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社科院杂志社三十周年纪念表

社科院杂志社三十周年纪念表

发布时间:

社科院杂志社三十周年纪念表

是一样的呀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经济研究所 工业经济研究所 农村发展研究所 财贸经济研究所 金融研究所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考古研究所 历史研究所 近代史研究所 世界历史研究所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台湾研究所 文学研究所 民族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研究所 语言研究所 哲学研究所 世界宗教研究所 法学研究所 国际法研究中心 政治学研究所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社会学研究所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东欧中亚研究所 欧洲研究所 西亚非洲研究所 拉丁美洲研究所 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美国研究所 日本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把《中国社会科学报》归为核心期刊。还有《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也算。

集邮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纪念

《集邮》杂志从1955年1月创刊至今,已有46年刊史。由于时间跨度大,中间几经停刊和复刊,其中停刊时间最长的一次是从1966年7月至1979年12月。因此,要集全一整套《集邮》杂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集邮文献爱好者一般将《集邮》杂志的收藏分成两小阶段进行,一个阶段是文革前的《集邮》杂志,共计125期(册);另一阶段是从1980年1月《集邮》杂志复刊至今,共计200多期(册)。有的爱好者只注重收集1980年复刊后出版的部分,原因在于全国范围内留存下来的成套的《集邮》杂志不超过1000套,要想收集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整套文革前《集邮》杂志的市场价约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成交价格的高低主要是以品相的好坏为标准。而1980年复刊后的部分则相对容易,1000元左右即可收集齐全。 一、文革前《集邮》杂志的收藏要点 文革前《集邮》杂志并不是本本都稀缺,一般来讲是两头少、中间多。但也有例外,如处于中间时段的1960年第7期就十分罕见,市场价一般不低于300元。记得笔者刚开始经营《集邮》杂志时也不明就里,别人要买这一本时,开价每本50元,结果连品相有严重缺陷的都被一抢而空,等明白过来了再出200元一本的高价也找不到。价高的原因出在印量上。1960年第7期实际上是一本停刊号,这一期出版后《集邮》杂志即告停刊(或日休刊),一直到1961年7月才复刊,时隔整整一年;而这一期的印量仅有24500册,比1955年第1期(创刊号)的印量还少,且事后没有任何加印。 所谓“两头少”,是指刚刚创刊的1955年和即将停刊的1966年所出版的《集邮》杂志较为紧俏。创刊号于1955年1月28日出版,定价为旧人民币1000元,折合新人民币为10元;印量为25700册。创刊号面市以后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各地售缺纷纷告急的情况下,只好于1955年2月10日第二次印刷,结果比第一次印得还多,印量为28000册。这样,创刊号就有了两种版本,暂且称为原版和再版。原版的市场价一般为400元至500元,再版的市场价一般为200元左右。 1966年第6期(即停刊号),也是非常稀缺的一期,但是从本期刊登的大段大段的社论和语录并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可以推断其印量肯定很少。这一期里有关集邮的文章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转载自《人民日报》和《红旗》的社论,里面还附有一张铅印的小版条,上面印的是:“现因全力参加文化大革命活动,经上级批准,‘集邮’月刊从今年第七期起暂时停刊,凡已交预订费的订户,由原收订邮局负责退款。人民邮电出版社”。目前,1996年第6期的市场价为500元左右。 除以上这3本,1996年第5期也比较罕见。这期的内容同1966年第6期相似,目前市场价也在200元上下。概括地说,文革前的125期《集邮》杂志除了这4本,其余均较为常见,市场价在20元至40元之间。笔者在经营实践中发现,1955年第2-12期,1961年第1、2、3期,1962年第10期,也比别的期数稀缺,价格要销高一些。究其原因,有时候令人想不到,如1962年第10期之所以较罕见,原因在于这一期封底印的是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且是彩色原大;不少集邮者从封底剪下来放进集邮册里充数,因此笔者手头的这一期有不少是被开了天窗或缺封底的。 文革前《集邮》杂志还有一个小秘密鲜为人知,那就是1996年第5期的“北京版”。1966年第5期流传于世的有两个版本,差异在于封二。“北京版”的封二是阿尔巴尼亚当时发行的新邮图案,而另一个版本的封二印的却是一段“毛主席语录”。关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时印1966年第5期时,封二全是“毛主席语录”;等全部发行出去之后,又接到上级通知,认为在封二印这样一段“毛主席语录”。关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时印1966年第5期时,封二全是“毛主席语录”;等全部发行出去之后,又接到上级通知,认为封二印这样一段“毛主席语录”不合适,需要收回。可是杂志已经发下去了,怎么收回呢?外地的《集邮》杂志无论如何也收不回来了,且大张旗鼓地回收,影响更不好。于是《集邮》杂志发行部的同志在北京地区挨家挨户地上门回收已经发到订户手中的1966年第5期,然后紧急加印了一部分再送到这些订户手中——这一部分的封二取消了“毛主席语录”,改为印邮票图案,因此形成了北京和外地截然不同的两个版本。“物以稀为贵”,北京的订户只有1000户左右,“北京版”的1966年第5期当然奇货可居了,市场价不低于500元。

