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官网投稿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官网投稿

发布时间: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官网投稿

1)稿件需用计算机打印,并寄软盘。用字要规范,字迹和图要清晰;打印的稿件需加大字号和行距。作者可通过E-mail投稿,但不要和文字稿重复。(2)题名(含中英文)。应符合索引要求,一般不超过20个字。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的内容,并符合题录。(3)作者姓名(含中英文)。英译名用汉语拼音,姓全部大写,名字第一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4)作者单位。包括部门、单位、省市名,邮编。英文邮编之后加列国名。(5)摘要(含中英文)应尽量写成报道性,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等。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以300字内为宜。(6)关键词(含中英文)。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名词和术语,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第一关键词应能体现出文章的学科分类,每篇文章给出3-8个关键词,写在摘要下方。

请问,你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我现在也需要山东大学学报工学报的论文模板,仍然打不开,希望你能帮下忙哦。

推荐信不需要公章的 主要是签名就可以了 信封口其实也不用盖章的 在封口处推荐人签字就可以了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官网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目前尚未被EI收录。

1、《中国小通史》第 5 册《宋》,金盾出版社,2003年6月。2、《中国文化小通史》第 5 册《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3、《宋朝开国六十年》,齐鲁书社,2009年9月。 1、《历代王氏望族》(周祚绍、范学辉、何成、任思亮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2、《天人衡中:〈春秋繁露〉与中国文化》(曾振宇、范学辉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1、《儒家史学思想研究》(范学辉、齐金江主编),中华书局,2003年12月。此外还是《中国反贪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中国改革通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齐鲁文化通史·宋元卷》,中华书局2005等著作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药理与药方:儒经治国的得与失》,载《历史学家茶座》第5辑, 2006年《从崩溃到重建:论宋太祖朝的武德司》,载《郑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董仲舒春秋繁露与经学的开山》,载《孔子研究》 2006年第5期《论北宋三衙管军制度的演变》,载《东岳论丛》 2006年第5期《释宋太祖“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载《西北师大学报》 2006年第4期《变法与变意:宋太祖募兵制度改革刍议》,载《社会科学辑刊》 2006年第3期《从吏治的角度看文景之治》,载《齐鲁学刊》 2006年第3期《关于杯酒释兵权若干问题的再探讨》,载《史学月刊》 2006年第3期《北宋三衙管军选任标准的前后变化》,载《河北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将从中御始于宋太祖考》,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宋太祖朝的翰林学士》,载《文史》 2005 第3辑《北宋三衙管军素质状况的动态考察》,载《文史哲》 2005年第3期《募兵制度与北宋的百年无事》,载《理论学刊》 2005年第3期《论北宋制衡三衙的相关措施》,载《史学集刊》 2005年第2期《宋代山东道教的发展及其文化意义》,载《东岳论丛》 2005年第2期《三司使与宋初政治》,载《宋史研究论丛》 2005 年总第 6 辑《宋代山东地区的民间信仰与秘密宗教》,载《民俗研究》 2004 年第 4 期《北宋三衙除授制度简论》,载《河南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2 期《试论北宋山东地区的诗歌创作》,载《齐鲁文化研究》 2004 年总第 3 辑《论北宋时期的山东佛教》,载《齐鲁文化研究》 2003 年总第 2 辑《秦汉反贪告诉我们什么》,载《大众日报·论丛》 2002 年 8 月 《北宋三衙的地位、待遇及其政治作用》,载《文史哲》 2002 年第 5 期《论募兵制度对北宋农业生产的积极意义》,载《山东大学学报》 2002 第 3 期《北宋募兵与三衙制度研究》,载《宋史研究通讯》 2002 年第 1 期《张涛教授〈经学与汉代社会〉读后》,载《中国学研究》 2002 年总第 5 辑《儒家史学思想研究》,载《孔子研究》 2002 年专刊《论正统儒学对东汉史学的影响》,载《齐鲁学刊》 2001 年第 5 期《论北宋的封桩阙额禁军钱制度》,载《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3 期《金匮中那一纸盟约――金匮之盟之谜》,载《历史疑案的最新线索》山东人民出版社 《汉武帝朝的吏治腐败问题》,载《理论学刊》 2000 年第 5 期《高平之战与赵匡胤的崛起》,载《山东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4 期《春秋繁露与儒学臣道观的形成》,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1 期《秦汉地方行政运行机制初探》,载《文史哲》 1999 年第 5 期《先秦儒学教化说的发展历程》,载《管子学刊》 1999 年第 3 期《对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的认识》,载《光明日报·史林 》 1999 年 6 月 25 日《两汉兵器交易初探》,载《河南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2 期《论两汉的私人兵器》,载《山东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1 期《春秋繁露与儒学君道观的形成》,载《齐鲁学刊》 1998 年第 2 期《董仲舒春秋繁露臣道观与传统政治文化的演变》,载《管子学刊》 1998 年第 2 期《汉灵帝中平五年改刺史新置牧考》,载《河南大学学报》 1997 年第 