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封面图片大全集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封面图片大全集

发布时间: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封面图片大全集

高校的图书馆都有购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应该,可以去看看。英文的可去先去medline搜搜看。science direct这个不错的。

心理学专业进展AdvancesinPsychology是一本关注心理学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由汉斯出版社发行。主要刊登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成果报道及评述。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为了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心理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研究范围:认知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心理统计与测量·发展和教育心理学·医学与临床心理学·心理病理学·人格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法制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学教学改革

差序格局与华人组织行为华人组织中的关系与社会网络“华人工作相关人格量表”的编制、意义与效度中国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关系人口统计因素和“关系”的影响:来自中国的案例中国人的分配正义观中国企业CEO的领导行为及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对工作相关态度的影响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研究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的协同性实证研究对管理者工作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高层管理团队建设

中国知网,到淘宝上买个卡,很多的文章。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封面图片大全

搜外国的

一般大学的图书馆的知网都可以找到

杂志很多,不过建议上专业的学术网站下载,毕竟除非大城市否则很难买到正版的杂志。不过喜欢语言心理学的话我推荐你看雅克拉康的书,后结构主义心理学家,《语言维度上的精神分析》这本书不错~~

国内心理学期刊排名1、心理学报《心理学报》(ActaPsychologica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Database)所收录。2、心理科学《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3、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1983年创刊。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曾任该刊主编。至2000年,《心理科学进展》共出版62期。该刊是中国科学文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封面图片大全高清

您好!1、德国心理学家W黑尔巴赫的《环境心理学》,和K莱温的《心理生态学》;2、美国MendocinoCollege的心理学教授Roger RHock博士: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或者直接百度JPSP online,然后会有官网弹出(ISSN)1559-1816下面这个最直接

《面子·人情·关系网》, 20万字,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人的脸面观——社会心理学的一项本土研究》, 30万字,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繁体字版,22万字,新加坡: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出版公司2000年版。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简体字版,22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利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成就出版社2003年版。 《面子、人情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取径》,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8年版。*《华人本土心理学与华人本土契合性》,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8年版*《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2辑,25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0*《社会科学本土化:多元视角解读》,新加坡: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出版公 司2001年版。*《中国社会文化心理(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蜕变中的中国家庭》,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版。*《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女性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劳动社会学》,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人社会心理研究论集1992》, 香港:时代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社会心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现代社会心理学》,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2009 ,第3期。 *“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社会》,2009年,第1期。*“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开放时代》,2008年,第1期。*“信任与社会风险”,《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社会心理学30年”,《社会心理研究》,2008年,第3期。*“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重构”,《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社会学的转向”,《社会》,2007年,第3期;*“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社会事实再现的文学路径”,《社会理论论丛》第3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传统性与现代性:中国人社会行为模式及其变迁”,南京:《中国研究》,2005年,创刊号;*“一场游戏,一场梦”,山东:《社会学家茶座》,2005年;*“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北京:《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杭州:《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本土社会研究的本土视角:批判、反省与出路”,香港:《社会理论学报》,2001年,第1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传统与现代的一致与冲突”,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社会心理承受力与社会价值选择”,北京:《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评华人心理学报”,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冬季号。*“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儒家的社会建构:社会理论的视角与方法论的探讨”,香港:《社会理论学报》,1999年,第2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类型、转型及其问题”,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 第4期。*“中国人的社会行动结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终结”,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由公及私:中国组织资源流向探析”,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人际关系结构中的平衡性原理及其本土的解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年鉴1995~1998》,专稿。*“中国‘土政策’的功能分析”, 北京:《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从油画人体展说开去”, 北京:《东方》, 1996年, 第5期。*“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 一项个案研究”, 北京:《社会学研究》, 1996年, 第3期。*“《围城》中的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的‘围城’”, 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 第2期。*“走向现代化的江村人——中国家族主义中的亚文化现象及其现代意义”, 南京:《江海学刊》, 1996年, 第5期。*“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一种本土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建构”, 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5年, 冬季卷 (总第13卷)。*“中国人的面具人格模式”, 香港:《二十一世纪》, 1995年, 6月号, 总第32期。*“中国人‘窝里斗’吗? ”, 北京:《东方》, 1995年, 第6期。*“中国人的脸面观——一种本土研究策略的探讨”北京:《中国社会学年鉴1992~1995》,专稿。*“走出本土化的两难困境”, 北京:《东方》, 1994年, 第6期。*“中国人在社会行为上是什么取向? ”,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4年, 第4期。*“中国人的脸面观: 有关其向度及其假设”, 台湾: 《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2期 (1994)。*“‘泥’与‘沙’——为中国‘国民性’之症结求答案”, 香港:《二十一世纪》 1994年, 4月号, 总第22期。*“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北京:《社会学研究》, 1993年, 第4期。*“论社会心理学中国化的方向”,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 1993年, 第2期。*“东方天书新探——将军崖岩画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南京:《东南文化》,1993年,第2期。*“中国人群体意识的双重取向——‘内聚’与‘内耗’的社会学研究”, 南京:《江海学刊》, 1992年, 第3期。*“中国人际心理初探——‘脸’与‘面子’的研究”, 南京:《江海学刊》, 1991年, 第2期。 2006年,《报:中国人交换方式与观念的研究》获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一等奖。2006年,《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获第五届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005年,《传统中国人社会和谐的心理基础》获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一等奖。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社会心理学》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5)。2003年,《中国人行动的逻辑》,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2002年,获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获江苏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年,获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教金。1996年,获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教金。1995年,获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教金。1994-1996年,因出任1994年江苏电视台举办的“亲亲杯”电视大学生辩论赛、1995年北京电视台举办的“长虹杯”电视大学生辩论赛南大队的执行教练及199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南大辩论智囊团成员并三次夺得冠军而受到学校颁发的奖状。1994年,获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论文一等奖。1994年,获江苏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993-1994年,获南京大学双元奖教金一等奖。1993年,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樱松奖三等奖。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封面格式图片大全

