普世性,本乎人性,成就人文,不以国家民族之荣耀为限。一年来他积极推动学术研究,举办定期小型研讨会,配合展览推出学术讨论会,如「文学与美术学术讨论会」、「清代档案与台湾史研究讨论会」等,并邀请国内外学者专题演讲。要求展览深入浅出,以收教育之功效,举办「展前说明会」,邀请院内同仁、志工与中小学教师提出看法与建议。 为解决本院长期存在的参观动线混乱、馆外人车杂 等问题,考虑台湾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防震设施,强调以科技方法维护文物,以及本院未来更长远的发展,规划「故宫新世纪」建设计划,提报行政院,分为五个子计划,针对展览空间,馆外交通,文物维护及分院之发展设立,勾勒本院二十一世纪发展的蓝图。 “两岸故宫藏品,比起来哪家的多?哪家的精品多?”这是两岸同胞乃至国际社会都不甚清楚而又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可以肯定地说,北京故宫不仅藏品远远多于台北故宫,而且总体上精品也多于台北故宫。在比较前,我想首先说明三个情况: 一是,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前,逊帝溥仪将1200余件书画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珍宝盗运出宫。新中国成立后,其中相当部分重新回到了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如《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五牛图》、《伯远帖》、《中秋帖》等。 二是,1933年故宫南迁文物共13491箱,部分文物南迁后,北平故宫本院所留文物相当多,也有不少珍品,沦陷期间还在继续清点未曾登记的文物,并征集了一批珍贵文物。南京政府曾下令马衡院长选择留平文物菁华装箱,分批空运南京,马院长虽将珍品编目造册报南京,但以各种理由推延装箱,后来一箱也未运走。南迁文物后来运台2972箱,占南迁箱件数的22%,当然多是精品。其实留下的78%精品也相当多。国民党向台湾运文物,因战争形势突变只运了三次,第三次拟搬运1700箱,由于运输舰舱位余地有限,加之仅有24小时装船时间,结果只运出972箱,另728箱也留在了内地。 三是,两岸故宫文物藏品构成上稍有不同。运台故宫文物约60万件,其中清宫档案文献38万件册,善本书籍近16万册,器物书画5万余件;加上抵台后征集的文物,总计65万余件。北京故宫原有明清档案800万件,善本特藏50多万册(件、块),器物书画100万件,总计达960万件。1980年明清档案划出,成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又将包括部分宋元版书在内的14万册宫廷藏书拨交国家图书馆及一些省市和大学图书馆。现北京故宫有藏品150余万件,其中1949年后征集24万多件,80%以上仍为清宫旧藏。 我们再从几大项文物来具体比较: 一、书画收藏。台北故宫藏有书画总计9120件,据介绍其中一半为优等和次等,元以前绘画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后像),元以前书法155件。北京故宫有书画15万件左右,约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的1/4,其中约1/3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有近420件元以前的绘画,310件元以前的书法。元以前书画总收藏量,数量上北京故宫低于台北故宫。但相对严格的鉴定工作,使得北京故宫早期(元以前)书画中,很少有早期和晚期(明清)之争。在绘画的时代方面,北京故宫的早期藏品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面貌,特别是东晋顾恺之的两件北宋摹本《列女图》卷和《洛神赋图》卷真实地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的绘画风格。就唐、五代、两宋绘画而言,台北故宫在数量上较北京故宫要多,但北京故宫元代绘画众多的收藏量和完善的品质堪称世界之冠。就宋代绘画而言,台北故宫的山水画珍品多于北京故宫,但北京故宫的人物画珍品则占有重要地位。北京故宫绘画藏品种类较全面,除卷轴画外,还藏有版画、年画、清宫油画、玻璃画、屏风画、贴落等,这些是台北故宫所缺乏和不足的。此外北京故宫还有10件唐宋壁画、7件唐五代敦煌纸绢画、1铺元代大幅壁画等。北京故宫庋藏的明清大幅宫廷书画也是台北故宫所缺少的,因为这些在文物南迁时有一定运输难度。由于台北故宫主要接收的是清宫旧藏历代书画,而18、19世纪的“扬州八怪”、“京江画派”、清初的“金陵诸家”、“四僧”等许多流派的绘画和书法为清宫所缺,如今已是国之重宝。北京故宫于上世纪60年代初已将上述几个时期书画收藏齐备。在书法方面,台北故宫的收藏量和品质不如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有4万多通明清尺牍,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远胜台北故宫在这方面的收藏。在碑帖方面,北京故宫的碑帖善本占全国大多数。目前尚没有见到文物南迁中有关碑帖的记录。 二、陶瓷类文物。北京故宫有35万件,一级品1100多件,二级品约6万件,还有上世纪以来在全国110多个窑口所采集的3万余片陶瓷标本。