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安康学院学报什么刊物好发一些的

安康学院学报什么刊物好发一些的

发布时间:

安康学院学报什么刊物好发一些的

《安康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安康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设有汉水文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教育教学研究等主要栏目,并适时增加新的栏目。本刊于2000年、2003年先后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刊群” 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在学术界的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安康学院

从学术性来看,学报更要好一些。

安康学院座落在秦巴腹地,汉水之滨,被誉为“西安后花园”的西部名城——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交通便捷,襄渝、西康、阳安铁路在此交汇, 316、210国道和西汉、西康高速穿境而过。学院北眺汉江,南倚国家级香溪洞风景区,校园花木繁茂,碧草如茵,风光秀丽,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图书馆学院规划面积1200余亩,现有占地面积509亩。校舍面积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12万元。校内各项设施齐全,设备先进。风格典雅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设施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功能齐全的学术报告厅、体育馆文体活动中心、标准田径运动场、现代化的学生公寓、食堂等一应俱全。图书馆采用先进的图书管理集成系统,管理科学高效。现有藏书3万册,电子图书5万册,国内外各类期刊1800余种,拥有清华同方期刊、万方数据库和连接国际互连网的千兆校园网等为全院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和获取信息的先进手段与发展平台。 体育馆学院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注重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紧紧围绕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管理为抓手,规范教学运行管理;以加大教学基本建设投入为手段,加强实践、实验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现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示范专业2个。学院的学科专业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现有中文、数学、物理与计算机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政史、农学、英语、经济与管理、教育科学、艺术、体育和社科部等12个系(部),48个本、专科专业。学科门类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现有学生6367人,在全国15个省市招生。 西校区教学楼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好、教学与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4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34人,有博士、硕士学历180人,常年有国内访问学者教师10余人。40余位教师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奖、曾宪梓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学院还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在内的60余人为学院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院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努力促进教学、科研的共同进步,科学研究硕果累累,高层次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全院教师近几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70余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专著80余部。围绕教学和科学研究,学院建有省级“蚕桑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安康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和学院成立的“秦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教育研究中心”、“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科研团队优势逐步凸显,服务经济社会功能不断增强。西校区花园学院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工程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对口支援和合作办学友好关系。常年从英国、美国、荷兰等国聘请外教来校任教。学院目前正在启动国际联合办学工作,以加快学院国际化进程。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设有专门领导小组,建立就业网站,对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和教育。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建立了稳固的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就业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陕西省同类高校前列。在新的发展阶段,安康学院将紧抓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本科院校,使安康学院成为秦巴区域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中心、社会发展的智囊、智力服务的基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安康学院学报什么刊物好发一些

安康学院座落在秦巴腹地,汉水之滨,被誉为“西安后花园”的西部名城——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交通便捷,襄渝、西康、阳安铁路在此交汇, 316、210国道和西汉、西康高速穿境而过。学院北眺汉江,南倚国家级香溪洞风景区,校园花木繁茂,碧草如茵,风光秀丽,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图书馆学院规划面积1200余亩,现有占地面积509亩。校舍面积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12万元。校内各项设施齐全,设备先进。风格典雅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设施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功能齐全的学术报告厅、体育馆文体活动中心、标准田径运动场、现代化的学生公寓、食堂等一应俱全。图书馆采用先进的图书管理集成系统,管理科学高效。现有藏书3万册,电子图书5万册,国内外各类期刊1800余种,拥有清华同方期刊、万方数据库和连接国际互连网的千兆校园网等为全院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和获取信息的先进手段与发展平台。 体育馆学院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注重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紧紧围绕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管理为抓手,规范教学运行管理;以加大教学基本建设投入为手段,加强实践、实验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现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示范专业2个。学院的学科专业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现有中文、数学、物理与计算机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政史、农学、英语、经济与管理、教育科学、艺术、体育和社科部等12个系(部),48个本、专科专业。学科门类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现有学生6367人,在全国15个省市招生。 西校区教学楼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好、教学与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4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34人,有博士、硕士学历180人,常年有国内访问学者教师10余人。40余位教师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奖、曾宪梓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学院还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在内的60余人为学院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院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努力促进教学、科研的共同进步,科学研究硕果累累,高层次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全院教师近几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70余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专著80余部。围绕教学和科学研究,学院建有省级“蚕桑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安康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和学院成立的“秦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教育研究中心”、“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科研团队优势逐步凸显,服务经济社会功能不断增强。西校区花园学院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工程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对口支援和合作办学友好关系。常年从英国、美国、荷兰等国聘请外教来校任教。学院目前正在启动国际联合办学工作,以加快学院国际化进程。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设有专门领导小组,建立就业网站,对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和教育。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建立了稳固的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就业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陕西省同类高校前列。在新的发展阶段,安康学院将紧抓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本科院校,使安康学院成为秦巴区域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中心、社会发展的智囊、智力服务的基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安康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安康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设有汉水文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教育教学研究等主要栏目,并适时增加新的栏目。本刊于2000年、2003年先后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刊群” 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在学术界的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不好。安康学院学报论文是比较难发的,因为学报其对文章和作者的要求都比较严格,且投稿审核的过程也很漫长。大学学报难发主要体现在其投稿过程,投稿需要漫长的等待,即是录用安排刊期出刊,之后也是漫长的等待。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的省、全日制普通工程学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安康大学,1963年停课,1978年8月恢复开学,1984年6月更名为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2月改制为安康学院。