3 期《论儒学对秦汉地方行政的影响》,载《江海学刊》 1997 年第 2 期《首创纪传体编辑体裁的司马迁》,载《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河南大学出版社 《首开断代史编辑体裁的班固》,载《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河南大学出版社 《汉代婚姻形态考述》,载《史学月刊》 1996 年第 6 期《汉初齐学与儒学的融合》,载《管子学刊》 1996 年第 4 期《两汉皇位继承制度略论》,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3 期《从公孙弘看汉初儒墨的融合》,载《孔子研究》 1996 年第 3 期《西周春秋地方行政制度略论》,载《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3 期《论秦汉的监察系统与监察法》,载《三峡学刊》 1996 年第 3 期《假司马辨析》,载《中国史研究》 1996 年第 2 期《试论刘昭后汉书志注的史料价值》,载《山东大学学报》 1995 年第 1 期《秦始皇在独尊儒术过程中的作用商榷》,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4 年第 4 期《论汉代韩中关系及刘邦的影响》,载《刘邦研究》 1994 年第 4 期《史记订误一则》,载《中国史研究》 1994 年第 1 期《重评韩信的灭齐之战》,载《江海学刊》 1994 年第 1 期《简论秦汉之际的纵横家》,载《黄淮学刊》 1994 年第 1 期《论元后》,载《德州师专学报》 1993 年第 3 期《汉书勘误一则》,载《史学月刊》 1993 年第 3 期《读史一得》,载《中国史研究》 1993 年第 2 期《刘项用人之得失商榷》,载《史学集刊》 1992 年第 4 期 2006年之后1、《转向相持:楚汉京索之战初探》,《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2、《宋人本朝军政体制论争试探》,《文史哲》2007年第4期;3、《北宋三衙职能问题试探》,《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4、《淮建利〈宋朝厢军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6期;5、《募兵与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东岳论丛》2009年第4期;6、《南宋三衙管军制度若干问题考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7、《皖口之战与宋太祖朝军事装备的革新》,《史学集刊》2011年第1期;8、《南宋三衙马政问题试探》,《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1期;9、《南宋“举将帅”制度试探》,《浙江学刊》2012年第2期;10、《宋代皇权与三衙用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2、《火器的革新与冷兵器的退步》,《国学》2012年第11期。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原《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10月,系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工程应用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征稿、发行。报道内容主要刊登材料、机械、土木、水利、控制、动力、电气、信息、计算机、化工、环境等工程专业以及应用性基础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等。收录情况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机械工程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内、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获奖情况该刊1995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二等奖,1996年获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1996年作为优秀期刊参加“中国出版成就展”,1995年及1996年获山东期刊优秀总体策划一等奖,1997年被山东省教委科研处、省学报研究会确定为创精品重点期刊,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级自然科学技术期刊,2003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2008年、2010年工学版被教育部科技司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刊名: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主办:山东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2-3961CN:37-1391/T邮发代号:24-22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曾用刊名: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山东工学院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工业版)创刊时间:195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1992) 1 所有稿件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请勿一稿多投。2 作者请登陆该刊网站下载论文模板撰写稿件→“工学版” →下载中心→论文模板3 该刊目前全部实行网络系统投稿,不接受纸稿和电子邮箱投稿。作者投稿请登陆→“工学版” →“作者投稿”4 该刊所有稿件采用同行专家评议(双盲审稿)。该刊一般自收到稿件起3个月内返回审稿意见,外审专家因故未能及时发回审校意见者,时间可能适当延长。5 作者的修改稿返回编辑部3个月内,向稿件作者发出拟录用通知。在此期限后作者如未收到该刊联系修改的函件等,在书面通知编辑部并收到编辑部确认回复之后,可对稿件另作处理。稿件定稿后作者不得随意要求撤稿和更改。凡向该刊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同意此项约定。6 该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凡在该刊刊出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收入CAJ-CD。若作者不同意,请在来稿时说明。7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73号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投稿

