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

发布时间: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

《读者》就可以啊

1 《〈三国志〉古写本残卷中值得注意的异文》,刊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学术刊物《中国文字研究》第六辑。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合著,第一作者为导师吴金华先生,本人为第二作者)2 《〈贩书偶记〉“子部·释家类·一切经音义二十六卷”条辨疑》,刊于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学术刊物《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6期。(独著)3 《唐代书法家、文字学家卫包生平略考》,刊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学术刊物《中国学研究》第八辑,齐鲁书社2006年出版。(独著)4 《大型辞典一般词汇训释的比较研究》,刊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刊物《中州学刊》(增刊)2006年5月。(独著)5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札记一则,刊核心期刊《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1期。 (独著)6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释文商榷三则》,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独著)7 《〈三国志〉古写本疑难字形略考》,中国文字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2007年10月。(独著)8 《试论〈马氏文通〉“接读代字”的性质》,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独著)9 《对秦汉出土文献“是是”句讨论的思考》,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增刊3。(第一作者)10 《广西全州县白宝乡石帽脚村土话声母系统》,刊《第十一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独著)11 《创新型古代汉语课教学刍议》,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增刊3。(独著)12 《赣语泰和方言的三个常用动词》,刊《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13 《略论吐鲁番、敦煌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的意义》,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独著)14 《中国地名学研究的奇葩——〈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评介》,刊核心期刊《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独著)15 《敦煌研究院藏〈三国志·步骘传〉残卷疑难俗字补释》,刊核心期刊《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独著)16 《〈兼名苑〉佚文四则》,刊《广西语言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独著)17 《古代汉语工具书数字化教学资源简介——古代汉语类课程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系列论文之一》,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增刊)2009年4月第31卷。(独著)18 《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疑难字形四例》,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独著)19 《湖南郴州苏仙桥J4三国吴简文字校读记》,刊《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独著)20 《魏晋南北朝写本俗字兴盛原因管窥》,“中国文字研究与教学暨《中国文字研究》创刊十周年”国际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2009年12月13日。(独著)21 《三国志》今译的诤臣----评《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刊于《河池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独著)22 汉语动词重叠研究的新篇章——《动词重叠历史考察与分析》评介,刊《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独著)23 《百年来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研究编年》,刊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0年第3期。(独著)24 《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通假字例释》,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第一作者)25 《重刊北京五大部直音会韵》初探,第二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0年9月19日。(独著)26 《中古买地券及镇墓文所见〈汉语大词典〉新词新义拾补》,广西语言学会第七届年会宣读,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12月12日。(独著)

粉色,微魔幻,飞魔幻,微言情,爱客。这些都能吧,应该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pdf

