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字数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字数

发布时间: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字数

一、质量要求:来稿应具有一定学术水平。选题新颖、观点明确、论述严谨、材料翔实、文字简练。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产生的论文及关于湖北本土研究的文章,本刊优先采用。二、标题与作者姓名:文章正题一般不得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作者姓名之下应写明工作单位、地址、省、市(县)、邮编。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对论文内容梗概简明、准确、完整记述的短文,不加注释和评价性文字,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述语,一般每篇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四、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写于关键词之下,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五、正文:正文字数6000-8000字左右为宜。论文应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六、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主要指对文章篇名和内文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及补充说明,注释(用①②标示)一律采用当页脚注。参考文献依顺序附于文后。七、英译文 题名、作者名、单位、省、市(县)、邮编及摘要和关键词要译成英文并与中文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后。八、本刊有权压缩、删改文章,作者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末声明。来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是要评职称吗?写的是什么文章,一般是有核心期刊,国家期刊。省级期刊

这个要看你的文章的,是什么类型,什么风格的文章。要投到对应的杂志。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

(1986-2009)(一)明代国家制度研究《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50万字),华夏英才基金项目,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36万字,与杜婉言合作),国家社科基金七五重点课题子课题,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三届国家图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集体)。《论明代的君主集权制度》(10千字),《严嵩与明代政治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论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2万字),《文史》第33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明代的巡抚制度》(5万字),《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江西省高校优秀成果二等奖。《明代的镇守中官制度》(1万字),《文史》第40辑,中华书局1994年版,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明代的御马监》(5万字),《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江西省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明末购募西炮葡兵始末考》(6万字,与欧阳琛合作),《文史》第77辑,2006年第4辑,中华书局2006年版。《明代的四卫、勇士营》(1万字),《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论明代宦官的知识化问题》(2万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历史上的“奸臣”与“奸臣传”》(9千字),《文史知识》1988年第12期,《新华文摘》1999年第4期。《明代军队的编制与管理体制》(5万字),《明史研究》第3辑,黄山书社1993年版。《阳明史事三题》(5万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明代的户口食盐与户口盐钞》(1万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明代苏松江浙人“毋得任户部”考》(4万字),《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3万字),《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9期。(二)明清江西商人及地域经济社会研究《明清中央集权与地域经济》(36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56万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005年重印,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西通史·明代卷》(54万字,与谢宏维合作),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附:11卷本《江西通史》副主编,江西省社科重大课题。《明清江右商帮》(6万字),(香港)中华书局、(台湾)万象书局1995年版《明清江右商的社会构成与经营方式》(8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明清江右商的经营观念与投资方向》(5万字),《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明清西南地区的江右商》(4万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明清江右商与商事诉讼》(5万字),《南昌大学学报》1995年赣文化专辑《再论明代士人的“弃学经商”》(2万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江西传统商业盛衰论》(5万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明清湘鄂赣地区的食盐输入与运销》(9万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明清湘鄂赣地区的“淮界”与私盐》(8万字),《中国史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明清湘鄂赣地区的“讼风”》(3万字),《文史》第68辑,2004年第3辑,中华书局2004年版。《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几点商榷》(5万字),《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7年版。《“学而优则仕”:明清江西士人生存方式研究之一》(5万字),《赣学》第1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近代九江进出口贸易与江西市场》(5万字),《近代沿江经济战略研究论集》,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版。(三)明代市民文学研究及其他   《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36万字),中华书局2004年版,2005年重印,江西省高校优秀成果二等奖。《明成化皇帝大传》(30万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千古一人----苏东坡传》(18万字),21世纪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旷世大儒----王阳明传》(30万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弹指惊雷侠客行----港派新武侠小说面面观》(30万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从现存版刻看明代市民文学的发生发展》(5万字),《扬州大学文化研究所辑刊》第1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从现存版刻看明代市民文学的地域分布》(8万字),《明史研究》第6辑,黄山书社1999年版《明清小说与明清社会》(9千字),《文史知识》1988年第12期。《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海外中国学》(5万字),待发。《“定法”与“定论”:历史研究方法论二题》(1万字),《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略论汉初的同姓分封与削藩》(1万字),《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院》1989年第4期。《略论青苗法的推行与效果》(5万字),《南开学报》1988年第6期。三、论著编年(1996-2008)1986年《明代的户口食盐与户口盐钞》,南昌:《江西师大学报》1986年第3期。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获江西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87年《明代内阁的票拟制度》,南昌:《江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4期。《新华文摘》辑目。《略论汉初的同姓分封与削藩》,南昌:《南昌职业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1988年《明代的巡抚制度》,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获江西省高校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略论青苗法的推行及效果》,天津:南开大学《南开学报》1988年第6期。人大资料中心《宋辽金元史》复印。《明清小说与明清社会》,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88年第12期。收录于《漫话明清小说》,中华书局1992年。《“内阁始于东汉”说质疑》,南昌:江西省社联《争鸣》1988年第3期。《“江浙”辩》,南昌:江西省社联《争鸣》杂志1988年第5期。1989年《论明代的君主专制》,江西省社科院:《严嵩与明代政治》,上海:上海社科出版社1989年。《江右商略论》,南昌:江西方志办《江西方志》1989年第2期。1990年《论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第33辑。《论明代宦官的知识化问题》,南昌:《江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从明末农民战争看汉族地主阶级》,四川省社科院:《第二届国际明末农战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1991年《弹指惊雷侠客行——港派新武侠小说面面观》(著作),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明清江右商的经营观念与投资方向》(合作,第一作者),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人大资料中心《经济史》复印,获江西省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明代的知识宦官》,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1年第7期;收录于《中国历史百题》,中华书局1993年。