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节庆活动文献综述

节庆活动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

节庆活动文献综述

火把节  古代传说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民族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  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在著名的航天城、“月城”西昌,聚居在那里的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交、射箭的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其中较为普遍的几种说法是:  一、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  二、书伦撰修《西昌县志》载:……唐开元间,有邓耿诏者,六诏之一也。南诏欲并五诏,因星回节召五诏令饮于松明楼。邓耿妻慈善,惧难止夫勿行,不听,乃以铁钏约夫,背而别。比至南诏,火其楼,诸诏寻夫骸不可识,独慈善以钏故将其骸以归。南诏异其惠,以币聘之,善以夫未葬为辞,既葬乃于樱城自守。南诏以兵围之,三月食尽,善盛服端坐饿以死,南诏寻悔,旌其城曰德源。今滇俗6月24日,比户所松焉。燎长丈余,入夜争先燃之,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卜之丰歉。戚友会聚,剁牲饮酒,夷汉同之……。正如《西昌县志文艺志》(建昌竹枝词)所载:赴宴先知去不回,柴楼烟冷尚余哀,而今火树沿成俗,忍使冰心化作灰;慧心早卜去难回,赠到金杯隐自哀。千古人犹照亮节,吞来六诏已成灰。  三、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战胜,狼狈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开弄是非,于是天神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人间,遣派大量的害虫到地上糟踏庄稼,危害人民,人们点燃火把到田间驱除虫害,战胜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火把节探源  山寨里的火把节之夜  一年一度的民族节日火把节又到了。关于这一节日的来源,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有一种新的观点:这个节日来自于古老的历法,与炎帝有关———  扑朔迷离的传说  云南省的彝、白、僳僳、纳西、普米、哈尼等少数民族,有一个共同的节日—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彝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天上的大力士与地上的大力士相约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摔跤,结果天上的大力士摔死了,天神大怒之下,派蝗虫到人间讨回命债。蝗虫吃光了地上的植物,人们用火把烧死蝗虫,但蝗虫越来越多,只好与天神达成协议,人间每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给天神赔偿犏牛、羯羊、鸡、鸡蛋、蘸水等物,白天用阳光照着赔,夜间用火把照着赔。从此,火把节流传下来(《新编丽江风物志》)。  丽江纳西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玉皇大帝不满人间比天上好,派火神去烧毁人间,火神来到人间,看到一个白发老人背着一个大孩子,牵着一个小孩子,天神问为什么不背小的背大的,老人说大孩子是哥哥家的,哥嫂都死了,我应该更疼爱哥哥的独生子。火神被感动了,回去玉皇大帝说已经烧掉了。后来,玉皇大帝想看看烧掉的人间,才发现人间更美了,他杀死了火神,但火神拯救人间的心没有死,一滴心血跳出天门,落到雪山脚下一座庙里,被和尚用红布包好,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傍晚,血滴变成小娃娃对大家说,玉皇大帝要来放火,只有家家门前点起火把,一连点三个晚上,才能过玉皇大帝,免除灾难。于是人们都点起火把,过了玉皇大帝。人们为了纪念火神,同时防备玉皇大帝,年年到这时都点火把。(《新编丽江风物志》)。  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传说:“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  昆明、大理还有唐代慈善夫人及火烧松明楼的传说。  各民族火把节的节日名称相同,过节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不同的传说后面,火把节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或相近的源头。  火把节:古老历法的“活化石”  火把节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五代时蜀国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编事·震旦》记载:唐时南诏(指南诏国统治者)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  “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  《禄劝县志》载:“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星回于天除夕也。会饮至旬余不息,犹汉人之春宴相聚也。”陆次云在《峒溪县志》中也说“六月二十四日为年”。纳西族也说“冬季春节为大,夏季火把节为大”。这些记载,表明火把节不仅与中国古代的星回节有关,而且与古代云南少数民族过年有关,是远古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上述火把节和星回节的资料中,《礼记》和《玉溪编事》中所讲的星回节都在冬季,不在夏季。而《禄劝县志》和《峒溪县志》讲到星回节和火把节都是过年的节日,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前后一两天。怎么会有两个时间和时令完全相反的星回节?火把节是不是过年的节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也就找到了火把节的真正源头。  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有一首著名的长诗《豳风·七月》,讲农人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其中的月、日两个字,使许多读《诗经》的人伤透脑筋,———诗中讲了一年共十个月(而不是十二个月)的农事。又反复讲到“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这四天,却又不讲其他的日子,后人读起来很吃力。原因是诗中涉及一个古代历法的问题,与古代的星回节(火把节)密切相关。  中国远古时代使用的历法,与现在所用的罗马历法(公历)和阴历历法(农历)并不相同。《七月》讲一年之内的农事活动,只涉及十个月,原因是当时以“一年十个月,一月36天,5天为过年日”的古历法“火历”记年记时。所以诗中的农夫既讲一年十个月之中所作的全部农事,也讲过年那几天的事情。“七月流火”之“火”,古人又称之为“大火”、“商星”、“鹑火”、“大辰”,指的是苍龙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颗星(心宿),并认为“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宋史·天文志·三》)”,因而设专人“火正”,把它作为天象观测的主要对象和编制历法的依据,制定出“大火南中”之月(六月)为正月的“火历”(庞朴《火历初探》)。在以“火历”纪年记时的远古时代,“大火南中”的六月,正是旧年到头新年开始的“岁末年首”。一年十个月,一个月36天,剩下的5天为过年日,时间正是火把节期间。正因为是“火”星回到一年起始的正中天,所以叫做星回节。“火历”的历史痕迹,还保留在“天上有十个太阳”的神话传说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常识之中。  这种历法一直使用到后羿时代。《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这个神话:它实际上讲的是废止“火历”的历法变革,射下九个太阳,而留下一个太阳的传说,是对废除“火历”,采用太阳历的模糊记忆。而与后羿有关的“嫦羲(嫦娥,神话中是后羿之妻)生下十二个月亮”的传说,则标志着太阴历的诞生。天干地支相配的纪年法,其实也是阴历对火历批判与吸收的结果———十是火历的月数,十二是阴历的月数,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的结果,形成六十年一甲子(周期)的纪年法。  火把节:对炎帝及火崇拜的永恒记忆  火历或者叫做十月历,是中国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许多远古先民都使用过的古老历法。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的炎帝。《管子·轻重篇》说:“炎帝作钻燧生火”。《左传·昭公十九年》说:“炎帝氏以火纪(记年),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死而为灶”。《尸子》说:“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史记·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  这些记载不仅说明炎帝发明了用火(钻燧生火),发明了火历(火师而火名),他是所有以羊(姜姓)、牛(人身牛首)、火(火师)为图腾和姓氏的部落先民的共同的祖先(姜姓其后),而且他还是崇拜火神(死而为灶)的远古部落的共同祖先,观测星辰———发明用火———教民耕种———死为灶神都统一在炎帝身上,应该不是偶然的。  因此,古代有了两个星回节,即“大火”最正和最偏的时节,一个在夏季,一个在冬季;其中夏季的星回节,是所有古羌(古代羌姜同义)部落后裔和与古羌部落有密切关系的远古部落后裔共同的“年节”,是他们过年的节日。这个节日的活动,与牛、羊、火等图腾崇拜和祖先神崇拜有关。实际上,现在过火把节的许多民族,都与远古的羌人有关,他们或者是古羌人的直系后裔,或者是与古羌人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先民的后代,或者是古羌人与其他远古部落融合后形成的新的民族,他们都因为与古羌人的关系,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帝,也拥有共同的图腾,那就是牛、羊、火。同时有了共同的节日,那就是火把节———古代的星回节。也有了共同的节日内容———斗牛、杀羊、点火把、放天灯等等,实质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纪念自己的古代祖先———炎帝,崇拜自己远古的图腾———牛、羊、火,回忆自己的远古历史———刀耕火种。  十月为一年,一月36天,另有5天过年日的古老历法,至今还留存在属于古羌人后裔的某些民族(比如彝族)中。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火把节四说  据传,农历6月24日,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届时,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  鹤庆西山片的白、彝族群众,每到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种“太阳”活动。是日,人们在“打歌”场中心竖棵大火把,火把四周,堆放着堆堆干柴。火把正前方栽着一截经认真挑选、干燥易燃的树桩作为太阳的象征。太阳冒山之际,早已汇聚在场子中的人们,各拿一根精选的小木棒,依次到“太阳”上“钻”木取火。不管谁“钻”出了火星,众人便蜂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干树枝叶“接”点火种。并想法把火种移到柴堆上,把柴堆点燃。随即,各人用一把小火把从火堆上点燃火种,带回家中把各家的火塘点燃,称之种“太阳”。太阳落山后,人们全汇聚到“打歌”场,在白日燃烧的篝火上再次点燃大火把。随之,环火把、火堆“打歌”,歌颂火给人的幸福,通宵达旦。  耍火  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祭颂火神  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为了子孙和与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  节日一大早,人们便在各自的村寨口,栽埋一棵大松树,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树上挂满小火把,村中有多少人口,就要在树上挂系与人口数相符的小火把。下午用牲礼祭过“化身”后,由村中年岁最高的一老妇人将“化身”点燃。参加活动者,各从“化身”上取下一把小火把,也在“化身”上将其点燃。尔后,众人在老妇人的带领下,环“化身”跳起锅庄舞,歌颂昂姑咪献身传火的功绩。礼赞过“化身”后,各人相约成组,手舞火把,穿舞于村寨、田野、山林间放声高歌。祈求火神昂姑咪赐福,庇佑全村人人畜兴旺、五谷丰盛、村寨平安、事事如意……  舞火唱种黄坪乡是鹤庆县的一个热区,物产富庶。据传,这里的居民是当年孔明和孟获在此屯军留下的后代。这块沃土是当年孔明与孟获结盟时共同开垦出来的。并在6月24日晚点火夜战,首次播下了五谷之种,荒甸从此变成了良田。为了纪念这一日子,每到这一天,后人就要点火把夜战播种小春作物。是时,老人和孩子们手舞火把,环田地歌舞助兴,青年人在田间播种。劳动生产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另有一番风味。