面子”是一种中国人典型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面子”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然而,万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扭曲的“面子”心理对个体、对他人、对社会也总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消极影响,树立正确的“面子”心理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四方面分析了“面子”心理,即:1)面子的概念;2)面子背后的心理学知识;3)面子的表现类型及现状;4)面子的影响。关键词:面子;社会心理;表现;影响我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一文中指出,“面子、命运和恩典是统治中国的三大女神,而面子比命运、恩典更具有势力”。[1]可见,面子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当然,也不光中国人爱面子,外国人也是要面子的,只不过这在中国是比较典型的社会现象。这也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人面子心理的关注。笔者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对面子心理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一,面子的概念虽然国内外学者对面子进行了大量的探究,也有很大的成果,但是对面子的概念却仍不能统一、各有侧重,每一种说法都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在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的观点。美国华裔心理学家丁托米(Ting-Toomey)采用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差异作为理论框架提出的面子磋商模型,认为面子是指在某种关系情境中,个体所声讨的一种积极的社会自我意象。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家布朗和美国哲学家列文森认为面子就是每个人要求他人认可的公众自我心象。这几位学者关于面子内涵的阐述中,都把自我形象作为重要因素。在国内,胡先缙是第一个给面子下定义的人,她认为面子代表在中国广受重视的一种声誉,这是在人生经历中步步高升,藉由成功和夸耀而获致的名声,也是藉着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积累起来的声誉。[2]她还将“面”与“脸”联系起来,面子代表因达成社会认可的实质成就而获得的声誉, 是属于社会地位的拥有; “脸”则代表个人在道德规范履行上的名誉。一个人有“面子”不能保证一定有“脸”, 反之亦然。另外,王秩楠, 杨中芳把面子看作是在特定的社会交往中,个人成功地获得其向他人声讨的同时也是他人认为他应该获得的社会正向价值