1、《〈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校订》,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2、《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获“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资助。3、《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获“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资助。4、《字源》(合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1、《包山楚简零拾》,《简帛研究》第二辑,中国社科院简帛研究中心,1996年9月。2、《泽螺居中夙兴叟——于省吾的学术思想概述》,《我的学术思想》,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3、《释軝》,《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4、《释包山楚简中的“巷”字》,《殷都学刊》1997年3期。5、《〈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读琐议》,《江汉考古》1998年2期。6、《包山楚简考释(三篇)》,《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7、《〈郭店楚墓竹简〉释文正误一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2期。8、《释袖——兼谈秀、 一字分化》,《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9、《〈郭店楚墓竹简〉读后记》,《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10、《古玺印文字考释(四篇)》,《考古与文物》1999年3期。11、《〈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订》,《中国文字》新二十五期,(台湾)艺文印书馆,1999年12月。12、《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华书局,2000年7月。13、《郭店楚简〈老子〉“”、“赛”、“”校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3期。14、《郭店楚简拾遗(四篇)》,《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3期。15、《“玄衣纯”新解》,《中国文字》新二十六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0年12月。16、《孙叔敖“三相三去”考》,《中国史研究》2001年2期。17、《郭店楚简补释》,《江汉考古》2001年2期。18、《郭店楚简考释(四篇)》,《简帛研究》2001期,中国社科院简帛研究中心,2001年9月。19、《郭店楚墓竹简释读札记》,《古文字论集(二)》,考古与文物丛刊第四号,2001年9月。20、《包山楚简补释》,《中国文字》新二十七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1年12月。21、《“”字补释》,《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3月。22、《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华书局,2002年6月。23、《〈战国纵横家书〉“赪”字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4期。24、《〈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释注商榷》,《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期。25、《曾侯乙墓竹简中的“卤”和“橹”》,《中国文字》新廿九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3年12月。26、《“玄咎”考》,《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12月。27、《释中山王方壶中的“属”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28、《读上博简(二)札记》,《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0月。又载《江汉考古》2005年4期。29、《〈容成氏〉编连问题补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期。30、《上海博物馆藏竹简〈容成氏〉“凡民俾者”考》,《文物》2005年11期。31、《曾侯乙墓竹简考释(四篇)》,《中国文字》新三十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5年11月。32、《读郭店简琐记(三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中华书局,2006年7月。33、《〈曹沫之陈〉新编释文及相关问题探讨》,《中国文字》新三十一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6年11月。34、《说甲骨文中“南”字的一种特殊用法》,《中国文字》新三十二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6年12月。35、《读中山三器铭文琐记》,《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华书局,2008年9月。36、《〈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部分按语的补充说明》,《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37、《利用郭店楚简校读古书二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2期。又载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纪念徐中书先生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12月。38、《虎溪山汉简〈阎氏五胜〉校读二记》,《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39、《金文校读三则》,《汉字研究》第2辑,庆星大学校韩国汉字研究所,2010年6月。40、《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校读札记》,《江汉考古》2010年3期。41、《师永盂新释》,《考古与文物》2010年5期。42、《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2010年10月。43、《银雀山汉简校释》,《考古》2010年12期。44、《释“”》,《中国文字研究》第十四辑,2011年3月。45、《金文校读四则》(第二作者),《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3期。46、《释“”、“”》,《古汉语研究》2011年3期。47、《〈鸭雄绿斋藏中国古玺印精选〉校记》(第二作者),《中国文字》新三十七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11年12月。48、《释羌钟铭文中的“乂”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中华书局,2012年10月。49、《读上博简札记》,《中国文字》新三十八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13年2月。50、《读秦汉简帛札记》(第一作者),《中国文字研究》第十七辑,2013年3月。 1、《皋陶——大禹禅让传说中的另一位关键人物》,《中学历史教学》2004年6期。2、《“传道”重于“授业”——本科新生历史教学的一点思考》(第二作者),《耕耘者的足音——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学研究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楚简通假字汇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2002年度直接资助项目。项目批准编号:0259。项目起止时间:2002年——2005年。2、《九店楚简整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度重大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研究》(项目主持:陈伟。项目批准编号:03JZD0010)子课题。项目起止时间:2004年——2006年。3、《十一五期间新发表出土文献数据库建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度重大项目。项目批准编号:08JJD740053。项目起止时间:2008年——2011年。4、《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研究与通假字汇编》,国家社科基金2008年度一般项目。项目批准编号:08BYY061。项目起止时间:2008年——2011年。5、《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字典》,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2008年度直接资助项目。项目批准编号:0822。项目起止时间:2008年——2011年。6、《九店楚简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度重大项目《出土战国数术文献研究(以楚墓卜筮祷祠简研究为中心)》(项目主持:李家浩。项目批准编号:07JJD751071)子课题。项目起止时间:2007年——2010年。 1、《〈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校订》,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白于蓝先生的《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校订》一书2004年12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白于蓝为吉林大学林沄先生的博士,现就职于华南师范大学,该书是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成的。此书订正了1988年出版的《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一书在辞条摹写和释读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共订正了包括《甲骨文合集》2684条、《小屯南地甲骨》42条、《英国所藏甲骨集》34条、《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18条和《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20条,总计2798条摹释错误。造成这些摹释错误的原因,有的是未参照利用清晰的旧拓本,有的是未进行多项辞例比较,有的是未充分把握甲骨文例,有的纯粹是疏忽大意等等。鉴于此,作者在校订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旧著录中的拓本,与《甲骨文合集》中的重拓片对比校勘,利用完整的辞例和甲骨文例修正残片甲骨的摹释。本书既是甲骨学专业人士的良参,也是广大非专业读者的必读之书。本书的著作体例,首先列出《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的摹写和释文,然后附加作者的校订意见,方便读者对照阅读。林沄先生作出评价如下:“ 充分核对甲骨文旧的著录、利用辞例比较和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进行逐条研究、勘误。我写上面这段话时,我的博士生白于蓝正在以《V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校订》为题,开始做他的博士论文。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当初由六个人完成的摹释和一个人专职抄录的大部头书,现在只由一个人在攻博期间完成全部的校订工作并抄录出来,是很困难的。单就和其它著录所收的同版甲骨相互校核来说,那时《甲骨文合集》的《材料来源表》仍未公布。我虽然已经蒙台北史语所的钟柏生先生惠赠据原拓本重印的《小屯乙编》,而且吉林大学图书馆所藏旧甲骨著录相当齐全。但要校核与《甲骨文合集》同一版的甲骨,却要费很大的力气。白于蓝主要只能靠岛邦男的《殷墟卜辞综类》和姚孝遂的《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对勘来找线索。当然还会有很多遗漏,而校改又并不是单靠核对原著录就能达到目的的,要牵涉很多甲骨学上的基本功。但他很有毅力、很有耐心地尽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其中甘苦,我想他人是难以体会的。我之所以给白于蓝定了这样一个研究题目,一则当然是因为《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属吉林大学古籍所的集体作品,最好还是由吉大的人来完成校订。”