内容推荐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中关键的内容之一,如何撰写条理清晰和规范的文献综述是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本书通过对近二十篇文献综述案例的分析,指出了在文献综述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对文献的简单罗列、不恰当的综述线索、逻辑混乱和不严密,以及没有基于文献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等。此外,本书对如何在文章的引言、文献回顾、研究方法和结果讨论等部分结合文献进行综述做了详细的阐述。本书可供管理学领域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涉足学术研究的本科生参考。此外,刚刚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尚未接受规范学术研究训练的管理学研究人员也会受益匪浅。当然,从事社会学、心理学和其他人文科学的研究人员也将从中得到启示和帮助。 目录前言第一章 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文献综述第一节 学术论文的结构第二节 文献综述的目的、文献来源以及对文献的有机整合第二章 文献综述案例评述:纯文献综述类型的文章第一节 案例一:中国旅游节庆活动研究综述第二节 案例二:国内外主题公园研究综述第三节 案例三: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财政危机问题的研究综述第四节 案例四: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五节 案例五: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动态分析和趋势预测第六节 案例六:产业集群研究综述第七节 案例七:商店价格形象第八节 本章总结第三章 文献综述案例评述:实证研究类文章第一节 案例八:快速消费品代言人内在特质对于代言效果的影响显示全部信息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文献综述:第一节 学术论文的结构:虽然每位作者在写作学术论文时可能偏好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学术期刊对于文章的结构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一般来说,一篇学术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部分。一、文章题目、摘要和关键词:1.题目文章的题目在实质上就是一篇论文的“名字”。一般要求用作者简单的文字将论文所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核心思想表述出来,例如“降价表述方式与消费者感知的降价幅度和购买意愿”。许多学术期刊对题目的字数都有限制,这就要求作者必须避免多余的、不相关的字眼,言简意赅地直接表明主题,让读者看了题目后能够大概了解论文的主题和讨论的关键问题。有时作者会感觉到用简短的主标题较难表达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需要进行一些补充,这个时候往往会采用副标题的形式。如“影响被赞助活动和赞助品牌间形象转移的因素——基于蒙牛酸酸乳赞助超级女声的实证研究”。在确定论文题目的时候,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作者往往将题目定得过宽、过大,希望利用这种题目引起读者对于研究的关注,例如“我国消费者的价格感知行为研究”。这是一些研究人员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因为这样过于宽泛的题目会让读者难以把握文章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一个泛泛的、比较宏观的题目也不能准确地表述出作者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例如,相比“降价表述方式与消费者感知的降价幅度和购买意愿”,“我国消费者的价格感知行为研究”这个题目就没有能够抓住“降价表述方式”、“消费者感知的降价幅度”和“购买意愿”这几个所要研究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我国消费者”和“价格感知行为”这两个概念非常宽泛。首先,一般的研究都不可能将对一个样本的研究推广到我国消费者这个整体人群;其次是价格感知行为的内涵很宽,不能落实到对降价幅度的感知和购买意愿这两个具体的问题上。

胡小平: 《火的圣典:凉山彝族火把节》,载《文化交流》2003年第6期。 徐文仲: 《彝族火把节》,载《贵州档案》2002年第2期。

节庆活动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么文献综述也叫做文献述评的原因。

去网上拉几篇相关的文献来,凑一块,哎。。。我也在写啊,,改了好几遍了,老师不让过。。。。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 情人节和七夕节比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节日被中国人所接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中国人现在用近乎狂热的热情过起了圣诞节一样,情人节也已经悄悄渗透到了无数年轻人们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  二、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中西方文化交流日渐广泛的背景下,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已传入中国并呈现出在几乎所有社会群体中扩散的趋势,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国人对洋节的热情更甚于传统节日。尤其是西方圣瓦伦丁节在中国的盛行,对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礼俗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以乞巧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习俗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七夕节面临着生存困境。  前人通过分析比较指出趋于彼此融合中的各国节日文化、节日风俗中鲜明的民族特色才是节日的永恒魅力、民族特色才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特征。挽救七夕节,不能盲目效仿西方情人节。研究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继往开来,只有发掘本民族节日文化的内涵,对节日文化进行革新,认识到与传统节日相随的传统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构成诸要素中最具普泛性、丰富性的要素,抓住这个主题要素,即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才能共同实现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创造再生,使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文献中更多的是从节日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符号角度出发比较分析,通过阅读分析这些文献,我得到了相应的启发,传统的七夕节的衰落和情人节的热捧有着鲜明的社会性意义,也让我认识到这一现象是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出现的,不仅仅是我们有这类现象,其他处于文化弱势的国家也同样如此,从而启发我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交流中提升软实力的角度分析两个节日的差异。  三、情人节与七夕节的缘起与发展  曾几何时,西方的情人节已经悄悄渗透到了中国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而且大有越来越狂热之势。由此,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了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人的情人节——七夕节。虽然两个节日属于相同的类型,都是有情人代表爱情的日子,但他们的缘起与发展,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  (一)情人节的由来  情人节的来由,众说纷纭。比较公认的来历是,传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Claudius)。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伦丁(Valentine)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伦丁的祈祷。  这一时代,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  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  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天作为“情人节”。所以在英语中,情人节的直译就是“圣瓦伦丁节”。  (二)七夕节与牛郎织女  七夕节则起源于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一个非常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双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嫂一起过日子。嫂嫂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活。一年秋天,嫂嫂逼着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够回家,牛郎无奈地只好赶着牛离开了村庄。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两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以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件事很快就让天帝知道了,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了。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了以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它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了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已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飞上天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到了织女,谁知却被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而哭。他们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纷纷飞来,搭建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他们两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  后来,每年一到七月初七,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已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已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姻缘,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四、追捧与冷遇  通过上文的背景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的情人节与中国的七夕节属于同一类型的纪念性节日,只是西方的情人节充满了宗教般神圣色彩,而中国的七夕节则具有神话般的浪漫氛围,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文化蕴含。