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田敏

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田敏

发布时间:

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田敏

教授,博士生导师,男,土家族,历史学博士。曾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处处长,现任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兼任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研究生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

看电影

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没有省级之分

《比较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经济犯罪与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研究》(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经济犯罪与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国际化及其对策研究》(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金融法律实务》(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新刑事诉讼法释义》(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外国法制史——法国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比较犯罪学》(合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经济法》(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年版 《刑法国际指导原则研究》(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经济法》第2版(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网络犯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 《有组织犯罪比较研究》(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刑事政策与刑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刑事政策研究》(第二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解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刑事政策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挪用公款罪专题整理》(合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全球化时代的知识产权犯罪与防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刑事疑难案例研究》(执行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当代刑法学》(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外国刑法学总论》(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刑事政策研究综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执行主编),2009年版 《刑法学各论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不起诉实务研究》(执行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新刑法理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9年版 《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中文类 《要重视对我国国内法律冲突现象的研究》,载《法学研究动态》1989年 《西方国家的法律膨胀现象》,载《法学研究动态》1989年4月 《西方国家刑法发展的新趋向》,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2月 《试论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载《浙江大学学报》1990年6月 《行政监察法初探》,载《浙江大学学报》1992年9月 《论行政刑法的性质》,载《浙江大学学报》1993年9月 《论经济合同法的修改》,载《法学》1994年5月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新里程碑》,载《浙江检察》,1996年 《论中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载《刑法修改建议文集》,1996年 《论犯罪经济人》,载《犯罪问题研究》,1996年 《论法律与经济秩序》,载《浙江大学学报》,1996年 《法治与人性》,载《法治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刑罚资源的有效配置》,载《法学研究》,1997年 《国有企业现状之法律分析与对策建议》,载《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 《始发与未发-谈刑事侦察工作方针》,载《公安学刊》,1997年 《经济国际化对犯罪国际化的影响》,载《浙江学刊》,1997年 《从法制国家到法治国家》,载《人民政权报》,1997年10月31日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理论视野》,1997年 《关于领导干部的法治观》,载《理论视野》,1997年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载《浙江大学学报》,1998年 《社会防卫思想》,载《刑法论丛》,1998年 《论法治国家与刑事法治》,载《法学》,1998年 《刑事政策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载《刑事法专论》上卷,1998年 《洗钱犯罪比较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 《知识经济的法律调整》,载《知识经济与创新》,浙大出版社,1998年 《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身份问题》,载《人民检察》,1999年8月 《面临有组织犯罪挑战的刑事司法体系》,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年第6期《评中国的刑事法律改革》(法文De la reforme pnale en RPC),法国《L’Astre》,1999年 《不正当竞争的经济和制度分析》,载《浙江大学学报》1999,《科学研究自由的法律评价》,载《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6月《中国刑法的国际化》(英文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Criminal Law),Symposium on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Globalization, Singapore, S 《法的世界化-机遇与风险》,载《法学家》,2000年8月《洗钱犯罪与我国反洗钱立法》,载《检察日报》,2001年3月13日,《非专业主义与刑法学的发展》,载《人大法律评论》2001年卷第一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06-419页,《被告单位参与刑事诉讼方式研究》,载《法学家》2001年10月第5期,第30-40页《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载《检察日报》2001年12月14日《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1期,61-《需要一种正确的犯罪观》,载《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38-《做一个社会型的富人》,载《新财经》杂志2002年8月1日,第37页《平庸的邪恶与盲从的犯罪》,2002年10月16-19日刑法学年会论文《刑事政策视野中的黑哨问题》,载《刑法评论》第1卷,2002年10月,9-《从“黄碟案”看刑法的界限》,载《法学家》2003年第3期,22-《论医疗事故罪的几个问题》,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74-《从国际社会废减死刑的进程看我国非暴力犯罪死刑废止问题》,载《法制日报》2003年6月26日理论专刊《非专业主义与刑法学的发展》,载《现代刑事法治问题探索》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26-《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研究》,载《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69-《刑事政策的概念与方法》,载《中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刑事政策学的基本问题》,载《法学》2004年第2期《有组织犯罪刑罚之比较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2 