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导弹方面的论文作战用途

关于导弹方面的论文作战用途

发布时间:

关于导弹方面的论文作战用途

导弹这玩意挂个核弹头可以远程打击,战略上形成核威慑,战术上非核导弹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国不像美帝有航母等高机动作战群,远距离作战比较困难,而导弹的射程威力可以有所弥补,而且性价比上也不错(我5000发导弹换你一艘航母都是稳赚)可攻可防,总之导弹部队的发展对提高我军的战斗力非常重要。

我发一份给你行不

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制导系统不断地修正弹道与控制飞行姿态,导引射弹稳定、准确地飞向目标区。小型战术导弹通常采用破甲、杀伤或爆破战斗部,多用来攻击坦克、飞机、舰艇等快速机动目标。装核弹头的大型中远程导弹,主要打击固定的战略目标,起威慑作用。鱼雷是能在水中自航、自控和自导以爆炸毁伤目标的水中武器。以较低的速度从发射管射入水中,用热动力或电力驱动鱼雷尾部的螺旋桨或通过喷气发动机的作用在水中航行。战斗部装填大量高能量炸药,主要用于袭击水面舰艇、潜艇和其他水中目标。

导弹是“导向性飞弹”的简称,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效果。简言之,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导弹之父  冯·布劳恩 人类导弹技术的开创者,1936年在德国佩内明德的火箭研究中心建立的重点项目,由纳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命名为“复仇使者”计划,他作为主导者领衔执行V-2工程。   1939年世界上第一枚导弹A-1从德国成功发射,人类军事武器从此掀开了一个新的时代。1942年又成功发射了V-1导弹和V-2导弹,1944年6月到9月德国向伦敦发射了V-1、V-2导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还研制了“莱茵女儿”等几种地空导弹,以及X-7反坦克导弹和X-4有线制导空空导弹。而这些导弹都是由“冯·布劳恩”主导研制。

关于导弹方面的论文作战用途是什么

导弹这玩意挂个核弹头可以远程打击,战略上形成核威慑,战术上非核导弹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国不像美帝有航母等高机动作战群,远距离作战比较困难,而导弹的射程威力可以有所弥补,而且性价比上也不错(我5000发导弹换你一艘航母都是稳赚)可攻可防,总之导弹部队的发展对提高我军的战斗力非常重要。

请找专业代写人士,百度知道通常只是简略的回答一些问题,而不会做出一些专业的阐述。3000字不多,先说说导弹技术怎么发展的,再说说具体影响(可以举一些实例),再总结性阐述一下,再补充补充3000字就差不多了。

短程的弹道导弹(不超过1000KM的),一般是作为战术弹道导弹使用,多半是在陆地上作战的时候,用来打击敌方战术纵深的目标,使得陆军、集团军等有一个比火炮(或火箭炮)更精确、更加远程、更加大威力的战术支援,一般采用常规弹头,必要时带一个地威力的核弹头。通常弹头是弹弹头或者是子母弹头;中程以上的弹道导弹,大多是作为战略导弹使用,用来打击和威慑地方国土上的战略纵深的目标,一般是以携带核弹头为主,也可以携带常规弹头。弹头形式可以是多弹头(分导式);而巡航导弹的射程一般在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当中(1000KM到3000KM左右),它的精度很高,既可以用来作为战术打击武器使用,又可以当作战略威慑武器使用。而一款导弹多少钱,这个不好说,但是据美过的说法,他们说中国的DF-21的价格是单发1200万美元这样。

目前的导弹根据战略战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战略导弹。包括3000公里射程以上的所有弹道导弹和部分由潜艇发射的巡航导弹。二、是战术导弹原则上非战略的都可以称战术导弹。如果单纯追求作战效果的用途的话用途大致可以分为:威慑型导弹(所有的战略导弹)和常规导弹。常规导弹的用途包括:1、对空导弹:包括空空、地空、舰空、战略防空。2、对地导弹:包括空地、地地、舰地。3、对舰(潜)导弹:空舰(潜)、地舰、舰(潜)舰(潜)、4、反电子导弹:反雷达、反卫星(目前主要空射)。5、反坦克导弹。导弹是主要针对敌方高价值目标精确制导武器。目前种类不下万种但总的来说都没有脱离以上用途。

