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历史研究刊物电子版

历史研究刊物电子版

发布时间:

历史研究刊物电子版

以前有卖过1卷版插图本。12卷全本似乎国内没有翻译的样子 有个1卷版pdf的Emule下载连接(需要下载p2p软件) 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据 魏良弢 文,这个翻译版本有一些小错误,参看我的“参考资料” 我个人在数年以前看过这个版本,觉得还是不错的。大约是缩略版的问题,有些论题没有展开。 另外 魏 文亦提到有这个版本: 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索麦维尔节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关于这个版本的介绍是: “《历史研究》多卷本原版,卷帙浩繁,非专业人员难以卒读,不便流传。当它第1至6卷出版后,索麦维尔即为之节录,得到汤因比的赞许,并为弁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版。及《历史研究》第7至10卷问世后,索麦维尔再为之节录,汤因比再次为写序,指出这个节本的好处:‘原著的某些勇敢的读者也可以使用节本来帮助他们回忆全书的一般论点和结构。……我认为索麦维尔先生的最精巧的作品乃是他的节本后面的关于全书十卷的摘要部分。’这个节本已由曹未风先生等翻译为汉文,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但我估计网上是不大可能有的,去图书馆看看吧…… 可惜google print没有中文图书馆检索,不知道baidu有没有类似服务?英文版由于版权问题,可能也很难在网上找到

上面几个回答的都对

研究历史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历史研究刊物电子版下载

汉斯出版社《历史学进展》

以前有卖过1卷版插图本。12卷全本似乎国内没有翻译的样子 有个1卷版pdf的Emule下载连接(需要下载p2p软件) 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据 魏良弢 文,这个翻译版本有一些小错误,参看我的“参考资料” 我个人在数年以前看过这个版本,觉得还是不错的。大约是缩略版的问题,有些论题没有展开。 另外 魏 文亦提到有这个版本: 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索麦维尔节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关于这个版本的介绍是: “《历史研究》多卷本原版,卷帙浩繁,非专业人员难以卒读,不便流传。当它第1至6卷出版后,索麦维尔即为之节录,得到汤因比的赞许,并为弁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版。及《历史研究》第7至10卷问世后,索麦维尔再为之节录,汤因比再次为写序,指出这个节本的好处:‘原著的某些勇敢的读者也可以使用节本来帮助他们回忆全书的一般论点和结构。……我认为索麦维尔先生的最精巧的作品乃是他的节本后面的关于全书十卷的摘要部分。’这个节本已由曹未风先生等翻译为汉文,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但我估计网上是不大可能有的,去图书馆看看吧…… 可惜google print没有中文图书馆检索,不知道baidu有没有类似服务?英文版由于版权问题,可能也很难在网上找到

历史研究刊物电子版官网

《历史研究(上下卷)》([英] 阿诺德·汤因比 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提取码:m26j    书名:历史研究(上下卷)作者:[英] 阿诺德·汤因比 著译者:郭小凌豆瓣评分:1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0-1页数:955内容简介:在本书中,汤因比列举了世界历史上的二十余种存活或已经死亡的文明形态,并对它们的各自发展作了综合比较,他认为,文化是通过对环境的“挑战”的应战所遭受的考验而产生的;文化的生长是由那些“退隐”和“复出”的少数伟大人物的历史活动所决定的;文化的衰落来自于少数创造者丧失了创造能力,多数人相应地不再支持与模仿,整个社会失去了新的应战能力;文明的解体在于社会体系和灵魂的分裂。本书破除了西方中心论和单一历史线性发展的史观,在西方历史哲学著作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作者简介:阿诺尔德·J·汤因比,1889年4月14日生于伦敦,卒于1975年10月22日。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曾任该校研究员(1912-191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在英国外交部情报部工作(1915);战后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过巴黎和会(191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教授(1924)、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1925)、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二次大战时期曾任英国外交部调查部长(1943-1946)。1921年他计划巨著《历史研究》,1927-1928年着手写作。 1934-1961年出版了12卷,评述世界历史。注重无文字记载的文明和欧洲以外地区文明。提出一种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和衰落为基础的历史哲学。因其他事务(1939-1943年任皇家国际事务学会外事部研究室主任、1943-1946年任外交部研究司司长等)而中断巨著的继续写作。一生著作颇多,主要有《历史研究》12卷,先后于1934-1961年出版,以综合观点对人类历史进行了新的展望。另外还有《民族与战争》(1915)、《希腊的历史思想》(1924)、《1924-1938年国际事务概述》、《经受考验的文明》(1948)以及《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等。1975年10月22日,逝世。

