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地震审稿周期

中国地震审稿周期

发布时间:

中国地震审稿周期

从1951年到1977年,1月6日和8日的月亮近地潮与1月3-4日的太阳近地潮叠加每四年重复一次,有四年准周期。递进变化是有规律的。1957年、1961年和1965年都在1月17日(地球近日点附近)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大和较大潮汐形变,影响地球自转速度,对应准四年变化周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77年才由1月17日变为1月16日。而且,同日的日月大潮消失。四年周期中,有时三年情况重复,有时两年情况重复,四年中有一年为最强潮汐,位置不断变动,最强潮汐年的准四年变化可持续6-8个周期。预计在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与1月3-4日的太阳近地潮当日叠加将形成最强潮汐,造成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准四年周期的叠加关系与全球灾害有很好的对应性,这为强潮汐导致全球灾害提供了新的证据[5,6,7,8,9,10]。根据潮汐强度判断,起始于1953年的地球自转加速度4年变化可能延续到1969年,在1973年减弱,1977年消失。1966年、1970年、1974年、1978年具有相同的潮汐条件。2013年4月20日上午,雅安市芦山县再次发生0级强烈地震,让正准备纪念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的四川省再次陷入悲恸。与汶川一样,距其仅100余公里的雅安市芦山县也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这条规模大且位置特殊的断裂带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斜跨北东南西方向,长约400公里,宽70公里。财新记者发现,对于龙门山断裂带在汶川地震之后的活动,科学界有不同说法。有的认为强震之后再发强震的可能性很小,也有人认为汶川地震后对地质结构的破坏正在累积,强震的可能性正在增加。根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冉勇康团队的研究,他们发现,汶川所处的龙门山断裂带曾在距今约3000年和6000年左右的时间,分别发生过两次8级左右强震。该所所长张培震曾于2012年4月对《中国科学报》解释说:“冉勇康的最新研究表明,龙门山强震的复发周期为3000年左右。”汶川强震不到5年,龙门山断裂带再发强震,是否与地震局做出的“3000年复发一次”的结论相矛盾?国外的一些研究亦与上述结论意见相左。2008年9月,美国学术期刊《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曾发表由日、美科学家合作的研究成果。该报告认为,汶川大地震使三条位于青藏高原的活动断裂带更加接近断裂状态,并有可能触发或加速新的7级或以上强震在这些断层上发生。美国地质调查局科学家罗斯·斯坦(Ross S Stein)当时曾对媒体表示,“一次大地震更可能引发另一次大地震,而不是更少。我们通常认为地震会释放某个断裂层的压力。对那个特定的断裂层来说,此话不假;但对临近的断裂层来说,就不是这样了。”这份报告参照汶川地震引起的应力变化和过去十年里观测得到的背景地震发生率,该研究组对汶川附近地区在未来10年里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概率,以及可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结论为,在该区域再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机率在57%至71%。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机率在8%至12%,但在未来30年里,该区域发生7级或更大地震的机率上升至23%和30%之间。该报告还提醒,中国应在地震高危区系统检查建筑物安全,做好防震教育。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马文涛对财新记者表示,前述研究中所谓的“复发周期”,实际上指强震原地复发的周期。芦山再发强震,并非汶川之余震,并且,根据初步定位,芦山地震源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与汶川地震东北段的活动位置有所不同。实际上,前述关于复发周期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古地震历史的统计研究上,研究者只是统计了历史上该地发生地震的时间间隔,就得出了龙门山强震复发周期三千到五千年的结论。但是该所所长在各种场合所表态的复发周期三千年,都是指汶川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而不是单纯指汶川一地。毕竟“汶川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和“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汶川地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马文涛指出,汶川地震之后,中国地震学界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次发生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有活动的可能,甚至有观点认为,其南段的破裂是“迟早的事情”,但究竟是“迟”是“早”,目前并无法判断。“在研究地震方面,人类还是小学生。”