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方言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

中国方言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

发布时间:

中国方言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

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 3、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4、解剖学报 5、中国免疫学杂志 6、免疫学杂志 7、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8、

大致是把你的论文的纸质版邮寄到如下地址:北京市东单三条9号《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100730)另:投稿时请邮寄打印稿一份并附单位介绍信(证明无一稿多投、无泄密、作者署名无争议),再附另页,提供作者信息和推荐审稿人。投稿时需交纳审稿费100元(邮局汇款,收到后会向作者提供发票)。编辑部收到纸质投稿后,会通过Email给作者回执,告知论文编号并通知作者按论文编号寄论文电子版。需标明通讯作者,并在首页脚注中提供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你问的也太泛了吧 去知网自己找吧

办法很简单:联系报社,订报纸,可以给发表文章

中国方言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写

(一)科研项目 独立承担6项,纵向主持1项,主研3项,横向主持2项 。主要有:1、独立,四川省教委“八五”社科项目“春秋左传义证”,1990年,已结题;2、独立,教育部古委会社科项目“汉魏六朝石刻校注”,2000年,已结题;3、独立,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汉魏六朝石刻词汇研究”,2001年,在研;4、独立,教育部古委会社科项目“唐代石刻校注”,2004年,在研;5、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社科项目“儒藏整理与研究”,承担子项目“儒藏礼类,礼记之属”,2004年,在研;6、独立,重庆市重大社科研究项目“重庆碑刻整理与研究”,2005,在研;7、独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异体字典及语料库”,2006,在研;8、主研,国家教委“八五”课题“先秦汉语词汇研究”,1993年,已结题;9、主研,国家社科课题《金瓶梅语言研究》2001年,在研;10、主研,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先秦汉语实词语法化研究》,2001年研;11、主持,《明史今译》,横向课题,1999年开始,2001年完成,已出书;12、主持,《中华文化世家?巴蜀卷》,1998年开始,1999年完成;13、主持,《中华字库工程-石刻文字的搜集与整理》,资助金额高达1580万元,创重庆市社科资助之最,2012年开始,在研。 (二)主要论著 专书共出版专著13部,其中独立完成4部,主编3部。主要有:1、《左传词汇研究》,西南师大出版社,2000年,独立;2、《训诂学新编》,巴蜀书社,2001年,独立;3、《语文辞书补正》,巴蜀书社,2002年,独立;4、《历代帝王将相诗选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5年,主编;5、《中华文化世家?巴蜀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主编;6、《古代汉语》,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副主编;7、《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线装书局,2007,独立。论文已发表论文90余篇。主要有:1、《诗毛传》的汉语词法观念,《南充师院学报》1988年3;2、《辞源》训释术语商榷,《四川师院学报》1990年1;3、古汉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完成时代,《语文月刊》1990年11、12;4、帛书《老子》和通行本的文字差异,《四川师院学报》1991年2;5、《辞源》(修订本)献疑,《四川师院学报》1991年2;6、“何施之为”的结构分析,《语文月刊》1993年8;7、《辞源》订误四则,《中国语文》1994年4;8、读《汉语大字典管见》,《中国语文》,1997年6;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校释群书述评,《文献》,1999年1;10、《汉语大词典》书证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2000年1,《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00年5;11、《古文尚书撰异》的文献价值,《文献》,2000年2;12、“席彖”而非“谢篆辨,《中国史研究》2000年313、汉碑用韵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音韵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814、《史记》田完、赵衰、赵盾谥辨正,《文献》2001年315、论《左传》姓氏名号,《古籍研究》2001年216、释四川方言词“老革”,《方言》2001年317、纳西哥巴文性质再认识,《国际东巴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6;18、读汉魏六朝碑刻札记,《乐山师院学报》2002年619、《汉语大字典》多音字处理献疑,《语文研究》,2003年2;20、读汉魏六朝碑随笔,《中国训诂学研究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12;21、《汉语大词典》同形词处理辨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1;22、汉语文化词语释义问题,《辞书研究》,2004年3;23、汉魏六朝碑刻文献语言研究的思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1;24、汉魏晋南北朝碑刻同形字举证,《中国文字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25、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涪陵师院学报》,2006年2;26、汉魏六朝碑刻中的汉字形旁类化问题,《中国文字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27、汉字形旁类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6;28、四川简阳话程度副词“少”和“非”,《中国方言学报》,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6;29、字词考释两篇?从“息”、“媳”二字看形旁类化对词义的影响,《中国语文》,2006年4;30、《元睿墓志》释文校正,《考古》2006年5。

1、来稿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炼。作者自留底稿,本刊审稿周期6个月,请勿一稿多投。  2、署名者应为稿件执笔人或稿件内容的主要责任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3人。文后请附所有作者姓名、出生年、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主要从事技术工作领域、重要学术成就。通信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等信息请务必填写完整,以便编辑部与作者联系。  3、正文前应列有300~400字的中文摘要、150~200个单词左右的英文摘要及作者单位英译名,并列有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关键词下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E-mail。摘要写作应符合本刊标准。  4、首页脚注附基金项目及编号、第一作者姓名、学历、职称。  5、来稿包括图、表,一般不超过7000字(约5页印刷页)。稿中所附图及表格应放在正文中,文稿中所有图题、图注、表题均为中、英文对照。表格用三线表。来稿要求为word文档,且文件大小应控制在1M以内,特殊情况可放宽到3M(例如图比较多的情况下)。新投稿的图片清晰度可稍低,能看清即可,待审稿通过后投修改稿时再提供清晰度比较高的图片以便印刷,这样可以有效节约文件大小。  6、正文用五号宋字体,双栏打印,每栏23字每页45行。  7、来稿文字、科学名词术语和计量单位符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方案、规范和标准,国家无规定者应合乎专业习惯。  8、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本文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文献全部列于文后,按文内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在文内相应引用位置注明序号。  9、本刊对刊用稿件有权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不能按本刊意见进行修改的稿件,本刊有权不予采用。  10、来稿采用与否,均通知作者。审稿期间作者可采用“作者查稿系统”查询稿件当前处理状态。在收到编辑部的录用或者退稿通知之前,请勿就审稿意见提出讨论。本刊审稿流程:收稿→分稿→一审→二审→三审→退修→发录用通知→审英文→待刊,其中在审稿的任何阶段未通过都会及时发退稿通知,以免影响作者另投他刊。  11、来稿一经刊用,赠第一作者该期学报四份,并按标准一次性支付本文的发表和数据库收录稿酬。  12、根据中国科协学会部[1988]科协学发字第039号文,我刊对采用的稿件收取一定的版面费,作为办刊经费来源之一。  13、本刊对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理事和会员以及本刊理事单位成员所投稿件在审稿通过后给予优先考虑,并计划于2008年开始在学会网站免费为学会理事、会员和学报理事提供全文浏览服务。

中国方言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钨业杂志,投稿邮箱,;中国有色冶金杂志,投稿邮箱,;资源开发与市场杂志,投稿邮箱,;钢铁研究学报杂志,投稿邮箱,;材料与冶金学报杂志,投稿邮箱, hujizz ;环境保护杂志,投稿邮箱,enprma ;

