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输血的论文

输血的论文

发布时间:

输血的论文

看下面的文章:看完相信你就可以回答了。输血简史 逍遥血液象征着生命,这对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来说,是在自然不过的事了。血液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会过分,而任何一个合格的情报人员都知道,大规模的血液调度是战争马上爆发的准确信号。今天,输血是外科手术中的一个基本程序,多少人因为输血技术而获救。然而,对人类健康影响巨大的输血疗法的开端,却是肇因于彻头彻尾的错误认识,这在医学史甚至整个科学史上,恐怕都难以找到第二个类似的例子了。一切要从人类输血史上的第一个著名病人莫里(Antoine Mauroy)的故事说起。 莫里住在巴黎附近一个小村庄,当他疯病发作时会非常狂暴的痛打自己的妻子,并沿路放火烧房,这些行为让他十分出名。1667年冬天,莫里的疯病再次发作,赤身裸体的在巴黎流浪。一个贵族发现了他,出于仁慈,莫里被带到御医丹尼斯的住所,因为他正在尝试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体以治疗人类疾病尤其是精神性疾病。要了解这匪夷所思的治疗,需要知道一点西方传统医学的经典——体液学说。放血曾经是包治百病的办法…… 体液学说由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创建,并统治西方医学实践数千年。其要义在于将疾病的发生归因于体液的失衡,而恢复平衡的主要手段则是呕吐、发汗、泻下和放血。其中放血疗法最被推崇,作为一种主要的“无所不能”的治疗手段,在至少2500年内被狂热地忠实地实践着。从十二世纪的一首广泛流传的歌谣中,可见一斑。 身体放血改新颜 提神醒脑又亮眼 思维清晰无悲愁 运动内脏益睡眠 听力敏锐精神旺 声音洪亮每一天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放血时代残留下的一些遗迹。如:理发行业的标志物——红白条纹,从前,理发师是主要的放血疗法实践者,在放血时患者手握红白条纹小木棍,白色代表绷带红色代表血液。以及今日最好的医学期刊之一《柳叶刀》的名称也是来源于放血疗法的主要工具。现在的《柳叶刀》与18世纪的柳叶刀 在那个时代,血液经常和精神、性格、灵魂等等纠缠在一起(注:现代社会仍然有不少人相信血液和性格、命运之间的神秘联系)。这激发了法国御医丹尼斯(Jean-Baptiste Denis)将动物血液输入人体以改变性格或精神状态的念头,为此丹尼斯写了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从哲学假设开始,到人类获取和利用动物血液的正当性,最后动物实验显示输血的有益性,因此在论文中他建议将动物的血液输给人类,以治疗一系列由于血液的缘故所导致的疾病,比如麻风、溃疡、疯病等等。 在治疗莫里前,丹尼斯已经给一个少年和一个工人尝试性的输血,没出现太大的不良效果,但也没取得什么大的成就。对丹尼斯而言,恐怕再也没有比莫里更适合检验他理论的人选了。12月19日晚6点,丹尼斯将280ml的小牛血输入莫里体内,希望借由“温柔的小牛”血液治疗莫里的疯狂。莫里一共接受了两次输血,输入的小牛血液在他体内引发了剧烈的免疫反应,使莫里处于濒临死亡的高烧、休克状态,幸运的是他熬过来了,而且在数月内暂时恢复了平静不再疯狂。这次奇迹般的治疗,在欧洲立刻引起了极大震动,输血疗法一时成为时尚。某些医生甚至认为,通过交换怨偶彼此的血液可以彻底解决婚姻中的不和谐。然而将动物血液输给人,是非常凶险的一件事,死亡难以避免,加上很多守旧的知识分子反对变革,最终主教在全欧洲禁止了输血疗法。在此后150年中,输血只是一件奇事,仅供人们在理论上进行探索。James Blundell的输血手术。The Lancet, 1828-1829 1818年,年青的产科医生布朗德尔博士(James Blundell)无法忍受产妇因大出血而频频死亡,经周密思考和系统的动物实验后,布朗德尔博士总结出两项输血基本原则:1、只能使用人血;2、只能使用于大失血而濒临死亡的人。后来,他一共给11个大失血病人输血,使其中5人获救。布朗德尔的成功,再一次激起医学界对输血的兴趣,为了方便输血,医生们甚至发明了不少器械。虽然很多医生都遵循布朗德尔的原则,但并非每个人都如此,有人甚至把牛奶输入病人血液中,可以想象这样做将引起什么样的结果,而也有人进行不必要的输血。毫不奇怪,伴随着输血疗法的再次兴起,批评和反对它的声音也随之而起,许多著名医生指责输血疗法是哗众取宠。但1873年波兰医生基塞留斯(G Gesellius)收集了此前数十年的所有他能获得输血记录,统计显示44%的病人因输血获救,本来他们是必死无疑的。这项研究使得支持输血的声音在医学界占据了上风。然而让输血疗法声威大噪的却是1912年的诺贝尔奖,获奖者是卡雷尔博士(Alexis Carrel)。 卡雷尔博士是法国人,但他不满于法国外科学界的保守,先去了加拿大最后定居在美国的纽约,并进入新创建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中心,做血管吻合方面的研究,是他开创了今日的显微外科领域。为了进行血管吻合的研究,卡雷尔发明了特殊的针和线以及特别的吻合技术。但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直接原因,却起因于他的助手兰伯特博士(Adrian VS Lambert)深夜的一次紧急求助。 1908年3月,兰伯特博士的女儿降生了,和所有初为父母的夫妻一样,兰伯特夫妇自然也十分兴奋和激动。然而好景不长,数天来婴儿原因不明的口鼻持续渗血,这让年青的父母深感惊恐,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止住出血,虽然兰伯特的两个弟弟都是外科医生,可是谁也不敢也无法在这样小的婴儿身上进行输血。绝望的兰伯特想到了卡雷尔博士正在从事的血管吻合术研究,这是唯一能够给小家伙进行输血的手术了。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步步的迈向死亡,顾不得已是深夜,兰伯特和他的兄弟们赶到卡雷尔家,将他从睡梦中唤醒。虽然卡雷尔表明他在纽约并无行医执照,而且将供血者的动脉与受血者的静脉吻合,很可能导致供血者出现严重的问题。但兰伯特显然愿意为此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和后果,于是卡雷尔迅速收拾好工具,赶往兰伯特家。 据卡雷尔回忆,当时场景甚是凄凉,兰伯特的妻子紧挨着她那昏迷不醒、脸色极度苍白的小女儿,似乎想把自己的生命传输给她的孩子,但她也早已经心力憔悴、极度虚弱到几乎不能动弹了。看到孩子的状况后,卡雷尔非常担心婴儿在手术前就可能死去。经过短暂的争执,卡雷尔选择了兰伯特充当供血者,他小心的分离出兰伯特左手的桡动脉,将它和婴儿身上唯一可利用的腘静脉吻合在一起,经过几次失败后,手术终于成功。婴儿获救了,兰伯特的手部循环也恢复良好没有瘫痪的迹象。满心感激的兰伯特妻子致信洛克菲勒研究中心,感激他们资助了卡雷尔博士的研究,因为正是研究的成果拯救了她的女儿。作为被人诟病的大财阀,洛克菲勒出资建立了洛克菲勒研究中心以改变世人对其集团的印象,这件事对成立不久的洛克菲勒研究中心而言简直是“飞来的横财”。信件立刻被转给了各大报社,引起了巨大哄动,卡雷尔迅速成名。而他所创立的血管吻合术,一时之间也成为输血疗法中的被竞相模仿的技术手段,虽然很难掌握。为此有人甚至发明了一些辅助器具,以帮助外科医生进行血管吻合。卡雷尔(右)与飞行家林白,还有他们共同发明的通过体外循环支持器官的装置。《时代》周刊,1938年6月13日封面 在欧洲、北美为卡雷尔所取得的成就欢呼时,一项对输血疗法具有革命性贡献的科学研究已经完成,但却默默无闻。1901年,维也纳的一位年青病理学家,兰士台纳(Karl 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的血型。这得从1900年说起,在一次研究中,兰士台纳发现不同人之间的血液混合时,有时候血细胞会发生凝聚现象。为此他写了一篇论文讨论此现象究竟是由于细菌污染还是由于个体间差异引起,紧接着他设计了一系列精巧的实验,抽取了自己和助手们的血液,静置到血浆和红细胞分离后,将它们分开。然后在一系列试管中,将血浆和其他所有人的红细胞混合,观察结果。兰士台纳发现,实验结果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被标记为A组的血浆可以引起标记为B组的红细胞凝聚,反之也然,既B的血浆可引起A的红细胞凝聚,但兰士台纳本人的红细胞与标记为A、B的血浆混合后都不凝聚,但他的血浆却可以将A和B组的红细胞都凝聚。