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台湾历史文献丛刊有哪些

台湾历史文献丛刊有哪些

发布时间:

台湾历史文献丛刊有哪些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十年》,《台湾历史与祖国统一》,国史馆《中华(0)民国戡乱史》

effsddfasfxfdsfdfdssdfsdfdsfdfddfsfefwefewd自己写!

《台湾通史》,连横著,其孙为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亚细亚的孤儿》——吴浊流(台湾日治时期)《蒋家门外的孩子》——蒋孝严(部分内容涉及战后台湾)《冷眼看台湾》《李敖快意恩仇录》——李敖

台湾历史文献丛刊

张系国,《民族文学的再出发》张深切,《对台湾新文学的路线的一提案》王拓,《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乡土文学》、《台湾文学史纲》林瑞明,《台湾文学的历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李筱峰,《一百年来台湾政治运动中的国家认同》,1995年张德水,《激动!台湾的历史:台湾人的自国认识》,1992年陈昭瑛,《论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一个文化史的考察》,1998年庄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学集团研究(下)》,国文天地十三卷第九期《全台诗·智慧型全台诗数据库》,[13]《台湾文献丛刊》(网络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4]许俊雅,《九○年代台湾古典文学研究现况评介与反思》[15]翁圣峰《台湾古典诗的研究概况》,文讯杂志,2001年6月1日[16]思想编委会,《后解严的台湾文学》,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28日下村作次郎、藤井省三、中岛利郎、黄英哲,《よみがえる台湾文学》,东方书店,1995年10月1日徐锦成,《郑清文童话现象研究:台湾文学史的思考》,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31日

北京学研出版社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出版社,也是福建省唯一的一家大学出版社。我社创立于 1985 年 5 月。建社 20 年来,全社员工以不断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使我社的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出版社”的理念感召下,我社坚持以特色、品牌取胜的经营思想,始终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争创一流业绩,为读者奉献了一大批具有很高的学术品位和文化品位的优秀图书,在学术界和出版界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我知道,以前住在那旁边做电脑活的。呵呵。

