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社会学与生活的论文

关于社会学与生活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社会学与生活的论文

去知网上下载,多下载几篇,改下即可

看我blog,有一些说明希望能帮助你

大学生社会化……社会化大一应该有接触吧

关于社会生活的论文

西藏乡村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趋势(文中有多处图片不能发布出来,请上网站查看,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选纳为答案)随着西藏乡村经济结构中农牧业份额的下降和农牧业生产方式自身的现代化,西藏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西藏农牧业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生存型走向发展型 西藏传统农牧业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牧民的生活内容是围绕生存展开的,目的是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土地归户使用长期不变,畜牧私有私养长期不变政策的落实,农牧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日益增长,直接用于生产劳动以外的剩余时间也越来越多,因此,农牧民生活中更多的花费和精力可以用于个人的享受、发展和提高,这样消费结构改善了,生活内容丰富了,个人的选择空间也日益扩大。 西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牧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牧民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生活消费结构向更趋于合理化方向发展,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有所下降,动物性食物及水果、蔬菜的消费有所增加;自给性的初级产品消费有所减少,商品和加工产品的消费有所增加。据西藏自治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1992年对堆龙德庆县30户农民的抽样调查统计,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85年为306.18元,1992年上升到608.36元,分别占当年总开支的51.17%和67.10%;再从全西藏农牧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来看:1996年西藏统计年鉴中农牧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896.80元,与同期西藏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消费水平相比增长了74.60%,就生活消费内部各项支出来看,尽管农牧民家庭支出中生活消费品支出仍占绝大多数,但非商业性支出所占比重趋于不断增长。就堆龙德庆县30户农民抽样调查结果,从1985年到1992年间。增长了0.68个百分点;而1992年西藏农牧民的年人均非商业性支出为7.69元,到1995年增长到23.38元,递增了32.89%。 同时,农牧民生活消费品的各项支出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变化,与城市居民逐渐趋于接近(详见表一)。从表一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差距在90年代初期比80年代中期小。城乡消费支出结构的接近,说明西藏农牧民和城市居民消费观念正趋同一,而消费观念的变化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长期以来,藏民族的饮食单一,主食仅糌粑、牛羊肉,蔬菜吃得很少。解放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好转,西藏的农牧民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渐向丰富、营养型发展,而且由于与城市联系增多,受城市和周围厂矿“城里人”的影响,其饮食方式也逐渐复杂、多样化,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统计,1991年西藏农牧民人均主食消费支出106.28元,副食支出106.59元;到1996年时,人均主食支出为105.81元,副食支出191.18元;可见副食支出明显超过了主食支出。1985年到1996年间,牛羊肉等藏族传统食物消费量在下降,动物性食物及水果、蔬菜的消费在增加(详见表二)。衣、食、住和日用品等方面的消费也逐步趋于增长,据1995年西藏100余户家庭的调查,西藏农牧民不再满足服装要保暖,而且追求服装色彩协调,式样新颖,对中高档穿着用品的需求量在逐步上升。农牧民不但穿传统的自制皮衣,也越来越喜欢穿化纤、呢绒、毛料的衣服,安多腰恰的牧民如今喜欢穿轻便汉装,被调查的45户农牧民中,每户均有8件汉装。拉萨城里穿汉装和西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追求轻便、价高、式样新颖的衣服,穿着式样的更换比农牧区都快。尤其是文化、娱乐等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在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明显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自治区农调队对堆龙德庆县农民家庭的抽样调查,1992年农民人均用品消费比1985年增长了147.8%;再根据西藏自治区1996年统计,1995年非生活用品的支出为110.51元,比1991年增加了81.7元,而且用品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娱用品和书报杂志费用(见表三)越来越高;笔者在1995年调查的100户家庭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和1996年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同样也表明,各种高档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录像机、汽车、摩托车等现代化用品逐步进入西藏农牧民家庭(见表四);唱卡拉OK、跳交谊舞、打台球、看电视、电影和录像等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西藏青年人的时尚娱乐和休闲方式,并逐渐由城镇传播到广大农牧区。广大藏区农牧民消费水平提高和结构改变对藏区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消费总量的增加扩大市场需求,刺激生产发展;另一方面,消费结构的改变对生产结构具有引导作用。西藏各地的非农牧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农民商品性和非实物性消费的增加,这是促进农牧民生活向发展型转换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全西藏的现实出发,当前在大力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活的同时,合理引导农牧民消费,努力增加生产性积累和投资,发挥消费在启动市场和提高农牧民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西藏农牧民家庭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 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分散孤立的社会结构相适应,西藏传统农牧民的家庭观念强,大部分生产和生活行为都局限在家庭范围内,具有强烈的封闭性特点。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西藏农牧民家庭从封闭走向开放。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农牧民家庭的行为目标从内向型变为外向型。许多农牧民家庭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再根据家庭消费的需要来安排,而是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在生活方面也同样,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家庭内部满足的需要越来越少,由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这种开放式的循环,有助于增强家庭的稳定性,扩大了家庭的社会功能。 