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中,西方的情人节也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可是当这样两个节日在中国大地上相遇、碰撞时,他们却具有了大相径庭的命运。  西方情人节在近几年成为很多年轻人热衷的节日,对它的重视几乎到了夸张的地步,甚至连很多外国人也觉得中国人的情人节过得有点太疯狂。可以说,过与不过情人节,似乎成了检验一个人是否时尚的反映之一。与此相对,中国传统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七夕节则日益受到冷落。舶来的节日成了香饽饽,而本土的节日则有意无意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为何中国的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的情人节?其原因很多,不能单一的认为是某个方面所造成的。简单分析一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西方文化的侵染,使得中国人熟悉和了解了西方的情人节。其实,不仅是在我国,在许多亚洲国家都是如此。比如在日本,情人节时女性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而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白色情人节回赠礼物给女性以表衷肠等。可见,西方的情人节,不光是在中国,甚至是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节日了。这也是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浸染的同时,作为经济的附属品的文化也如同好莱坞一样传播并占据了新一代青年人的身心,新一代青年人在追求西方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自然而然的追随着西方的文化潮流。  其次是西方节日传入我国,是全球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结果,也是现在众多商家疯狂炒作的结果。无论是我国还是日本等东方国家,情人节都和大众传媒及众多商家的疯狂炒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众传媒之所以炒作,是因为很多标榜为精英文化的传媒执掌者一向以西方文化为追求导向,素以西方文化为自己的精英文化标向,商家之所以炒作,原因很简单,就是为利益所趋。为了获取利益,对于他们来说,节日是越多越好。因为每一个节日,这些商家都会借机会向年轻人促销商品,总使得某些商品为之畅销。像情人节那天,玫瑰和巧克力之类的商品甚至于畅销到许多商家断货的地步。越是畅销,他们就越是哄抬物价而从中牟利。  最后是西方情人节的内容更适合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潮流。像我国的七夕节,其内容有待更新,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如元宵节也只是吃元宵,赏看焰火,无其他节目,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进一步而言,在经历了文革的断代、改革开放的潮流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产生割裂现象,新一代年青人所接触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已经极为淡薄,甚至很多年青人都不知中国众多传统节日的由来,和西方情人节相比,似乎使人无法喜爱。火红的玫瑰花,让人心花怒放,即使是一个外表冷漠,不懂浪漫的女人人,也会被那一束束火红的玫瑰花所感染。而巧克力迷人醇香的味道,是爱情的味道。璀璨无瑕的钻石,更是象征着尊贵与爱情的坚贞不渝。随着时代的变化,情人节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和丰富,像什么烛光晚餐、情人约会等等。这些东西,又如何不令年轻人所追捧呢?  相比之下,中国的七夕节走向没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现代元素符号。传统的“七夕节”是有一定的仪式的:夜晚设香案、置瓜果、迎巧娘(织女),少男少女学习模仿男耕女织,此谓之“乞巧”。主要是祈求得到忠贞爱情与美满家庭。七夕节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如“种生”,就是人们把红豆、绿豆、小麦等浸于碗中,等待出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求子”;“彩线”就是姑娘们以各色彩丝,穿针引线,进行比赛;“瓜果”就是茂盛的瓜果架下,少女们偷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以求日后获得千年不渝的爱情。“红豆、彩线、瓜果”,这些习俗在形式上过于传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我们可以加以改良发展来为今天所用。“七夕节”备受冷落是一种传统的断代,一个重要原因是“七夕节”没有一个统一的且适合年轻人活动的载体。而西方情人节,有情男女相互送鲜花、巧克力,这样的载体既简单而又浪漫。“七夕节”活动大多适合在乡下进行,从而很难被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所接受。  两个节日相对而言,一个是具有西方外露表白的奔放特性,另一个是含蓄内敛的中国传统风情,而当今时代的年青人在西方文化的浸染下成长,在感情表达方式上也趋向于西方的个性张扬,甚至以此为荣。失去了父辈对传统节日的引导下自然导致情人节的热捧与七夕节的冷遇。  五、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优势  情人节与七夕节的一冷一热对比鲜明。那么,问题也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如何正确看待不同的节日?如何扭转畸轻畸重的节日偏好?更深层次的考虑,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自身优势?  依笔者之见,在以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提升其各自文化的内涵与张力。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实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向当代性过渡。每一种节日文化都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更是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现阶段我们面临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日显苍白的困境,因而要挖掘并提升传统节日文化中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化精神,使其顺利实现当代意义上的调试。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创新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也就是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有效实现节日文化的当代传承。符号的传达关系和传达功能不仅要受到符号使用者的限定,还要受符号使用环境的制约。所有的节日符号系统的传达意义和传达功能,要受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及各民族的文化心理环境的影响。[11]适应这种经济发展及转变的民俗活动就自发地得到保存和发展,而主要以早期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活动因难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基石而逐渐式微和消亡。因此,要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过渡,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中恢复其应有的地位,在全球化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语境中获得话语权,就需要创新传统节日的符号品牌,以使得它不仅能够被本国民众所接受,也能够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一定的民族特色和优势地位,才不至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归于沉寂。  因此,在挖掘与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我们需要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特色,走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之路。这也是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自身优势的内在要求。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西方节日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节日的西化现象日益凸现,本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日渐式微以及失去其民族个性的危机。这种局面也为我们保护本土节日文化,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个性敲响了警钟。  最后,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还需要与西方的节日文化进行和谐对话。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不同,西方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注重个性的张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参与性等,体现的是一种平等自由、充分展现自我国的精神面貌。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也填补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某些空白。因而,对于西方节日文化,既不能盲目推崇,也不能任意否定,而是要与之进行相互互动,吸收其能优化本土节日文化的元素,为本土节日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和丰富的营养。通过异质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既坚持了民族个性又创生了世界品格,有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焕发生命活力。这不仅阻挡了传统节日文化在我国日渐式微的现状,而且也将为传统节日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某种可能性。  六、结语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与竞争日益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相互碰撞中。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已经逐渐被对方所接受和容纳。但是,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则是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相互碰撞与冲击的典型例子。受风靡中国的西方情人节的冲击,作为中国民俗大节之一的七夕节,近年来处于濒临消亡的状态。如何在西方情人节在中国日趋盛行,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对自身传统节日丧失应有的温情与敬意的今天,使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发挥应有的伦理文化意义,是现在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很多人开始反思七夕节走向式微的原因,力图挽救中国传统节日礼俗文化。挽救七夕节,不能盲目效仿西方情人节。官方与民间应该通力合作,创设各种条件,使七夕传统节日既不失其文化意蕴,又在新时代下增添新的载体和新的方式,使年轻人在尽情享受西方情人节愉悦的同时,不忘记自己的民族节日七夕节,在对洋节多一份宽容的同时,对传统节日多一份温存和敬意。因为在节日的背后,是我们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认同与尊重

