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是本科学报吗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是本科学报吗

发布时间: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是本科学报吗

专业发表各类职称论文,勿扰,谢谢,。

不算。湖北函授大学为学校为职业技术学校,其能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大专教育,不是本科类院校。所以其学报也不能算是本科学报。因为学报级别与类型是与大学的层次类型紧密相连的。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如《化学学报》、《数学学报》等,一般大学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以“某某学报”冠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程度的上下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红中央期刊和中央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度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这是一件十分复杂、难度十分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能够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便一些兴旺国度,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权衡本人国度的学术期刊学术程度的客观规范。1992年国度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请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规范》,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学期刊的5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大类期刊停止质量监管的根据。这两个规范中,固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规范有请求,但都是一些准绳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别期刊学术程度上下的规范。

只有2个途径:直接找杂志社;代理区别:前者见刊慢,录用率低;后者包通过,费用稍高我是代理啦,不过跟杂志社价格相差不了多少 还是录用以后付费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是本科学报

本部是一类甲! 广告系很不错哦河大本部性生活很开放,所在地500米半径内居然有100多家夫妻用品商店,居民家中都有临时客房出租,如果想上学时过的滋润的话,就可以报考的

成人本科学报算本科学报。学报是各高校的自办刊物,学报与期刊都是出版物的类型,学报也和期刊一样有不同的出版周期,不同的发表难度,当然也有不同的级别,与期刊一样,学报也有省级学报、国家级学报、核心级学报之分,不同级别的学报发表难度也是不同的,成人本科的学报也算本科学报,因为成人本科属于本科的范围内。简介总体来看,学报的办刊水平要比普通期刊高一些,理论性和专业性也更胜一筹,期刊可以使学术期刊也可以是其他资讯类期刊,学报整体来看基本都是学术期刊,除了各个高校的自办学报外,还有一些专业学报,比如力学学报、物理学报等等。对于作者来说,选择学报发表就要在文章质量水平上多下功夫了,学报普遍对文章的要求比较高,另外学报的发表费用可能会比期刊高一些,但也要看具体刊物,即便高,差别也不会特别大,以上并不意味着期刊的发表就没有用处,学报和期刊在国内都是广泛认可的,相比较而言,学报价值更高一些。

本部是一类甲 广告系很不错哦 在很多国际比赛中都得过奖的 欢迎你来河大呀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

发《现代交际》吧,社科类一级期刊,9月出刊

[1]李晓娜 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积极性[D] 四川外语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2]罗佳 如何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0) [3]范艳梅 如何调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J] 企业家天地,2008,(1) [4]周明霞 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思考[J] 河池学院学报,2008,(S2) [5]孙旭,熊静中,刘香进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我校英语定级考试初探[J] 石油教育,1996,(1) [6]庞晖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D]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7]吴微 “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活力研究[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3) [8]朱琳 激活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以高中英语为例谈课堂调动[J] 德州学院学报,2011,(S1) [9]徐敏,胡海涛 如何调动中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 [10]巢娟娟 如何激发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积极性[J] 成功(教育),2011,(9) [11]田运平 论激发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J] 价值工程,2010,(33) [12]陈瑞芳 略谈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J] 海外英语,2011,(1) [13]吴边,郭熙煌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 [14]李海涛,周立学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高[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2) [15]郭军强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探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3) [16]万红 浅谈高职学生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积极性[J] 海外英语,2011,(4) [17]司国林 有效设计课堂活动 调动学生英语复习积极性[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18]刘静 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1,(9) [19]方青卫 大学英语学生课堂积极性提升策略[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1) [20]杨楠 如何增强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2) [21]刘利萃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 现代农村科技,2010,(9) [22]宋磊 浅析高职英语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23]杨丹,刘伟荣,曲景秀 对调动医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探索性分析[J] 西北医学教育,2010,(2) [24]伍碧鸽 成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行动积极性的关系研究[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5]罗晗,何木英 浅谈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5) [26]赵星星 论如何提高艺术类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 [27]管弦 运用PowerPoint辅助口头陈述以提高成人英语学习积极性[J] 海外英语,2010,(2) [28]曹南乐 影响大学生参与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分析——期望价值理论的启示[J] 现代交际,2010,(6) [29]黄泽香 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9) [30]冯建瑞 浅析英语课堂中制约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及解决策略[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0) [31]孟琳 成人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0,(10) [32]蔡文靖 试论如何提高职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 [33]黄国芬 师生关系与英语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0,(29) [34]杨国英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努力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水平[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5) [35]何泺 浅谈如何提高职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36]马皓 以语句意义唤醒英语学习积极性[J] 中国集体经济,2010,(30) [37]李纪文 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 [38]李东利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大学英语(学术版),2009,(1) [39]汪达志 如何调动职高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 [40]欧阳小飞 利用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 [41]屈春芳 如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J] 才智,2009,(15) [42]赵秀芬 教师如何调动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沧桑,2009,(4) [43]肖琪 浅析电大教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44]唐玥 课后作业评价与学习英语积极性的相关探究[J]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45]陈特丽 如何调动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才智,2009,(21) [46]贾增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9) [47]孙卫斌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J] 内江科技,2009,(10) [48]红艳 新课标下调动高中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初探[J] 成功(教育),2009,(10) [49]李艳 论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调动[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6) [50]张兴群 充分调动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6)