起初他称第三种类型为C,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将其改称为O。这就是今日几乎人人皆知的ABO血型系统的来源,两年后,兰士台纳的同事在更大规模的一次交叉实验中发现了AB型,人类最基本的血型系统的研究到此既告一段落。兰士台纳 兰士台纳意识到所谓输血综合症——接受输血的病人有时候会发生发热、寒战、肾脏剧痛、黑尿甚至死亡,正是因为人类有不同的血型,而某些血型之间彼此不能相容,才导致了这一切,他将此写入科研论文中。但兰士台纳过于内向,以至于这项重大成果,外科学界几乎没有人知道,只有纽约的奥藤伯格博士(Reuben Otternberg)看到他的论文后,率先在输血前进行血型匹配,从而避免了输血综合症。虽然奥藤伯格大力提倡血型匹配,但只有很少的医生响应,直到输血疗法的另外一项革命性技术的出现,将输血这个从前的大型高难度手术,转变为任何一位乡村医生都可以实施的手术后,血型匹配才真正受到重视。 输血疗法由于血液一旦离体就极容易凝固,使得输血十分困难。卡雷尔的血管吻合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但他的技术有很大的缺陷,一是对供血者的手有潜在的极大伤害,二则无法知道供血者输出了多少血,有时候甚至出现供血者失血太多差点死亡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愿意当供血者,并不是所有的亲属都愿意为了亲人冒如此巨大的风险的。鉴于此,两位医生发明了两套系统,通过抽取血液或者直接用针将血液引流出来后定量,然后输给受血者,这些系统的使用极大的降低了供血者的风险和痛苦。当然为了防止凝血需要医生的动作要快,而且需要诸多助手。这时候,奥藤伯格的同事卢因森博士(Richard Lewisohn)开始向血液凝固发起进攻,并在1915年发现2%的柠檬酸既可以防止血液凝固又对人体无害。这项关键性发现,使得输血这个从前需要专家才能做的手术,转变为一个普通的小手术。于是输血疗法在所有医院迅速开展,其结果自然是输血综合症的发病数量也急剧增加,经过无数惨痛的教训后,终于在1920年,输血前必需进行交叉配型成为标准操作。至此输血的三大障碍皆被一一克服,有了合适的输血设备,保证安全的交叉配型以及防止血液凝固的柠檬酸。而1930年,兰士台纳也获得了他应该获得的荣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体内的血液,就像一条长流不息的长河,在我们的身体内日夜不停的循环。如果说人体是一棵生命之树,那么血液就是滋润这棵大树的生命之水,没有血液就没有生命,更不会有生命的延续。今天,医疗急救输血是外科手术中一个最基本的程序,许多人因为得到输血治疗而获救。然而,这项对人类影响巨大的输血技术的开端,却是肇因于彻头彻尾的错误认识,这在医学史甚至整个科学史上,恐怕都难以找到类似的例子。这一切都要从人类输血史上的第一个病人莫里(Antoine Mauroy)的故事说起。莫里住在巴黎附近一个小村庄,当他疯病发作时会非常狂暴的痛打自己的妻子,并沿路放火烧房,这些行为让他远近“闻名”。1667年冬天,莫里的疯病再次发作,赤身裸体的在巴黎流浪。一个贵族发现了他,出于仁慈,莫里被带到御医丹尼斯的住所。当时丹尼斯正在尝试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体以治疗人类疾病,尤其是精神性的疾病。要了解这种匪夷所思的治疗,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一点西方传统医学的经典学说——体液学说。体液学说是由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创建,并统治西方医学实践数千年。其要义在于将疾病的发生归因于体液的失衡,而恢复平衡的主要手段则是呕吐、发汗、腹泻和放血。其中放血疗法最被世人推崇,作为一种“无所不能”的治疗手段,在至少2500年内被医生们狂热并忠实地实践着。这从一首流传了几个世纪的歌谣中,就可见一斑。身体放血改新颜,提神醒脑又亮眼;思维清晰无悲愁,运动内脏益睡眠;听力敏锐精神旺,声音洪亮每一天。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放血疗法遗留下来的一些痕迹。例如理发行业的标志物——红蓝白三色的转花筒。据说,在中世纪,由于放血手术被医生认为是下等人做的事,自己不肯动手,而是托理发师来做,于是理发师就成了业余外科医生。1540年,经英格兰国王批准,成立了理发师、外科医生联合会。从此,理发师正式打出了外科医师的牌子,并选三色柱作为他们行医和理发的标志。三色柱中的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表静脉,白色代表纱布。今天世界上最好的医学期刊之一《柳叶刀》的名称也是来源于实施放血疗法所用的主要工具。在科学还未昌明的那个时代,血液经常和精神、性格、灵魂等等纠缠在一起(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不少人相信血液和性格、命运之间的神秘联系),这引发了法国御医丹尼斯(Jean-Baptiste Denis)将动物血液输入人体以改变人的性格或精神状态的念头。为此丹尼斯写了一篇“逻辑严密”的学术论文,从哲学假设开始,到人类获取和利用动物血液的正当性,最后动物实验显示出输血的有益性,然后在论文中他建议,将动物的血液输给人类,以治疗一系列“由于血液的缘故”所导致的疾病,比如麻风、溃疡、疯病等等。在治疗莫里之前,丹尼斯已经给一个少年和一个工人尝试性的输血,并没出现太大的不良效果,但也没取得什么大的成就。对丹尼斯而言,恐怕再也没有比莫里更适合检验他理论的人选了。丹尼斯将280毫升的小牛血输入莫里体内,希望借由“温柔的小牛”血液治疗莫里的疯狂。莫里一共接受了两次输血,输入的小牛血液在他体内引发了剧烈的免疫反应,使莫里处于濒临死亡的高烧、休克状态,幸运的是他熬过来了,而且在数月内暂时恢复了平静,不再疯狂。这次奇迹般的治疗,立刻在欧洲引起了极大震动,输血疗法一时间成为时尚。某些医生甚至认为,通过交换怨偶彼此的血液可以彻底解决婚姻中的不和谐。然而将动物血液输给人,是非常凶险的一件事,加上很多守旧的知识分子反对变革,最终巴黎医生协会禁止了输血疗法。在此后100多年中,输血只是一件奇事,仅供人们在理论上进行探索。1818年,年轻的产科医生布伦德尔博士(James Blundell)因无法忍受产妇因大出血而频频死亡,决定给病人输血。经过周密的思考和系统的动物实验,布伦德尔博士总结出两项输血基本原则:只能使用人血;只能使用于大失血而濒临死亡的人。后来,他一共给11个大失血病人输血,其中5人获救。布伦德尔的成功,再一次激起医学界对输血的兴趣,为了方便输血,医生们甚至发明了不少器械。虽然很多医生都遵循布伦德尔的原则,但并非每个人都如此,有人甚至把牛奶输入病人血液中,可以想象这样做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而也有人进行不必要的输血。毫不奇怪,伴随着输血疗法的再次兴起,批评和反对它的声音也随之而起,许多著名医生指责输血疗法是哗众取宠。1873年,波兰医生基塞留斯(G Gesellius)收集了此前数十年间所有他能获得的输血记录,统计显示44%的病人因输血而获救,本来他们是必死无疑的。这项研究使得支持输血的声音在医学界占据了上风。然而真正让输血疗法声名鹊起的是获得19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卡雷尔博士(Alexis Carrel)。卡雷尔是法国人,因不满于法国外科学界的保守,他离开了欧洲。卡雷尔先到了加拿大,而后定居在美国的纽约,并进入当时新创建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中心,做血管吻合法(人体的血管除动脉毛细血管与静脉相通连之外,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甚至动脉与静脉之间,通过血管支彼此连接,形成血管吻合)方面的研究。卡雷尔在血管外科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他发明了特殊的针和线以及特别的“三线缝合”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血管缝合的成功率;他研究器官移植技术,解决了心脏移植中的外科手术问题,开创了现代器官移植历史的新纪元。但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直接原因,却起因于他的助手兰伯特博士(Adrian VS Lambert)深夜的一次紧急求助……(未完待续)(作者:三思逍遥)