节庆活动文献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么文献综述也叫做文献述评的原因。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要把握四点: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二、文献综述要文字简洁,尽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说清楚,从原始文献中得出一般性结论。三、文献综述不是资料库,要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确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其内容是围绕课题紧密组织在一起,既能系统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又能反映研究内容的各个方面。四、文献综述的综述要全面、准确、客观,用于评论的观点、论据最好来自一次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医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临床科研选题及进行临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节事活动文献综述

火把节  古代传说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民族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  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在著名的航天城、“月城”西昌,聚居在那里的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交、射箭的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其中较为普遍的几种说法是:  一、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  二、书伦撰修《西昌县志》载:……唐开元间,有邓耿诏者,六诏之一也。南诏欲并五诏,因星回节召五诏令饮于松明楼。邓耿妻慈善,惧难止夫勿行,不听,乃以铁钏约夫,背而别。比至南诏,火其楼,诸诏寻夫骸不可识,独慈善以钏故将其骸以归。南诏异其惠,以币聘之,善以夫未葬为辞,既葬乃于樱城自守。南诏以兵围之,三月食尽,善盛服端坐饿以死,南诏寻悔,旌其城曰德源。今滇俗6月24日,比户所松焉。燎长丈余,入夜争先燃之,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卜之丰歉。戚友会聚,剁牲饮酒,夷汉同之……。正如《西昌县志文艺志》(建昌竹枝词)所载:赴宴先知去不回,柴楼烟冷尚余哀,而今火树沿成俗,忍使冰心化作灰;慧心早卜去难回,赠到金杯隐自哀。千古人犹照亮节,吞来六诏已成灰。  三、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战胜,狼狈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开弄是非,于是天神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人间,遣派大量的害虫到地上糟踏庄稼,危害人民,人们点燃火把到田间驱除虫害,战胜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火把节探源  山寨里的火把节之夜  一年一度的民族节日火把节又到了。关于这一节日的来源,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有一种新的观点:这个节日来自于古老的历法,与炎帝有关———  扑朔迷离的传说  云南省的彝、白、僳僳、纳西、普米、哈尼等少数民族,有一个共同的节日—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彝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天上的大力士与地上的大力士相约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摔跤,结果天上的大力士摔死了,天神大怒之下,派蝗虫到人间讨回命债。蝗虫吃光了地上的植物,人们用火把烧死蝗虫,但蝗虫越来越多,只好与天神达成协议,人间每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给天神赔偿犏牛、羯羊、鸡、鸡蛋、蘸水等物,白天用阳光照着赔,夜间用火把照着赔。从此,火把节流传下来(《新编丽江风物志》)。  丽江纳西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玉皇大帝不满人间比天上好,派火神去烧毁人间,火神来到人间,看到一个白发老人背着一个大孩子,牵着一个小孩子,天神问为什么不背小的背大的,老人说大孩子是哥哥家的,哥嫂都死了,我应该更疼爱哥哥的独生子。火神被感动了,回去玉皇大帝说已经烧掉了。后来,玉皇大帝想看看烧掉的人间,才发现人间更美了,他杀死了火神,但火神拯救人间的心没有死,一滴心血跳出天门,落到雪山脚下一座庙里,被和尚用红布包好,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傍晚,血滴变成小娃娃对大家说,玉皇大帝要来放火,只有家家门前点起火把,一连点三个晚上,才能过玉皇大帝,免除灾难。于是人们都点起火把,过了玉皇大帝。人们为了纪念火神,同时防备玉皇大帝,年年到这时都点火把。(《新编丽江风物志》)。  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传说:“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  昆明、大理还有唐代慈善夫人及火烧松明楼的传说。  各民族火把节的节日名称相同,过节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不同的传说后面,火把节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或相近的源头。  火把节:古老历法的“活化石”  火把节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五代时蜀国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编事·震旦》记载:唐时南诏(指南诏国统治者)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  “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  《禄劝县志》载:“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星回于天除夕也。会饮至旬余不息,犹汉人之春宴相聚也。”陆次云在《峒溪县志》中也说“六月二十四日为年”。纳西族也说“冬季春节为大,夏季火把节为大”。这些记载,表明火把节不仅与中国古代的星回节有关,而且与古代云南少数民族过年有关,是远古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上述火把节和星回节的资料中,《礼记》和《玉溪编事》中所讲的星回节都在冬季,不在夏季。而《禄劝县志》和《峒溪县志》讲到星回节和火把节都是过年的节日,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前后一两天。怎么会有两个时间和时令完全相反的星回节?火把节是不是过年的节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也就找到了火把节的真正源头。  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有一首著名的长诗《豳风·七月》,讲农人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其中的月、日两个字,使许多读《诗经》的人伤透脑筋,———诗中讲了一年共十个月(而不是十二个月)的农事。又反复讲到“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这四天,却又不讲其他的日子,后人读起来很吃力。原因是诗中涉及一个古代历法的问题,与古代的星回节(火把节)密切相关。  中国远古时代使用的历法,与现在所用的罗马历法(公历)和阴历历法(农历)并不相同。《七月》讲一年之内的农事活动,只涉及十个月,原因是当时以“一年十个月,一月36天,5天为过年日”的古历法“火历”记年记时。所以诗中的农夫既讲一年十个月之中所作的全部农事,也讲过年那几天的事情。“七月流火”之“火”,古人又称之为“大火”、“商星”、“鹑火”、“大辰”,指的是苍龙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颗星(心宿),并认为“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宋史·天文志·三》)”,因而设专人“火正”,把它作为天象观测的主要对象和编制历法的依据,制定出“大火南中”之月(六月)为正月的“火历”(庞朴《火历初探》)。在以“火历”纪年记时的远古时代,“大火南中”的六月,正是旧年到头新年开始的“岁末年首”。一年十个月,一个月36天,剩下的5天为过年日,时间正是火把节期间。正因为是“火”星回到一年起始的正中天,所以叫做星回节。“火历”的历史痕迹,还保留在“天上有十个太阳”的神话传说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常识之中。  这种历法一直使用到后羿时代。《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这个神话:它实际上讲的是废止“火历”的历法变革,射下九个太阳,而留下一个太阳的传说,是对废除“火历”,采用太阳历的模糊记忆。而与后羿有关的“嫦羲(嫦娥,神话中是后羿之妻)生下十二个月亮”的传说,则标志着太阴历的诞生。天干地支相配的纪年法,其实也是阴历对火历批判与吸收的结果———十是火历的月数,十二是阴历的月数,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的结果,形成六十年一甲子(周期)的纪年法。  火把节:对炎帝及火崇拜的永恒记忆  火历或者叫做十月历,是中国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许多远古先民都使用过的古老历法。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的炎帝。《管子·轻重篇》说:“炎帝作钻燧生火”。《左传·昭公十九年》说:“炎帝氏以火纪(记年),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死而为灶”。《尸子》说:“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史记·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  这些记载不仅说明炎帝发明了用火(钻燧生火),发明了火历(火师而火名),他是所有以羊(姜姓)、牛(人身牛首)、火(火师)为图腾和姓氏的部落先民的共同的祖先(姜姓其后),而且他还是崇拜火神(死而为灶)的远古部落的共同祖先,观测星辰———发明用火———教民耕种———死为灶神都统一在炎帝身上,应该不是偶然的。  因此,古代有了两个星回节,即“大火”最正和最偏的时节,一个在夏季,一个在冬季;其中夏季的星回节,是所有古羌(古代羌姜同义)部落后裔和与古羌部落有密切关系的远古部落后裔共同的“年节”,是他们过年的节日。这个节日的活动,与牛、羊、火等图腾崇拜和祖先神崇拜有关。实际上,现在过火把节的许多民族,都与远古的羌人有关,他们或者是古羌人的直系后裔,或者是与古羌人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先民的后代,或者是古羌人与其他远古部落融合后形成的新的民族,他们都因为与古羌人的关系,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帝,也拥有共同的图腾,那就是牛、羊、火。同时有了共同的节日,那就是火把节———古代的星回节。也有了共同的节日内容———斗牛、杀羊、点火把、放天灯等等,实质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纪念自己的古代祖先———炎帝,崇拜自己远古的图腾———牛、羊、火,回忆自己的远古历史———刀耕火种。  十月为一年,一月36天,另有5天过年日的古老历法,至今还留存在属于古羌人后裔的某些民族(比如彝族)中。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火把节四说  据传,农历6月24日,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届时,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  鹤庆西山片的白、彝族群众,每到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种“太阳”活动。是日,人们在“打歌”场中心竖棵大火把,火把四周,堆放着堆堆干柴。火把正前方栽着一截经认真挑选、干燥易燃的树桩作为太阳的象征。