2004 年第18 卷第1 期测试技术学报Vo 18 N 1 2004(总第47 期) JOURNAL OF TEST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Sum N 47)文章编号: 167127449 (2004) 0120001204感应同步器宽度测量方法的研究X 潘海鹏, 王丽丽, 戴文战(浙江工程学院自动化所, 浙江杭州310033)摘 要: 通过对传统的感应同步器位移测量方法的分析, 提出了一种将软件与硬件有机结合的位移ö数字转换新方法 利用该方法所研制的大位移传感装置、位移ö数字转换装置与工业控制计算机配合, 成功实现了对钢板宽度的测量与控制关键词: 感应同步器; 位移2数字转换; 宽度测量中图分类号: TH822 文献标识码: AThe Research ofW idthMeasuremen tMethodby Induct Synchron izerPAN Hai2peng, WAN G L i2li, DA IW en2zhan( Inst itute of A utomat ion, Zhejiang Inst 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Hangzhou 310012, Ch ina)Abstract: Th 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p lacem en t m easu rem en t m ethod of t radit ional inductsynch ron izer, a new disp lacem en t2digital conversion m ethod w h ich com b ine the sof tw are and hardw aretogether is app A cco rding to th is m ethod, the system of the huge disp lacem en t inductin st rum en t and disp lacem en t digital conversion in st rum en t com b inew ith indu st rial compu ter ism ade andis successfu lly realized in the con t ro l and w idth m easu rem en t of steel p Key words: induct synch ron izer; disp lacem en t2digital conversion; w idth m easu rem en t0 引 言宽度是冶金、机械加工、纺织等行业的重要尺寸检测参数, 其测量精度与测量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与经济效益 目前宽度测量一般是通过位移量检测来实现的, 而位移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电感式、电容式、光电式等 对于直线位移测量则主要为CCD 摄象传感器、光栅传感器和感应同步器[ 1~ 3 ]其中, CCD 摄象传感器与光栅传感器都是依靠光电学机理通过系统实现位移量检测 其优点是分辨率高, 测量精确 缺点是环境适应性较差, 且现场安装调试工作复杂 而利用电磁耦合原理实现位移检测的感应同步器就具有明显的优势[ 4 ]: ① 可靠性高, 抗干扰能力强, 对工作环境要求低, 在没有恒温控制和环境不好的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比较适应于工业现场的恶劣环境; ② 测量范围宽, 0~ 9 999mm , 测量精度高, 分辨率为 01 mm; ③ 安装方便、维护性好, 使用寿命长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感应同步器位移测量方法的研究, 针对直线位移的测量, 提出了一种以感应同步器为传感器, 将软件与硬件有机结合的位移ö数字转换新方法, 应用该方法笔者所研制的面向冶金企业X 收稿日期: 2003208228 基金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2016) (603194) 作者简介: 潘海鹏(1965- ) , 男, 副教授, 主要从事智能检测技术与应用研究钢板宽度测控装置已成功运用于天津中板厂, 其测量范围达1m ( 3m~ 3m ) , 测量误差≤1mm , 闭环控制误差≤2 mm , 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1 位移2数字转换方法的研究直线型感应同步器由定尺和滑尺组成, 其相对面是采用光刻腐蚀法刻成的铜箔绕组, 当定、滑尺作相对运动时, 若在滑尺两相绕组上加励磁电压, 则定尺绕嘴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 检测该电势的变化即可获得位移量的大小[ 5 ] 例如, 在滑尺的正、余弦绕组上分别加幅值按正、余弦规律变化的励磁电压V s = V m sinHe sinXt, (1)V c = - V m co sHe sinX (2)则当定、滑尺相对移动Hm 时, 定尺上分别感应出的电势为es = K mV m co sXtsinHeco sHm , (3)ec = - KmV m co sXtco sHe sinH (4)根据选加原理, 总的感应电动势为e = es + ec = K mV m co sXtsin (He - Hm ) (5)式(1)~ 式(5) 中: V s为滑尺正弦励磁电压; V c为滑尺余弦励磁电压; V m 为励磁电压最大值; Hm 为机械位移角度; He 为可变的用以平衡Hm 的电角度; X 为励磁电压角频率; es为定尺正弦感应电势; ec为定尺余弦感应电势; e 为合成感应电势(即误差信号) ; Km 为耦合系数由此可见, 实现位移测量的关键是将模拟的误差信号转换为响应的位移脉冲, 并进行累加与数字显示, 即位移ö数字转换 从目前讲, 其转换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 纯硬件转换; ② 纯软件转换纯硬件转换的方法就是位移ö数字的转换完全由分立及集成器件构成的电路实现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首先对被检测的误差信号进行放大, 然后通过分立元件组成的门槛电路使连续的位移信号变成与之对应的脉冲信号, 该脉冲经整形处理送至由多个计数器组成的记数电路进行脉冲累计, 脉冲的多少就代表了位移量的大小, 最后将计数值按位输出到译码驱动电路显示出来, 其置数功能通过机械码盘实现 该方法的不足在于: ① 价格贵, 精度低; ② 电路结构复杂, 可靠性差, 维修不便; ③ 未考虑与计算机的接口, 不便实现闭环控制纯软件转换的方法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位移ö数字转换及脉冲累积显示 其系统一般由单片机、RAM、ROM、8279 等芯片组成, 它将位移逻辑、脉冲计数及控制部分全部由微机实现, 提高了测量精度, 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但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采用软件计数, 