输血与输血技术论文

今天,对外伤、分娩、大手术等病患,输血已经是常规操作,人们对此也觉得理所当然。虽然现抽现输的输血方式早已被摒弃,但不论是在影视剧作品里,还是生活中,有人身患重伤被送往医院,总还是会有亲人朋友撸起自己的袖子大喊:“医生,抽我的血!”在最近热播的韩国剧集《太阳的后裔》中,也毫不意外地出现了输血的场面,甚至引发了网友“操作不专业”的吐槽。可见,输血作为一种救命的手段,早已深入人心,输血急救的相关操作和标准也被许多人所熟知。    但是,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至今才有约百年历史。算上之前走的那些弯路,从可以被称为“输血治疗”的临床治疗手段问世至今,也才四百年左右的时间。和医学中的其他门类一样,输血医学也经历了从蒙昧到开明、从粗陋到精细的发展历程。神秘的血液早在古代,人类就察觉了血液的重要性。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创建了“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粘液、黄胆和黑胆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的体质。体液学说在欧洲影响极为深远,人们认为血液中蕴含着生命、精神和力量。古罗马流行格斗竞技,恢弘巍峨的竞技场遗址至今还伫立在意大利。在那时,一旦场上分出胜负,尤其当败者身负重伤、血流如注,观众们便会蜂拥而入,争相啜饮这位濒死之人的鲜血,认为可以借此获得这位斗士的强健体格和过人勇气。 还有人认为鲜血具有恢复体力、返老还童的神奇功效,吸血鬼的传说故事也同样层出不穷。17世纪匈牙利的女伯爵伊莉莎白·巴托丽为了留住流逝的青春,利用贵族的强权和财富,先后将数百名少女在地下室放血,她则一边喝这些少女的鲜血,一边用来沐浴。这一真实事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游戏中的情节。在古代的中国,也有着许多与血液有关的传统。比如“歃血为盟”,人们认为血液里寄托了人的精神,用血立下的誓约是不能反悔、不能违背的。又比如“滴血认亲”,那时人们还不了解血型、抗原与抗体等原理,只是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血液似乎与遗传有关。在中医典籍里,刺破特定的穴位放血,也是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最初的尝试历史上有记载的人类第一次用血液治疗疾病,是在1492年,罗马教皇英诺森八世因患脑卒中而昏迷,众医生束手无策之际,一位医生建议用人血治疗。当时医生们并不知道血液应该被注入血管,只是将血液从三名男孩身上抽出再注入教皇口中。这样的治疗当然无效,教皇于当年年底去世,而三名男孩也因失血过多而白白送命。在15世纪后期,人们一度认为精神错乱、抑郁、癫狂等症状都是因为“血中有毒”导致的,因此放血就成了一种治疗手段。“放血疗法”曾风靡一时,一直盛行到16世纪。罗马教皇的医生们所不了解的血液循环理论,直到1616年才由英国医学家威廉·哈维发现,至今正好四百年。哈维用动物实验阐明了血液在体内的环流方向和运行途径,他在1628年和1651年发表了两篇有关血液循环的论文,人类这才知道血液是如何在体内流动的。输血的先河1665年英国医生理查·洛厄开创了动物输血的先河,他把一只健康狗的动脉,和另一只放血后濒死的狗的静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健康狗的血液流进濒死狗的体内,让濒死狗活了过来。这时的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觉得血液和精神、性格、灵魂存在联系。受到动物输血的启发,人们认为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体,能治疗麻风、溃疡等疾病,还能改变性格,治疗精神疾病。最早的翔实的记录,就是1667年的几起输血手术。给狗输血的那位洛厄,尝试着把绵羊的血输给“癫狂症”患者亚瑟·科伽,希望让小伙子免除病痛,从某种角度来说,目的达到了:众目睽睽之下,科伽在几分钟内便一命呜呼了。而在同一年,法国著名御医简-巴普提斯特·丹尼斯则首次成功地将动物血输给人类,他将羊血输给一位长期发烧的男孩,奇迹般地治愈了他之前嗜睡和精神错乱的症状。随后他又将小牛的血液输入了他的“狂暴症”病人安东尼·莫里体内,剧烈的免疫反应使莫里濒临死亡,幸运的是他挺过了那些高烧、休克,而且在数月内暂时恢复了平静不再疯狂。丹尼斯这两次奇迹般的治疗,在欧洲引起了极大震动,输血疗法一时成为热门。但在进一步治疗中,病人再次接受牛血后出现了发热、脉搏加快、肾部疼痛、黑色尿等典型输血反应症状并最终死亡,死者家属状告丹尼斯犯有杀人罪,1668年法庭判决,今后未经巴黎医学部批准,不得进行输血。后来,由于以各种方式将动物血输入人体的治疗,都因出现输血反应而造成许多例死亡,被证明是失败的,法国和英国都颁布法律禁止给人输血。成功的曙光禁令颁布后的一百多年,曾轰动一时的输血疗法变得无人问津。1795年美国医生菲利普·菲兹克完成了有记载的首例人与人之间的输血,但并没有留下详细的记录。直到1817年,英国妇产科医生詹姆斯·布兰德尔频频目睹产妇因大出血而死亡,对此忍无可忍的他,先用动物进行输血实验,取得成功后,设计了一套输血器材,进行了将健康人血输给濒死之人的治疗尝试。他共为11例大失血病人输血,成功救治了其中的5例。1818年他在伦敦内科学会上作了关于输血的报告,他总结得出两项输血基本原则:1、只能用人血,2、只适用于大失血而濒临死亡的人。这次报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再次激起医学界对输血的兴趣,但当时人们对血型还一无所知,所以无法解释输血后有些病患能存活下来,有的却出现致死性的输血反应。布兰德尔开创了直接输血法,还首创了重力输血器,利用重力来作输血时的推动力,这种输血方法一直沿用了100年左右。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采用了消毒法,对输血器具进行消毒,并在手术中采用无菌操作,为避免感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输血医疗的发展。血型和抗凝1901年奥地利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了基于红细胞表面抗原的ABO血型系统,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为人类的安全输血提供了重要保障。他因此获得1930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并被人尊称为“血型之父”。