期,83-《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理论》,载《浙江学刊》2004年3期,《两大法系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理论比较》,载《经济刑法》(2),2004年5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法的完善》,载《法制日报》2004年6月17日《贿赂犯罪的立法规制:接轨与完善》,载《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8月25日第4版《死缓制度的刑事政策意义及其扩张》,载《法学家》2004年第5期《受贿罪不能有起步价》,载《中国青年报》2005年1月15日《刑法宪法化》,《云南大学学报》2005年4期,6-《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贿赂犯罪的立法发展》,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3期《民意与死刑适用》,载《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五卷,107-《对未成年人判处无期徒刑是错误》,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7期《死刑核准权的法律冲突》,载《燎望东方》2005年3月25日《应加强刑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载《法学家》2005年第3期,24-《作为治道的刑事政策》,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58-《贿赂犯罪十问》,载《人民检察》2005年7期(上),《重罪轻罪的划分及其意义》,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5期,22-《死刑适用与民意》,载《刑法评论》第8卷,2005年10月,78-《独具特色的芬兰刑法制度》,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10-《什么是信用》,载《法制日报》,2006年2月9日《生命权的优先该如何体现》,载《法制日报》,2006年2月9日《论刑事政策(学)的若干问题》,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4期,16-《论中国废除死刑的路径选择》,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45-55,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2007-《刑事政策体系中的民间社会与官方(国家)》,载《法律科学》2006第5期,69-《国际人权公约视角下的中国刑法改革》,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5期,132-《在宽严和轻重之间寻求平衡》,载《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37-《从政策上控制死刑》,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7期,37-《关注调查报告,加强国际交流》,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2期《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及其启示》,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3期《和谐的社会与和谐的法律》,载《民主与法制》2006年第20期,《论茶座的功能》,载《法学家茶座》第12期,2006年10月;136-《宽严相济与和谐社会》,载《法制日报》2006年11月23日《宽严并进刑事政策在台湾地区的实践》,载《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16-《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对中国治理商业贿赂的启示》,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2期,99-10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81-87。《商业贿赂的刑法规制》,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43-47;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7年4月《商业贿赂犯罪及其刑事实体立法规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232-《必须合理地组织全球反恐斗争》,载《国际刑法评论》第二卷,2007年1月,310-《宽严相济的历史溯源与现实启示》,载《刑事政策评论》第一卷,2007年3月,45-《刑事政策评论发刊词》,载《刑事政策评论》第一卷,2007年3月,《网络犯罪被害与被害预防》,载《公安学刊》2007年第2期,2007年4月,P6-《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的应然追求》,载《法学论坛》2007年3期,59-《中国刑事政策与刑法理论的发展方向》(中、韩文),载韩国《比较刑事法研究》2006年7月,143-《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犯罪构成要件刍议》,载《河北法学》2007年7月第7期,39-《日本被害人保护制度及其启示》,载《理论探索》2007年第5期,142-《论文答辩的技巧与方法》,载《法学家茶座》第13辑,2007年1月《师范与规范》,载《法制日报》,2007年6月17日《我在法兰西学院听课》,载《法制日报》2007年8月12日《死刑核准权收回的实质问题》,载《刑法论丛》第11期,2007年,238-《论我国第333条的立法完善》,载《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65-《从黑砖窑案看刑法244条之完善》,载《人民检察》2007年20期,55-《与众不同是一种权利》,载《法学家茶座》第17辑,2007年11月,62-《一种违法性认识理论的新主张及其在涉林案件犯罪故意认定中的具体运用》,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13-《和谐社会语境下犯罪被害人调查的意义及其方案设计》,载《犯罪研究》2007年第6期, 28-《故意杀人罪中行为性质的认定与量刑情节的考察》,载《中国案例指导》,法律出版社,2007年6月,3-《长期合同与长治久安》,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5期,55-《从亚里斯多德到周秋田》,载《法学家茶座》2008年2月,第20辑,152-《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载《北方法学》,2008年第2期,63-《权利的双向寻租及法律规制》,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23-《传染病防止失职罪的主体范围研究》,载《人民检察》2008年6月第11期,41-《知识产权犯罪门槛的下降及其意义》,载《政治与法律》第2008年第7期,16-2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10期,38-《刑事政策研究的中国特色》,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11期,9-《政治系统理论视野中的刑事政策科学》,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1月,21-《完善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65-《通吃现象和腐败的马太效应的遏制》,载《人民检察》2009年2月第3期,41-《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完善》,载《南都学坛》2009年第3期,84-《我国被害人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河北法学》2009第5期,65-《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整体调整》,《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第4期, 63-《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语境下中国死刑废止前景展望》,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10期,36-《选择的智慧与利益的博弈》,载《中国审判》2009年第6期,44-《中国有组织犯罪相关概念特征的重新审视》,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3-10119.