专业发表各类职称论文,勿扰,谢谢,。

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第二届年会(1994年11月·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第四届年会(1998年10月·湖北鄂州鄂钢宾馆); 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第五届年会(2000年5月·湖北黄陂木兰湖宾馆);湖北省心理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2000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代表大会(1997年10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代表大会(2001年1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2002年10月·武汉东湖碧波宾馆);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2003年9月·武汉东湖宾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2003年9月·浙江杭州);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代表大会(2004年5月·深圳商报社); 中国高校“职业指导”教育教学研讨会(2005年5月14-15日,武汉梦天湖宾馆); 湖北省心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2005年9月23-25日,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心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2005年10月23-26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2005年10月26-28日,深圳迎宾馆),作为特邀嘉宾代表大陆高校发言;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代表大会(2007年1月·哈尔滨);中国首届职业生涯发展高峰论坛(2007年4月·北京大学); 湖北省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2007年12月·湖北咸宁); 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2007年12月·湖北大学); “心理学与中国社会发展”论坛(2008年5月,武汉大学心理学系);职业规划师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00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湖北省心理学会2008学术年会(2008年11月,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心理学教学工作研讨会(2009年2月10日,武汉君悦大酒店); 全国人本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术大会(2009年3月28-29日,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心理学会2009年全国学术大会(2009年11月7-9日,山东师范大学); 湖北省心理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2010年9月13-14日,湖北大学)。 1.三性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参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ISBN7-5629-1107-X/G·1702.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参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ISBN7-5629-1395-1/G·2013.大学生心理与辅导(参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ISBN7-306-01636-9/B·80 4.心理110(参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ISBN7-5351-2875-0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参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ISBN7-307-03568-5/B·103 6.法律基础教程(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ISBN7-5629-1837-6/D·1347.当代大学生心理解读(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ISBN7-5698-1677/B·1248.大学生心理发展(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ISBN7-04-13859-X 9.思想道德修养(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ISBN7-5629-2147-410.绝不迷茫——青年职业心理测评与生涯规划(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ISBN7-900675-50-7 1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ISBN7-5629-2168-712.新编法律基础教程(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ISBN7-5629-2045-413.快乐成长,幸福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漫谈(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ISBN7-5629-2311-6 1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ISBN7-5629-2334-515.军休干部的身心保健(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ISBN7-5629-2369-8 16.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ISBN7-307-3568-917.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合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ISBN7-5609-3844-218.心灵氧吧(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ISBN7-5629-3848 19.大学生就业指导(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ISBN7-300-12265-620.大学生健康心理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ISBN7-300-12255-5 1.雷五明:城市文化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社科信息》,1993年第8期,CN32-1021/C2.雷五明:90年代城市文化消费的特点与趋势。《消费经济》(核心期刊),1993年第3期,CN43-10223.雷五明:作好心理准备,迎接大学挑战。《心理世界》,1994年第13期(增刊),CN41-1203/B4.雷五明:心理辅导应当成为大学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南开教育论丛》,1995年第1期 5.