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农业科学期刊官网首页数据库

农业科学期刊官网首页数据库

发布时间:

农业科学期刊官网首页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了中国境内历年出版的中文期刊 12000 余种,全文3000 余万篇,引文4000 余万条,分三个版本(全文版、文摘版、引文版)和8个专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图书情报)定期出版发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已经成为文献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查新和科技查证的必备数据库。如果评职称要发表论文的话,搜索论文部落吧。

文章正常出刊后,知网收录一般需要2个月时间的。

《安徽农业科学》被国内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及龙源期刊网和博看期刊网收录。国际重要数据库有:1)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来源期刊。累计入库131 889篇。2)《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来源期刊。3)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收录期刊。另外,《安徽农业科学》(J Anhui Agri* Sci*)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施引文献数1251篇。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安徽农业科学》的国际发行和传播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林业科技期刊官网首页数据库

是一个备选的数据库,里面有许多期刊可供参考。有的还需要费用。另外,这里面的期刊不一定是核心期刊,因为,每年核心期刊都会变。想要知道哪些是核心期刊,直接百度就可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了中国境内历年出版的中文期刊 12000 余种,全文3000 余万篇,引文4000 余万条,分三个版本(全文版、文摘版、引文版)和8个专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图书情报)定期出版发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已经成为文献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查新和科技查证的必备数据库。如果评职称要发表论文的话,搜索论文部落吧。

首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名列第一)1992、1997年两次获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期刊三等奖国外数据库收录:国际药学文摘、应用力学评论、世界纺织文摘、数学评论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主办单位:中国林学会主编:沈国舫ISSN:1001-7488CN:11-1908/S出版周期:月刊出 版 地:北京市语言种类:中文开本尺寸:大16开邮发代号:82-6创刊时间:195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地址:北京万寿山后中国林学会邮政编码:100091 一、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问题讨论等一般不超过11 000字(包括图表,以下同),约6个版面;研究简报不超过7 000字,约4个版面。二、写作顺序1、文题:表达文章最主要的特定内容,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2、作者署名:署名人应具备以下3个条件:直接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贡献者,论文撰写者,对作品具有答辩能力的直接责任者。顺序按贡献大小排列。所在单位用“1、2……”上角标表示。3、作者单位:包括标准全称,单位所在市(县)和邮政编码。4、基金项目:请在首页脚注中注明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5、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报道性摘要,概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等,一般300~500字;关键词为反映文章核心内容的标准名词术语3~6个。6、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文题、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关键词与中文对应。英文摘要使用规范的英语表达,一般用第3人称,被动语态,内容以“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为原则,详细介绍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篇幅长于中文摘要。7、正文:导言———简要叙述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相关领域内前人做过的相关工作和研究概况,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及意义等,导言部分不设标题;材料和方法———准确、翔实地介绍研究材料(数据、现象等)的来源,试验条件、规模,历时长短,材料的特点、数量,详细描述试验设计、数据的采集和统计方法等;结果与分析———尊重事实,对结果进行准确表述,并作出科学、理性的分析;结论与讨论———在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客观、准确地总结、概括出论文在理论及技术上的突破、方法上的创新及尚需进行研究的内容等。标题结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取左顶格书写,编号如“1”,“1、1”, “1、1、1”。8、参考文献:文献的引用采用“作者-出版年制”。1)作者亲自阅读过,且在文章中直接引用、可提供原文备查的原始文献;2)公开发表的文献及允许公开的内部资料;3)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专著类文献不超过30%;4)注意引用最新、权威性文献;5)所引文献不少于10篇。9、正文内相应引用处加圆括号注明第1作者姓名(中国作者)或姓氏(外国作者),多名作者时加“等”(et al、),出版年;同时引用2篇以上文献时,中间用“;”隔开;2篇文献第1作者相同时:1)后者只注出版年;2)同一年发表的文章加a、b、……区分;10、文后参考文献的顺序:先中文,后外文;中文以第1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顺序为序,英文以第1作者姓氏(Surname)的字母顺序为序。所引文献超过3位作者的列前3位作者姓名,加“等”(et al.);外文文献作者一律姓(全拼)先名(首字母)后,缩写名后不加“.”。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11、期刊:作者、 出版年、文题.期刊名称,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12、专著:著者.出版年、书名.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起始页码-终止页码。13、专著中某篇文献:文献作者.出版年、文题∥专著作者.专著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起始页码-终止页码。14、专利文献:著者.年、 题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国别,专利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15、译文:在文献题名后加译者姓名。16、学位论文:作者、年份、文题、学校名称及学位(论文)。17、电子文献:作者、题名、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武夷科学期刊官网首页数据库

