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现代教育管理期刊点评怎么写

现代教育管理期刊点评怎么写

发布时间:

现代教育管理期刊点评怎么写

中国成人教育 教育与职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这类的教育核心我们能发表的,可查稿,绝对正刊 还有人民论坛

一、期刊变化情况2008年,建立《辽宁教育研究》网站,开辟了网上投稿、审稿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读者欢迎。二、期刊内容《现代教育管理》从创办至今,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刊名几经变更,但其办刊的大方向始终如一,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教育管理研究的特色,为教育宏观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1.《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在办刊之初,主要是开展教育管理、教育和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电化教育、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和交流,受到各方面的普遍欢迎。公开出版后,在组稿过程中,注意了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应用研究的可操作性,不但期刊的学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也为推动辽宁乃至全国的高教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从1991—1999年,《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刊发文章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教育改革党的十四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辽宁高等教育研究》适时开设了“市场经济与高教改革”、“高教改革与发展研究”栏目,引导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进行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高等教育如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市场经济与教育教学改革、市场经济与办学模式改革、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创新、办深体制改革、招生制度改革、民办高等教育、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2)高等教育理论《辽宁高等教育研究》一直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作为组稿重点。1993—1996年,开设专栏开展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研究,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要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研究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涵、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框架”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主要的文章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要点》(王冀生《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五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研究要点》(王端庆《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五期)、《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若干思考》(陈谟开《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六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涵、要点的思考》(王雪生、杨红燕《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六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思考》(邓晓春《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六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框架的构想》(喻岳青《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六期)、《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和社会文化》(厉以贤《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六期)、《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态势》(蔡克勇《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六期)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体系构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时期还开辟专栏进行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3)其他方面除上述内容外,《辽宁高等教育研究》还刊发了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素质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德育研究、考试研究、比较教育等方面文章,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2.《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将《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更名为《辽宁教育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大期刊的覆盖面(由单一的高等教育研究扩大为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扩大读者面,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更好发挥期刊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和参谋和助手作用。基于这样的目的,《辽宁教育研究》刊发的稿件既注重理论研究又照顾到实践应用研究,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辽宁教育研究》刊发的稿件具有以下特点:(1)紧密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组发稿件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全国教育战线开展了学习贯彻“决定”的热潮。为了配合好这一热潮,《辽宁教育研究》开设了“素质教育”栏目,对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引导,如《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蔡克勇《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十一期)、《高校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与素质教育途径优化思辨》(赵亚平、魏小鹏、王洪斌《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十一期)、《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葛朝鼎《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十一期)、《素质教育过程模式研究》(张君《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四期)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组发了WTO与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的文章,如《加入WTO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张今声《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六期)、《WTO介入中国教育》(周海涛《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六期)、《论经济全球化、高教国际化及我们的对策》(张德祥《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十期)、《顺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邓晓春《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十期)、《经济全球化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胡小林《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十二期)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实施后,组发稿件研究如何实施,如《优化高中资源扩张与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刘国瑞《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第九期)等。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后,组发稿件,就教育如何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展开讨论,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速辽宁教育创新》(张德祥《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一期)、《深化改革 推动高中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周浩波《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二期)、《发挥地方高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四期)等。