申来金,雷五明:高校心理咨询良性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ISBN7-5430-1702-4 6.雷五明:有情教育,无情管理。《大学新生思想研究与教育》(论文集),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年10月,ISBN7-5044-3978-9/G·3257.雷五明:对大学生进行有情教育规范管理。《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CN42-1189/G4。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索引。 8.李静蓉,雷五明:更新教育目标,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2期,CN42-1316/G4 9.李静蓉,雷五明:教育法地位争论之综述。《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CN42-1577/G4 10.李静蓉,雷五明:论学校情境中的行政法律关系。《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CN42-1573/F11.雷五明:咨询手记:对一例看录像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干预。《心理辅导》,2001年第3期,CN42-1571/B 12.雷五明:对一例过度者的有效心理干预。《心理110——高校心理咨询典型案例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ISBN7-5351-2875-0/G·2342 13.雷五明:试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ISBN7-81077-130-2/G·004 14.雷五明:试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质与素养。《走进阳光地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ISBN7-04-011409-7 15.雷五明:论素质教育中健全人格的塑造。《交通高教研究》,2002年增刊,CN42-1312/G416.雷五明:论犯罪人格及其形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增刊,CN42-1660/C17.雷五明:《思想道德修养》中活动课程的设计。《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增刊,CN42-1573/F18.李静蓉,雷五明:论学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CN42-1020/C 19.雷五明:试谈学校伤害事故处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CN45-107620.雷五明:心理咨询中如何处理来访者提供的虚假信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ISBN7-81077-485-921.雷五明,李静蓉: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外教育科学》,2004年第15期,ISSN1726-8281 22.雷五明,杨梅菊:农村地区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ISBN7-5629-2241-1 23.雷五明: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与意义,《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第3期24.雷五明:职业咨询的主要过程与技术,《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第16期,CN11-4028/D25.雷五明:高校独立学院的法律地位解读,《法制与经济》,2006年第8期,CN45-1188/D26.雷五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半是生涯发展中的障碍,《河南教育》(高教版),2006年第11期,CN41-1033/G4 27.雷五明:心理咨询案例:他为什么不敢与同学并排而坐,《河南教育》(高教版),2006年第9期,CN41-1033/G4 28.徐志远,雷五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4期,CN42-1422/D 29.雷五明,陶慧芬: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CN42-1743/D30.雷五明:论学校心理咨询与职业咨询的异同,《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CN42-1578/G431.雷五明:论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3期,CN11-4699/G432.雷五明:论心理咨询员的素质结构,《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第3期,CN42-1731/G433.雷五明,王威孚:军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2006年第2期,CN45-1076 34.雷五明,田官贵:军休干部身心保健与服务管理的调查分析,《华南国防医学》,2006年第1期,CN42-1602/R 35.雷五明,赵北平: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三个“有利于”,《中国培训》,2006年第11期,CN11-2905/G436.雷五明,赵北平: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青年探索》,2006年第4期,CN44-1022/D 37.雷五明:帮助职业发展困惑者寻找自己,《中国培训》,2006年第8期,CN11-2905/G438.雷五明:职业发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2期,CN11-1004/G439.雷五明,赵北平:人职匹配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CN23-1076/G4 40.雷五明,赵北平: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与实施,《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CN11-2579/D41.雷五明,赵北平: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与保障,《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9期,CN22-1019/G4 42.雷五明:大学生基层与西部就业的心理学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第10期,CN42-1665/T43.雷五明:职业咨询案例报告: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9期,CN11-4028/D44.雷五明:职业指导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机械职业教育》,2006年第11期,CN32-1099/G445.雷五明: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在高校人事工作中的作用,《教书育人》(学术版),2007年第3期,CN23-1439/Z4 46.雷五明:论临床与学校心理咨询的异同,《校园心理》(学术版),2007年第1期,CN14-1326/R47.徐志远,雷五明:心理咨询:现代思想教育的重要范畴,《攀登》,2007年第6期,CN63-1015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中介