一、《古文字研究》 中华书局二、《中国文字》 《中国文字 新》 艺文印书馆三、《中国文字研究》 (李圃主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 四、《中国古文字研究》五、《中国文字学报》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社

中国主要语言研究刊物基本信息其他信息目录1摘要2基本信息3其他信息《中国语言学报》中国语言学会主办的大型语言研究刊物,1982年创刊,不定期,1~2年出版 1期,现已出版 3期。基本信息《中国语言学报》中国语言学会主办的大型语言研究刊物,1982年创刊,不定期,1~2年出版 1期,现已出版 3期。每期30~40万字。主要选载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和某些非会员的语言科学方面的论文。内容比较广泛,涉及现代汉语、近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文字学、实验语音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方面。  《中国语言学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具体编辑工作由执行编委轮流承担。第 1期的执行编委是:朱德熙、周祖谟、王均;第 2期的执行编委是:周祖谟、邢公畹、王均;第 3期的执行编委是:王均、邢公畹、周祖谟。  《中国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办的语言研究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双月刊。以刊登现代汉语 、近代汉语 、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汉语方言,以及理论语言学、实验语音学、数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论文为主。主要读者对象为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者和大学中文系的师生。语言学家罗常培、林汉达、丁声树、吕叔湘曾先后担任过主编,现任主编为侯精一。  《中国语文》于1952年 7月创刊。最初为月刊,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合办。当时除刊登有关汉语研究和文字改革的文章外,还有普及语言科学知识、讨论语文教学、评论一般语文问题,研究介绍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及其他国家的语言学等方面的文章。1957年以后,编辑工作由语言研究所承担。1963年改为双月刊,发表的文章以研究性质的居多,内容也较为专门。1966年被迫停刊。1978年复刊,仍以研究性的文章为主。其他信息《语文建设》 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语文刊物,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双月刊。主要宗旨是:宣传、贯彻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语言文字的理论、应用以及中文信息处理问题,讨论并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主要读者对象为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级各类学校有关专业的师生、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者、一般语文工作者和爱好者。现任主编为王均。  《语文建设》于1986年 2月创刊。它的前身是《文字改革》月刊,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办,于1956年8月创刊。最初的刊名是《拼音》,1957年8月改名为《文字改革》。随着文字改革形势的发展,《文字改革》一度改为半月刊。1966年被迫停刊,1982年复刊。复刊后的《文字改革》为双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仍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办,主要刊登汉语研究、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语言学知识、语文教学以及一般语文问题等方面的文章。《语文建设》及其前身《文字改革》,在普及语文知识、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进行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指导语文应用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主办的语言研究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79年 2月创刊,季刊,主要刊载汉语方言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方言研究者、方言学教学者和方言学爱好者。现任主编为李荣。  《方言》 每期大体有一个中心内容, 如概况描写、语音分析、词汇记录、语法研究、本字考释、方言比较、分区论述等等。1984年以来刊登的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的文章和地图,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民族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办的语言研究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79年2月创刊,1979~1981年为季刊,1982年改为双月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者、教育者和工作者。现任主编为傅懋。  《民族语文》的宗旨是宣传国家关于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中的理论及实际问题。发表的文章还涉及翻译理论和技巧,双语研究和民族语文教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调查研究,以及国内外有关学术论著的介绍、评述等。《民族语文》先后设立了“中国民族文字”、“中国民族语言概况”、“中国民族语言话语材料”、“民族语言调查研究讲话”等专栏,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调查研究和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等诸语言的比较研究,起了促进作用。  此外,比较重要的语言研究刊物还有:《语言学论丛》,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1957年创刊,不定期,已出版13辑,主要刊登北京大学中文系师生的语言学论文,内容比较广泛,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学研究刊物。《语言研究》,由华中工学院中国语言研究所主办,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1981年7月创刊,半年刊,主要发表语言理论、汉语史、文字学、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等方面的论文,尤其重视语言学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是一种大型的语言学研究刊物。《语文研究》,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室主办,语文出版社出版,1980年 6月创刊,季刊,主要刊载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方言、语文教学、文字及文字改革等文章, 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研究刊物。《国外语言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国外语言学研究室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 2月创刊,先为双月刊,1981年改为季刊,主要刊载介绍、翻译、研究、评论国外语言学重要论著的文章。《中国语文天地》,由《中国语文》杂志社主办,语文出版社出版,1986年 2月创刊,双月刊,主要发表一般语文问题研究、语文应用、语文教学、语文评论、语文书刊评介等文章。《外语教学与研究》,由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研究所主办,1957年创刊,季刊,主要交流外语教学信息、评介国外语言学理论、推荐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成果。《语言教学与研究》,由北京语言学院主办,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1977年 2月创刊,先是不定期,后为季刊,主要刊登语言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汉语研究、 汉语和外语对比、汉语词汇统计、汉语句型分类、词义辨析、虚词铨释等文章,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有较大影响。《语文导报》,由杭州大学中文系主办,《语文导报》杂志社出版,原名《语文战线》,1985年 1月改为现名,月刊,内容包括语言和文学。语言学部分,主要刊登介绍、评论语言学研究新观点、新成果、新学科的文章,综述语言学各学科的研究情况和学术讨论情况。此外,还有延边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汉语学习》(双月刊),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主办的《语文现代化》 (不定期,已出8辑),中国写作学会主办的《写作》(月刊)等。  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刊物,主要有: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学习》(1977年10月创刊,月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学》(1979年 7月创刊,月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主办的《小学语文教学》(1980年 5月创刊,原为双月刊,1985年改为月刊)等。免责声明头条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头条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头条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意见反馈©2020