限制了定滑尺的相对位移速度, 影响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2 新型宽度测控系统的研制针对纯硬件与纯软件转换两种方法的不足,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软硬件相结合实现位移ö数字转换的新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钢板宽度测控系统 其基本设计思想是: ① 在硬件设计上采用功能强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简化系统结构, 并将其集成于一块电路板上, 直接与工业控制计算机进行通讯; ② 对于占用硬件资源多而软件上又易实现的功能则直接由软件实现 如位移脉冲累积、运动方向的判别、置数、清零等功能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它既发挥了硬件转换电路工作的快速性, 又发挥了软件编程的灵活性; 既扩充了系统功能, 又节约了资源, 简化了结构, 降低了造价 新型位移测量系统的结构如图1 所示1) 前置放大器由两级同相比例放大器组成, 对感应同步器产生的误差信号进行放大, 分别为门槛电路提供粗、精计数输入2) 门槛电路由电压比较器和逻辑电路组成, 粗门与精门将放大器送来的连续位移信号转换成为断续的计数脉冲 粗门输入来自第一级放大, 精门输入来自第二级放大 当滑尺慢速滑动(< 12m öm in)2 测试技术学报2004 年第1 期时, 精门开启, 每输出一个脉冲表示 01mm; 当滑尺快速滑动(> 12 m öm in) 时, 粗门开启, 每输出一个脉冲表示 1 3) A öD 转换控制器主要提供A öD 转换所需要的各种控制信号 如计数脉冲输出控制、方向控制、粗精转换控制等4) 模拟开关与函数变压器主要由双十选一双向模拟开关和函数变压器构成, 实现在BCD 码作用下20 路开关状态控制, 从而实现DöA 转换[ 6, 7 ] 其原理如图2 所示 由振荡器提供的10 kHz 的正弦信号经函数变压器耦合后输出10 个中心抽头接在第一级开关上, 通过不同的连接方法形成sinA A和co sA A,即将0°~ 180°十等分, 而sinA A和co sA A又分别作为第二级函数变压器的输入, 耦合出20 个信号, 形成sin (A A+ B B) = sinHe , (6)co s (A A+ B B) = co sHe , (7)式中: A , B = 0, 1, 2, ⋯, 这样, 由模拟开关的通断改变(A A+ B B) 的值, 就可改变He, 使其跟踪定滑尺相对位移Hm , 从而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5) 接口电路的功能是将脉冲输出、方向控制、清零与置数相关信息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起来, 利用软件中设计的控制算法实现对宽度的闭环控制利用该方法所研制的钢板宽度测控系统如图3 所示 轧制后边部不齐的钢板首先被送到1# 剪切去一边, 然后通过辊道送到2# 剪, 由推床调整位置后, 2# 剪将以切齐的一边为基准, 按设定宽度切去另一边, 从而使钢板边部齐整, 又符合宽度要求 感应同步器检测系统由安装于大位移传感装置上的5块接长的定尺与1 块滑尺组成, 推床通过钢丝绳和滑尺连接,这样, 就把推床的位移转换为滑尺的位移, 将宽度量转化为位移量, 再经位移ö数字转换系统, 将宽度数字信号送入工业控制计算机, 实现了钢板宽度的自动检测 利用红外辐射高温计对钢板的实际温度进行检测, 以实现钢板宽度的自动温度补偿; IPC2610 工业控制计算机将位移信号与温度补偿后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后, 对偏差进行运算处理, 通过最优控制算法[ 8 ]输出- 8 V~ + 8 V 电压信号控制直流驱动系统, 使推床自动定位到给定宽度上, 从而实现了钢板宽度的自动测控(总第47 期) 感应同步器宽度测量方法的研究(潘海鹏等) 33 误差分析与校正由感应同步器作位移传感器构成的宽度测量系统中, 测量误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1) 感应同步器连接误差由于笔者使用的感应同步器定尺长度为250mm , 工艺要求的测宽范围为1 m , 所以要用5 块定尺连在一起才能满足要求 但在定尺接长的过程中, 定尺与定尺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当滑尺在接长的定尺上滑行时, 该间隙的长度也会计入在内引起误差 因此, 在设计位移传感装置时采取: ① 提高机械加工精度, 使5 块定尺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减少安装误差; ② 在传感装置的某一固定处, 设计零点自校正电路, 以消除滑尺往复运动所引起的接长误差2) 位移脉冲的累积误差这部分误差主要由位移ö数字转换电路受干扰、温漂及函数变压器细分等因素的影响引起的 解决的办法是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及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如在现场将定、滑尺以及导轨封闭起来, 既防止了粉尘, 又起到了屏蔽作用3) 温度对被测对象的影响物质的热膨胀往往给对象物理尺寸带来很大影响 对于温度给热钢板宽度测量带来的误差是不能忽视的 解决的办法: 依据在线被测钢板的温度、钢材的材质及热膨胀系数对钢板宽度进行在线自动温度补偿,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 应用效果应用新型位移ö数字转换装置所研制的钢板宽度测控系统已在天津中板厂投入运行, 系统不仅能实现钢板宽度的测量, 而且还具有前进、后退、设定、急停、手动ö自动无扰切换、超行程保护、报警等功能, 测量性能均达到或优于设计要求 表1 为一组现场在线测量数据表1 在线测量数据表T 1 A n online measurement data table序号温度补偿öm m 设定量ömm 实测量öm m 误差量öm m 序号温度补偿ömm 设定量ömm 实测量ömm 误差量ömm1 4 1 807 1 809 2 6 5 1 807 1 812 02 4 1 857 1 862 - 1 7 4 1 807 1 811 03 4 1 857 1 859 2 8 5 1 607 1 613 - 14 5 1 807 1 812 0 9 5 1 807 1 813 - 15 5 1 807 1 810 2 10 6 1 807 1 813 0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 利用新型位移ö数字转换系统所设计的宽度测控装置具有可靠性高、测量精度好、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工业生产的位置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 ] 王建民, 浦昭邦 图像式绝对码位移测量系统的研究[J ] 光电工程, 2000, 27 (4) : 25- [2 ] 冯显英, 姜乃春 