武夷学院代码是10397。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武夷学院(Wuyi-University),简称“武院”,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坐落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是教育部于2007年3月19日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8月12日的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62年1月,福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更名南平师范学院(本科);文革期间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复办,1980年改称为南平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改名为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改为现名;2018年学校新增为福建省2018-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名单。截至2022年3月,校园占地面积3000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发展历史1958年8月12日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依托南平师范创办。秋季首届招收南平专区各地选调的85名小学教师,分设中文、数学两个专业,学制一年,毕业后担任初中教师。1980年改称为南平师范专科学校,开设政教、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6个专业。1994年3月,改名为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8月,南平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武夷山市筹建武夷高教园区,并将南平师专作为首批入园高校,筹建武夷学院,规划用地3000亩,10月,南平师专武夷山校址开始兴建。2007年5月2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正式转发教育部有关通知,同意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正式设立武夷学院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部),开设45个本科专业。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24人、外聘教师203人,折合教师总数为5人,生师比为54:1。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477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9%;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18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3%;具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73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6%。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59人,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福建教学名师1人。教学成果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含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茶学、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编导、物流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45个,校级特色专业13个,校级教学团队12个,校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6个、校级精品课程37门,校级重点课程50门。人才培养学校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推广中心。坚持开放办学,已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美国华盛顿州长青州立大学等海内外几十所大学及太阳电缆、圣农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建海峡成功学院,与台湾知名高校联合办学,实行双校园“分段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成立了董事会,建立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渠道,共建校地、校企合作机制,完善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育人等产学研合作途径。与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设“太阳班”、“幕墙工程班”等,与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泉州迎宾馆等企业共建了105所实习实践平台,实现了与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科研条件截至2015年4月,学校建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福建省生态产业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2011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武夷茶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绿色化工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科研成果据2013年上半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两年来承担厅级以上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6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与武夷山景区管委会等多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在各类学术杂志公开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馆藏资源截至2021年11月官网显示,武夷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47万册,报刊1000余种;电子图书110万册,电子期刊4000万篇,学位论文459万册,音频频资料45214小时;图书馆现已形成以宋明理学、茶学、旅游管理、艺术学为特色,包含工学、理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馆藏体系。拥有70个中外文数据库,开通移动图书馆和微服务,网络资源24小时在线服务。学校代码查询方法:一、《报考指南》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的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二、《招生计划》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三、官网查询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陆到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网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

