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灾害与救援医学杂志官网

中国灾害与救援医学杂志官网

发布时间:

中国灾害与救援医学杂志官网

安沂华博士个人简历:安沂华,神经外科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解放军总医院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攻读中国神经外科的创始人之一--北京天坛医院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王忠诚院士的博士后,开始从事神经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国际上率先研究成功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动物实验;率先开展了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灵长类动物(猕猴)脑出血的实验研究,并于2003年在国内率先将干细胞移植应用于临床。2003年起,组建并担任北京天坛医院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干细胞研究室主任。2004年,在王忠诚院士指导下,于北京武警总医院成立了全世界第一家神经干细胞移植科,应用干细胞治疗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脑外伤后遗症、脊髓损伤后遗症、小儿脑瘫、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截止到2015年年底,已经治疗各类患者1万多例,为全世界数量最多。无论是治疗患者的数量还是质量已经位居全世界领先水平。除了治疗了大量国内患者,科室还收治了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典、加拿大、沙特、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的外国患者,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安沂华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科研基金的资助;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参与国家863“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重大项目。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包括SCI收录的英文文章30多篇。荣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正在审核中的国家发明专利6项。干细胞移植治疗相关疾病临床项目完成美国NIH注册平台7项注册和WHO中国一级注册平台20项注册,其中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和脊髓损伤后遗症的临床项目均获得批准三期临床结题,都是世界第一个相关结题项目。这些标志着整个科室在安沂华主任带领下居于全世界同行业领先水平。先后获得荣誉: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2003年被评为北京天坛医院十佳青年医师、北京市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王忠诚式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北京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入选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一届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2011年带领科室荣立集体三等功2014年荣获个人三等功社会声誉安沂华博士的优秀事迹先后12次被中央电视台各栏目专题报道,先后2次接受人民日报的网络版“人民网”的专题访谈,并多次接受多家省级电视台栏目的专访。负责或参与的科研基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研课题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16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病灶部位髓鞘化水平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探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41043):小胶质细胞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期内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452):联合应用神经干细胞-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猴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011A08140100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键技术的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22028):小胶质细胞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作用机制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92017):干细胞-缓释型透明质酸材料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42014):联合应用神经干细胞-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面神经损伤;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101043):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猴脑梗塞后神经功能损伤;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183):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可能性机制;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H020821360130):神经干细胞-组织工程学联合修复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2003年北京市科委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3012):联合应用神经干细胞-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猴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中国博士后基金: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中风的临床前期研究;北京市青年科技骨干培养基金:人多潜能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移植的实验研究。参与科研课题2项 :国家863“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重大项目(编号2006AA02A115):脑血管病临床治疗的干细胞技术与产品开发 ;黑龙江省九五攻关课题(G98L19-13):创伤性脑损伤与亚低温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得的奖励:1、2004年作为项目第一人员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获奖名称: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体内外研究.单位: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2、2010年作为项目第一人员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名称:干细胞-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3、2017年作为项目第二人员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名称:干细胞治疗脑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双导向臂脑立体定向仪”,发明人:安沂华。专利号:ZL2011 2 0。证书号:第2173568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干细胞脑内移植针”,发明人:安沂华。专利号:ZL2011 2 6。证书号:第2175091号国家发明专利。发明名称:用于神经干细胞培养的细胞培养载体。发明人:安沂华;李海龙;董健伸;罗美华。专利号:ZL 2012 1 4。证书号:第1773491号。国家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一种冻存液及其用途和保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发明人:安沂华;董健伸。专利号:ZL 2014 1 9。证书号:第1999566号。国家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一种生长培养基及其用途和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发明人:安沂华,董健伸。专利号:ZL 2014 1 4。证书号:第2341191号。国家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一种生长培养基及其用途和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发明人:安沂华;董健伸。专利号:ZL 2014 1 4。证书号:第2341191号。社会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与再生领域评审专家《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杂志编委《中国比较医学杂志》编委《武警医学》杂志编委《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再生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脑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理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69号行政楼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编辑部收 邮政编码:100039 汇款单注明“论文题目+审稿费字样”