台北故宫有25248件清宫旧藏瓷器,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及明代官窑瓷器收藏均占优势,著名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绝大多数都藏在台北故宫。但北京故宫的收藏数量是台北故宫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瓷器、清代嘉庆至宣统官窑瓷器、历代民窑瓷器以及古陶瓷窑址标本、实物资料收藏方面,北京故宫均占有明显优势。北京故宫在历代官窑瓷器收藏方面,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也都相当可观,不容忽视。在古陶瓷收藏方面,两岸故宫各有千秋。 三、青铜器方面。北京故宫藏历代铜器5万余件,其中先秦青铜器约1万件,有铭文的1600余件,这三个数量均占中外传世与出土数量总和的1/10以上,是国内外收藏中国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另外有历代货币1万余枚、铜镜4000面、印押1万余件。台北故宫收藏有5615件青铜器,先秦有铭文的约500件。两岸故宫青铜器都以传世品为主,台北故宫藏品的总量和精品数量都较少,但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等重器则十分有名。 四、工艺类藏品方面。北京故宫藏有玉器28461件,数量上多于台北故宫的11445件,而且又征集了考古发掘出土的珍贵玉器数百件,其中安徽凌家滩遗址与六安杨公乡战国墓出土的一些玉器,为世所罕见,目前仅北京故宫有收藏。另外,北京故宫的“大禹治水”玉山,重逾万斤,还有重量数千斤的几件玉山,是台北故宫所不能及的。漆器、珐琅、玻璃、金银器、竹木牙角雕刻,以及笔墨纸砚等“杂项”,台北故宫总计7605件,北京故宫则有101355件。漆器总体上台北故宫精品较少;金属珐琅器,两岸所藏特点相近,但北京故宫的一些大型金属珐琅制品则是台北故宫所没有的;从台北故宫出版的有关如意、文玩等出版物所选文物看,其工艺水平明显逊于北京故宫藏品。另外,北京故宫还藏盆景1442件,匏器590件,而台北故宫无此收藏。 五、宫廷类文物收藏。北京故宫具极大优势,从代表皇权的典制文物到皇家日常生活用品文物,无所不藏。例如清代玉玺“二十五宝”、卤簿仪仗等为台北故宫所无,帝后冠服也最为齐全;反映清代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天文仪器、钟表亦为北京故宫特藏。清代皇帝稽古右文,重视文玩鉴赏,其鉴赏所用的印章,绝大部分藏在北京故宫。清代皇家信仰多种宗教,以本民族传统的萨满教、道教与藏传佛教为主。北京故宫收藏有大量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法器、祭器、造像、唐卡等,还完整地保存了宫廷中一些藏传佛教及道教殿堂的原状。 六、图书典籍方面。台北故宫所藏版本时代早(宋、元、明版较多)、卷帙完整、书品好者居多,如文渊阁《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宛委别藏》及部分“天禄琳琅”藏书等,多是独有的巨帙或孤善之品,相当珍贵。北京故宫所存数量不多的宋元版书多已拨交国家图书馆,但现存的明清抄、刻本,品种、数量众多,包括内府修书各馆在编纂过程中产生的稿本,呈请皇帝御览、待刻之书的定本,从未发刻的清代满、蒙、汉文典籍,为便于皇帝阅览或携带而重抄的各式书册,以及为宫内外殿堂陈设而特制的各种赏玩性书册。此外还有翰林学士、词臣自撰的未刊行书籍,各地藏书家进呈之书;一大批宫中戏本和档案;帝后服饰和器物小样、“样式雷”建筑图样、舆图等特藏文献,等等,以上共约5万册(件)。另有20余万块精美的武英殿“殿本”的原刻书版。这些构成了北京故宫善本特藏的特色。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除了所存旧藏外,有近1/5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各省市积极支持下征集、购买的散佚清宫文物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解放初期,国家就毅然花50多万港币从香港买回著名的“三希”中的两希——《伯远帖》和《中秋帖》。当时台湾也想买,但经费没有落实,他们至今引为憾事。迄今为止,先后有600多人向北京故宫捐献文物。毛主席三次将友人送自己的文物转送故宫保存。张伯驹、朱翼庵、孙瀛洲等人的无私捐赠,彪炳千秋。新征集的文物,许多在价值上比清宫旧藏毫不逊色。这使故宫很快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的巨大宝库,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明的象征。 由于多种原因,许多人对北京故宫文物藏品状况不很清楚,有人以为好东西都到了台湾,有的甚至说:“台北有文物没有故宫,北京有故宫没有文物”,这显然是误解。当然,文物自有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两岸故宫的收藏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只有从整体上来看待,才能全面地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多彩。