福建农林大学的学校代码是10389,福建农林大学创建于1936年,是在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福建省立农学院基础上建立。1952年,原厦门大学农学院和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福建农学院。2000年10月,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福建农林大学。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学院介绍福建农林大学,简称“农林大”,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由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3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高校。截至2022年3月,校园占地5700余亩,另有科教基地1200亩,教学林场5万亩。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3000多人,专任教师1700多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万人计划人才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0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1支、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2支和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2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1支,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学科建设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植物病理学。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作物遗传育种。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7个):森林培育。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21个):植物保护、作物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畜牧学、兽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工程、公共管理、统计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9个):林学、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生物学、生态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教学建设截至2014年10月,学校共有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61门,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13支,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教育部和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和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国家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植物保护、林学、蜂学、农学、动物医学、园林。省级特色专业:园艺、生物技术、车辆工程、农村区域发展、木材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对外交流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学、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还与美国加州大学、耶鲁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英国北威尔士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里大学、澳大利亚莫纳西大学、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圣玛丽大学、新斯科舍农学院、泰国甲色沙特大学、马来西亚农业大学以及台湾大学等结成为友好学校。学校与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农学院联合举办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2个本科专业教育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生态学本科专业教育项目。学校的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还编辑出版了《甘蔗》、《武夷科学》、《华东昆虫学报》、《林业经济问题》、《高教理论与实践》等刊物。科研成果2010年,学校主持完成的“细菌农药新资源及产业化新技术新工艺研究”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有14项成果进入福建省科技奖奖励公示,其中2项进入一等奖答辩。鉴定(评审)科研成果46项,通过省级审定植物新品种4个、认定植物新品种4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2个。2011年学校主持完成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灾变机理及其持续控制关键技术”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有15项成果进入福建省科技奖奖励公示,其中8项进入二等奖以上答辩;4项成果获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1项、二等2项、三等1项。鉴定(评审)科研成果35项,通过省级审定植物新品种4个、认定植物新品种4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2个。截至2016年11月,学校在全球率先破译小菜蛾基因组、菠萝基因组、香荚兰基因组,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权威期刊上。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32项,其中包括糖料界迄今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服务覆盖福建省73个县区和全国32个省市370个县区。2013年1月11日下午,由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尤民生主持、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完成、英国剑桥大学等多家单位参与的小菜蛾基因组研究成果——“小菜蛾杂合基因组揭示昆虫的植食性和解毒能力”于2013年1月13日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遗传学》上发表。福建农林大学小菜蛾基因组的破译,宣告世界上首个鳞翅目昆虫原始类型基因组的完成,同时也是第一个世界性鳞翅目害虫的基因组的完成。科研机构截至2022年3月,学校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馆藏资源截至2020年12月31日,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装订本)90万册。拥有电子图书(含电子期刊)331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80个(外文数据库28个),形成了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相结合的资源体系。图书馆围绕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FULink)学科服务组工作,开展成员馆高校WOS发文分析、ESI学科分析和专利竞争力分析等分析评价工作,自建福建农林大学学术论文“高被引潜力”检索系统。

国内心理学期刊排名1、心理学报《心理学报》(ActaPsychologica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Database)所收录。2、心理科学《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3、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1983年创刊。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曾任该刊主编。至2000年,《心理科学进展》共出版62期。该刊是中国科学文