马文涛认为,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对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活动情况,目前科技水平并无法预测具体发震时间。他表示,由于科研和实际抗震工作的延时性,龙门山断裂带地区尚未针对上述南段破裂的猜测做出相应抗震规划。“在建造大型工程时,会考虑到对这里的影响,但对于民居,并无硬性要求。”在地震中,造成惨重伤亡的,恰是抗震性能较差的一般民居。马文涛建议,今后国家或可出台强制政策,对断裂带上的危旧民居进行搬迁或加固。 相关专家指出,地震活动是有一定周期性。但每个周期的长短是有差别,原因是一次大地震把某个地震带内所积累的能量释放得差不多了,因此,必须再积累一个时期才能再发生大地震,这样就出现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地壳运动的强烈程度。此外,也有的地震是没有周期的。这跟地质情况有关,比如河北邢台,大约100年左右是一个周期,因为断层带的地壳是有规则的移动,当地下的能量积累到必须使地壳发生移动时,地震就发生了,这种地震是有周期的。而绝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有规则的,规则之外的运动,就促生偶然的地震,偶然的地震往往能量巨大,瞬时引发,并不是周期内。 通过对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大量资料的统计,发现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表现出地震活动的周期性。每个活跃期均可能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甚至8级左右的巨大地震。地震活动周期可分为几百年的长周期和几十年的短周期;不同地震带活动周期也不尽相同。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中国历年来所发生的地震 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发生0级地震。220受伤,1人死亡。2002年3月31日14时52分台湾发生5级强烈地震。2003年8月内蒙古发生1级地震,造成4人死亡,40多人重伤,60多万受灾。2003年10月25日甘肃张市民乐、山丹县之间先后发生6.1级、5.8级地震。造成10人死亡,40多人受伤。2003年12月新疆伊犁发生1级地震。造成10死亡,47受伤。2005年1 月,黑龙江大庆林甸县发生1 级地震。造成1人死亡,12受伤。2005年3月起台湾宜兰发生多次地震。共发生9级地震两次构成罕见双主震。共发生8 次地震,相当于8颗原子弹爆炸。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6 秒江西九江发生7级地震。2008年05月14日 星期三 15:33震级最大的地震 据仪器纪录,中国最大的地震为1950年8月5日发生的西藏察隅地震。震级M6级,震中烈度十一度,极震区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八度区破坏范围广达20余万平方公里。 烈度最高的地震 1920年2月6日傍晚发生于宁夏海原的5级地震,震中烈度高达十二度。 断层破裂长度最长的地震 海原5级地震时形成的巨大地表断层,长约230公里,断层走向N50~70W,自东而西,呈孤形展布,左旋逆断层,最大水平位移据最新研究为14米。 断层位移最大的地震 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蕴8级地震时形成的断层,走向北西,右旋水平位移达6米,垂直位移1~6米。震中附近,沿山麓断层形成的重力陷落陡坎高达60米。 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若以地震及其随后?、冻、瘟疫致死的总数论,则首推1556年1月23日(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夜发生在陕西华山的8级地震。死亡人数,“其奏报有名者83万有奇;不知名者复不可数计。”而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8级地震,直接死于地震(房屋倒塌砸死、压死)的人数为2万人,伤4万人。 破坏和损失最大的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8级地震,是我国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首次发生于现代工业城市底下的”直下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即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各种工程设施,设备被破坏损失的价值,超过百亿元。整个唐山市区,约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震毁1034万平方米,占77%,邻近各县农村房屋倒塌240万间。地震造成的破坏与损失都是空前的。全国最大的煤矿??-开滦煤矿的所有地面建筑物,井下照明、通风、提升、排水系统均被破坏,万名夜班工人被困在井下。矿井大量涌水,全矿70%的生产能力和60%的采煤工作全被水淹,估计井下给水达6亿吨。重要铁路干线??京山线受到严重破坏。唐山地区和天津的公路大、中桥梁倒塌或严重破坏的占3%和5%,分别达到20座和10座;所有正在冶炼的高炉、平炉、转炉、化铁炉均发生铸炉事故;化工企业发生毒气泄逸、爆炸和火灾达58起。密云水库白河主坝迎合水面、防浪墙以下的护坡发生大面积滑塌;唐山陡河水库大坝产生裂缝。大面积沙土液化和盆喷水冒砂,烈度六度区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喷砂孔子达18米。