回答 一、《古文字研究》 中华书局 二、《中国文字》 《中国文字 新》 艺文印书馆 三、《中国文字研究》 (李圃主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 四、《中国古文字研究》 五、《中国文字学报》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哦殺祝您生活愉快~如果您觉得满意的话,请辛苦点一下赞哦!谢谢! 更多4条 

1、《秦汉简帛词汇研究》,国家教委九五社科项目项目批准号:96JAQ740020。2、《出土简帛文献二十一种》,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1997年3月14日获准。3、《秦汉简帛词语丛考》(与蒋宗福教授共同申报),国家社科基金97年度项目项目批准号:97BYY013。4、《简帛合成词研究》,重庆市九五社科项目1998年9月14日获准。5、《唐四川江源梅彪〈石药尔雅〉校注》,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项目2003年1月16日获准。6、《武威汉简文字研究》,西南师大发展基金项目社[2004]27号,2004年12月30日获准。7、《两汉简帛异体字谱》,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批准编号0458,2005年1月11日获准。8、《简帛量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05年度项目项目批准号:05BYY003。9、《儒藏编纂与研究》子项目《礼类儒典编纂与研究》,合作项目: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03年度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4&ZD041,03JZD008。 专书1.《马王堆汉墓帛书房事养生典籍》,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2.《简帛药名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李清照朱淑真诗词合注》(主编),巴蜀书社,1999年。4.《传世藏书?礼记正义》(点校。合作,排名第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5.《传世藏书?春秋谷梁传注疏》(点校。合作,排名第二),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6.《中国历史文选》(参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7.《骈文精华》(参编),巴蜀书社,1999年。8.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9.《先秦两汉医学用语汇释》,巴蜀书社,2002年。10.《简帛文献学通论》,中华书局,2004年。论文1.《〈说文〉部首字说解与所属字说角违反同一律考》,《四川大学学报》1992年2期。2.《释简帛医书中的“戒”》,《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1期。3.《从简帛文献看使成式的形成》,《古汉语研究》1994年1期。4.《简帛医书释读续貂》,《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4期。5.《“橐吾”即“鬼臼”??简帛医书研究札记》,《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4期。6.《“产”有“生、鲜、活”义??浅谈词义的感染》,《文史知识》1995年2期。7.《从中医文献看传统训释??兼谈中医文献的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1996年3期。8.《马王堆医书释读札记》,《简帛研究》(第二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9.《马王堆医书药名“汾?”试考》,《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4期。10.《马王堆医书药名试考》,《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4期。11.《马王堆医书疑难词语释二则》,《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4期。12.《简帛文献对辞书编纂的价值》,《辞书研究》1998年1期。13.《语言研究的历史比较法(上)》[翻译],《钦州学刊》1998年1期。14.《语言研究的历史比较法(下)》[翻译],《钦州学刊》1998年2期。15.《论中医文献对语文辞编纂的价值》,《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一辑),巴蜀书社,1998年7月。16.《论简帛文献的词汇史研究价值》,《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17.《〈太素》研究的佳作??评〈黄帝内经太素研究〉》,《中国中医药学报》1999年2期。18.《论简帛文献的新词新义研究价值》,《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巴蜀书社,2000年1月。19.《〈战国策〉“割挈马兔”校释??帛书研读札记》,《文献》2000年3期。20.《尹湾汉简〈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释读札记》,《名物简帛研究》(第四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8月。21.《西汉遗址发掘所见“熏?”、“熏力”考释》,《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4期。22.《释尹湾汉简的“熏?” ??兼论“熏陆”一药的输入》,《文史》(57辑P273-274)2001年4期。23.《述评文章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6期。24.《从〈武厍尹始四年兵车器集簿〉看尹湾汉简在历史词汇学上价值》,《简牍学研究》(第三辑P15-25),2002年4月。25.《〈说文〉收字释义文献用例补缺??以简帛文献证〈说文〉》,《古汉语研究》2002年3期。《简帛文献与先秦两汉汉语研究》,《简帛研究汇刊》(第一辑),(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简帛学文教基金会筹备处,2003年5月版(民国92年5月)。27.《〈广雅书证〉同源词研究》评介,(台湾)《东海大学文学文科学报》(第44卷)2003年7月。《从马王堆医书俗字谈简帛俗字研究对后世俗字研究的意义》,《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一期),《船山学刊》杂志社,2004年7月。29.《〈中国标点符号发展史〉评介》,(台湾)《东海大学文学文科学报》(第45卷)2004年7月。《论简帛的中医药学史研究价值》,《简牍学研究》(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31.《论简帛的文献学研究价值》,《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1期。32.《关于名实论述的最早出土资料》,《简帛研究》(第五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6月。《〈武威医简〉异体字初探》,《中国文字研究》(第六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校核记》(与余涛、苟晓燕合作),《汉字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6月。《简帛书籍标题研究》,《简帛研究》(第六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论简帛的文书档案史研究价值》,(台湾)《东海大学文学文科学报》(第47卷),2006年7月。 1、专著《简帛药名研究》1988年12月16日获“重庆市最佳图书奖”,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出版协会颁。2、专著《简帛药名研究》1999年4月获“重庆市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贰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颁。3、专书《十三经注疏六种(点校)》1999年4月获“重庆市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贰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颁。排名第三,承担《传世藏书?礼记》和《春秋谷梁传注疏》。4、专著《简帛药名研究》1999年9月获“第二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贰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5、教改项目“汉语史方向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和创新”2001年12月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壹等奖”,排名第二,重庆市人民政府颁。6、教改项目“汉语史方向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和创新”2001年12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贰等奖”,排名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7、专著《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研究》2005年8月9日获“重庆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叁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颁。8、专著《简帛文献学通论》2006年12月30日获“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壹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颁。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期刊

