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故宫期刊文物月刊

故宫期刊文物月刊

发布时间:

故宫期刊文物月刊

由于台北故宫中的藏品大多是国民党撤退时期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所以也取名为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名称】国立故宫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地址】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成立时间】1962年【藏品数量】60万件【概况】  位于台北市郊双溪北侧,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7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 【展厅介绍】  台湾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铜器、瓷器、侯家庄墓园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层陈列书画、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在第三层后面建有一座26米长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离地面50米,内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长180米,高、宽均为3.6米,分隔成许多小库房,中间为通道,分类收藏着各种文物。    【历史沿革】  故宫博物院于抗日战争的前夕,选择重要文物南迁。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原故宫博物院文物分3批运走2972箱。一起运台的还有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文物。文物运台后,先存台中市,租借台中市糖厂仓库存放。1950年 4月,台中郊外雾峰乡吉峰村仓库落成,运台文物随即迁入新库存贮。1957年,在亚洲协会赞助下,在库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1965年,在现址建成新馆。新址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台湾“行政院”公布了《国立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规程》,规定设置国立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由故宫博物院保管使用,将来国家统一后,迁台文物仍交回原博物院。中央博物院归并故宫博物院后,故宫博物院全部文物由台中运至台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开幕。至此,运台文物才得到一个适当的保存环境。运台文物主要为书画、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雕刻、文具、图书、文献及其他工艺品,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增至242592件。连同整理后的档案30余万件及受赠、收购1万余件,目前共有60万件。 【珍品简介】  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档案2万多片,该院收藏的甲骨档案数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机构的第二位;瓷器2万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该院的中国古代瓷器是全世界各博物馆中最精、最多的;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龙纹盘、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战国牺尊等;玉器5万多件,其中有著名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书画真迹近1万件,其中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后部长卷,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苏东坡的《寒食帖》等;善本古籍有近2万册,包括中国仅有四部的《四库全书》较完整的一部;明清档案文献近40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皇帝(石+朱)批奏折、军机处档案、清史馆档、实录、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见的满文老档40巨册。【藏品保护】  采取了防潮、防虫的各种措施。文物库房恒温、恒湿,防火、防盗,并采用现代化技术自动控制,可保文物安全无虞。继承、利用传统工艺技术和引进自然科学新成果,对残损的文物进行修复。【展览活动】   该院陈列展览强调配合旅游观光事业及为大众服务的原则,院内辟有铜器、瓷器、玉器、书画等各种陈列室。先后举办“商周青铜礼器展”、“我国瓷器的发展”、“书画精华特展”、“故宫藏玉”、“中华民国开国史料展”等展览。在建院60周年之际,举办了大型综合陈列“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关系特展”。还在院内开辟了“三希堂古典茶艺雅座”和仿宋、明庭园“至善园”。为了方便外地民众参观,还举办了巡回文物展览,深入许多市县展出。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运台文物主要为书画、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雕刻、文具、图书、文献及其他工艺品,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增至242592件。连同整理后的档案30余万件及受赠、收购1万余件,目前共有60万件。   该院陈列展览强调配合旅游观光事业及为大众服务的原则,院内辟有铜器、瓷器、玉器、书画等各种陈列室。先后成功举办多个大型展览。为了方便外地民众参观,该院还举办巡回文物展览,深入许多市县展出。 【文献出版】  该院出版有《中华五千年文明集刊》、《国之重宝》、《惠风和畅》、《文物光华》、《故宫宝藏》、《元四大家》、《唐寅的研究》、《山水画皴法点苔之研究》、《清代通鉴长编》等著作,并影印出版了文渊阁《四库全书》。院内还有定期刊物《故宫文物月刊》和《故宫学术季刊》等。

博雅论坛有下载,你可以去看看!

