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第一份数学刊物是什么

中国第一份数学刊物是什么

发布时间:

中国第一份数学刊物是什么

%CA%FD%D1%A7%BC%D2%B5%C4%B9%CA%CA%C2&lm=0&fr=search&ct=17&pn=0&tn=ikaslist&rn=10&oq=%CA%FD%D1%A7%BC%D2&f=sug&rsp=0可以根据这个自己出题

我国的第一部数学著作——《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数学著作,距今至少有1800多年了。《周髀算经》 中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数学著作之一,同时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书中包含的数学内容主要有学习数学的方法、用勾股定理来计算高深远近和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等。现传本《周髀算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公元前 1世纪)。南宋时的传刻本(1213)是目前传世的最早刻本,收藏于上海图书馆。历代许多数学家都曾为此书作注。三国时赵爽和唐代李淳风的注释最为有名。

1、被誉为中国现祖师的是( )。A、 B、 C、2、中国的第一份数学刊物--《算学报》是由( )创办的。A、黄庆澄 B、 C、陆善镇3、为温州题词“数学家之乡”的国际数学大师是( ),他还曾荣获大奖。A、 B、 C、4、荣获1989年台湾当局颁发的景星奖章是( )。A、 B、徐贤修 C、项武忠5、1988年被英国国际传记中心收入《》的是( )。A、 B、植 C、6、( )教授获得被称为“数学界的”的“”,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数学家。A、 B、 C、7、1988年获数学奖,1996年获,2002年获数学奖的数学家是( ) A、 B、陈省身 C、8、2003年上海市授予第一届科技称号的是( )。A、项黻宸 B、 C、9、中国最早的数学专科学校是由清末著名教育家( )创办的。A、 B、夫 C、黄庆澄10、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是( )。A、 B、 C、姜伯驹11、1958年-1968年荣获台湾第一届中山奖和台湾当局教育部的第一部著作奖的是( )。A、项黻宸 B、道 C、12、( )是我国当代第一个完全由国内培养的、以其科研成果赢得国际数学界注目的数学家。A、植 B、 C、夫13、现任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的是( )。A、夫 B、国 C、 陆善镇答案:二、选择题1、C2、A3、A4、B5、B6、C7、C8、C9、A10、B11、A12、A13、C只有这么多

中国第一份数学刊物叫什么

%CA%FD%D1%A7%BC%D2%B5%C4%B9%CA%CA%C2&lm=0&fr=search&ct=17&pn=0&tn=ikaslist&rn=10&oq=%CA%FD%D1%A7%BC%D2&f=sug&rsp=0可以根据这个自己出题

《周髀算经》是第一本数学著作〈现内容不完整〉《九章算术》是第一本完 整的数学著作

对呀

建议你看看古今数学思想,数学是什么,数坛英豪,当今数学大家,数学辞海,大百科全书

中国第一份数学刊物是

我数学还算可以的我们温州人都是靠理科成绩来评断一个人聪明与否的在我们小时候 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姐姐哥哥们就不停地问我1+1啊 2+2的。。。。。这算从小培养吧学习数学是一种乐趣基本上每攻克一道数学题都会节的很有成就我家亲戚的孩子多学习不好然后都会托我把他家的孩子带一带 拉一拉我都是先从数学着手让他们现有学习的兴趣的我们学习数学的思想 一是乐趣 二是为了获得乐趣(被表扬聪明)。。。。。

浙江温州 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一项名为《温籍数学家群体成因分析》的研究课题向世人公布:温州是名副其实的“数学家之乡” 近百年来,浙江温州籍在数学方面的学者、教授至少有200人。其中曾担任过著名大学数学系主任或数学研究所所长职务的达30多人。在解放初期,国内大学里的数学系主任,1/4是温州人。 研究者还认为,在同一个城市走出如此众多的数学家和数学研究者,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据该课题负责人之一、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杨万铨介绍,在温州籍数学家当中,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苏步青及其弟子谷超豪是代表性人物。两人创立并发展了著名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 此外还有一大批在温州土生土长或是祖籍温州的数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祖师的姜立夫;姜立夫之子,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数学学院院长的姜伯驹;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邦河;在台湾的徐贤修、项辅辰、杨忠道;曾任东南亚数学会理事长的李秉彝;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勃克莱加州大学任数学教授的项武忠、项武义兄弟;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陆善镇、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李锐夫;曾任杭州大学数学系主任的白正国、厦门大学数学系主任的方德植;现任中国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的王兴华等。 中国决策科学研究会会长胡毓达教授认为,之所以形成一个庞大的温州籍数学家群体,这与温州的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温州人在历史上就以“吃苦耐劳”著称,这种群体性格特征在现代温州商人身上体现尤为明显。而温州数学家们自然也秉承了这一精神。 据考证,在中国现代数学史上,有许多个“第一”是由温州人创造的。1896年,温籍学者、清末著名教育家孙诒让便创办了瑞安学计馆,这是中国最早的数学专科学校。1897年,温州举人黄庆澄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数学刊物《算学报》。1899年,温州地区还出现了“瑞安天算学社”,这也是中国现代最早的地区性数学学会。