太阳冒山之际,早已汇聚在场子中的人们,各拿一根精选的小木棒,依次到“太阳”上“钻”木取火。不管谁“钻”出了火星,众人便蜂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干树枝叶“接”点火种。并想法把火种移到柴堆上,把柴堆点燃。随即,各人用一把小火把从火堆上点燃火种,带回家中把各家的火塘点燃,称之种“太阳”。太阳落山后,人们全汇聚到“打歌”场,在白日燃烧的篝火上再次点燃大火把。随之,环火把、火堆“打歌”,歌颂火给人的幸福,通宵达旦。  耍火  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祭颂火神  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为了子孙和与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  节日一大早,人们便在各自的村寨口,栽埋一棵大松树,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树上挂满小火把,村中有多少人口,就要在树上挂系与人口数相符的小火把。下午用牲礼祭过“化身”后,由村中年岁最高的一老妇人将“化身”点燃。参加活动者,各从“化身”上取下一把小火把,也在“化身”上将其点燃。尔后,众人在老妇人的带领下,环“化身”跳起锅庄舞,歌颂昂姑咪献身传火的功绩。礼赞过“化身”后,各人相约成组,手舞火把,穿舞于村寨、田野、山林间放声高歌。祈求火神昂姑咪赐福,庇佑全村人人畜兴旺、五谷丰盛、村寨平安、事事如意……  舞火唱种黄坪乡是鹤庆县的一个热区,物产富庶。据传,这里的居民是当年孔明和孟获在此屯军留下的后代。这块沃土是当年孔明与孟获结盟时共同开垦出来的。并在6月24日晚点火夜战,首次播下了五谷之种,荒甸从此变成了良田。为了纪念这一日子,每到这一天,后人就要点火把夜战播种小春作物。是时,老人和孩子们手舞火把,环田地歌舞助兴,青年人在田间播种。劳动生产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另有一番风味。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胡小平: 《火的圣典:凉山彝族火把节》,载《文化交流》2003年第6期。 徐文仲: 《彝族火把节》,载《贵州档案》2002年第2期。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么文献综述也叫做文献述评的原因。

近几年节庆活动论文综述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且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久经沧桑,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延不衰,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令华夏子孙世代陶醉和向往,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陶冶和锤炼着民族的品格和个性,以欢乐祥和的氛围弘扬着民族的美德和精神。其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传承之本。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传统节日文化,可谓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生动展示了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今天,我们要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充实和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是厚重而多彩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即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是古人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步入农业文明的古国之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国之大事在农”的观念,并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庄稼要收成,就必须观察和掌握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物象(动植物随季节而生的变化)和气象(寒暑雨雪的变化)及其规律,顺应天地运行的节奏和气候变化的秩序,来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其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为了准确地反映四季气温、降水、物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情况,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古人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确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岁时节令一经确立,一些特别的日期就凸显出来,它们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备受先民的重视,每当特定的节气来临之时,都要举行与这个节气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这样,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春节、元宵节、中和节、清明节等节日接踵而至。人们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阖家团聚、拜年庆贺、舞龙观灯,尽情欢庆新春的到来;还要祭奠先祖、尽孝寻根、踏青赏春、娱乐健身,在慎终追远中享受新春的赐福,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农耕播种。炎炎夏日,端午节又如约而至。人们佩艾采药、驱邪避毒,凭吊屈原、裹粽竞渡,斗草送扇、归省探亲,以期安度酷夏、消除邪恶。时至秋季,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纷至沓来。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人们,乞灵巧、放河灯、赏秋月、玩秋菊、登高辞青,以多种方式庆贺丰收、祭奠亡灵、祈福纳祥。严冬降临,瑞雪飘飞,腊八节、小年、除夕是对它最好的迎候。人们忘记了寒冷,扫洒除疫、送灶祭祖、社火游街、欢欢乐乐地团圆守岁,品味着“田增五谷人增岁”的喜悦。四时吉庆的和谐有序、错落有致,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动。中国传统节日的设置还体现出了农闲农忙安排有别的特点。从节日在一年四季的分布上看,农闲的冬春两季,安排的节日较多,节庆活动内容丰富,且持续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而农忙的夏秋两季,则安排的节日相对要少,节庆的内容和时间也相对要稍短一些。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个一年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丰富的年节,即安排在冬春之际的农闲时节。这样的安排,无疑是农耕社会使然。只有在冬尽春回的农闲之际,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才得以休息娱乐,并有充裕的时间祭神祀祖、阖家团聚。四季佳节的娱乐庆典和烹饪饮食,也是适时合令、因时而设、应季而生的。如春节的燃放鞭炮、扭秧歌、跑旱船、耍社火、转九曲、逛庙会,确能给寒冬里的人们增添不少激情和欢乐的气氛;清明节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是因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满目葱翠,一派生机,正是人们投身大自然、享受明媚春色的好时光;端午节赛龙舟,恰是江南水乡汛期未到,而气温已高,宜于水中嬉戏的良辰吉时;中秋节家人团聚,祭月、拜月、赏月,时及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清新,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可谓“花好月圆人团聚”的最佳时日;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宴饮,正值晚秋,秋风渐劲,寒意渐浓,霜染枝头,云淡山青,适宜人们登高秋游、活动筋骨、陶冶性情,尽享盎然秋意。此外,烹饪食物的多样性也体现了春夏秋冬、朝夕晦明等不同特点。夏秋之时,正是各种水果成熟的季节,于是此时的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等,人们的餐桌上,蜜桃、苹果、石榴、葡萄等各色水果便成了主角;冬春之际,猪羊壮鸡鸭肥,于是春节、元宵节等节日里,各种丰盛的肉食成了人们的最爱;端午时节,粽叶飘香,自然清香诱人的粽子就成了餐桌上的“当家花旦”;中秋时节,“秋风响,蟹脚痒”,于是螃蟹便成了最受青睐的中秋美食。可见,传统节日的娱乐饮食等诸多节庆民俗,都是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和谐、协调的关系。“如果说,有些民族的节日体系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话,那么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和其他某些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在于,这些节日是以协调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节律和独特的审美心理定势;反映了先秦以来历代人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二、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是“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岁月的推移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使传统节日不断被多种社会文化因素润泽渗透,有民间传说的嵌入,有宗教活动的影响,有历史人文的大量积淀,有民族智慧、情感、生活习性的融合等,节庆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如介子推居功不受赏的传说之于寒食节,爱国诗人屈原、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的传说之于端午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传说之于七夕节等。又如,源于远古“腊祭”的春节,腊月初八先民用五谷杂粮做腊八粥敬祖祭神,是古代“腊祭”的开始。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大寺庙纪念释迦牟尼成道日做腊八粥与古代“腊祭”的行事相融合,形成了民间食腊八粥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以博大的包容性,不断地融汇、积淀、丰富、发展,使之成为蕴含丰厚、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成为一面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多棱镜”,它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礼仪、民间信仰、伦理道德、人文诉求、审美情趣、文学艺术、饮食服饰……。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艺术形态是多元多样的。若依据传统节庆的性质和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分为:生产类节日、祭祀类节日、纪念类节日、庆贺类节日、社交娱乐类节日、驱邪祛病类节日等类型。虽然各类节日均是围绕着特有的主题而展开,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渗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一个节日中常常包含了多种性质的民俗活动。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大多具有了综合性,通常由多个节日主题、多项民俗活动所构成,其丰富的内容也使这些节日承载着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了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1、精神文化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浓缩着我国数千年文明进程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风貌,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想情怀,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春节是由原始农业社会庆贺丰收的“腊祭”演变而来的,祭神敬祖,表达对大自然和祖先的感恩之情;辞旧迎新、阖家团圆,这是一年一度的春节的主题。