农用机井破坏达6万眼。天津市的破坏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 伤亡人数最多的矿山震灾 1605年7月13日(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广东海南岛文昌、琼山一带发生5级地震,澄迈番念银矿矿坑岩崩,“压人夫以百计”。 延烧时间最长的地震火灾 1870年4月11日(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四川巴塘发生 级地震。上午十时地震山崩,居民家中都在生火做饭,屋宇倒塌,“四处火光倏起,加以疾风,烟焰飞腾,延烧甚猛。……连日地震人难驻,兼之河水暴竭,直至17日始得将火救熄。被压之衙署、仓库、卷宗及军民房屋多成灰烬。” 焚失规模最大的地震火灾 1925年3月16日晚云南大理7级地震,大理、凤仪、宾川、邓川起火。大理全城官署民房庙宇,同时倾圮。火起多处,风助火威,延至17日午方熄,被毁店铺数百家。附近各村之草房全部烧毁。风仪城内同时火起多处,绣衣街、十字街一带全被烧毁。宾川县城灾情稍轻,唯海东玉龙村和海南耆内南村尊庄等处火灾,共烧毁瓦草房86所。据“中国历史地震资料汇编”(第一卷)记载,1367年(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太原大地震,凡四十日。又震裂坏民舍,火从裂地中出,烧死者数万人。” 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水灾 1786年6月1日(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四川康定南发生5级地震。大渡河沿岸泸定、汉源等地发生巨大山崩,壅塞大渡河,断流10日。6月11日大渡河溃决,高数十丈的水汹涌而下,河沟回水数十里。乐山、宜宾、泸州、沿江一带人民漂没者10万众。 最大的地震海啸 1867年12月8日(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台湾基隆北海中地震。基隆金包里沿海山倾地裂,海水暴涨,溺数百人。这是迄今我国仅有的数次地震海啸灾害中,灾情最重的一次。 最大的地震湖啸 1951年12月21日云南剑川发生3级地震,震时剑湖水浪高达四五尺,涌上湖岸达一公里,冲毁柳营等湖滨村落与田地。 规模最大的地面陷落成海 1605年7月13日(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广东海南岛琼山,文昌一带发生5级地震,今海南岛琼州海峡海许多村庄陷落成海。琼山县城东南调塘等地田沉为海者计若干顷,县城东新溪港(今东寨港与文昌县交界)沉陷数十村,文昌县南五图石村平地突陷成海,居高近海之地多龟裂,马袅场盐田没于海中。 地震地面陷落形成的最大湖泊 1511年(明正德六年五月初六日),云南永胜地震。城?西北,倒塌房屋1500余间,近屯西安山下田陷百余顷(原系明初军民垦田),成为西山草海,湖周约20里,历年积水为患。 规模最大的地震山崩 1950年西藏察隅6级地震,在2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大量的山崩塌方,巨石纷飞,村庄被掩埋和坠毁,破坏田地和道路,堵塞江河,引起雪崩,洪水泛滥和大片森林被毁。沿雅鲁藏布江的多雄拉山,南木冬山,金珠山严重山崩,地震时形成的波密西北-加马其美沟的继发性岩崩,至今每年崩塌的土石方量仍达1000立方米,促成了泥石流的活动。 规模最大的地震黄土滑坡群 1920年海原5级地震时,形成大规模黄土滑坡群。据不完全统计,海原,西吉,固原三县9度地震区内的严重滑坡面积即达3800多平方公里,上述三县以外地区,约有657处大滑坡。滑坡堵塞大大小小的河沟,形成星罗棋布的堰塞湖。 最大的地震黄土滑坡 1718年6月19日(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甘肃通渭5级地震形成的赵家窑滑坡和通渭滑坡,不仅滑坡体大,且伤亡惨重。清康熙年间巩建中写的“地震记异”,详细记述了赵家?滑坡埋藏永安镇的情景:“震时天暗淡,光雾撩,震声轰轰不绝,过迅雷十倍。北山一带山崩土飞,壅渭而奔,直扑于南山腰,将环镇二十里属人压之,其平地冲为高阜,倾陷坳垤,淤泥若漆,令人怵目而惨心重,一如通渭也。” 最大的地震黄土滑坡堰塞湖 1654年7月21日(清顺治十一年六月八日)夜半,甘肃天水发生8级地震。地震使罗家堡七十峪两山拽成一体,木门里一带山崩水塞,桑田沧海,压埋村落近十里,至雍正四年(1726年),水涸复变为良田。 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 修建在某些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高坝大库,由于巨大的水体改变了地下水的运动条件,破坏了地壳的平衡,从而诱发了水库地震。迄今有26个国家报道了112起水库诱发地震事例,其中我国占14例。以广东省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最大。该水库坝高105米,库容115亿立米,于1959年10月蓄水后频繁发生小震,当即对大坝进行了加固。1962年3月19日发生强烈地震,震级1级,震中烈度8度。大坝在整体稳定方面经受住了地震考验,仅在右岸坝段顶部出现长达82米的水平裂缝,左岸坝段也有不连续裂缝。 最大的地震溃堰事件 1933年8月25日,在四川北部岷江上游茂县叠溪城,发生5极大地震,死亡6800余人。同时,叠溪、大桥、银屏崖发生崩塌、滑坡,堵水形成三大“堰塞湖”。地震后45天(即12月9日)江水骤涨,叠溪堰由盈溢导致溃决,洪水在大定以上高达20丈,势如建瓴,将沿岸的茂县、汶川、灌县大部分村镇席卷而去,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也遭洗劫。据不完全统计,次生水灾又夺去了2500余人的生命,“岷江上游之精华,于此沦失殆尽”。