国家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后,组稿研究教育如何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如《抓住振兴机遇,实施“服务工程”,促进教育创新——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的说明》(张德祥《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九期)、《论辽宁“再发优势”的形成与人力资源的开发》(邓晓春《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九期)等。(2)为教育决策服务2000—2003年,通过“改革与探索”、“研究与探索”等栏目刊发对国家、地区、学校改革发展有指导价值的文章,如《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使命》(周远清《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六、七期)、《关于“高校决策模式改革与教学科研组织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张德祥《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六期)等。从2004年起,开设“决策咨询”专栏,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参考。刊发的主要文章有:《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杨为群、董新伟《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十期)、《振兴老工业基地与实施大学生就业工程》(刘国瑞、刘万芳《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一期)、《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 加速构建具有区域优势的东北人才和教育高地》(邓晓春《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三期)、《2005—2020年辽宁省人口变化与教育对策研究总报告》(课题组《辽宁省教育研究》2005年第十一、十二期)、《陕西省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模预测》(徐智德、朱征南《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六期)、《迈向2020—全国和辽宁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课题组《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八、九期)、《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分析》(王少媛、刘宝生《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三期)等。(3)关注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前沿问题进入新世纪后,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若干重大理论问题需要深入探索。《辽宁教育研究》能够抓住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引导讨论。从2004年起开设“新视野”专栏,刊发的主要文章有:《大学的功利与功利的大学》(杨光钦《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一期)、《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三个层次》(宋旭红《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十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分析》(许长青、马玉女《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一期)、《大学学科文化建设中“格雷欣法则”现象及消解》(蔡琼等《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七期)、《多维文化视角中大学品牌的内涵》(汪永平、徐澄《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十二期)、《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经营理念》(李忠云、陈新忠《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七期)、《论宏观指导下的中观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邓晓春《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七期)、《新视野下的大学观:改革论、资本论和功用论》(李莉《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八期)、《大学和谐发展论衡》(曹洪军《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十一期)、《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思考》(周浩波《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一期)、《“高等教育效率”概念的理性分析与实然诊断》(曹如军《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三期)、《开放是大学的本质属性》(马陆亭《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四期)等。(4)注重对教育实践的引导《辽宁教育研究》除了注重为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参考外,还注重对教育实践的引导,刊发了大量的效果突出、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曾开设“辽沈撷英”栏目,刊登辽宁省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成功案例,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典型范例。还开设“规划课题选登”栏目,刊发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为推广教育科研成果做出了很大贡献。3.《现代教育管理》由《辽宁教育研究》更名为《现代教育管理》是适应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突出期刊特色、打造期刊品牌、明确期刊定位、扩大期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需要;是繁荣教育科学的需要。《辽宁教育研究》更名为《现代教育管理》后,在继承《辽宁高等教育研究》、《辽宁教育研究》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教育管理的专业性,突出管理研究特色,以推动教育管理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三、获奖情况及社会影响1.社会影响(1)转载及索引情况《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1999年刊发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7篇,被列入索引377篇。2000—2006年,因更名等原因,被转载和被索引量下降。2006年以来有较大提高,2006—2009年(其中2009年不是全年数据)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1篇,被列入索引682篇。(2)被引率及其他各项指标及位次据统计,反映《辽宁教育研究》总体质量水平的各项指标在19家教育综合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中处于中等水平。3)读者反映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刘云翔:《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在传递教育信息、研究教育理论、启迪教育智慧、推进高等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辽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王华春:《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有三个特点:第一,从性质看,它属以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性理论学术刊物。这个刊物的性质、特点和实践使它具有科学性、理论性、探索性、实践性很强的突出特点,从而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第二,从成就看,它的“三服务”宗旨,足以使用人刮目相看。即以大量的科技信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为各级高教领导者提供决策服务,以改革与改革为主题,介绍大量中外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与经验,为各级高教管理者提供咨询服务,以学术研讨的园地,百花齐放的形式,广泛地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为广大教师与科研工作者服务。第三,从经验看,一是以质量取胜,赢得了领导机关的重视和支持,二是以特色取胜,争得了高教界的认同与依赖,三是以创新取胜,取得了大学和科学研究单位的赞誉和欢迎,四是以竞争取胜,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不断提高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争得了政府、高校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大力支持,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辽宁大学研究员李富明:《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国研究高等教育创刊较早的刊物之一,它对我个人来讲,从中受益匪浅,得到很多启发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教界的影响甚广,这是因为本刊的内容丰富,有一定的水平,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后勤工作经验交流、教育信息传播,以及高校党建和师资建设,都起了指导作用,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沈阳农业大学研究员王广忠:《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是沐浴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恢复、整顿时期的春风而扎根破土的一支嫩芽;也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茁壮成长、争芳斗艳的一支新花。可以说,时代炼铸了《辽宁高等教育研究》,《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又为时代的发展、为辽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异彩,做了应有的贡献。