国内最主要的三大刊物:《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 第一任主编、副主编为夏鼐、 陈梦家。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简报,考古研究的一般性论述,考古工作简讯,考古技术工作,书刊译介,学术动态等。创刊于1955年,原名《考古通讯》。1955~1957年为双月刊,1958年为月刊。1959年改名《考古》,出至1966年第 5期停刊(其中1960年出10期)。自1972年复刊至1982年为双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主办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原名《文物参考资料》。创刊于1950年初,本是文物局资料室编辑的内部通讯性刊物,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博物馆和图书馆 3个方面。1951年,编者改为文物参考资料编辑委员会,并公开发行,但有关考古的内容仍然较少。从1956年开始,内容不再包括图书馆方面。1959年改名《文物》,有关考古的文章进一步增多。1966年6月停刊,至1972年复刊,内容改为专一于古代文物,不再刊载革命文物方面的文章。该刊与《考古》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刊登考古发现与研究外,还注重碑帖、书画、版刻和各种传世文物。《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季刊。出版地点北京。夏鼐主编。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的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它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36年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第 1册。该刊1947~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出版了第2~4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考古研究所编辑,于1952年出版了第5册。1953年改称《考古学报》,为半年刊,至1955年出版了第6~10册。1956~1960年改为季刊,1962~1965年复为半年刊。1960年下半年、1961年和1966~1971年停刊。1972年复刊至1977年为半年刊(其中1972年仅出1期),1978年起重新改为季刊。其他:刊名 创刊日期 出版频率 主办单位 附注考古与文物 1980年1月 双月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华夏考古 1987年7月 季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学报 1957年 1967-1972 年停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于1957年创刊英文版季刊,刊名为Vertebrata PalAsiatic, 1959年创刊中文版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两刊合并,刊名沿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停刊,1973年复刊(1966和1973年均只出版了两期),1984年起刊名改为《古脊椎动物学报》江汉考古 1980年4月 季刊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学会 农业考古 1981年 季刊 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史前研究 1986年4月20日 季刊,停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馆 人类学学报 1982年8月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化石 1972年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953年 年刊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编辑委员会 辽海文物学刊 1986年5月 半年刊 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辽宁省博物馆 江西文物 1989年8月 季刊 江西省文化厅 由《江西历史文物》与《江西革命文物》合并而成。1992年起改名《南方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79年 半年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方文物 1985年2月 季刊 黑龙江文物管理局 原名为《黑龙江文物丛刊》 黑龙江文物丛刊 1981年10月 1984年11月停刊 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 改名为《北方文物》 四川文物 1984年1月 双月刊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文物世界 1999年11月 季刊 山西省文物局 原名为《文物季刊》 文物季刊 1989年5月 季刊 山西省文化厅文物局 1999年11月改名为《文物世界》 中原文物 1981年3月 双月刊 河南博物院 原名为《河南文博通讯》 广东文物 1996年8月 半年刊 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58年 双月刊 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研究 1982年12月 季刊 吉林省博物馆学会,吉林省考古学会 东南文化 1985年10月 月刊 江苏省考古学会 原名为《文博通讯》 文博通讯 1975年5月 1984年停刊 南京博物院 1985年10月改名为《东南文化》 文博 1984年7月 双月刊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89年6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 鉴赏家 1995年5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鉴赏家》编辑部 收藏 1993年1月 月刊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疆文物 1985年 季刊 《新疆文物》编辑部 福建文博 1979年8月 半年刊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文博编辑组 故宫文物月刊 1983年4月 月刊 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2月 双月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原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中央十套可以看看

故宫期刊文物月刊官网

故宫博物院同时组织编辑出版各种图书画册和定期刊物,向社会各界广泛介绍故宫的宫殿建筑和文物收藏。已出版的大型图册有《故宫博物院藏历代名画集》、《故宫藏瓷选》、《国宝》、《紫禁城宫殿》、《清代宫廷生活》、《国宝荟萃》、《故宫博物院藏珍品文物全集》(共60卷,已出版18卷)等等,不胜其数。定期刊物有《故宫博物院院刊》、《紫禁城》两种。

2008北大版核心期刊: 85 文物考古 文物 考古 考古学报 考古与文物 东南文化 农业考古 中原文物 北方文物 华夏考古 江汉考古 敦煌研究 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期刊文物月刊官网价格

中国钱币季刊

每年4月1日-10月31日为旺季,每张门票为人民币60元(不包括珍宝馆、钟表馆)每年11月1日-来年3月31日为淡季,每张门票为人民币40元(不包括珍宝馆、钟表馆)珍宝馆(即进入宁寿宫区,还包括戏曲馆、石鼓馆)参观门票:每张门票为人民币10元钟表馆(即进入奉先殿区)参观门票:每张门票为人民币10元身高2米以下儿童可以随监护人免票参观。门票优惠政策:(所有优惠政策均不含珍宝馆、钟表馆) 大、中、小学学生(含港、澳、台学生;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可凭学生证购买学生票,每张20元/人。 60岁以上(包括60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门票半价优惠。 离休干部凭离休证免费参观。 残疾人凭残疾人证件免费参观。 持有本市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门票半价优惠 每年“六一”儿童节时,14周岁以下的儿童(含14周岁)可以免费参观。随同家长一人可享受半价优惠。 每年“三八”妇女节时,女性观众可享受门票半价优惠。 每年“八一”建军节时,现役中国军人可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回答 故宫+珍宝馆+钟表馆可选人群 30哦 你说的是故宫博物院(故宫)(5A) 开放时间08:30-17:00,16:10停止入场 提问 没事了亲谢谢 回答 今日开放的 010-85007938、010-85007063 好滴 这个是景区电话 更多7条 