《明代内阁建置的几个问题》(署名刘礼芳),南昌:《南昌职业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1992年《明清江右商的社会构成与经营方式》(合作,第一作者),北京: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人大资料中心《经济史》复印,获江西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王守仁的个性与明代士风》,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2年第7期;收录于《93海峡两岸明清史学术会论文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林世界与历史真实》,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2年第12期。《明代吉安的诉讼》,南昌:《南昌职业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1993年《明代的四卫、勇士营》,南开大学:《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会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中国秦汉史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12期。《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江右商帮》(合作,第一作者),厦门: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再论明代中后期的弃学经商之风》(合作,第一作者),南昌:《江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1994年《(明)成化皇帝大传》(著作),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明代的镇守中官制度》,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第40辑。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获江西省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明代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中国明史学会《明史研究》第3辑,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摇篮”说》,南昌:《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赣文化专辑。《地域文化与江西商业文化》,南昌:南昌大学《赣文化研究》第1辑。1995年《明清江右商帮》(著作),香港:中华书局1995年;台湾:万象书局1995年。此为中国商业史学会重点课题“中国十大商帮研究”的子课题。《千古一人——苏东坡传》(著作),台湾:国际村文库1995年。《论正史<奸臣传>》,香港:香港大学国际明史学术会宣读论文,1995年12月。《江西士大夫与明代政治》,江西省社科院:《江西名人研究》,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第3期。《明清江右商与商事诉讼》,南昌:《南昌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1996年《中国政治通史·明代卷》(著作,第二作者,与杜婉言合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为国家社科七五重点课题,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中国社科院首届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1997年《千古一人----苏东坡传》(修订版),南昌:21世纪出版社1997年。《明代的御马监》,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获江西省高校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近代九江的进出口贸易与江西市场》,中国商业史学会:《近代沿江经济发展论集》,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几点商榷》,中国明史学会:《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会论文集》,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明代统治者对佛道二教的利用与限制》,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7年第9期。1998年《从现存版籍看明代市民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会宣读论文;长春:1997年8月;《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会论文集》,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扬州:《扬州大学文化所辑刊》第一辑,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王阳明与江右王门学派》,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8年第1期。《明代的乡试、会试与殿试》,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8年第4期。《历史上的奸臣与奸臣传》,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8年第12期;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1999年第4期转载。1999年《八十年代以来关于明清时期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研究的回顾》(二人合作,为第二作者),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4期。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从现存版籍看明代市民文学的地域分布》,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建系七十周年国际学术会宣读论文,1997年12月;中国明史学会《明史研究》第6辑,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3月。2000年《旷世大儒——王阳明传》(著作),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一个儒学实践者的悲喜剧》,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0年第9期。2001年《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著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成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2005年重印。获江西省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明清湘鄂赣地区的食盐输入与运销》,厦门: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九届国际明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2002年《明清中央集权与地域经济》(论文集,第二作者,与欧阳琛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庐陵文化中的异端文化》,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2年第9期。2003年《阳明史事三题》,南昌:《江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新华文摘》2003年24期摘要。2004年《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著作),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005年重印。获江西省高校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明代苏松江浙人“毋得任户部”考》(合作,第一作者),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获江西省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明清湘鄂赣地区的“讼风”》,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第68辑(2004年第3期)。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论点摘要。《明代文化专制三议》,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4年第12期。2005年《一段历史、一段水土与一方人----走进明朝的江西》(合作,第一作者),广州:广东省社联《粤海风》2004年第1期。收录于江西人民出版社《第三只眼睛看江西》(胡平编),2005年。《谷霁光教授的学术经历与学术个性》,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人大资料中心《历史学》复印。2006年《明末购募西炮葡兵始末考》(第二作者,与欧阳琛合作),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第77辑(2006年第4期)。《明清湘鄂赣地区的“淮界”与私盐》,北京: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2007年《“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9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2期摘要、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地域文化与江西传统商业盛衰论》,南昌:《江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1期。《明代前期荒政中的腐败及对策》(第二作者,与萧发生合作),《北方论坛》2007年第1期。《历史研究方法论二题》,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6期摘要、人大资料《历史学》复印。2008年《成化皇帝大传》(著作,修订本),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明代国家权力及运行机制》(著作,华夏英才基金项目结题成果),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另,在《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南昌晚报》和《农业考古》、《民主》等报刊发表史学评论、史学杂文约100篇,篇目从略。