《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语境下中国死刑废止前景展望》,《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433- 《论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及其完善》,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7月第4期(第22卷,总112期),第5-10页。《犯罪构成理论若干问题梳理》,载《南都学坛》2010年6期,第30卷总126期,80-《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典化》,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17期,9月,总581期《海峡两岸涉黑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载《海峡两岸司法实务热点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6月,32- 《 社会敌意(社会冲突)的制度调控—兼论刑法的面孔》,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9月第5期(第22卷,总113期),第48-54页。《城中村治理—撕开二元制度的面纱》,载《清风》2010年第12期,总第012期,第32-33页。《加强对民生的刑法保护-民生刑法之提倡》,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12期,总202期,三十一卷,第10-13页。《风险社会的刑事政策与刑法》,载《法学论坛》2011年。《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与少年司法制度改革》,载《法治研究》2011年第3期,41-46129 《犯罪分层及其意义》,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147-149外文类 法文:《La délinqunce des jeunes en RPC》, in《Archives de politique criminelle》, Paris,France, 法文:《Droit chinois》in , Sous D Antonio Cassese et Mireille Delmas-Marty, PUF, juin 2002, P345- 法文:La limite du droit, in,Volume 2-Comparaison, sous D Mireille Delmas-Marty et Zhang Naigen, Societe de legislation compare, Paris, 2004,3, 123- 法文:Reponse de la Juistice penale au defi d’une catastrophe sanitaire soudaine, Zhao Bingzhi, Lu Jianping et Sunping, in , October 2004, Paris, F 法文:L’influence des conventions internationals des droits de l’homme sur la reforme du droit penal chinois, in Colloque,15-17 dec 2004, P 英文:China’s attitude towards the ICC, 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3,P608- 法文:MDM et son ,in Mireille DELMAS-MARTY et LES ANNEES UMR, Societe de legislation comparee, Paris, 2005, p197- 英文:Death penalty reform in China before ratification of ICCP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日文:当代中国刑罚政策的发展变革,日本北海道大学《北大法学论集》(ISSN0385-5953)第58卷第5号,2008年1月,101- 日文:民间社会在中国刑事政策体系中的角色转型,日本北海道大学《北大法学论集》(ISSN0385-5953)第58卷第5号,2008年1月,118- 法文:Le debut d’une autre longue marche, 载《欧洲法律与经济评论》(ISSN 1766-5914),法国巴黎,2007年1月-6月,总13-14期,2008年6月出版 英文:New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criminal law since 1997, 载《欧洲法律与经济评论》(ISSN 1766-5914),法国巴黎,2007年1月-6月,总13-14期,2008年6月出版 法文:Regards croises sur la reforme de la peine de mort en Chine, in Revue de sciences criminelles et de droit penal compare, 2008-3, septembre, 537- 英文:Death penalty in PRC:Quo Vadis?, in Revue juridique et economique Europe- Chine(ISSN 1766-5914), 2009-6, p131- 英文: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ese Sociology & Anthropology(ISSN0009-4625/2009 ), vol 41, no 4, The Debate on the abolition of Capital Punishment as applied to Economic Crimes in China, Summer 2009, pp66- SSCI 法文:La protetcion de la securite alimentaire en droit penal chinois, in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droit economique,RIDE, 英文:The Universal Jurisdiction in Chinese Criminal Law, Seminar on Major Issues about the ICC, Hainan, 9-12/2/ 英文:The Cyber-crime and criminal legislation in PRC, 2003-4-9—11, Athens, Greece, AIDP Colloquium on Cyber-(with Zhao Bingzhi) 西班牙文:La reforma del sistema de la pena de muerte en China antes de la ratificacion del pacto internacional de derechos civiles y politicos,in《Hacia la abolicion universal de la pena capital》, Valencia,,2010, pp311-日文: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整体完善,载日本北海道大学《北大法学论集》第60卷,第6号,2010年3月,第248-268页 意大利文:La riforma della pena di morte in Cina(中国的死刑制度改革),in《Il diritto di uccidere》,Feltrinelli, Milano, 2010年6月,PP223- 法文:L’epee de l’academicienne de Mireille Delmas-Marty,14-mai-2009, La releve-Temoignage de LU J 韩文:中国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载《比较刑事法杂志》韩国比较刑事法学会,2010年第12卷,第2期