去CNKI上面翻了一下,其实早些年是有的,但是不知为何自09年之后就没有再收录这份杂志的内容了……建议您换用维普等其他数据库试一下。

灾害医学与救援杂志官网

去CNKI上面翻了一下,其实早些年是有的,但是不知为何自09年之后就没有再收录这份杂志的内容了……建议您换用维普等其他数据库试一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69号行政楼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编辑部收 邮政编码:100039 汇款单注明“论文题目+审稿费字样”

中国灾害救援医学杂志官网

安沂华博士个人简历:安沂华,神经外科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解放军总医院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攻读中国神经外科的创始人之一--北京天坛医院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王忠诚院士的博士后,开始从事神经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国际上率先研究成功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动物实验;率先开展了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灵长类动物(猕猴)脑出血的实验研究,并于2003年在国内率先将干细胞移植应用于临床。2003年起,组建并担任北京天坛医院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干细胞研究室主任。2004年,在王忠诚院士指导下,于北京武警总医院成立了全世界第一家神经干细胞移植科,应用干细胞治疗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脑外伤后遗症、脊髓损伤后遗症、小儿脑瘫、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截止到2015年年底,已经治疗各类患者1万多例,为全世界数量最多。无论是治疗患者的数量还是质量已经位居全世界领先水平。除了治疗了大量国内患者,科室还收治了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典、加拿大、沙特、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的外国患者,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安沂华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科研基金的资助;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参与国家863“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重大项目。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包括SCI收录的英文文章30多篇。荣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正在审核中的国家发明专利6项。干细胞移植治疗相关疾病临床项目完成美国NIH注册平台7项注册和WHO中国一级注册平台20项注册,其中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和脊髓损伤后遗症的临床项目均获得批准三期临床结题,都是世界第一个相关结题项目。这些标志着整个科室在安沂华主任带领下居于全世界同行业领先水平。先后获得荣誉: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2003年被评为北京天坛医院十佳青年医师、北京市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王忠诚式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北京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入选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一届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2011年带领科室荣立集体三等功2014年荣获个人三等功社会声誉安沂华博士的优秀事迹先后12次被中央电视台各栏目专题报道,先后2次接受人民日报的网络版“人民网”的专题访谈,并多次接受多家省级电视台栏目的专访。负责或参与的科研基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研课题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16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病灶部位髓鞘化水平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探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41043):小胶质细胞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期内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452):联合应用神经干细胞-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猴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011A08140100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键技术的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22028):小胶质细胞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作用机制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92017):干细胞-缓释型透明质酸材料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42014):联合应用神经干细胞-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面神经损伤;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101043):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猴脑梗塞后神经功能损伤;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183):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可能性机制;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H020821360130):神经干细胞-组织工程学联合修复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2003年北京市科委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3012):联合应用神经干细胞-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猴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中国博士后基金: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中风的临床前期研究;北京市青年科技骨干培养基金:人多潜能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移植的实验研究。参与科研课题2项 :国家863“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重大项目(编号2006AA02A115):脑血管病临床治疗的干细胞技术与产品开发 ;黑龙江省九五攻关课题(G98L19-13):创伤性脑损伤与亚低温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得的奖励:1、2004年作为项目第一人员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获奖名称: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体内外研究.单位: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2、2010年作为项目第一人员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名称:干细胞-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3、2017年作为项目第二人员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名称:干细胞治疗脑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双导向臂脑立体定向仪”,发明人:安沂华。专利号:ZL2011 2 0。证书号:第2173568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干细胞脑内移植针”,发明人:安沂华。专利号:ZL2011 2 6。证书号:第2175091号国家发明专利。发明名称:用于神经干细胞培养的细胞培养载体。发明人:安沂华;李海龙;董健伸;罗美华。专利号:ZL 2012 1 4。证书号:第1773491号。国家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一种冻存液及其用途和保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发明人:安沂华;董健伸。专利号:ZL 2014 1 9。证书号:第1999566号。国家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一种生长培养基及其用途和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发明人:安沂华,董健伸。专利号:ZL 2014 1 4。证书号:第2341191号。国家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一种生长培养基及其用途和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发明人:安沂华;董健伸。专利号:ZL 2014 1 4。证书号:第2341191号。社会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与再生领域评审专家《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杂志编委《中国比较医学杂志》编委《武警医学》杂志编委《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再生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脑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理事。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研究类文稿和综述、讲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临床经验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分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研究类文稿应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应采用结构式著录: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文稿(可用复印件)要求打印在16开白纸上,字迹清楚,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计量单位请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图请用白纸单面墨绘,尺寸应较计划刊出者大一倍。照片请用光面纸印出,要求清晰、层次分明。图和照片不得折叠和出现划痕,背面请注明图号、作者、文题和上下向。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时,作者可自行处理。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许可。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来稿请第一作者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并附单位介绍信。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来稿首页作者单位后请注明单位所在城市名称及邮编。此三项请列于首页正文下方,并用横线隔开。项目资助课题请注明资助单位及编号。为方便联系,请留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69号行政楼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编辑部收 邮政编码:100039 汇款单注明“论文题目+审稿费字样”