范围: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包含: 现代教育管理 对不起,未找到任何期刊。Powered by SFX选中后仅查询中文及拼音刊名。不选则查询所有期刊。请用空格分隔单词。选中后仅查询中文及拼音刊名。

如何理解教育评价,需要注意:(1)现代教育评价强调,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2)现代教育评价主张,教育评价应以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为价值判断的准则,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育价值增值。(3)现代教育评价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教育评价是一个过程。教育评价的特征:现代教育评价具有注重评价的目的性、主体性、中介性、综合性和预见性。教育评价的意义:合理的教育评价实践,有利于保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全面贯彻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利于增进广大教师和管理干部的综合素养,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现代教育管理期刊点评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08版中未查到该期刊,呵呵,也许在2012年时会收录

刊名:现代教育管理ModernEducationManagement主办:辽宁教育研究院周期:月刊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4-5485CN:21-1570/G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现代教育管理曾用刊名:辽宁教育研究;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创刊时间:1981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一、期刊变化情况2008年,建立《辽宁教育研究》网站,开辟了网上投稿、审稿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读者欢迎。二、期刊内容《现代教育管理》从创办至今,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刊名几经变更,但其办刊的大方向始终如一,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教育管理研究的特色,为教育宏观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1.《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在办刊之初,主要是开展教育管理、教育和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电化教育、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和交流,受到各方面的普遍欢迎。公开出版后,在组稿过程中,注意了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应用研究的可操作性,不但期刊的学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也为推动辽宁乃至全国的高教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从1991—1999年,《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刊发文章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教育改革党的十四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辽宁高等教育研究》适时开设了“市场经济与高教改革”、“高教改革与发展研究”栏目,引导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进行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高等教育如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市场经济与教育教学改革、市场经济与办学模式改革、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创新、办深体制改革、招生制度改革、民办高等教育、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2)高等教育理论《辽宁高等教育研究》一直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作为组稿重点。1993—1996年,开设专栏开展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研究,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要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研究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涵、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框架”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主要的文章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要点》(王冀生《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五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研究要点》(王端庆《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五期)、《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若干思考》(陈谟开《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六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涵、要点的思考》(王雪生、杨红燕《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六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思考》(邓晓春《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六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框架的构想》(喻岳青《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六期)、《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和社会文化》(厉以贤《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六期)、《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态势》(蔡克勇《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六期)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体系构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时期还开辟专栏进行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3)其他方面除上述内容外,《辽宁高等教育研究》还刊发了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素质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德育研究、考试研究、比较教育等方面文章,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2.《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将《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更名为《辽宁教育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大期刊的覆盖面(由单一的高等教育研究扩大为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扩大读者面,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更好发挥期刊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和参谋和助手作用。基于这样的目的,《辽宁教育研究》刊发的稿件既注重理论研究又照顾到实践应用研究,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辽宁教育研究》刊发的稿件具有以下特点:(1)紧密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组发稿件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全国教育战线开展了学习贯彻“决定”的热潮。为了配合好这一热潮,《辽宁教育研究》开设了“素质教育”栏目,对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引导,如《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蔡克勇《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十一期)、《高校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与素质教育途径优化思辨》(赵亚平、魏小鹏、王洪斌《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十一期)、《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葛朝鼎《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十一期)、《素质教育过程模式研究》(张君《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四期)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组发了WTO与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的文章,如《加入WTO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张今声《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六期)、《WTO介入中国教育》(周海涛《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六期)、《论经济全球化、高教国际化及我们的对策》(张德祥《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十期)、《顺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邓晓春《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十期)、《经济全球化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胡小林《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十二期)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实施后,组发稿件研究如何实施,如《优化高中资源扩张与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刘国瑞《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第九期)等。