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8个月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8个月

发布时间: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8个月

终审提示待完成,就是终审已经通过,已经在整理审稿意见,马上就会出终审结果……如果同意录用,就会给你发录用通知 和 版权转让协议 及 交版面费的通知!!

您好,教师教育研究 是北大双月核心期刊,我帮您查了下 现在在知网上面只更新到了4期,因为它是双月刊是2个月才会出一期的,所以您的5期文章要9月或者10月才能在知网上面检索到的,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

终审提示待完成,就是终审已经通过,已经在整理审稿意见,马上就会出终审结果……如果同意录用,就会给你发录用通知 和 版权转让协议 及 交版面费的通知!!

我也收到了,目前持怀疑态度!!

撰写教育叙事研究应该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以下几点我认为要考虑的: 1、“教育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 2、每个“教育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的某一种意外的”教学冲突”。 3、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它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 4、每个“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5、“教育叙事”可以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 6、“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个人教育思想渗透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体现了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 7、一份完整的“教育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这个“主题”常常是一个教学理论中已经在谈起、讨论的问题,这个”主题”是所叙述的教学事件中产生、蕴含着的,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附教育优秀叙事一例: 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今天我听了一节练习讲评课,练习讲评课到底该如何上这里暂且不说,我要说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 讲的是阅读初一下《未选择的路》完成课文练习: 第二个问题是“请你说说关于路的一些名人名言?” 学生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学生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路安在?-----李白 学生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应该说学生回答得都很不错,初一的学生能作这样的回答,可见课外是作了精心准备。 接着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追求真理的路,本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没听清楚)。老师一听,觉得很陌生,于是就问:“是谁说的?”这个学生一时答不上来,下面是一片哄笑声。 我感到非常遗憾! 遗憾之一:是这一位学生没有说:“是我说的”。我们的学生进入幼儿园起就灌输要当听话的好孩子,强调的是整齐划一。这使我想起《读者》2004年第4期上有一篇文章叫《保护好你孩子的天赋》,文章通过对1979年中美小学教育的考察,做了以下比较,得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 美国: 每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能力优劣,都趾高气扬,踌躇满志…… 小学二年纪的学生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闹着要创造发明,想着把地球调个头…… 美国小学重视音体美,轻数学…… 小学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中国: 中国小学生课堂上把手放在胸前或背后,老师发问才举起右手…… 中国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最优秀的学生,并颁发证书,而其他人没有…… 中国小学生起得很早,7点钟的时候,大街上最多的是学生…… 文章最后的结论是:中国小孩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也是起得最早的,他们的分数是世界上任何学生都比不上的。但,20年过去了,美国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科学文化远远走在中国的前面。 我们的学生就是不敢说“是我说的!”,缺的正是美国孩子那种自以为是的自信和踌躇满志的敢说敢想;也许这位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但就是不敢说出口。难怪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系研究生导师黎加厚老师经常说一句话:我们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被消灭掉了! 遗憾之二:是这位老师没有鼓励他说出来,更没有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 教师没有这种意识,一种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意识,这位学生的回答显然与众不同,即使不敢肯定是自创的,但与众不同是可以肯定的,教师就要鼓励他说出来是谁说的,如果说“是我说的!”,那就更了不起,保不准我们班里将来会出一个或者几个名人?谁敢说我们这位同学将来一定不是名人呢?我们从小就应该有这种自信,应该为这种自信鼓掌!这是一个多么有发挥价值的问题。 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学生的哄笑是明显地伤害了学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我们学生之所以不积极参与活动,不敢发表独立的见解,很重要的原因不尽是怕教师批评,而是怕讲错了被同学耻笑,讲对了是英雄,讲错了就成了被耻笑的对象,因此宁肯不说。即使从保护学生的自信与发言的积极性出发,教师也应该设法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加以引导讨论,让哄笑者明白这位学生的可贵之处以及自已的不是。 可惜我们这位教师没有这一种意识,由此看来,教师最可贵的是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记得一位伟人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终审

教育研究的主编终审时间比较漫长,没有办法说具体时间。教育研究是比较权威的刊物,从投稿到主编终审是一个复杂且时间比较长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来说,可能是2-3个月才能审完。会根据文章存在的问题,向作者提出修改建议。如果修证或者解释的合理,最终有望被录用。

终审提示待完成,就是终审已经通过,已经在整理审稿意见,马上就会出终审结果……如果同意录用,就会给你发录用通知 和 版权转让协议 及 交版面费的通知!!