收入论著目录如下:一、独著书 1、《元典:文本与阐释》,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2、《中国文化史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8月3、《人文论衡》,武汉出版社,1997年4月4、《中国文化史断想》,华中理工大学,1998年3月第2 版5、《元典:文本与阐释》,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6、《明清文化史散论》,华中理工大学,1998年3月第二版7、《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再版,列入《希望工程丛书》台湾桂冠图书公司马1993年5月8、《月华集》,中国显赫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商务印书馆2001年10月10、《新语探源》,中华书局,2004年二、合著书(皆为第一署名) 1、《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2、《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3、《中华文化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4、《绘画中华文明史》,(策划,撰文),湖北教育出版1995年11月5、《中国学术流——论著辑要》,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6、《<劝学篇劝学篇书后>点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7、《中华开放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8、《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东亚智慧的历史启示》,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中国前资本主义社会研究的三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一4期,《新华文摘》转载2、《张之洞从清流派的“开眼看世界” 》《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3、《试论道咸间经世派的“开眼看世界” 》 ,《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6期4、《原典精神与近代化运动》,《中国文化总字》第6期5、《经史同异论》,《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6、《“变异”与“不易”的二律背反——洋务派“变法”观刍议》,《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7、《“敬祖”与“重史” 》,《江汉论坛》,1993年第8期8、《从忧患意识到近代救亡思潮》,《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9、《近代民主主义的民族文化渊源》,《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 期10、《中国文化人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春之卷,《新华文摘》转载11、《“元典之树”何以常青》,《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孙中山对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诠释》,《光明日报》1995年6月12日 《史林》82期12、《厘清概念——以“封建”和“形而上学”为例》,《江汉论坛》,1994年第9期13、《日本“中国学”的启示》,《江汉论坛》,1996年第10期14、《发明发现——创造性思维的奇葩》,《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1 期15、《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文化重演”现象的诠释》,《学术月刊》1996年5月16、《略论中西人文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又被译成英文在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上发表,The Humanist spirit in China and the West ,Feng Tianyu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8年第3期17、《东亚整体观的现代意义》,《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1期18、《对东亚智慧的现世意义应持平允态度》,《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1期19、《可持续发展的哲理之源》,《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20、《中国文化史分期刍议》(与杨华合作),《学术月刊》,1998年第3期21、《戊戌变法成败论》,《开放时代》,1998年第3期22、《东亚智慧与可持续发展》,《文史哲》,1998年第4期23、《张之洞与戊戌维新》,《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24、《洋务派的经世观念》,《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2 期25、《日本幕府使团所见1862年之上海》,《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26、《习史偶得(二则)》,《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27、《《新青年》民主诉求之特色》,《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28、《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战事的探察》,《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2期29、《“千岁丸”──日本锁国二百年后使清第一船》,《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30、《日本幕末“开国”与遣使上海》,《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31、《同治元年日本人上海所见“华洋会剿”》,《学术月刊》,2000年第8期32、《日本使团对清末上海社情的观察》,《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33、《孙中山何时以“革命党”自命》,《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34、《谁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湖北档案》,2001年第10期35、《《近代名人墨迹——冯永轩藏品》卷首语》,《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4期36、《“革命”、“共和”:清民之际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37、《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展开》,《江汉论坛》,2002年第1 期38、《同治元年日本人对上海社情的观察》,《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39、《瑶族研究新突破——评宫哲兵的《千家峒运动与瑶族发祥地》》,《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40、《《人口革命论》序言》,《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41、《武汉早期现代化刍议》,《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42、《中、日、西语汇互动与近代新术语形成》(与邓新华合作),《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43、《分宗别源》,《书屋》,2002年第5期44、《评大型历史影集《辛亥革命大写真》》,《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第6期45、《经济·社会·自由:近代汉字术语考释》,《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46、《汉译佛教词语的确立》,《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47、《汉字文化圈论略》,《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48、《明清之际西学与中国学术近代转型》,《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49、《利玛窦创译西洋术语及其引发的文化论争》,《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50、《文化自觉与中华智慧》,《文史哲》,2003年第3期51、《近代学人对新词语输入的反应》,《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52、《汉字文化对日本的深广影响》,《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53、《晚明西学译词的文化转型意义——以“脑囊”、“几何”、“地球”、“契丹即中国”为例》,《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54、《中日两国对印度佛教术语的吸纳》,《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55、《中日汉字文化的互动历程》,《学术月刊》, 2003年第12期56、《先哲启示与可持续发展之道》,《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57、《“汉字文化圈”刍议》,《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58、《“世界遗产”:不可再生的瑰宝》,《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59、《近代新语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60、《《瀛环志略》创制新语的贡献》,《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61、《略谈鄂东大师级人物产生的时代背景》,《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62、《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以科学、哲学为例》,《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4年第4期63、《晚清入华新教传教士译业述评》,《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64、《清末民初国人对新语入华的反应》,《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65、《侨词来归与近代中日文化互动——以“卫生”“物理”“小说”为例》,《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66、《关于《千岁丸上海行》的中、西、日纪年转换等问题的说明》,《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2期67、《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学术月刊》,2005年第3期68、《学术乃天下公器——答沈国威君》,《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4期69、《“经济”辨析》(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70、《五四时期陈独秀“反封建”命题评析》,《江汉论坛》,2005年第11期四、其它期刊发表论文 1、《民族先祖,文化英雄——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武汉出版社,1993年2、《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的双向同构》,《中西哲学与文化》第1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3、《〈明夷待访录〉:“复古表象背后的“新变” 》,《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2期,4、《从“华夷之变” 到近代民族主义》,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5、《湖北何以成为辛亥首义之区》,《江汉论坛》,1980年第4期,增补稿收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在各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6、《辛亥武昌义史事考辨五则》,台湾《湖北文献》第95期,1990年4月10日7、《张之洞与湖北教育》,台湾《湖北文献》第96期,8、《清末民初先进中国人的“封建”观》,载《中国近代史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五、海外发表论文 1、《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民主主义的结合点》,美国夏威夷大学论文集〈英文〉收入2、《从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日本《九洲国际大学论文集》〈日文〉通卷107号3、《道咸间的经世实学》,《日本实学史研究》〈日文〉收入,日本思文阁下1991年3月出版4、《“文明冲突决定论”辨析》,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春季卷5、《张之洞与戊戌维新》〈日文〉,日本《中国21》1998年《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专号》6、《中国语、日本语、西洋语间の相互传播と翻译间的“经济”概念の变迁》,发表于日本京都《日本研究》第31集,平成17年10月出版

