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格式怎么写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格式怎么写

发布时间: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格式怎么写

可以上浩发论文搜集网去看看,上面好多学报可以投稿的

刊名: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成都大学周期:季刊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ISSN:1004-5422CN:51-1216/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82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成都大学学报》 (国际刊号:ISSN 1004-5422;国内刊号:CN 51-1216/N),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管,成都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创刊于1982年,刊期为季刊。成都大学是成都市重点建设的城市型综合性大学,依托成都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学报》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学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求真,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提倡科学民主、学术自由,实事求是地探讨学术问题,为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服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主要刊登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科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和数理科学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学报》坚持刊登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除了发表本校的优秀论文,更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学报》获得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并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编辑委员会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多家知名数据库及文摘期刊全文收录。《学报》的读者对象包括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师和学生、其他对本刊关注和感兴趣的人士。《学报》坚持实行“双向匿名审稿”,鼓励创新探索性研究,注重成果的读者关注程度。为了有效拓展出版空间,扩大国际影响,全方位展示成都大学的学术资源,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学报》将不断努力,争创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期刊。 基础理论学科机械制造电气工程食品事业工业与民用建筑教学研究简报 近十几年来,我刊坚持以学术为重、社会效益为重的办刊宗旨,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确立了自己的学术个性。一方面努力发挥本校的学术优势,设置了“台湾研究”、“南洋研究”等体现本校学术专长的栏目;另一方面追踪学术界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设计了“前沿课题研究与述评”、“现代性研究”等相应的系列专栏,形成了“立足本校优势,关注学术前沿”的办刊特色。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格式

(1)稿件需用计算机打印,并寄软盘。用字要规范,字迹和图要清晰;打印的稿件需加大字号和行距。作者可通过E-mail投稿,但不要和文字稿重复。(2)题名(含中英文)。应符合索引要求,一般不超过20个字。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的内容,并符合题录。(3)作者姓名(含中英文)。英译名用汉语拼音,姓全部大写,名字第一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4)作者单位。包括部门、单位、省市名,邮编。英文邮编之后加列国名。(5)摘要(含中英文)应尽量写成报道性,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等。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以300字内为宜。(6)关键词(含中英文)。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名词和术语,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第一关键词应能体现出文章的学科分类,每篇文章给出3-8个关键词,写在摘要下方。

这个是自然科学版的,可以下载看,PDF格式。这个是社会科学版的、、。 去图书馆2层看下就是了,那边都有。估计不到被要求写什么时候,都没人看,灰尘不少。每次新期来了,我都翻看看到底都是谁发表在那上面的。基本两个重点实验室包揽了。社科版看得就少了。(我们近现代史貌似大概也那格式,去年形势与政策也要那格式,不过后来不了了之)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刊名: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成都大学周期:季刊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ISSN:1004-5422CN:51-1216/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82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成都大学学报》 (国际刊号:ISSN 1004-5422;国内刊号:CN 51-1216/N),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管,成都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创刊于1982年,刊期为季刊。成都大学是成都市重点建设的城市型综合性大学,依托成都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学报》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学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求真,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提倡科学民主、学术自由,实事求是地探讨学术问题,为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服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主要刊登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科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和数理科学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学报》坚持刊登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除了发表本校的优秀论文,更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学报》获得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并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编辑委员会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多家知名数据库及文摘期刊全文收录。《学报》的读者对象包括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师和学生、其他对本刊关注和感兴趣的人士。《学报》坚持实行“双向匿名审稿”,鼓励创新探索性研究,注重成果的读者关注程度。为了有效拓展出版空间,扩大国际影响,全方位展示成都大学的学术资源,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学报》将不断努力,争创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期刊。 基础理论学科机械制造电气工程食品事业工业与民用建筑教学研究简报 近十几年来,我刊坚持以学术为重、社会效益为重的办刊宗旨,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确立了自己的学术个性。一方面努力发挥本校的学术优势,设置了“台湾研究”、“南洋研究”等体现本校学术专长的栏目;另一方面追踪学术界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设计了“前沿课题研究与述评”、“现代性研究”等相应的系列专栏,形成了“立足本校优势,关注学术前沿”的办刊特色。

学生身份有点优势,但主要还是要看你的选题是不是比较新颖,如果老生常谈的话,几率不高,如果能紧跟现在科研的新主题进行一下思考的话,几率就提高了。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成都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生物与食品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土木与建筑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及相关的交叉学科和相应的基础理论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技改成果等。