春节的一系列仪式礼仪,不仅使民众的生活绚丽多彩,而且显示了以人为本,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出可贵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凸现着团圆、祥和、平安、欢乐的精神追求。清明节,人们通过扫墓祭祖、缅怀英烈先贤,送上一份哀思和敬意,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敬祖报本、热爱亲情和友情的道德情怀,并包孕着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郊游踏青则体现了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豁达心态和回归自然、热爱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端午节,人们纪念屈原,体现了传统价值观里对于爱国忧民、清高自守、卓尔不群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悬挂艾叶菖蒲、采药制药,在驱邪避毒中感悟祖先遵从自然令律应对灾疫的生活智慧,传达出民众对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国运昌盛的渴望;龙舟竞渡反映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中秋节,家人团聚,共食月饼,共赏明月,共享天伦,体现出中国人追求家庭团聚、生活祥和、未来美满。2、行为文化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是各种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平台,这个平台荟萃着祭奠、礼仪、表演、技艺、艺术、体育、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就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集大成者。自古祭祀和庆典仪式就十分丰富。就祭祀而言,春节祭祀活动很早就形成了两大祭祀文化传统:一是感念大自然的恩赐而举行的祭祀,如祭祀灶神,是对灶火烧食之功的感念;祭祀土地神,是对大地母亲繁衍万物的回报;祭祀井神、河神,是对生命之水的感恩;对牛、马、鸡等各种家畜的善待和祭祀,则是表达了对帮助人类生存发展的动物们的酬谢,等等。这些祭祀,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与大自然沟通、对话的方式和渠道,是虔诚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写照。二是敬仰古圣先贤和宗族祖先而举行的祭祀。慎终追远的尊祖情怀是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在春节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隆重地举行祭祖活动,宗族家长们率领着儿孙虔诚祭拜列祖列宗,感念祖先的恩德,祈祷其“在天之灵庇佑儿孙”,并倾诉出儿孙们的承诺和告慰。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永不忘本的传统精神。春节期间的社交娱乐活动更是丰富多样:团聚、守岁、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放鞭炮、拜长辈、访亲友、逛庙会、观花灯、闹元宵等等。人们在释放内心情感、满足心理诉求、体味人间温情、享受年节欢乐中,演绎着、传承着、创造着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并净化和提升着亲情、友情。春节也是民间艺术、技艺的大展演。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年节史中,历代先民发明和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游戏、艺术、体育的形式和品种,其中既有讲、唱、演,又有游戏、竞技、杂耍等。在春节期间常见的有:社火、戏剧、舞蹈、秧歌、高跷、旱船、舞龙、耍狮、耍猴、杂技、武术、跳绳、打秋千、放焰火、走灯阵、讲故事、说书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容和品位,而且使春节的喜庆氛围高潮迭起,使每个人都能尽享这份愉悦身心的欢乐,并得到精神上极大地放松。恰如有的学者所说:“普天同庆的春节的确是日常平淡生活的一种超越,是中华民族集体的生日,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狂欢节。”此外,围绕年节文化而产生的那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诗文佳句,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有关年节的歌谣和俗语等,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族精神。3、物质文化层面在传统节日文化系统中,外显的、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十分丰富,既有四季飘香的节令佳肴,更有纷繁多样的装饰品、吉祥物,还有大自然赐予的植物、花卉等,这些物质载体,通常具有多种功能,不仅能满足佳节中民众的某种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审美需求、点缀需求等,而且以其特有的象征性和富含的文化蕴意,满足人们避瘟驱邪、祈福纳祥、生活圆满、健康平安等各种美好的心理企盼和精神欲求。传统节日中的许多美食佳肴,都有着一定的象征寓意:除夕子夜与新年交替之时吃饺子,又称“更岁交子”,饺子取“交子”的谐音,有“辞旧迎新”与“喜庆团圆”之意;饺子又形似元宝,故又有“招财进宝”之意。春节吃年糕,由于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多有讲究,炒青菜是家家必备的盘中餐,表示“亲亲热热”;吃豆芽菜,因豆芽形同“如意”,意味着“如意吉祥”;餐桌上必有鱼,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贵有余”,等等。此外,元宵节吃元宵、汤圆,象征家人团圆,和睦幸福;端午节吃粽子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取“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共享天伦之意;重阳节吃重阳糕,有百事俱高的含义。美味的节庆食品饱含着美好的寓意,体现着华夏子孙朴素且高尚的精神追求。在传统节庆用品诸如字画饰物、植物花卉中,大多也是物与情脉脉相通,人们以物寄情,巧妙地利用各种物质符号,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复杂的心理情感。如新春佳节,民间有在门窗上贴“福”字的习俗,“福”字含有“幸福”、“福气”、“福运”等寓意,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追求,许多地方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福”字倒了的谐音表示“福气到了”的寓意。由桃符发展而来的春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以汉字和中国书法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赞美和祝愿。由门神画演化而来的年画,含有历史故事、神话小说、民间故事、民俗生活等多方面题材,可谓“画中有戏,百看不腻”,在《鲤鱼跳龙门》、《六合同春》、《五福临门》、《五谷丰登》等年画中,蕴涵着对人生的种种美好企望。即使是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花卉,在传统节日特定的情境中,也有着品不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韵味。春节,人们以高洁脱俗的水仙花,象征新一年的福运;以迎风绽放的梅花,象征新春的吉祥,旧时曾有“梅花开五福,竹声报三多”的春联。清明节,人们插柳戴柳;端午节,人们悬挂艾蒿、菖蒲,这些特定的植物成了为民避瘟驱邪、保佑平安的使者。重阳节,纷繁盛开的菊花令人陶醉,并以其傲霜斗寒的品格抒情言志。三、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伴随着农业文明产生、演进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同时,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流行和发展中,由于内涵着历代民众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又不断吸收和融入儒、释、道等多种有益的文化元素。所以,在中国传统节庆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蕴含着值得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有以下几点:1、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中心,人是主导,人追求与万物的和谐,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之中,人始终是节日的主体。节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谐天人关系、展示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为主。人们在节日中,或阖家团聚、欢庆交流,或探亲访友、男女相会,或祭祀祖先、追念先贤,或结伴出游、踏青赏月,或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在普天同庆、融融之乐中,追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人最可贵的是生命,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春节,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清明节,踏青赏春、荡秋千放风筝;端午节,龙舟竞渡、户外秋游;重阳节,登高啸咏,骑射竞射,等等。许多节日还有避邪驱瘟、追求健康的内容,如除夕前的除尘送灶,清明节的插柳戴柳,端午节的悬艾蒲、饮雄黄酒,重阳节佩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人们在尽情享受节日的欢娱中,在“平安吉祥”、“健康快乐”的美好祝福中,谱写着一曲曲对生命的颂歌。2、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历来有着异常浓厚的感情,《礼记》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悌的基本内容则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由此推及到尊老爱幼等。慎终追远的情怀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每逢佳节都要虔诚地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和怀念。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等,都有祭祖的仪式和内容,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节庆活动中还处处体现着对长者的尊敬和对幼儿的宠爱,春节给长者拜年,为长辈们送上可心的礼物,节日宴席上对长者座次的优先考虑,为长辈们敬酒祝福;以祈福求寿为重要内容的重阳节,自1989年便成为国家法定的“老人节”,尊老爱老已成为节日的新主题。孩童幼儿更是节日的宠儿,春节长辈要给“压岁钱”,屠苏酒要从年幼者喝起;端午节要给儿童涂雄黄、佩香囊、带艾虎;中秋节有儿童喜爱的“兔儿爷”、“流星香球”等,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对后代的祝福与期望。3、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节庆文化中也有突出的显现。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元宵节的灯会展示着各种奇思妙想和精湛的手艺。庙会上百戏杂陈、百艺斗胜,使人目不暇接。文人可以联句咏诗,村女也可以当场对歌,刘三姐不输于酸秀才。灯谜竞猜,让人绞尽脑汁。窗花剪纸,生动传神。小女儿斗草,比的是植物知识。秋千起伏,风筝入云,孔明灯升天,荷花灯入水,各有胜场。七夕的乞巧,更是以成为巧手姑娘为美。”