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农业工程学报影响因子怎么查询不到

农业工程学报影响因子怎么查询不到

发布时间:

农业工程学报影响因子怎么查询不到

已经查询过了,是核心级的。如果你评副高、高的,级别上,应该非常是符合qikanzj,前提是单位活着负责职称这一块的部门没有指定的期刊的话。。

在知网查询不到情况可能是以下原因:文章暂未被知网收录,一般是在收到刊物后1-2个月知网收录。检索到的结果过多,可在知网上选择文献再选择作者进行检索。发表的论文并未被知网收录例如:中华医学会的期刊与万方签订协议,属于万方独家,所以在知网无法检索

影响因子也看是什么机构收录的,国内的如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有他的影响因子,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SCI收录,国内很少有杂志能被收录,国内学校发的一般也就看在国内的影响因子,在国外如果SCI 3-4就属于高区的文章了(生物学),也就是说水平相当高了。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生物学上,国际期刊的影响因子达到3-4已经很不错了,国内的核心期刊都很少被SCI收录,即使收录了也很少达到这个因子。至于国内期刊的影响因子怎么算,价值有多大,这个很少关注。

林业工程学报影响因子怎么查询不到

查出来的结果显示是核心的。请核实一下刊号是不是和你要了解的那个一样。

cscd期刊肯定可以,但你如何判断这个刊物是真的cscd?!千万别因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沉痛的代价!!

不是的 这是一本省级期刊你想找这方面的核心期刊推荐你去中国鸣网问问看看哪些期刊适合自己

根据核心期刊认定目录,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1版)2012年更新,该刊并非核心期刊。但其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但本刊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并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农业文摘》、英国《动物学记录》(ZR)。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寄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 总的来说,国内的核心期刊是以北大版为主,其他的核心都是太太被认可的,当然,这要看每个单位的要求,就提问下单位(学校)的认可度,在进行投稿。如满意,请采纳。

农业工程学报影响因子怎么查询不了

很多导师的博士论文在中国知网查不到的原因:1,文章暂未被知网收录,一般是在收到刊物后1-2个月知网收录。2,检索到的结果过多,可在知网上选择文献再选择作者进行检索。3,发表的论文并未被知网收录。扩展资料:分类统计本系统的主要统计内容包括:1,中国正式出版的7000多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献量及其分类统计表;2,各期刊论文的引文量,引文链接量及其分类统计表;3,期刊论文作者发文量,被引量及其机构统计表;4,CNKI中心网站访问量及分IP地址统计表。上述内容以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为基数,自本系统运行之日起,逐月更新,从而为各期刊编辑部了解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与学术影响力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动态的观察窗口。也为各学科期刊之间的比较与评价提供了一组客观,公正的数据参考。希望本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我国学术期刊整体的繁荣和发展。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鉴于信息的动态性,本系统的统计结果仅在CNKI统计当时的资源收录及用户范围内有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知网