邮票概述邮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由国家或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它兼有文化属性与商品属性。在集邮领域,邮票是供集邮者收藏、鉴赏、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知识的载体,又是艺术的化身,同时可以作为一种宣传工具。保加利亚著名革命家季米特洛夫称邮票为"国家的名片",这一赞誉被邮界广泛引用。邮票通常具有3个要素:邮政所属国家或邮票发行机构的标志;面值或相当于邮资效用的标志;相应的图案。而志号、齿孔、水印、背胶、纸质、票型等虽然不被视为主要要素,但随着邮政事业及集邮活动的发展,由于许多国家都在这些方面采取相同或者类似的规定与做法,使其更多地进入"邮票"的一般内涵之中。是现代邮票及集邮活动不可忽视的研究内容。 -/personal/shejiyoupiao/htm邮票知识 (一)邮票图案:指邮票票面,一般由与邮票发行目的相关的图案、国名、面值 、说明文字及边饰等组成。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图案都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自已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全世界已经发行30多万种邮票,图案的内容包罗万象。集邮者通过收集研究邮票图案能获得丰富的百科知识。因此,邮票图案是集邮者研究的主要对象。_asp?id=30

不知道你需要哪方面的邮票资料,为你提高几个网址吧。

新中国的邮票发展史,最早从1949年10月8日,第1套邮票(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开始。至1979年底都没有评选过最佳邮票在1980年年初为了纪念《集邮》杂志创刊25周年和。《集邮》杂志的复刊,为了让邮票发行部门与广大集邮爱好者的联系,倾听集邮爱好者对邮票的设计、印刷和发行的意见。以便不断的提高我国邮票设计、雕刻、印刷的水平。由当时的《集邮》杂志社发起并举办了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年周年最佳邮票评选》特殊活动。(她是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大会的前身)以对过去历年发行的邮票作一总结。由于参加评选的邮票发行持续时间长,故评出的最佳邮票也较多。共有最佳纪念邮票和最佳特种邮票各14套,最佳普通邮票2套。平均一年一套。附注1、新中国最佳邮票评选是由《集邮》杂志社举办的附注2、1980年举办的新中国最佳邮票评选没有发行纪念章,是用T44 齐白石作品选小型张加盖纪念邮戳1949年-1979年最佳邮票目录最佳纪念邮票14种: 编号 发行年份 名称 纪4 1950-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 纪33 1956-1-1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及小型张 纪50 1958-6月 《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周年》及小型张 纪71 195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五组)》(开国大典) 纪86 1961-4-5 《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及小型张 纪92 1962-12-1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 纪94 1962-8-8 《梅兰芳舞台艺术》及小型张 纪116 1965-9-28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运动会》 J13 1977-1-8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逝世一周年》 J21 1977-9-9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一周年》 J25 1978-3-18 《全国科学大会》及小全张 J38 1979-6-1 《国际儿童年》 J42 1979-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香港》小型张 J47 1979-1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第四组)》(欢庆) 最佳特种邮票14种: 编号 发行年份 名称 特38 1960-6-1 《金鱼》 特44 1960-12--1961-2月 《菊花》 特46 1961-11-10 《唐三彩》 特48 1962-6-10 《丹顶鹤》 特56 1963-4--7月 《蝴蝶》 特57 1963-10-15 《黄山风景》 特60 1963-9-25 《金丝猴》 特61 1964-8-5 《牡丹》及小型张 T28 1978-5-5 《奔马》及小型张 T29 1978-8-26 《工艺美术》及小型张 T37 1979-11-10 《云南山茶花》及小型张 T40 1979-7-20 《东北虎》 T42 1979-10-20 《台湾风光》 T43 1979-12-1 《西游记》 最佳普通邮票2套: 编号 发行年份 名称 普10 1958-9-25 《花卉图》 普20 1979-4--1980-11月 《北京风景》 邮票评选介绍1980年-1990年(第1-10届)《集邮》杂志社原来并没有打算,每一年都举办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大会。