这些多姿多彩的节庆民俗事象,充分反映了华夏子孙刚健有为、自尊自强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勇往直前。4、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不少节日是与民族气节和爱国传统相关联的,尤以清明节和端午节为代表。清明节中融入的寒食节,其起源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晋国忠臣介子推。介子推居功不取,隐居绵山,宁被烧死,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民请命,谏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政清明。人们把介子推蒙难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每年此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示纪念。过寒食节的同时,人们也世世代代赞美与弘扬着介子推的刚正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上下求索,为的是精忠报国。他屡遭陷害,含冤而死。民间为了凭吊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节俗。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节庆活动中,不断地得以发扬光大。5、贵和尚美、团结和睦及平安吉祥的心理追求“和”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团结和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节日的源起便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生活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节日中的各项娱乐活动、人际交往、饮食安排等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和”与“合”谐音,而圆圆的饺子皮则象征着团圆。春节里的“拜年”活动,使亲朋邻里之间,消除了隔阂,增进了团结,可谓“一声恭喜,互泯恩仇”。元宵节,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又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满的愿望。七夕节,牛郎织女的凄美传说,将中国人天长地久的爱情演绎得如此唯美和浪漫。中秋节,团圆团聚、家国和谐,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憧憬与追求。九九重阳,登高吃糕,寄托着人们健康长寿、实现人生境界步步高的美好愿望。四、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结着丰富的民族感情,是民众精神情感的重要寄托方式。广大民众有着追求丰收富裕、平安和顺、生活美满、欢乐吉祥、健康长寿等共同的理想和愿望,这些心理诉求,不断通过欢度传统节日的方式,通过节庆的礼仪习俗得以表达和释放。民众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最希望享受到的是和睦亲情的温暖,而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活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最佳时机。节庆活动中蕴含的情感极为丰富,既有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也有对祖先的答谢;既有对先烈圣贤的缅怀,也有对故土家乡的依恋;既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兄妹手足的牵连之情;既有街坊邻里的互助之情,也有朋友同事的友爱之情。通过祭祖、拜年、访亲、联欢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着这些人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由于传统节日具有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综合性等特点,又使这种功能不断地得以强化。中国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一种全民性强化,是延续民族品性、增强民族认同的链条。传统节日的风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性。这些节日超越了地域、阶级、种族乃至时代的界限,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无不同日而庆,同日而乐。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春节前,中国人返乡的景象如同候鸟回迁,大多数人不论身在何处,都要踏上归乡之路,回家团聚,共度除夕。即使身处海外的华人华侨,每逢传统节日,也都会想到自己是炎黄子孙,在庆贺佳节之时,无限向往祖国。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数千万华人,以及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实业家和留学生,他们落居在哪里就把“过大年”的习俗带到哪里,并在“过大年”时,将思乡、思亲、思归、祈盼团圆之情,以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亲善之情抒发到了极致。在浓郁的传统节庆文化的氛围里,民族认同感自会不期而至、不约而同。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也十分重视,每逢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侨来到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他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在追忆先祖的仪式中,接受着民族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保持着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心心相印。传统节日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彰显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整个民族在周而复始的中华节庆文化的洗礼中,凝聚和维系着民族情感,锤炼和固化着民族个性,培育和弘扬着民族精神,壮大和张扬着民族形象。中国传统节日又是维系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精神纽带。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但汉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享有的节日。如满族、朝鲜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翰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如今已差不多成为我国各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各少数民族都以自己的庆贺方式欢度传统佳节,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各民族人民在共同欢度传统节日中,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巩固了民族的大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内容推荐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中关键的内容之一,如何撰写条理清晰和规范的文献综述是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本书通过对近二十篇文献综述案例的分析,指出了在文献综述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对文献的简单罗列、不恰当的综述线索、逻辑混乱和不严密,以及没有基于文献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等。此外,本书对如何在文章的引言、文献回顾、研究方法和结果讨论等部分结合文献进行综述做了详细的阐述。本书可供管理学领域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涉足学术研究的本科生参考。此外,刚刚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尚未接受规范学术研究训练的管理学研究人员也会受益匪浅。当然,从事社会学、心理学和其他人文科学的研究人员也将从中得到启示和帮助。 目录前言第一章 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文献综述第一节 学术论文的结构第二节 文献综述的目的、文献来源以及对文献的有机整合第二章 文献综述案例评述:纯文献综述类型的文章第一节 案例一:中国旅游节庆活动研究综述第二节 案例二:国内外主题公园研究综述第三节 案例三: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财政危机问题的研究综述第四节 案例四: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五节 案例五: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动态分析和趋势预测第六节 案例六:产业集群研究综述第七节 案例七:商店价格形象第八节 本章总结第三章 文献综述案例评述:实证研究类文章第一节 案例八:快速消费品代言人内在特质对于代言效果的影响显示全部信息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文献综述:第一节 学术论文的结构:虽然每位作者在写作学术论文时可能偏好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学术期刊对于文章的结构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一般来说,一篇学术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部分。一、文章题目、摘要和关键词:1.题目文章的题目在实质上就是一篇论文的“名字”。一般要求用作者简单的文字将论文所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核心思想表述出来,例如“降价表述方式与消费者感知的降价幅度和购买意愿”。许多学术期刊对题目的字数都有限制,这就要求作者必须避免多余的、不相关的字眼,言简意赅地直接表明主题,让读者看了题目后能够大概了解论文的主题和讨论的关键问题。有时作者会感觉到用简短的主标题较难表达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需要进行一些补充,这个时候往往会采用副标题的形式。如“影响被赞助活动和赞助品牌间形象转移的因素——基于蒙牛酸酸乳赞助超级女声的实证研究”。在确定论文题目的时候,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作者往往将题目定得过宽、过大,希望利用这种题目引起读者对于研究的关注,例如“我国消费者的价格感知行为研究”。这是一些研究人员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因为这样过于宽泛的题目会让读者难以把握文章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一个泛泛的、比较宏观的题目也不能准确地表述出作者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例如,相比“降价表述方式与消费者感知的降价幅度和购买意愿”,“我国消费者的价格感知行为研究”这个题目就没有能够抓住“降价表述方式”、“消费者感知的降价幅度”和“购买意愿”这几个所要研究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我国消费者”和“价格感知行为”这两个概念非常宽泛。首先,一般的研究都不可能将对一个样本的研究推广到我国消费者这个整体人群;其次是价格感知行为的内涵很宽,不能落实到对降价幅度的感知和购买意愿这两个具体的问题上。