1 《〈三国志〉古写本残卷中值得注意的异文》,刊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学术刊物《中国文字研究》第六辑。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合著,第一作者为导师吴金华先生,本人为第二作者)2 《〈贩书偶记〉“子部·释家类·一切经音义二十六卷”条辨疑》,刊于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学术刊物《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6期。(独著)3 《唐代书法家、文字学家卫包生平略考》,刊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学术刊物《中国学研究》第八辑,齐鲁书社2006年出版。(独著)4 《大型辞典一般词汇训释的比较研究》,刊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刊物《中州学刊》(增刊)2006年5月。(独著)5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札记一则,刊核心期刊《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1期。 (独著)6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释文商榷三则》,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独著)7 《〈三国志〉古写本疑难字形略考》,中国文字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2007年10月。(独著)8 《试论〈马氏文通〉“接读代字”的性质》,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独著)9 《对秦汉出土文献“是是”句讨论的思考》,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增刊3。(第一作者)10 《广西全州县白宝乡石帽脚村土话声母系统》,刊《第十一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独著)11 《创新型古代汉语课教学刍议》,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增刊3。(独著)12 《赣语泰和方言的三个常用动词》,刊《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13 《略论吐鲁番、敦煌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的意义》,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独著)14 《中国地名学研究的奇葩——〈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评介》,刊核心期刊《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独著)15 《敦煌研究院藏〈三国志·步骘传〉残卷疑难俗字补释》,刊核心期刊《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独著)16 《〈兼名苑〉佚文四则》,刊《广西语言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独著)17 《古代汉语工具书数字化教学资源简介——古代汉语类课程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系列论文之一》,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增刊)2009年4月第31卷。(独著)18 《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疑难字形四例》,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独著)19 《湖南郴州苏仙桥J4三国吴简文字校读记》,刊《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独著)20 《魏晋南北朝写本俗字兴盛原因管窥》,“中国文字研究与教学暨《中国文字研究》创刊十周年”国际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2009年12月13日。(独著)21 《三国志》今译的诤臣----评《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刊于《河池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独著)22 汉语动词重叠研究的新篇章——《动词重叠历史考察与分析》评介,刊《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独著)23 《百年来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研究编年》,刊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0年第3期。(独著)24 《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通假字例释》,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第一作者)25 《重刊北京五大部直音会韵》初探,第二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0年9月19日。(独著)26 《中古买地券及镇墓文所见〈汉语大词典〉新词新义拾补》,广西语言学会第七届年会宣读,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12月12日。(独著)