中国灾害与救援医学杂志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69号行政楼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编辑部收邮政编码:100039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每月的月初出刊,出刊后三天后可以拿到。

一般的杂志在每月的10号出刊出刊后,在5天内可以拿到杂志。

这个医学杂志的话在每月的15号出看干后的话,三天之后才可以拿。

中国灾害救援杂志官网

中国地震局设11个职能司(室)。(一)办公室组织全局性重大会议与活动;负责起草上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文件;负责督促重要部署、领导批示及会议决定的贯彻落实;负责新闻宣传,指导地震系统新闻宣传工作,管理中国地震局网站;负责政务信息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负责局机关财务、国有资产工作,编制机关预决算,管理机关经费;负责局机关及指导京区单位安全保卫、消防、人防、房产、社会事务等工作;负责政务与震情值班、文电、电子政务、档案、信访、机要、保密、密码、信息安全、会议计划等工作。(二)政策法规司拟订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方针和政策;组织开展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指导地震系统开展政策研究;拟订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承担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工作;负责全局性重要文稿起草工作;推进依法行政;组织法制宣传教育、行政执法和法制监督工作;负责对地震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实施的监督检查;承办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行政应诉工作;承担防震减灾法律咨询服务工作;管理地震标准化和地震计量工作。(三)发展与财务司负责国家防震减灾发展战略研究,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灾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负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改革;拟订发展与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负责预算、决算管理和基本建设管理;负责防震减灾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管理;负责监管专项资金和各类经费,组织财务稽察;负责国库支付和日常财务管理;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监管;负责防震减灾行业统计工作;负责监管国有资产经营性活动。(四)人事教育司指导地震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组织编制防震减灾人才发展规划;拟订地震系统人事管理制度;负责地震系统干部队伍宏观管理及省级地震局、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承办局管干部的考核、任免、监督,参与巡视工作;负责系统参公人员管理;管理系统机构编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劳动工资、保险、奖励、人员招录、专技人员职称评聘和专家工作;指导省级以下地震工作机构的相应工作;负责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管理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局属高等院校;负责局机关干部人事工作。(五)科学技术司(国际合作司)负责制订地震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参与地震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地震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地震科学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组织管理重点地震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项目;指导局属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建设;负责地震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管理;负责科技保密工作;协助科技委开展工作,承担科技委办公室日常事务;负责联系地震学会;归口管理学术期刊;归口管理地震科技外事工作;负责双边、多边及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负责组织协调国际会议、国际合作项目、智力引进、国(境)外破坏性地震快速反应和境外地震台网建设;牵头协调国际救援行动涉外工作。(六)监测预报司负责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拟订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和信息网络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和地震趋势判定,组织全国震情监视跟踪和重大震情会商;组织指导震后趋势判定和现场监测工作;负责管理地震预测意见;负责监测预报、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管理;负责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管理及烈度速报工作;管理火山活动、水库和海域地震的监测预测工作;负责全国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承担境外台网建设、运行与管理;承担地震监测预报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七)震害防御司指导全国地震灾害预测和预防;拟订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审定地震小区划图;负责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审定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负责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资质管理和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协同指导地震灾区重建;负责全国强震动观测台网建设和运行管理;负责管理震害预测工作,参与提出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意见;负责地震基础性任务探测和地震活断层探测管理工作;组织指导防震减灾知识的社会宣传教育;承担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承担震害防御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参与地震灾害保险工作;负责联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八)震灾应急救援司指导全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指导部门和地方地震应急预案建设;承办全国地震应急工作检查;负责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和地震灾情速报;管理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组织开展地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工作;指导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及社区地震搜救志愿者工作;管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指导国家、地方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救援训练基地建设;负责国内地震救援工作,承担境外地震救援任务的实施;承担联合国灾害协调和亚太人道主义合作伙伴任务的实施;承担地震应急救援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承担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九)直属机关党委负责指导京区直属单位和局机关党的建设;受党组委托,指导京外单位党建工作;承担地震系统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局党组民主生活会和中心组学习的服务保障工作;负责宣传、统战工作;指导党组织配合行政领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工作;领导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领导直属机关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管理中国地震局党校。(十)监察司组织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检查局属单位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国务院的决定命令和中国地震局重大决策中的问题;监督局司级干部遵守党纪、政纪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受理对局司级干部违反党纪、政纪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局司级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受理不服纪律处分决定的申诉;对局属单位预算执行、决算及重大项目等进行审计监督;对局管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十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拟订地震系统离退休干部管理规章制度;指导检查局属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承担局机关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