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后,组发稿件,就教育如何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展开讨论,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速辽宁教育创新》(张德祥《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一期)、《深化改革 推动高中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周浩波《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二期)、《发挥地方高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四期)等。国家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后,组稿研究教育如何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如《抓住振兴机遇,实施“服务工程”,促进教育创新——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的说明》(张德祥《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九期)、《论辽宁“再发优势”的形成与人力资源的开发》(邓晓春《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九期)等。(2)为教育决策服务2000—2003年,通过“改革与探索”、“研究与探索”等栏目刊发对国家、地区、学校改革发展有指导价值的文章,如《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使命》(周远清《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六、七期)、《关于“高校决策模式改革与教学科研组织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张德祥《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六期)等。从2004年起,开设“决策咨询”专栏,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参考。刊发的主要文章有:《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杨为群、董新伟《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十期)、《振兴老工业基地与实施大学生就业工程》(刘国瑞、刘万芳《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一期)、《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 加速构建具有区域优势的东北人才和教育高地》(邓晓春《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三期)、《2005—2020年辽宁省人口变化与教育对策研究总报告》(课题组《辽宁省教育研究》2005年第十一、十二期)、《陕西省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模预测》(徐智德、朱征南《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六期)、《迈向2020—全国和辽宁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课题组《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八、九期)、《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分析》(王少媛、刘宝生《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三期)等。(3)关注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前沿问题进入新世纪后,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若干重大理论问题需要深入探索。《辽宁教育研究》能够抓住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引导讨论。从2004年起开设“新视野”专栏,刊发的主要文章有:《大学的功利与功利的大学》(杨光钦《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一期)、《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三个层次》(宋旭红《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十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分析》(许长青、马玉女《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一期)、《大学学科文化建设中“格雷欣法则”现象及消解》(蔡琼等《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七期)、《多维文化视角中大学品牌的内涵》(汪永平、徐澄《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十二期)、《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经营理念》(李忠云、陈新忠《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七期)、《论宏观指导下的中观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邓晓春《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七期)、《新视野下的大学观:改革论、资本论和功用论》(李莉《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八期)、《大学和谐发展论衡》(曹洪军《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十一期)、《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思考》(周浩波《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一期)、《“高等教育效率”概念的理性分析与实然诊断》(曹如军《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三期)、《开放是大学的本质属性》(马陆亭《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四期)等。(4)注重对教育实践的引导《辽宁教育研究》除了注重为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参考外,还注重对教育实践的引导,刊发了大量的效果突出、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曾开设“辽沈撷英”栏目,刊登辽宁省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成功案例,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典型范例。还开设“规划课题选登”栏目,刊发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为推广教育科研成果做出了很大贡献。3.《现代教育管理》由《辽宁教育研究》更名为《现代教育管理》是适应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突出期刊特色、打造期刊品牌、明确期刊定位、扩大期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需要;是繁荣教育科学的需要。《辽宁教育研究》更名为《现代教育管理》后,在继承《辽宁高等教育研究》、《辽宁教育研究》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教育管理的专业性,突出管理研究特色,以推动教育管理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三、获奖情况及社会影响1.社会影响(1)转载及索引情况《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1999年刊发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7篇,被列入索引377篇。2000—2006年,因更名等原因,被转载和被索引量下降。2006年以来有较大提高,2006—2009年(其中2009年不是全年数据)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1篇,被列入索引682篇。(2)被引率及其他各项指标及位次据统计,反映《辽宁教育研究》总体质量水平的各项指标在19家教育综合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中处于中等水平。3)读者反映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刘云翔:《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在传递教育信息、研究教育理论、启迪教育智慧、推进高等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辽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王华春:《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有三个特点:第一,从性质看,它属以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性理论学术刊物。这个刊物的性质、特点和实践使它具有科学性、理论性、探索性、实践性很强的突出特点,从而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第二,从成就看,它的“三服务”宗旨,足以使用人刮目相看。即以大量的科技信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为各级高教领导者提供决策服务,以改革与改革为主题,介绍大量中外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与经验,为各级高教管理者提供咨询服务,以学术研讨的园地,百花齐放的形式,广泛地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为广大教师与科研工作者服务。第三,从经验看,一是以质量取胜,赢得了领导机关的重视和支持,二是以特色取胜,争得了高教界的认同与依赖,三是以创新取胜,取得了大学和科学研究单位的赞誉和欢迎,四是以竞争取胜,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不断提高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争得了政府、高校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大力支持,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辽宁大学研究员李富明:《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国研究高等教育创刊较早的刊物之一,它对我个人来讲,从中受益匪浅,得到很多启发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教界的影响甚广,这是因为本刊的内容丰富,有一定的水平,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后勤工作经验交流、教育信息传播,以及高校党建和师资建设,都起了指导作用,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沈阳农业大学研究员王广忠:《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是沐浴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恢复、整顿时期的春风而扎根破土的一支嫩芽;也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茁壮成长、争芳斗艳的一支新花。可以说,时代炼铸了《辽宁高等教育研究》,《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又为时代的发展、为辽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异彩,做了应有的贡献。