但是全国个地的集邮爱好者认为,举办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大会,对集邮爱好者来讲,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即对去年一年的邮票加深印象,又可以进一步提高集邮爱好者对邮票发行的了解。于是第1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大会在1981年召开,以后每年都举办一次,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大会。对前一年发行的邮票进行盘点,至今(2009年)已举办30届。评选的办法每年也不完全一样。有时是将J、T票分开评选,有时则是放在一起评。有时按专题评选,如评选最佳选题、最佳设计等;有时则笼统地评选最佳邮票。每年都有许多集邮爱好者参加评选投票。附注1、1981-1982年、是由《集邮》杂志社举办的2、1983-1988年、是由中国集邮出版社举办的3、1989-2001、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举办的1980年-1985年(第1-6届)最佳邮票目录1980年最佳邮票2套J58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T44《齐白石作品选》包括小型张评选日期1981年7月1981年 最佳邮票3套:J76《中国女排荣获第三届世界杯冠军》T69《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包括小型张普22《祖国风光》特殊荣誉奖邮票 T58 辛酉年评选日期82年4月1982年 最佳邮票2套:J86《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J79《九星会聚》最佳设计邮票2套:J82《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逝世一周年 》T79《益鸟》包括小型张最佳首日封1枚:J85《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最佳雕刻版邮票1枚:T75《西周青铜器》第5枚《折觥》最佳印刷邮票3枚: T79《 益鸟》第5枚《斑啄木鸟》T79M《 益鸟》小型张 T77《明、清扇面画》第3枚《竹雀图》评选日期83年4月1983年 最佳选题邮票2套:J96《刘少奇同志诞生八十五周年》T91《计划生育》最佳设计邮票2套:J99《中华全国集邮展览 1983·北京》T82《西厢记》包括小型张最佳首日封1枚:J99《中华全国集邮展览 1983·北京》最佳雕刻版邮票1枚:J98《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第1枚《马克思像》最佳印刷邮票1套:T82《西厢记》评选日期84年3月1984年 最佳邮票3套:T89《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T100《峨眉风光》T98《吴昌硕作品选》最佳雕刻版邮票1套:J100《任弼时同志诞生八十周年》最佳印刷邮票1套:J104《中日青年友好联欢·1984》评选日期85年4月1985年 最佳邮票3套:T103《梅花》包括小型张J112《中国人民之友》J120《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最佳印刷邮票J120《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T102 乙丑年评选日期86年6月1986年-1991年(第7-12届)最佳邮票目录1986年 最佳邮票4套:J133《孙中山诞生一百二十周年》J111《珍稀濒危木兰科植物》T108《航天》J134《朱德同志诞生一百周年》最佳雕刻邮票 J134《朱德同志诞生一百周年》最佳印刷邮票 J133《孙中山诞生一百二十周年》评选日期87年5月1987年 最佳邮票5套:T12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一组)》T114《猛禽》J136《徐霞客诞生四百周年》T122《编钟》小型张最佳印刷邮票  T114《猛禽》 T122《编钟》小型张评选日期88年5月1988年 最佳邮票3套:T131《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组)》T129《中国兰花》T130《泰山》最佳印刷邮票 T131《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组)》评选日期89年5月1989年 最佳邮票3套:T140《华山》T144《西湖》 J162《孔子诞生2540周年》最佳印刷邮票 J162《孔子诞生2540周年》不包括小型张评选日期90年5月1990年 最佳邮票1套T158 韩熙载夜宴图优秀纪念邮票 J166 白求恩诞生百年优秀特种邮票 T155 衡山最佳印刷邮票 T158 韩熙载夜宴图评选日期91年5月1991年 最佳邮票1套、T162 杜鹃花包括小型张优秀纪念邮票、J181 陈毅诞生90周年优秀特种邮票、T166 景德镇瓷器最佳普通邮票、普21、祖国风光最佳印刷邮票2套、T158 韩熙载夜宴图、T163 恒山评选日期1992年5月

科学杂志社周年纪念官网

自己看看

science》科学杂志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网址:《科学在线》中国门户网站(他们自封的):《nature》自然杂志《nature》中文版网站