从麦田文学里看到的 为杂志写稿注意的36个问题 一、 电子邮件投稿应该用什么格式? 主题:投稿栏目、文章名、发表笔名。 内容:文章的全部内容。 落款:您的真实联系地址、邮编、姓名、邮箱地址、固定电话、手机、QQ号码(注明QQ名)、其他您觉得有必要留的联系信息。 除了以上内容,一概不欢迎。 二、 为什么不欢迎使用附件? 大家知道,很多病毒是通过邮件附件传送的,就我知道,很多杂志社的电脑上都装了病毒粉碎机这个软件,就是说在处理电子邮件的时候,有附件的系统一律删除。这意味着您辛苦的文字永远不会被编辑看到。 另外,附件来稿格式不同,往往因为软件问题而打不开,或者,打开是乱码。 所以,为了您自身利益,别使用附件投稿。 三、 来稿之前知道自己的文字适合什么栏目吗? 每个杂志都是由无数个栏目组成的。你在来稿之前,必须确定自己的文章适合哪个栏目。这样,在邮件的主题里列出来,编辑在看稿的时候,也有更强的目的性。此外,这么做,也代表着你对杂志的熟悉程度。编辑在文章归档的时候,也方便。编辑都很懒,喜欢省事省心的作者。 四、 一个月来几篇稿子比较适合? 个人觉得,不要超过三篇。有一次,一个作者一下子给我发来二十多篇文章。从好的方面想,这是作者信任你,将他的文章全部都给你挑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如果你这么多文章都是没发表过的,那是否意味着这些都是被其他编辑筛选下来的?别的编辑不要的文章,我要来干什么? 五、 截稿时间是什么样的概念? 截稿时间分为两种,一是杂志每月交稿时间;二是临时征稿截止时间。对于第一个时间,我个人觉得写手没必要太计较。因为杂志是做长线,你这一期赶不上,放到下一期好了。对于第二个时间,那么就是说,在截稿之前你可以去按照要求来写,但是,一旦过了时间,就没必要再写再投稿了。因为时间一过立即定稿,就算你写得再好,也不会用。个人经验是宜早不宜迟,因为我们在临时组稿的时候,往往时间没到就取得了适合的好稿子而提前定稿了。 六、 字数要求的含义是什么? 简单点来说,能少就不要多。规定多少字那你就写多少字,不可以任性多写几百一千字让编辑删。毕竟,你字少了,只要文章不错,我空出来的版面还可以安排其他一些东西;但是,你字多了,虽然你恼潞芷�粒�蛞晃依恋蒙玖耍�喑隼吹淖质�又痉拍睦铮? 七、 为什么不能有错别字? 一个作者在线问我,我给你的信刚发过去,几千字的文章,你怎么一分钟就看完说不要?你这是什么工作态度?我回答很简单:你的文章我没看就退了,答案是你去注意一下你的文章标题。其实,答案很简单,他的标题上有一个错别字。文章中的个别错别字可以原谅,但是,标题都写错了的作者,你觉得他的文笔和责任心会怎么样?文章中的错别字也别太多。多了,编辑会坏了胃口,不想再将你文章看下去的。所以,恳请各位,在发稿之前,至少将文章读三遍,没必要来考核编辑的改错字能力。请写手注意“像”与“象”,“的、地、得”等的使用区别。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问题。 八、 编辑是否有义务给作者回信? 应该回每一封信,但是,做起来,不现实。虽然我现在依然做到每信必复,但是,我也怀疑我自己能坚持多久。你要问答案?随便你去一个论坛,一天回两百个帖子看看就能理解我的感受。毕竟,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编稿子和做栏目上。我不给你回信,不是不尊重你的劳动,是我实在没时间。大哥,我一天看稿下来,也真得很累。 九、 是否应该要求编辑给自己修改文章? 可以要求,但是,做好编辑拒绝的准备。理由同上。 十、 我请编辑在线看我文章有错吗? 没错。但是,做好编辑拒绝的准备。因为很有可能编辑在看其他的稿子,在和其他的作者做交流等等。你临时插上一脚,编辑怎么可能会随便分心来满足你? 十一、 留用是否代表一定发表? 留用和发表是两个概念。编辑拿了你的稿子,是觉得你这篇适合杂志。但是,我们每一期杂志都会在好稿子中挑选最优秀的稿子。我个人也有稿子在印刷之前被拿下的经历。是否发表,要等杂志定稿后才知道。一般编辑会通知您稿子已用。要是一个月都没通知,那就意味着稿子被毙了,赶快给别家吧。 十二、 是否应该按照编辑要求改文章? 必须。只有编辑才知道栏目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字。在这里别怀疑编辑的能力。一个好作者,必须要学会按照编辑的要求修改自己的稿子。我知道有一个女孩子写稿子还可以,就是对自己太溺爱了。编辑请她自己修改一下稿子,她抛下一句:你觉得我稿子不好,那么就别用啊,我给别人去。大家想想,这样的话说出来之后,编辑以后还会请你写稿子吗? 十三、 是好文章就一定可以上杂志吗? 不一定。好文章也要适合杂志栏目设置。栏目设置之外的文章,再好也没法用。毕竟,杂志不会随便迁就作者开栏目。 十四、 什么是再好杂志也不用的文章? 敏感话题、太颓废故事、畸恋等等等等。杂志要求有十不准。 十五、 网络语言和杂志语言的区别是什么? 比如:“我靠”、“昏倒”等等网络词汇不要随便出现在杂志上。网络上喜欢用的碎句子,杂志也不喜欢。非网络题材栏目,也最好别在文章中用太多的网络专用词汇。其他的自己多看杂志,慢慢领会。 十六、 为什么杂志喜欢用名家的文章? 第一期杂志定稿名单出来后,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你们那么喜欢用名家?为什么不多给普通人机会?我反问了一句,你看过卡拉OK冠军开演唱会的吗?名家之所以是名家,那是他文章里的确有一般写手没有的东西。但是,究其实,我们对待用稿还是坚持只看文章不看人。第一期稿子也毙了很多名家的文字,但是,也发了几个写手的杂志处女作。有这个疑问的人,建议还是多勤奋多努力,学会提高自己。毕竟,所有的名家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别嫉妒别人眼前的光环而忘记别人背后的艰辛。 十七、 投稿需要使用你的幽默感吗? 一个写手给我来稿的时候,信的最上面有一句:字数多了,你删吧,我有点懒。很幽默吗?我相信这个作者在写的时候是微笑的,但是,我的回信很简单:抱歉,我比你更懒。虽然编辑删稿改稿是职责,但是,这么无聊地使用自己的幽默感有必要吗?编辑心情好觉得这是你的幽默,但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当你这是什么? 十八、 谦虚一点有必要吗? 没必要,除非你硬要让编辑相信你写得很烂。谦虚是美德,但是,你自己将自己的文章说得一无是处,那么,还给编辑看什么?对自己有信心一点,兄弟。 十九、 引用和抄袭的概念是什么? 引用只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小片断,一个闪光点。但是,你拿人家的文章来改头换面说是自己的,自己心里亏不亏?我在征求职场故事的时候,收到不下于二十篇讲自己在应聘的时候,地上有张纸屑、有个拖把、有一毛钱等等,因为自己做了举手之劳的事情,而被老板看中,一跃而成为公司上层精英。我不管这个故事真还是假,但是,大家N年前就看过有这样的故事出现,现在又拿出来,你说算是引用还是抄袭? 二十、 为什么我们不欢迎文章发表之前贴网络? 文章不是不可以贴网络,但是,在发表之前你贴网络了,谁可以保证你的文章不被抄袭?我知道的一些地方小报经常在网络上拿文章拼自己版。我自己的随笔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本来一家杂志已经决定发了,但是,在定稿之前发现当地的报纸上抢先登了出来。开始怀疑我一稿多投,但是,我自己压根就不认识这家报纸。我能说什么?自己撤稿了。 二十一、 一稿多投的概念是什么? 一篇文章给两家以上的媒体。从我个人的角度上讲,做写手写文章,非常希望可以一搞多投,而且我也这么做过。但是,我现在做编辑了,自然要为杂志的利益角度上考虑。毕竟,我们不希望自己做出来的杂志都是别人吃过的剩饭。对于一稿多投的作者,一般我们会选择放弃。别到时候解释自己不知道,这个是行规,不知道也要接受处罚。 二十二、 需要如此宣传你自己吗? 一个作者给我来稿的时候,文章最后附着自己文章发过哪个杂志第几期,洋洋洒洒十多条;还有一个作者将自己牡媒本��惶跆趿谐隼矗�忧�魑牡狡笠倒せ岜热�N铱锤遄又�螅�醯煤芷婀郑�矣植徽衅福�愀嫠呶艺饷炊嘧鍪裁矗磕愀�依锤澹�植皇峭都蚶�K凳祷埃�话惚嗉�疾幌不妒盏秸庋�男牛�盏搅耍�驳毙�翱础1鹚滴颐钦庋�撕α四愕淖宰穑��牵�憧匆肚愠切次恼滦枰�嫠弑鹑俗约悍⒐�谋灸钠诼穑坑媚愕奈恼滤祷埃�灰�磕愕穆睦�⒀浴? 二十三、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询问稿费标准? 你是一线写手,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是编辑主动请你写文章,那么你可以在写作之前问清楚稿费标准多少。如果不是,是你自己投稿,那么,在文章发表之前最好别问。毕竟,我想文章是否能发是最重要的。一般我们都会向大家公布一个稿费标准,比如100-400,我建议一般作者别在文章还不怎么样的时候,就向编辑问这个栏目多少钱那个栏目多少钱。说实话,你没这个资格。 二十四、 可以和编辑成为文章之外的朋友吗? 可以。编辑也是人。很多时候,适当地和编辑聊聊文章之外的话题,能彼此更好地沟通。而且,就为个人而言,也很喜欢彼此之间可以分享除了文章之外的属于朋友之间的友谊和快乐。但是,编辑要是在上班时间,最好别随便打搅。 二十五、 和编辑QQ交流说什么都可以吗? 不可以。有一个作者给我来信,在QQ上说他向我的两个信箱里发了三次信,但是,都被退回来。随后,说了一句,你用的是什么破邮箱?说实话,平时我们彼此交流还不错,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为好。你的信发不出来,难道就是我的邮箱有问题?就算是我的邮箱有问题,也轮不到你来指责啊。 二十六、 编辑和你QQ上说话很简洁代表什么? 说明编辑忙,你最好别打搅。很多人问,你既然忙,那么你开QQ做什么?其实,这个问题问得很幼稚。你手机是不是一天到晚开着?我要是没事就打你的手机和你穷聊,你会很开心?并且,我们开QQ,很多时候是在和别的作者在做交流。 二十七、 公布多个邮箱地址就需要每个邮箱都将相同的文字发一次吗? 绝对不需要。我在网络上本来只公布一个投稿邮箱,后来因为一些朋友说投稿不很方便,所以,我又公布一个邮箱。但是,现在我每次收信都发现很多作者将一篇文章同时发问两个邮箱。我一天基本上收到稿子大概在一百五到两百之间,公布两个地址后,邮件暴涨。在这么多稿子中,有时候我真很难区别出来哪些稿子是发了两次的。有一次我看稿子,觉得文章似曾相识,莫非是抄袭?就在要将这个作者打进冷宫的时候,才想起来,似曾相识的原因是因为早上看过他这篇发到我网易的邮箱,晚上看到的,是他发到我搜狐邮箱的文字。 二十八、 编辑误会你怎么办? 不着急,别激动,要相信,是误会,肯定会有解释清楚的时候。等几天给编辑信箱里发一封解释事情的邮箱说清楚自己的真实情况,我想编辑不会太不近人情的。但是,如果你四处散播编辑误会你这样的消息,那么,就算编辑有心想冰释前嫌,最后可能还是选择算了。 二十九、 一个杂志内部我需要联系几个责编? 一个足够了。很多杂志规定,一个作者只能联系一个编辑。这个是行规,愿意不愿意,都要遵守。除非编辑明确告诉你,他们不介意一个作者联系多个编辑。 三十、 不满意现有的责编就可以随便换编辑吗? 在你的文章没在这家杂志发表出来,那么你可以选择新编辑,但是,选择了新编辑必须要告诉对方自己为什么要离开过去的编辑。