王受之的书或者蒋老师的书都可以,相当的平易近人

其实论文本身没有分A1 A2什么,关键是核心期刊都是属于比较权威的,核心期刊本身也有三六九等,比如在自然科学领域,核心期刊最权威的是中文核心,在社会科学领域,最权威的是CSSCI,当然南大核心也比较可以。质量一般的期刊就是一些普刊

楼上说的是考古和文物方面的,博物馆只有《故宫博物院院刊》列入了cssci扩展目录,除此之外,文博方面最好的应该就算是《中国博物馆》了。

故宫学刊国家级期刊目录图片高清

北京故宫博物院拥有院藏文物150余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8000余件(套)。分为绘画、法书、碑帖、铭刻、雕塑、铜器、陶瓷、织绣、玉石器、金银器、珍宝、漆器、珐琅器、雕刻工艺、其他工艺、文具、生活用具、钟表仪器、帝后玺册、宗教文物、武备仪仗、古籍文献、外国文物、古建藏品和其他文物等共25大类69小项。故宫博物院的文物陈列展览,有反映宫廷政务和生活状况的原状陈列,还有陶瓷、书画、珍宝、钟表、石鼓、青铜等各类古代艺术品专馆

1、故宫建成600周年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木制结构古建筑群之一,故宫实际建造时间只有三年半,但准备过程代价极大,集合了十万之众,前后花费了十数年的时间。2020年,故宫将迎来建成600周年的生日。同时,故宫博物院也将对故宫古建筑群进行大面积油饰保养。2、郭守敬望远镜巡天光谱数突破千万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日前面向全球发布了郭守敬望远镜7年光谱巡天的成果,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天区覆盖最完备、样本数量最多的天文数据集,为研究银河系的形成与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3、西藏民主改革60年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春到高原,百花绽放。西藏民主改革6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民生举措加速落地,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雪域高原正成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4、东京奥运会8月8日下午,随着东京奥运会女子拳击中量级69-75公斤决赛结束,李倩收获银牌,本届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比赛已经全部结束。最终,中国代表团收获了38金32银18铜共88枚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二。5、东京奥运会闭幕东京奥运会闭幕式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举行。文艺表演以“体育运动”为核心,表达运动与健美,竞争与团结的紧密关系。随着圣火缓缓熄灭,本届奥运会正式闭幕。