SB!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又名“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于2001年4月27日,由救援队员、地震专家和医护人员组成的这支专业队伍,共分为三个支队和一个直属队,三个支队各有5个分队:搜索分队、营救分队、医疗分队、技术分队、保障分队,直属队则由参谋组、技术组、保障组组成。其组建原则是“一队多用、专兼结合”;任务定位为“迅速搜索与营救由于地震或其他灾害事故造成城市建、构筑物破坏而被压埋的人员”;对救援队的素质要求是“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能随时执行紧急救援任务”;救援行动由国务院统一协调指挥。救援队先后参加过新疆伽什、巴楚,云南大姚、阿尔及利亚、伊朗等国内外大型灾害救援。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行动中,第一次参加国际救援行动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依靠着先进的科技水平,成功搜救幸存者一名,挖出遇难者四名。在参与救援的三十八支救援队中,总共只搜救出幸存者两名,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继法国救援队之后震区第二支成功搜索到幸存者的队伍。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办公室的官员这样评价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已经成为国际搜索救援舞台上一支宝贵的力量。”2003年02月24日20时37分 盐城市地震局 陈勇 “七·二八”唐山大地震二十六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国国际救援队进行远程机动地震救灾演练,提高队伍远程灾害紧急救助能力。20 0 3年 1 2月 2 6日当地时间 5时 2 6分(北京时间 9时 56分 ) ,伊朗南部著名古城巴姆发生 7 0级强震 ,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 (OCHA)报告 ,该地震造成 4 1万人死亡 ,3万多人受伤。地震摧毁了巴姆城 87%的建筑物 ,使得 7 5万人无家可归。灾区政府陷入瘫痪状态 ,震后 2 0个小时左右伊朗政府向国际社会发出援助请求。中国国际救援队经过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奔赴伊朗灾区实施救援。图 1 地震后的巴姆城一角1 出发2 7日 1 5时 4 0分 ,中国国际救援队乘坐携带着救援装备和物质的专机出发了 ,本次救援出动救援人员 38人 ,记者 5人 ,携带 4条搜索犬 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 应巴基斯坦政府请求,北京时间9日,中国政府派遣国际救援队搭乘中国民航包机赶赴巴基斯坦地震区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带队,搜索、营救、医护人员以及地震专家等共49人组成,随队携带6条搜索犬和8吨专业搜救设备以及9吨救灾物资。这次救援行动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继2003年赴阿尔及利亚、伊朗和2004年赴印度尼西亚实施国际救援以来,第四次实施国际救援。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8日11时50分,巴基斯坦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其首都伊斯兰堡东北部约95公里。此次地震是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发生的强度最大地震,使包括伊斯兰堡在内的整个巴中部、北部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目前地震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还波及印控克什米尔和阿富汗等地。

  • 索引序列
  • 中国灾害与救援医学杂志官网
  • 灾害医学与救援杂志官网
  • 中国灾害救援医学杂志官网
  • 中国灾害与救援医学杂志
  • 中国灾害救援杂志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