其次,家庭的人口生产从数量扩大向质量提高转换。对传统农牧民来说,由于家庭的封闭性,生育的子女越多,劳动力就越多,在本社区的地位就越高,所以人们追求多子多福。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和行为,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已成为的共同趋势。虽然国家对西藏等藏区实行了照顾政策,允许一对夫妻生育3个孩子,但大多数年轻人只愿意生两个孩子,而且不在乎男孩还是女孩。根据笔者去年参加的“百户”调查表明,农牧民赞成计划生育的家庭比例比较高,分别占34%和26%,特别是年轻妇女不愿意多生孩子的比例较高。她们认为,孩子太多带起来麻烦,家庭负担重。所以农牧民主动要求采取节育措施。这种家庭生育子女的减少,使父母有能力在提高孩子的素质上下更大的功夫,同时他们自己也有可能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这种人口生产功能的转换,使他们子女的教育就不纯粹是家庭内部的事情,社会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强,据拉萨市1991年的统计,全市共有各类学校536所(其中中师1所,中学8所,公办小学54所,民办小学443所,企事业子弟小学20所),在校生49598人,农牧区适龄和入学率64%。据笔者参加的“百户”调查,1994年家庭教育费支出额为11233元,占家庭总支出的1.78%,而且这些钱只为有子女上学的19户家庭的投资,按实际有教育投资的19户计算,户平均支出591.21元,即使按45户平均,也合每户249.62元。用此数字再与1993年户均支出56.55元相比,增长了341.41%,其增长幅度大大超过其他所有的家庭支出。再从西藏自治区1996年统计年鉴来看,全区农牧民教育及文化娱乐投资人均为30.95元。 第三,家庭关系中自由平等的因素增强。在传统家庭中,封建宗法观念和习惯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和束缚很强,形成固定的等级体系,特别是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下。在《草地藏族调查》中记载“绝嗣之家,其妻室有父归父,无父归其兄弟近亲”,或“无父则将其女人与另一半牲畜、库物给其兄弟近亲中一人”。若某人“从牦牛身下救人,被救者则以女儿偿之,无女则给妹,无妹则给银200两”。根据这些条款,妇女可以与牲畜并列,作为财产的一部分转赠他人。贵族妇女也同样可以被当作礼物馈赠。据笔者在西藏那曲安多县调查,非亲属家的妇女不准入帐篷;家里以外的妇女不准到帐篷后面挂经幡的地方去;不能从帐篷后面的柱子里侧穿过;妇女不许在太阳落山后大声叫喊;妇女不能在家里的帐篷里生孩子,产妇不能摸灶台,产后3天不能接待客人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家庭的开放,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一些年轻人不甘默默无闻终老一生,她们走出家庭投身社会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一些能干的妻子代表家庭参加社会活动并取得经济独立,为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创造了条件。 第四,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由于家庭的稳定和封闭性降低,西藏农牧民对以家庭为基础的血缘和地缘组织的依赖性降低,与此同时,他们与市场的联系增多。在社会活动和市场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社会组织,如西藏堆龙德庆县乃琼乡的科学普及协会、安腰恰乡的扶贫协会、合作经济组织等等。这些组织对农牧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它促进了农牧民观念和行为的社会化。 农牧民社会行为从被动保守转向主动开拓 在传统的市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作用下,农牧民的社会行为具有被动性和保守性,特别是佛教传入藏土的千余年里,佛教哲学思想对藏族伦理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首先,“人生唯苦”、“四大皆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的说教,使生活中的人们缺乏进取心而安于现状;其次,“慈悲行善、忍辱无争”、“佛法无量,乐于施舍”等佛教思想的影响,使农牧民习惯于循规蹈矩,亦步亦稳,忍让退避,明哲保身;第三,慢节奏的行为习惯成为追求的目标,使生活缺乏生机和活力;第四,社会生活单一化,形成超稳态的传统社会系统。 在当代这种开放的社会结构中,西藏农牧民的社会流动性明显增强。首先,职业角色丰富化,过去农牧民就是农牧民,祖祖辈辈都没有什么变化,而现代农牧民却面临非农牧民化和城市化的机遇,也有许多农牧民离开农牧业。即使从事农牧业,他们的生产方式与其他职业相比也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中的许多人农闲时就到其他部门就业,体验非农牧业的经历。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使他们容易理解日益加快的社会变革,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第二,是社会角色的多样化。过去他们的社会角色十分简单,主要是家庭和家族中的角色,没有什么变化的余地。而现在,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使他们不仅承担家庭角色,而且要承担社区组织和专业组织成员、农牧区乡村市场的买者和卖者,农牧业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者等一系列社会角色,他们要不时地光顾商店、银行、学校,农牧民社会角色的丰富性迫使他们主动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开创自己的社会地位。第三,社会地位的流动性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西藏已有很大一批农牧民向非农牧业转移,他们通过市场经济的竞争,改变了以往那种被动的社会地位。第四,区域的迁移和流动性增强。随着农牧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他们离开家乡的机会增多了,活动半径超过了乡村的封闭界限,许多人长期到城镇和外地进行劳务和经商,积攒充足的资金后再返家乡。总之,农牧民的地域流动和迁移对促进西藏乡村社会的开放、交流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从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手机,我们如何随心所欲地与亲人保持联系呢;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又如何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如果没有高清晰的电视技术,我们又如何享受华丽的好莱坞电影呢?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时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文化。现在,更多的年轻人接受了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时尚的生活方式,甚至于网恋也成为现在的一种潮流。 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确立了科学技术的重要的地位,把发展科技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增大了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了科技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从而使得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地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法国等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技术都受限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更重要地是,我们还应当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参考资料:网络

