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是谁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是谁

发布时间: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是谁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由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于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发起成立的,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以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向境内外媒体提供供稿服务。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新社已具可观的规模。其总社设在北京,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分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法国、英国等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作为综合性的国家通讯社,中新社有现代化和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方式,每天向海外播发大量新闻、专稿和图片,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科教文卫、社会生活、港澳台新闻,稿件轻盈活泼,特色鲜明,广受欢迎。目前,海内外数百家新闻传媒采用中新社稿件。

当其他外资银行还在作壁上观的时候,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在2005年宣布斥资31亿美元购进中国银行10%的股权,率先参与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重组。这家欧洲第二大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弗莱德·古德温(Fred Goodwin)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透露说:投资中行曾被股东们认为是“一场代价高昂的赌博”。  投资中行曾被认为是“代价高昂的赌博”  在投资中国银行业的热潮中,被称为投资界“刽子手”的弗莱德·古德温是最具发言资格的人之一。  “如果你投资的项目是极具冒险性的,你的股东并不看好甚至大力反对,更糟糕的是,被投资公司的国家监管当局也表示出忧虑,这还能算一个明智的交易吗?”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执行官弗莱德笑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被弗莱德描述成“不明智的交易”是指去年他做出的投资中国银行的决定,由于该决定受到了股东的强烈反对,这让他处在了一个“众叛亲离”的境地。  “RBS股东们的反对是有道理的,他们一方面认为这只是一次代价高昂的赌博,这次投资可能会变成一个看不到回报的承诺,将消耗掉RBS每年的大部分结余现金;另一方面则对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深表忧虑,”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谈到:“因为大部分资料显示中国银行是个体形笨重的巨人,每个分支机构几乎都是作为一个独立实体来运作的。银行的中央管理层无力也无法控制在外的分支机构。并且中行还得对付数十年向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放贷遗留下来的问题,而这一做法将导致堆积如山的坏账。”  因此,股东们向弗莱德提出疑问:“RBS为什么要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本,却只能换取一家有风险的中国国有银行的被动股权?”  但是弗莱德却认为“若无共赢,就不会与中行达成交易”。所以在RBS股东大力投反对票致使RBS股价下跌8%的压力下,他采取迂回政策——缩减投资规模,并实行结盟策略,邀请诸如美林和香港大亨李嘉诚等其他投资者加入:RBS出资16亿美元,占股中行1%;财团的其他成员出资15亿美元,占股5%。  探索进入中国市场的独特途径  弗莱德认为作为共赢的一部分就是“这次的投资将给还没有在中国开办实际业务的RBS,在中国这个巨大市场提供一个立足点。在此之前,RBS按市值计算是全球第6大银行,但其亚洲业务目前占利润的比例不到1%。而中国银行在国内拥有16万个分支机构,加上它的品牌,的确是一条进入中国市场的独特途径。由于中国对外资银行开设分支机构有着严格限制,并且中国的信用卡、消费信贷和资产管理等业务仍处在襁褓期,因此在中国银行持股将为苏格兰皇家银行提供一个宝贵的平台。”  弗莱德向记者表示:“我比任何人都要关心RBS能从这笔收购中获得些什么”。好处当然不可能完全从RBS向中行单向流动,他指出:“虽然我们对于向中国银行进行技术转移讨论很多,但是并没有忽视来自中国银行关于怎样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知识转移。”  在弗莱德的战略计划中其中一项就是马上启动信用卡和财富管理的合资业务。他认为很大数量的高收入中国人口急需投资产品,而中国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因此他可能将首先开展财富管理方面的合资业务。弗莱德向记者透露,银行间可以采取并开展各种不同的合作方式,公司融资业务可能是首选之一。但从监管角度来看,合资在中国尚不可行。他表示,即使这条路被监管当局封堵,也不能够阻止他的亚洲发展计划。  “即使我们不能进行合资,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其他一起开展业务的合作方式,并收获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弗莱德说。  作为他共赢的另一部分就是他从中行拿到了一个其他海外金融投资者从未得到过的额外承诺:如果中行2007年账面价值低于2004年水平的话,RBS将获得一定的赔偿。也就是弗莱德给股东们的“定心丸”:“RBS对中行的巨额投资不会受到中行财务状况突然恶化的影响。”  投资界“刽子手”  ———只并购需要被并购的企业  2000年弗莱德出任RBS首席执行官后不久,即掀起了英国银行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当年3月,RBS斥资370亿美元(210亿英镑),敌意收购了资产规模是自身3倍的英国国民西敏寺银行,从而一跃成为英国甚至是欧洲最大的银行之一。  雷厉风行的作风让他获得投资界“刽子手”这个褒多于贬的称号,在收购西敏寺后为期3年的整合过程中,弗莱德削减了RBS 18000个工作岗位,并在2000年到2002年间累计削减了64亿美元的成本。  弗莱德笑着说“我只并购需要被并购的企业”。  RBS下属的Citizens银行现在在新英格兰地区排名第二,2001年它以22亿美元收购了Mellon银行的零售业务,这使得RBS进入了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和特拉华州。这是典型的RBS方式的收购。2001年5月的一个周末,Mellon与Citizens的老板劳伦斯-费什接洽,弗莱德认为“可以带来巨大的利润”,立即批准了费什的请求并争取了董事会的支持,结果在7月就完成了合并。美国国际集团CEO格林伯格说这是历史上在一天内完成的第二大收购案。  在如何管理收购回来的银行服务品牌问题上,弗莱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每个品牌都是独立的,如果只有一个商标,RBS就失去了灵活性。小银行要与大银行竞争必须避其所长,灵活经营,投资分散。RBS的各品牌并不相互争夺市场,而是面向不同客户提供不同层次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是谁主编