非法的。CNxx_xxxx的代号有一个范围,除此之外都是非法出版物。前两位的数字不能大于65,后四位的含义是:报刊类0001——0999,期刊类是1000——5999。因此,该期刊是非法的。如果想发表文章又没有门路,可以和联系,我这里有多种适合教育类的期刊和报刊。另外,你可以登陆"中国期刊网"()查询 。请参考下面的内容:关于非法出版物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调查结果及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处理意见的通知泉州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泉教职改〔2004〕8号关于非法出版物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调查结果及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处理意见的通知各县(区、市)教育局职改办,市直各学校: 2003年以来,我市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盗版印刷CN刊物、假冒CN刊号等类型的非法出版物,以及未经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非国内正式出版物。为此,我局于2004年3月10日发出《关于盗版和非正式出版CN刊物论文处理意见的通知》(泉教职改〔2004〕2号)的文件通知,但由于非法刊物给我市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评审工作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广大教师反响强烈,分别通过来电来信举报等形式反映情况。为了使评审工作能够健康、顺利地进行,维护评审工作的严肃性,经向新闻出版部门和有关单位查实,以及在"中国期刊网"()查询有关刊物的论文目录,现就调查结果及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处理意见作如下通知,请遵照执行。 一、经浙江教育学院《教学月刊》杂志社调查与证实,我市提供的《教学月刊》(CN33-1279/G4)2003年8A和8B综合版等2本期刊样本并非他们出版,由此认定此2本期刊为盗版的非法出版物。 二、经广西教育学院调查与证实,我市提供的《中学文科》(CN45-1280/G4)2003年5·6月号合刊、《中学理科》(CN45-1279/G4)2003年5月号、《小学教学参考》(CN45-1233/G4)2003年5·6月号合刊等3本期刊样本并非他们出版,由此认定此3本期刊为盗版的非法出版物。 三、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复函福建省教育厅职改办,认定《改革与创新》(CN35-0053)、《中华教育与教学杂志》(CN03-4383/HK)、《当代教育杂志》(CN(HK)NR4064/190/01)、《中国教学纵横杂志》(CN(HK)NR4159/87/02)、《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CN(H)39-7869/G)、《中国现代教育杂志》(CN35-3917HK/G)、《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CN18-4258/H)等7种刊物为非法出版物,且国内统一刊号完全错误;《当代素质教育》(CN03-3313/G·HK)、《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CN03-3569/G·HK)等2种刊物为非国内正式出版物,且国内统一刊号完全错误。 四、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复函福建省教育厅职改办,证实《航空教育》(CN11-2548/G)、《教育教学研究》(CN11-1038/F)未在该局登记,它们的国内统一刊号完全错误,系非法出版物。 另据我们核实刊物,《教育教学研究论丛》(CN11-1038/F)与《教育教学研究》(CN11-1038/F)系同一刊物。 五、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查实,并在其网站上作特别提示(_bz_asp),由此认定与其特别提示内同名同号的刊物为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刊物及其刊号详见附件。另据我们核实刊物,《教育导刊》(CN23-1340/GD)与《教育新导向》(CN23-1340/GD)系同一刊物。 六、在选送我市评审论文的刊物中,发现《现代教育科学》(CN22-1339、CN22-1173)、《现代中小学教育》(CN22-1096/G4)、《继续教育研究》(CN23-1470/G4)、《引进与咨询》(CN35-1076/F)(素质教育论坛专辑)、《学会》(CN35-1127/G3)(中小学教师论文版本)、《武夷科学》(CN35-1104/Q)(季刊,中小学教师论文版本)等刊物内含有大量我省或我市教师论文,经"中国期刊网"查询论文目录,与其正式刊物目录完全不一致,并且刊物上没有标注"增刊"字样,也没有出具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出版许可证,由此认定这些版本的刊物为非国内正式出版物。 七、本文所列的刊物或刊物版本,均为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发表在其上的论文不予认可,允许参评对象更换符合我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要求的论文。论文发表的截止时间可放宽至2004年3月。八、由于受到非法出版物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的影响,我市2003年中学教师中级职务和中学高级职务评审还未结束。中学教师中级职务和中学高级职务更换论文的截止时间为2004年4月25日。 九、发表在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的论文,经专家鉴定结果为不符合我市评审要求的(即论文质量不符合要求),论文不予更换。 十、从2004年度起,送审代表作发表在非法出版物或非国内正式出版物,一律不予认可,且不能更换。 附件: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特别提示的非法刊物及其刊号泉州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二○○四年四月十九日主题词: 非法出版物 调查结果 论文 处理意见 抄送:福建省教育厅职改办,泉州市职改办,存档(二)。 泉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4年4月19日印发 附件: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特别提示的非法刊物及其刊号 名称 刊号 名称 号教育界 CN79-1229/Z 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 CN-HK-4311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 CN-1035R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CN18-4258/HCN26-1035/I4 CN35-1239HK/GCN26-1035R CN-4258/H亚洲教育 CN(HK)NR4251/02 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 CN(HK)-NR4352/46/03CN(HK)4251/171/02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CN39-7859HK/G 中国教育(高教版) CNNR37-02中国新教育 CN(HK)NR4332/56/03 当代教师 CN(HK)25/11/03教育科研论坛 CNNR 183/03 教育新发展 CN(HK)NR 184/02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CNH39-7869/G 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CN38-3150HK/GCN(H)39-7869/G CN03-1202CN03-1202/GCN03-1202/HK中国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CN38-3153HK/G 教育新导向 CN23-1340/GD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CN(HK)NR4069/194/01 当代素质教育 CN03-3313/G教育管理与科研 CN142-03/G4 教学理论与方法 CN23-1240/N中华素质教育杂志 CN(HK)67-4359/R 中华创新教育 CN98-4362/G4CN98-4359/G4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CN(HK)NR4180/105/02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CN(HK)NR4137/53/02中国教育研究 CN39-7848/G4 当代南方教育论坛 CN35-1515HK/GCNHK0315 CN35-1515HK/GJCN43-8319H/GCN98-0315/G4CN98-0315/R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 CN43-8861/R 教育纵横 CN(HK)NR 4540/264/03CN43-8816/R中国现代教育研究 CN56-082HK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 CN(H)39-7869/GCN65-082HK CNH39-7869/G中国教育纵横杂志 CN(HK)NR4159/87/02 中国创新教育 CN(HK)NR3327/003/01当代教育 CN(HK)NR 4064/190/01 中国教育家杂志 CN44-1406/QCN11-4525/N中华百年教育 CN98-1031/G4 今日教育 CN(HK)NR4263/186/02CN(HK)4263/186/02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 CN54-9887/HK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CN18-4258/HCN13-4412/H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CN16-1690/NR 中国教学纵横杂志 CN(HK)NR4159/87/02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杂志 CN03-0173/G 中华现代全科 CN29-3227/R中国人文科学研究 CN03-1204 中国研究生杂志 CN03-1029/HK中国图书馆学 CN1073-168

