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经济学报考条件

经济学报考条件

发布时间:

经济学报考条件

一般的条件要求是专科毕业2年,本科应届往届都可以,具体的要求还要看报考学校是什么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已获得硕士学位(含专业硕士学位)的人员(凡在国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持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证明);应届硕士毕业生(指毕业后可以获得硕士学历和学位证书者)最迟须在入学报到前获得硕士学位;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所报考的学科或导师同意招收同等学力考生;②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领域连续工作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③在所报考专业取得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明(必须由授课单位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有两名与所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现在经济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从而导致经济学博士越来越吃香,就业前景十分的广泛。而如果你现在已经工作多年,你就可以通过在职考博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更好的在这个行业中发展下去。

你是大一的学生,专业是经济学,那么现在是不可以考经济师的,因为经济师要求大学毕业拿到本科学位证之后才可以考经济师,所以说你应该四年之后就可以考了。

因为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属于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的一个专业,所以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和同等学力的其他专业的报考条件是差不多的。如果说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条件是什么的话,那么可以把其报考条件分为报名条件和申硕条件。首先要说明的就是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报名条件,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报名条件是:专科及以上学历。其次就是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申硕条件,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申硕条件:本科及以上学历,如果是本科学历的话,那么需要有学士学位证,同时有三年工作经验。如果是硕士学历或者是博士学历的话,那么就不用具备工作经验了。

经济学报考条件要求

经济学还是一门比较独立的学科,有人说经济学要你数学很好,其实我觉得虽然经济学里有很多的数学模型,但都不怎么难的,数学就算不是很好,我想学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关键还是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学经济学,思考的方式远比你先有的知识更重要。如果实在要拿一门学科与其挂钩的话,那就应该是政治了,政策中有很多和经济有关的部分需要了解。

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报名分为学校课程学习和全国统考两部分,学校课程的报名时常年都可以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时间要求。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就可以申请参加课程学习,大部分院校专业都是不限制毕业工作经验的。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全国统考的报名需要本科拿到学士学位之后,且有3年或以上工作经验才可以报考,每年3月份报名,5月份考试。

问得好- - 莪学了一年经济学课程至今没弄清他整个模式- -经济学专业要学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和会计等方面的知识,但是都是浅尝辄止,这个专业想要学精通 很难- -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专业就没有对口的职业不过优点也不错的,经济学专业的人就业时跨度也大,可选择的余地多。就业方向有银行,保险公司,理财,证券,客服代表,行政助理等等 很多 ……经济学不好学要精通很难经济学范围挺广- -

因为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属于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的一个专业,所以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和同等学力的其他专业的报考条件是差不多的。如果说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条件是什么的话,那么可以把其报考条件分为报名条件和申硕条件。首先要说明的就是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报名条件,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报名条件是:专科及以上学历。其次就是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申硕条件,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申硕条件:本科及以上学历,如果是本科学历的话,那么需要有学士学位证,同时有三年工作经验。如果是硕士学历或者是博士学历的话,那么就不用具备工作经验了。

政治经济学报考条件

我也是政治经济学的,你的要求契合规范,可以报名考试经济师。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违法并具有下列要求之一者,可报名参与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从事专业职业满十年,获得经济专业初级资格(含1992年年底以前经过政府考试取得的经济员资格或1993年1月6日前依照政府一致规则评聘的初级经济专业职务)。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专业职业满6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专业职业满4年。获得第二学士位后或研讨生班结业后,从事专业职业满2年。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专业职业满1年。获得博士学位。已评聘非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在岗从事经济职业的人员,可同相应经济专业职务的人员一样,依照以上第1款的规则,报名参与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有关职业年份的门槛是指获得正轨学历前后职业时刻的总和,职业年份计算时刻的截止日期为报名考试当年12月31日。依照原人事部办公厅《关于局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布置和考试职业有关成绩的告诉》(国人厅发〔2004〕45号)的规则,对尚未取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可由学校一致持可以证明考生自己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无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报名考试经济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

河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建校于1912年的河南大学现已成为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的一所高校。 为了提高广大在职人员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业务水平较高的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多渠道促进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长,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省学位办审核,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2012年河南大学特举办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班,面向社会招生。 一、招生对象和条件 1、对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条件:(1)获得大专以上学历者(含大专)均可报名参加课程进修班学习。(2)申请硕士学位者需为大学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 二、学习年限和教学方式 1、学习年限:在职不脱产学习两年。 2、教学方式:集中授课与课外自学相结合。 3、课程设置:参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报名时间与办法 1、报名时间:上半年3~7月 下半年10~1月 2、报名程序:经资格审查、通过入学考试后,由学校批准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学习的规定和费用 1、第一阶段为学位课程学习考试阶段。 自学习之日起必须在四年内完成学校组织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外国语、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且成绩合格。 2、第二阶段为学位论文写作、论文答辩阶段。 通过全部考试后,若申请硕士学位者,一年内提出撰写学位论文申请,在提交论文后一年内进行论文答辩。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时间为两年,学习费用是6000元/年,书费500元,在参加学习前一次交清。 五、颁发证书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者,由河南大学颁发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河南省教育厅共同认证的《河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书》(专科以上<含专科>学历无学士学位的学生仅颁发此证书)。拟申请硕士学位的研修班学员按《河南大学关于对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学位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政治经济学(020101) 国民经济学(020201) 金融学(020204) 三 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学(120201) 企业管理(120202) 四 法学院 刑法学(030104) 民商法学(030105) 诉讼法学(030106) 五 教科院 教育学原理(040101) 课程与教学论(040102) 成人教育学(040107) 应用心理学(040203) 六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 七 文学院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 汉语言文字学(050103) 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 艺术学(050401) 八 外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050201) 九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050301) 艺术学(050401) 十 艺术学院(音乐) 艺术学(050401) 音乐学(050402) 十一 艺术学院(美术) 美术学(050403) 艺术设计学(050404) 十二 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古代史(060106) 中国近现代史(060107) 旅游管理(120203) 十三 数学学院 基础数学(070101) 十四 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070201) 凝聚态物理(070205) 光学(070207