台湾历史文献丛刊官网

香港历史回顾  1842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占了香港岛。1860年英国又侵占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地方。1898年,英国又强行“租借”了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其附近的岛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擞退。日本侵略者占领了香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重新占领香港。英国皇家派“总督”管辖这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庄严宣布废除一切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坚持香港必须回归祖国的立场。经中英两国多次谈判。1984年12月19日,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咫的联合声明》。之后。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1月祖国。中国政府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在香港成立了特别行政区。除国家外交、国防事务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她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即牡蛎),蚝壳内壁光亮如镜,澳门因此被称为蚝镜。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濠镜”。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澳门纪略》中说:“濠镜之名,著於《明史》。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从这个名称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镜、镜海等一连串澳门的别名。  澳门的名字源於渔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国女神——天后,她又名娘妈。 据说,一艘渔船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遇狂风雷暴,渔民处於危难。危急关头,一位少女站了出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后,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后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娘妈。  十六世纪中叶,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时,询问居民当地的名称,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妈阁”。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在后来的四百多年时间里,东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  澳门自1999年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依据澳门基本法实行高度自治。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而澳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会予以保留并得以延续。  澳门的面积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亚洲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地区。  澳门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几百年来,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  台湾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结的部分陆地沉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  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形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5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  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两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从台湾岛的考古发现来看,祖国大陆的文化在旧石器时代就已传到台湾。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殷代两翼式铜镞等大量的文物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自有史籍记载以来,台湾的开拓、发展和疆域的完整统一,始终是与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和英勇捍卫分不开的。台湾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台湾的早期开发,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融汇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  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公元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中,就曾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的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据载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是时,大陆和台湾已有贸易往来。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特别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戍。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  元代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公元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万户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和珍部员外郎阮监到台湾“宣抚”。公元1335年(后至元一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中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  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公元1402—1424年(明成祖永乐年间),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南洋各国,曾在台湾停留,给当地居民带去工艺品和农产品。至今民间传说高雄凤山的特产“三宝姜”,就是郑和遗留下来的。15世纪以后,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政府在澎湖增设“游击”,“春秋汛守”;同时在基隆、淡水二港驻屯军队。  到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给台湾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其时,福建人颜思齐、郑芝龙为抗拒官府欺压,率领闽粤居民迁居台湾,一面从事农耕、贸易,一面组织武装力量抗御倭寇和荷兰人的侵扰。公元1628年(明崇祯元年),时值福建大旱,百姓无以为生,郑芝龙(后官至都督同知)组织灾民数万到台湾,“使垦荒食力”,各地逐渐形成了许多村落。台湾自此进入了大规模的开发时期。  16世纪中叶以后,美丽富饶的台湾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凯觎的对象。西班牙、葡萄牙等列强相继侵扰台湾,或掠夺资源,或进行宗教文化侵略,或直接出兵占领。17世纪初,荷兰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权地位,来到东方,积极参加对殖民地的掠夺。它先后于1602年(明万历三十年)和1622年(明天启二年)两次侵占澎湖。1624年(明天启四年)。明政府出兵将荷兰殖民者逐出澎湖,俘获荷军主将,余众逃往台湾南部,侵占了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两年后,西班牙人又从吕宋入侵台湾,占据了基隆和淡水一带。1642年,荷兰人夺取了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据点,台湾自此沧为荷兰的殖民地。  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38年,先后在台湾修筑城和普鲁文遮堡(赤嵌楼),作为进行殖民统治的中心。但其占领区实际只有南部沿海有限的地区,以及北部的基隆、淡水两港,而且它的统治一直是极不稳固的。荷兰殖民者对台湾同胞进行残酷的盘剥,不断激起台湾人民的反荷斗争。1652年由郑芝龙旧部郭怀一领导台湾军民发动的起义,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群众曾一度攻克热兰遮城,6000人在起义中壮烈牺牲。