这个整理起来是比较费时间的。我知道,眼科研究是中文核心期刊。医学类的可以找时间整理下。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经济经纬》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政法纵横》为河南省十大优秀学报、“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于1999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近年来,办刊质量逐步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现已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法学理论刊物,受到学报界及法学界的重视与好评。2000年9月河南省司法厅为学报编辑部记集体三等功。2001年8月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在第一版《经验搜寻》栏目里,以《梧桐与凤凰——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探访记》为题,报道了本刊的办刊经验与做法。2001年该刊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优秀会务单位。据不完全统计,在《光明日报》每年度公布的《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中,该刊在涉及一千多期刊的法律类报刊中的名次为2000年十五名,2001年并列十二名,2002年为十二名,2003年为十四名,2004年为九名,2005年为五名。在2000年至2001年河南省期刊质量检测中,该刊被评为一级期刊。2005年至2006年再次被评为一级期刊。在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最近两年检测中,该刊在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管院学报第一名。在2004年河南省高校哲社学报评估中,该刊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学报。在2004年由教育厅组织的对全省高校学报评估中,本刊荣获优秀社会学报,在十佳中居第八名。-------

一、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核心期刊没有省级之分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一、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于1999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近年来,办刊质量逐步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现已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法学理论刊物,受到学报界及法学界的重视与好评。2000年9月河南省司法厅为学报编辑部记集体三等功。2001年8月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在第一版《经验搜寻》栏目里,以《梧桐与凤凰——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探访记》为题,报道了本刊的办刊经验与做法。2001年该刊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优秀会务单位。据不完全统计,在《光明日报》每年度公布的《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中,该刊在涉及一千多期刊的法律类报刊中的名次为2000年十五名,2001年并列十二名,2002年为十二名,2003年为十四名,2004年为九名,2005年为五名。在2000年至2001年河南省期刊质量检测中,该刊被评为一级期刊。2005年至2006年再次被评为一级期刊。在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最近两年检测中,该刊在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管院学报第一名。在2004年河南省高校哲社学报评估中,该刊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学报。在2004年由教育厅组织的对全省高校学报评估中,本刊荣获优秀社会学报,在十佳中居第八名。-------

