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  营销管理 非营利机构管理 营销思想史 高科技企业管理 主要讲授课程 营销管理 营销思想史 国际营销 非营利机构营销 服务营销 近十年发表论文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7,45-50 市场细分,服务行业新战略(李海洋、郭国庆) 政策与管理 2002(7)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市场营销》,2003(3)20-22 入世后中国高校的环境变革与营销战略研究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1-10 市场营销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群言2002-5,23-24 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3·1,131-134 论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及其理论创新 肇庆学院学报2003-1,1-4 营销方式新进展:从CRM到交叉销售·管理评论·2003·2,40-44 推进管理创新 实施模式转变·中国政协·2003·2,56-57 市场营销最吃香 政协的贡献实难忘·人民政协报·2003·2·24·A2 正视中介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光明日报·2003·2·20·C3 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成长约束·群言·2003·3,17-18 透视中介服务业六大问题·人民政协报·2003·3·10·D2 论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与环境优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5,49-54 筑牢连接企业与市场的桥梁·人民日报·2003·4·24·9 从“一字之差”看畅通的民主渠道·群言·2003·5·25-26 营销管理: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群言·2003·9·23-24 国外非营利机构的发展及其管理趋势·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4·50-54 论社会中介组织的内部营销·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5·39-42 CRM与交叉销售在美国金融业的应用及其启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79-84 房地产营销价值分析(高世昌)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1·24-28 企业产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陈凯) 法制日报2004-4-11(2) 产权交易市场亟待统一(王海龙)中国经济时报2004-4-8(5) 试析产权交易市场的定位(王海龙)中国经济时报2004-4-20(5) 论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本质属性与运行机制(陈凯) 中国科技论坛 2004(5),75-77 论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与管理创新(杨学成)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3),1-5 产权交易规范化中的政府介入(钱明辉)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4(6),24 论产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与创新(高世昌) 云南财经学院学报 2004(3),17-19 以城市营销提升核心竞争力(刘彦平)·人民日报·2004-5-25(9) 试论产权交易的法制化问题(喇绍华) 产权导刊2004(3),7-8 基于考生需求偏好的招生营销对策研究(王宏伟) 中国软科学 2004(7),1-6 顾客容忍区理论评述及扩展(孟捷、寇小萱) 管理评论 2004(8)32-36 民营科技企业的决策机制(陈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 (8),47-51 论不成熟消费市场影响顾客理性购买行为的原因 消费经济 2004(3),20-23 ( 孟捷、郭国庆)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与保证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7):86-87 试论消费者理性与忠诚的均衡(孟捷) 财贸经济 2004(11),87-91 交叉销售在中国金融业的应用前景研究:美国的经验及启示(吴剑峰、钱明辉) 南开管理评论 2005(1) ,47-51 非营利机构服务质量感知放大效应分析(孟捷、寇小萱)管理学报2005,V2(2),206-209 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困境与对策(郭国庆、王海龙)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2),28-31 论产权市场的功能、管理与法制化建设(郭国庆、吴剑峰)当代经济管理2005(2),4-8,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F1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月刊2005(6) 树立城市营销理念 警惕城市经营陷阱(郭国庆、刘彦平)光明日报2005-3-15(8) 营销科学的新论题:便利(王霞、杨学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4),46-48 非营利机构服务传递与感知中的信息滞后分析(郭国庆、孟捷、焦家良)管理评论 2005(4),63-69 服务营销组合中的人员管理(郭国庆、王霞、李祺)企业管理2005(4),103-104 跨国制药公司发展趋势及政府对策(郭国庆、陈凯)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5),51-54 论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管理(郭国庆、钱明辉、吴剑峰)财贸经济 2005(5),80-84 商品交易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郭国庆)人民日报2005-6-15(9)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社会资本分析(汪晓凡) 管理评论 2005(11),58-62 服务营销推动员工价值创造(李祺)商业研究2005(24),66-68 非营利机构服务质量传递系统的过滤模型(孟捷)管理学报2006(1),24-26 城市营销的机会分析(郭国庆刘彦平钱明辉),财贸经济2006(1),51-56 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郭国庆、陈凯、焦家良)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1),47-50 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郭国庆、陈凯、焦家良) 新华文摘2006(6),14-17 市场中介组织的规范与发展(郭国庆、王海龙)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2),37-41 城市营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启示(郭国庆、刘彦平) 当代经济管理 2006(2),5-12 消费者对服务便利的感知:以超市购物为背景的实证研究(郭国庆杨学成) 管理评论2006 V18(8),21-27 服务便利理论在零售企业中的应用:消费者购物过程中的便利需求分析(郭国庆何秀超杨学成) 南开管理评论 2006(2),52-57 研究生市场营销课程的新特点及其改革方向:来自15所大学商学院的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评论 2006 V6,1-8 ISSN1536-9056 郭国庆.