目录前言第0章 今天你买盐了吗第1章 明天会怎样第2章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第3章 人之初第4章 霸王的大陆第5章 三个假设第6章 走出丛林第7章 感恩节第8章 写在最后参考书目前言本文力图探讨产生一些国内典型的社会现象背后的心理原因。有些陋习的极端表现方式进而可能引发社会矛盾,损坏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逐渐发展为常态,最终被默认为一种潜规则,对整个社会将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对这些现象的列举,抱怨甚至声讨一直有很多,但是鲜有分析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如果能够找到一些产生这些现象或者说驱动国人行为的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对解决问题会有些帮助。文章不长,不能面面俱到,只能讨论一些作者认为比较根本的原因。有些观点可能只是前人论点的复述,有些可能比较偏激,失之公允,还有些可能会有很大的争议,文末提出的解决方案则失之简单与理想化。希望在引起争议甚至争吵之后能够找出一些改变陋习的办法。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也都有自己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想要解决问题则只能靠我们自己,任何借助外力的方法,最终只会对我们国家和民众造成更大的伤害,这是本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第0章 今天你买盐了吗“老唐,听说了吗,日本那个什么核电站炸了,吓死宝宝了。”“嗷,你说福岛啊,那个不是爆炸,是泄露。再说那是在日本,你有什么好怕的。”“怎么不怕,那个放射线很厉害的,要死很多人的。”“死也是日本人,你离福岛那么远,跟你有半毛钱关系。”“你这个人怎么一点常识也没有,那是放射线好不好,随风就飘到中国来了。吸进去就算现在没事,将来也会生癌的。不行,我要快点去买点盐。”“这个。。。为什么要买盐?”“不懂了吧,盐能防止放射病。”“等一下,等一下,敲到妈蛋,盐怎么能防止辐射病?”“我跟你讲,你这人就是没文化,平时不读书,不看报,完全没办法和你交流。”“这个真不懂,哪本书,哪个理论,哪个实验这么说的?”“这还要书,还要理论,隔壁老王都跟我老婆说了好几遍了,对门的张木匠也告诉我儿子了,还有菜场的张阿姨,收废品的老毛,都这么说的。他们都已经买了很多回来,我也要去买。”“这个。。。不是别人说的都是对的,你要自己想想有没有道理。”“行了,行了,就你有道理,别人都没道理,好了吧。我知道了,你不让我买,是因为去的晚了,就买不到了。你就想不让别人买,自己可以想买多少买多少!你这人怎么这么卑鄙,我算是看透你了。”“我家里有盐,不需要去买。再说超市那么多盐,多一个人,少一个人,不至于这么快就卖光了。”“还拖着我不让我买,你就是这么卑鄙下流。我偏要去买,还要把超市的盐都买光,就不让你买。”“老梁,说去买盐,你怎么买了一卡车回来,要这么多干嘛?”“怎么样,后悔了吧,妒忌了吧,想买也买不到了吧!”“这个。。。我家的盐够吃好几个月了,真不需要盐。再说你买这么多无碘盐干嘛?谣言不是说碘盐里的碘才有这个作用吗?”“什么谣言,这是科学,科学,懂不懂。没文化真可怕,有没有碘无所谓,是盐就行。“”那也不用这么多吧,够腌10吨猪肉了。“”大爷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你管。我看你就是现在买不到了,后悔了。这样,等会儿要盐来找我,我们是兄弟,我也不多要你,只要超市的价钱翻倍就给你。”“老梁,才买了一个礼拜,你怎么又把盐搬上车了,要运去哪里?”“隔壁老王又对我老婆说了,吃盐对这放射病没用。我老婆要我再去退掉。”“不是早就跟你说没用了吗。” “那你当初怎么没拉住我,反而看着我去买。”“我拉你会有用吗?”“你不试试怎么知道。我知道了,你这个人还是卑鄙,就想在旁边看我的笑话,现在又跳出来说风凉话,好显示你多有学问。我买这么多盐都是你害的,你应该赔给我。”“这个,你还是快点去退吧,去晚了超市要关门了。”“早,老梁,你怎么又把盐拉回来了,不是去退了吗?”“超市太不讲理了,他们不让我退。说当初是我自己要买的,又不是他们我买的,也没有加价卖给我,还劝我不要买这么多,我自己硬要扫货,他们完全没做错,不能退。还说这是食品,食品出门,概不退换,所有商店都是这个规矩。你说他们怎么这么不讲理,从他们那里买的,当然要退给他们。我就在他们那里闹了一个晚上,不让我退,我就堵他们的门,不让他们做生意,也不让他们关门,不让他们睡觉。刚才他们把警察叫来了,我只好先把盐拉回来。不行,我现在马上要去市城府拉横幅,控诉他们这种奸商,一点诚信也没有,没有商业道德,还要控诉警察收他们的黑钱。” “这个。。。好像超市也没说错吧。”“什么,你居然站在他们一边。嗷,我知道了,那个超市就是你开的吧。一天到晚就想着怎么我们这种淳朴的老百姓的钱。我告诉你,我已经忍了你很久了,今天忍无可忍了,兔子急了还要咬人呢。看我怎么弄死你。”一幕荒诞剧由此终于演变成了一出暴力剧,而类似的剧情每天都在神州大地上演。是什么让国人万事只会从众,不会独立判断。一有风吹草动,不论事件真相,只信谣言,不管谣言本身有多不合理。行动上则是一拥而上,唯恐人后。处理手段充满了暴力,无论是言语上的还是肢体上的,一言不合即拳脚相向,即便至人伤残,死亡,也觉得是对方犯错在先,自己的所作所为理所应当,就差正义的奥特曼上身了。整个社会也因此充满了戾气。所有这些只是当代中国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吗?还是人族,哦,说错了,还是人类普遍都有的现象,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吗?换句话说,是人都一样吗?这些行为心理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第1章 明天会怎样纵观中国历史,有争议的夏代不论,从商代至今,绝大多数时期我们的国家都是一个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社会。