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这本期刊在哪能查?急急急

管理现代化期刊点评怎么写评语

学术堂整理了四条论文评语范例,供大家进行参考:  1、全文结构基本合理科学,逻辑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较合理,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主题要求,从主题到内容符合专业要求,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引文没有标著出来,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个别概念比较模糊,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逻辑结构严谨。观点表达清楚,论述全面。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但论据还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3、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全文内容紧扣行政管理专业要求来写,充分体现出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查阅的相关资料较多。但不足之处主要是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4、研究……为题,充分的体现时代特色性。能为中国行政管理问题的解诀提供参考价值。全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明显。在论证过程中能教好的将论证与案例论证结合起来。不足之处是部分论点的论据还缺乏说服力。

《管理现代化》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主办,作为经济和管理类核心期刊,在改革不断深化的历史背景下,以实现中国管理现代化为目标,利用刊物阵地,坚持致力于与管理现代化相关的研究、总结、介绍与普及,重点推介国内外先进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和经验,为企业界和理论界提供交流和争鸣的平台,在学术界、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创刊30多年以来,不断积累在新形势下的办刊经验,为提高刊物质量,努力进行新的探索。

今天这个题目,如果由一个研究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来讲可能更有好处。但是现在来讲这样题目的人太少了,所以我愿意来把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的讲座。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现实·理论·证据》,这三个词摆放的位置基本上概括了今天晚上所有要讲的东西。如果你们听完之后明白了我为什么这样摆放三个词的位置,我想你们就听明白我所讲的意思了。我这样安排今天要说的内容:首先简单讲一下关于如何做研究;然后具体讲写论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穿插一些例子。 一、如何做研究选 题(topic) ▶做研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题。我们首先要区分选题和问题的差异。经常会有学生来问我怎样做一个研究,我就问他想要研究什么问题?同学就会列出一些关键词,比如教育、农业等等。这些关键词严格说来不是你要研究的问题。关键词只是你研究的话题(topic),距离你研究的具体问题(question)还非常远。走完了topic到question的距离,你才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可以真正地开始一项研究了。选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你对什么感兴趣。如果对一个问题不感兴趣,你很难做出出色的研究。曾有一个硕士生跟我说,“陆老师,您有很多想法,随便给我一个我来做。”我对他说,我没有办法帮你,在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之前,你是做不好的。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某些问题感兴趣。有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体验,看到一篇文章时有激动的感觉,有时则不会,这就是兴趣的差别。一个人的兴趣与他的积累、阅读和个人经历都有关系。 来的路上王永钦老师跟我讲了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大爱才能有大智慧。”怎么理解这句话?你在做一项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去论证自己的研究是重要的。怎么去论证研究的问题的重要性?就是这个问题的研究能改进人类社会、能为人类带来福利。接着问下去,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那就要看我们能不能超越个人的喜乐、得失去关注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这就是兴趣的来源。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应该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好的研究的起点是好的问题,这是成功的一大半。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人和做学问是一致的。如果你不去关注对社会大众重要的问题,你十有八九做不成出色的学问;如果每天都想着争名夺利,就做不成出色的研究,因为你关注的问题对大多数人不重要。 第二,你要对这个问题有所理解,去选取你觉得重要的方面。数学不能告诉你什么是重要的,什么重要取决于你自己的理解。确定研究的方向后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关注更小的方面。比如在涉及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里,如果你觉得土地问题是最关键的,你已经往前走了一步。再接下来,你又认为关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后,怎样使他们失去土地而获得社会保障”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如果你从三农问题出发,缩小到土地问题,再缩小到“如何用土地换保障”的时候,你已经从topic过渡到question了。 我举这个例子是特别想说明,中国的很多问题是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无法告诉你的。比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失去土地,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有社会保障体制的背景下发生的。所以中国不可能像西方的圈地运动一样,圈走农民的土地,把农民往城里赶就不管了。从国家的现代化和政治文明来讲,都不可能这样做了。这就牵涉到“土地换社会保障”的问题。那么土地如何作价?农民拥有的土地权力是什么权力?价格制定好后,多少钱是现金支付,多少钱放到社会保障体系里?现成的经济学理论没有告诉我们。美国和西欧在历史上走过这个阶段时,这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是社会、政治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理论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第三,你关心的问题为什么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上的重要和实践上的重要。最好的研究是两者兼有。我不能排除有些杰出的文章,是在理论上重要而实践上不重要,或者实践上重要但理论上不重要的研究,特别是经济学里那些在方法论上有开创性工作的研究,往往有学术和理论的价值,而没有直接的社会实践意义。 以上三方面,在你做一个研究或写一篇论文时需要一一加以说明。我们很多同学把做研究理解为构建一个数学或计量模型,非常不重视“写”。你把数学的工作完成了,计量工作完成了,我要提醒你,可能你的研究工作只完成了百分之三十,至多百分之三十。因为你还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重要。 现在的社会科学分工,特别是经济学的分工,是非常非常细的。所以你拿到一百篇文章你可能对九十九篇的内容根本不了解,那么这剩下的九十九篇你看哪些呢?我们在平时看文章时先看摘要,它会告诉你他研究了些什么东西,做出了什么贡献,然后再看引言(introduction),比较详细地回答前面的问题。最后看结论,看这个研究得到什么有创见的内容。最后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理论和实证的模型。如果你的摘要和引言写得不好,别人看到五百字的时候,就不看你的文章了。如果你不重视这些,你的研究可能就产生不了它应该有的社会价值,所以一定要重视,甚至可能需要70%的时间来写引言。