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安康大学,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8年8月恢复办学,1984年6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安康学院。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居秦巴之间,汉水之滨,与鄂、渝、川三省市相毗邻,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秦、楚、巴、蜀多元文化样态在此交融生辉,是宜居宜学的理想之地。升本以后,学校三次开展思想观念大讨论,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了“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办学声誉明显提升,学校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学校分为江南、江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13亩,校舍总面积275807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7万册、电子图书3140GB、中外期刊1108种,校园网主干带宽为电信联通双千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63万元。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000人,学科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八个门类,设有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等12个教学院系,开设3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陕南民间文化研究、秦巴资源保护与开发、农业资源与环境为重点的特色学科方向。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学校现有教职工750人,其中专任教师524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5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5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7%,“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13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受聘为外校博导、硕导教师14人,外籍教师4人,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110人为办学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7名教师被聘为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首席农艺师,60余位教师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劳模、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学校建有6个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科研平台和9个校级研究中心,组建科技创新团队8个。升本以来,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95项,科研经费2601万元;出版著作、教材177部;发表学术论文3811篇;取得国家专利9项;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等329项。《安康学院学报》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其中“汉水文化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学校秉承“笃学、尚行、砺志、创新”的校训,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升本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1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0项,建有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鉴定平台27个。近三年,学生在数学建模、挑战杯赛等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创新与技能竞赛和文体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426个、省部级奖346个;学生发表论文91篇,发表作品200篇。园林专业2007级1班被团中央、教育部评为国家先进班集体。学校面向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近三年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开展了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省市政府签订共建协议,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对口支援、干部培训和合作办学友好关系,与安康市各县(区)和地方企业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办学关系。开设了“阳晨班”、“美华班”,为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美国、台湾、北京多家公司和当地企事业单位共建10个实验室。与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7所高校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教育,已有58名学生通过多种合作项目出国、出境学习深造。“十二五”以来,学校紧紧围绕“育人为本,突出应用,完善保障,强化服务,提高质量”的中心任务,坚定地走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之路,注重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坚持错位竞争与特色发展,为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品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安康学院学报什么刊物好发一些论文

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安康大学,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8年8月恢复办学,1984年6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安康学院。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居秦巴之间,汉水之滨,与鄂、渝、川三省市相毗邻,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秦、楚、巴、蜀多元文化样态在此交融生辉,是宜居宜学的理想之地。升本以后,学校三次开展思想观念大讨论,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了“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办学声誉明显提升,学校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学校分为江南、江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13亩,校舍总面积275807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7万册、电子图书3140GB、中外期刊1108种,校园网主干带宽为电信联通双千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63万元。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000人,学科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八个门类,设有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等12个教学院系,开设3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陕南民间文化研究、秦巴资源保护与开发、农业资源与环境为重点的特色学科方向。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学校现有教职工750人,其中专任教师524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5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5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7%,“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13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受聘为外校博导、硕导教师14人,外籍教师4人,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110人为办学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7名教师被聘为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首席农艺师,60余位教师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劳模、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学校建有6个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科研平台和9个校级研究中心,组建科技创新团队8个。升本以来,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95项,科研经费2601万元;出版著作、教材177部;发表学术论文3811篇;取得国家专利9项;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等329项。《安康学院学报》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其中“汉水文化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学校秉承“笃学、尚行、砺志、创新”的校训,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升本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1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0项,建有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鉴定平台27个。近三年,学生在数学建模、挑战杯赛等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创新与技能竞赛和文体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426个、省部级奖346个;学生发表论文91篇,发表作品200篇。园林专业2007级1班被团中央、教育部评为国家先进班集体。学校面向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近三年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开展了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省市政府签订共建协议,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对口支援、干部培训和合作办学友好关系,与安康市各县(区)和地方企业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办学关系。开设了“阳晨班”、“美华班”,为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美国、台湾、北京多家公司和当地企事业单位共建10个实验室。与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7所高校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教育,已有58名学生通过多种合作项目出国、出境学习深造。“十二五”以来,学校紧紧围绕“育人为本,突出应用,完善保障,强化服务,提高质量”的中心任务,坚定地走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之路,注重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坚持错位竞争与特色发展,为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品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代发