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第二届年会(1994年11月·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第四届年会(1998年10月·湖北鄂州鄂钢宾馆); 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第五届年会(2000年5月·湖北黄陂木兰湖宾馆);湖北省心理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2000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代表大会(1997年10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代表大会(2001年1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2002年10月·武汉东湖碧波宾馆);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2003年9月·武汉东湖宾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2003年9月·浙江杭州);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代表大会(2004年5月·深圳商报社); 中国高校“职业指导”教育教学研讨会(2005年5月14-15日,武汉梦天湖宾馆); 湖北省心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2005年9月23-25日,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心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2005年10月23-26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2005年10月26-28日,深圳迎宾馆),作为特邀嘉宾代表大陆高校发言;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代表大会(2007年1月·哈尔滨);中国首届职业生涯发展高峰论坛(2007年4月·北京大学); 湖北省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2007年12月·湖北咸宁); 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2007年12月·湖北大学); “心理学与中国社会发展”论坛(2008年5月,武汉大学心理学系);职业规划师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00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湖北省心理学会2008学术年会(2008年11月,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心理学教学工作研讨会(2009年2月10日,武汉君悦大酒店); 全国人本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术大会(2009年3月28-29日,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心理学会2009年全国学术大会(2009年11月7-9日,山东师范大学); 湖北省心理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2010年9月13-14日,湖北大学)。 1.三性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参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ISBN7-5629-1107-X/G·1702.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参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ISBN7-5629-1395-1/G·2013.大学生心理与辅导(参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ISBN7-306-01636-9/B·80 4.心理110(参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ISBN7-5351-2875-0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参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ISBN7-307-03568-5/B·103 6.法律基础教程(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ISBN7-5629-1837-6/D·1347.当代大学生心理解读(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ISBN7-5698-1677/B·1248.大学生心理发展(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ISBN7-04-13859-X 9.思想道德修养(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ISBN7-5629-2147-410.绝不迷茫——青年职业心理测评与生涯规划(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ISBN7-900675-50-7 1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ISBN7-5629-2168-712.新编法律基础教程(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ISBN7-5629-2045-413.快乐成长,幸福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漫谈(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ISBN7-5629-2311-6 1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ISBN7-5629-2334-515.军休干部的身心保健(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ISBN7-5629-2369-8 16.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ISBN7-307-3568-917.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合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ISBN7-5609-3844-218.心灵氧吧(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ISBN7-5629-3848 19.大学生就业指导(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ISBN7-300-12265-620.大学生健康心理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ISBN7-300-12255-5 1.雷五明:城市文化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社科信息》,1993年第8期,CN32-1021/C2.雷五明:90年代城市文化消费的特点与趋势。《消费经济》(核心期刊),1993年第3期,CN43-10223.雷五明:作好心理准备,迎接大学挑战。《心理世界》,1994年第13期(增刊),CN41-1203/B4.雷五明:心理辅导应当成为大学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南开教育论丛》,1995年第1期 5.申来金,雷五明:高校心理咨询良性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ISBN7-5430-1702-4 6.雷五明:有情教育,无情管理。《大学新生思想研究与教育》(论文集),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年10月,ISBN7-5044-3978-9/G·3257.雷五明:对大学生进行有情教育规范管理。《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CN42-1189/G4。