商代是奴隶制社会,等级最为鲜明,不必多言。自周以后,中国都是以礼仪为治国的根本。这个礼仪可不是现代的文明礼貌,五讲四美三热爱,以前礼部地位也不是现在的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可比,那可是真正的部级衙门,国之柱石。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与对外战争同等地位的祭祀就归礼部管。小至一家一户,大至一族一国,祭祀都是头等大事,稍微差了一点,都会引起满天神佛或者自家祖先的不满,以致家不为家,国之不国,那是万万不可的。为了要保证祭祀的礼制规范一丝不苟,就需要礼部出马,确保仪式的每个细节都照章进行,至于是否真实有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也影响到国人万事讲究形式为先。除了祭祀外,礼部还管理着整个国家的等级制度。我们现在的什么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共场合当众便溺,乱穿马路,这种小儿科的事情,礼部从来都是不管滴,也不屑于管。它要管的是国家大事,是所有人的一举一动,衣食住行都必须遵守等级规范,不得逾矩一步。你家围墙造得比皇帝家还高,那还了得,简直是想谋反,灭你满门。你今天想装一把那什么,穿了鲜艳的黄色,搞的像个大黄蜂一样出门撩妹,分明又想谋反,灭你满门。最近你的股票连拉50个涨停板,钱多的没地方用,出门不想环保步行了,非要搞个八台大轿坐一坐,一到街上,就被礼部下属的城管拦下,直接拉到衙门口,一顿暴打,打你个屁股开花,再游街示众。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一方面束缚了整个社会的活力,以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只是在低层次上不断的循环往复。但是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份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地位受到了严苛的规定,不得越雷池一步,它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在这种社会里,个人不需要为自己的将来、命运太过操心,因为一切都已经被安排好了,只要你按部就班,遵守各种明的暗的规则,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那么你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总是有的。同时你在整个社会中所属的阶层也是一成不变的,甚至你的子孙后代,如果不是祖坟冒青烟,通过科举进入统治阶层的话,他们的命运也是既定的,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他们将来的生活状态。当每个人的未来都是被设定好的时候,虽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是贫乏的,但是在心理上则是安定的,因为当一切都是透明的时候,就不会有对未知的忧虑。一个超级稳固的社会造就了民众超级稳固的心态。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一夜之间这一切都被打破了(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当今国际社会的必要性,不在此讨论),之前的各种设定都被系统重设了。这个社会不再是一成不变了,每个人的生活和社会地位也不再是被规定的了,未来的生活再也不是可预期的了,万事都要靠自己去规划去争取。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会对未来造成重大的影响,突然之间人生、未来都变成完全不可测了。此时社会安排被个人奋斗所取代,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竞争,再也不是按剧本角色扮演了。当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由自己独立决定,并承担相应的后果,个人就是自由的。尽管这种自由催生了从个人到社会巨大的解放和飞速的进步,它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巨大的精神压力。在摆脱了以往社会固化的同时,从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确定感也消失了。以前的精神支柱被摧毁了,而新的支柱则尚未建立起来,因为一切都来得太快了。西方社会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几百年的历程,我们短短几十年就走过来了。这段短时间的积累并不足以在同等程度上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于是相互争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在这样一个充满残酷竞争的社会,个人身处一个充满敌意的周边世界,独立自主带来的不是自由的喜悦,心灵的满足,而是孤独,惶恐不安,焦虑和恐惧。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缘于个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一旦封闭的世界被打破,个人从巨大的社会组织或者宗族中独立开来,马上感受到的是这个世界对每个人都同等对待,但同时庞大的社会又对每个人都构成威胁,因为每个人对其他人而言都可能是潜在的对手,人际关系于是变得敌对和疏远。一个人是独立自由的,但同时也意味着他/她是孤独的,不受保护的,如同初生的婴儿,在离开母体的那一刻即获得了独立的生命,但也必须直面各种生存挑战。这个世界