楼上说的是考古和文物方面的,博物馆只有《故宫博物院院刊》列入了cssci扩展目录,除此之外,文博方面最好的应该就算是《中国博物馆》了。

中国世界遗产 长城的资料中国世界遗产长城的资料?我来答有奖励摇曳小草LV2 2017-11-26聊聊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长城的起点--老龙头一、秦、赵、燕在北边修筑长城的原因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随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诸少数民族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之北,有义渠,又北为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东胡。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除义渠从事农业外,其他均以游牧、狩猎为生。义渠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强国,自春秋至战国,与秦抗衡百余年。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更是军事素质高,作战能力强。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以游牧、狩猎为生,牲畜以马、牛、羊为最多,其次则为骆驼、驴、骡等。他们“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男子从小就学习骑射。“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因此,一到成年,“尽为甲骑”。战国之际,匈奴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并且有了国家政权机构。国王称为单于,其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贤王外,其余大臣都是世袭。东胡、林胡、襜褴、娄烦与匈奴基本相同。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实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的南掠。长城是由城、堡发展而来。作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开始了。由于它能起有效的防御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长城,最早出现于春秋,如楚国的方城(在今河南南阳地区)。到了战国,魏西河郡有长城,赵漳水上有长城,中山国西部有长城,燕易水有长城,齐沿泰山山脉有长城。这些长城,在战争中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北方游牧民族行动迅速的骑兵,行踪莫测,诸国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无法阻止他们袭击和掳掠。只有修筑长城,加上驻军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们的南掠。只有在北方修筑长城,才能抽调主要兵力,用于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和保卫战争,才能完成统一大业。二、秦、赵、燕长城的价值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究竟在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关于它的作用,特别是秦长城和燕长城的作用,历史文献记载几乎没有,赵长城的记载也很少。这是不是说,它们没有起什么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说明三国修建长城后,匈奴、东胡等没有越过长城南掠,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昭王时,是秦国疆土扩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假如北面没有修筑长城,秦国就必须要派驻大军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强大的匈奴南掠,怎么能够抽调大军不断大败六国的联军、占领六国大片土地呢?可见,秦长城修成后,只需要少量军队驻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了。如果匈奴大军南下,由于有长城防御,一时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阳距此不远,一日一夜或两、三昼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败。总之,自秦昭王筑长城以后,匈奴一直没有南下掳掠,这正说明了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至于赵长城,由于建筑在阴山(今大青山、乌拉山东南)脚下,多系用土夯筑,质量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开始时,常被匈奴大军攻击。赵国虽然派驻大军防守,主动出城迎战,但是常吃败仗。赵悼襄王时(前224——前236),赵边防累为匈奴所败,北方吃紧,于是,派大将李牧到长城统领大军防守。悼襄王给予李牧便宜任免属吏的特权,并将云中、雁门、代郡北部的商业税和田赋作为军费供李牧支配。李牧将指挥部设在雁门郡北部的长城下,以便东、西照应。他厚待战士,日杀数牛来改善伙食;他下令军中:“匈奴来掳掠,全体将士立即收牛马羊入保长城,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来侵,由于烽火严紧,事先知道消息,赵国军民便收牲畜入保长城。匈奴掳掠不到人和牲畜、财务,只好退去。如此数年,虽未挫败匈奴,但赵军亦无亡失。匈奴人以及赵国边民,都认为李牧怯懦,赵王也责备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赵王怒,招牧回朝,以别将代之。新将采取迎击的战略;匈奴每来,他就率军出击,数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士伤亡很多,北边无法放牧。赵王没有办法,只好再请李牧出守长城。李牧称病,杜门不出,不肯应命。赵王乃强起牧,令牧统兵守卫北方。李牧对赵王说:“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采取从前的战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赵王只得答应。李牧至长城,如故约。数年,匈奴无所得。然终以李牧为怯。赵守边将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李牧乃选战车1300辆,精骑13000匹,挑能破敌擒将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训练作战。练成之后,便大纵畜牧。长城以北,人畜遍野。匈奴闻之,便来掳掠。小入,牧则佯败,以部分人畜委之。单于大喜,便率倾国人马南下。李牧事先设下埋伏,张左右翼夹击,大破匈奴10万余骑,单于落荒败走,逃奔北方而去。此后10余年,匈奴不敢近赵长城。赵军乘胜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于是,赵北边宁静,人民安居乐业。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赵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巨大作用。秦末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三、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战国秦、赵、燕长城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首先,它表明,只有修筑长城,加上一定数量的驻军,才能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闪电式的袭击。没有长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骑兵,仍然是防御不了的。战国时代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长城是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因而后来为秦始皇所采用。秦始皇在驱逐匈奴到漠北以后,下令蒙恬立即修筑新的长城。其次,战国秦、赵、燕所筑的长城,是相当科学的,它基本上是利用山川形势险要而建,在山口与平原地区,都建筑高厚的城墙,截断匈奴、东胡骑兵进出之路。除了长城之外,内外制高点还建有烽火台,进行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让长城上的驻军作好准备;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筑障城,派军驻守,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在长城以内,每隔一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迅速传递消息的通讯网,以便统一指挥和互相支援。这条三国长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筑,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套军事防御体系是合乎科学的,防卫是有效的。它为后来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样板。蒙恬所筑的秦长城,虽然全系新建,但是很明显,他是在参照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进行了取长补短。例如,他利用山川地形,因其险阻建城筑障。他把长城建于高山之上,尽量利用山脊、峰峦为城,使匈奴骑兵无法越过;尽量利用河流作屏障,尽量把长城建于河流之北,使敌人得不到水源。在丘陵、平原,则筑成高大城墙,或用土石夹筑,或用土夯筑,而把各段长城联结成一条气势雄伟、隔断南北的巨龙。秦长城的烽火台,较三国长城有了改进,都建于长城外开阔的山上,而且根据地形,每隔10里、20里、30里就有一座。障城也有改进,在交通路口或谷口,都修建南北两座障城。驻大部队的城,都建在长城之南,并与长城紧紧相连。可以说,秦长城建筑体系的高度科学性,是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最后,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不仅表现了22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而且显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高超的军事科学水平、高度的科学文化。

  • 索引序列
  • 故宫学刊国家级期刊目录查询
  • 故宫学刊国家级期刊目录名单
  • 故宫学刊国家级期刊目录图片
  • 故宫学刊国家级期刊目录名单公示
  • 故宫学刊国家级期刊目录图片高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