1907年美国病理学家路德维格·赫克通建议通过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进行交叉配血来提高输血安全性,同年美国医生鲁本·奥腾伯格完成了首例使用血型和交叉配血的输血实验,此后他大力提倡血型匹配。随着研究手段的改进,人类不断发现新的红细胞血型,如Rh血型、MN血型等。除了血型,血液凝固也是输血手术中的一大障碍。美国外科医生克莱尔从1898年至1909年先后对55例患者进行了61次输血,其中2/3取得了成功。他改进了注射器,使用石蜡油管、注射针头、小接管、三通管、活塞等作为输血器材,让受血者和献血者同时躺在手术床上,使献血者的动脉和受血者的静脉相连接,缩短输血时间,避免血液凝固。1914年开始,比利时的阿尔伯特·哈斯汀和美国的理查·路易森等人先后报导了枸橼酸盐的抗凝血作用,并提出用枸橼酸盐和葡萄糖与血液混合,在抗凝的同时可以保持红细胞活力。这些极大地促进了输血医疗的发展,使输血从高精尖技术变为许多医生都能完成的手术,至1920年左右,输血手术及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均已被普及。 血液的保存1915年,美国病理学家威尔将枸橼酸盐抗凝的血液放在冷藏箱内保存,成为血库工作的奠基人。1918年战地血库开始出现在人类历史中,1921年伦敦有了输血服务所,对输血器具、采血及输血方法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1937年美国首家血库在芝加哥成立,1939年二战开始时,美国已有多处输血服务所,大量献血者前来献血。由于血库的普及,血液保存时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1943年洛狄特和莫里森配制出了酸式枸椽酸葡萄糖(acidcitrate dextrose, ACD)溶液作为抗凝血剂,全血储存时间延长至21天。1957年吉布森提出在ACD保存液加入磷酸盐组成CPD(citrate phosphatedextrose)保存液,全血的保存期延长到28天。1979年一种新的抗凝血剂CPDA(citrate phosphatedextrose adenine)被采用,其中添加了腺嘌呤(adenine),从而延长红细胞保存期限到35天。按成分输血人们还发现,血浆、红细胞、血小板等不同血液组分,功能不同,保存条件也不同,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同时很好地保留血液中各成分的活性。全血保存温度为4±2℃,公认的主要质量标准是输注后24小时循环内存活的红细胞数不小于原有数目的70%,其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在此温度下1~2天即失活。凝血因子Ⅴ、Ⅷ和Ⅸ等可在-20℃保存1年,血小板在20-24℃保持温和震荡可保存5天。1952年,亚当斯等试用血浆置换术治疗高黏滞血症,同年,第一台初级血细胞分离机问世。1959年,发明CPD保存液的吉布森首先正式提出成分输血的概念,1960年,弗雷瑞奇收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粒细胞进行输注获得成功,1965年科恩成功地进行了血小板输注,1969年墨菲和加德纳论证了室温下储存血小板的可行性。20世纪70年代前,临床一般采取输注全血来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改善患者贫血时的缺氧症状。全血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活性下降等导致免疫和止血功能丧失或不足,不能用于治疗患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而白细胞、血小板随保存时间的崩解,会在输注时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70年代中期开始,成分输血迅速发展,在采血后血液各成分活性尚保持完好的时间段内及时分离、浓缩制备成血液成分制品,或用血液成分单采机直接采集,并将各成分保存于各自适宜的条件下,很好地解决了全血中部分成分失活的问题。到80年代之后,国际上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选用红细胞悬液或其他成分血液进行临床救治,仅有少数医疗机构使用全血救治重症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国在成分输血开展后,也仅在部分大手术、大出血、新生儿换血等情形下使用全血。

第十四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一、名词解释 1.静脉输液和输血2.静脉留置输液法 二、填空题1.补钾四不宜为、 、 、 、 。 2.静脉输液时应根据、 、 、 调节输液速度,一般成人每分钟 ;小儿每分钟 。 3.静脉输液时,对患 疾病、 、 输入速度宜慢;输注 、 、 药物,输入速度宜慢; 、 输入速度可适当加快。4.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时,应在穿刺处上方 扎止血带。5.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保留 天,最好不超过 。 6.颈外静脉穿刺点在 颈外静脉外缘。 7.输液反应有 、 、 及 。 8.从血库取血后,勿剧烈震荡,以免 ;不能将血液加温,防止 。 9.从血库取血后,应将血液在室温下放置 后再输入。 10.输入两袋以上血液时,两袋血之间需输入少量 。 三、选择题 (一)A型题 [A1型题] 1.下列能减轻肝硬化腹水的溶液是( )A5%碳酸氢钠溶液B浓缩白蛋白注射液 C10%葡萄糖溶液 D中分子右旋糖酐溶液E水解蛋白注射液 2.静脉输液注意事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需要24小时连续输液者,应每2天更换输液器一次 B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C加入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D硅胶管内有回血,需及时用肝素稀释液冲注E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查对制度 3.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的原因是( )A病人肢体位置不当B茂菲氏滴管有裂缝 C输液管管径粗D针头处有渗漏E压力过大 4.静脉输液过程中,病人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应立即采取的体位是( )A头低足高位B侧卧位C端坐位,两腿下垂D半坐位 E平卧位