地震学报审稿周期

《地震学报》英文版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的地震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现任主编是中国固体地球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陈运泰。《地震学报》英文版与《地震学报》中文版自1994年起内容一一对应,同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地震学方面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也登载一些与地震有关的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工程地震等的学术论文及研究简报;登载本学科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章;介绍地震学及其有关的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登载与地震学有关的评述文章;反映地震学及其有关科技工作动态。自2009年开始,《地震学报》英文版将更改英文刊名《Acta Seismologica Sinica》为《Earthquake Science》,届时期刊的封面、版本以及版式将作相应的调整。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接受独立提交的英文稿,《地震学报》中文版中的一些优秀的论文仍将继续在《地震学报》英文版上同时出版。 1992年获国家地震局首次科技期刊评比优秀奖。1992年获国家地震局首次科技期刊评比国际交流奖。1992年获中国科技协会首届优秀学术期刊评比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地震局第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优秀奖。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百种重点期刊奖。 期刊名称:地震学报英文版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国内刊号:CN11-2022刊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国际刊号:ISSN1000-9116邮政编码:100081文 种:英文刊 期:双月刊开 本:16开

有一本土木工程,是现在的开源类型的刊物,审稿的周期大概在半个月

1 岩土工程学报 2 建筑结构学报 3 土木工程学报 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 建筑结构 6 工业建筑 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8 中国给水排水 9 岩土力学 10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 11 施工技术 12 建筑技术 13 世界建筑 14 建筑科学 15 世界地震工程 16 建筑学报 17 混凝土 18 工程勘察 19 城市规划 20 暖通空调 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3 建筑机械 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6 新型建筑材料 27 空间结构 28 城市规划汇刊

世界地震工程审稿周期

太多太多太多了,建筑类的期刊那么多,每本期刊上有上百篇文章。论文发表方面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找向壹品优刊了解。

