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硅酸盐学报官网进不去了,是不是说明主编回来了

硅酸盐学报官网进不去了,是不是说明主编回来了

发布时间:

硅酸盐学报官网进不去了,是不是说明主编回来了

楼上的,人家本来说的就是西安邮电学院嘛、、、激动个啥

梁思成吧 梁启超的儿子

首先:更正下,不是邮电大学,是西安邮电学院。西安邮电学院创建于1950年,毕业生大多在通信运营企业、制造企业及高校和研究机构工作,并很好地发挥专业

硅酸盐学报三审审回好久了

回答 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 按这个分的基本是地方性的机构的一种分法,每个地方的分类不太一样。 一般期刊等级的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2、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更多5条 

梁思成吧 梁启超的儿子

楼主急着发表的话,建议楼主到投稿到《广东化工》,一般三天内就会回复作者,如果作者稿件急需处理,当天审阅完毕就可以回复作者发表时间,稿件可以加急处理。可到百度搜索 广东化工 第一个链接,选择在线投稿。也可以通过邮箱投稿:

硅酸盐学报主编是谁

吴中伟(20 - 4),男,江苏江阴人,国内外水泥混凝土学术界有威望的专家,我国首批材料科学博士生导师。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1945年入美国丹佛材料研究所进修,1946年回国。曾任中央大学副教授、研究员。建国后,历任建筑工程部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副院长兼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四届常务理事,《硅酸盐学报》主编等。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1年合作研制成功混凝土引气剂。著有《膨胀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怎样做好混凝土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另有诗集《寸阴集》。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当选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年2月4日在北京病逝。

孙伟(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出生于山东省胶州市。1958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 。曾任教授、博导,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硅酸盐学报》副主编。现任东南大学纤维与纤维混凝土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硅酸盐学报》国际编辑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孙伟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主要从事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与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效能防护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应用技术、结构形成与损伤劣化机理、工业废渣资源化、复合因素作用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和寿命预测新理论与新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科学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和国际或境外合作项目40多项。获国家发明三等奖“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性能设计与施工技术”一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耐久混凝土的评价与失效机理及寿命预测”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一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

硅酸盐学报主编

梁思成吧 梁启超的儿子

1954~1958年他担任建筑材料部水泥研究院混凝土室主任,1956年被评为一级工程师,195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9~1961年任该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他在任职期间,积极推进当时建材部领导提出的用水泥制品代钢代木的方针,组织研究队伍,大力研制与开发一系列水泥制品,满足了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为我国水泥制品工业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959年他首次发表混凝土中心质假说,开创了通过亚微观、微观方法研究混凝土组分、结构对性能影响之先河。1962年起他任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总工程师兼《硅酸盐学报》主编。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后经平反。于1978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土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1991年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技术顾问等。为解决混凝土的抗裂防渗问题,指导与推进膨胀混凝土的研究,他提出混凝土的补偿收缩模式,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推广,成效卓著,1979年膨胀混凝土后浇缝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毛主席纪念堂的防水工程。1980年后,他在中国建材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与武汉工业大学任研究生导师,培养博士生与硕士生。1982~1985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学位评审组成员。1980~1996年被聘为国际刊物Cement &Concrete Research编委,1997年后为该刊荣誉编委。1992年在国内首先提出研究与推广高性能混凝土的建议。继而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环保型胶凝材料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新概念;针对我国水泥工业现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大量利用工业废渣等建议。1994年吴中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评为资深院士。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8本与诗文选1本。共培养博士、硕士20多名。鉴于他对水泥混凝土材料和技术研究的突出贡献,荣获何梁何利基金1999年度技术科学奖。2000年2月4日吴中伟因病逝世,享年82岁。吴中伟为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混凝土科技的开拓创新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硅酸盐学报英文版是不是sci

是与化学材料生物有关的中文核心期刊。每一中文期刊都有其英文名称。O6--化学: 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化学通报 5、中国科学B辑,化学 6、物理化学学报 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催化学报 9、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0、应用化学 11、高分子学报 12、有机化学 13、无机化学学报 14、分析试验室 15、色谱 16、冶金分析 17、分子催化 18、分析测试学报 19、化学物理学报 20、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1、化学试剂 22、结构化学 23、化学研究与应用 24、化学进展Q--综合性生物科学: 1、生态学报 2、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3、遗传学报 4、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5、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6、微生物学报 7、生物物理学报 8、遗传 9、生物工程学报 10、应用生态学报 11、生理学报 12、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3、古生物学报 14、微生物学通报 15、水生生物学报 16、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 17、生物多样性 18、生物工程进展(改名为: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实验生物学报 20、生命的化学 21、古脊椎动物学报 22、微体古生物学报 23、生态学杂志 24、生物数学学报 TB--一般工业技术: 1、复合材料学报 2、无机材料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 4、功能材料 5、材料导报 6、材料科学与工程 7、摩擦学学报 8、材料工程 9、工程设计(改名为:工程设计学报) 10、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1、振动工程学报 12、应用声学 13、计算力学学报 14、玻璃钢/复合材料 15、材料科学与工艺 16、振动与冲击 17、真空 18、噪声与振动控制 19、低温工程 20、计量学报 21、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2、声学技术 23、制冷学报 24、低温与超导 25、包装工程 26、工程图学学报TQ--化学工业: 1、化工学报 2、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3、石油化工 4、硅酸盐学报 5、高分子学报 6、燃料化学学报 7、中国塑料 8、应用化学 9、无机材料学报 10、化学工程 11、工程塑料应用 12、化工进展 13、现代化工 14、膜科学与技术 15、精细化工 16、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7、功能高分子学报 18、功能材料 19、塑料工业 20、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1、合成纤维工业 22、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3、化学世界 24、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5、日用化学工业 26、精细石油化工 27、离子交换与吸附 28、塑料科技 29、合成橡胶工业 30、橡胶工业 31、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32、合成树脂及塑料 33、化工新型材料 34、新型碳材料 35、涂料工业 36、硅酸盐通报 37、塑料 38、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39、煤炭转化 40、无机盐工业 41、过程工程学报

用web of science来检索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或者用谷哥学术如果在校园网内,直接登录图书馆资源库,资源多得很。

学报一般分为专科学报,本科学报和核心学报三个级别。学报一般是以各个学校命名的,所以要分清到底是本科学报还是专科学报首先要弄明白这个学校是本科高校还是专科高校。一般专科学校比较好分别,名称无非是例如:某某职业/信息/建筑/技术学院或某某师范/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等。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核心学报就是被评为核心期刊的学报。

中文被SCI检录也算SCI

  • 索引序列
  • 硅酸盐学报官网进不去了,是不是说明主编回来了
  • 硅酸盐学报三审审回好久了
  • 硅酸盐学报主编是谁
  • 硅酸盐学报主编
  • 硅酸盐学报英文版是不是sci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