中新社:全称(中国新闻社)成立于1952年9月14日,由中国新闻界和海内外知名人士于在北京发起成立的,为中国大陆两家通讯社之一,属于半官方通讯社。中新社具备一定规模,在内地的23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以及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设有分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球通讯社的分级统计中,中新社属B级。刊物出版:出版《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经济周刊》、《中华文摘》月刊等,一些分支机构在当地还出版了多种报刊。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由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于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发起成立的,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以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向境内外媒体提供供稿服务。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新社已具可观的规模。其总社设在北京,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分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法国、英国等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作为综合性的国家通讯社,中新社有现代化和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方式,每天向海外播发大量新闻、专稿和图片,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科教文卫、社会生活、港澳台新闻,稿件轻盈活泼,特色鲜明,广受欢迎。目前,海内外数百家新闻传媒采用中新社稿件。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是谁啊

中国新闻社 新华社

《中国经济周刊》是《人民日报》主管主办的经济类的刊物,是目前为止中国国内惟一的一家每周出版的综合经济类的刊物。中国经济周刊正式创刊于2004年1月,到现在为止已经三年多的时间。从社会影响来看,《中国经济周刊》三年来的社会影响力也在逐步提高。尤其是在中国的高端读者领域有了比较大的反响。2005年底,也就是杂志创刊的第二年,国务院新闻办确定了一个名单,63家中央级重点媒体的名单,《中国经济周刊》是作为这63家之一,也是进入这个名单里边惟一的一个经济类的刊物。说明我们的品牌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影响,包括在网上的影响,也在日益提升。中国经济周刊的网络转载量在财经媒体的前十位。《中国经济周刊》一创刊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叫“领导决策的经济参考”,这是我们的定位。我们希望我们的杂志是给企业、政府的决策者,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决策者看的。既然是给这个特定人群看的,我们的报道必须对他们来说有用、有价值、有启发意义。所以,我们也具体地确定了我们杂志的使命,我们杂志的使命有几句话,叫“中国经济现状的理性观察者”。

中新社:全称(中国新闻社)成立于1952年9月14日,由中国新闻界和海内外知名人士于在北京发起成立的,为中国大陆两家通讯社之一,属于半官方通讯社。中新社具备一定规模,在内地的23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以及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设有分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球通讯社的分级统计中,中新社属B级。刊物出版:出版《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经济周刊》、《中华文摘》月刊等,一些分支机构在当地还出版了多种报刊。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是谁呀

经济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由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于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发起成立的,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以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向境内外媒体提供供稿服务。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新社已具可观的规模。其总社设在北京,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分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法国、英国等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作为综合性的国家通讯社,中新社有现代化和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方式,每天向海外播发大量新闻、专稿和图片,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科教文卫、社会生活、港澳台新闻,稿件轻盈活泼,特色鲜明,广受欢迎。目前,海内外数百家新闻传媒采用中新社稿件。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是谁主编的

当然是。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国内目前唯一一份经济周刊杂志,中国官方主流财经媒体,位居中国财经媒体前十强。

经济

要回答什么?

  • 索引序列
  •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是谁
  •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是谁主编
  •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是谁啊
  •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是谁呀
  •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是谁主编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