安康学院

安康学院学报什么刊物好发

安康学院(Ankang University)是陕西省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

安康学院座落在秦巴腹地,汉水之滨,被誉为“西安后花园”的西部名城——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交通便捷,襄渝、西康、阳安铁路在此交汇, 316、210国道和西汉、西康高速穿境而过。学院北眺汉江,南倚国家级香溪洞风景区,校园花木繁茂,碧草如茵,风光秀丽,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图书馆学院规划面积1200余亩,现有占地面积509亩。校舍面积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12万元。校内各项设施齐全,设备先进。风格典雅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设施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功能齐全的学术报告厅、体育馆文体活动中心、标准田径运动场、现代化的学生公寓、食堂等一应俱全。图书馆采用先进的图书管理集成系统,管理科学高效。现有藏书3万册,电子图书5万册,国内外各类期刊1800余种,拥有清华同方期刊、万方数据库和连接国际互连网的千兆校园网等为全院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和获取信息的先进手段与发展平台。 体育馆学院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注重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紧紧围绕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管理为抓手,规范教学运行管理;以加大教学基本建设投入为手段,加强实践、实验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现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示范专业2个。学院的学科专业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现有中文、数学、物理与计算机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政史、农学、英语、经济与管理、教育科学、艺术、体育和社科部等12个系(部),48个本、专科专业。学科门类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现有学生6367人,在全国15个省市招生。 西校区教学楼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好、教学与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4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34人,有博士、硕士学历180人,常年有国内访问学者教师10余人。40余位教师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奖、曾宪梓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学院还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在内的60余人为学院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院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努力促进教学、科研的共同进步,科学研究硕果累累,高层次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全院教师近几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70余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专著80余部。围绕教学和科学研究,学院建有省级“蚕桑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安康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和学院成立的“秦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教育研究中心”、“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科研团队优势逐步凸显,服务经济社会功能不断增强。西校区花园学院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工程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对口支援和合作办学友好关系。常年从英国、美国、荷兰等国聘请外教来校任教。学院目前正在启动国际联合办学工作,以加快学院国际化进程。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设有专门领导小组,建立就业网站,对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和教育。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建立了稳固的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就业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陕西省同类高校前列。在新的发展阶段,安康学院将紧抓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本科院校,使安康学院成为秦巴区域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中心、社会发展的智囊、智力服务的基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安康大学,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8年8月恢复办学,1984年6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安康学院。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居秦巴之间,汉水之滨,与鄂、渝、川三省市相毗邻,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秦、楚、巴、蜀多元文化样态在此交融生辉,是宜居宜学的理想之地。升本以后,学校三次开展思想观念大讨论,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了“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办学声誉明显提升,学校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学校分为江南、江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13亩,校舍总面积275807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7万册、电子图书3140GB、中外期刊1108种,校园网主干带宽为电信联通双千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63万元。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000人,学科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八个门类,设有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等12个教学院系,开设3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陕南民间文化研究、秦巴资源保护与开发、农业资源与环境为重点的特色学科方向。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学校现有教职工750人,其中专任教师524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5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5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7%,“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13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受聘为外校博导、硕导教师14人,外籍教师4人,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110人为办学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7名教师被聘为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首席农艺师,60余位教师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劳模、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学校建有6个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科研平台和9个校级研究中心,组建科技创新团队8个。升本以来,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95项,科研经费2601万元;出版著作、教材177部;发表学术论文3811篇;取得国家专利9项;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等329项。《安康学院学报》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其中“汉水文化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学校秉承“笃学、尚行、砺志、创新”的校训,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升本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1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0项,建有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鉴定平台27个。近三年,学生在数学建模、挑战杯赛等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创新与技能竞赛和文体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426个、省部级奖346个;学生发表论文91篇,发表作品200篇。园林专业2007级1班被团中央、教育部评为国家先进班集体。学校面向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近三年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开展了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省市政府签订共建协议,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对口支援、干部培训和合作办学友好关系,与安康市各县(区)和地方企业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办学关系。开设了“阳晨班”、“美华班”,为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美国、台湾、北京多家公司和当地企事业单位共建10个实验室。与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7所高校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教育,已有58名学生通过多种合作项目出国、出境学习深造。“十二五”以来,学校紧紧围绕“育人为本,突出应用,完善保障,强化服务,提高质量”的中心任务,坚定地走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之路,注重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坚持错位竞争与特色发展,为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品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可以。可以投稿的有两种:一种是新闻报道类,叫校报。一种是学术或者理论类,叫学报。校报面向学校的全体师生以及教职员工、往届学生等,以发表新闻报道、综述以及反映学生生活、老师工作类文章为主,而学报一般属于学术期刊,主要发表老师和学生在学术方面的文章,如论文、科研项目等。这两种都是在自己学校可以投稿的。安康学院学报是省级刊物。安康学院学报是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主管单位是陕西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是安康学院。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安康学院学报什么刊物好发表