门票价格:(1)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为旺季,大门票60元/人;(2)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淡季,大门票40元/人。(3)珍宝馆(即进入宁寿宫区,还包括戏曲馆、石鼓馆)参观门票:10元/人。(4)钟表馆(即进入奉先殿区)参观门票:10元/人。主开放区优惠政策(不含珍宝馆、钟表馆):(1)大、中、小学生(含港、澳、台学生,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凭学生证或学校介绍信,可购学生票,20元/人。(2)6周岁(不含6周岁)至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可凭身份证、户口本或护照购买学生票,20元/人。(3)60岁以上(含60岁)老年人凭身份证原件,门票半价优惠。(4)持有本市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门票半价优惠。(5)离休干部凭离休证,免票参观。(6)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2米(含2米)以下儿童免票参观。(7)残疾人凭残疾人证件,免票参观。(8)“三八”妇女节,妇女享受门票半价优惠。(9)“六一”儿童节,14周岁以下儿童(含14周岁),免费参观。随同家长一人享受半价优惠 。(10)“八一”建军节,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内馆优惠政策(珍宝馆、钟表馆):(1)大、中、小学生(含港、澳、台学生,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凭学生证或学校介绍信,可购学生票,5元/人。(2)6周岁(不含6周岁)至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可凭身份证、户口本或护照购买学生票,5元/人。(3)60岁以上(含60岁)老年人凭身份证原件,门票半价优惠,5元/人。(4)持有本市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门票半价优惠,5元/人。(5)离休干部凭离休证,免票参观。(6)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2米(含2米)以下儿童免票参观。(7)残疾人凭残疾人证件,免票参观。(8)“三八”妇女节,妇女享受门票半价优惠,5元/人。(9)“六一”儿童节,14周岁以下儿童(含14周岁),免票参观。随同家长一人享受半价优惠,5元/人。(10)“八一”建军节,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免票参观。已经不可以现场购门票了,如果实在没有线上支付能力,可以到午门旁的“综合服务窗口”寻求帮助。故宫博物院于2017年10月10日起,正式实行全网售票,每天8万张门票全部在网上销售,不再进行现场售票。 故宫提倡提前网购门票,届时可以不排队,直接刷身份证进入。 故宫将在午门东侧设置“综合服务”窗口,主要是供: 因为不能刷护照直接进门,所以外籍游客和港澳台游客通过护照提前购票的,需要在此换取纸质门票; 存在网购困难的(主要针对外籍、外地游客、老年人等没有线上支付能力的观众)代客下单。北京作为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景观涵盖了历史,文化,自然,艺术等各个领域。建议好好逛一逛北京城 我就住在北京。闲暇时经常和美图游记的朋友逛一逛皇城根儿,领略一下其中蕴含的历史、人文的韵味。

故宫期刊文物月刊官网投稿

中国写手网。征稿网。 上面有详细的刊物说明,哪些杂志要征稿,要什么样的稿。上面都有杂志编辑给的详细说明。

1.本刊只受理寄交的符合本撰稿须知的文字稿。未经本刊编辑同意,电子邮件、传真件等不能作为正式投稿方式。凡不符合本须知规范者,均视为无效投稿。2.凡作者来稿,请一律用A4纸打印,可参照本刊体例格式打印(参见附件1)。3.稿件中不得出现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国家机关及司局、大学及院系)、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个人资讯,这些内容加论文题目请另纸提供。稿件请直接寄至编辑部,请不要寄给个人。4.稿件字数一般要求在1万字左右,也鼓励精粹文。论文前请附200~300字的中文内容提要和3~5个关键词;并提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暂空)信息。本刊决定采用的稿件,作者应提供英文的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5.稿件中的数据和引文要注明资料来源,相关数学公式、曲线图、数据表格,务必字迹清楚、规范、图形清晰。数学公式、有关数据请核对准确;图形请用计算机制作、打印。 参考文献格式请参见附件2。6.来稿本刊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7.凡投寄本刊的稿件请勿一稿多投,若三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8.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本刊坚决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作者如有违反,将被记入黑名单。

故宫期刊文物月刊官网查询

楼上说的是考古和文物方面的,博物馆只有《故宫博物院院刊》列入了cssci扩展目录,除此之外,文博方面最好的应该就算是《中国博物馆》了。

用放大镜 找专家鉴定

到台湾网站上搜搜

放大镜

  • 索引序列
  • 故宫期刊文物月刊
  • 故宫期刊文物月刊官网
  • 故宫期刊文物月刊官网价格
  • 故宫期刊文物月刊官网投稿
  • 故宫期刊文物月刊官网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