加快金融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交叉销售 应对全球竞争挑战.中国科技产业,2006(7) 互联网时代的口碑营销及应用策略(郭国庆/杨学成)财贸经济2006(9),56-59 城市价值的营销学思考(郭国庆、刘彦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6(4),46-49 优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5),24-27 口碑传播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一个理论模型(郭国庆、杨学成、张杨) 管理评论2007(3) 20-26 郭国庆、 李祺. 客户组合:关系营销新视角.企业管理,2007(3) 中国市场营销课程的发展与研究生市场营销课程现状分析(郭国庆、何秀超、孟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7) 36-41 企业知识库、技术探索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美国电子医疗设备行业的实证分析(郭国庆、吴剑峰) 南开管理评论 2007(7),87-93 交叉销售调节下的顾客忠诚:来自医药零售企业的实证分析(郭国庆、钱明辉、孟捷) 财贸经济 2007 (9),111-116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郭国庆、钱明辉)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7(5),18-20 打造城市品牌 提升城市形象 人民日报2007-9-3 顾客知识管理视角下的交叉销售绩效研究(郭国庆、孟捷、钱明辉) 江西社会科学2007 (10)154-161 加强营销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郭国庆、钱明辉)中国流通经济2008(3)53-55 中国高校贷款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郭国庆、汪晓凡、赵军)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1),72-76 中国高校银行“问题贷款”的根源与对策研究(郭国庆、汪晓凡)中国软科学 2008(4) 33-39 保护消费者权益事关改善民生.北京观察,2008(6) 体验营销:与顾客实现多方位互动 (郭国庆、汪晓凡) 经济日报2008-6-26(11) 高校贷款现状分析及对策 (郭国庆、汪晓凡、赵军) 中国财政 2009(2):43-45 郭国庆/钱明辉/李光明 关于开展城市品牌管理的战略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3),60-63 郭国庆\汪晓凡\李屹松 非营利组织体验营销的特征及组合策略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 2009 (3):17-21 服务补救可控特征对顾客口碑传播意向的影响 (杨学成、郭国庆、汪晓凡、陈栋) 管理评论 2009(7),56-64 杨学成\张中科\汪晓凡 口碑信息与产品涉入对消费者品牌转换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 2009(7):107-111 郭国庆\李屹松\汪晓凡调适性销售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功关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7):63-68 郭国庆 中国营销教育的挑战与出路 市场营销导刊2009(4): 68- 消费者增权理论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 郭国庆、李光明中国流通经济 2010(8),58-61 消费者在线评论可信度的影响因素研究(郭国庆、陈凯、何飞)当代经济管理 2010(10),17-23 口碑传播对消费者品牌转换意愿的影响:主观规范的中介效应研究(郭国庆 张中科 陈凯 汪晓凡) 管理评论 2010-12:86-92 外部诱因对消费者正面网络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研究(郭国庆、汪晓凡、曾艳)财贸经济 2010-12:127-132 郭国庆、孙乃娟 服务营销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 2011(10) 郭国庆、姚亚男、贾淼磊 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当代经济管理 2011(7) 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驱动效应的实证研究:以不同产品卷入度品牌为例 郭国庆、牛海鹏、刘婷婷、姚亚男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2 消费体验、体验价值和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郭国庆、牛海鹏、胡晶晶、孙乃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2 V14(1),81-87。 郭国庆、李光明 网络购物环境下的消费者体验价值和满意度——网站交互性的影响 中国流通经济 2012(2),112-118

历任原西江大学物理学系主任、西江大学副校长。现任肇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肇庆学院学报》副主编,《西江教育论丛》副主编。曾在《科学之春》、《羊城晚报》等刊物发表科普文章100多篇,在《物理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8篇,著作《大学物理学一题多解及评注》(合作) 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不一样 西记是西江日报特约记者站 什么都可以学,而且他们有一个叫《记者甲》的电子杂志,报纸是《肇庆学院青年》,他们还有出书的,好像假期可以出去实习

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截止到2014年3月,学校拥有1个省级教学重点实验室,市级研究所4所,市级研究中心2个,市级研究院1个。 省级教学重点实验室1个:光电信息技术教学重点实验室。市级研究所4所:高等教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池田大作研究所,果树研究所。市级研究中心2个:生物医药工程中心,福慧佛学研究中心。市级研究院1个: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 图书馆截止2013年3月,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3万册,电子图书2335GB,纸质报刊1500多种,拥有音像、光盘等资料20000多种(件),开通了《中国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网》、《SpringerLink》等10多个全文数据库。 学术期刊《肇庆学院学报》1998年9月,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审核,并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式转为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第二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