历史研究期刊电子版

《国家历史》是中国第一本以历史为切入点的新闻杂志。《中华遗产》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北大史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大历史系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当代中国史研究 北京 当代中国史研究所,国史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档案学通讯 《档案学通讯》杂志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近代史研究 北京·近代史研究杂志社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年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考古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抗日战争研究 北京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历史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清史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史学理论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史学史研究 北师大史学所 北师大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世界历史 北京·世界历史杂志社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文献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社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史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农史 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科技史料 北京中科院自然学史研究所 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党史研究 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百年潮 北京 中共党史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出版发行研究 出版发行杂志社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档案学研究 北京·该刊编辑部 中国档案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东南文化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敦煌研究 甘肃敦煌 敦煌研究院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故宫博物院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胡适研究丛刊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考古学报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考古与文物 西安·该刊编辑部 陕西考古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历史档案 北京·历史档案杂志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历史地理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民国档案 南京·民国档案杂志社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明史研究 合肥·黄山书社 中国明史学会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农业考古 江西 中国农业博物馆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史学月刊 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 河南史学会,河南大学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史学集刊 长春·吉林大学该刊编委会 吉林大学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史林 上海·该刊编辑部 上海社会科学院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苏联历史问题 西安 陕西师大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文博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西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文物 北京·文物出版社 文物编辑委员会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西北史地 兰州·该刊编辑部 兰州大学研究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地方志 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中国地方志领导小组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史研究动态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档案 北京 国家档案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北京·经济研究杂志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北京·该刊编辑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国历史博物馆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党史研究资料 历史学 国家级期刊 自然科学史研究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历史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最早的一本综合性史学期刊。它一直是全国历史类期刊中居首位的核心期刊,1995年获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提名奖,1996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 《历史研究》是中共中央“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倡议创办的历史学专业刊物。毛泽东同志就创办《历史研究》提出以“百家争鸣”为方针研究历史。郭沫若先生是《历史研究》编委会的召集人,他撰写的发刊词论述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必要性,同时认为“认真能够实事求是的人,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然会逐渐地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接近而终于合辙。” 百家争鸣、实事求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是《历史研究》编辑部同仁始终坚持不懈的办刊方针和不断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 本刊主要发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史学史、各种专业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刊登史学研究动态、读史札记和史学著作评论等。 《历史研究》主要栏目:专题研究、史家与史学、学术述评、读史札记、讨论与评议、 书评、海外新书评介、读者来信等!

你到报亭。或邮局问问吧

历史研究刊物电子版在线阅读

《历史研究(上下卷)》([英] 阿诺德·汤因比 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提取码:m26j    书名:历史研究(上下卷)作者:[英] 阿诺德·汤因比 著译者:郭小凌豆瓣评分:1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0-1页数:955内容简介:在本书中,汤因比列举了世界历史上的二十余种存活或已经死亡的文明形态,并对它们的各自发展作了综合比较,他认为,文化是通过对环境的“挑战”的应战所遭受的考验而产生的;文化的生长是由那些“退隐”和“复出”的少数伟大人物的历史活动所决定的;文化的衰落来自于少数创造者丧失了创造能力,多数人相应地不再支持与模仿,整个社会失去了新的应战能力;文明的解体在于社会体系和灵魂的分裂。本书破除了西方中心论和单一历史线性发展的史观,在西方历史哲学著作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作者简介:阿诺尔德·J·汤因比,1889年4月14日生于伦敦,卒于1975年10月22日。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曾任该校研究员(1912-191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在英国外交部情报部工作(1915);战后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过巴黎和会(191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教授(1924)、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1925)、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二次大战时期曾任英国外交部调查部长(1943-1946)。1921年他计划巨著《历史研究》,1927-1928年着手写作。 1934-1961年出版了12卷,评述世界历史。注重无文字记载的文明和欧洲以外地区文明。提出一种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和衰落为基础的历史哲学。因其他事务(1939-1943年任皇家国际事务学会外事部研究室主任、1943-1946年任外交部研究司司长等)而中断巨著的继续写作。一生著作颇多,主要有《历史研究》12卷,先后于1934-1961年出版,以综合观点对人类历史进行了新的展望。另外还有《民族与战争》(1915)、《希腊的历史思想》(1924)、《1924-1938年国际事务概述》、《经受考验的文明》(1948)以及《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等。1975年10月22日,逝世。

《历史研究》有两种一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著作二是目前历史学界最权威的学科学术期刊

  • 索引序列
  • 历史研究刊物电子版
  • 历史研究刊物电子版下载
  • 历史研究刊物电子版官网
  • 历史研究期刊电子版
  • 历史研究刊物电子版在线阅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