如何点评他人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1、看标题: 标题如同文章的“彩头”,能迅速抓住读者的欲望,让人产生立睹为快的兴趣;2、看首尾:开头要精简,有新颖性,能瞬间抓住读者眼球。结尾不要太仓促,首尾要圆和,要做主题升华;3、看内容:是否围绕主题展开,内容有没写偏,前后是否连贯;4、从表达方式看:详略是否得当,细节是否过于琐碎,重要的细节有没有铺开。我们要把重要的内容详细写,不重要的简单写或一笔带过;5、段落层次是否分明,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自然;6、有无错别字。从侧面体现写作者对于写作认真严谨的态度;7、标点符号是否运用得当。标点符号是文学语言的组成部分,写作者一定要注意正确运用。很多人喜欢“一逗到底”,给人说话不换气的感觉。不同类型文章有各自的特点,点评技巧不一样:1、哲理类文章,贵在新颖与独特。观点要明确,表达清晰有条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不能干巴巴讲一堆大家都知道的道理。2、散文要“形散神聚”,打开思维扩散,但切记面面俱到,收不住。散文的遣词造句不要过于花哨,朴实无华的文字更能打动人心。3、故事类的文章,要“以小见大”。选材必须是生活中的一件具有典型意义的小事件。虽是小事但必须蕴含深刻的意义,让人读了有所启发。4、小说类,情节必须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刻画形象生动,具有鲜活感,心理活动描写细致,否则无法吸引人。不存在完美的文章。哪怕大作家的文章都要经过反复修改,更何况我们普通写作者。我们点评他人的文章实质上是在剖析自己。不能只说优点,更要“狠心”点,对别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不“严厉”。学会直言不讳,才能帮助他人快速成长,让自己更快提升。