关于导弹方面的论文作战用途怎么写

以前防务杂志曾经连载过建国来我国防空体系建设问题。不知这杂志现在还有没有的卖啊。

导弹的这个范围很广,它是依靠制导系统来命中目标的制导性弹药,其种类有很多,以射程来分有:近 中 远 洲际;以吨位来分为大型 中型 和小型;以用途来分有:空空导弹 空地导弹 地地导弹 舰空导弹等; 以制导方式来分有:激光制导 GPS制导 雷达制导等;导弹是一种高技术制导弹药,拥有可靠的精度和打击能力,但是相比较普通弹药,其成本昂贵,无法完全替代非制导型弹药(特别是空军)。其意义在于靠其精确打击能力来破坏敌方高价值目标,并且对敌产生一定的威慑力,减少普通弹药消耗量,以及提高载具的有效命中载荷,达成“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目的,有时几发导弹足以改变战局;现代洲际弹道导弹作为国家威慑力称为导弹中的王者,是大国间实力平衡的表现。总的来说导弹大的来讲可以维护国家安全,小的来说可以增加部队战斗力!

目前的导弹根据战略战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战略导弹。包括3000公里射程以上的所有弹道导弹和部分由潜艇发射的巡航导弹。二、是战术导弹原则上非战略的都可以称战术导弹。如果单纯追求作战效果的用途的话用途大致可以分为:威慑型导弹(所有的战略导弹)和常规导弹。常规导弹的用途包括:1、对空导弹:包括空空、地空、舰空、战略防空。2、对地导弹:包括空地、地地、舰地。3、对舰(潜)导弹:空舰(潜)、地舰、舰(潜)舰(潜)、4、反电子导弹:反雷达、反卫星(目前主要空射)。5、反坦克导弹。导弹是主要针对敌方高价值目标精确制导武器。目前种类不下万种但总的来说都没有脱离以上用途。

我发一份给你行不

关于导弹方面的论文

请找专业代写人士,百度知道通常只是简略的回答一些问题,而不会做出一些专业的阐述。3000字不多,先说说导弹技术怎么发展的,再说说具体影响(可以举一些实例),再总结性阐述一下,再补充补充3000字就差不多了。

以前防务杂志曾经连载过建国来我国防空体系建设问题。不知这杂志现在还有没有的卖啊。

求小短文一篇“论导弹总体设计”信息化军事变革促进了导弹作战运用方式的变化,也对导弹总体设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标要求导弹总体设计能够满足性能、周期、费用、适应性、可靠性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化指标。