输血技术的论文

人体内的血液,就像一条长流不息的长河,在我们的身体内日夜不停的循环。如果说人体是一棵生命之树,那么血液就是滋润这棵大树的生命之水,没有血液就没有生命,更不会有生命的延续。今天,医疗急救输血是外科手术中一个最基本的程序,许多人因为得到输血治疗而获救。然而,这项对人类影响巨大的输血技术的开端,却是肇因于彻头彻尾的错误认识,这在医学史甚至整个科学史上,恐怕都难以找到类似的例子。这一切都要从人类输血史上的第一个病人莫里(Antoine Mauroy)的故事说起。莫里住在巴黎附近一个小村庄,当他疯病发作时会非常狂暴的痛打自己的妻子,并沿路放火烧房,这些行为让他远近“闻名”。1667年冬天,莫里的疯病再次发作,赤身裸体的在巴黎流浪。一个贵族发现了他,出于仁慈,莫里被带到御医丹尼斯的住所。当时丹尼斯正在尝试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体以治疗人类疾病,尤其是精神性的疾病。要了解这种匪夷所思的治疗,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一点西方传统医学的经典学说——体液学说。体液学说是由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创建,并统治西方医学实践数千年。其要义在于将疾病的发生归因于体液的失衡,而恢复平衡的主要手段则是呕吐、发汗、腹泻和放血。其中放血疗法最被世人推崇,作为一种“无所不能”的治疗手段,在至少2500年内被医生们狂热并忠实地实践着。这从一首流传了几个世纪的歌谣中,就可见一斑。身体放血改新颜,提神醒脑又亮眼;思维清晰无悲愁,运动内脏益睡眠;听力敏锐精神旺,声音洪亮每一天。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放血疗法遗留下来的一些痕迹。例如理发行业的标志物——红蓝白三色的转花筒。据说,在中世纪,由于放血手术被医生认为是下等人做的事,自己不肯动手,而是托理发师来做,于是理发师就成了业余外科医生。1540年,经英格兰国王批准,成立了理发师、外科医生联合会。从此,理发师正式打出了外科医师的牌子,并选三色柱作为他们行医和理发的标志。三色柱中的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表静脉,白色代表纱布。今天世界上最好的医学期刊之一《柳叶刀》的名称也是来源于实施放血疗法所用的主要工具。在科学还未昌明的那个时代,血液经常和精神、性格、灵魂等等纠缠在一起(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不少人相信血液和性格、命运之间的神秘联系),这引发了法国御医丹尼斯(Jean-Baptiste Denis)将动物血液输入人体以改变人的性格或精神状态的念头。为此丹尼斯写了一篇“逻辑严密”的学术论文,从哲学假设开始,到人类获取和利用动物血液的正当性,最后动物实验显示出输血的有益性,然后在论文中他建议,将动物的血液输给人类,以治疗一系列“由于血液的缘故”所导致的疾病,比如麻风、溃疡、疯病等等。在治疗莫里之前,丹尼斯已经给一个少年和一个工人尝试性的输血,并没出现太大的不良效果,但也没取得什么大的成就。对丹尼斯而言,恐怕再也没有比莫里更适合检验他理论的人选了。丹尼斯将280毫升的小牛血输入莫里体内,希望借由“温柔的小牛”血液治疗莫里的疯狂。莫里一共接受了两次输血,输入的小牛血液在他体内引发了剧烈的免疫反应,使莫里处于濒临死亡的高烧、休克状态,幸运的是他熬过来了,而且在数月内暂时恢复了平静,不再疯狂。这次奇迹般的治疗,立刻在欧洲引起了极大震动,输血疗法一时间成为时尚。某些医生甚至认为,通过交换怨偶彼此的血液可以彻底解决婚姻中的不和谐。然而将动物血液输给人,是非常凶险的一件事,加上很多守旧的知识分子反对变革,最终巴黎医生协会禁止了输血疗法。在此后100多年中,输血只是一件奇事,仅供人们在理论上进行探索。1818年,年轻的产科医生布伦德尔博士(James Blundell)因无法忍受产妇因大出血而频频死亡,决定给病人输血。经过周密的思考和系统的动物实验,布伦德尔博士总结出两项输血基本原则:只能使用人血;只能使用于大失血而濒临死亡的人。后来,他一共给11个大失血病人输血,其中5人获救。布伦德尔的成功,再一次激起医学界对输血的兴趣,为了方便输血,医生们甚至发明了不少器械。虽然很多医生都遵循布伦德尔的原则,但并非每个人都如此,有人甚至把牛奶输入病人血液中,可以想象这样做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而也有人进行不必要的输血。毫不奇怪,伴随着输血疗法的再次兴起,批评和反对它的声音也随之而起,许多著名医生指责输血疗法是哗众取宠。1873年,波兰医生基塞留斯(G Gesellius)收集了此前数十年间所有他能获得的输血记录,统计显示44%的病人因输血而获救,本来他们是必死无疑的。这项研究使得支持输血的声音在医学界占据了上风。然而真正让输血疗法声名鹊起的是获得19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卡雷尔博士(Alexis Carrel)。卡雷尔是法国人,因不满于法国外科学界的保守,他离开了欧洲。卡雷尔先到了加拿大,而后定居在美国的纽约,并进入当时新创建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中心,做血管吻合法(人体的血管除动脉毛细血管与静脉相通连之外,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甚至动脉与静脉之间,通过血管支彼此连接,形成血管吻合)方面的研究。卡雷尔在血管外科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他发明了特殊的针和线以及特别的“三线缝合”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血管缝合的成功率;他研究器官移植技术,解决了心脏移植中的外科手术问题,开创了现代器官移植历史的新纪元。但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直接原因,却起因于他的助手兰伯特博士(Adrian VS Lambert)深夜的一次紧急求助……(未完待续)(作者:三思逍遥)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一名因车祸而大量失血的危重病人被送进了急救室,医护人员在确定了他的血型之后,立即对他进行输血抢救,一滴滴殷红的鲜血缓缓进入病人体内,病人得救了,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输血在医院里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无数的危重病人通过输血保全了生命。追根溯源,我们是不应该忘记开拓科学输血事业的先驱者们的。1665年的一天,英国解剖学家查理·苏卫尔看到一条小狗出了意外,失血过多,小狗濒临死亡。查理·苏卫尔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可能拯救小狗生命的方法。他尝试着将一条健康狗的血管间接地与那条奄奄一息的小狗的血管相连通,过了一会儿,奄奄一息的那条小狗神奇地起死回生了。查理·苏卫尔的这种使濒临死亡的小狗体内的血液得到补偿的有效方法,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在不同个体间输血是可能的。这个300多年前的实验为后来的输血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668年,法国医生丹尼斯看到一名17岁的男孩因长期发烧而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便把少量新鲜的羊血缓缓注入他的体内,这个患病的孩子十分幸运地活了下来。丹尼斯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人输血的人。不久,一名年轻的妇女恳求丹尼斯把性情温顺的羔羊的血液输入到她那性格暴戾的丈夫的身体里,以改变她丈夫的暴戾的性格,但是很不幸,就在丹尼斯为这名男子输入羊血时,悲剧发生了,这名男宁的心跳加快,痛苦万分,最后在一阵歇斯底里的狂躁后死去。丹尼斯医生因此被指控为“过失杀人”而入狱,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用输血方法为人治病了,输血研究一时陷入了僵局。直至19世纪初期,输血问题又有人开始研究。英国医生布伦德尔研究了历史上的输血案例后发现,同种动物之间的输血大都获得成功,异种动物之间输血则几乎全部失败。因此,他认为必须给病人输人血。1818年的一天,布伦德尔接收了一位难产的孕妇。在孕妇生产时突然发生了大出血,孕妇的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孕妇的生命,善良的布伦德尔给这位孕妇输入了一名健壮男子的鲜血,孕妇转危为安。布伦德尔成功后,输血成为挽救危重病人的手段。人们发现,输血成功的概率大约是1/3。有的人输血后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轻者休克,重者丧命,这是输血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是,人们不清楚红细胞凝集的原因,曾千方百计地用多种化学药品防止凝集反应的发生,可是均不见效。解开红细胞凝集之谜的是美籍奥地利病理学家兰德斯泰纳。兰德斯泰纳,1868年6月14日出生在奥地利首都、音乐名城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法学博士。兰德斯泰纳没有迷上音乐,也没有迷上法学,而是从小爱上了医学。因为在他家附近有一所医学学校,少年的兰德斯泰纳放学后常到这所学校去玩耍,但胆子很大,看老师和学生做医学试验、解剖尸体他一点也不害怕。逐渐地他对医学有了兴趣,便常从医学学校借来一些医学书籍看,他特别爱看那些有插图的书,他读这些医学书觉得像读故事书一样有趣。1885年,兰德斯泰纳考入了维也纳大学,踏入了医学的殿堂。刚开始时,他感到十分兴奋,觉得,自己学会了很多医学知识。不久,兰德斯泰纳就发现自己原来掌握的那点知识犹如沧海一粟,于是他开始发奋学习,认真观察标本,动手解剖人体。6年过去了,兰德斯泰纳成为了一名有丰富压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医学博士。这时候他可以去工作了,但他不愿做一名普通的医生,立志要在医学研究上做出大成就。为了日后研究的需要,兰德斯泰纳又专程到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拜师学习化学知识。1897年,兰德斯泰纳开始致力于血清学的研究。他立题新颖,探索深入,10年间共发表了175篇论文,其中最伟大的成就是看到了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并证明这是血清反应的一种表现,进而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系统。1900年的一天,兰德斯泰纳把一个人的红细胞与另一个人的血清混合时,看到了红细胞凝聚在一起,成为一簇簇不规则的团块。即使用力振荡,这些成簇成团的红细胞也不能散开。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的凝集反应。这种红细胞凝集是血清反应的一种表现。兰德斯泰纳认为,红细胞在异种血清的作用下发生凝集反应,是因为红细胞表面含有一些抗原性物质,他把这种物质称为凝集原;而血清中则含有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统称为凝集素。如果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遇到了与它相对抗的凝集素,则会发生一系列抗原抗体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经过多次试验,深入调查,兰德斯泰纳发现了在人类的红细胞中,主要含有两种不同的凝集原,分别称为A凝集原、B凝集原;在血清中,也有两种凝集素,分别称为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他把红细胞中含A凝集原的血液,称为A型血;把红细胞中含B凝集原的血液,称为B型血;同时含有A、B两种凝集原的血液,称为AB型血。