现代教育管理期刊点评稿

是的,只是从原来的辽宁教育研究改为现代教育管理而已,因为是在评审过程或评审后改名,所以直接查现代教育管理是查不到的

再一般也是核心

一、期刊变化情况2008年,建立《辽宁教育研究》网站,开辟了网上投稿、审稿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读者欢迎。二、期刊内容《现代教育管理》从创办至今,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刊名几经变更,但其办刊的大方向始终如一,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教育管理研究的特色,为教育宏观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1.《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在办刊之初,主要是开展教育管理、教育和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电化教育、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和交流,受到各方面的普遍欢迎。公开出版后,在组稿过程中,注意了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应用研究的可操作性,不但期刊的学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也为推动辽宁乃至全国的高教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从1991—1999年,《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刊发文章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教育改革党的十四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辽宁高等教育研究》适时开设了“市场经济与高教改革”、“高教改革与发展研究”栏目,引导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进行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高等教育如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市场经济与教育教学改革、市场经济与办学模式改革、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创新、办深体制改革、招生制度改革、民办高等教育、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2)高等教育理论《辽宁高等教育研究》一直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作为组稿重点。1993—1996年,开设专栏开展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研究,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要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研究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涵、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框架”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主要的文章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要点》(王冀生《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五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研究要点》(王端庆《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五期)、《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若干思考》(陈谟开《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六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涵、要点的思考》(王雪生、杨红燕《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六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思考》(邓晓春《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六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框架的构想》(喻岳青《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六期)、《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和社会文化》(厉以贤《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六期)、《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态势》(蔡克勇《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六期)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体系构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时期还开辟专栏进行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3)其他方面除上述内容外,《辽宁高等教育研究》还刊发了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素质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德育研究、考试研究、比较教育等方面文章,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2.《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将《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更名为《辽宁教育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大期刊的覆盖面(由单一的高等教育研究扩大为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扩大读者面,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更好发挥期刊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和参谋和助手作用。基于这样的目的,《辽宁教育研究》刊发的稿件既注重理论研究又照顾到实践应用研究,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辽宁教育研究》刊发的稿件具有以下特点:(1)紧密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组发稿件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全国教育战线开展了学习贯彻“决定”的热潮。为了配合好这一热潮,《辽宁教育研究》开设了“素质教育”栏目,对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引导,如《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蔡克勇《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十一期)、《高校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与素质教育途径优化思辨》(赵亚平、魏小鹏、王洪斌《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十一期)、《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葛朝鼎《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十一期)、《素质教育过程模式研究》(张君《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四期)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组发了WTO与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的文章,如《加入WTO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张今声《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六期)、《WTO介入中国教育》(周海涛《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六期)、《论经济全球化、高教国际化及我们的对策》(张德祥《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十期)、《顺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邓晓春《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十期)、《经济全球化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胡小林《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十二期)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实施后,组发稿件研究如何实施,如《优化高中资源扩张与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刘国瑞《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第九期)等。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后,组发稿件,就教育如何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展开讨论,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速辽宁教育创新》(张德祥《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一期)、《深化改革 推动高中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周浩波《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二期)、《发挥地方高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四期)等。国家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后,组稿研究教育如何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如《抓住振兴机遇,实施“服务工程”,促进教育创新——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的说明》(张德祥《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九期)、《论辽宁“再发优势”的形成与人力资源的开发》(邓晓春《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九期)等。(2)为教育决策服务2000—2003年,通过“改革与探索”、“研究与探索”等栏目刊发对国家、地区、学校改革发展有指导价值的文章,如《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使命》(周远清《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六、七期)、《关于“高校决策模式改革与教学科研组织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张德祥《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六期)等。