如果你的文章已经在过去的责编手里发表了,那么很抱歉,就算你们合作再不愉快,也不可以随便换。真要想换,打电话给主编,陈述理由,主编同意后,方才可以更换。 三十一、 我直接给主编邮箱发稿好不好? 不好。一般主编都不亲自参加组稿,所以,除非你是主编私交非常好的朋友,否则,最好别发,因为,发了也等于白发。 三十二、 可以请本杂志内非自己责编的其他编辑看文章吗? 最好别。别的编辑手里的作者请问看文章,有时候我真犹豫,因为,我不知道看了该怎么说。我说好,人家责编未必觉得好;我说不好,可是人家责编喜欢怎么办?再说了,你的责编知道我看了你的文章,他会怎么想?要是以为我是在抢作者,那不在编辑之间制造误会么? 三十三、 想写非自己责编负责的版面文章怎么办? 给自己的责编发过去,我想任何责编都会帮你转的。但是,人家已经申明谢绝非自己作者参与的栏目,那么你就别写了。因为你写了,发给自己责编,不是叫责编为难吗? 三十四、 有问题我直接打电话找编辑谈好不好? 好。我个人觉得,作者应该多主动和编辑交流。编辑给你回信,往往只说你文章问题一个大概,你自己主动打电话给编辑,交流会更顺利直接明了。 三十五、 我可以向编辑索取杂志吗? 可以。但是,我们自己手里的杂志也是一定的,不是谁要都可以送一本的,一般是先来先得。所以,编辑说对不起的时候,那只能说明要求太晚了,他手里已经无杂志可送了。但是,你只要在杂志上发过文章,一般编辑以后都会按月给你寄杂志的。 三十六、 作者和编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互为上帝的关系。编辑没有了作者,那么编辑水准再高也没办法展现;作者没有了编辑,那么文章写得再好也只能自娱自乐。所以,编辑要尊重作者的劳动,作者也要理解编辑的辛苦。你可以是天下所有编辑的作者,但是,我们不能强求我自己是编辑手里的唯一的作者。除了和自己责编搞好关系之外,也别轻易得罪非自己的责编的其他编辑。你想啊,你得罪了别的编辑,编辑们在一个办公室坐着,你真以为编辑会因为你而和同事闹矛盾?一般的结果是,你得罪了其他编辑,你的责编也无奈要放弃你。IT撰稿人的基本素质 一般来说IT类媒体对撰稿人没有什么过高要求,编辑只看稿子不看人,你只要对电脑操作有很多别俱一格的技巧或者经验,确实能给读者带来有用的知识,你是初中毕业他也用你的稿。你虽是电脑博士,你的稿子太深奥了不太适合现在流行的IT媒体,也不会发表你的,你还是投向学术报刊好。目前中国以《中国电脑教育报》《电脑报》为代表的流行IT媒体是以实用和经验技巧为主,以作者的需求为导向,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如果你不掌握这个方向,你成不了一个合格的IT撰稿人。 IT类稿件投向哪 目前有三类IT类媒体需要作者的稿件:第一类是传统的IT类报刊杂志,第二类是专门的光盘读物或者IT类报刊杂志的随刊光盘,第三类是一些IT类的网站需要稿件。作为IT撰稿人当然可以选择向这三类需要稿件的地方投稿。 不过请注意:各类媒体在给作者的稿费上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一类的IT类报刊杂志发的稿件都会给作者稿费,而光盘稿件和网站稿件会不会给你稿费,要看做光盘和网站的具体规定。就是报刊杂志类,也有高有低,办得成功的有名气的IT类报刊杂志,给作者的稿费就高,一般会在每1000字70元到200元之间,《中国电脑教育报》,一般的报刊杂志也就每1000字30~80元不等。如果你的稿子确实比较好,我还是建议你投向稿费稍高一点的媒体,别明珠暗投了,把好东西买一个不值钱的价。 完稿之后,你千万不要用邮寄信件的形式投稿,我估计现在没有几个编辑会看那些纸质的稿件,往你的email信箱的通讯簿里多存一点各报刊的email地址吧,在他们办的刊物上面或者网站上面很容易找到的。但是你一定要注意哟,现在大多数IT媒体不同的版有不同的编辑来管理,你写的稿子适合哪一个版发表,首先你自己要搞清楚,乱投版面,你的稿很可能石沉大海哟。 写作内容从哪里来 特别是最初投稿的作者,你的第一篇稿子的内容来源于你学电脑的经验总结和知识的积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菜鸟是无法写出稿子的,能写出电脑稿子的一般最差也得是个老菜鸟。所以IT撰稿人一定要注重平时电脑知识的积累与总结。 如果你真想把IT自由撰稿作为一种长久的爱好或者暂时的职业,那么你初次投稿一定要注意不能马虎,最好写出有一定份量的力作,能让编辑记住你的名字,IT撰稿很难搞屡败屡投能成功的。 如果你的写作真的很突出,已经让编辑记住你大名,那么你可能会接到编辑的约稿。一般来说写约稿就象编辑出的题一样,比写自己知道的东西要难很多,因为编辑布置的东西不见得是你很熟悉的,但是编辑的约稿最好还是不要推托,这关系到你今后能否在他的版面上发稿。 再头脑灵活的人,写稿子多了也有内容枯竭的时候,也就是没有什么选题可写了。这时编辑可能也要你帮他去找选题。目前找选题一般有这么几种方法:1、在BBS社区上看看菜鸟们都提了些什么问题,而菜鸟们提的问题有时就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内容;2、当然新闻组上也有很多讨论,可以给撰稿人带来灵感,3、在各大软件下载区看看有什么最新的软件新的版本,这些软件有什么新的功能,有的话,赶快下载来试试写出来,迟了被别人抢了先手。4、看看各大网站又推出什么新花样的服务,有的话马上写出来,越快越好,迟了写出来没有人发你的文章。5、最近是不是出现了什么大型的软件升级版出来了,有的话快的写新功能新体验,6、是近是不是有新的硬件产品出来了,有的话快点写测评,7、巴不得电脑新病毒越多越好,一篇查杀新病毒的所谓安全文章又面市了,8、上面几项都没有找到的话,那只好看看别人写过的内容了,看看别人写的还有什么漏掉的东西没写过,或者写了但没有写清楚写完善,再把它清楚一下完善一下。 什么才算好稿件 那什么东西才是好的稿子,能吸引编辑的眼球呢?第一是新,特别是别的媒体没有发过的你所投的媒体也没发不过的稿子最受欢迎。第二是实,也就是稿子一定要实用,现在受读者喜欢的IT媒体基本上发的东西都很实用,如果编辑认为你写的这个东西太抽象了理论性太强了,吸引不了读者的眼球,你投了也是白投。理论性强的东西不要投流行的IT媒体,请投学术刊物(就是那些不仅不会给你稿费,而且你在上面发文章还要自己掏钱交版面费的那种没几个人看的某大学或某研究机构的学报:))。第三是特,这个特字,就是你的稿件一定要有特色,因为光写新的东西不见得有那么多新的东西供你写,你写别人写过的选题也行,但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特点,比如写网线怎么做已经是个很老的选题了,但我也写了个做网线的选题:如何用网线通电话,一下子就吸住了编辑的眼球,发在电脑报上,100多元的稿费又进了帐。 IT撰稿人的软件硬件准备 纯粹为了写稿,那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能把你写的稿子通过互联网发出去就可以了。但是这里面有个让撰稿人为难的事就是图片的处理。图片分三种,第一种要利用外部的设备来获取图片,如硬件图、cmos图等,第二种图要绘制,如网络结构图,软件流程图,第三种,就是用得最多的屏幕窗口图。我现在分别说说这三种图如何用最经济的办法完成。 对于第一种要利用外部的设备来获取图片,我们有没有为了写一篇只有一到两百元稿费的稿子而专门去买一个几千元的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没必要,现在每个城市提供数码照相服务的很多,我们把要用到图片的硬件拿到数码影楼去照照相,又不要它打印出来,把图像压缩一下用软盘带走,很方便,我已多次采用这种方法获取图片每次成本没有超过10元。 对于第二种要绘制的图片,我强烈给大家推荐Visio2002 这是一款非常适合撰稿人用的图片绘制软件,它可以非常方便地绘制网络结构图流程图等等, 对于第三种软件的窗口图,我看也没有必要用什么抓图软件了,我只用一个键盘上的printscreen键,再加上windows中的画图程序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最后就是一定要装上个winzip或者winRAR了,因为图片多的话,就必需要用它们把图打一下包,然后用附件发给编辑了,如果你是第一次投稿与编辑不熟,不要把你的文章放要附件里,没有编辑会打开一个不熟悉的人的附件看的,你可以把稿子的文本写在邮件正文,把图放在附件里,如果编辑看到你的正文对你的稿子感兴趣的话,他自然会打开你的附件看你的图片,如果用DOC格试投稿注意不要进行图文混排,一般把文图分开,在文中注明图1图2之类的,再把图片命名为图1.bmp、图2.Bmp与之对应,这样很方便编辑。 《网友世界》杂志社(Net Friends Magazine)是一本面向初中级用户的新锐杂志,附多媒体光盘一张,现向全体电脑爱好者们征集优秀稿件。一、投稿信箱 网事风云: 上网进行时: 菜鸟乐园: 冲浪工具: 冲浪技巧: 局域网与宽带: 红客路线: 设计一族: 老鸟传道: 流行数码: 新游民部落: 网人网语: 小白菜聊天室: E博士信箱: 综合投稿信箱: 游戏匣子,动感前线,新视线: 电脑E友,巨乐部,动漫XP: 二、文章撰写注意事项:为了使您的文章写的更加规范,请在写文章时注意以下点要求:文中涉及到英文单词时,注意首字母大写,如:windows(错误)、Windows(正确)。介绍软件名称以及版本号时,要注意在软件名和版本号之间要加一个半角的空格,如:Windows2000(错误) 、Windows 2000(正确)。 介绍软件大小时,注意单位写清楚、写规范,如:353K(错误)、 353KB(正确)、353M(错误)、353MB(正确)。当所介绍的内容有较强的步骤性时,可以用“首先,其次,再次”或“第一步,第二步……第N步”的方式来描述。如果使用阿拉伯数字做步骤编号,要特别注意,数字后的分隔点要用句点,而不要用顿号,如:1、2、3、(错误) (正确)。 由于文章排版时会自动进行首行缩进,所以写文章时,请将段首的缩进空格删除(不要段首加空格)。 文章如需要配图时,请在文章相关位置加上图号,图号书写要规范,图号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如:打开窗口(如图1),启动界面如图2所示,不要直接写成(图2)或(图二)。为了便于排版人员方便找到图片位置,在文中插入图片的地方加一排星号,以求醒目。 为了说明更加具体,如果有需要,最好在图片中做一定的注释(由于图片是单独核算稿费的,如果图片符合要求,并有必要注释,稿费标准会适当增加)。 图片的文件名最好以文章名的缩写+阿拉伯数字命名,如果图片编号为个位数,要求在前面加一个零补位。如:一篇名为《电子邮件任我发》的文章配图,图片名应为:邮件if(正确)、if(错误)、图if(错误)、图一if(错误)。 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建议增加一些小提示,小技巧之类的内容。 写完文章后,要多检查几遍,注意文中标点的正确使用、语句连贯性以及错别字问题,尤其是“的、地、得”的问题。 投稿时文章以TXT文本文件格式保存,图片以TIF或BMP格式单独保存。将文章和图片用WINRAR或WINZIP压缩后,发到相应的投稿信箱。发信时,主题要注明“投稿:文章名”。信中要写明通信地址、邮编、真实姓名、笔名、QQ、MSN等个人信息和联系方法,以便我们及时与你联系。