很差,当地学生都不想去,家长们都看见不起那个学校,大多数报那里的都是外地不知情的学生!

是一所二流大学,我觉得这所学校的教育水平挺好的,毕竟里面有很多考研成功的人。

安康学院

安康学院座落在秦巴腹地,汉水之滨,被誉为“西安后花园”的西部名城——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交通便捷,襄渝、西康、阳安铁路在此交汇, 316、210国道和西汉、西康高速穿境而过。学院北眺汉江,南倚国家级香溪洞风景区,校园花木繁茂,碧草如茵,风光秀丽,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图书馆学院规划面积1200余亩,现有占地面积509亩。校舍面积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12万元。校内各项设施齐全,设备先进。风格典雅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设施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功能齐全的学术报告厅、体育馆文体活动中心、标准田径运动场、现代化的学生公寓、食堂等一应俱全。图书馆采用先进的图书管理集成系统,管理科学高效。现有藏书3万册,电子图书5万册,国内外各类期刊1800余种,拥有清华同方期刊、万方数据库和连接国际互连网的千兆校园网等为全院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和获取信息的先进手段与发展平台。 体育馆学院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注重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紧紧围绕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管理为抓手,规范教学运行管理;以加大教学基本建设投入为手段,加强实践、实验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现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示范专业2个。学院的学科专业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现有中文、数学、物理与计算机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政史、农学、英语、经济与管理、教育科学、艺术、体育和社科部等12个系(部),48个本、专科专业。学科门类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现有学生6367人,在全国15个省市招生。 西校区教学楼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好、教学与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4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34人,有博士、硕士学历180人,常年有国内访问学者教师10余人。40余位教师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奖、曾宪梓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学院还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在内的60余人为学院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院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努力促进教学、科研的共同进步,科学研究硕果累累,高层次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全院教师近几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70余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专著80余部。围绕教学和科学研究,学院建有省级“蚕桑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安康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和学院成立的“秦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教育研究中心”、“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科研团队优势逐步凸显,服务经济社会功能不断增强。西校区花园学院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工程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对口支援和合作办学友好关系。常年从英国、美国、荷兰等国聘请外教来校任教。学院目前正在启动国际联合办学工作,以加快学院国际化进程。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设有专门领导小组,建立就业网站,对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和教育。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建立了稳固的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就业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陕西省同类高校前列。在新的发展阶段,安康学院将紧抓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本科院校,使安康学院成为秦巴区域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中心、社会发展的智囊、智力服务的基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 索引序列
  • 安康学院学报什么刊物好发一些的
  • 安康学院学报什么刊物好发一些
  • 安康学院学报什么刊物好发一些论文
  • 安康学院学报什么刊物好发
  • 安康学院学报什么刊物好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