不是

公办本科综合类大学。

公办,层次为本科,类型是综合类,占地面积2946亩,学校地址为:四川省成都市成洛大道2025号。 成都大学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传承了百年办学历史,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本科院校,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所在高校。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单位、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邮箱怎么填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成都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5422,国内统一刊号:CN51-1216/N),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生物与食品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土木与建筑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及相关的交叉学科和相应的基础理论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技改成果等。为保证刊物质量,并与国内外有关检索性刊物要求接轨,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结合本刊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简则,请投稿人配合执行。1来稿要求?来稿应遵守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文稿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自负作者应保证无署名争议、无一稿多投、无泄密情况、无政治性问题文章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规范性及可读性。全文一般不超过6 000字,一般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以上各项均需中英文对照)、中图法分类号、基金项目及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电子邮箱、联系电话)、引言、正文(包括图、表)、结论、致谢、参考文献?2内容和技术要求?1题目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一般不用副题名,避免用“……的研究”等非特定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2摘要中文摘要(以300字为宜)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要素),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中不宜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应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英文摘要(100~150words)需与中文摘要一致,以第三人称书写,时态要保持一致?3关键词一般为3~8个,建议从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汉语主题词表》中查出,中、英文关键词须一一对应。4引言应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5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6文字文稿中的外文字母、数码、序号,要求工整、清晰,对容易混淆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应标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属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区别要明显变量符号中,对于矩阵、向量、矢量,应标注为黑体。7图与表文稿中,图、表题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插图请用计算机制作,照片必须清晰、规范。主线和辅线粗细比例约为2∶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适当加注辅助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8量和单位文稿中的名词术语必须规范化、标准化,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计量标准,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pH及特殊符号除外),单位的符号一律用正体。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表应列在文后,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列出,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引用文献的作者应全部列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论文中引用文献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如“张××??[1]、王××??[2,3]?和李××??[4-6]?参考文献不得少于6条,并尽量采用文献常见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专著:[序号]作者姓名书名版本(第1版免著)[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期刊:[序号]作者姓名题名[J]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作者姓名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作者姓名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专 利:[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开日期?技术报告:[序号]作者姓名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标 准:[序号]标准制定者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姓名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3其他约定?1著作权保护与技术保密?本刊重视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和保密法规的执行由于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等,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这些数据库收录时请勿来稿。2附注?(1)本刊反对一稿多投,请作者自留底稿若超过4个月,仍未收到录用通知,请及时向编辑部查询因编辑部人力所限,恕不退稿,故请作者自留底稿来稿一经发表,即赠送2本样刊并酌致稿酬。(2)对于来稿,编辑部按照规范的程序聘请校内外有关同行专家评审,最后由学报编会审定并决定稿件录用与否评审过程中严格采用“双盲法”、“三审制”,以保证评审公正。(3)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修改、删减等加工处理,不同意本刊修删者请事先声明来稿须一式两份并提供电子文档至我部。?

刊名: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成都大学周期:季刊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ISSN:1004-5422CN:51-1216/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82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成都大学学报》 (国际刊号:ISSN 1004-5422;国内刊号:CN 51-1216/N),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管,成都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创刊于1982年,刊期为季刊。成都大学是成都市重点建设的城市型综合性大学,依托成都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学报》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学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求真,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提倡科学民主、学术自由,实事求是地探讨学术问题,为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服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主要刊登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科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和数理科学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学报》坚持刊登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除了发表本校的优秀论文,更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学报》获得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并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编辑委员会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多家知名数据库及文摘期刊全文收录。《学报》的读者对象包括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师和学生、其他对本刊关注和感兴趣的人士。《学报》坚持实行“双向匿名审稿”,鼓励创新探索性研究,注重成果的读者关注程度。为了有效拓展出版空间,扩大国际影响,全方位展示成都大学的学术资源,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学报》将不断努力,争创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期刊。 基础理论学科机械制造电气工程食品事业工业与民用建筑教学研究简报 近十几年来,我刊坚持以学术为重、社会效益为重的办刊宗旨,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确立了自己的学术个性。一方面努力发挥本校的学术优势,设置了“台湾研究”、“南洋研究”等体现本校学术专长的栏目;另一方面追踪学术界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设计了“前沿课题研究与述评”、“现代性研究”等相应的系列专栏,形成了“立足本校优势,关注学术前沿”的办刊特色。

  • 索引序列
  •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格式怎么写
  •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格式
  •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邮箱怎么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