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海洋学研究期刊2020第一期怎么读啊

海洋学研究期刊2020第一期怎么读啊

发布时间:

海洋学研究期刊2020第一期怎么读啊

现代物理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热状态、动力状态,以及物理特性的控制和世界各大洋边界的科学。或者说研究海洋物理特性、海洋水体的运动形式和过程,及其诸多因素与大气和海底有关因素变化的学科。因此,建立在这个范围内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观测,对于深入了解海洋水体的循环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在长期的实践中,为了了解海水的物理特征,形成了波浪动力学,以及潮汐、海流、地震、海啸等;海水热力学,以及瞬间海水运动现象,如上升流、涡流等。此外,海水光学、海洋声学、海洋气象学等方面的研究,都能为了解海水运动,提供依据。当然,从海洋物理学中衍生出来的海洋声学,为声纳技术提供了研究基础;海洋气象学,为气象预报技术提供了依据,因为海洋对于世界天气和气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海洋气象学特别重视海水和大气层交界面,各种现象的相互作用影响和热量、水气交换的研究。

《海洋环境科学》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环境科学分会主办,是国内海洋环境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基础性综合学术刊物之一。刊物每期16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办于1982年,为海洋学类和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首届环境期刊评比一等奖,1998年被科技部评为“双效期刊”,是国内外著名检索机构的来源期刊之一。收录机构包括美国《化学文摘》(CA)、《动物学记录》(ZR)和《剑桥科学文摘》(CSC),俄罗斯《文摘杂志》(AJ)以及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国内主要有《中国知网》、《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海洋文摘》、《中国水产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等。本刊以报道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为主,特别重视刊载有影响的重要技术研发成果论文。刊物内容涉及海洋环境范围内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等学科及其分支学科,主要栏目包括调查与研究、技术与方法、海洋环境管理与综述等。

海洋学研究期刊2020第一期

不属于中文核心期刊,但是属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 海洋科学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通报 台湾海峡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海洋环境科学 海洋湖沼通报 海洋科学进展海洋预报海洋学研究 相应的投稿邮箱请百度搜索该期刊主页。

主办: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省海洋学会周期: 季刊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ISSN: 1001-909XCN: 33-1330/P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2)现在应该不是核心了。

海洋学研究期刊2020第一期数据怎么找

打开PDF全文,在每一页的上方,或者下方一定有期刊的信息,包括期刊名、年卷期、页码。

不属于中文核心期刊,但是属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文献和报告里有你需要的相关内容

1、按期数:文章所在本年期数,在本期刊总的期数的位置就卷数。    例如该文在该刊的2015年的第一期上,而该刊是月刊即一个月出一期,同时该期刊的创刊时间是2014年1月即此时出刊第一期,则该文在该期刊中的卷数为13卷。    本年的期数在全文中的页眉处有,也可在知网或万网等上搜索,月刊的类型和创刊时间也在这些网上搜索的到。附图一张则是在知网上搜到的。2、按时间:就是所在期数年份在创刊以来总的年份中的位置,上面的例子就为第二卷,一般是按时间。

海洋学研究期刊2020第一期论文怎么写

主办: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省海洋学会周期: 季刊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ISSN: 1001-909XCN: 33-1330/P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2)现在应该不是核心了。