我是湖南人,我在苏州做农民工,谢谢你那么喜欢我们湘语,很多人误以为湘语是小姐和农民工语言,的确小姐是四川和我们湖南最多,导致误会,你对湘语很有兴趣可以网上找,有很多资料,网络大把

你问的也太泛了吧 去知网自己找吧

中国方言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

从麦田文学里看到的 为杂志写稿注意的36个问题 一、 电子邮件投稿应该用什么格式? 主题:投稿栏目、文章名、发表笔名。 内容:文章的全部内容。 落款:您的真实联系地址、邮编、姓名、邮箱地址、固定电话、手机、QQ号码(注明QQ名)、其他您觉得有必要留的联系信息。 除了以上内容,一概不欢迎。 二、 为什么不欢迎使用附件? 大家知道,很多病毒是通过邮件附件传送的,就我知道,很多杂志社的电脑上都装了病毒粉碎机这个软件,就是说在处理电子邮件的时候,有附件的系统一律删除。这意味着您辛苦的文字永远不会被编辑看到。 另外,附件来稿格式不同,往往因为软件问题而打不开,或者,打开是乱码。 所以,为了您自身利益,别使用附件投稿。 三、 来稿之前知道自己的文字适合什么栏目吗? 每个杂志都是由无数个栏目组成的。你在来稿之前,必须确定自己的文章适合哪个栏目。这样,在邮件的主题里列出来,编辑在看稿的时候,也有更强的目的性。此外,这么做,也代表着你对杂志的熟悉程度。编辑在文章归档的时候,也方便。编辑都很懒,喜欢省事省心的作者。 四、 一个月来几篇稿子比较适合? 个人觉得,不要超过三篇。有一次,一个作者一下子给我发来二十多篇文章。从好的方面想,这是作者信任你,将他的文章全部都给你挑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如果你这么多文章都是没发表过的,那是否意味着这些都是被其他编辑筛选下来的?别的编辑不要的文章,我要来干什么? 五、 截稿时间是什么样的概念? 截稿时间分为两种,一是杂志每月交稿时间;二是临时征稿截止时间。对于第一个时间,我个人觉得写手没必要太计较。因为杂志是做长线,你这一期赶不上,放到下一期好了。对于第二个时间,那么就是说,在截稿之前你可以去按照要求来写,但是,一旦过了时间,就没必要再写再投稿了。因为时间一过立即定稿,就算你写得再好,也不会用。个人经验是宜早不宜迟,因为我们在临时组稿的时候,往往时间没到就取得了适合的好稿子而提前定稿了。 六、 字数要求的含义是什么? 简单点来说,能少就不要多。规定多少字那你就写多少字,不可以任性多写几百一千字让编辑删。毕竟,你字少了,只要文章不错,我空出来的版面还可以安排其他一些东西;但是,你字多了,虽然你恼潞芷�粒�蛞晃依恋蒙玖耍�喑隼吹淖质�又痉拍睦铮? 七、 为什么不能有错别字? 一个作者在线问我,我给你的信刚发过去,几千字的文章,你怎么一分钟就看完说不要?你这是什么工作态度?我回答很简单:你的文章我没看就退了,答案是你去注意一下你的文章标题。其实,答案很简单,他的标题上有一个错别字。文章中的个别错别字可以原谅,但是,标题都写错了的作者,你觉得他的文笔和责任心会怎么样?文章中的错别字也别太多。多了,编辑会坏了胃口,不想再将你文章看下去的。所以,恳请各位,在发稿之前,至少将文章读三遍,没必要来考核编辑的改错字能力。请写手注意“像”与“象”,“的、地、得”等的使用区别。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问题。 八、 编辑是否有义务给作者回信? 应该回每一封信,但是,做起来,不现实。虽然我现在依然做到每信必复,但是,我也怀疑我自己能坚持多久。你要问答案?随便你去一个论坛,一天回两百个帖子看看就能理解我的感受。毕竟,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编稿子和做栏目上。我不给你回信,不是不尊重你的劳动,是我实在没时间。大哥,我一天看稿下来,也真得很累。 九、 是否应该要求编辑给自己修改文章? 可以要求,但是,做好编辑拒绝的准备。理由同上。 十、 我请编辑在线看我文章有错吗? 没错。但是,做好编辑拒绝的准备。因为很有可能编辑在看其他的稿子,在和其他的作者做交流等等。你临时插上一脚,编辑怎么可能会随便分心来满足你? 十一、 留用是否代表一定发表? 留用和发表是两个概念。编辑拿了你的稿子,是觉得你这篇适合杂志。但是,我们每一期杂志都会在好稿子中挑选最优秀的稿子。我个人也有稿子在印刷之前被拿下的经历。是否发表,要等杂志定稿后才知道。一般编辑会通知您稿子已用。要是一个月都没通知,那就意味着稿子被毙了,赶快给别家吧。 十二、 是否应该按照编辑要求改文章? 必须。只有编辑才知道栏目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字。在这里别怀疑编辑的能力。一个好作者,必须要学会按照编辑的要求修改自己的稿子。我知道有一个女孩子写稿子还可以,就是对自己太溺爱了。编辑请她自己修改一下稿子,她抛下一句:你觉得我稿子不好,那么就别用啊,我给别人去。大家想想,这样的话说出来之后,编辑以后还会请你写稿子吗? 十三、 是好文章就一定可以上杂志吗? 不一定。好文章也要适合杂志栏目设置。栏目设置之外的文章,再好也没法用。毕竟,杂志不会随便迁就作者开栏目。 十四、 什么是再好杂志也不用的文章? 敏感话题、太颓废故事、畸恋等等等等。杂志要求有十不准。 十五、 网络语言和杂志语言的区别是什么? 比如:“我靠”、“昏倒”等等网络词汇不要随便出现在杂志上。网络上喜欢用的碎句子,杂志也不喜欢。非网络题材栏目,也最好别在文章中用太多的网络专用词汇。其他的自己多看杂志,慢慢领会。 十六、 为什么杂志喜欢用名家的文章? 第一期杂志定稿名单出来后,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你们那么喜欢用名家?为什么不多给普通人机会?我反问了一句,你看过卡拉OK冠军开演唱会的吗?名家之所以是名家,那是他文章里的确有一般写手没有的东西。但是,究其实,我们对待用稿还是坚持只看文章不看人。第一期稿子也毙了很多名家的文字,但是,也发了几个写手的杂志处女作。有这个疑问的人,建议还是多勤奋多努力,学会提高自己。毕竟,所有的名家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别嫉妒别人眼前的光环而忘记别人背后的艰辛。 十七、 投稿需要使用你的幽默感吗? 一个写手给我来稿的时候,信的最上面有一句:字数多了,你删吧,我有点懒。很幽默吗?我相信这个作者在写的时候是微笑的,但是,我的回信很简单:抱歉,我比你更懒。虽然编辑删稿改稿是职责,但是,这么无聊地使用自己的幽默感有必要吗?编辑心情好觉得这是你的幽默,但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当你这是什么? 十八、 谦虚一点有必要吗? 没必要,除非你硬要让编辑相信你写得很烂。谦虚是美德,但是,你自己将自己的文章说得一无是处,那么,还给编辑看什么?对自己有信心一点,兄弟。 十九、 引用和抄袭的概念是什么? 引用只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小片断,一个闪光点。但是,你拿人家的文章来改头换面说是自己的,自己心里亏不亏?我在征求职场故事的时候,收到不下于二十篇讲自己在应聘的时候,地上有张纸屑、有个拖把、有一毛钱等等,因为自己做了举手之劳的事情,而被老板看中,一跃而成为公司上层精英。我不管这个故事真还是假,但是,大家N年前就看过有这样的故事出现,现在又拿出来,你说算是引用还是抄袭? 二十、 为什么我们不欢迎文章发表之前贴网络? 文章不是不可以贴网络,但是,在发表之前你贴网络了,谁可以保证你的文章不被抄袭?我知道的一些地方小报经常在网络上拿文章拼自己版。