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2018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2018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发布时间:

2018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去中国知网找吧,那里的挺全的,而且又权威

在1644—1993年这350年时间中,江苏省江淮两个流域共受严重水旱灾害115次,其中长江流域53次,淮河流域62次,淮河流域要多于长江流域:换言之,长江流域大约七年发生一次较为严重的水旱灾害,而淮河流域这个周期却只要六年。另外,从全省范围看,这350年中,发生灾害的年份共有92个,而两流域同时受灾的年份却只有21个,其它大多数年份都只是一域受灾。这说明江苏南北的气候虽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差异性却要更大些。当然,如果将两流域同时受灾和一域受灾两种情况都加以考虑,则每隔3—4年江苏就有可能发生一次较为严重的水旱灾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年数。 由上表我们还可知道,在这350年中,长江流域共发生水灾29次,旱灾24次,水灾多于旱灾;淮河流域共发生水灾51次,旱灾11次,虽然也是水灾多于旱灾,但水灾却是旱灾的数倍,远远超过了长江流域的水旱灾害比。以前有人以为淮河流域多水灾是受黄河夺淮的影响,但1855年以后,黄河回到山东人海,江苏淮河流域的水旱灾害次数仍为21∶7,水灾是旱灾的三倍,虽比1855年前有所减少,却仍比长江流域要高出许多。其中原因,主要还是与淮河流域降水变率大、受水条件差有关。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虽然淮河流域年降水量不如长江流域大,但发生水灾的可能性却比长江流域大,在这个地区,防水比防旱更加重要。如果我们再比较一下两个流域同时遭灾的情况,又可发现:在21个共同受灾年份中,只有1971年是南旱北水,其它年份南北灾害的性质都是相同的,或同为水灾,或同为旱灾。这是因为如果南北皆灾,往往是在同一种气候条件下,为一种大尺度范围的天气系统所控制,因而造成的灾难性质也相同,如1954年江淮同发大水,就是因为“7月份鄂霍次克海维持着一个持续高压,使江淮上空成为冷暖空气长时间交绥区,造成连续持久的降雨过程”。①而如果出现南北皆灾,但灾情的性质却不同,则不但在时间上可能有先后的差异,而且天气系统的性质也往往不同,如1971年发生在北方的水灾是因为6月初的连阴雨,②而发生在南方的旱灾则是6月下旬以后的持续高温少雨所致,③二者的成因显然不属同一个天气系统。

自力更生。

在苏州尚想心理,你可以去问问看,有很多苏州资深的心理医生在那里做,百度下。

2018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摘要

在1644—1993年这350年时间中,江苏省江淮两个流域共受严重水旱灾害115次,其中长江流域53次,淮河流域62次,淮河流域要多于长江流域:换言之,长江流域大约七年发生一次较为严重的水旱灾害,而淮河流域这个周期却只要六年。另外,从全省范围看,这350年中,发生灾害的年份共有92个,而两流域同时受灾的年份却只有21个,其它大多数年份都只是一域受灾。这说明江苏南北的气候虽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差异性却要更大些。当然,如果将两流域同时受灾和一域受灾两种情况都加以考虑,则每隔3—4年江苏就有可能发生一次较为严重的水旱灾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年数。 由上表我们还可知道,在这350年中,长江流域共发生水灾29次,旱灾24次,水灾多于旱灾;淮河流域共发生水灾51次,旱灾11次,虽然也是水灾多于旱灾,但水灾却是旱灾的数倍,远远超过了长江流域的水旱灾害比。以前有人以为淮河流域多水灾是受黄河夺淮的影响,但1855年以后,黄河回到山东人海,江苏淮河流域的水旱灾害次数仍为21∶7,水灾是旱灾的三倍,虽比1855年前有所减少,却仍比长江流域要高出许多。其中原因,主要还是与淮河流域降水变率大、受水条件差有关。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虽然淮河流域年降水量不如长江流域大,但发生水灾的可能性却比长江流域大,在这个地区,防水比防旱更加重要。如果我们再比较一下两个流域同时遭灾的情况,又可发现:在21个共同受灾年份中,只有1971年是南旱北水,其它年份南北灾害的性质都是相同的,或同为水灾,或同为旱灾。这是因为如果南北皆灾,往往是在同一种气候条件下,为一种大尺度范围的天气系统所控制,因而造成的灾难性质也相同,如1954年江淮同发大水,就是因为“7月份鄂霍次克海维持着一个持续高压,使江淮上空成为冷暖空气长时间交绥区,造成连续持久的降雨过程”。①而如果出现南北皆灾,但灾情的性质却不同,则不但在时间上可能有先后的差异,而且天气系统的性质也往往不同,如1971年发生在北方的水灾是因为6月初的连阴雨,②而发生在南方的旱灾则是6月下旬以后的持续高温少雨所致,③二者的成因显然不属同一个天气系统。

一:问题的提出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方法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五;建议