《广东三峡移民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学术研究》2010年第4期《北京2008年奥运会语言环境建设及其社会效果探析》,《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第1期《网络流行语的“非网络化”浅议》,《语文建设》2007年第3期《语言工具变体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以网络语言为视点》,《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3期《语言变异理论基本概念及其规范》,《第四届全国社会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06年6月《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现实问题的个案分析》,《肇庆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试论普通话水平测试语料的选择原则》(独立),《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2期。《“后”的语义平移与后族词的生成》,《汉字文化》2005年第3期《中日社会语言学教科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语言学》2005年第1期《网络语言报道与研究中的客观真实性问题》,《语文建设》2005年第1期《非典之后说“疑似”》,《语文建设》2004年第6期《“打造”解析》,《汉语学习》2003年第4期主编《实用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广东科技出社2003年10月参编《中文专业论文写作指导》(现代汉语部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版,2008年1月再版

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主要研究方向  营销管理 非营利机构管理 营销思想史 高科技企业管理 主要讲授课程 营销管理 营销思想史 国际营销 非营利机构营销 服务营销 近十年发表论文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7,45-50 市场细分,服务行业新战略(李海洋、郭国庆) 政策与管理 2002(7)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市场营销》,2003(3)20-22 入世后中国高校的环境变革与营销战略研究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1-10 市场营销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群言2002-5,23-24 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3·1,131-134 论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及其理论创新 肇庆学院学报2003-1,1-4 营销方式新进展:从CRM到交叉销售·管理评论·2003·2,40-44 推进管理创新 实施模式转变·中国政协·2003·2,56-57 市场营销最吃香 政协的贡献实难忘·人民政协报·2003·2·24·A2 正视中介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光明日报·2003·2·20·C3 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成长约束·群言·2003·3,17-18 透视中介服务业六大问题·人民政协报·2003·3·10·D2 论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与环境优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5,49-54 筑牢连接企业与市场的桥梁·人民日报·2003·4·24·9 从“一字之差”看畅通的民主渠道·群言·2003·5·25-26 营销管理: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群言·2003·9·23-24 国外非营利机构的发展及其管理趋势·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4·50-54 论社会中介组织的内部营销·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5·39-42 CRM与交叉销售在美国金融业的应用及其启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79-84 房地产营销价值分析(高世昌)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1·24-28 企业产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陈凯) 法制日报2004-4-11(2) 产权交易市场亟待统一(王海龙)中国经济时报2004-4-8(5) 试析产权交易市场的定位(王海龙)中国经济时报2004-4-20(5) 论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本质属性与运行机制(陈凯) 中国科技论坛 2004(5),75-77 论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与管理创新(杨学成)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3),1-5 产权交易规范化中的政府介入(钱明辉)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4(6),24 论产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与创新(高世昌) 云南财经学院学报 2004(3),17-19 以城市营销提升核心竞争力(刘彦平)·人民日报·2004-5-25(9) 试论产权交易的法制化问题(喇绍华) 产权导刊2004(3),7-8 基于考生需求偏好的招生营销对策研究(王宏伟) 中国软科学 2004(7),1-6 顾客容忍区理论评述及扩展(孟捷、寇小萱) 管理评论 2004(8)32-36 民营科技企业的决策机制(陈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 (8),47-51 论不成熟消费市场影响顾客理性购买行为的原因 消费经济 2004(3),20-23 ( 孟捷、郭国庆)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与保证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7):86-87 试论消费者理性与忠诚的均衡(孟捷) 财贸经济 2004(11),87-91 交叉销售在中国金融业的应用前景研究:美国的经验及启示(吴剑峰、钱明辉) 南开管理评论 2005(1) ,47-51 非营利机构服务质量感知放大效应分析(孟捷、寇小萱)管理学报2005,V2(2),206-209 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困境与对策(郭国庆、王海龙)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2),28-31 论产权市场的功能、管理与法制化建设(郭国庆、吴剑峰)当代经济管理2005(2),4-8,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F1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月刊2005(6) 树立城市营销理念 警惕城市经营陷阱(郭国庆、刘彦平)光明日报2005-3-15(8) 营销科学的新论题:便利(王霞、杨学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4),46-48 非营利机构服务传递与感知中的信息滞后分析(郭国庆、孟捷、焦家良)管理评论 2005(4),63-69 服务营销组合中的人员管理(郭国庆、王霞、李祺)企业管理2005(4),103-104 跨国制药公司发展趋势及政府对策(郭国庆、陈凯)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5),51-54 论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管理(郭国庆、钱明辉、吴剑峰)财贸经济 2005(5),80-84 商品交易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郭国庆)人民日报2005-6-15(9)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社会资本分析(汪晓凡) 管理评论 2005(11),58-62 