楼上您的是本科的。。研究生的论文得发表吧,引注是必须的,需要和参考文献对应

海洋科学前沿这本期刊上的文献你去看看,或者世界生态学这本刊,能找到不少关于海洋赤潮的文献

海洋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重要的自然资源,海洋污染会直接影响海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了解海洋环境中PAHs的浓度水平及其多介质环境过程,对防治海洋污染、保障人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台州湾为例,调查了近海海洋环境中PAHs的浓度水平,重点分析了PAHs的组成特征及生物富集现象;调查了围塘养殖海水中PAHs的浓度水平及来源;比较了PAHs和其它典型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来源。试图为海洋环境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 近海海洋环境中表层水、中间层水、底层水中15种PAHs总浓度(∑PAHs)的平均值分别为7、1和9 ng/L。表层沉积物中∑PAHs为4~6 ng/g,平均值为6 ng/g。海水中的PAHs以4环为主,沉积物中以3环为主。棱鱼、蟹、海鳗、沙蚕和鲻鱼等生物体中∑PAHs分别为99、31、54、32和23ng/g,它们对PAHs的富集能力分别为棱鱼>鲻鱼>蟹>海鳗>沙蚕。 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5-7 第一章 海洋环境中PAHs的研究进展 7-19 1 海洋环境中PAHs的污染状况 7-14 1 海水中PAHs的污染状况 8-9 2 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状况 9-12 3 生物体内PAHs的污染状况 12-14 2 海洋环境中PAHs的毒性效应 14-15 3 海洋环境中PAHs的源解析 15-18 1 源解析方法 15-16 2 污染源研究 16-18 4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目标 18-19 第二章 近海海洋环境中PAHs的空间分布及组成特征 19-31 1 实验部分 19-21 1 样品采集 19-20 2 仪器与试剂 20 3 样品前处理方法 20-21 4 样品PAHs的HPLC/FLD分析条件及质量保证 21 2 结果与讨论 21-30 1 PAHs在海水中的空间分布及组成特征 21-25 2 PAHs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25-26 3 PAHs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及富集现象 26-30 3 小结 30-31 第三章 围塘养殖海水中PAHs的浓度及来源 31-37 1 实验部分 31-32 1 样品采集 31 2 仪器与试剂 31-32 2 结果与讨论 32-36 1 PAHs的浓度水平及污染程度分析 32-33 2 PAHs的组成特征 33-34 3 PAHs的来源分析 34-36 3 小结 36-37 第四章 PAHs等典型有机污染物浓度及来源 37-44 1 实验部分 37-38 1 样品采集 37-38 2 仪器与试剂 38 3 样品预处理及测定方法 38 4 质量保证体系 38 2 结果与讨论 38-42 1 水体中PAHs等典型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38-40 2 沉积物和生物体内PAHs等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富集情况 40-42 3 PAHs等典型有机污染物的来源 42 3 小结 42-44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44-46 1 研究结论 44-45 1 近海海洋环境中PAHs的空间分布、组成特征及富集现象 44 2 围塘养殖海水中PAHs的浓度及来源 44 3 近海海洋水体中PAHs等典型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及来源 44-45 2 研究展望 45-46

海洋学研究期刊2020第一期出版

不属于中文核心期刊,但是属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您好,海洋类核心期刊在08年为核心期刊,目前已经不是了。目前这些是海洋学核心期刊的名称海洋学报 海洋与湖沼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科学进展 海洋通报 海洋科学 海洋工程 海洋环境科学 海洋预报 海洋学研究 海洋技术海洋湖沼通报 具体的排名没有。