我自己的随笔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本来一家杂志已经决定发了,但是,在定稿之前发现当地的报纸上抢先登了出来。开始怀疑我一稿多投,但是,我自己压根就不认识这家报纸。我能说什么?自己撤稿了。 二十一、 一稿多投的概念是什么? 一篇文章给两家以上的媒体。从我个人的角度上讲,做写手写文章,非常希望可以一搞多投,而且我也这么做过。但是,我现在做编辑了,自然要为杂志的利益角度上考虑。毕竟,我们不希望自己做出来的杂志都是别人吃过的剩饭。对于一稿多投的作者,一般我们会选择放弃。别到时候解释自己不知道,这个是行规,不知道也要接受处罚。 二十二、 需要如此宣传你自己吗? 一个作者给我来稿的时候,文章最后附着自己文章发过哪个杂志第几期,洋洋洒洒十多条;还有一个作者将自己牡媒本��惶跆趿谐隼矗�忧�魑牡狡笠倒せ岜热�N铱锤遄又�螅�醯煤芷婀郑�矣植徽衅福�愀嫠呶艺饷炊嘧鍪裁矗磕愀�依锤澹�植皇峭都蚶�K凳祷埃�话惚嗉�疾幌不妒盏秸庋�男牛�盏搅耍�驳毙�翱础1鹚滴颐钦庋�撕α四愕淖宰穑��牵�憧匆肚愠切次恼滦枰�嫠弑鹑俗约悍⒐�谋灸钠诼穑坑媚愕奈恼滤祷埃�灰�磕愕穆睦�⒀浴? 二十三、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询问稿费标准? 你是一线写手,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是编辑主动请你写文章,那么你可以在写作之前问清楚稿费标准多少。如果不是,是你自己投稿,那么,在文章发表之前最好别问。毕竟,我想文章是否能发是最重要的。一般我们都会向大家公布一个稿费标准,比如100-400,我建议一般作者别在文章还不怎么样的时候,就向编辑问这个栏目多少钱那个栏目多少钱。说实话,你没这个资格。 二十四、 可以和编辑成为文章之外的朋友吗? 可以。编辑也是人。很多时候,适当地和编辑聊聊文章之外的话题,能彼此更好地沟通。而且,就为个人而言,也很喜欢彼此之间可以分享除了文章之外的属于朋友之间的友谊和快乐。但是,编辑要是在上班时间,最好别随便打搅。 二十五、 和编辑QQ交流说什么都可以吗? 不可以。有一个作者给我来信,在QQ上说他向我的两个信箱里发了三次信,但是,都被退回来。随后,说了一句,你用的是什么破邮箱?说实话,平时我们彼此交流还不错,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为好。你的信发不出来,难道就是我的邮箱有问题?就算是我的邮箱有问题,也轮不到你来指责啊。 二十六、 编辑和你QQ上说话很简洁代表什么? 说明编辑忙,你最好别打搅。很多人问,你既然忙,那么你开QQ做什么?其实,这个问题问得很幼稚。你手机是不是一天到晚开着?我要是没事就打你的手机和你穷聊,你会很开心?并且,我们开QQ,很多时候是在和别的作者在做交流。 二十七、 公布多个邮箱地址就需要每个邮箱都将相同的文字发一次吗? 绝对不需要。我在网络上本来只公布一个投稿邮箱,后来因为一些朋友说投稿不很方便,所以,我又公布一个邮箱。但是,现在我每次收信都发现很多作者将一篇文章同时发问两个邮箱。我一天基本上收到稿子大概在一百五到两百之间,公布两个地址后,邮件暴涨。在这么多稿子中,有时候我真很难区别出来哪些稿子是发了两次的。有一次我看稿子,觉得文章似曾相识,莫非是抄袭?就在要将这个作者打进冷宫的时候,才想起来,似曾相识的原因是因为早上看过他这篇发到我网易的邮箱,晚上看到的,是他发到我搜狐邮箱的文字。 二十八、 编辑误会你怎么办? 不着急,别激动,要相信,是误会,肯定会有解释清楚的时候。等几天给编辑信箱里发一封解释事情的邮箱说清楚自己的真实情况,我想编辑不会太不近人情的。但是,如果你四处散播编辑误会你这样的消息,那么,就算编辑有心想冰释前嫌,最后可能还是选择算了。 二十九、 一个杂志内部我需要联系几个责编? 一个足够了。很多杂志规定,一个作者只能联系一个编辑。这个是行规,愿意不愿意,都要遵守。除非编辑明确告诉你,他们不介意一个作者联系多个编辑。 三十、 不满意现有的责编就可以随便换编辑吗? 在你的文章没在这家杂志发表出来,那么你可以选择新编辑,但是,选择了新编辑必须要告诉对方自己为什么要离开过去的编辑。如果你的文章已经在过去的责编手里发表了,那么很抱歉,就算你们合作再不愉快,也不可以随便换。真要想换,打电话给主编,陈述理由,主编同意后,方才可以更换。 三十一、 我直接给主编邮箱发稿好不好? 不好。一般主编都不亲自参加组稿,所以,除非你是主编私交非常好的朋友,否则,最好别发,因为,发了也等于白发。 三十二、 可以请本杂志内非自己责编的其他编辑看文章吗? 最好别。别的编辑手里的作者请问看文章,有时候我真犹豫,因为,我不知道看了该怎么说。我说好,人家责编未必觉得好;我说不好,可是人家责编喜欢怎么办?再说了,你的责编知道我看了你的文章,他会怎么想?要是以为我是在抢作者,那不在编辑之间制造误会么? 三十三、 想写非自己责编负责的版面文章怎么办? 给自己的责编发过去,我想任何责编都会帮你转的。但是,人家已经申明谢绝非自己作者参与的栏目,那么你就别写了。因为你写了,发给自己责编,不是叫责编为难吗? 三十四、 有问题我直接打电话找编辑谈好不好? 好。我个人觉得,作者应该多主动和编辑交流。编辑给你回信,往往只说你文章问题一个大概,你自己主动打电话给编辑,交流会更顺利直接明了。 三十五、 我可以向编辑索取杂志吗? 可以。但是,我们自己手里的杂志也是一定的,不是谁要都可以送一本的,一般是先来先得。所以,编辑说对不起的时候,那只能说明要求太晚了,他手里已经无杂志可送了。但是,你只要在杂志上发过文章,一般编辑以后都会按月给你寄杂志的。 三十六、 作者和编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互为上帝的关系。编辑没有了作者,那么编辑水准再高也没办法展现;作者没有了编辑,那么文章写得再好也只能自娱自乐。所以,编辑要尊重作者的劳动,作者也要理解编辑的辛苦。你可以是天下所有编辑的作者,但是,我们不能强求我自己是编辑手里的唯一的作者。除了和自己责编搞好关系之外,也别轻易得罪非自己的责编的其他编辑。你想啊,你得罪了别的编辑,编辑们在一个办公室坐着,你真以为编辑会因为你而和同事闹矛盾?一般的结果是,你得罪了其他编辑,你的责编也无奈要放弃你。IT撰稿人的基本素质 一般来说IT类媒体对撰稿人没有什么过高要求,编辑只看稿子不看人,你只要对电脑操作有很多别俱一格的技巧或者经验,确实能给读者带来有用的知识,你是初中毕业他也用你的稿。你虽是电脑博士,你的稿子太深奥了不太适合现在流行的IT媒体,也不会发表你的,你还是投向学术报刊好。目前中国以《中国电脑教育报》《电脑报》为代表的流行IT媒体是以实用和经验技巧为主,以作者的需求为导向,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如果你不掌握这个方向,你成不了一个合格的IT撰稿人。 IT类稿件投向哪 目前有三类IT类媒体需要作者的稿件:第一类是传统的IT类报刊杂志,第二类是专门的光盘读物或者IT类报刊杂志的随刊光盘,第三类是一些IT类的网站需要稿件。作为IT撰稿人当然可以选择向这三类需要稿件的地方投稿。 不过请注意:各类媒体在给作者的稿费上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一类的IT类报刊杂志发的稿件都会给作者稿费,而光盘稿件和网站稿件会不会给你稿费,要看做光盘和网站的具体规定。就是报刊杂志类,也有高有低,办得成功的有名气的IT类报刊杂志,给作者的稿费就高,一般会在每1000字70元到200元之间,《中国电脑教育报》,一般的报刊杂志也就每1000字30~80元不等。如果你的稿子确实比较好,我还是建议你投向稿费稍高一点的媒体,别明珠暗投了,把好东西买一个不值钱的价。 完稿之后,你千万不要用邮寄信件的形式投稿,我估计现在没有几个编辑会看那些纸质的稿件,往你的email信箱的通讯簿里多存一点各报刊的email地址吧,在他们办的刊物上面或者网站上面很容易找到的。