参加1月份全国统考。不考数学。考试科目和参考书要看具体哪个学校吧。

经济学报考条件和要求

艺术生,可以按照艺术生身份报考艺术类院校,也可以按照普通生身份报考普通类学校普通专业,所以艺术生是可以报考经济学的,分数跟普通类一样,具体需要多少分,可以参考您所在的省,您理想的学校的经济学专业的往年具体录取的分数,主要是位次。

因为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属于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的一个专业,所以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和同等学力的其他专业的报考条件是差不多的。如果说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条件是什么的话,那么可以把其报考条件分为报名条件和申硕条件。首先要说明的就是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报名条件,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报名条件是:专科及以上学历。其次就是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申硕条件,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申硕条件:本科及以上学历,如果是本科学历的话,那么需要有学士学位证,同时有三年工作经验。如果是硕士学历或者是博士学历的话,那么就不用具备工作经验了。

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报名分为学校课程学习和全国统考两部分,学校课程的报名时常年都可以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时间要求。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就可以申请参加课程学习,大部分院校专业都是不限制毕业工作经验的。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全国统考的报名需要本科拿到学士学位之后,且有3年或以上工作经验才可以报考,每年3月份报名,5月份考试。

经济学还是一门比较独立的学科,有人说经济学要你数学很好,其实我觉得虽然经济学里有很多的数学模型,但都不怎么难的,数学就算不是很好,我想学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关键还是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学经济学,思考的方式远比你先有的知识更重要。如果实在要拿一门学科与其挂钩的话,那就应该是政治了,政策中有很多和经济有关的部分需要了解。

经济学报考条件及要求

经济学类专业知识结构复杂,内容繁多,现代经济学又强调数量化的概念,而且特别强调实战能力。一、适合读经济学的条件:1、本科阶段就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般基础较好,这些同学大可不必放弃所学的经济学专业,要坚持发展提高,因为中国的未来需要经济人才。本科阶段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学习成绩一般但综合能力突出,如果确实跨专业更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也不必留恋。2、希望跨专业考经济学研究生的同学,跨考中不少是逐热而来,看中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的美好“钱”景。可能今天的热门也许到毕业时已经不是热门专业,竞争激烈程度不会因为金融危机为下降。因为在金融危机动荡的环境中往往中小企业和基础竞争力较低的个人首先受到冲击,一定要慎重。二、与其他专业的差别:1、在当今讲求实用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多倾向选择应用经济学,成就了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这样的超级热门专业。这些专业相比其他专业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选择这些专业的人数太多,如果学艺不精可能会消减掉这些专业优势。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紧随其后,这两个专业的特点是能够学到一门纯熟的统计工具,能够对经济问题进行专业的数量分析。精确的量化分析恰好是现代经济的特征和发展方向,因此这两个专业对擅长数理的人是性价比很高的专业。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产业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虽然属于应用经济学之列,但是在学习中理论性也较浓。2、理论经济学中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最基本理论的学科,适合造就经济方面的通才,就业面宽阔,但是针对性不强,可能什么都可以做,但是又属于什么都不是特别对口的情况。这两个专业是理论经济学的热门专业,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如果有自己的其他特长,将会成为特别受市场欢迎的“综合能力强+特长鲜明”的高级人才。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以及人口研究性特别比较浓厚,容易考取,但是很多为了读研而读研的考生选择了这个专业后,因为缺乏兴趣而倍受煎熬。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一专业属于新兴的专业,如果能把握时机,学有所成,值得看好3、很多人容易把经济学误认为商科,实际上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市场资源分配的社会科学。既然是一门社会科学,那么就要求从业者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越是与经济学专业相关,越是对学历要求高。待遇看个人能力,客观来说,是不差的。

国内经济学读博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已获得硕士学位(含专业硕士学位)的人员(凡在国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持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证明);应届硕士毕业生(指毕业后可以获得硕士学历和学位证书者)最迟须在入学报到前获得硕士学位;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所报考的学科或导师同意招收同等学力考生;②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领域连续工作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③在所报考专业取得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明(必须由授课单位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有两名与所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现在经济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从而导致经济学博士越来越吃香,就业前景十分的广泛。而如果你现在已经工作多年,你就可以通过在职考博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更好的在这个行业中发展下去。

经济学还是一门比较独立的学科,有人说经济学要你数学很好,其实我觉得虽然经济学里有很多的数学模型,但都不怎么难的,数学就算不是很好,我想学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关键还是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学经济学,思考的方式远比你先有的知识更重要。如果实在要拿一门学科与其挂钩的话,那就应该是政治了,政策中有很多和经济有关的部分需要了解。

难不难是针对你个人情况而言吧,我觉得还可以。至于能力方面,我觉得你应该有清晰的思路,冷静的思维,对数字的敏感和对之间关系的辨清理解,最主要的吧,头脑清晰理解透彻,应该就没多大问题。你既然有心选择肯定也有所兴趣,加油吧···

  • 索引序列
  • 经济学报考条件
  • 经济学报考条件要求
  • 政治经济学报考条件
  • 经济学报考条件和要求
  • 经济学报考条件及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