小兰老师说档案——论文的格式与形式#档案培训#档案服务#档案职称

中国人的典型社会心理特征与心理咨询本土化1981年美国心理学家P?希勒斯提出了本土心理学的概念,他认为研究本土民众内心的自我经验,即与本土文化有密切关系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加德纳?墨菲和约瑟夫?柯瓦奇的《近代心理学导刊》中也强调:“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的历史―――西方的、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和科学的背景―――的范围内才是有意义的问题。”这就提醒我们,每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成长过程,心理咨询的理念、方法只考虑到中国的文化背景对个体心理定型的影响才具有它的现实意义。一、中国人的典型社会心理特征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它的基础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中国宗法制度。宗法文化产生于商代后期,其后为西周的统治者借鉴并加以改革,使其内容、体系逐渐完善,最终演化成为被后世推崇的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其后,经过历代统治者及其知识分子的不断改造,逐渐渗透到中国人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及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奠定了中国人的典型的社会心理特质,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格体现。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在《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一书中,指出了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心理取向的基本特征:关系取向、权威取向、他人取向、家族取向等。宗法文化构筑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严密的关系网,造就了中国人社会心理发展中独有的价值取向特质。在宗法家族文化的影响下,不同于西方人价值取向体现的独立的精神,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尤其是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质。中国人很多时候既不是因为个体在群体即家族中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产生认同感,同时也不是个体的完全自觉的选择,而是因为个体处在一个上下尊卑有序的“网”中,迫于这个高低贵贱、男女长幼秩序严密的“网”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归属感,这个“网”即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强调的“差序格局”。可以说个体在“差序格局”这样严密的体系中基本上丧失了平等的地位,有目的的选择权利也被剥夺,更不用说主动地主张自我的权利。而个体的价值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权威的压力而被动实现,或是为了避免群体的冷遇和抛弃而选择服从或从众。更关键的是这种心理和行为的选择过程经过长期的积淀、强化与内化,造就了中国人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特质,即明显的关系取向和他人取向的社会心理特征。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中潜意识地自觉寻找和依赖这样的“差序格局”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封面设计图片大全