服务营销推动员工价值创造(李祺)商业研究2005(24),66-68 非营利机构服务质量传递系统的过滤模型(孟捷)管理学报2006(1),24-26 城市营销的机会分析(郭国庆刘彦平钱明辉),财贸经济2006(1),51-56 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郭国庆、陈凯、焦家良)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1),47-50 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郭国庆、陈凯、焦家良) 新华文摘2006(6),14-17 市场中介组织的规范与发展(郭国庆、王海龙)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2),37-41 城市营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启示(郭国庆、刘彦平) 当代经济管理 2006(2),5-12 消费者对服务便利的感知:以超市购物为背景的实证研究(郭国庆杨学成) 管理评论2006 V18(8),21-27 服务便利理论在零售企业中的应用:消费者购物过程中的便利需求分析(郭国庆何秀超杨学成) 南开管理评论 2006(2),52-57 研究生市场营销课程的新特点及其改革方向:来自15所大学商学院的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评论 2006 V6,1-8 ISSN1536-9056 郭国庆.加快金融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交叉销售 应对全球竞争挑战.中国科技产业,2006(7) 互联网时代的口碑营销及应用策略(郭国庆/杨学成)财贸经济2006(9),56-59 城市价值的营销学思考(郭国庆、刘彦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6(4),46-49 优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5),24-27 口碑传播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一个理论模型(郭国庆、杨学成、张杨) 管理评论2007(3) 20-26 郭国庆、 李祺. 客户组合:关系营销新视角.企业管理,2007(3) 中国市场营销课程的发展与研究生市场营销课程现状分析(郭国庆、何秀超、孟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7) 36-41 企业知识库、技术探索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美国电子医疗设备行业的实证分析(郭国庆、吴剑峰) 南开管理评论 2007(7),87-93 交叉销售调节下的顾客忠诚:来自医药零售企业的实证分析(郭国庆、钱明辉、孟捷) 财贸经济 2007 (9),111-116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郭国庆、钱明辉)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7(5),18-20 打造城市品牌 提升城市形象 人民日报2007-9-3 顾客知识管理视角下的交叉销售绩效研究(郭国庆、孟捷、钱明辉) 江西社会科学2007 (10)154-161 加强营销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郭国庆、钱明辉)中国流通经济2008(3)53-55 中国高校贷款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郭国庆、汪晓凡、赵军)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1),72-76 中国高校银行“问题贷款”的根源与对策研究(郭国庆、汪晓凡)中国软科学 2008(4) 33-39 保护消费者权益事关改善民生.北京观察,2008(6) 体验营销:与顾客实现多方位互动 (郭国庆、汪晓凡) 经济日报2008-6-26(11) 高校贷款现状分析及对策 (郭国庆、汪晓凡、赵军) 中国财政 2009(2):43-45 郭国庆/钱明辉/李光明 关于开展城市品牌管理的战略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3),60-63 郭国庆\汪晓凡\李屹松 非营利组织体验营销的特征及组合策略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 2009 (3):17-21 服务补救可控特征对顾客口碑传播意向的影响 (杨学成、郭国庆、汪晓凡、陈栋) 管理评论 2009(7),56-64 杨学成\张中科\汪晓凡 口碑信息与产品涉入对消费者品牌转换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 2009(7):107-111 郭国庆\李屹松\汪晓凡调适性销售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功关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7):63-68 郭国庆 中国营销教育的挑战与出路 市场营销导刊2009(4): 68- 消费者增权理论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 郭国庆、李光明中国流通经济 2010(8),58-61 消费者在线评论可信度的影响因素研究(郭国庆、陈凯、何飞)当代经济管理 2010(10),17-23 口碑传播对消费者品牌转换意愿的影响:主观规范的中介效应研究(郭国庆 张中科 陈凯 汪晓凡) 管理评论 2010-12:86-92 外部诱因对消费者正面网络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研究(郭国庆、汪晓凡、曾艳)财贸经济 2010-12:127-132 郭国庆、孙乃娟 服务营销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 2011(10) 郭国庆、姚亚男、贾淼磊 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当代经济管理 2011(7) 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驱动效应的实证研究:以不同产品卷入度品牌为例 郭国庆、牛海鹏、刘婷婷、姚亚男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2 消费体验、体验价值和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郭国庆、牛海鹏、胡晶晶、孙乃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2 V14(1),81-87。 郭国庆、李光明 网络购物环境下的消费者体验价值和满意度——网站交互性的影响 中国流通经济 2012(2),112-118

历任原西江大学物理学系主任、西江大学副校长。现任肇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肇庆学院学报》副主编,《西江教育论丛》副主编。曾在《科学之春》、《羊城晚报》等刊物发表科普文章100多篇,在《物理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8篇,著作《大学物理学一题多解及评注》(合作) 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作为广理大三学生可以告诉你这些:学校风评校风都是很不错的,而且最近学校做了很多提高我们学习,生活质量的事,像是重新装修图书馆,安排了更多运动场地,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还邀请到了袁隆平先生为我们学校题字,就在学期,学校门口的字跟着更新啦!关于制度,我们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入党方面需求都会有格外照顾,各系部都会积极举办一些会议内容,促进我们对党的认识。除此之外,平时还会有很多知识竞赛,对我们个人的学习成长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关于宿舍,基本上采用的都是上床下桌的模式,个人隐私空间还是有的。而且每个宿舍有独立阳台和卫生间,还有空调。采光方面也很充足。学校周围的绿化做得也很好,所以环境自然也是很赞的!