输血毕业论文

在肿瘤医院实习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肝硬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的弥漫性改变。其特点是一种病因或数种病因长期反复刺激和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并伴有多种脏器功能损害,晚期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疾病。因此,对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和知识宣教就尤为重要。同时对我们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了78肝硬化例患者,现具体报道如下。  关键词肝硬化;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  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78例肝硬化患者,发病原因为肝炎所致68例,酒精所致5例,药物所致3例,其他因素所致2例。其中男62例,女16例,平均年龄50岁。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肝性脑病3例。总结7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治愈、好转64例(82%),自动出院10例(13%),死亡4例(5%)。通过对患者实施恰当而合理的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2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1〕  1注意休息  卧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有助于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因此,休息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之一。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绝对卧床,这样有利于增加肝脏的血流量,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的恢复,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不强调卧床休息,但应适当减少活动,增加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以不引起疲劳为原则。  2饮食  合理的饮食是正常生命机能的基本保证,营养的合理调配和摄取,在肝硬化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增加肝细胞的再生能力,使疾病早日痊愈。因此,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食物要多样化,应以高糖、高维生素、富含氨基酸的高效蛋白质、低脂肪、少渣饮食为主,对腹水或浮肿患者,一定要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量,对有肝脏损害倾向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20 g,以免诱发肝性脑病。有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者禁食干硬、粗糙及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食道黏膜及胃底血管而引起出血。  3 保持大便通畅  肝硬化患者如果饮食不当,加之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易导致习惯性便秘,对该病的愈后极为不利。因此,要给患者适量进食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香蕉之类的水果,既能通便又可补充钾,必要时可服用缓泻剂,例如乳果糖口服液,减少肠道氨的吸收,避免诱发肝性脑病。  4做好口腔皮肤护理  每日口腔护理2次,指导患者用软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保持床铺整洁,保持皮肤清洁,建议患者穿柔软宽松的棉质衣服,有水肿处用棉垫或气垫圈予以保护,避免造成皮肤破损,而增加感染机会。  5用药护理  正确合理用药,减少肝脏负担。应用利尿药物时,密切观察药物的利尿效果及副作用,准确记录患者的液体出入量,注意电解质的平衡。 2心理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康复过程较长的慢性疾病,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急燥和恐惧的心理。因此,对患者要给予耐心的解释、鼓励和安慰,消除患者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坦然的心情。同时指导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多与患者沟通,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感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处在最佳心理、生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及护理操作。  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应及时发现出血征兆并积极投入抢救。当患者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时,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液,必要时输血,应用止血药物,必要时应用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嘱其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将下肢抬高,注意保暖、吸氧;禁食,及时清除呕吐物避免患者紧张。肝性脑病是肝功能严重损害,以意识改变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早期发现患者神志、行为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应用降血氨药物,加强休息和饮食护理,禁食蛋白质;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详细记录24 h出入量,保持大便通畅;有躁动不安者加床档,慎用镇静剂。  4出院指导  出院前向患者和家属讲解肝硬化的有关知识,特别强调休息和饮食的重要性,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有呕血、黑便或便血、神志改变应及时就诊。指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自我护理和保健,提高生活质量。还要关注患者家属,对其讲解肝硬化相关知识,正确认识传播途径,减轻其担心被传染的顾滤,与患者保持温馨和谐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3结论  精湛的医疗技术加上细致的护理,一定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通过对肝硬化患者的精心护理,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能充分认识到肝硬化的发病特点,提高了自我防护能力,消除了诱发因素,减少了并发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生命质量。  按参考文献