但是你一定要注意哟,现在大多数IT媒体不同的版有不同的编辑来管理,你写的稿子适合哪一个版发表,首先你自己要搞清楚,乱投版面,你的稿很可能石沉大海哟。 写作内容从哪里来 特别是最初投稿的作者,你的第一篇稿子的内容来源于你学电脑的经验总结和知识的积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菜鸟是无法写出稿子的,能写出电脑稿子的一般最差也得是个老菜鸟。所以IT撰稿人一定要注重平时电脑知识的积累与总结。 如果你真想把IT自由撰稿作为一种长久的爱好或者暂时的职业,那么你初次投稿一定要注意不能马虎,最好写出有一定份量的力作,能让编辑记住你的名字,IT撰稿很难搞屡败屡投能成功的。 如果你的写作真的很突出,已经让编辑记住你大名,那么你可能会接到编辑的约稿。一般来说写约稿就象编辑出的题一样,比写自己知道的东西要难很多,因为编辑布置的东西不见得是你很熟悉的,但是编辑的约稿最好还是不要推托,这关系到你今后能否在他的版面上发稿。 再头脑灵活的人,写稿子多了也有内容枯竭的时候,也就是没有什么选题可写了。这时编辑可能也要你帮他去找选题。目前找选题一般有这么几种方法:1、在BBS社区上看看菜鸟们都提了些什么问题,而菜鸟们提的问题有时就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内容;2、当然新闻组上也有很多讨论,可以给撰稿人带来灵感,3、在各大软件下载区看看有什么最新的软件新的版本,这些软件有什么新的功能,有的话,赶快下载来试试写出来,迟了被别人抢了先手。4、看看各大网站又推出什么新花样的服务,有的话马上写出来,越快越好,迟了写出来没有人发你的文章。5、最近是不是出现了什么大型的软件升级版出来了,有的话快的写新功能新体验,6、是近是不是有新的硬件产品出来了,有的话快点写测评,7、巴不得电脑新病毒越多越好,一篇查杀新病毒的所谓安全文章又面市了,8、上面几项都没有找到的话,那只好看看别人写过的内容了,看看别人写的还有什么漏掉的东西没写过,或者写了但没有写清楚写完善,再把它清楚一下完善一下。 什么才算好稿件 那什么东西才是好的稿子,能吸引编辑的眼球呢?第一是新,特别是别的媒体没有发过的你所投的媒体也没发不过的稿子最受欢迎。第二是实,也就是稿子一定要实用,现在受读者喜欢的IT媒体基本上发的东西都很实用,如果编辑认为你写的这个东西太抽象了理论性太强了,吸引不了读者的眼球,你投了也是白投。理论性强的东西不要投流行的IT媒体,请投学术刊物(就是那些不仅不会给你稿费,而且你在上面发文章还要自己掏钱交版面费的那种没几个人看的某大学或某研究机构的学报:))。第三是特,这个特字,就是你的稿件一定要有特色,因为光写新的东西不见得有那么多新的东西供你写,你写别人写过的选题也行,但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特点,比如写网线怎么做已经是个很老的选题了,但我也写了个做网线的选题:如何用网线通电话,一下子就吸住了编辑的眼球,发在电脑报上,100多元的稿费又进了帐。 IT撰稿人的软件硬件准备 纯粹为了写稿,那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能把你写的稿子通过互联网发出去就可以了。但是这里面有个让撰稿人为难的事就是图片的处理。图片分三种,第一种要利用外部的设备来获取图片,如硬件图、cmos图等,第二种图要绘制,如网络结构图,软件流程图,第三种,就是用得最多的屏幕窗口图。我现在分别说说这三种图如何用最经济的办法完成。 对于第一种要利用外部的设备来获取图片,我们有没有为了写一篇只有一到两百元稿费的稿子而专门去买一个几千元的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没必要,现在每个城市提供数码照相服务的很多,我们把要用到图片的硬件拿到数码影楼去照照相,又不要它打印出来,把图像压缩一下用软盘带走,很方便,我已多次采用这种方法获取图片每次成本没有超过10元。 对于第二种要绘制的图片,我强烈给大家推荐Visio2002 这是一款非常适合撰稿人用的图片绘制软件,它可以非常方便地绘制网络结构图流程图等等, 对于第三种软件的窗口图,我看也没有必要用什么抓图软件了,我只用一个键盘上的printscreen键,再加上windows中的画图程序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最后就是一定要装上个winzip或者winRAR了,因为图片多的话,就必需要用它们把图打一下包,然后用附件发给编辑了,如果你是第一次投稿与编辑不熟,不要把你的文章放要附件里,没有编辑会打开一个不熟悉的人的附件看的,你可以把稿子的文本写在邮件正文,把图放在附件里,如果编辑看到你的正文对你的稿子感兴趣的话,他自然会打开你的附件看你的图片,如果用DOC格试投稿注意不要进行图文混排,一般把文图分开,在文中注明图1图2之类的,再把图片命名为图1.bmp、图2.Bmp与之对应,这样很方便编辑。 《网友世界》杂志社(Net Friends Magazine)是一本面向初中级用户的新锐杂志,附多媒体光盘一张,现向全体电脑爱好者们征集优秀稿件。一、投稿信箱 网事风云: 上网进行时: 菜鸟乐园: 冲浪工具: 冲浪技巧: 局域网与宽带: 红客路线: 设计一族: 老鸟传道: 流行数码: 新游民部落: 网人网语: 小白菜聊天室: E博士信箱: 综合投稿信箱: 游戏匣子,动感前线,新视线: 电脑E友,巨乐部,动漫XP: 二、文章撰写注意事项:为了使您的文章写的更加规范,请在写文章时注意以下点要求:文中涉及到英文单词时,注意首字母大写,如:windows(错误)、Windows(正确)。介绍软件名称以及版本号时,要注意在软件名和版本号之间要加一个半角的空格,如:Windows2000(错误) 、Windows 2000(正确)。 介绍软件大小时,注意单位写清楚、写规范,如:353K(错误)、 353KB(正确)、353M(错误)、353MB(正确)。当所介绍的内容有较强的步骤性时,可以用“首先,其次,再次”或“第一步,第二步……第N步”的方式来描述。如果使用阿拉伯数字做步骤编号,要特别注意,数字后的分隔点要用句点,而不要用顿号,如:1、2、3、(错误) (正确)。 由于文章排版时会自动进行首行缩进,所以写文章时,请将段首的缩进空格删除(不要段首加空格)。 文章如需要配图时,请在文章相关位置加上图号,图号书写要规范,图号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如:打开窗口(如图1),启动界面如图2所示,不要直接写成(图2)或(图二)。为了便于排版人员方便找到图片位置,在文中插入图片的地方加一排星号,以求醒目。 为了说明更加具体,如果有需要,最好在图片中做一定的注释(由于图片是单独核算稿费的,如果图片符合要求,并有必要注释,稿费标准会适当增加)。 图片的文件名最好以文章名的缩写+阿拉伯数字命名,如果图片编号为个位数,要求在前面加一个零补位。如:一篇名为《电子邮件任我发》的文章配图,图片名应为:邮件if(正确)、if(错误)、图if(错误)、图一if(错误)。 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建议增加一些小提示,小技巧之类的内容。 写完文章后,要多检查几遍,注意文中标点的正确使用、语句连贯性以及错别字问题,尤其是“的、地、得”的问题。 投稿时文章以TXT文本文件格式保存,图片以TIF或BMP格式单独保存。将文章和图片用WINRAR或WINZIP压缩后,发到相应的投稿信箱。发信时,主题要注明“投稿:文章名”。信中要写明通信地址、邮编、真实姓名、笔名、QQ、MSN等个人信息和联系方法,以便我们及时与你联系。