期刊名称:中国文学研究 主管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CN号:43-1084/I国际刊号:1003-7535国内刊号:43-1084/I邮发代号:42-154发行范围:公开周期: 季刊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创刊时间:1985国外数据库收录:医学文摘、应用力学评论、数学评论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 1、文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力求文字精炼、准确、通顺,文题简明扼要,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文责自负。2、文章结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章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作者详细通讯地址、电话、邮箱。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正文下方。 社长:凌宇教授主编:谭桂林教授 2010第4期目录1 论《西厢记》曲语题八股文的特征及产生原因 龚笃清;2 晚明四六文流行下的《四六法海》 吕双伟;3 李渔放弃科举考试成因说辨 钟明奇;4 论冯子振的散曲艺术 王毅;5 李维桢《大泌山房集》中的诗社 李玉栓;6 论李昌祺的词 李华;陈文新;7 中国诬蔑小说简论 汤克勤;8 汪然明与晚明才姝交游考论 吴建国;傅湘龙;9 新闻意识与商业行为——报刊连载对清末民初章回小说文体的影响 刘晓军;谭帆;10 构建独特的“左翼”话语谱系——重读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黄健;11 鲁迅与沈从文民族观之比较 吴正锋;舒小红;12 废名的归乡叙事——论《桥》 陈丽红;宋剑华;13 中国化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营构 方汉文;14 谢冰莹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和超越 罗婷;蒋永国;15 台湾现代主义诗歌与西方反讽诗学 龚敏律;16 “中国诗学”与考据 项念东;17 启蒙视野中的梁启超情感诗学 蒋述卓;郑焕钊;18 丁玲的政治化文艺思想辨析 陈娇华;19 叙事视野下的金圣叹故事观 赵炎秋;20 唐传奇的时间叙述 李作霖;