在检验科工作期间,历任门诊检验室组长、临床微生物专业组长、血库组长、参与科室质量管理,曾多次参加卫生部和广东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取得优异成绩。从1993年至今,一直负责广东医学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带教任务 。1999年加入输血科的创建工作,按照《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完善了科室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了临床输血检验项目的标准化操作规程。作为业务骨干,于2000年被派往上海血液中心进修学习“免疫血液学”。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的复杂技术工作,解决疑难问题。为科室引进和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如:运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输血前项目检测﹑产前免疫学检查﹑去除白细胞技术等,并获得医院新技术新方法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擅长于实验室质量管理、产前免疫学检查以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检验等,在临床输血检验技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坚持与临床沟通,将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切实把“成分用血﹑合理用血﹑安全用血”的理念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作为教学秘书,长期参与教学科研﹑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撰写,承担进修﹑实习人员的技术指导﹑临床输血相关咨询工作。积极主办继续教育学习班,多次被深圳医学继续教育中心推荐到兄弟医院讲授临床输血相关课程,得到广泛好评。连续多年被评为医德高尚﹑考核优秀及优秀党员。参与和主持完成省﹑市级科研资助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论著20余篇。

输血方面论文

1995年以来我国造血干细胞工程与相关的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有关造血干/祖细胞基因表达的研究,上海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陈竺、陈赛娟等为正常和急性白血病人骨髓造血干祖细胞cDNA文库的基因表达建立了一套先进的工作体系。他们在许多白血病细胞系的干/祖细胞中发现了300个新的相关基因。中山大学医学院李树浓、黄绍良等从人的桑葚期胚胎干细胞成功地诱导出造血细胞等。北京输血研究所裴雪涛等从成人和胎儿的骨髓分离出成年源干细胞,又进一步诱导分化为骨、软骨、脂肪和神经原细胞等。他们成功地构建了胎儿和成人间充质干细胞cDNA扣除文库,获得了胎儿和成人间充质干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在胎儿特异表达基因。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学研究所、国家血液学重点实验室赵春华等证实从胚胎胰腺、骨髓和肝脏中都可以分离出人间充质干细胞,又证明G-CSF可以使输注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促造血重建。北京基础医学研究所毛宁等的实验不支持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横向分化“。最近他们发现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分化重现了胚胎早期造血发生的生物学程序以及Smad5基因调控在胚胎造血发生中的必要性和多样性,又表明其上游配体TGF-beta家族分子在胚胎发生中的作用和特点。本文针对干细胞可塑性研究作了评论。国际上曾风靡一时的“横向分化“有关的实验都没有用完全纯化的胚层干细胞或组织干细胞来证实。然而,完全纯的胚层或组织定向的干细胞克隆是无法制备的。成年或胎儿全身各类组织中混有一些定向某胚层的或某组织的干细胞,甚至还混有桑葚胚干细胞。它们是胚胎发育过程的每个阶段中停止参与胚胎发育而残留下来的。它们在体内处于静止期,寿命长,长期存留在成人的各种组织中。各胚层和组织干细胞混杂在一起,它们都没有特异的形态、表型和功能,无法分离纯化,甚至和成人组织细胞也很难分开。它们在体外实验适当的条件诱导下可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在那些想证明组织干细胞“横向分化“的实验中,都无法排除上述可能。本专论指出,只有桑葚胚干细胞是全能的胚胎干细胞,具有向各个胚层分化的潜能,即具有全能分化的可塑 性。当它发育成为各个胚层的或各种组织的干细胞时,它的分化潜能只限于本胚层或本组织,不能向其它胚层其它组织分化。本专论又指出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过程很长,经过许多次的换代。等到出现许多分化抗原标志时,已经是后代的各种不同的成熟间充质细胞了。当然,它们的存在可证实最初培养的是间充质干细胞。大量扩增后所获得的集落主要是各种成熟的间充质细胞,其中也包含一些未来参与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和中胚层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都是来自中胚层。然而它们都是培养中的贴壁幼儿,无法区分也无法分离它们。因此在实验中无法排除所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样品中,绝对没有中胚层或其它胚层干细胞的存在。至今,完全纯化的间充质干细胞是不可能制备的。所以,很可能从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出各类不同的,甚至内、外胚层的组织细胞,切不可轻率地推率为“横向分化“。临床支持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主要是成熟而有调控功能的各种间充质细胞。总之,“横向分化“等的推论缺乏实验证据,在生物自然界和人类疾病史中都找不到佐证。想要推翻经无数科学家实践充分证明了的细胞遗传学的最基本原理,必须在生物自然界找到非常充足的科学证据唐佩弦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我国造血干细胞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兼论干细胞可塑性