资料应该有免费有收费的,如果你具体查的话,还是找找你的大学倒是比较好。

集邮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卡

银行卡吧!应该是

新中国的邮票发展史,最早从1949年10月8日,第1套邮票(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开始。至1979年底都没有评选过最佳邮票在1980年年初为了纪念《集邮》杂志创刊25周年和。《集邮》杂志的复刊,为了让邮票发行部门与广大集邮爱好者的联系,倾听集邮爱好者对邮票的设计、印刷和发行的意见。以便不断的提高我国邮票设计、雕刻、印刷的水平。由当时的《集邮》杂志社发起并举办了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年周年最佳邮票评选》特殊活动。(她是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大会的前身)以对过去历年发行的邮票作一总结。由于参加评选的邮票发行持续时间长,故评出的最佳邮票也较多。共有最佳纪念邮票和最佳特种邮票各14套,最佳普通邮票2套。平均一年一套。附注1、新中国最佳邮票评选是由《集邮》杂志社举办的附注2、1980年举办的新中国最佳邮票评选没有发行纪念章,是用T44 齐白石作品选小型张加盖纪念邮戳1949年-1979年最佳邮票目录最佳纪念邮票14种: 编号 发行年份 名称 纪4 1950-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 纪33 1956-1-1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及小型张 纪50 1958-6月 《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周年》及小型张 纪71 195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五组)》(开国大典) 纪86 1961-4-5 《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及小型张 纪92 1962-12-1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 纪94 1962-8-8 《梅兰芳舞台艺术》及小型张 纪116 1965-9-28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运动会》 J13 1977-1-8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逝世一周年》 J21 1977-9-9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一周年》 J25 1978-3-18 《全国科学大会》及小全张 J38 1979-6-1 《国际儿童年》 J42 1979-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香港》小型张 J47 1979-1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第四组)》(欢庆) 最佳特种邮票14种: 编号 发行年份 名称 特38 1960-6-1 《金鱼》 特44 1960-12--1961-2月 《菊花》 特46 1961-11-10 《唐三彩》 特48 1962-6-10 《丹顶鹤》 特56 1963-4--7月 《蝴蝶》 特57 1963-10-15 《黄山风景》 特60 1963-9-25 《金丝猴》 特61 1964-8-5 《牡丹》及小型张 T28 1978-5-5 《奔马》及小型张 T29 1978-8-26 《工艺美术》及小型张 T37 1979-11-10 《云南山茶花》及小型张 T40 1979-7-20 《东北虎》 T42 1979-10-20 《台湾风光》 T43 1979-12-1 《西游记》 最佳普通邮票2套: 编号 发行年份 名称 普10 1958-9-25 《花卉图》 普20 1979-4--1980-11月 《北京风景》 邮票评选介绍1980年-1990年(第1-10届)《集邮》杂志社原来并没有打算,每一年都举办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大会。但是全国个地的集邮爱好者认为,举办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大会,对集邮爱好者来讲,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即对去年一年的邮票加深印象,又可以进一步提高集邮爱好者对邮票发行的了解。