你问的也太泛了吧 去知网自己找吧

国内的汉斯出版社就不错,开源期刊的,你可以去试试。

基本的投稿过程就是将所撰写的文章或是纸质版或是电子版,发送到该家报社或者杂志期刊所标注的地址或者电子邮件地址,此类刊物的收稿信息会有相关的要求。不同的报纸或者杂志期刊都有不同的收稿标准,这个要投稿者自己去注意,同时,不同的投稿方式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一定要详细的阅读对方的收稿信息,才能保证自己的稿件不会石沉大海。

中国方言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2013年《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新视角——第五届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2012年《名词性短语的类型学研究》,主编,商务印书馆,2012。2009年《汉语的形式与功能研究》,程工、刘丹青主编,商务印书馆,2009。2008年《语法调查研究手册》,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005年《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明清吴语词典》,石汝杰、宫田一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2003年《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话题与焦点新论》,徐烈炯、刘丹青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998年《话题的结构与功能》,徐烈炯、刘丹青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南京方言音档》,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音库》分卷本之一,刘丹青编撰,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徽州方言研究》,平田昌司主编,刘丹青为第三作者。日本东京好文出版,1998。1996年《南京方言词典》,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本之一,刘丹青编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995年《汉语语言学》,钱乃荣主编,刘丹青编撰第8章,并任编委。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1994年《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邵敬敏主编,刘丹青副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1990年《现代汉语》,钱乃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修订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987年《语言学概论》,刘宁生、刘丹青、马景仑合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2013年《汉语方言领属结构的语法库藏类型》,《语言研究集刊》第十辑,上海辞书出版社。《粤语先”、“添”虚实两用的跨域投射解释》,《语言暨语言学》专刊50号,台湾中研院。《汉语特色的量化词库:多/少二分与全/有/无三分》 ,《木村英树教授还历纪念 中国语文化论丛》 ,日本白帝社。《方言语法调查研究的两大任务:语法库藏与显赫范畴》,《方言》,2013年第3期。《显赫范畴的典型范例:普米语的趋向范畴》,《民族语文》,2013年第3期。《民族语人称代词的语音象似性》(严艳群、刘丹青合作),《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2012年《汉语的若干显赫范畴:语言库藏类型学视角》,《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第3期。《原生重叠和次生重叠:重叠式历时来源的多样性》,《方言》,2012年第1期。《高名凯学术精神的恒久价值与现实意义》,《语言学论丛》第45辑,商务印书馆。《实词的叹词化和叹词的去叹词化》,《汉语学习》,2012年第3期。《北京话代词“人”的前附缀化——兼及“人”的附缀化在其他方言中的平行表现》(白鸽、刘丹青、王芳、严艳群合作),《语言科学》,2012年第4期。《汉语差比句和话题结构的同一性:显赫范畴扩张力一例》,《语言研究》,2012年第4期。《漫谈汉语的类型特点(下)》,《语言学研究》第11辑,高等教育出版社。Ideophonic reduplication of content words in Mandarin Chinese: A category shift and its typological In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41-1, 2011年《漫谈汉语的类型特点(上)》,《语言学研究》第10辑,高等教育出版社。《“有”字领有句的语义倾向与信息结构》,《中国语文》,2011年第2期。《叹词的本质——代句词》,《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第2期。《河南光山方言来自“里”的多功能虚词“的”——共时描写与语义演变分析》(王芳、刘丹青合作),《语言研究》,2011年第2期。《汉语史语法类型特点在现代方言中的存废》,《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语言库藏类型学构想》,《当代语言学》,2011年第4期。2010年《汉语是一种动词型语言——试论动词型和名词型语言的类型差异》,《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第1期。《重温几个黎氏语法学术语》,《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构式的语义透明度和句法地位——当代流行构式个案二则》,《东方语言学》第7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人称范畴>导读》(刘丹青、强星娜合作),《南开语言学刊》,2009年第1期。Anna Siewierska《人称范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类型学导论——语言的共性和差异>导读》,Lindsay Whaley《类型学导论——语言的共性和差异》,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话题优先的句法后果》,载程工、刘丹青主编《汉语的形式与功能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普通话语法中的东南因子》,《汉藏语学报》第4期,商务印书馆,2009。《实词的拟声化重叠及其相关构式》,《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汉语指示词语音象似性的跨方言考察(下)》(刘丹青、陈玉洁合作),《当代语言学》,2009年第1期。2008年《汉语指示词语音象似性的跨方言考察(上)》(刘丹青、陈玉洁合作),《当代语言学》,2008年第4期。《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属性》,《中国语文》,2008年第1期。《重新分析的无标化解释》,《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1期。《并列结构的句法限制及其初步解释》,《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四)》,商务印书馆,2008。《谓词重叠疑问句的语言共性及其解释》,《语言学论丛》第38辑,商务印书馆,2008。《话题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载沈阳、冯胜利主编《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Syntax of space cross Chinese dialects: Conspiring and competing principles and In Dan Xu () Space in Languages of China: Cross-linguistic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 Springer, 2007年《语法学术语的象似性及其利弊》,《燕赵学刊》春之卷(创刊号),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漫谈语法比较的研究框架》,《中国语教育研究》(韩国),2007年第6号。《话题标记走向何处?——兼谈广义历时语法化的三个领域》,载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商务印书馆,2007。2006年《名词短语的调查研究框架》,《汉语学习》,2006年第1期。《汉语方言语法调查研究的三种模式》,《中国方言学报》第1期,商务印书馆,2006。《差比句与等比句——<语法调查研究手册>节选》,载云贵斌主编《语言学名家讲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焦点(强调成分)的调查研究框架》,《东方语言学》创刊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005年《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中国语文》,2005年第1期。《从所谓“补语”谈古汉语语法学体系的参照系》,《汉语史学报》第五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崇明方言的指示词——繁复的系统及其背后的语言共性》(刘丹青、刘海燕合作),《方言》,2005年第2期。《语法调查和研究中的从属句问题》,《当代语言学》,2005年第3期。《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的调查研究框架》,《民族语文》,2005年第4期。《句类和疑问句和祈使句——<语法调查研究手册>节选》,《语言科学》,2005年第5期。《作为典型构式句的非典型“连”字句》,《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小句内句法结构:<语法调查研究手册>节选》,《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3期。《汉语否定词形态句法类型的方言比较》,《中国语学》(日本)252号,2005。2004年《先秦汉语语序特点的类型学观照》,《语言研究》,2004年第1期。《深度和广度:21世纪中国语言学的追求》,载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4。《理论语法与语言教学在何处相会》,载张洪明、谢家浩和唐秀玲 主编《语言理论与语文教学》,香港教育学院出版,2004。《汉语里的一个内容宾语标句词——从“说道”的“道”说起》,《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话题标记从何而来——语法化中的共性与个性》,载石锋、沈钟伟主编《乐在其中——王士元教授七十华诞庆祝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Review ofSinitic Grammar: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edited by Hilary C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 32, N1, Identical topics: A more characteristic property of topic prominent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 32, N1, 2003年《苏州方言“勒X”复合词》,《吴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4期。《语法化中的共性与个性,单向性与双向性——以北部吴语的同义多功能虚词“搭”和“帮”为例》,载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汉语研究(一)》,商务印书馆,2003。