在民办高校中,质量是首屈一指的。你要的情况在下面。广东理工学院坐落在珠三角地区,是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升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肇庆市首所民办本科高校。学院现有土地面积62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和体育文化等设施。图书馆纸质藏书约110万册,电子图书3500GB,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室)覆盖所有专业,设备先进、种类齐全;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充足,学院与企业间联系广泛,合作紧密,能满足学生实训实习、充分就业的需要。[1]各专业均以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为专业带头人,并聘有欧美、日本等国的专家担任专任教师,这支队伍人员充足、结构合理,能满足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需求。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将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紧密结合,将实践课教学与职业资格培训紧密结合,将职业资格培训与学生就业取向紧密结合,将第二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紧密结合,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常年在5%以上,连续多年居全省高校前列。学院高度重视校风学风建设和学生党建工作。各系均配备了专职党总支书记和数量充足、责任心强的专职学生政治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积极支持学生开展科技、文化、体育及社会活动。在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学生获得2金7银1铜的优异成绩,团体总分排全省高职院校第四名。同年,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表彰。近年来,我校学生共有205人在全国、全省以及行业举行的各类大赛中获奖,展示了我校学生积极向上、敢于争先的精神风貌。一大批学生党员,在校风学风建设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了广大学生追求政治上的进步和学业上的成就。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开拓视野,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特色办校的发展战略,坚持贯彻实施“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优质就业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践行“知礼求是,学以致用”的校训!广东理工学院起步于肇庆科技培训学校,于1995年开始办学,历经了19个寒暑,19年艰苦奋斗,19载春华秋实。现已形成了以工科为特色,工、经、管、文、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由昔日单一的就业培训机构,发展成今天包括普通本科、专科在内的高等学府。1995年7月,学校创办,时名肇庆科技培训学校;1996年7月,学校规模扩大,开始举办中职学历教育;1999年,取得中专学历办学资格,时名肇庆科技成人中专学校,并在东莞设就业推荐校区——东江专修学校。2001年7月,建成玑东路校区并投入使用,同年12月,更名肇庆科技学校。2004年3月,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成立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肇庆科技学校更名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9月,学院高要新校区投入使用。2014年5月,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成立广东理工学院。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办学规模从小到大,办学实力由弱变强。现学院正以矫健的脚步跨向人才培养事业的新征程,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力前行。学院现有教师712人,其中专任教师574人,兼课、兼职教师329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152人,占40%;并大力引进了一批教授、博士等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学院教学管理的骨干力量和学科教学带头人。该学院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其中以教授、副教授、研究生及中、高级教师为主。素质高、观念新、责任感强、热爱学生是这支队伍的显著特点。学院还聘请省内著名的专家、教授授课。并切实加强与著名高校的交流合作,还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外籍教师开设讲座,以开阔学生视野。2014本科招生专业折叠商务英语、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2014专科招生专业折叠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会计电算化、会计与统计核算、会计与审计、国际贸易实务(报关、民航服务)、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工商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英语(会展、酒店管理、空中乘务)、旅游英语、商务日语、文秘(涉外、航空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室内设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动漫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音乐表演高要校区(南校区)折叠学院南校区位于广东省肇庆高要城区。校区北侧是湖面和别墅群(祈福海岸),校区东侧原是珠影集团的影视拍摄基地,现为别墅群(碧桂园山湖城),西侧和南侧是笔架山,整个校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是学习的好地方。玑东校区(北校区)折叠学院北校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城区,临近火车站、肇庆长途汽车站。玑东校区交通方便,搭乘9路或18路公交车至市中心仅需10分钟。该校区有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等。

广东理工学院创建于1995年,位于珠三角城市肇庆市,是201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科为特色,文、经、管、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高要校区、鼎湖校区(在建)两校区,设有11个二级教学单位,总占地面积62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约110万册、电子图书3500GB。  院系专业  根据2015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1个二级教学单位,开办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41个。  师资力量  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各专业以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为专业带头人,并聘有欧美、日本等国的专家担任专任教师。有教师712人,其中专任教师568人,兼课、兼职教师329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152人。  教学建设  根据2015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立项11项,市重点建设课程和教学改革课题共71项,省级重点培育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校级精品课程8门。校级实验中心1个、校级综合应用实验平台5个、实习工厂5个,各种实验实训室10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89个。  对外交流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与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合作开展3+1、3+2专升本教育交流项目,专科毕业生毕业后,可通过此项目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优质本科院校学习。并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合作,利用各自办学优势,签署留学生美国进修计划,在美修读完规定课程,经测试合格,可授予美国教育部认可的相应的学位。  科研平台  根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校级创新研究实验平台2个。  校级创新研究实验平台(2个):工控系统实验室、EDA与系统仿真实验室。  