推荐《农业工程学报》,核心期刊、CA期刊、EI期刊、CSCD期刊复合影响因子:118《农业工程学报》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EI 工程索引(美)(2016)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4. 赵俊霞,乔鲜花,张萍萍,陈建梅,高亚军。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铁含量的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3):114-118,128(通讯作者)5. Sheng-Xiu Li, Zhao-Hui Wang, S S Malhi, Shi-Qing Li,Ya-Jun Gao, and Xiao-Hong T Nutrient and Water Management Effects on Crop Production, and Nutrient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in Dryland Areas of C Advances in Agronomy, Volume 102, 223- DOI: 1016/S0065-2113(09) 01007-4(SCI收录,影响因子:571)6. S X Li, Z H Wang, T T Hu, Y J Gao, and B A S Nitrogen in Dryland Soils of China and Its M Advances in Agronomy, Volume 101, 125- DOI: 1016/S0065-2113(08)00803-1(SCI收录,影响因子:571)7. Yajun Gao, Yun Li, Jianchang Zhang, Wenguo Liu, Zhanping Dang, Weixian Cao, Qin Q Effects of mulch, N fertilizer, and plant density on wheat yield, wheat nitrogen uptake, and residual soil nitrate in a dryland area of C Nutrient Cycling in A 2009,85(2):109-121,DOI 1007/s10705-009- 9252-0(SCI收录,影响因子:116)8. 张月霞,杨君林,刘炜,李龙,高亚军,肖玲玲,毛宁,田莲桂。 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冬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7(2):189-193(通讯作者)9. 高亚军,郑险峰,李世清等。 农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增产的水氮条件 农业工程学报, 24(1):55-59 (EI收录)10. 高亚军。 旱地不同栽培制度下的氮素管理。见“中国旱地土壤植物氮素”,科学出版社,pp769-82111. 程杰,高亚军,强秦。渭北旱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2(4):104-110 (通讯作者)12. Yajun Gao, Shucai Wang, Tadao Asami, and Jin-Gui C 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in the Arabidopsis Heterotrimeric G-protein Subunit Enhance the Developmental Defects of Brassinosteroid Signaling and Biosynthesis M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49(7): 1013-(SCI收录,影响因子:654)13. Gao Y, Zeng Q, Guo J, Ellis BE, et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GCR2 in abscisic acid inhibition of seed germination and early seedling development in A The Plant Journal, 52(6):1001-1013 (SCI收录,影响因子:751)14. JohnstonCA, Taylor JP, Gao Y, et GTPase acceleration as the rate-limiting step in Arabidopsis G protein-coupled sugar PNAS, 104(44): 17317– 17322 (SCI收录,影响因子:520)15. JohnstonCA, TempleBR, Chen JG, Gao Y, et Comments on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Is a Plasma Membrane Receptor for the Plant Hormone Abscisic Acid’ Science,318, 914c DOI: 1126/ 1143230 (SCI收录,影响因子:927)16. Chang Y, Guo J, Gao Y, Chen JG Modulation of root cell division by the heterotrimeric G-proteins in A Dynamic Cell Biology 1: 72-17. Jin-Gui Chen, Yajun Gao, and Alan M J Differential Roles of Arabidopsis Heterotrimeric G-Protein Subunits in Modulating Cell Division in R Plant P 141(3): 887-897 (SCI收录,影响因子:367)18. 高亚军,杨君林,陈玲等。 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旱地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5(3): 45-5019. 刘炜,高亚军,杨君林等。 旱地冬小麦返青以前秸秆覆盖的土壤温度效应。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5(4): 197-201 (通讯作者)20. 程杰,高亚军。 云雾山封育草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草地学报, 15(3): 273-27721. 高亚军,李生秀, 田霄鸿等。 不同供肥条件下水分分配对旱地玉米产量的影响。作物学报,32(3):415-42222. 高亚军,李云,李生秀等。 旱地小麦不同栽培条件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生态学报,25(11):135-14423. 高亚军,李生秀。 旱地秸杆覆盖条件下作物减产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分析。农业工程学报, 21(7):15-19(EI收录)24. 高亚军,李生秀,李世清等。 农田秸秆覆盖对冬小麦水氮效应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16(8):1450-145425. 高亚军,李生秀,李世清等。 施肥与灌水对硝态氮在土壤中残留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19(6):61-6426. 高亚军。 旱地的水分资源,旱地的种植制度。见“中国旱地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pp160-175,518-53927. 翟军海,凌莉,高亚军等。 补充灌溉、氮素营养和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9(3):67-6928. 高亚军,李生秀。 黄土高原地区农田水氮效应。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9(1):14-1829. Roelcke, M, SX Li, XH Tian, YJ Gao and J R In situ comparisons of ammonia volatilization from N fertilizers in Chinese loess Nutrient Cycling in A 62 (1), 73 -8830. 高亚军,李生秀。 北方旱区农田水肥效应分析。中国工程科学, 4(7):22-2731. 翟军海,高亚军,周建斌。 控释/缓释肥料研究概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5-4832. Gao Yajun, Huang Dongmai, Zhu Peili et Long-Term Impact of Soil Management on Microbial Biomass C, N and P in Rice-Based Cropping S Pedosphere, 11(4) : 349 – 357 (2003年起成为SCI源刊)33. 高亚军,黄东迈,朱培立等。 水旱轮作地区土壤长期休闲与耕种的肥力效应.中国农业生态学报, 9(3):67-6934. 郑险峰,高亚军,王林权等。 不同施肥水平对木立芦荟生长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9(4):47-5035. 高亚军,黄东迈,朱培立等。 稻麦轮作条件下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03-11036. 高亚军,黄东迈,朱培立等。 稻麦轮作条件下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对供氮能力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6(3):243-25037. 高亚军,黄东迈,朱培立等。 稻麦轮作条件下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对氮素肥力的影响。土壤学报,37(4):456-46338. 高亚军,黄东迈,朱培立等。 稻麦轮作条件下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对磷、钾和pH的影响.土壤,32(5):257-26139. 高亚军,黄东迈,朱培立等。 水旱轮作地区免耕的肥力效应.耕作与栽培,(5):2-3