钻研,独立思考

1、被誉为中国现祖师的是( )。A、 B、 C、2、中国的第一份数学刊物--《算学报》是由( )创办的。A、黄庆澄 B、 C、陆善镇3、为温州题词“数学家之乡”的国际数学大师是( ),他还曾荣获大奖。A、 B、 C、4、荣获1989年台湾当局颁发的景星奖章是( )。A、 B、徐贤修 C、项武忠5、1988年被英国国际传记中心收入《》的是( )。A、 B、植 C、6、( )教授获得被称为“数学界的”的“”,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数学家。A、 B、 C、7、1988年获数学奖,1996年获,2002年获数学奖的数学家是( ) A、 B、陈省身 C、8、2003年上海市授予第一届科技称号的是( )。A、项黻宸 B、 C、9、中国最早的数学专科学校是由清末著名教育家( )创办的。A、 B、夫 C、黄庆澄10、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是( )。A、 B、 C、姜伯驹11、1958年-1968年荣获台湾第一届中山奖和台湾当局教育部的第一部著作奖的是( )。A、项黻宸 B、道 C、12、( )是我国当代第一个完全由国内培养的、以其科研成果赢得国际数学界注目的数学家。A、植 B、 C、夫13、现任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的是( )。A、夫 B、国 C、 陆善镇答案:二、选择题1、C2、A3、A4、B5、B6、C7、C8、C9、A10、B11、A12、A13、C只有这么多

中国第一份数学期刊是什么

小学教材,自然常识,科学地理,数学核心方法,新校园,科学时代,这都是公认的期刊,都很有意义。

有很多,比如说教育学,心理学,还包括中小学教师培训,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研究,还包括中国高校研究等等。

《中等算学月刊》是本刊早期1933-1940年用刊名,本文简述该刊的出版及珍藏简况。中国数学期刊的创办,较西方同类期刊晚了一个世纪左右,据目前查实史料,1897年黄庆澄在温州创办的《算学报》,是中国最早的数学刊,共出12期,于第二年(1898年)停刊。以后30余年至1933年之前,陆续办过10余种数理刊物,少则一期、最多出至15期,一般多为2、3期便停刊了,陆续至今百余种现行中国数学期刊,历史最长者就数《数学通讯》了,它经两次停刊又两次复刊、三次更名的曲折发展历程,今年是本刊创办70周年刊庆,可喜可贺! 《中等算学月刊》(以下简称《月刊》)从1933年1月出创刊号起,前四年每年出10期为一卷(8、9月或7、8月停),每期正页48至54页不等,另附目录和书刊预告或介绍等,内容丰富。1937年出了第五卷第4期后,日本侵略中国,中国东部、中部大片土地很快失守,这些地区的高等学校被迫西迁。《月刊》当时依托的武汉大学也不例外,西迁四川乐山。在这极度动荡的环境下,《月刊》第五卷第5期延至1937年12月才出版,第5期的“编后”说:“这一期早应出版,只因上期试题专号印刷时间太长,暑假前不久始发行。原拟假后陆续赶出,不料七月间 卢沟桥事变发生,继以全面抗战,……,目下时局紧张,下期能否继续出版,暂无把握,不过本刊同仁誓竭尽其 全力以维护此国内唯一之算学定期刊物,一埃时局数平,仍当按期出版,以慰读者之望”。抗日战争期间,《月刊》用“特刊”标识,不定期出版,笔者上世纪80年代曾先后到省、市、高校十多缩图书馆查觅,见到的最晚一期是“《中等算学月刊》特刊第五期”,该期于1940年11月在成都印刷,发行人是中等算学研究会四川分会,代表人余竹平(即余介石),“特刊”每期20页左右,小16开本,纸质甚差易碎,字迹不清,似油印,简装。刊物本身就反映了当时条件极其艰苦,办刊人确实是在“竭尽全力”维持《月刊》出版,其精 神可敬可佩!就目前眼见为实而论,《月刊》前五年共出五卷45期,后来“特刊”又出5期,总共出版50期。上世纪前半叶的中国,一份数学刊物,在五年内能够连续而正规地出版45期,当时是空前的。因此,《月刊》的知名度较高,影响面较大,各大、中等图书馆均有订购、收藏,唯因国内时局不停地动乱、变化多端,各馆保 存下来的缺期较多,特别是第五卷第5期和“特刊”各期,笔者直到80年代末,才在四川省图书馆发现珍藏。目前见到保存《月刊》比较完整的是魏庚人教授(1901-1991),他是我国老一辈数学教育家,曾任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首任理事长、陕西省数学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老系主任。30年代,魏老是北师大附中的一位数学教师,从《月刊》发行第一期起,他不厌其烦每期按时到指定书店购买,坚持了4年多。“七七事变 ”中日战争爆发后,他携妻儿老小向西逃难到西安,途中也不忘寻购第五卷第4期,直到以后中断了出版消息。这40余期《月刊》,战争中随他从北京逃难到西安,辗转到陕南城;抗战胜利后,又伴他回西安、返北京,1958年再一同调至西安。数十年中,在运输条件远比现在差的情况下,他家多次长途搬迁,一次次丢掉许多家俱、用品和书籍,惟独几套数学期刊,总是与他形影相随。70年代末80年代初,魏老编写《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几套期刊成了他著书的主要参考文献,从中吸收了许多史料和信息;还专门著文介绍我国早期的几种数学刊物,当调查得知他是收藏《月刊》期数较多者,更视该刊为珍宝,让笔者代他装订成硬皮精装五大卷,经常向他 的学生介绍这套期刊的历史和特点,爱不释手。1991年5月底,全国数学教育界的代表数百人云集陕西师大,庆贺魏庚人教授九十大寿。之后不久,他突然对笔者说:“我在考虑如何处理这套期刊,让它今后发挥最好作用!”他以后多次催促他的家人到校外去索回被借走的第三卷。因魏老一直体质较好,晚辈们未抓紧办理此事。待笔者出差回校尚未见面,猛然得知他突然重病,句话未留,便撒手长辞!数年后,他的儿子搬迁清理遗物,特将先辈珍爱的这套《月刊》,交笔者待管。今年时值贵刊70周年刊庆,征得魏老子女同意,由他们做主,将魏老珍藏已半个多世纪的《月刊》,赠送给原刊编辑部,永久保存并发扬光大,以慰魏老在天之灵!附记:魏老最后借出去的《中等数学月刊》第三卷,始终未能找回!一套基本完整、珍藏半个多世纪的刊物,到最后却将中间的一卷遗失了,非常可惜!今后有谁见到该卷即《中学数学月刊》第三卷,乞望与该刊—现《 数学通讯》编辑部联系,一是为保全文物,二是了却一位已故先辈的心愿!谢谢!