从2004年起,开设“决策咨询”专栏,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参考。刊发的主要文章有:《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杨为群、董新伟《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十期)、《振兴老工业基地与实施大学生就业工程》(刘国瑞、刘万芳《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一期)、《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 加速构建具有区域优势的东北人才和教育高地》(邓晓春《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三期)、《2005—2020年辽宁省人口变化与教育对策研究总报告》(课题组《辽宁省教育研究》2005年第十一、十二期)、《陕西省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模预测》(徐智德、朱征南《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六期)、《迈向2020—全国和辽宁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课题组《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八、九期)、《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分析》(王少媛、刘宝生《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三期)等。(3)关注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前沿问题进入新世纪后,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若干重大理论问题需要深入探索。《辽宁教育研究》能够抓住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引导讨论。从2004年起开设“新视野”专栏,刊发的主要文章有:《大学的功利与功利的大学》(杨光钦《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一期)、《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三个层次》(宋旭红《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十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分析》(许长青、马玉女《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一期)、《大学学科文化建设中“格雷欣法则”现象及消解》(蔡琼等《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七期)、《多维文化视角中大学品牌的内涵》(汪永平、徐澄《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十二期)、《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经营理念》(李忠云、陈新忠《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七期)、《论宏观指导下的中观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邓晓春《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七期)、《新视野下的大学观:改革论、资本论和功用论》(李莉《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八期)、《大学和谐发展论衡》(曹洪军《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十一期)、《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思考》(周浩波《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一期)、《“高等教育效率”概念的理性分析与实然诊断》(曹如军《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三期)、《开放是大学的本质属性》(马陆亭《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四期)等。(4)注重对教育实践的引导《辽宁教育研究》除了注重为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参考外,还注重对教育实践的引导,刊发了大量的效果突出、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曾开设“辽沈撷英”栏目,刊登辽宁省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成功案例,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典型范例。还开设“规划课题选登”栏目,刊发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为推广教育科研成果做出了很大贡献。3.《现代教育管理》由《辽宁教育研究》更名为《现代教育管理》是适应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突出期刊特色、打造期刊品牌、明确期刊定位、扩大期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需要;是繁荣教育科学的需要。《辽宁教育研究》更名为《现代教育管理》后,在继承《辽宁高等教育研究》、《辽宁教育研究》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教育管理的专业性,突出管理研究特色,以推动教育管理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三、获奖情况及社会影响1.社会影响(1)转载及索引情况《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1999年刊发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7篇,被列入索引377篇。2000—2006年,因更名等原因,被转载和被索引量下降。2006年以来有较大提高,2006—2009年(其中2009年不是全年数据)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1篇,被列入索引682篇。(2)被引率及其他各项指标及位次据统计,反映《辽宁教育研究》总体质量水平的各项指标在19家教育综合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中处于中等水平。3)读者反映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刘云翔:《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在传递教育信息、研究教育理论、启迪教育智慧、推进高等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辽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王华春:《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有三个特点:第一,从性质看,它属以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性理论学术刊物。这个刊物的性质、特点和实践使它具有科学性、理论性、探索性、实践性很强的突出特点,从而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第二,从成就看,它的“三服务”宗旨,足以使用人刮目相看。即以大量的科技信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为各级高教领导者提供决策服务,以改革与改革为主题,介绍大量中外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与经验,为各级高教管理者提供咨询服务,以学术研讨的园地,百花齐放的形式,广泛地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为广大教师与科研工作者服务。第三,从经验看,一是以质量取胜,赢得了领导机关的重视和支持,二是以特色取胜,争得了高教界的认同与依赖,三是以创新取胜,取得了大学和科学研究单位的赞誉和欢迎,四是以竞争取胜,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不断提高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争得了政府、高校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大力支持,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辽宁大学研究员李富明:《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国研究高等教育创刊较早的刊物之一,它对我个人来讲,从中受益匪浅,得到很多启发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教界的影响甚广,这是因为本刊的内容丰富,有一定的水平,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后勤工作经验交流、教育信息传播,以及高校党建和师资建设,都起了指导作用,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沈阳农业大学研究员王广忠:《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是沐浴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恢复、整顿时期的春风而扎根破土的一支嫩芽;也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茁壮成长、争芳斗艳的一支新花。可以说,时代炼铸了《辽宁高等教育研究》,《辽宁高等教育研究》又为时代的发展、为辽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异彩,做了应有的贡献。

范围: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包含: 现代教育管理 对不起,未找到任何期刊。Powered by SFX选中后仅查询中文及拼音刊名。不选则查询所有期刊。请用空格分隔单词。选中后仅查询中文及拼音刊名。

管理现代化期刊点评怎么写好

根据杂志的内容进行相关点评,合理即可。 杂志(Magazine),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杂志”的形成来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时效的报纸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一种新的媒体也就因这样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出版的《学者杂志》。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停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前后历时10年,共刊出11卷,每卷均合订为一本,是类似年刊性质的中医杂志。它的稿件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名医所供给的,故名《吴医汇讲》。任何一种杂志以自己的“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进行出版。

所谓点评,就是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对优点不足可全面谈,也可有选择的重点谈。如果点评的优点、不足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那,这点评就是好点评了。点评要有针对性,唯一性,切记泛泛而谈,放之四海而皆准。

首先你要了解点评的对象,对人对物都是不一样的!

《管理学家》可以联系我

  • 索引序列
  • 现代教育管理期刊点评怎么写
  • 现代教育管理期刊点评
  • 管理现代化期刊点评怎么写评语
  • 现代教育管理期刊点评稿
  • 管理现代化期刊点评怎么写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