有很多都是没有被收录的,收录了的会出现在各个平台上,学客行论文软件里就有很多!

林业工程学报影响因子怎么查不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复合影响因子:852 综合影响因子:02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复合影响因子:802综合影响因子:381 中国园林 复合影响因子:722 综合影响因子:688 应用生态学报 复合影响因子:831 综合影响因子:793

可以登录ei 中国网站查询最新的收录名录,2013年删除了好多期刊,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等好几个大学学报都给取消收录了,同时也新增了一些收录,比如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西北地区创办最早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36年,其前身是《西北农业大学学报》。本刊立足国际科学发展前沿,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开发研究,面向社会,主要刊登农业科学、林业科学、植物保护、资源环境科学、园艺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农田水利与建筑工程、机械与电子工程、生物技术等方面具有创新性或实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以及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农林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和农林管理干部。� 本刊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论文被国内外多家权威性数据库和文摘期刊固定转载和收录。1994年以来,本刊连续进入“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在全国和陕西省科技期刊综合质量评比中,先后20余次获奖,其中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全国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陕西省高校“十佳学报”及陕西省科技期刊“十佳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2006年获“2005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07年再度入选“2006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获“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及“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编辑部”;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在促进学术交流、发展学科理论、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

最新的是2008年,为812权威发布,中信所2010年1月数据

上海农业学报影响因子怎么查询不到

百度上进入学报主页,就会有滚动的新闻,看见获奖情况或者影响因子就点;或者主页面就有获奖情况;实在还不行,直接在百度上搜那个学报的影响因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个需要系统的,全面的,正规平台来操作了。

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影响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如,美国化学会志、Oncogene等。中国大陆各大高校(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都以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判研究生毕业的主要标准。以1992年为例,计算某期刊在该年的影响因子:X=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于1990和1991年在1992年全部被引用之论文总次数Y=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论文发文量的总和IF1992年 =(X(1990年,1991年) / Y(1990年,1991年))扩展资料:影响因子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两个指标。复合影响因子是指以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和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计算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是综合影响因子,主要指文学与科学的融合。它是从科技期刊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综合统计文献来源计算而来的两者都是基于统计年度的总被引用次数与前两年发表的期刊的总被引用次数之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这个是属于核心期刊,要求是比较多的。

  • 索引序列
  • 农业工程学报影响因子怎么查询不到
  • 林业工程学报影响因子怎么查询不到
  • 农业工程学报影响因子怎么查询不了
  • 林业工程学报影响因子怎么查不到
  • 上海农业学报影响因子怎么查询不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