于是第1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大会在1981年召开,以后每年都举办一次,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大会。对前一年发行的邮票进行盘点,至今(2009年)已举办30届。评选的办法每年也不完全一样。有时是将J、T票分开评选,有时则是放在一起评。有时按专题评选,如评选最佳选题、最佳设计等;有时则笼统地评选最佳邮票。每年都有许多集邮爱好者参加评选投票。附注1、1981-1982年、是由《集邮》杂志社举办的2、1983-1988年、是由中国集邮出版社举办的3、1989-2001、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举办的1980年-1985年(第1-6届)最佳邮票目录1980年最佳邮票2套J58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T44《齐白石作品选》包括小型张评选日期1981年7月1981年 最佳邮票3套:J76《中国女排荣获第三届世界杯冠军》T69《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包括小型张普22《祖国风光》特殊荣誉奖邮票 T58 辛酉年评选日期82年4月1982年 最佳邮票2套:J86《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J79《九星会聚》最佳设计邮票2套:J82《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逝世一周年 》T79《益鸟》包括小型张最佳首日封1枚:J85《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最佳雕刻版邮票1枚:T75《西周青铜器》第5枚《折觥》最佳印刷邮票3枚: T79《 益鸟》第5枚《斑啄木鸟》T79M《 益鸟》小型张 T77《明、清扇面画》第3枚《竹雀图》评选日期83年4月1983年 最佳选题邮票2套:J96《刘少奇同志诞生八十五周年》T91《计划生育》最佳设计邮票2套:J99《中华全国集邮展览 1983·北京》T82《西厢记》包括小型张最佳首日封1枚:J99《中华全国集邮展览 1983·北京》最佳雕刻版邮票1枚:J98《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第1枚《马克思像》最佳印刷邮票1套:T82《西厢记》评选日期84年3月1984年 最佳邮票3套:T89《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T100《峨眉风光》T98《吴昌硕作品选》最佳雕刻版邮票1套:J100《任弼时同志诞生八十周年》最佳印刷邮票1套:J104《中日青年友好联欢·1984》评选日期85年4月1985年 最佳邮票3套:T103《梅花》包括小型张J112《中国人民之友》J120《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最佳印刷邮票J120《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T102 乙丑年评选日期86年6月1986年-1991年(第7-12届)最佳邮票目录1986年 最佳邮票4套:J133《孙中山诞生一百二十周年》J111《珍稀濒危木兰科植物》T108《航天》J134《朱德同志诞生一百周年》最佳雕刻邮票 J134《朱德同志诞生一百周年》最佳印刷邮票 J133《孙中山诞生一百二十周年》评选日期87年5月1987年 最佳邮票5套:T12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一组)》T114《猛禽》J136《徐霞客诞生四百周年》T122《编钟》小型张最佳印刷邮票  T114《猛禽》 T122《编钟》小型张评选日期88年5月1988年 最佳邮票3套:T131《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组)》T129《中国兰花》T130《泰山》最佳印刷邮票 T131《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组)》评选日期89年5月1989年 最佳邮票3套:T140《华山》T144《西湖》 J162《孔子诞生2540周年》最佳印刷邮票 J162《孔子诞生2540周年》不包括小型张评选日期90年5月1990年 最佳邮票1套T158 韩熙载夜宴图优秀纪念邮票 J166 白求恩诞生百年优秀特种邮票 T155 衡山最佳印刷邮票 T158 韩熙载夜宴图评选日期91年5月1991年 最佳邮票1套、T162 杜鹃花包括小型张优秀纪念邮票、J181 陈毅诞生90周年优秀特种邮票、T166 景德镇瓷器最佳普通邮票、普21、祖国风光最佳印刷邮票2套、T158 韩熙载夜宴图、T163 恒山评选日期1992年5月