机床传动链感应同步器高精度测量系统[J ]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0, 30 (2) : 127- [3 ] 赵育良, 张青臣 基于线阵CCD 的全息光栅位移传感器[J ] 测试技术学报, 2002, 16 (3) : 167- [4 ] 单成样 传感器的理论与设计基础及其应用[M ]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80- [5 ] 端木时夏 感应同步器及其数显技术[M ]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6- [6 ] Chau L P, SiuW C T ransfo rm Domain Recursive A lgo rithm to Compute D iscrete Co sine and Sine T ransfo rm s[J ]IN T J EL ECTRON ICS, 1996, 80 (3) : 433- [ 7 ] M ansour I Irsh id N ew D igital2to2A nalogue Conversion Technique[J ] IN T J EL ECTRON ICS, 1989, 67 (1) : 27- [8 ] 潘海鹏, 郭绍毅 基于最优控制的钢板宽度测控系统[J ]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3, 16 (9) : 37- 4 测试技术学报2004 年第1 期

定向天线圆形阵模糊测向算法,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12。 采用最小移频键控方式调制的DS/SSMA系统分析,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12。 基于对数周期天线圆形阵的测向算法,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12。 频率分集CDMA系统及其在AGWN信道下的性能,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12。 利用回归分析法估计来波方位,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0,10。 DS/SSMA扩频多址系统的容量及性能分析,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0,8。 一种有线电视信号实时监测系统,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0,9。 FI1256MK2的控制与应,电视技术,2000,9。 一种具有前向纠错功能的语音数字编码系统,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6。 基于DHT的OFDM接收机模型及性能分析,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27(3)。 超宽带Rake接收机在密集多径信道下的性能,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27(3)。 基于离散Hartley变换的OFDM实现模型, 电路与系统学报,2005,10(1)。 IEEE3a信道模型改造方法的研究, 电路与系统学报,2005,10(2)。 A novel modification method for IEEE3a channel model, Proceedings of Joint UWBST&IWUWBS 2004, May 2004, 86-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UWB Rake Receiver,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6th CAS Symposium on Emerging Technologies, June 2004, 329- A Class of UWB Pulse Shapes and Their Performance in Multipath Channels, Proceedings of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1, S 2004, 302- On the Optimal path selection for S-Rake in UWB channel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2005(ICCI2005), June 2005, 700- A Novel DHT-based Ultra-Wideband System,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2005 (ISCIT2005), O 2005, 650- Channel Estimation for DS-CDMA UWB in Dense Multipath Environ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2005(ICCI2005), June 2005, 723- Code Selection for Channel Estimation in DS-UWB System,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Networks and Mobile Computation 2005(WCNM2005), 1, S 2005, 320-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官网投稿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中文N/T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的《SCI》、《CS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多家检索机构及文摘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列为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家之一,“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化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国内外公开发行,农业综合性学术刊物。