科研成果  根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主持和承担各级各类教研、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学术论7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40多部,获得专利、计算软注14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纸质藏书110余万册,电子图书3500GB。并拥有超星“读秀学术搜索”、中国知网等数据服务平台,建有电子图书检索、查阅、管理系统及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学术期刊  《广东理工学院学报》是由广东理工学院主办、肇庆市广电局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主要刊载高职教育研究为主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研究论文。  建校铭  巍巍学院,赫赫黉宫。山环水抱,烟绕云笼。崛起于西江之畔,建成于南岸之东。连野连城,规模何大;美轮美奂,,气势何雄!笔架山前,重开笔架;文峰塔下,再创文峰。邻斯祈福名区,碧桂新园,得天独厚;建此育才基地,别处难逢。千亩校园,培植为栋为梁;万名学子,当能成凤成龙。默默园丁,洒汗化为时雨;莘莘学子,登堂如坐春风。当头日月丽天,翚飞鸟革;放眼芬芳满院,李艳桃红。百年伟业新兴,永载教坛史上;一代丰碑高树,长留科技行中。  校训  知礼求是 学以致用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古人将“礼”列为治国四纲之首。《管子·牧民》讲:“国有四维,礼义廉耻。”《诗》说:“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晏子春秋》曰:“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知礼”的培养,使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知礼”,主要靠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实践。“知礼”的特点在于主体性、实践性和群体性,是一种高尚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  “求是”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求”追求、探究;“是”,真也。《说文》引申为真谛、规律、本质。“求是”在这里,即指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本身运动(活动)的奥秘、规律,更指追求真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做学问、做事情求真求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致用”出自于《周易·系辞上》:“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意为做学问要崇实尚用,学术愈精,应用愈广,则贡献愈大。学以致用,指出了学习的目的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又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教学思想,“学”是手段,是途径;“用”是目的,是关键。鼓励师生要具备将“学”运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进而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校歌  《青春飞扬》  作词:姚立宁 作曲:戴定澄  笔架山下  闪动着青春的身影  知识就是力量  科学促进发展知礼求是,学以致用  科技精神伴随着我们学习成长  振兴中华激励着我们展翅飞翔  啊~聪明才智在这里锤炼成钢  美好的时光永远不忘  勤奋学习,让青春飞扬  让青春飞扬  文峰塔畔  洋溢着朗朗的欢笑  学习开启智慧  奉献实现理想  知礼求是,学以致用  人生舞台等待着我们展现辉煌  理工学子等待着成为社会栋梁  啊~聪明才智在这里锤炼成钢  美好的时光永远不忘  勤奋学习,让青春飞扬  让青春飞扬

你要干嘛

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这上面有的,你自己看看吧

【国内外讲学】  2012年:  应肇庆学院文学院邀请,于2012年4月28日在该校作“‘重读’文学经典的理论与方法”的学术演讲。  应暨南大学邀请,做客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第143期,于2012年6月13日在该校作“‘重说’故事与文学研究新视野”的学术演讲。  应广州大学文学院邀请,于2012年6月13日在该校作“‘重说’故事与文学研究新视野”的学术演讲。  应兰州大学文学院邀请,于2012年9月28日在该校作“‘重说’故事与文学研究新视野”的学术演讲。  2011年:  由德国弗里茨蒂森基金会(Firitz-Thyssen-Foundation)的资助,并由波恩大学中国文史哲系(A Sprache & Geschichte Chinas)邀请,于2011年5月24-7月22日,在该校进行研究工作。  接受澳门大学中文系邀请,从2011年8月15--2012年6月15日以访问教授身份在该系讲学。  2010年:  应澳门大学邀请,于2010年9月26-29在该校中文系访问并作学术演讲《“重读”文学经典》。  2009年:  应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邀请,于2009年3月31日在该校文史哲研究院大楼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会议室作“文本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的演讲。  应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邀请,于2009年4月13日在该校作“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与文本分析”的演讲。  2008年:  应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邀请,于2008年5月8日-12日在该系学术访问并演讲。  应暨南大学暨南百年学术大讲堂邀请,于2008年5月14日在该校作“在公共空间中约见文学经典”的演讲。  应中山大学文艺学邀请,于2008年5月13日在该校作“文本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的演讲。  应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邀请,于2008年11月28日在该校作“文本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的演讲。  应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邀请,于2008年12月1日在该校作“文本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的演讲。  应河北大学文学院邀请,于2008年11月7日在该校作“文本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的演讲。  应吉林大学文学院邀请,于2008年11月21日在该校作“文学经典与文本分析”的演讲。  2008年之前:  曾经应兰州大学、深圳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文学院邀请前往讲学。  应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邀请,2007年3月——5月,前往访问讲学,在台期间,还应台湾成功大学、东吴大学、华梵大学、静宜大学、元智大学邀访问讲学。  【学术专著】  《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独立完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独立完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独立完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新时期小说人物论>>,独立完成,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  <<理论视野中的作家张俊彪>>,独立完成,花城出版社1994年出版  <<新文学与乡土中国>>,合作完成,本人排名第二,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颓败与拯救>>,独立完成,华夏出版社2000年出版  《隐秘的历史河流》独立完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谈笑之中说逻辑>>(译著)二人合作完成,本人排名第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学术论文】  2013年:  《说书体小说中“故事”的人文关怀与叙事策略——以冯梦龙的《滕大尹鬼断家私》为中心》,《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2期  2012年:  《汉语散文艺术价值形成机制与语文教学——以《历代散文选》为中心》,收入《国语文教学理论与务实的多元探索》,台湾五南出版社2012年1月版  《后现代视野与文学经典问题域的新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07期摘编约4000字,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2年7期复印)  《张爱玲隐喻性小说艺术与中国文学传统》,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5期  2011年:  《我的学术选择及反思》,粤海风2011年2期  