一看你这问题就知道是同行,共享给你!望采纳不收审稿费+版面费的国内期刊:《岩土工程技术》《水运工程》(中文核心期刊)出版速度较快,主要面向港口航道类的《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中文核心期刊)《强度与环境》统计源期刊《洁净与空调技术》(有稿费拿)《砖瓦》 建材核心 有稿费《水利发展研究》《中国水利》给200左右的稿费《钢结构》《交通企业管理》有少量稿费《中国建筑防水》有稿费《城市交通》《新型建筑材料》《公路》(中文核心期刊)《施工技术》(如果是高校作者,要交800元版面费)《建筑材料学报》EI收录,收100元审稿费,无版面费《建筑技术》中文核心期刊《力学学报》(英文版)SCI收录(中文刊收版面费)《科学通报》(英文版)SCI收录(中文刊要收一定的版面费)另外大部分国外期刊都无审稿费+版面费-------------------------------------------------------------------------------------不收审稿费的国内期刊:《中国公路学报》( EI 期刊)《中国铁道科学》( EI 期刊)《中南大学学报》( EI 期刊)《土木工程学报》( EI 期刊)《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核心)《工程勘察》(核心)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心)-------------------------------------------------------------------------------------征收审稿费+版面费的国内期刊: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审稿费:100 版面费:200一页建筑结构学报土木工程学报 月刊 审稿费:0 版面费:300一页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审稿费:建筑结构工业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审稿费:100元,录用后收取版面费150/页(审稿周期3个月,EI收录率高,主要收本校文章,选择地发表校外及海外作者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的优秀论文)稿酬:中国给水排水岩土力学 月刊 审稿费:100,版面费:220元/版(审稿一般3个月)给水排水施工技术建筑技术世界建筑建筑科学世界地震工程建筑学报混凝土工程勘察 月刊 版面费:800/篇 审稿周期:岩土工程约3个月,测绘工程约4个月,水文地质约4个月,工程物探约4个月。城市规划暖通空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建筑机械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审稿费:土木建筑及环境工程学报(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审稿费:新型建筑材料空间结构城市规划汇刊中国公路学报 无审稿费,版面费 300/页水利学报 审稿费:100,版面费:6页以下150/页,以上200/页建筑材料学报 版面费:四川大学学报 审稿费:100(校内稿件免论文评审费)感谢:中南大学学报 审稿费: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中文核心,版面费:1800元工程力学 审稿费:地质通报 版面费:150/页科技导报 版面费:600元煤田地质与勘探 版面费:500元地质与勘探 版面费:600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版面费: 1600元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版面费:600元灾害学 版面费:900元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版面费800元世界地质 版面费:500元/页岩土工程界 版面费:600元/篇(200元一个版面)岩土工程技术 双月刊路基工程 双月刊 版面费:900元矿业研究与开发 版面费:600元铁道建筑 版面费:1000元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版面费:600元煤炭科学技术 版面费:1500元《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审稿费:0 版面费:4页之内共500,超过4页的,每页《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版面费:500,不论页数《水力发电》版面费:800,不论页数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审稿费50,版面费200/页 稿酬: 科学通报 审稿费:《城市公共交通》版面费:200元一面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审稿费:50

我知道,Q我我告诉你。

只有CSSCI核心,审核周期6-36个月,文章字数6000字符内,文章思路明确,需要有个省级以上项目基金,文章需要有一定创新或领域突破。不收取任何费用。壹品优刊无定金发表见录用后收费。

地震工程学报审稿周期

是的

客观讲难易度基本差说投浙报倒要看板意思板名号要响所谓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地震工程学报

1 岩土工程学报 2 建筑结构学报 3 土木工程学报 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 建筑结构 6 工业建筑 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8 中国给水排水 9 岩土力学 10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 11 施工技术 12 建筑技术 13 世界建筑 14 建筑科学 15 世界地震工程 16 建筑学报 17 混凝土 18 工程勘察 19 城市规划 20 暖通空调 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3 建筑机械 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6 新型建筑材料 27 空间结构 28 城市规划汇刊

世界地震工程期刊审稿周期

1 岩土工程学报2 建筑结构学报3 土木工程学报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 建筑结构6 工业建筑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8 中国给水排水9 岩土力学10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11 施工技术12 建筑技术13 世界建筑14 建筑科学15 世界地震工程16 建筑学报17 混凝土18 工程勘察19 城市规划20 暖通空调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3 建筑机械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6 新型建筑材料27 空间结构28 城市规划汇刊

《中华建设》

有一本土木工程,是现在的开源类型的刊物,审稿的周期大概在半个月

是的

  • 索引序列
  • 中国地震审稿周期
  • 地震学报审稿周期
  • 世界地震工程审稿周期
  • 地震工程学报审稿周期
  • 世界地震工程期刊审稿周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