你好,《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山东农业大学主办的,反映高校科研、教学成果,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术性理论刊物。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农村经济、企业管理、哲学、文学、史学、语言、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研究等方面有新意、有深度的学术性理论文章。 办刊宗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传播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坚持实事求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和文风,力求为我校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服务。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 来 稿必须属学术性理论文章,谢绝一般的工作性总结,要求观点鲜明、正确、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字迹清楚,字数一般在5000字左右,不得超过7000 字。一律受微机打印稿。2. 来稿体例:期顺序依次为标题、英文标题、作者、内容提要(200 字)左右、关键词(3-5个)、正文、注释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3. 引文:引用资料必须核对准确无误,并注明出处,注码采用圈码置右上角。“注”的格式如下:(1)凡引全集或选集的文句,应先注作者姓名和篇名,次注集名,再依次注明卷数、版本、页码。如: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6 页。 (2)凡引用单行本文句,先注作者姓名,依次注书名、版本、页码。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人民出版社1971 年版,第2 页。(3)引用报刊文章的文句,先注作者姓名和篇名,再依次注报刊名称、年份、期数(年月日)。如:林德宏:《科学的思路》,《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3 期;李若源:《浅谈思维结构及其功能》,《光明日报》1995年9月16日。(4)引用古籍的文句,一般只可注书名、篇名或卷数。如:《史记*范睢列传》,《太平御览》卷540。

1、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15年,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最早同时以大学校名和“学报”冠名的期刊,是以客观的学术语言记录清华大学发展的编年史。作为名副其实的“老字号”期刊,众多学术权威的力作与莘莘学子的处女作在其上交相辉映,使之成为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科学精神的见证。   2、北京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依托北大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源,把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品牌意识和办刊的精品意识结合起来。3、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成立于1955年。该杂志是一份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均有发表。它主要发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实验技术、文献综述等。农业、园艺、植物保护、畜牧业、兽医学、林业、土壤化学、食品科学、农业工程和生物技术等。审稿1-3个月。大学学报的级别划分:大学学报的级别归属问题,跟一般的期刊一样,普通的省级国家级和核心级别这样,大部分的普通学报基本都属于省级,但是认可度高于省级。也有本地区的类别归属,这个要以本地区和单位的分类为主。由于学报的特殊性,他的级别划分可能不是那么的严格,有的地方对于普通学报的认可度高于一般的国家级期刊。如果学报被纳入核心的话,那么就是核心学报级别。不同的核心大概有:科技核心级学报,北大核心级学报,南大核心级学报等等。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官网订购

学位:工学博士 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从事科学领域:一级学科:机械工程 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三级学科:切削加工工艺研究方向:(1)先进制造技术 (2)陶瓷刀具材料荣誉称号和社会兼职:《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编委;山东省机械制造专业委员会理事。一、个人简历09—07, 山东工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07—09, 莱阳农学院 农机系 教师09—07 山东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07—10, 莱阳农学院 工程系,讲师10—09 , 莱阳农学院 工程系,副教授,09—12 山东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2—10 莱阳农学院 工程系, 副教授;10—09 莱阳农学院 工程系 教授,系副主任09—12 中国农业大学 工学院 博士后研究(08—08, 澳大利亚 昆士兰科技大学 机械学院访问学者。)2003,10—09, 莱阳农学院 工程学院学院,教授,副院长;11至今, 青岛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二、教学工作情况(一)主讲课程主讲本科生《CAD软件应用技术》、《CAM应用技术》《特种加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机械创新》等课程主讲研究生《数值分析》、《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指导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电气化专业硕士研究生3人。