今天,对外伤、分娩、大手术等病患,输血已经是常规操作,人们对此也觉得理所当然。虽然现抽现输的输血方式早已被摒弃,但不论是在影视剧作品里,还是生活中,有人身患重伤被送往医院,总还是会有亲人朋友撸起自己的袖子大喊:“医生,抽我的血!”在最近热播的韩国剧集《太阳的后裔》中,也毫不意外地出现了输血的场面,甚至引发了网友“操作不专业”的吐槽。可见,输血作为一种救命的手段,早已深入人心,输血急救的相关操作和标准也被许多人所熟知。    但是,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至今才有约百年历史。算上之前走的那些弯路,从可以被称为“输血治疗”的临床治疗手段问世至今,也才四百年左右的时间。和医学中的其他门类一样,输血医学也经历了从蒙昧到开明、从粗陋到精细的发展历程。神秘的血液早在古代,人类就察觉了血液的重要性。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创建了“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粘液、黄胆和黑胆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的体质。体液学说在欧洲影响极为深远,人们认为血液中蕴含着生命、精神和力量。古罗马流行格斗竞技,恢弘巍峨的竞技场遗址至今还伫立在意大利。在那时,一旦场上分出胜负,尤其当败者身负重伤、血流如注,观众们便会蜂拥而入,争相啜饮这位濒死之人的鲜血,认为可以借此获得这位斗士的强健体格和过人勇气。 还有人认为鲜血具有恢复体力、返老还童的神奇功效,吸血鬼的传说故事也同样层出不穷。17世纪匈牙利的女伯爵伊莉莎白·巴托丽为了留住流逝的青春,利用贵族的强权和财富,先后将数百名少女在地下室放血,她则一边喝这些少女的鲜血,一边用来沐浴。这一真实事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游戏中的情节。在古代的中国,也有着许多与血液有关的传统。比如“歃血为盟”,人们认为血液里寄托了人的精神,用血立下的誓约是不能反悔、不能违背的。又比如“滴血认亲”,那时人们还不了解血型、抗原与抗体等原理,只是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血液似乎与遗传有关。在中医典籍里,刺破特定的穴位放血,也是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最初的尝试历史上有记载的人类第一次用血液治疗疾病,是在1492年,罗马教皇英诺森八世因患脑卒中而昏迷,众医生束手无策之际,一位医生建议用人血治疗。当时医生们并不知道血液应该被注入血管,只是将血液从三名男孩身上抽出再注入教皇口中。这样的治疗当然无效,教皇于当年年底去世,而三名男孩也因失血过多而白白送命。在15世纪后期,人们一度认为精神错乱、抑郁、癫狂等症状都是因为“血中有毒”导致的,因此放血就成了一种治疗手段。“放血疗法”曾风靡一时,一直盛行到16世纪。罗马教皇的医生们所不了解的血液循环理论,直到1616年才由英国医学家威廉·哈维发现,至今正好四百年。哈维用动物实验阐明了血液在体内的环流方向和运行途径,他在1628年和1651年发表了两篇有关血液循环的论文,人类这才知道血液是如何在体内流动的。输血的先河1665年英国医生理查·洛厄开创了动物输血的先河,他把一只健康狗的动脉,和另一只放血后濒死的狗的静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健康狗的血液流进濒死狗的体内,让濒死狗活了过来。这时的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觉得血液和精神、性格、灵魂存在联系。受到动物输血的启发,人们认为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体,能治疗麻风、溃疡等疾病,还能改变性格,治疗精神疾病。最早的翔实的记录,就是1667年的几起输血手术。给狗输血的那位洛厄,尝试着把绵羊的血输给“癫狂症”患者亚瑟·科伽,希望让小伙子免除病痛,从某种角度来说,目的达到了:众目睽睽之下,科伽在几分钟内便一命呜呼了。而在同一年,法国著名御医简-巴普提斯特·丹尼斯则首次成功地将动物血输给人类,他将羊血输给一位长期发烧的男孩,奇迹般地治愈了他之前嗜睡和精神错乱的症状。随后他又将小牛的血液输入了他的“狂暴症”病人安东尼·莫里体内,剧烈的免疫反应使莫里濒临死亡,幸运的是他挺过了那些高烧、休克,而且在数月内暂时恢复了平静不再疯狂。丹尼斯这两次奇迹般的治疗,在欧洲引起了极大震动,输血疗法一时成为热门。但在进一步治疗中,病人再次接受牛血后出现了发热、脉搏加快、肾部疼痛、黑色尿等典型输血反应症状并最终死亡,死者家属状告丹尼斯犯有杀人罪,1668年法庭判决,今后未经巴黎医学部批准,不得进行输血。后来,由于以各种方式将动物血输入人体的治疗,都因出现输血反应而造成许多例死亡,被证明是失败的,法国和英国都颁布法律禁止给人输血。成功的曙光禁令颁布后的一百多年,曾轰动一时的输血疗法变得无人问津。1795年美国医生菲利普·菲兹克完成了有记载的首例人与人之间的输血,但并没有留下详细的记录。直到1817年,英国妇产科医生詹姆斯·布兰德尔频频目睹产妇因大出血而死亡,对此忍无可忍的他,先用动物进行输血实验,取得成功后,设计了一套输血器材,进行了将健康人血输给濒死之人的治疗尝试。他共为11例大失血病人输血,成功救治了其中的5例。1818年他在伦敦内科学会上作了关于输血的报告,他总结得出两项输血基本原则:1、只能用人血,2、只适用于大失血而濒临死亡的人。这次报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再次激起医学界对输血的兴趣,但当时人们对血型还一无所知,所以无法解释输血后有些病患能存活下来,有的却出现致死性的输血反应。布兰德尔开创了直接输血法,还首创了重力输血器,利用重力来作输血时的推动力,这种输血方法一直沿用了100年左右。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采用了消毒法,对输血器具进行消毒,并在手术中采用无菌操作,为避免感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输血医疗的发展。血型和抗凝1901年奥地利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了基于红细胞表面抗原的ABO血型系统,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为人类的安全输血提供了重要保障。他因此获得1930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并被人尊称为“血型之父”。1907年美国病理学家路德维格·赫克通建议通过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进行交叉配血来提高输血安全性,同年美国医生鲁本·奥腾伯格完成了首例使用血型和交叉配血的输血实验,此后他大力提倡血型匹配。随着研究手段的改进,人类不断发现新的红细胞血型,如Rh血型、MN血型等。除了血型,血液凝固也是输血手术中的一大障碍。美国外科医生克莱尔从1898年至1909年先后对55例患者进行了61次输血,其中2/3取得了成功。他改进了注射器,使用石蜡油管、注射针头、小接管、三通管、活塞等作为输血器材,让受血者和献血者同时躺在手术床上,使献血者的动脉和受血者的静脉相连接,缩短输血时间,避免血液凝固。1914年开始,比利时的阿尔伯特·哈斯汀和美国的理查·路易森等人先后报导了枸橼酸盐的抗凝血作用,并提出用枸橼酸盐和葡萄糖与血液混合,在抗凝的同时可以保持红细胞活力。这些极大地促进了输血医疗的发展,使输血从高精尖技术变为许多医生都能完成的手术,至1920年左右,输血手术及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均已被普及。 血液的保存1915年,美国病理学家威尔将枸橼酸盐抗凝的血液放在冷藏箱内保存,成为血库工作的奠基人。1918年战地血库开始出现在人类历史中,1921年伦敦有了输血服务所,对输血器具、采血及输血方法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1937年美国首家血库在芝加哥成立,1939年二战开始时,美国已有多处输血服务所,大量献血者前来献血。由于血库的普及,血液保存时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1943年洛狄特和莫里森配制出了酸式枸椽酸葡萄糖(acidcitrate dextrose, ACD)溶液作为抗凝血剂,全血储存时间延长至21天。1957年吉布森提出在ACD保存液加入磷酸盐组成CPD(citrate phosphatedextrose)保存液,全血的保存期延长到28天。1979年一种新的抗凝血剂CPDA(citrate phosphatedextrose adenine)被采用,其中添加了腺嘌呤(adenine),从而延长红细胞保存期限到35天。按成分输血人们还发现,血浆、红细胞、血小板等不同血液组分,功能不同,保存条件也不同,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同时很好地保留血液中各成分的活性。全血保存温度为4±2℃,公认的主要质量标准是输注后24小时循环内存活的红细胞数不小于原有数目的70%,其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在此温度下1~2天即失活。凝血因子Ⅴ、Ⅷ和Ⅸ等可在-20℃保存1年,血小板在20-24℃保持温和震荡可保存5天。1952年,亚当斯等试用血浆置换术治疗高黏滞血症,同年,第一台初级血细胞分离机问世。1959年,发明CPD保存液的吉布森首先正式提出成分输血的概念,1960年,弗雷瑞奇收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粒细胞进行输注获得成功,1965年科恩成功地进行了血小板输注,1969年墨菲和加德纳论证了室温下储存血小板的可行性。20世纪70年代前,临床一般采取输注全血来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改善患者贫血时的缺氧症状。全血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活性下降等导致免疫和止血功能丧失或不足,不能用于治疗患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而白细胞、血小板随保存时间的崩解,会在输注时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70年代中期开始,成分输血迅速发展,在采血后血液各成分活性尚保持完好的时间段内及时分离、浓缩制备成血液成分制品,或用血液成分单采机直接采集,并将各成分保存于各自适宜的条件下,很好地解决了全血中部分成分失活的问题。到80年代之后,国际上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选用红细胞悬液或其他成分血液进行临床救治,仅有少数医疗机构使用全血救治重症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国在成分输血开展后,也仅在部分大手术、大出血、新生儿换血等情形下使用全血。

  • 索引序列
  • 输血的论文
  • 输血与输血技术论文
  • 输血技术的论文
  • 输血毕业论文
  • 输血方面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