- - 不知道越战的萨姆2 打F4 鬼怪可以算1个么~~~~~

关于导弹方面的论文题目

论述高技术战争的特点综合最近几年来爆发的几场局部高技术战争来看,高技术战争的特点主要如下:一、战争可控性强。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所有的政治家都希望战争按自己的设计进行,但以往的战争缺乏可控性。往往是战争机器一运转,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战争的进程和规模难以控制。而高技术武器装备则是杀伤破坏力可以被有效控制战争手段,使战争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成为实现政治家政治目的的有效工具。高技术战争的可控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能有效控制打击目的: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精确打击逐渐取代“地毯式”的狂轰滥炸成为战争的最主要打击方式。依靠精确制导武器的高命中精度,以前需要多次轰炸才能完成的作战任务,现在只要一两次的攻击就可以达到目的,可以有效的避免波及周边非军事目标。2、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规模:高技术战争情况下,高技术武器装备精度高、威力大、作战交通倍增,为了完成一个作战任务无需再像以往那样投入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可以有效的控制战争规模;另一方面,精确制导武器的高命中精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战争中殃及非打击目标,可以有效避免战火外延和战争升级。3、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进程:由于作战兵器侦察范围广,打击距离远,高技术战争不再像以往战争那样,从战场的前沿到纵深逐次进行,高技术武器已经能够通过对纵深重要目标的打击,直接达成战略目的,这样也就避免了战争久拖不决,缩短了战争的进程,使战争能按计划如期结束。二、战场空间广阔 就战场的空间形态而言,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广泛使用,极大的扩展了战场空间,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呈现出高立体、大纵深的特点,作战空间空前增大。这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从区域战场向全球战场延伸:高技术战争条件下,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射程和航程增大,武器装备的远距离作战能力空前提高,洲际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上万公里,美国的B1、B2,前苏联的图160等型号的战略轰炸机,稻种都达到一万公里以上,军队了远程打击能力。虽然一场局部战争交战双方的实际接触面积很小,但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可能成为战场的一部分。2、从空中战场向太空战场延伸: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从此打开了空战的大门。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不造卫星,人类又开始把战争的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太空。在数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军事卫星已经发挥了巨大威力。目前,太空已经成为军事争夺最激烈的领域,军事强国都把控制太空看作是赢得未来战争的必要条件。美国和俄罗斯更是成立了独立的太空部队:天军。3、从有形战场向无形战场延伸:随着各种电子技术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电子战场开始走上战争的舞台。电子战是敌对双方利用电子技术设备进行的电磁领域的斗争,它以电子侦察和反侦察、电子干扰和反干扰,电子摧毁和反摧毁为基本内容,其目的是削弱、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其通信中断、指挥瘫痪、武器失摈、雷达致盲、最终推动作战能力,它是现代战场上夺取胜利的神经中枢。三、系统对抗突出 军事对抗从来就是一种系统对抗。在高技术战争中,这种对抗表现得更加突出。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武器系统“一矛一盾”相互制约的状况已经被“多矛多盾”相互制约的新特点所代替。武器战斗交通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其战斗部的杀伤威力,而且还取决于构成点头体系的情报系统、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动系统、防护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的共同作用。整个作战体系的作战效能不再是各个作战系统效能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各的倍增关系,特别表现为几个关键性系统的效能之乘积。从武器装备方面说,任何一种高技术武器装备,如果没有其它武器装备的配合,无论它技术多先进,都无法完成作战任务。从作战方面说,随着高技术武器在战场的广泛应用,各个战场、军事力量不现形是单一作战,以多军种、多空间一体为特征的联合作战飞跃上战争舞台,单兵种决定战争胜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头了,只有依靠各军兵种和各种武器系统协调一致的行动,才能获得高技术战争的胜利。四、作战样式多样化 历史表明,技术决定战术,有什么样的军事技术,就会有什么样的作战方式,军事技术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变革必然推动作战样式的变化。高技术战争中,随着大批高、新技术装备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作战方式:导弹袭击式的精确战、外科手术式的点穴战、破坏结构式的瘫痪战、非致命式的软杀战、指挥控制式的信息战、陆海空天电一体式的全维战,此外,还有环境战、太空战、心理战等。五、指挥控制自动化 二战后,由于武器装备构造日益复杂,参战军兵种不断增加,战场日益扩大,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军事信息量空前增大,作战指挥难度不断增大,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对多种作战力量、多种作战方式实施有效指挥,发挥整体威力,没有高度自动化的指挥手段,很难完成作战任务。在这样的要求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侦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建立,把军队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联为一体,使军队自动化得以建立。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C4ISR系统。六、作战消耗巨大 从作战保障角度看,高技术战争呈现出消耗巨大的特点,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1、武器装备费用上升:由于武器装备日益向自动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一件先进的武器装备,往往集中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研制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因此研究生产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费用和购置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投入明显增加。如M1坦克为200万美元/辆、“爱国者”导弹为110万美元/枚、F15战斗机为5040万美元/架……2、人员培训费用增加: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操纵使用、维护保养、灵活运用和作战协同等方面日益复杂,需要高素质的军人来驾驭。正因如此,现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军队人才的培养,使军队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3、战场物资消耗增多:高技术战争也是高能耗战争,纵观二战后的几次局部战争,随着战争的高技术性日愈明显,其消耗也日益增多。以单兵每天平均消耗物资为例,二战时是20公斤,越南战争时是90公斤,海湾战争时已经达到200公斤。 战场消耗巨大这一特点说明,高技术战争是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后盾的。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军队的现代化无从谈起;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就难以支撑高技术战争。 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必需从现在开始,在教育、经济等各方面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为赢得战争作好准备。

这个我这边有三个文章都不错你要么

请找专业代写人士,百度知道通常只是简略的回答一些问题,而不会做出一些专业的阐述。3000字不多,先说说导弹技术怎么发展的,再说说具体影响(可以举一些实例),再总结性阐述一下,再补充补充3000字就差不多了。

  • 索引序列
  • 关于导弹方面的论文作战用途
  • 关于导弹方面的论文作战用途是什么
  • 关于导弹方面的论文作战用途怎么写
  • 关于导弹方面的论文
  • 关于导弹方面的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