中国集邮总公司(China National Philatelic Corporation)成立于1955年《集邮》杂志创刊于1955年1月28日,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邮刊。《集邮》杂志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集邮》曾停刊两次,第一次1960年第7期发行后停刊,后于1961年第1期复刊。 《集邮》1961年2月刊 封面文革期间曾经停刊(1966年第6期发行后停刊),后于1980年第1期复刊。从2008年开始改刊为全彩大16K版都创办于1955年,至今55年

1912年上海创办的,98年历史吧

杂志社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

华中农业大学和武汉大学连续几年都参加一个叫”湿地使者”公益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赞助的环保活动,是个很不错的活动.不过这个活动去的人数很少,最好有点相关知识,或者是绿色组织的干事,还要参与这个活动的竞标过程.因为这个活动是各个绿色组织通过网上竞标方式获得参加资格的. 另外各个学校会以学院为单位搞三下乡活动,这些名额似乎也不多,基本上决定权在辅导员手中,想去就和辅导员搞好关系. 其他的活动就不太清楚了,你想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的话还得自己多看多问,自己主动去找. 可以借鉴日本组织一个类似嘉年华的活动,当然要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呵呵!加油吧!!!!!!!

1950年10月1日 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金属加工》(原名《机械工人》)杂志在中央重工业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创刊,三联书店发行,这是新中国面向金属加工行业的第一本期刊。本刊创刊号一经出版立即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很快销售一空,不得不再版。期刊的再版印刷,在我国出版史上是少有的。1957年1月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正式分为《机械工人(冷加工)》和《机械工人(热加工)》两刊出版。1964年10月 此前于1960年因国家形势变化而暂时停刊的《机械工人》杂志正式复刊。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中国机械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黄民伟为杂志复刊撰写复刊词。1972年10月 应广大读者的迫切要求,此前因“文革”而暂时停刊的本刊以《机械工人(技术资料)》的刊名复刊。这是“文革”期间我国最早复刊的科技期刊之一。1977年1月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本刊再次分为《机械工人(冷加工)》和《机械工人(热加工)》两刊出版。至今《金属加工》杂志仍按冷、热加工两刊出版。1980年1月 本刊月发行量首次突破40万册。其中,《机械工人 (冷加工)》发行量达7万册,《机械工人 (热加工)》达7万册。1981年10月 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办,近千余人参加,其中倪志福、沈鸿、刘鼎等领导出席大会,沈鸿老部长盛赞本刊为“一部伟大的机器”。1993年1月 《机械工人》冷热加工两刊均由原来的32开本改为16开本出版。1999年1月 《机械工人》冷热两刊均改版扩容,踏上创新的征程,杂志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出版,报道容量大幅增加,全力进行市场运作,积极参加行业重要会展活动。2000年10月18日 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倪志福、范敬宜等领导出席大会,何光远老部长为本刊题词“一部机械制造技术的长卷”。《机械工人》杂志社举办创刊50周年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品牌知名度。2002年至今 2002年上半年,本刊开展了“数控系统千人用户调查”活动,由此拉开了杂志社“机电产品系列应用调查”的序幕。此后,又陆续推出了独家策划的“切削刀具应用调查”、“电炉与工业炉”、“焊接与切割”、“制造业软件”、“电加工设备”、“滚动功能部件”以及“加工中心”等一系列应用调查,均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机械工人》热加工与北京埃森焊接展开始合作,并以官方媒体身份出版各种埃森出版物。2004年 由劳动部等六部委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正式启动,《机械工人》作为指定合作媒体表现优秀,获得劳动部副部长张小建褒扬。此后,本刊继续对历届数控和焊接等金属加工行业的技能大赛进行了深入报道。2005年 《机械工人》杂志改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采用双封面的版式出版。2006年至今 本刊走出国门,加强对全球金属加工行业的关注,陆续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欧洲机床展览会、美国芝加哥机床展、日本东京机床展等世界级机床展以及韩国焊接展等国外展会,为读者报道世界金属加工行业的最新动态。2006年 创办“中国金属加工在线”,对行业重大活动进行网络实时报道。2008年 更名为《金属加工》,冷热加工两刊均扩容为半月刊。再次踏上创新征程,努力成为金属加工行业优秀的内容提供商。2010年10月 ,《金属加工》杂志创刊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出生:1983年6月6日来自:四川自贡居住地:上海市血型:AB型 星座:双子座爱好:羽毛球属相:猪 网名:第四维别名:小四,四崽,四维学历:02年进入上海大学念影视艺术工程专业,05-06年休学两年。07年重新上学,转为影视艺术技学院。喜欢的东西:杯子和白衬衣性格:一半是明媚,一半是忧伤喜欢女孩:干净,善良,聪明,漂亮。

1980年:《江西财经学院学报》(《当代财经》前身)试刊,内部发行  1981年:《江西财经学院学报》成为公开刊物  1982年:《江西财经学院学报》公开发行,改为季刊  1985年: 《江西财经学院学报》改为双季刊  1986年:江西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成立,与系、处平级  1987年:举办创刊30期纪念活动,王丙乾、许毅等领导和经济学家题词祝贺  1988年:改名《当代财经》,成为月刊  1989年:《当代财经》开始国内外公开发行  1990年:举办创刊十周年纪念活动  1994年:《当代财经》编辑部荣获“全国财政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1997年:启用启功先生为本刊的题名  1999年:成立当代财经杂志社,《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创刊  2000年:举办《当代财经》创刊20周年纪念活动,李京文等经济学家题词祝贺  2001年:全面推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  2003年:成立《当代财经》理事会  2005年:《当代财经》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称号  2006年:《当代财经》获“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称号,《江西财经大学学报》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  2008年:《当代财经》再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江西财经大学学报》首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8-2009)”2008年:《当代财经》再次获“江西省优秀期刊”称号、《江西财经大学学报》首次获“江西省优秀期刊”称号  2008年:《当代财经》再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江西财经大学学报》首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  2009年:《当代财经》再次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江西财经大学学报》首次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  2010年:《当代财经》再次获“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称号,《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再次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  2010年:《当代财经》再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0-2011)”、《江西财经大学学报》首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0-2011)”  2011年:《当代财经》“理论经济”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  2012年:《当代财经》《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均再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

  • 索引序列
  • 社科院杂志社三十周年纪念表
  • 集邮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纪念
  • 科学杂志社周年纪念官网
  • 集邮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卡
  • 杂志社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