《从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系列故事叙事看其介于口头艺术和作家文学之间的特性——以凌濛初的《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为例 》,文学与文化2011年2期   2010年:  《大历史观与历史文化散文的价值》,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2期  《文学人类学写作的性质与作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1期  《“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几个论域》,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1期  《叙事探究与文学经典研究》,文艺报2010年3月19日2版  《传统文化的智慧与我国白话小说的叙事艺术——以李渔《合影楼》为例》,南开学报2010年5期  2009年:  《从西方叙事学的“多叙法”看唐传奇的艺术机制——以沈既济的《任氏传》为例》,文学与文化第10辑  《“美人之美”:多民族文化的战略选择》,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5期  《比较视野中的唐传奇叙事学分析——以韦瓘《周秦行记》文本分析为中心》,南开学报2009年5期  《汉语写作如何造就了少数民族的优秀作品——以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的作品为例》,学术研究2009年4期  《唐传奇《古镜记》的叙事学分析》,兰州大学学报2009年4期  《建设当代意义的民族文学理论——我国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历史、现状与前瞻》,社会科学报2009年8月6日,第5版,改版第376期(总1176期)  2008年:  《关于文学“如何”的文学理论》,文学评论2008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11期复印  《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收入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编辑《文化与诗学》(第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  《经典文学作品文本分析的性质、地位、路径和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9期复印  2007年: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与历史文化典籍运用》,南开学报2007年5期  《日记何以成为小说——以施蛰存《上元灯》文本分析为例》,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10期复印  《多层叙述的艺术魅力与“幸福”话题的当代延伸——巴金《复仇》艺术价值构成机制》,中州学刊2007年2期  2006年:  《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经典文本分析的理论视点》,学术研究2006年11期  《“不传!不传!”的魅力与“最后一个”的阐释空间——老舍《断魂枪》的文本分析》,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4期  《学术生命在本科生教学中闪烁与延伸》,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10期  《《女人成为流通物与文学意味的产生——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艺术价值构成探寻》,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5期  《今天怎样阅读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催粮差》的文本分析》,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2006年8期复印  《李健吾评价《九十九度中》“最富有现代性”的原因探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年4期  《永远的故乡与鲁迅的返乡之路—— 鲁迅《故乡》的文本分析》,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1期  2005年:  《梦醒时分的阐释空间——白先勇《游园惊梦》艺术价值机制研究》,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6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2006年3期复印  《论西方新叙事理论文本批评方法论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4期  《一个有价值的逻辑起点——文学文本多层次结构问题》,南开学报,2005年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中》2005年9期复印  《西方文学感受研究略论》,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2期  《论整体观照中的文学阅读》,学术研究2005年10期  《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2期  2004年:  《跨学科视野中的文本批评学构想》原载《学术研究》2004年3期  《叙事性文本批评:层次递进现象及其意义》,原载《学术研究》2004年10期  《假设命题式批评与“难以解释的符号”》,原载《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7期复印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原载《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5期  《艾罗斯特拉特:跳出人类来审视人类的范本》,原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004年2期复印  《聚焦于文本的愉悦》,原载《东方丛刊》2004年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10期复印  2003年:  《历史观: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与方法》,原载《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10期复印  《《厄歇尔府的倒塌》的现代阐释》,原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11期复印  《心里展开的故事与人的痛苦——哈代《彼特利克夫人》解读》,原载《外国文学》2003年5期  《社会学方法在文本研究中的广阔空间——以戈德曼的社会学方法为个案》,原载《南开学报》2003年6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1期复印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原载《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4期“冬之卷”。  2002年:  《文学中身份印痕的复杂与魅力》,原载《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5期复印  《在魔鬼和拉比之间,该听谁的话?——读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原载《名作欣赏》2002年3期  《论建立当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原载《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3期  《走近人道精神的民族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原载《民族研究》2002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12期复印  《追求与探索——读《意义阐释》》,原载《书屋》2002年10期  2001年:  《90年代中国文学:自我认同的尴尬与出路》,原载《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2001年7期复印  《论萨义德〈东方学〉的文艺学方法论意义》,原载《东方丛刊》2001年1辑  《传统在全球化中的意义》,原载《人民论坛》2001年3期  《从歧途到正途:中国后殖民批评的价值何在?》,原载《南开学报》,2001年3期,上海《戏剧艺术》2001年第4期作文摘。  