《人民文学》,《译林》,《小说月报》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官网

中国主要语言研究刊物基本信息其他信息目录1摘要2基本信息3其他信息《中国语言学报》中国语言学会主办的大型语言研究刊物,1982年创刊,不定期,1~2年出版 1期,现已出版 3期。基本信息《中国语言学报》中国语言学会主办的大型语言研究刊物,1982年创刊,不定期,1~2年出版 1期,现已出版 3期。每期30~40万字。主要选载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和某些非会员的语言科学方面的论文。内容比较广泛,涉及现代汉语、近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文字学、实验语音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方面。  《中国语言学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具体编辑工作由执行编委轮流承担。第 1期的执行编委是:朱德熙、周祖谟、王均;第 2期的执行编委是:周祖谟、邢公畹、王均;第 3期的执行编委是:王均、邢公畹、周祖谟。  《中国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办的语言研究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双月刊。以刊登现代汉语 、近代汉语 、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汉语方言,以及理论语言学、实验语音学、数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论文为主。主要读者对象为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者和大学中文系的师生。语言学家罗常培、林汉达、丁声树、吕叔湘曾先后担任过主编,现任主编为侯精一。  《中国语文》于1952年 7月创刊。最初为月刊,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合办。当时除刊登有关汉语研究和文字改革的文章外,还有普及语言科学知识、讨论语文教学、评论一般语文问题,研究介绍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及其他国家的语言学等方面的文章。1957年以后,编辑工作由语言研究所承担。1963年改为双月刊,发表的文章以研究性质的居多,内容也较为专门。1966年被迫停刊。1978年复刊,仍以研究性的文章为主。其他信息《语文建设》 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语文刊物,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双月刊。主要宗旨是:宣传、贯彻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语言文字的理论、应用以及中文信息处理问题,讨论并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主要读者对象为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级各类学校有关专业的师生、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者、一般语文工作者和爱好者。现任主编为王均。  《语文建设》于1986年 2月创刊。它的前身是《文字改革》月刊,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办,于1956年8月创刊。最初的刊名是《拼音》,1957年8月改名为《文字改革》。随着文字改革形势的发展,《文字改革》一度改为半月刊。1966年被迫停刊,1982年复刊。复刊后的《文字改革》为双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仍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办,主要刊登汉语研究、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语言学知识、语文教学以及一般语文问题等方面的文章。《语文建设》及其前身《文字改革》,在普及语文知识、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进行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指导语文应用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主办的语言研究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79年 2月创刊,季刊,主要刊载汉语方言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方言研究者、方言学教学者和方言学爱好者。现任主编为李荣。  《方言》 每期大体有一个中心内容, 如概况描写、语音分析、词汇记录、语法研究、本字考释、方言比较、分区论述等等。1984年以来刊登的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的文章和地图,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民族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办的语言研究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79年2月创刊,1979~1981年为季刊,1982年改为双月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者、教育者和工作者。现任主编为傅懋。  《民族语文》的宗旨是宣传国家关于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中的理论及实际问题。发表的文章还涉及翻译理论和技巧,双语研究和民族语文教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调查研究,以及国内外有关学术论著的介绍、评述等。《民族语文》先后设立了“中国民族文字”、“中国民族语言概况”、“中国民族语言话语材料”、“民族语言调查研究讲话”等专栏,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调查研究和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等诸语言的比较研究,起了促进作用。  此外,比较重要的语言研究刊物还有:《语言学论丛》,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1957年创刊,不定期,已出版13辑,主要刊登北京大学中文系师生的语言学论文,内容比较广泛,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学研究刊物。《语言研究》,由华中工学院中国语言研究所主办,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1981年7月创刊,半年刊,主要发表语言理论、汉语史、文字学、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等方面的论文,尤其重视语言学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是一种大型的语言学研究刊物。《语文研究》,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室主办,语文出版社出版,1980年 6月创刊,季刊,主要刊载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方言、语文教学、文字及文字改革等文章, 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研究刊物。《国外语言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国外语言学研究室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 2月创刊,先为双月刊,1981年改为季刊,主要刊载介绍、翻译、研究、评论国外语言学重要论著的文章。《中国语文天地》,由《中国语文》杂志社主办,语文出版社出版,1986年 2月创刊,双月刊,主要发表一般语文问题研究、语文应用、语文教学、语文评论、语文书刊评介等文章。《外语教学与研究》,由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研究所主办,1957年创刊,季刊,主要交流外语教学信息、评介国外语言学理论、推荐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成果。《语言教学与研究》,由北京语言学院主办,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1977年 2月创刊,先是不定期,后为季刊,主要刊登语言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汉语研究、 汉语和外语对比、汉语词汇统计、汉语句型分类、词义辨析、虚词铨释等文章,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有较大影响。《语文导报》,由杭州大学中文系主办,《语文导报》杂志社出版,原名《语文战线》,1985年 1月改为现名,月刊,内容包括语言和文学。语言学部分,主要刊登介绍、评论语言学研究新观点、新成果、新学科的文章,综述语言学各学科的研究情况和学术讨论情况。此外,还有延边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汉语学习》(双月刊),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主办的《语文现代化》 (不定期,已出8辑),中国写作学会主办的《写作》(月刊)等。  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刊物,主要有: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学习》(1977年10月创刊,月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学》(1979年 7月创刊,月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主办的《小学语文教学》(1980年 5月创刊,原为双月刊,1985年改为月刊)等。免责声明头条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头条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头条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意见反馈©2020