材料科学期刊官网首页数据库

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主办的《企业管理》杂志是二类期刊。 关于分类等级,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向分有6类,请参阅参考资料。 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

单位和地区不同都是有区分的,一般这些不同的话刊物这些也会随之变化的,版本也就不同 参考意见可见

MatDT 就是个不错的金属材料数据库, 好多国家的金属材料牌号都有

食品科学期刊官网首页数据库

当然是核心期刊,被EI收录的。怎么能不是核心期刊

1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地 址:北京市德胜门外北沙滩1号16号信箱  邮政编码:100083  电 话:010-64882643/2670  传 真:64870803  电子邮件:;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404/TH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1807  邮发代号:2-826  单 价:8元/期  定 价:96元/年  行业展望走进企业每月纵横产品博览走近企业专题论述开发研究加工技术  2 农机与食品机械  没有查到  3 农牧与食品机械  没有查到  4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地 址:江苏无锡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蠡湖校区  邮政编码:214122  电 话:0510-85913526  传 真:0510-85913526  电子邮件:  5 食品机械  地 址:长沙扫把塘  邮政编码:410007  6 食品工业科技  地 址:北京市永外沙子口路70号  邮政编码:100075  电 话:010-87244116 87244117  传 真:010-87287944  网 址:  电子邮件:  7食品与发酵工业  地 址:北京朝阳区霄云路32号  邮政编码:100027  电 话:010-64645559 64647111  传 真:64647111  电子邮件:  8食品科学  地 址: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路8号  邮政编码:100076  电 话:010-60256914/24/34  传 真:010-88389084  网 址:  电子邮件:  9食品科技  地 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内大街316号京粮大厦520室  邮政编码:100053  电 话:010-63538885-3050 83557685  传 真:63016390  电子邮件:  10食品工业  地 址:上海市济宁路28号  邮政编码:200082  电 话:021-65126911  电子邮件:SPGY  11食品与机械  地 址:长沙市赤岭路9号  邮政编码:410015  电 话:0731-2618733 2617269  传 真:0371-5142522  网 址:  电子邮件:  12食品研究与开发  地 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36号  邮政编码:300381  电 话:022-23015671 23015627  传 真:022-23015627  网 址:  电子邮件:  13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地 址:江苏无锡惠河路170号江南大学青山湾校区51号信箱  邮政编码:214063  电 话:0510-5815468  传 真:0510-5515468  电子邮件:

  • 索引序列
  • 农业科学期刊官网首页数据库
  • 林业科技期刊官网首页数据库
  • 武夷科学期刊官网首页数据库
  • 材料科学期刊官网首页数据库
  • 食品科学期刊官网首页数据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