中国第一份数学刊物

你要多少啊

选(1)错误:(2)《三个太阳》是以写人为主的文艺通讯。通讯是广义的新闻,一般是记叙文,用叙述、描写等多种方法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通讯不同于消息,它的实效性不及消息,但内容比消息更详尽、更具体、更形象。通讯允许作者有较充裕的时间搜集材料,从而选择更典型的事例,更全面深入的反映事物的本质;同时作者还可以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把事实报道得更加生动形象。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我没学过,不过百度可查)(3)松鼠我也没学过,不过如果我没猜错,全文应该是用总分总形式描写,分别写它的漂亮驯良乖巧(4)我们家的男子汉以“男子汉”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来叙述事情,按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材料你们的课本真好,选的课文很不错,选上了王安忆的。不像我们。这些都没学过,不知答案猜的对否。

算学术杂志了,关于采纳肯定是会的求采纳

浙江温州 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一项名为《温籍数学家群体成因分析》的研究课题向世人公布:温州是名副其实的“数学家之乡” 近百年来,浙江温州籍在数学方面的学者、教授至少有200人。其中曾担任过著名大学数学系主任或数学研究所所长职务的达30多人。在解放初期,国内大学里的数学系主任,1/4是温州人。 研究者还认为,在同一个城市走出如此众多的数学家和数学研究者,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据该课题负责人之一、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杨万铨介绍,在温州籍数学家当中,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苏步青及其弟子谷超豪是代表性人物。两人创立并发展了著名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 此外还有一大批在温州土生土长或是祖籍温州的数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祖师的姜立夫;姜立夫之子,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数学学院院长的姜伯驹;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邦河;在台湾的徐贤修、项辅辰、杨忠道;曾任东南亚数学会理事长的李秉彝;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勃克莱加州大学任数学教授的项武忠、项武义兄弟;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陆善镇、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李锐夫;曾任杭州大学数学系主任的白正国、厦门大学数学系主任的方德植;现任中国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的王兴华等。 中国决策科学研究会会长胡毓达教授认为,之所以形成一个庞大的温州籍数学家群体,这与温州的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温州人在历史上就以“吃苦耐劳”著称,这种群体性格特征在现代温州商人身上体现尤为明显。而温州数学家们自然也秉承了这一精神。 据考证,在中国现代数学史上,有许多个“第一”是由温州人创造的。1896年,温籍学者、清末著名教育家孙诒让便创办了瑞安学计馆,这是中国最早的数学专科学校。1897年,温州举人黄庆澄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数学刊物《算学报》。1899年,温州地区还出现了“瑞安天算学社”,这也是中国现代最早的地区性数学学会。

  • 索引序列
  • 中国第一份数学刊物是什么
  • 中国第一份数学刊物叫什么
  • 中国第一份数学刊物是
  • 中国第一份数学期刊是什么
  • 中国第一份数学刊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