火把节  古代传说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民族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  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在著名的航天城、“月城”西昌,聚居在那里的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交、射箭的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其中较为普遍的几种说法是:  一、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  二、书伦撰修《西昌县志》载:……唐开元间,有邓耿诏者,六诏之一也。南诏欲并五诏,因星回节召五诏令饮于松明楼。邓耿妻慈善,惧难止夫勿行,不听,乃以铁钏约夫,背而别。比至南诏,火其楼,诸诏寻夫骸不可识,独慈善以钏故将其骸以归。南诏异其惠,以币聘之,善以夫未葬为辞,既葬乃于樱城自守。南诏以兵围之,三月食尽,善盛服端坐饿以死,南诏寻悔,旌其城曰德源。今滇俗6月24日,比户所松焉。燎长丈余,入夜争先燃之,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卜之丰歉。戚友会聚,剁牲饮酒,夷汉同之……。正如《西昌县志文艺志》(建昌竹枝词)所载:赴宴先知去不回,柴楼烟冷尚余哀,而今火树沿成俗,忍使冰心化作灰;慧心早卜去难回,赠到金杯隐自哀。千古人犹照亮节,吞来六诏已成灰。  三、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战胜,狼狈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开弄是非,于是天神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人间,遣派大量的害虫到地上糟踏庄稼,危害人民,人们点燃火把到田间驱除虫害,战胜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火把节探源  山寨里的火把节之夜  一年一度的民族节日火把节又到了。关于这一节日的来源,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有一种新的观点:这个节日来自于古老的历法,与炎帝有关———  扑朔迷离的传说  云南省的彝、白、僳僳、纳西、普米、哈尼等少数民族,有一个共同的节日—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彝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天上的大力士与地上的大力士相约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摔跤,结果天上的大力士摔死了,天神大怒之下,派蝗虫到人间讨回命债。蝗虫吃光了地上的植物,人们用火把烧死蝗虫,但蝗虫越来越多,只好与天神达成协议,人间每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给天神赔偿犏牛、羯羊、鸡、鸡蛋、蘸水等物,白天用阳光照着赔,夜间用火把照着赔。从此,火把节流传下来(《新编丽江风物志》)。  丽江纳西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玉皇大帝不满人间比天上好,派火神去烧毁人间,火神来到人间,看到一个白发老人背着一个大孩子,牵着一个小孩子,天神问为什么不背小的背大的,老人说大孩子是哥哥家的,哥嫂都死了,我应该更疼爱哥哥的独生子。火神被感动了,回去玉皇大帝说已经烧掉了。后来,玉皇大帝想看看烧掉的人间,才发现人间更美了,他杀死了火神,但火神拯救人间的心没有死,一滴心血跳出天门,落到雪山脚下一座庙里,被和尚用红布包好,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傍晚,血滴变成小娃娃对大家说,玉皇大帝要来放火,只有家家门前点起火把,一连点三个晚上,才能过玉皇大帝,免除灾难。于是人们都点起火把,过了玉皇大帝。人们为了纪念火神,同时防备玉皇大帝,年年到这时都点火把。(《新编丽江风物志》)。  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传说:“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  昆明、大理还有唐代慈善夫人及火烧松明楼的传说。  各民族火把节的节日名称相同,过节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不同的传说后面,火把节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或相近的源头。  火把节:古老历法的“活化石”  火把节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五代时蜀国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编事·震旦》记载:唐时南诏(指南诏国统治者)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  “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  《禄劝县志》载:“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星回于天除夕也。会饮至旬余不息,犹汉人之春宴相聚也。”陆次云在《峒溪县志》中也说“六月二十四日为年”。纳西族也说“冬季春节为大,夏季火把节为大”。这些记载,表明火把节不仅与中国古代的星回节有关,而且与古代云南少数民族过年有关,是远古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上述火把节和星回节的资料中,《礼记》和《玉溪编事》中所讲的星回节都在冬季,不在夏季。而《禄劝县志》和《峒溪县志》讲到星回节和火把节都是过年的节日,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前后一两天。怎么会有两个时间和时令完全相反的星回节?火把节是不是过年的节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也就找到了火把节的真正源头。  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有一首著名的长诗《豳风·七月》,讲农人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其中的月、日两个字,使许多读《诗经》的人伤透脑筋,———诗中讲了一年共十个月(而不是十二个月)的农事。又反复讲到“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这四天,却又不讲其他的日子,后人读起来很吃力。原因是诗中涉及一个古代历法的问题,与古代的星回节(火把节)密切相关。  中国远古时代使用的历法,与现在所用的罗马历法(公历)和阴历历法(农历)并不相同。《七月》讲一年之内的农事活动,只涉及十个月,原因是当时以“一年十个月,一月36天,5天为过年日”的古历法“火历”记年记时。所以诗中的农夫既讲一年十个月之中所作的全部农事,也讲过年那几天的事情。“七月流火”之“火”,古人又称之为“大火”、“商星”、“鹑火”、“大辰”,指的是苍龙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颗星(心宿),并认为“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宋史·天文志·三》)”,因而设专人“火正”,把它作为天象观测的主要对象和编制历法的依据,制定出“大火南中”之月(六月)为正月的“火历”(庞朴《火历初探》)。在以“火历”纪年记时的远古时代,“大火南中”的六月,正是旧年到头新年开始的“岁末年首”。一年十个月,一个月36天,剩下的5天为过年日,时间正是火把节期间。正因为是“火”星回到一年起始的正中天,所以叫做星回节。“火历”的历史痕迹,还保留在“天上有十个太阳”的神话传说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常识之中。  这种历法一直使用到后羿时代。《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这个神话:它实际上讲的是废止“火历”的历法变革,射下九个太阳,而留下一个太阳的传说,是对废除“火历”,采用太阳历的模糊记忆。而与后羿有关的“嫦羲(嫦娥,神话中是后羿之妻)生下十二个月亮”的传说,则标志着太阴历的诞生。天干地支相配的纪年法,其实也是阴历对火历批判与吸收的结果———十是火历的月数,十二是阴历的月数,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的结果,形成六十年一甲子(周期)的纪年法。  火把节:对炎帝及火崇拜的永恒记忆  火历或者叫做十月历,是中国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许多远古先民都使用过的古老历法。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的炎帝。《管子·轻重篇》说:“炎帝作钻燧生火”。《左传·昭公十九年》说:“炎帝氏以火纪(记年),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死而为灶”。《尸子》说:“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史记·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  这些记载不仅说明炎帝发明了用火(钻燧生火),发明了火历(火师而火名),他是所有以羊(姜姓)、牛(人身牛首)、火(火师)为图腾和姓氏的部落先民的共同的祖先(姜姓其后),而且他还是崇拜火神(死而为灶)的远古部落的共同祖先,观测星辰———发明用火———教民耕种———死为灶神都统一在炎帝身上,应该不是偶然的。  因此,古代有了两个星回节,即“大火”最正和最偏的时节,一个在夏季,一个在冬季;其中夏季的星回节,是所有古羌(古代羌姜同义)部落后裔和与古羌部落有密切关系的远古部落后裔共同的“年节”,是他们过年的节日。这个节日的活动,与牛、羊、火等图腾崇拜和祖先神崇拜有关。实际上,现在过火把节的许多民族,都与远古的羌人有关,他们或者是古羌人的直系后裔,或者是与古羌人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先民的后代,或者是古羌人与其他远古部落融合后形成的新的民族,他们都因为与古羌人的关系,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帝,也拥有共同的图腾,那就是牛、羊、火。同时有了共同的节日,那就是火把节———古代的星回节。也有了共同的节日内容———斗牛、杀羊、点火把、放天灯等等,实质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纪念自己的古代祖先———炎帝,崇拜自己远古的图腾———牛、羊、火,回忆自己的远古历史———刀耕火种。  十月为一年,一月36天,另有5天过年日的古老历法,至今还留存在属于古羌人后裔的某些民族(比如彝族)中。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火把节四说  据传,农历6月24日,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届时,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  鹤庆西山片的白、彝族群众,每到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种“太阳”活动。是日,人们在“打歌”场中心竖棵大火把,火把四周,堆放着堆堆干柴。火把正前方栽着一截经认真挑选、干燥易燃的树桩作为太阳的象征。太阳冒山之际,早已汇聚在场子中的人们,各拿一根精选的小木棒,依次到“太阳”上“钻”木取火。不管谁“钻”出了火星,众人便蜂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干树枝叶“接”点火种。并想法把火种移到柴堆上,把柴堆点燃。随即,各人用一把小火把从火堆上点燃火种,带回家中把各家的火塘点燃,称之种“太阳”。太阳落山后,人们全汇聚到“打歌”场,在白日燃烧的篝火上再次点燃大火把。随之,环火把、火堆“打歌”,歌颂火给人的幸福,通宵达旦。  耍火  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祭颂火神  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为了子孙和与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  节日一大早,人们便在各自的村寨口,栽埋一棵大松树,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树上挂满小火把,村中有多少人口,就要在树上挂系与人口数相符的小火把。下午用牲礼祭过“化身”后,由村中年岁最高的一老妇人将“化身”点燃。参加活动者,各从“化身”上取下一把小火把,也在“化身”上将其点燃。尔后,众人在老妇人的带领下,环“化身”跳起锅庄舞,歌颂昂姑咪献身传火的功绩。礼赞过“化身”后,各人相约成组,手舞火把,穿舞于村寨、田野、山林间放声高歌。祈求火神昂姑咪赐福,庇佑全村人人畜兴旺、五谷丰盛、村寨平安、事事如意……  舞火唱种黄坪乡是鹤庆县的一个热区,物产富庶。据传,这里的居民是当年孔明和孟获在此屯军留下的后代。这块沃土是当年孔明与孟获结盟时共同开垦出来的。并在6月24日晚点火夜战,首次播下了五谷之种,荒甸从此变成了良田。为了纪念这一日子,每到这一天,后人就要点火把夜战播种小春作物。是时,老人和孩子们手舞火把,环田地歌舞助兴,青年人在田间播种。劳动生产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另有一番风味。

  • 索引序列
  • 节庆活动文献综述
  • 节庆活动的文献综述
  • 节庆活动文献综述怎么写
  • 节事活动文献综述
  • 近几年节庆活动论文综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