关于社会问题与生活的论文

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生活中,从一句话一件小事就体现出了你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来往匆匆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生活之美,有人做出了这样的回答:“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有人回答的却是:“我既要承担生活给我的磨难,又要享受生活赐予我的幸福。”为什么同样的人做出的回答却是不一样的。在春节前来到街上,看到来来往往的人,却是不约而行。有的人为了以前的享受,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小偷去享受生活,而有的人却是承担磨难而换来的生活幸福。试问,以前享受生活的人你们是否想过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看见穿着奇装异服的成年人,你们是否想过,你们现在的享受将来换来的是什么。什么都没有,而是犯罪的道路,劝你们还是赶快回头吧!社会的生活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不是整天和狐朋狗友一起打打杀杀,谈谈恋爱,替比你自己强大的人听三顺四。这些不是你们的社会生活,你们根本不懂什么是社会生活。人生在于奋斗,无论是淡泊无争的庄子,还是无私无欲的僧侣,他们都会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等种种磨难,可以说,奋斗的过程,就是战胜磨难并承担的过程。一个具有坚定不移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当我们这美好的世界上有了战争,就失去了和平。因为有了战争,人们才渴望和平;因为有了战争,人们才知道和平是多么的重要是战争,还是和平?走在世纪边缘,我们始终面临着这样一个两难选择。战争,代表着世界的毁灭,代表着死神的降临,代表着人类的灭亡。然而,和平却能够带来希望,带来幸福,带来美好的生活。因此,我渴望和平,我渴望可恶的战争永远在我们美丽的地球上消失、灭绝!人们多么希望:橄榄树在大地上自由地生长,任由和平之舟搁浅在荒滩上!在这个人类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古老星球上,战争,终会被划上句号,彻底的结束,而和平则能永远继续!迎接他们的是人类朝思暮想的两个字——和平!回眸,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从八国联军到武昌起义。每一场重大的战役背后都有无数冤屈的人民在心底呼喊着“和平”。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明年,是九一八80周年,勿忘国耻,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还有,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中那30万遇难同胞们,他们是这场战争无辜的牺牲者。当我们生活在这充满欢声笑语的21世纪,见证祖国的和平于飞速发展时,又怎能忘记旧日鲜血染红战场赶走侵略者的革命人士呢?被连累的无辜百姓们,永远也不会放弃对和平的追求。他们组成一支支队伍,去放抗战争,去呼吁和平。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会用心去呼吁和平!而现在,战争并没有停止,在中东,因为石油,血腥的场面依然存在,但是真正受苦的是人民,是儿童,在他们弱小的心灵上还经不起这么严重的摧残……。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的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大小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试问,世界何时铸剑为犁?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我渴望世界永远的和平!愿和平鸽自由的在天空中翱翔,让绿色的橄榄枝“铺”满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精神的人,即使条件差一些,他也能战胜磨难,在奋斗中获得幸福。