《论经济法责任的特征》,《当代法学》1993年04期。  《试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矛盾及对策》,《当代法学》1994年03期。  《论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承担方式》,《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06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1996-05-01转载。  《对我国民法调整对象的再认识》,《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06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1997-02-01全文转载。  《经济法学体系的开拓与创新》,《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1期。  《我国经济法立法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我国与韩国经济法立法技术的比较与借鉴》,《东北亚论坛》1997年02期。  《略论经济法立法的模式和体例结构》,《中央检察官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人权的民法保护机制》,《社会科学探索》1997年03期。  《经济立法概念的重新界定》,《当代法学》1997年04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1999-07-01转载。  《建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人口学刊》1997年04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于1997-12-01全文转载。  《我国经济法学体系的反思与重构》,《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5期。  《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反思与深化》,《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5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1998-01-01转载。  《我国经济立法中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行政与法》1998年01期。  《论占有与善意取得》,《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03期。  《略论经济法立法权》,《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2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于1999-07-01全文转载。  《经济法立法的协调性原则简析》,《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4期。  《我国民法应建立禁治产人制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0-02-01全文转载。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2000-02-01全文转载。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  《论民事活动—兼论我国未来民法典总则结构的设计》,《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02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0-07-01全文转载。  《论妨碍型侵犯著作权行为形态》,《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4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1-01-01全文转载。  《先占制度简析》,《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论表见代表及其运用》,《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论俄罗斯民法典总则的特点与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借鉴》,《法学评论》2000年06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1-02-01全文转载。  《法人越权行为原则的再认识》,《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2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1-08-01全文转载。  《法人表见代表制度三题》,《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论中国民法的现代性问题》,《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1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2-05-01全文转载。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于2002-04-01全文转载。  《论私法自治与我国民法典》,《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3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于2003-07-01全文转载。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3-08-01全文转载。  《论我国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的立法选择》,《法学评论》2003年05期。  《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的立法构造》,《当代法学》2004年01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4-08-01全文转载。  《论民事习惯与我国民法典》,《中国民法典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文集)》2004-01-01。  《论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立法构造》,《当代法学》2004年1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4-08-09全文转载。  《论民事习惯与我国民法典》,《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4-06-09全文转载。  《论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立法模式》,《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4期。  《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重构的逻辑思路》,《中国物权法的理论探索(文集)》2004-09-01。  《论物权变动的便捷与安全原则》,《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5-06-01全文转载。  《地役权制度的价值分析及框架设计》,《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罗马法教学改革与民法课程建设》,《高等研究与实践》2005年01期。   《专家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兼论德国新债法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启示》,《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5期。  《论我国国家机关职务侵权责任的立法模式》,《当代法学》2005年06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于2006-02-01全文转载。  《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若干立法构想》,《当代法学》2006年02期。  《论知识产权法定原则——兼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以人为本与中国民法典的价值取向》,《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5期。  《我国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立法思考——兼评《物权法(草案)》(四审稿)的相关规定》,《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6-12-01。  《我国〔物权法〕立法技术若干缺陷的分析与完善》,《当代法学》2007年04期。  《我国民法典总则编中私权的立法设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8年第9期全文复印。  《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当代法学》2008年第6期。  《侵权责任法立法研讨会综述》,《当代法学》2009年第3期。  《我国民法典基本原则表述的立法技术》,《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论侵权责任法(草案)结构体例设计之不足》,《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中国民法典应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载于吉林省法学会编《科学发展 改善民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  《中国未来民法典总则编私法责任一般条款的立法设计》,《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1期。  《论商铺业主经营权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冲突的司法处理》,《法学论坛》2009年第6期。  《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界定及其强化》,《法学杂志》2009年第12期。  《善意转让合同的立法解析与逻辑证成》,《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  《论民事权益——民法保护对象的立法和司法双重确认》,《法学杂志》2011年第1期。  《论财产性民事责任优先承担规则》,《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8期。  《论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处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中的司法适用——基于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及其判决的评判和反思》,《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构筑私权的类型体系》,《当代法学》2012年第2期。  《我国民法典总则编私权客体制度的立法设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0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4期转载。   中国民法典应构建老年监护制度——兼论中国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完善》,《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1期。  《大规模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法学杂志》2013年第3期。  《我国食品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制度的构建》,《经济纵横》2013年第5期。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审稿