《面子·人情·关系网》, 20万字,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人的脸面观——社会心理学的一项本土研究》, 30万字,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繁体字版,22万字,新加坡: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出版公司2000年版。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简体字版,22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利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成就出版社2003年版。 《面子、人情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取径》,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8年版。*《华人本土心理学与华人本土契合性》,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8年版*《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2辑,25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0*《社会科学本土化:多元视角解读》,新加坡: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出版公 司2001年版。*《中国社会文化心理(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蜕变中的中国家庭》,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版。*《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女性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劳动社会学》,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人社会心理研究论集1992》, 香港:时代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社会心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现代社会心理学》,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2009 ,第3期。 *“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社会》,2009年,第1期。*“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开放时代》,2008年,第1期。*“信任与社会风险”,《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社会心理学30年”,《社会心理研究》,2008年,第3期。*“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重构”,《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社会学的转向”,《社会》,2007年,第3期;*“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社会事实再现的文学路径”,《社会理论论丛》第3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传统性与现代性:中国人社会行为模式及其变迁”,南京:《中国研究》,2005年,创刊号;*“一场游戏,一场梦”,山东:《社会学家茶座》,2005年;*“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北京:《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杭州:《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本土社会研究的本土视角:批判、反省与出路”,香港:《社会理论学报》,2001年,第1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传统与现代的一致与冲突”,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社会心理承受力与社会价值选择”,北京:《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评华人心理学报”,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冬季号。*“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儒家的社会建构:社会理论的视角与方法论的探讨”,香港:《社会理论学报》,1999年,第2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类型、转型及其问题”,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 第4期。*“中国人的社会行动结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终结”,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由公及私:中国组织资源流向探析”,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人际关系结构中的平衡性原理及其本土的解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年鉴1995~1998》,专稿。*“中国‘土政策’的功能分析”, 北京:《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从油画人体展说开去”, 北京:《东方》, 1996年, 第5期。*“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 一项个案研究”, 北京:《社会学研究》, 1996年, 第3期。*“《围城》中的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的‘围城’”, 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 第2期。*“走向现代化的江村人——中国家族主义中的亚文化现象及其现代意义”, 南京:《江海学刊》, 1996年, 第5期。*“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一种本土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建构”, 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5年, 冬季卷 (总第13卷)。*“中国人的面具人格模式”, 香港:《二十一世纪》, 1995年, 6月号, 总第32期。*“中国人‘窝里斗’吗? ”, 北京:《东方》, 1995年, 第6期。*“中国人的脸面观——一种本土研究策略的探讨”北京:《中国社会学年鉴1992~1995》,专稿。*“走出本土化的两难困境”, 北京:《东方》, 1994年, 第6期。*“中国人在社会行为上是什么取向? ”,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4年, 第4期。*“中国人的脸面观: 有关其向度及其假设”, 台湾: 《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2期 (1994)。*“‘泥’与‘沙’——为中国‘国民性’之症结求答案”, 香港:《二十一世纪》 1994年, 4月号, 总第22期。*“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北京:《社会学研究》, 1993年, 第4期。*“论社会心理学中国化的方向”,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 1993年, 第2期。*“东方天书新探——将军崖岩画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南京:《东南文化》,1993年,第2期。*“中国人群体意识的双重取向——‘内聚’与‘内耗’的社会学研究”, 南京:《江海学刊》, 1992年, 第3期。*“中国人际心理初探——‘脸’与‘面子’的研究”, 南京:《江海学刊》, 1991年, 第2期。 2006年,《报:中国人交换方式与观念的研究》获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一等奖。2006年,《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获第五届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005年,《传统中国人社会和谐的心理基础》获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一等奖。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社会心理学》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5)。2003年,《中国人行动的逻辑》,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2002年,获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获江苏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年,获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教金。1996年,获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教金。1995年,获南京大学青年学术研究奖教金。1994-1996年,因出任1994年江苏电视台举办的“亲亲杯”电视大学生辩论赛、1995年北京电视台举办的“长虹杯”电视大学生辩论赛南大队的执行教练及199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南大辩论智囊团成员并三次夺得冠军而受到学校颁发的奖状。1994年,获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论文一等奖。1994年,获江苏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993-1994年,获南京大学双元奖教金一等奖。1993年,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樱松奖三等奖。

差序格局与华人组织行为华人组织中的关系与社会网络“华人工作相关人格量表”的编制、意义与效度中国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关系人口统计因素和“关系”的影响:来自中国的案例中国人的分配正义观中国企业CEO的领导行为及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对工作相关态度的影响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研究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的协同性实证研究对管理者工作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高层管理团队建设

狂生 辽阳军 张贡士 孙必振 元宝 龙(17) 砚石(18) 武夷大鼠 张不量 牧竖 富翁  王司马

国内心理学期刊排名1、心理学报《心理学报》(ActaPsychologica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Database)所收录。2、心理科学《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3、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1983年创刊。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曾任该刊主编。至2000年,《心理科学进展》共出版62期。该刊是中国科学文

  • 索引序列
  •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封面图片大全集
  •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封面图片大全
  •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封面图片大全高清
  •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封面格式图片大全
  •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期刊封面设计图片大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