浅谈人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伟大的任务,离不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各方面人才的支撑。为此笔者认为,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十分必要,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不断加强人才工作,提供人才保证。只有建设一支宏大的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树立科学人才观、强化对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大批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这一新的人才观,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突出了“知识、能力、创造、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取向,完全符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大规模、多层次、多领域、多样性人才的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导向性和针对性。按照这个科学的人才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尤其需要加强对各方面人才的培养。  1、要着力抓好对党政领导干部人才的培养。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党政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履行执政职责的重要力量。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把党的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这项工作离不开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去宣传、去组织和实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坚持群众观点。要着力培养选拔一大批尊重群众、服务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深受群众拥护的党政人才。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善于把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与群众建立互信互动平等的关系,才会妥善处理好各项纷繁复杂的矛盾、才能带领群众一道建设和谐社会。  2、要着力抓好对管理型、经营型人才的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带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极大提高,构建和谐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物质财富、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培养选拔一大批优秀的善经营懂管理的人才。使之让他们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在当前,要特别抓好注重对开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组织生产经营以及管理企业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成为市场经济战场上的将帅之才。  3、要着力抓好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和人才上的竞争,谁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谁就能在世界上和社会上站稳脚跟,谁就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被淘汰。专业技术人才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载体,也是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源泉,更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和企业活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树立尊重人才思想、为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造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千百万高素质人才,离不开思想的重视和措施的保障。  1、要大力宣传和落实科学人才观,着力营造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好的社会氛围犹如阳光雨露,对人才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充满活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人们的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形成人人可以干事、人人能够干事、人人干得成事的观念。只要通过积极的努力和创造、为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象这样的人,就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肯定。与此同时,还要牢固地树立“惜才如金、用得其时、用得其所”的思想,用真心来留住人才。  2、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造就千百万高素质人才队伍,抓好制度建设是关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能够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和科学评价人才,使人们的创造成果和社会贡献得到社会的尊重。特别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舞台,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要制定和落实必要的优惠政策,为人才干事和创业搭建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还应主动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成果转化,使人才的创造成果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要健全人事仲裁制度,使人才的引进、流通、培养、使用等有法可依。要建立领导干部人才工作责任制,明确领导干部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中的职责。总之,要以优越的环境留住人才。  3、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谐社会应是人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的社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合理地有序流动。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调控作用,通过制定规划、政策引导、提供服务、加强管理等方式,指导和调控人才的流动和配置。这样可以防止人才工作中的无序和混乱情况发生,以确保将每位有才之士能真正的用在刀刃上,并发挥其价值的作用。  4、要坚持好党管人才原则,不断提高党领导人才工作的水平。培养和选拔构建和谐社会的千百万人才,必须加强党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做到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其重点应放在制定好政策,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环境工作中,努力开创用事业造就人、用环境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法制保障人,构建和谐社会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更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支撑。抓好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各级各部门领导的责任。因此,只能重视,不能忽视。只有在全社会中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才能使无数的有才之士更好的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大胆地展示才华的同时,使他们在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华民族的特性。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  首先,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不管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涵义和标准做怎样的理解,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和谐社会概念既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应该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和谐社会构建有历史的和文化的根基,才能彰显和谐社会的中国特色。  其次,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人们多从现代的角度进行阐释。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既然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那么从传统文化方面认识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作为传统哲学范畴的中庸,其完整意义包括中、和两个方面。“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反映达到理想的目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执中致和”,就是通过正确方法,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故此,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行有序,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的社会。“和”的本义是风调雨顺。《说文解字》中“和”也写作“咊”,从口禾声,从口表示入口的食物或发自口中的声音。禾声,则反映它来源于农作物之禾。只有风调雨顺,禾苗才能茁壮成长并喜获丰收,所以殷周时期有大量向天帝卜禾的记录。从此来看,“和”也就是顺。和谐社会应该是人各得其所,地各得其用,物各得其流的社会。《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又说,因为“和”字流行,从而使得“盉”、“龢”二字皆废,这说明在上古时期,“和”也写作“盉”、“龢”。五味调和曰“盉”,五音调和曰“龢”。“和”用调味器“盉”与乐器“龢”作为象征,说明“和”的状态不仅要让人感受口味好(生理上的快乐),还要悦耳(精神上的愉悦)。因此,和谐社会不仅仅在于它的物质意义,更在于它的精神意义,不仅要物质丰富,更要让每个社会成员之间互相认同和接纳,身心愉快。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从有若的话来看,以“和”为原则的人际关系在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的前提下,融入了亲亲意识,在身份和等级不能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不同身份、不同等级的人之间,用亲情、友情、温情连接着。所以从伦理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又应该是一种充满仁爱,到处洋溢着温情、善良和互相帮助的社会。虽然古代的“和”没有反对等级和差别,也没有指望消灭不平等,反而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等级和差别的合理性。但孔子又说“君子和而不同”,用“和”与“同”相对立,否定了单一排他所造成的发展机能萎缩。所以“和”又有反对绝对同一,反对简单服从,主张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化的意义。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思想活跃,包容万芳,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  其三,要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设想。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社会和谐的设想,如儒家的“天下为公”理论、“大同之世”理论,道家的“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理论等等。他们从不同侧面,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社会和谐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而人际关系问题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着力要解决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部分内容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依靠礼乐制度来保障的。重视道德教化、纲常名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强调道德自觉与追求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而孔子的仁礼学说,孟子的性善主张,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起点。“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些修身立德的金玉良言显然具有其普遍长久的价值和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老子把“小国寡民”作为他的和谐社会理想,庄子所构想的和谐社会里,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等等。在老、庄这些理想的和谐社会之中,人的文化本性同样被充分地解构,剩下的只有人的自然本性。人生以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人摆脱了一切文化的羁绊,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万物融为一体。这样,在道家看来,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对自然的顺从,并把自我意识看作是不和谐的根源,是自我意识造就了自身与自然的对立。这种取消自我意识与物融为一体的和谐,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但道家的和谐观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借鉴。  其四,我们还应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长治久安的太平盛世虽不乏其例,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也屡见不鲜。社会不和谐及社会动荡的原因何在?我们既要从正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还要认真地从反面探讨中国历史上社会出现不和谐的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思想家的许多“盛世危言”及他们对社会不和谐状况及其原因的指陈和披露,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参照和历史教训。在这个意义上讲,要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对此进行总结和研究也很有必要。总之,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探索中国历史上社会不和谐的原因,对我们今天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成功与否,还有待于诸如现代民主政治与法治社会的建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和谐社会”的特征时所强调的,我们今天着力构建的和谐社会首先是要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这显然极具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