核心期刊没有省级之分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是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政法院校,是河南省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 自建院以来,学院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学历教育为主,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至今已为社会培养高等法律专业人才40000余人。毕业生遍及全省乃至全国公、检、法、司机关和法律服务行业,他们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一批批人走上了县处级以上领导岗位,许多人被授予“优秀法官”、“优秀检察官”、“优秀政法工作者”和“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学院也多次被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分别授予“优秀学校”、“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院占地面积85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设11个教学系部,有法律文秘、律师实务、司法警察、商贸法律、法律英语等16个专业,在校生达到6400余人。现有教职工529人,专任教师273人,其中正、副教授106人,讲师141人,博(硕)士研究生103人,省管专家1人,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4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并聘请了20余位公、检、法、司实践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为学院的兼职教授。学院师资水平和高级职称数量居全国同类院校之首。 学院的学习和科研条件优越,建有现代化、设施齐全的教室、外语语音室、微机室、电化教育多媒体室、刑侦实验室和校园网络系统等。图书馆藏书2万余种、近30万册。学院实施学科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方略,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至今出版专著、教材300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500余篇,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30项,单独完成省内立法2项,获厅局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64项,学院出版的法学刊物《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院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优势”的办学理念,狠抓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毕业生在历年全省组织的“专升本”考试中,录取率达90%以上,居河南省前列,显示了较高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目前,广大教职工正在上级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踏实教学,勤奋工作。我们相信,学院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毕业后考公务员比较容易 (这些都是官方宣传) 一人说: 这个学校只有85亩,寝室16人一间。前途那就看自己了 一人说: 我是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说实话,宿舍条件很不好,硬件条件也不大好。可是,这个学校的老师都很强。如果你很看重硬件设施得话,我觉得你还是别上那个学校。如果你想好好学法律就来这个学校。这个学校最棒的也就是法律了。再告诉你一个消息,这个学校马上要升本了。这个学校最好的社团是学院的广播站,还有就是一个省级优秀社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心。如果你要去这个学校最好只报两个以内的社团多的话会耽误你的时间的。其中最厉害的是广播站,基本上都是百里挑一的,我说的都是实话没有一点显摆的意思。宿舍真的很破基本是八人一间,冬天有暖气,夏天是风扇。除了床和桌子还有柜子剩下基本就没什么了。这个学校的教师很不错,有一百多位是教授。河南财经的老师很多都是这个学校的。好好学法就选择它,想过得舒服点就不用选择它了。我是学院广播站的开学就上大二了,希望以上所言能对你有所帮助。好好学到哪里都可以出人头地的,认真对待自己的选择,这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事。 一人说: 看你是分到呢个院了啊 总校的是八人间 宿舍里面没有卫生间 没有插座 没有电扇 很简单的 如果你要是去分院 --- 那里不是人住的地方啊 最大的有24人间的 整个分院只有一栋楼 上课睡觉都在这个6层楼上 只有一个篮球场 篮筐还坏着 有5个乒乓球台 别的没了 吃饭要去对面的财经学院吃 不过现在你不用担心这个了 在我们毕业不到一个月 政法干校已经和财经学院合并了(就是上个月吧) 你们新生有可能住在财经了 或者是新校区了 在我们刚来的时候就说要住新校区了 后来接口很多 资金冻结 和财经也没有合并 不过现在合并了新校区应该能住上 财经的宿舍条件也一般不过 校园环境部错 气氛也不错 毕竟那里是2本 新校区应该有6 8 人间之分吧 可能会有插座 电扇 空调 但是不确定 我也没去过 没见过 但是估计还不错哦 社团? 分学生会和 团总支的 组织部 实践部 广播站 文艺部 纪检部 体育部 办公室 等等 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 没一点用处 除非做个 第二副书记了 这个比较锻炼能力 其他的都是没用的 我是我们系的组织部 部长属于团总支的 有什么用呢 天天上上团课 发表下评论 组织个模拟法庭 开展各大扫除 哎 说实话啊 真没一点用哦 学校没有你想象的完美 我今年才毕业 走出校门才两个月 现在正在准备考招警考试 上了这个学校不好好学习除了学校没一点用处 政法的师资力量是 法学专业里 河南省最强的 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 好好学习提前做考司法考试的准备 无聊了 加个社团玩玩 没什么具体意思 能力强的话 就好好弄 对你有好处的 首先声明啊 楼下说的 政法升本 请问你哪年毕业的 大哥你懂什么叫升本么 政法是和财经学院合并 财经是2本 合并但不是意味着 政法就是本科 懂???? 还马上 你知道多少 我2009 6 15 日拿到的毕业证 我在这呆了三年 人说: 没有比我更了解河南政法的人了如果你想过那种梦想中的大学生活,不要读这个学校除非你能够忍受超小的校园\没有足球场的生活\寝室没有电源的日子@@@@@@@如果你只是为了学知识,这个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是很雄厚的 一人说: 挺不错的,就是学校面积太小!不过师资力量觉得没法说有河南法学界的权威邸英琪教授等一大批河南法学界的精英,绝对可以使你受益匪浅如果你想在河南学习法律,如果你没有考上郑大,河大那么你就过来吧!

提问的意图何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经济经纬》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政法纵横》为河南省十大优秀学报、“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索引序列
  • 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田敏
  • 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审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