打开智慧之窗1-4册(合作编译),安徽科技出版社1991年汉字与古风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汉字文化学简论,贵州教育出版社1994年汉字古俗观奇──先民衣食住行新视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汉字与古代人生风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汉字文化综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合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异体字字典(副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无意的辉煌──汉字文化百谈(合著),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年汉字体态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古文字诂林(第一册至第十二册)(常务编委),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04年汉字的世界(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金文引得·春秋战国卷(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零距离看远距离——字词春秋,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金文今译类检·殷商西周卷(主编之一),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新汉字读本(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新概念成语词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甲骨文今译类检(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金文新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铁砚斋学字杂缀,中华书局2006年汉字——中国文化的元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异体字大系——篆书编(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文字中国》丛书五册(主编),大象出版社2007年汉字艺术(合著),大象出版社2007年字辨百题,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8年字脉:撩起汉字的面纱(主编),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一~三册(主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8-2011年。汉字的风景(合著),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1年中国出土简帛文献引得综录·郭店楚简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商周金文数字化处理系统(策划、总制作之一)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年战国楚文字数字化处理系统(策划、总制作之一)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从部分女旁字看汉民族古代风俗,民间文艺季刊1989年1期汉字中所见几个先民崇拜物,国风第1卷第5期《异体字手册》评介,辞书研究1989年4期汉字异体流变说(合著),汉字文化1989年4期从若干以弓箭形象构形的汉字看先民的弓箭崇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5期试论《说文解字》递训的价值,辞书研究1990年3期漫谈汉字形义联系的文化蕴涵,语文学习1992年11月“鱼”与“余”,语文学习1993年6月汉字品格与书法艺术,书法研究1994年1期在语言与文学的交接点上──语象论,书城杂志1994年4期“宇宙”说源,语文学习1994年5月试论汉字表义字素的意义变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2期汉字方形美学价值论,语言文化学刊15辑甲骨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考古与文物1997年1期论汉字体态的汉语范型, 语言文字学刊第一辑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2月部首意义三论,辞书研究1998年2期甲骨契刻与汉字体态的规整化,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1998年10月读《甲骨文诂林》兼论古文字考释工具书的编纂,辞书研究1999年5期隶书字形趋扁因由考,中国文字研究1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电脑对汉字的影响,语文建设2000年6期“氓”“流氓”与“盲流”,语文建设2000年12期《左传》“族”字考,语苑集锦――许威汉先生从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拉氏与孔氏,语文建设2001年2期从《左传》释《春秋》用语看“春秋笔法”的性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古文献与古文化研究专号“公子”的来历,语文建设2001年4期“贴”“帖”辨,语文建设2002年9期简说“古文字三级字符全拼编码检字系统”,辞书研究2002年第1期试论古文字信息化处理中“字”的处理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3期古文字信息化处理基础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语言研究2002年第3期金文原形字整理与金文字库建设,中国文字研究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汉字方形的书法美学内涵,书法2003年3期从出土文献书迹看“捺”的成因,中国文字研究4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常用字字理分类教学构想,语文论丛第8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名正·言顺·事成——由“萨达姆·邓·非典”引起的思考,《给城市洗把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说楚简帛文字中的“宀”及其相关字,中国文字研究5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应当注重异体字的历时特性,异体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也说“严在上,翼在下”之“翼”,考古与文物2005古文字论集三甲骨文部首改良刍议,载中国文字研究7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只”字新考——兼说楚简帛文字“人”的一个变体的形成因由,中国文字研究8辑,大象出版社2007年9月试说楚简新见字理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3期古文字在国际标准字符集中的编码与古文字通用数字化平台建设,杭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古文字异体字辑证,中国文字研究9辑,大象出版社2007年12月《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字形收录缺失拾零,辞书研究2008年2期说楚简文字中的*及其相关字,中国文字研究10辑,大象出版社2008年6月战国出土文献字频的初步研究,中国文字研究11辑,大象出版社2008年12月简说古文字异体字的发展演变,中国文字研究12辑,大象出版社2009年6月楚简帛文字内部差异初步研究,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第二十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5月网络时代古文字图书编辑一种探索——“文字网”关联书系编后,编辑学刊2009年3期简说部首的“识字”功能,语文学习2009年5期甲骨文字形规整化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5期字频视角的古文字“四书”分布发展研究,古汉语研究2009年4期西周春秋金文字频研究,语言科学2010年1期字频视角的古文字“四书”分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4期甲骨文结构的特殊现象:(韩)汉字研究(创刊号),2009年12月字频视角的甲骨文构件定量研究,(韩)汉字研究(2辑),2010年6月甲骨文字表《屯南》《花东》字形补遗,中国文字研究13辑,大象出版社2010年10月简论甲骨文字频的两端集中现象,语言研究2010年4期, 2010-10“吾大夫恭且俭,靡人不俭”补释,中国文字研究14辑,大象出版社2011年11月用数字化“激活”出土古文献宝藏,光明日报2011年11月9日楚简帛文字笔迹分析方法刍议 ——以《郭店楚简·五行》第10、11简文字异写分析为例,中国文字研究15辑,大象出版社2011年10月偏旁视角的先秦形声字发展定量研究,语言科学2012年1期出土古文字文献语料库建设刍议,(韩)汉字研究(3辑),2011年6月*为“曰”字避复草写说,中国文字研究1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汉字:浸润着历史的精灵,秘书工作2012年5期楚简帛文字信息呈示摭谈,第三届中日韩(CJK)汉字文化国际论坛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楚简“用字避复”刍议,古文字研究29辑,中华书局2012年10月西周金文用字避复再研究,(韩)汉字研究(3辑),2012年12月甲骨文同辞同字镜像式异构研究,中国文字研究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 《关于汉字古文字进入 ISO/IEC 10646 工作进程的建议》,国家语委 2003 年 11 月 20 日采纳。《关于确立古文字字库标准的可行性报告》,国家语委 2002 年 3 月 20 日采纳。《解决 GBK 生僻字输入难的对策研究》,国家语委 2001 年 3 月 20 日采纳。

  • 索引序列
  •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
  •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pdf
  •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社
  •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期刊
  • 中国文字研究杂志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