虽然已到深秋,中午的太阳还是有些刺眼。路的两边,坐着些年过花甲的老婆婆,岁月的沧桑在脸颊上刻满了深深的印迹。面前都放着不大的竹筐,里面的枣子在阳光下格外青翠,让人不禁垂涎欲滴。想必应该是一大清早就去东西山摘回来的吧。因为是中午,所以没什么生意。她们坐在一起,吃的,是路边几元钱就可以买到的馒头。用我听不太懂得方言交谈着,爽朗的笑声连绵不断。摸摸肚子,想到了刚刚吃下去的,是老妈买回来的巧克力慕斯,还抱怨说,怎么买了我最讨厌吃的口味。或许,她们已经老了,辛苦了一辈子也都是平平淡淡,但是这样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迎面走来的,是三个也就20来岁的女孩。衣着朴素却很干净,头发细心地束成一个马尾,脸上完全没有那种有钱人家女儿的精致。类似的女孩在老爸公司见过很多,都是高中毕业,在基层做工人。周一至周五去公司上班,几乎每天都要加班。不可以迟到、早退,要不主管一个不高兴,合同到期就可以马上请你走人。都是住在公司为她们租的宿舍,大致上就是比大学宿舍还要差的那种。一个月也就拿着点固定的工资,可以为自己买点衣服就高兴到不行。不具备白领的那种小资,却也可以开心地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 知道自己还是中学生,不需要为未来考虑太多,也知道爸妈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当然不希望以后变成这种人。其实,即使是她们,也都是为了生活而奋斗。不需要想太多,只要努力地过好每一天就已经是一种幸福了。我想,走到这里我也应该回家了。 社会,融入了许许多多的人,虽然大多数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在他们的世界中有自己辛劳的一笔一画,在他们的梦里有甜甜的笑容。这样就够了,因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幸福。

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论文

艺术创作过程是社会生活的艺术体验,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对社会生活的这种依赖关系,首先表现在艺术家往往是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动机和创作灵感,尤其是艺术创作的内容,更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但与此同时,艺术创作又是一种创造,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复,而是进行提炼和概括

文学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既是人学。文学在不同时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学是为了批判,为了颂扬,为了唤醒,为了激励,为了娱乐,为了消遣,更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反观自身,认识生活,思考生活,理解生活,好好生活。

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论文

艺术创作过程是社会生活的艺术体验,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对社会生活的这种依赖关系,首先表现在艺术家往往是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动机和创作灵感,尤其是艺术创作的内容,更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但与此同时,艺术创作又是一种创造,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复,而是进行提炼和概括

假如你想来这里找生活与艺术的论文的话。这里是没有人帮你的

  • 索引序列
  • 关于社会学与生活的论文
  • 关于社会生活的论文
  • 关于社会问题与生活的论文
  • 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论文
  • 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