扬州大学学报有四种,都是很正规的刊物,有的还是核心期刊 期刊名称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被引次数 1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核心】 890 532 14939 2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519 331 8716 3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05 256 6570 4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核心】 412 236 4429

有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法商研究,政法论坛。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省级是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

要看看你是谢什么类型的杂志了~~~不过都可以试试的,起码能锻炼自己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字

打电话问问吧主  编:顾铭洪地  址: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邮政编码:225009电  话:0514-7971856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格式

扬州大学和江苏大学两所院校综合实力相差不大,都是江苏省比较好的本科院校。

从学校层次看,江苏大学和扬州大学都是省属重点,没有多少差别。 不过, 从师资总量、大学规模、博士点、硕士点等看,扬州大学总体要多于江苏大学,因此很多以规模为主要指标的民间大学排名中,扬州大学要高一些。 此外,就是国家重点学科或特色专业拥有数量,扬州大学也相对突出。学校整体也是按211工程标准建设,这些可能在比较中也是优势。 不过,大学都有各自特色。扬州大学文科相对比较突出,江苏大学有偏工科特色。

打电话问问吧主  编:顾铭洪地  址: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邮政编码:225009电  话:0514-7971856

扬州大学和江苏大学各有优势专业。1、扬州大学王牌专业名单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一期建设:汉语言文学、农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车辆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2、江苏大学王牌专业名单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电气化、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医学检验技术和公共事业管理。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思想政治教育、复合材料与工程、工商管理、产品设计和药物制剂。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

打电话问问吧主  编:顾铭洪地  址: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邮政编码:225009电  话:0514-7971856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5亿多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共有3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与该校共同完成的“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首,由该校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成绩同样喜人,学校的“农科教结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苏北基地为中心,辐射苏中、苏南的格局,在服务“三农”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002-2013年期间,学校共有4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2013年,在ESI评价的22个学科中,学校共被ESI收录论文3672篇,被引23142次,篇均被引频次为3,在全球排名前1%的5039个研究机构中,总被引次数位居第1664位。学校的“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被评定为首批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该刊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该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苏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儒商研究”、“扬州文化研究”、“女性文学多棱镜”、“审美新视角”等特色栏目。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该刊为综合性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类问题,既发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性研究论文,也刊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内容覆盖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该刊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教育文摘周报》、《新华文摘》等都不同程度地转载、摘引该刊所发论文。该刊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该刊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理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等门类的学术论文。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被美国《数学评论》(MR)、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德国 《数学文摘》(ZBL)、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等国内外著名检索期刊收录。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收录。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原《江苏农学院学报》、《江苏农业研究》)该刊是综合性农业与生命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 该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S、英国CABI、动物学记录(ZR)、美国DIALOG、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国内所有以”中国”名头出版的农业文摘类期刊和部分医学文摘期刊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作为一次文献源期刊收录。2002年以来多次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学术类一等奖),蝉联”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图书馆藏 截至2014年9月,全校拥有文献402万余册;年订购中文报刊3376种,原版外文期刊548种。馆内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目录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大型文献,馆藏中苏北方志较为齐全,文史、农业、烹饪类文献具有特色,敦煌学资料丰富。馆内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中国期刊网镜像站、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EI、PQDD、IEEE/IEE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40种,折合电子文献7万册。

是要评职称吗?写的是什么文章,一般是有核心期刊,国家期刊。省级期刊

有《火花》、《读者》、《萌芽》、《公主志》、《花样》

  • 索引序列
  •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字数
  •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
  •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字
  •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格式
  • 扬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