《摄影文学的互文性与阐释空间》,原载《文艺报》2001年10月26日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1年6期复印  2000年:  《后殖民语境中的当代民族文学问题思考》,原载《南开学报》2000年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0年8期复印  《书写他者的困境与批评的失语》,原载《文艺争鸣》2000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2000年11期复印  2000年以前:  <<老舍小说对当代文学的参照意义>>,原载<<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1期(创刊号)  <<在认识的深化中逐步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关于《文学概论》课程的思考和探》,原载<<西北高等教育>>1998年4期  <<走向自觉:90年代中国小说的可能和必然>>,原载<<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1期 (<<人民日报>>1998年2月20日作了论点摘编)  <<真正的诗人: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原载<<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1期  <<对历史独具特色的审视>>,原载<<小说评论>>1998年2期  <<民间之于新诗:新诗的思考>>,原载<<兰州学刊>>1998年3期  <<侏儒的拳击与西北文学>>,原载<<文学自由谈>>1998年5期  <<论近年来小说创作中对知识分子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模式的演变>>,  原载<<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6期(<<新华文摘>>1999年4期论点摘编)  <<消逝于小说深处>>,原载<<小说评论>>1997年1期  <<论小说与媚俗>>,原载<<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2期  <<我们和小说--对小说的追问>>,原载<<小说评论>>1997年5期  <<西部的人文体验和艺术表现>>,原载<<中国作家>>1997年4期  <<真实的现代感受>>,原载<<文艺报>>1997年12月25日  <<人与历史的复杂缠绕>>,原载<<文艺报>>1998年12月3日  <<世纪之交的中国小说艺术精神>>,原载<<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1期  <<流浪汉小说:由浪漫到深沉>>,原载<<小说评论>>1996年2期  <<走向形式的西部人文情感>>,原载<<文学评论>>1996年4期  <<论小说作家的创作间歇>>,原载<<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4期  <<近年小说创作与发展的文艺学思考二题>>,<<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5年2期复印  <<新时期小说人物的社会心理学考察>>, 原载<<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6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5年1期复印  <<崇高与悲壮的艺术世界>>,原载<<小说评论>>1994年1期  <<新时期小说人物的伦理道德考察>>,原载<<烟台大学学报>>1993年1期  <<西部小说作家的审美情感与现代意识>>,原载<<兰州大学学报>>1993年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3年6期复印。  <<关于文化形态小说的话题>>,原载<<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5期  <<新时期小说人物形态的考论>>,原载<<兰州大学学报>>1990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0年12期复印  <<新时期小说人物的美学特征考察>>,原载<<兰州大学学报>>1991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2年1期复印  <<新时期小说人物的文化学考察>>,原载<<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1年10期复印  <<我们向小说要求什么>>,原载<<河北文学>>1992年2期  <<杨绛散文的独特视角>>,原载<<文论月刊>>1991年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1年6期复印  <<新时期小说观念演变的思考>>,原载<<飞天>>1991年4期  <<柏原的小说世界与西部文学>>,原载<<小说评论>>1991年6期  <<西部汉子形象及其思考>>,原载<<绿洲>>1992年5期  《弥散于文学创作中的历史观问题》,原载《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3期  《文艺理论:应答当代文学的挑战与出路》,原载《文艺报》1999年9月21日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悄悄变动着的历史观》,原载《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9年9期复印  《精深博涉的研究--读莫芝宜佳的《管锥编与杜诗新解》》,原载《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  【获奖情况】  1、专著<<新时期小说人物论>>曾先后获多项省部级奖,主要有:   1993年度获兰州大学世川良一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青年教师奖  甘肃省高校1992--199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甘肃省政府第四届社会科学最高奖三等奖(1995年)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五届优秀成果奖(1996年)  2、专著<<理论视野中的作家张俊彪>>曾先后获多项奖励  甘肃省高校1994--199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甘肃省政府第五届社会科学最高奖三等奖(1997年)  3、论文<<真正的诗人: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1998年获第四届全  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评论奖  4、1997年获甘肃省优秀青年教师成材奖  5、2001年获南开大学优秀教师贰等奖  6、论文《摄影文学的“互文性”与阐释空间》2002年获冰心摄影文学奖  7、专著《隐秘的历史河流》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九届优秀成果奖  8、专著《隐秘的历史河流》获天津市第九届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4年)  9、2009年12月“文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获得南开大学2009年度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0、2009年5月论文《学术生命在本科教学中闪烁与延伸》,获得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  11、论文《关于文学“如何”的文学理论》,获天津市第十二届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0年)  【承担研究课题】  1、1996年承担题为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看甘肃小说创作的现状与发展的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已经结项。标志性成果为发表于《文学评论》等刊物的系列论文。  2、1997年开始承担题为当前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历史观问题的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已经结项。标志性成果为学术专著《隐秘的历史河流》。  3、2001年6月开始承担题为小说的文本分析的南开大学校内教材项目,最终成果是题为《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的专著,已经出版。  4、2002年1月开始承担题为文学研究方法的相通与转换研究的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已经完成并结项。  5、2003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题目是《叙事性文本研究中社会文化内涵与文学性关系的新拓展》,已经完成并结项。  6、2006年获得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题目是《中国当代民族文学经典文本研究》,已经完成并结项。  7、2006年作为主持人获得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亚洲研究青年论坛资助项目“文学经典的当代理解与价值”,已经成功举行并且结项。  8、2006年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读法研究”,已经完成并结项。  9、2012年9月获得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张爱玲研究的若干当代文学理论问题”,在研。  10、2012年10月获得天津市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资助课题“张爱玲小说艺术与中国文学传统”,在研。

一、便利店是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必然便利性、购物快捷性、小型店铺经营优势、投入成本低、连锁经营独特、抗市场风险能力、消费潮流的创导、地点和时间上对消费者的便利性、总部资源共享性强二、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状况便利店的特征;便利店发展现状三、我国便利店发展趋势楼主大体可以按照上述框架写。

  • 索引序列
  • 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 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 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