《差比句的调查框架与研究思路》,载戴庆厦主编《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试谈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框架的现代化》,载戴昭铭主编《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002年《赋元实词与语法化》,载潘悟云主编《东方语言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2002。《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中国语文》,2002年第5期。《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民族语文》,2002年第5期。《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当代语言学》,2002年第4期。《上海方言否定词与否定式的文本统计分析》,《语言学论丛》第26辑,商务印书馆,2002。2001年《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的类型学研究》,《中国语文》,2001年第5期。《吴语的句法类型特点》,《方言》,2001年第4期。《试论话题焦点敏感算子“可”》(刘丹青、唐正大合作),《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3期。《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方所题元的若干类型学参项》,《中国语文研究》(香港)总9期,2001。《汉语方言语序类型的比较》,《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创刊2期,2001。《论元分裂式话题结构》,载范开泰、齐沪扬主编《语言问题再认识——张斌先生从教50周年暨80华诞庆祝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00年《汉语相互性实词的配价及其教学》,载沈阳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语法研究的对象语言与参照语言》,《语法研究与探索(十)》,商务印书馆,2000。《粤语句法的类型特点》,《亚太语言教育学报》(香港),2000年第2期。The interaction among factors on language and the interaction among approaches on linguistics: Review of Interaction and Variation in the Chinese VO Construction by Her One-Soo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 28, N1, 1999年《语序共性与歧义结构──汉语歧义的类型学解释》,载石锋、潘悟云主编《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庆祝王士元教授六十五岁华诞》,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9。《吴江方言的代词系统及内部差异》,载李如龙、张双庆主编《代词》,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1998年《普通话与上海话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刘丹青、徐烈炯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期。《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刘丹青、徐烈炯合作),《中国语文》,1998年第4期。1997年《红楼梦》姨类称谓的语义类型研究》,《中国语文》,1997年第4期。《港式中文词语小札》,《词库建设通讯》(香港),1997年第4期。《虚岁与实岁的优劣与选择》,《中国语文通讯》(香港),1997年第1期。《苏州方言的动词谓语句》,载李如龙、张双庆主编《动词谓语句》,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996年《词类与词长的相关性──汉语语法的“语音平面”丛论之二》,《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王夫人和薛姨妈谁长谁幼? ──语言和方言的证据》,《中国语文通讯》(香港),1996年第1期。《东南方言的体貌标记》,载张双庆主编《动词的“体”》,香港中文大学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出版,1996。《苏州方言的体范畴系统与半虚化体标记》,载胡明扬主编《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995年《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汉语语法学体系建设断想》,《语文研究》,1995年第2期。《汉语语法单位分级理论的再探讨》,《汉语学习》,1995年第2期。《无锡方言的体助词“着”和“则”(仔)》 ,《中国语言学报》总第6期,商务印书馆。《苏州方言变形形容词研究》(谢自力、刘丹青合作),《中国语言学报》总第5期,商务印书馆。《“当代吴语研究”述评》(石汝杰、刘丹青合作),《语言研究》,1995年第1期。《1992年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综述》 ,《中国语言学年鉴(1993)》,语文出版社。《创新、突破、飞跃与缺憾──评于黄本<语言学概论>》 ,《汉语学习》,1995年第6期。1994年《试论汉语语法的宏观研究》,载邵敬敏主编《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亲属称谓在非亲属交际中的运用》(潘文、刘丹青合作),《南京师大学报》,1994年第2期。《“唯补词”初探》,《汉语学习》,1994年第3期。《南京青年流行语》(刘丹青、黄粤宁合作),《南北城市青年流行语》,华夏出版社,1994。1993年《<南京方言词典>引论》,《方言》,1993年第2期。《汉语形态的节律制约──汉语语法的“语音平面”丛论之一》,《南京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科学精神: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紧迫课题》,《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他、她、它”三分法的弊端、根源与对策》,《语文建设》,1993年第4期。《专名翻译规范化的两大课题──统一与保真度》(刘丹青、石汝杰合作),《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第4期。《汉语称谓中的长幼伦理文化》,《语文月刊》,1993年第2期。《汉语称谓中的男女伦理文化》,《语文月刊》,1993年第4期。1992年《吴江方言g声母字研究》 ,《语言研究》,1992年第2期。《“到”的连词用法及其语义》,《汉语学习》,1992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3年第2期。《<南京方言词典>引论》 ,《方言》,1992年第2期。《数字的数学意义与文化意义(四)》,《学语文》,1992年第2期。《数字的数学意义与文化意义(三)》,《学语文》,1992年第1期。《文化语言学的新收获──读史有为<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语文研究》,1992年第1期。1991年《从“娶”与“嫁”的语法对立看汉民族对婚姻的集体无意识》,《文化的语言视界──中国文化语言学论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从状态词看东方式思维》,《东方文化》第1辑,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农业文化的语言映证》,《中文自学指导》,1991年第6期。《数字的数学意义与文化意义(二)》,《学语文》,1991年第6期。《试论“可数文化”与“不可数文化”——“文化”概念与文化学科研究对象新探》,《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化研究》同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2年3期摘录。《数字的数学意义与文化意义(一)》,《学语文》,1991年第4期。《从汉语特有词类问题看语法的宏观研究》,《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苏州方言的发问词与“可VP”句式》,《中国语文》,1991年第1期。《文化研究中的“语言导入”》,《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1990年《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数量和序列》,《南京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0年第5期。1989年《论“有的”及其语用功能》(刘丹青、段业辉合作),《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苏州方言里的语缀(二)》(谢自力、刘丹青、石汝杰、汪平、张家茂合作),《方言》,1988年第3期。《苏州方言里的语缀(一)》(谢自力、刘丹青、石汝杰、汪平、张家茂合作),《方言》,1988年第2期。1988年《汉藏语系重叠形式的分析模式》,《语言研究》,1998年第1期。1987年《汉语宏观研究的五大课题》,《汉语学习》,1987年第3期。《形名同现及形容词的“向”》,《南京师大学报》,1987年第3期。《汉语量词的宏观分析》,《汉语学习》,1987年第4期。《当代汉语词典的词与非词问题》,《辞书研究》,1987年第5期。1986年《运用方言研究语言学的其他学科》,《语文导报》,1986年第12期。《“面粉”纵横谈》,《汉语学习》,1986年第5期。《苏州方言定中关系的表示方式》,《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语言研究》,1986年第1期。《汉语相向动词初探》,《语言研究集刊》第一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名词短语的构成和分类》,载张拱贵主编《中学教学语法体系阐要》,语文出版社,1986。《几类比较特殊的短语》,载张拱贵主编《中学教学语法体系阐要》,语文出版社,1986。《句型分析及主谓句的类型》,载张拱贵主编《中学教学语法体系阐要》,语文出版社,1986。1985年《试论两类“同位语”的区别》,《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1期。《苏州方言量词的定指用法及其变调》(石汝杰、刘丹青合作),《语言研究》,1985年第1期。《三大类实词句法功能的统计分析》(莫彭龄、单青(刘丹青)合作),《南京师大学报》,1985年第3期。《“白”到底代表几个语素?》,《中国语文通讯》,1985年第2期。1984年《小议指人名词用“什么”提问的现象》,《汉语学习》,1984年第1期。《论“新著国语文法”对汉语语法理论的贡献》(张拱贵、刘宁生、刘丹青合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6期。1983年《三种补语,三种否定》,《语文月刊》1983年9期。另收入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亲属关系名词的综合研究》,《语文研究》,1983年第4期。《吴江方言声调的初步调查》(张拱贵、刘丹青合作),《南京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试论吴语语法的研究及其意义》,《江苏省语言学会1982年会论文选》,江苏省语言学会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出版1983。1982年《对称格式的语法作用及表达功能》,《语文知识从刊》第三辑,北京市语言学会编,地震出版社,1982。

我是湖南人,我在苏州做农民工,谢谢你那么喜欢我们湘语,很多人误以为湘语是小姐和农民工语言,的确小姐是四川和我们湖南最多,导致误会,你对湘语很有兴趣可以网上找,有很多资料,网络大把

  • 索引序列
  • 中国方言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
  • 中国方言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写
  • 中国方言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的
  • 中国方言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
  • 中国方言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