(二)主持和参加的教学研究课题《 圆柱齿轮公差》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与开发 7-7 青岛农业大学 2000 主持形位公差带CAI课件的开发 7-7 青岛农业大学 3000元 主持液压传动多媒体课件开发 7-7 青岛农业大学 3000元 主持“设计”在金工实习中的实现 2008-2010 青岛农业大学 2000元 主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 2009-2012 山东省教育厅 20000元 主持(三)获奖教学成果 2008年、2009年 连续两年 指导的学生 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 获得一等奖 颁奖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2008年、2009年 连续两年 指导的本科学生 获得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 颁奖单位:山东省教育厅(四)教学研究论文 周建强,李考年 浅谈毕业设计 高教研究, 莱阳农学院, 1999(1~2):45~47三、科研工作情况(一)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褐藻胶生产节水技术研究 山东省教育厅 2001-2003 4万元 主持高压磨料水射流加工大理石技术研究 莱阳农学院 2003-2005 2万元 主持陶瓷/硬质合金复合刀片研制及损坏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5-1998 12万元 参加(二)获奖科技成果(成果名称 本人位次 奖励等级 奖励名称 颁奖单位 时间) 陶瓷/硬质合金复合刀片 第三位 二等奖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山东省政府 褐藻胶生产节水技术研究 第一位 三等奖 山东省高校科研成果奖 山东省教育厅 2005(三)科研论文(论文名称 刊物名称 作者位次 出版时间 期号 起止页码) Reinforcing mechanisms of a ceramic—cemented carbide compact 第一位,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CPCG’Beijing, China: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10:118~ 残余应力对陶瓷/硬质合金复合片硬度的影响 无机材料学报,第一位,13(4):625~ 计算刀-屑接触长度新模型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第一位,1998,28(1):44~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eramic-cemented carbide compact 第一位,ACTA Metallurgica 12(5):1142~ 陶瓷/硬质合金复合片残余应力分析 应用力学学报,第一位, 1999, 16(3): 135~ 陶瓷/硬质合金/陶瓷夹层复合片应力分析模型。农业机械学报,第一位, 2002(3):121- 工艺参数对磨料水射流加工性能的影响机械工程师,第一位,2003(9):35- 反求工程技术及应用实例,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第一位,05,18(3):70- 虚拟植物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莱阳农学院学报,第二位,2006,23(增刊):20- 基于Terrain model的三角化运算法则莱阳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一位,   2006,23 (2) : 225~227, 逆向工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第一位,2006 03:3- 逆向工程中的多视数据对齐方法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第一位,07,19(4):169- 基于三角形内心的数据拼接方法,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第二位,M,2007,V20,N2:99- WC 基刀具材料微观结构及其加工损坏机理研究中国机械工程,第四位, 2008 10:2386- WC2ZrO2 复合陶瓷显微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人工晶体学报,第四位,08,V 37 N 4:814- 细晶粒硬质合金刀具铣削钛合金损坏机理的研究 工具技术,第四位,2008,№4:12- 磨光- 烫金一体机的自动化改造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二位,2009, 26 (2) : 147~150,

不是。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原《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10月,系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工程应用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征稿、发行。ISSN1672-3961,CN 37-1391/T,双月刊。主要刊登材料、机械、土木、水利、控制、动力、电气、信息、计算机、化工、环境等工程专业以及应用性基础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等。  本刊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机械工程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内、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  本刊1995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二等奖,1996年获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1996年作为优秀期刊参加“中国出版成就展”,1995年及1996年获山东期刊优秀总体策划一等奖,1997年被山东省教委科研处、省学报研究会确定为创精品重点期刊,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级自然科学技术期刊,2003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2008年、2010年工学版被教育部科技司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我们热忱欢迎广大学者和专家对本刊物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为促进学术交流和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服务。

  • 索引序列
  •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官网投稿
  •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官网
  •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投稿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官网投稿
  •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官网订购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