物理教师审稿三个月

最终的终审结果是否能被录取,取决于文章的质量如何,如果文章质量好的话,当然录用几率就大

现在啥情况啊 楼主 我的一篇现在外审2一个月了还没消息

<<中学物理>>是所有物理教学类期刊中收版面费最高的。其他同类期刊不收或像征性收,甚至<<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还给稿费。这样说你明白了吧。

中学物理核心期刊物理教师《物理教师》是由苏州大学主办,北大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12。物理教师面向中学物理教学与研究,竭诚为广大物理教师服务,为中学物理教学服务。主管主办:江苏省教育厅  苏州大学快捷分类:教育中等教育 社会科学II出版发行:江苏  月刊  A4期刊刊号:1002-042X, 32-1216/O4创刊时间:1980  影响因子 012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中学物理《中学物理》是广大作者、读者教学感想、科研信息交流的平台,办刊30年来,为全国中学物理教学、科研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为促进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读者对象是中学物理教师、物理爱好者。 《中学物理主管主办:国家教育部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师范大学快捷分类:教育物理学 基础科学出版发行:黑龙江  半月刊  A4期刊刊号:1008-4134, 23-1189/O4创刊时间:1982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物理教学提高中学物理教师素质和物理教学质量。读者对象:中学物理教师、兼顾大学普通物理教师、大专院校物理专业学生及其他物理学爱好者。内容涵盖:物理学科的新发展、我国中学物理教材、教学探讨和研究成果、实验教学经主管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物理学会快捷分类:教育中等教育 社会科学II出版发行:上海  月刊  A4期刊刊号:1002-0748, 31-1033/G4创刊时间:1978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被拒

不会呀,好的期刊只看论文的质量

作者的资格标准是什么?

不会,期刊只看文章的质量,再者你不说,杂志社也不知道你被拒多次啊!如帮到你望采纳!

即使是如今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重大进步,仍然有着不少的地区因为物资匮乏而导致缺少编制教师,这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教育事业,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而山区支教也就应运而生了。近日四川省珙县就发生了一件关于山区支教的事,据了解,该县多名老师在支教服务期满了之后申请调动,希望能够去到更好的地区发展,但就是这样正常且合理的申请却被当地部门拒绝了。在之后官方给出的回应则是当地还缺少大量的老师,若是同意申请可能会导致编制教师的严重缺乏。双方各执一词,在一时之间我们也难以分出谁是谁非,但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山区支教虽然有着不少福利政策以及补贴,但这毕竟是属于一种可选择的义务劳动,倘若让这些老师强制性的留在该地,未免也太过于强人所难了,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虽说这些老师留下来能够促进当地的教育发展,但这还是该看他们的一员,并且这些教师的服务期已经满了,在法律上也是可以申请调度的,从这些方面来看,官方给出的回应确实有些不对。一个地方想要留住人才,必须要做出一些能够吸引到人的福利政策才行,毕竟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不可能为了支教而把自己的生活质量抛之脑后,倘若该地有能够吸引到这些老师的福利政策,那么他们自然也就不会走了。近年来我国有不少省市都有针对人才的福利政策,目的就是为了留住人才,这些省市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若是强制性的将老师留住,势必会造成他们内心的不满。近年来我国的确实有着不小的进步,这也导致了各地对人才的需求量猛增,而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势必要在当地出台合理的政策,这也是大势所趋。而当地给出的回应的确有些强人所难,庆幸的是有关部门已经就此事展开了调查,目前已经得到了合理的解决。

  • 索引序列
  •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8个月
  •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
  •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终审
  • 物理教师审稿三个月
  • 教师教育研究审稿被拒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