一般为500至5000元之间。通过查询显示,优秀论文奖金额度多少,取绝于发奖单位界定。一般为500至5000元之间。为鼓励作者积极投稿,一些论文收集单位为提高交流水平,会聘请同行专家给予论文予以评审,并产生优秀论文,对优秀论文可发奖金和优秀荣誉证书,以鼓励更多人参与等等。具体消息可关注官方网站,获得第一手权威信息。

2018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

1956年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颁发“中国科学院科学奖”。当年的一等奖获得者有三位,分别是数学家华罗庚、数学家吴文俊和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华罗庚高中因贫困退学,却自学成才,20岁发表论文震惊学界,被清华请去工作,后赴美讲学并被聘为终身教授;吴文俊在代数拓扑领域发现了奠基性成果“吴公式”,他创立的“吴消元法”(Wu's method)则是定理机器证明领域举足轻重的方法;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之父”,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领导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的整体研制。这三人的分量之重,自是不必多说。这三位众望所归的大师获奖后,中国科学院科学奖停办,一停就停了二十多年——直到1982年才再度颁发,而那时,奖项名称也被改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在苏州尚想心理,你可以去问问看,有很多苏州资深的心理医生在那里做,百度下。

2018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发表

好象在宜宾学院数学系有兼职 在维普上找到的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石生教授是国际著名的“非线性分析理论”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他在变分不等式理论、非线性分析理论、不动点理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六次获四川省、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他曾被二十二个国家和地区邀请到国外讲学和合作科研。他出版过六部专著,其中三部在美国Nova科学出版社出版。他有330多篇学术论文被美国“数学评论”收录,其中有110多篇论文被“SCI”收录。张石生教授主要介绍变分不等式理论,不动点理论及其逼近方面的最新成果,及其在最优化方面的应用。郭伟平,1954年11月生,应用数学系教授。1978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数学系。曾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进修两年。1990年作为四川大学国内访问学者,由张石生教授指导,研究方向为应用非线性分析。 长期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5篇,出版著作2部。其中,发表于《数学研究与评论》的《关于隐补问题的两个结果》应用集值不动点的方法,在Banach空间中证明了隐补问题解的存在性定理。发表于《应用数学》的《多值单调映象的Browder—Hartman—Stampacchia型变分不等式》在Banach空间中证明了多值单调映象的Browder—Hartman—Stampacchia型变分不等式解的存在性定理,统一并推广了已有的一些主要结果,并获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03年出版的《H—空间与相补问题》系统介绍了H—空间中的变分理论与Banach空间中的相补问题和隐补问题。 曾获黑龙江教育委员会授予的“师范教育优秀教师”称号,黑龙江省“振兴教育奖”。渐近非扩张映象隐迭代的强弱收敛定理全靖[1] 张石生[2] 龙宪军[3][1]重庆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重庆400047 [2]宜宾学院数学系,四川宜宾644007 [3]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成都610065摘 要:证明了在Banach空间中渐近非扩张映象隐迭代强弱收敛到公共不动点定理,结果推广和改进了该领域近期获得的一系列成果.[著者文摘]关键词:渐近非扩张映象 隐迭代 公共不动点分类号: O91[著者标引]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641(2007)03-0049-09栏目信息:数学 统计学相关文献:主题相关 全文快照

陆益民,男,1964年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处长,原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的秘书。陆益民,出生于1964年1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现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党组副书记。198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并取得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6月取得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退休后被聘为吴江县卫生局顾问,组织领导苏州地区医学协作组中医学会的学术工作。这期间历任江苏省中医学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顾问;《江苏医药》《江苏中医》杂志编委;《苏州医学》杂志副总编;江苏省中医学会仲景学说研究会委员;苏州地区医学协作组中医学组组长;苏州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吴江县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政协医卫组副组长;吴江县医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并参加苏州地区中医师职称中升高、高升高的评审工作,参加南京医学院常熟本科班、苏州卫生学校、中医提高班、中医护理班、乡村医生提高班、地县各期西医学中医班等的教学工作。期间获1978-1979年度苏州地区科技成果奖、1980-1985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985年苏州市荣誉证书、1986年江苏省卫生厅中医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在吴江政协工作中被多次评为先进。1989年起被聘为苏州市吴中医学研究所顾问。1995年和1996年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邀请,连续两年去厦门国际培训交流中心做胆结石病的专家诊治交流。对胆石症的长期研究成果《治疗胆石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2005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编有《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选编》、《集腋验方录》及《长寿保健知识讲座》。1989年获得江苏省“老有所为精英奖”,1991年评为江苏省“健康老人”,1999年荣获江苏省“模范金婚”荣誉称号。马云翔的业余爱好也非常广泛,拳术剑法、金石篆刻、琴棋诗联、旅游天文,无不涉猎。

一般为500至5000元之间。通过查询显示,优秀论文奖金额度多少,取绝于发奖单位界定。一般为500至5000元之间。为鼓励作者积极投稿,一些论文收集单位为提高交流水平,会聘请同行专家给予论文予以评审,并产生优秀论文,对优秀论文可发奖金和优秀荣誉证书,以鼓励更多人参与等等。具体消息可关注官方网站,获得第一手权威信息。

  • 索引序列
  • 2018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 2018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摘要
  • 2018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
  • 2018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发表
  •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