近代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开创中国近代海洋研究的学术团体,主要有:中国地学会、中国科学社、中华海产生物学会和太平洋科学协会海洋学组中国分会。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也开展过一些海洋研究活动。1909年成立的中国地学会,从地学科学的角度,对海洋地理、海洋地质、海产生物和海洋气象等进行研究,并通过其会刊《地学杂志》,宣传海洋科学知识。1914年创办的中国科学社,为促进中国近代海洋科学的发展作出过积极的贡献。该社的著名生物学家秉志、伍献文、王家楫、朱元鼎、陈兼善、陈子英、张玺、曾呈奎等,都是中国近代海洋生物研究的先驱者。中华海产生物学会是中国专事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学术团体,1931年7月在厦门大学正式成立,陈子英为主要负责人。每年暑期在厦门举办研究活动和海产生物讲习班。太平洋科学协会海洋学组中国分会于 1935年4月10日在南京成立,丁文江任主席。该会是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团体,拟定了研究发展计划,但多数没有实现。1922年,海军部设立海道测量局,中国的海道测量工作开始起步。至1935年,该局共绘出图30余幅,编有《水道图志》一册。建于1928年的青岛观象台海洋科,是中国第一个海洋水文气象和生物观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筹建的青岛水族馆也由该科管理。海洋科主办刊物《海洋半年刊》。1937年下半年至40年代末,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绝大部分陷于停顿。1941年4~10月,由马廷英、唐世凤等组成的福建东山海洋考察团,是抗日战争期间国内惟一的一次海洋考察。这期间,在国内外坚持进行海洋生物学研究并取得成果的,有朱元鼎、曾呈奎、郑重等。其中,朱树屏研究成功的人工海藻培养液第10号配方,为许多国家所采用。抗日战争胜利后,童第周在山东大学、马廷英在台湾大学、唐世凤在厦门大学分别创立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还设立了海洋学系。这时期研究的学科多偏重于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地质和海洋水文气象方面。海洋水文气象研究  1916年竺可桢发表《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论述了海洋气候对中国大陆气候的影响,以及台风生成的原因和侵袭中国的路径;1925年和1934年,他又先后发表《台风的源地与转向》和《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把沿海的天气现象与海洋环境因素的变化联系起来。青岛观象台台长蒋丙然编著的《中国海及日本海海水温度分配图》,绘出了周年平均等温线图、周年变差等温线图及各月等温线图共12幅,并对海水温度变动的原因作了说明。海洋生物研究  当时有两个研究中心,南方集中在厦门,北方集中在青岛。主要的海洋生物考察有:1927年,中山大学生物系主任费鸿年组织海南岛沿海生物考察。1934年,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等 6个单位组织海南生物科学采集团。从30年代初开始,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先后对山东沿海的海产动物进行多次调查;1935~1936年组建张玺任领队的胶州湾海产动物采集团,出版调查报告4期3卷。1935年6~12月,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组织了渤海和山东半岛沿海的海洋学和生物学调查,由伍献文、王家楫、唐世凤负责,考察内容包括海洋物理、海产生物和渔业,考察报告于1937年 2月出版。由于重视实地考察,因而对海洋生物分类、形态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海洋动物的研究以海洋鱼类、海洋甲壳动物和海洋软体动物为主。海洋地理地质研究  主要围绕着海洋历史地理和海岸变迁等方面进行研究,其成果多发表在《地学杂志》、《地理学报》和地质调查所出版的刊物上。     当代中国的海洋科学发展概况  1950年8月,中国科学院在青岛成立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于1959年1月扩建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2年,成立山东大学海洋系。1959年 3月,建立山东海洋学院。随后,陆续建立了一批海洋科学研究机构。1964年建立了国家海洋局。到1983年,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地质矿产部、石油部、农牧渔业部、交通部和沿海省、市、自治区,建立各种海洋科研调查机构100多个(见中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30多年来,中国的海洋科研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科研工作。50年代初期,对海洋生物、海洋水文开展了调查研究。1953年,在赵九章教授指导下,有关单位在青岛市小麦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波浪观测站,开始波浪研究工作。同时,一些单位开始研究天津新港泥沙洄淤问题,河流入海河口的演变规律,以及中国近海水声学考察工作。1956年,国务院科学技术规划委员会编制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第一次被列入国家的科学技术规划。1957~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进行了渤海及北黄海西部海洋综合调查,并与水产部黄海水产研究所、海军和山东大学海洋系等单位协作,完成了多次同步观测。1958~1960年,国家科委海洋组组织全国60多个单位,进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1959年,地质部第五物探大队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协作,开始在渤海海域进行以寻找石油资源为目标的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同年,地质部航空测量大队对整个渤海和沿海地区,进行了中国首次海上航空磁力测量。60年代后期以来,为寻找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开展了大规模的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1974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综合考察了西沙群岛海域。1976~1980年,国家海洋局根据中国第一次远程运载火箭试验的要求,在太平洋中部特定海区进行综合调查。1978~1979年,国家海洋局等部门参加了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在中太平洋西部进行调查、试验。1980~1985年,国家海洋局等组织中国沿海10省、市、自治区进行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1983年,国家海洋局进行了北太平洋锰结核调查和南海中部综合调查。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进行南大洋和南极大陆科学考察。同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对南沙群岛邻近海域进行了综合考察。除上述大型海洋考察活动之外,中国从50年代开始还定期进行海洋水文标准断面调查、海道测量,并进行了中美长江口海洋沉积合作调查、海底电缆路由调查等。中国的海洋科学考察工作,获得了大部分中国近海和部分远洋的资料,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资料。

  • 索引序列
  • 海洋学研究期刊2020第一期怎么读啊
  • 海洋学研究期刊2020第一期
  • 海洋学研究期刊2020第一期数据怎么找
  • 海洋学研究期刊2020第一期论文怎么写
  • 海洋学研究期刊2020第一期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