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索引。 8.李静蓉,雷五明:更新教育目标,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2期,CN42-1316/G4 9.李静蓉,雷五明:教育法地位争论之综述。《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CN42-1577/G4 10.李静蓉,雷五明:论学校情境中的行政法律关系。《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CN42-1573/F11.雷五明:咨询手记:对一例看录像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干预。《心理辅导》,2001年第3期,CN42-1571/B 12.雷五明:对一例过度者的有效心理干预。《心理110——高校心理咨询典型案例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ISBN7-5351-2875-0/G·2342 13.雷五明:试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ISBN7-81077-130-2/G·004 14.雷五明:试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质与素养。《走进阳光地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ISBN7-04-011409-7 15.雷五明:论素质教育中健全人格的塑造。《交通高教研究》,2002年增刊,CN42-1312/G416.雷五明:论犯罪人格及其形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增刊,CN42-1660/C17.雷五明:《思想道德修养》中活动课程的设计。《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增刊,CN42-1573/F18.李静蓉,雷五明:论学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CN42-1020/C 19.雷五明:试谈学校伤害事故处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CN45-107620.雷五明:心理咨询中如何处理来访者提供的虚假信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ISBN7-81077-485-921.雷五明,李静蓉: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外教育科学》,2004年第15期,ISSN1726-8281 22.雷五明,杨梅菊:农村地区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ISBN7-5629-2241-1 23.雷五明: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与意义,《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第3期24.雷五明:职业咨询的主要过程与技术,《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第16期,CN11-4028/D25.雷五明:高校独立学院的法律地位解读,《法制与经济》,2006年第8期,CN45-1188/D26.雷五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半是生涯发展中的障碍,《河南教育》(高教版),2006年第11期,CN41-1033/G4 27.雷五明:心理咨询案例:他为什么不敢与同学并排而坐,《河南教育》(高教版),2006年第9期,CN41-1033/G4 28.徐志远,雷五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4期,CN42-1422/D 29.雷五明,陶慧芬: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CN42-1743/D30.雷五明:论学校心理咨询与职业咨询的异同,《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CN42-1578/G431.雷五明:论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3期,CN11-4699/G432.雷五明:论心理咨询员的素质结构,《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第3期,CN42-1731/G433.雷五明,王威孚:军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2006年第2期,CN45-1076 34.雷五明,田官贵:军休干部身心保健与服务管理的调查分析,《华南国防医学》,2006年第1期,CN42-1602/R 35.雷五明,赵北平: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三个“有利于”,《中国培训》,2006年第11期,CN11-2905/G436.雷五明,赵北平: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青年探索》,2006年第4期,CN44-1022/D 37.雷五明:帮助职业发展困惑者寻找自己,《中国培训》,2006年第8期,CN11-2905/G438.雷五明:职业发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2期,CN11-1004/G439.雷五明,赵北平:人职匹配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CN23-1076/G4 40.雷五明,赵北平: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与实施,《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CN11-2579/D41.雷五明,赵北平: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与保障,《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9期,CN22-1019/G4 42.雷五明:大学生基层与西部就业的心理学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第10期,CN42-1665/T43.雷五明:职业咨询案例报告: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9期,CN11-4028/D44.雷五明:职业指导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机械职业教育》,2006年第11期,CN32-1099/G445.雷五明: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在高校人事工作中的作用,《教书育人》(学术版),2007年第3期,CN23-1439/Z4 46.雷五明:论临床与学校心理咨询的异同,《校园心理》(学术版),2007年第1期,CN14-1326/R47.徐志远,雷五明:心理咨询:现代思想教育的重要范畴,《攀登》,2007年第6期,CN63-1015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是要评职称吗?写的是什么文章,一般是有核心期刊,国家期刊。省级期刊

这个要看你的文章的,是什么类型,什么风格的文章。要投到对应的杂志。

要看看你是谢什么类型的杂志了~~~不过都可以试试的,起码能锻炼自己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快捷分类:教育教育综合出版地区:河北国际刊号:1008-6471国内刊号:13-1264/G4创刊时间:1999发行周期:季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个月内所在栏目:社会科学II综合影响因子:219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 索引序列
  •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是本科学报吗
  •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是本科学报
  •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
  •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