这次起义愈发坚定了台湾同胞收复国土的斗争决心。九年以后,他们终于配合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虏,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是郑芝龙之子。生于1624年,早年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起兵抗清,被明桂王封为延平郡王。因进攻南京受挫,后回师厦门,大修船舰,倾力筹划驱逐侵据台湾的荷兰人,收复国土。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郑成功留下部分兵力守卫厦门、金门,亲自率领5万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船,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农历四月二十九日,郑军在台南鹿耳门内禾寮港登陆,在台湾同胞的积极支援下,与荷军展开多次激战,最后将荷兰殖民总督和残敌围困在热兰遮城内。郑成功在致荷兰殖民总督揆一的“谕降书”中严正指出:“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在围城9个月之后,荷兰殖民总督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农历二月一日不得不签字投降。自此,中国人民收回了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宝岛。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废除荷人的殖民制度。改赤嵌楼为承天府,置2县,设安抚司于澎湖,戍以重兵,总称台湾为东都。为纪念故土,改称热兰遮城堡为安平镇。同时实行屯田政策,令数万军眷随军赴各地大肆垦荒,在台湾南部和西部的琅 、彰化、云林、新竹等地形成一大批村镇。  但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久,即不幸于1662年农历五月八日染病身亡,时年仅39岁。尔后,其子郑经,孙郑克爽前后治理台湾22年。郑氏祖孙三代治理台湾,奖励制糖、制盐,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开办学堂,改进高山族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些措施,推动了台湾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这在台湾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开发和发展时期,史称“明郑时代”。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派军进攻台湾,郑克爽率众归顺。自此台湾在清政府直接统治之下。  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翌年在台湾设1府3县,隶属福建省。台湾重新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大陆的联系更加密切了,成为国家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从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以后,出现了大陆居民再度大规模移居台湾的高潮,到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不包括山地的高山族同胞,台湾居民已超过200万人,较郑氏父子治台时增加近10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清政府陆续在台湾增设行政机构。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将台湾建为行省,派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广招福建、广东等地居民迁台,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先后设立抚垦总局、电报总局、铁路总局、军械局、通商局、矿油局、伐木局等机构;修筑炮台,整顿防务;架设电线,创办邮电;铺铁路,开矿山,造商轮,发展工商业;兴建中西学堂,发展文化教育等。其中有些建设项目,在当时全国尚属创举。例如台湾铁路不但是全国最早的铁路之一,而且是中国自己集资修成的  清政府治理台湾的200余年间,台湾的封建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全省各地相继出现许多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大商人。但与此同时,台湾人民反抗清王朝暴政和封建地主剥削的斗争也不断高涨,且与大陆人民的反清斗争遥相呼应。事实表明,凡较大的起义组织几乎都是从大陆传入的。如1786年台湾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就是大陆人民的反清秘密团体“天地会”传入台湾后,由台湾“天地会”首领林爽文、庄大田领导的。起义军众达十数万。清政府调动浙江、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数省兵力驰台镇压,历时1年2个月,始得平定。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前后,台湾天地会、小刀会,又与之呼应,多次起义。  台湾同胞富有高度的民族爱国精神。他们在反抗国内反动统治的同时,为了抵御外患,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台湾和大陆边沿各省份成为我国反帝斗争的最前线,直接承担着中华民族的忧患。在鸦片战争期间,台湾同胞动员组织了人数2倍于当地戍兵的抗英民团,并捐资输银,共赴国难。他们和官兵一道击退了入侵的英军,粉碎了敌人试图侵占台湾的阴谋,赢得了抗英斗争的胜利。当时台湾兵备道姚莹在其《奉逮入都别刘中丞书》中写道:“台湾擐甲之土,不懈于登陴,好义之民,咸奋于杀敌……卒得保守岩疆,而获安,未烦内地一珍一矢者,皆赖文武士民之力也”。鸦片战争之后,台湾同胞还先后击退了美国、法国和日本的多次入侵。  早在16至17世纪,日本就曾数次出兵窥伺台湾。19世纪后半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力图跻身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894年它发动了中日战争(甲午之战),翌年3月攻占澎湖。腐败的清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从而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开始了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  日本占据台湾后,在台北设有总督府,作为统治台湾的最高机构。并在各地建立乡镇公所,实行警察、保甲制度,对台湾实施殖民统治和“皇民化”教育。同时,基于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初时把台湾作为其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使台湾加工工业和交通运输逐步得到发展。二次大战期间,日本为配合军国主义的南进政策,又进一步在台湾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各类工业,扩大了工业在全岛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使台湾开始由传统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逐步向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的以工商业为主的社会形态转变。据统计,抗战结束前夕,台湾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20世纪初期的约占7%上升到约占18%。与此同时,台湾劳工阶级也在此转变中逐步萌芽发展起来。1920年,台湾约有劳工4万多人;至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增至8万余人;到了1943年,台湾劳工已达20余万人。  从1895年台湾沦失,到1945年重新光复的整整半个世纪中,不堪忍受亡国奴生活的台湾同胞,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保疆卫国,光复失地,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从而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谱写了光辉而壮丽的篇章。  反对割台议和的斗争 1895年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人人“痛心疾首”,万分愤慨。康有为、梁启超等集十八省举人千余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地求和,主张变法图强。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台籍进士、举人,联名上书清政府都察院,痛陈:“数千百万生灵皆北向恸哭,闾巷妇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怀一不共戴天之仇,谁肯甘心降敌!”“以全台之地使之战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战而亡……虽肝胆涂地而无所悔。”清廷各级官吏亦纷纷上书,陈述台湾为中国东南七省藩篱,“今日无台湾,明日即可无南洋;中国虽大,虽一日之间,可以瓜剖立尽”。谭嗣同怒斥清廷“一旦苟以自救”,举疆土而赠之于人,“其视华人之身家,曾弄具之不若”。台湾绅民电奏清廷:“割地议和,全台震骇。……臣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署誓死守御。设战而不胜,请俟臣等死后,再言割地……”。  马关条约签订之次日,全省同胞哭声震天,悲愤无可抑制的台北人民鸣锣罢市,民众拥围抚署,反对割台,并要求饷银不准运出,军械制造局不准停工,税收全部留作抗击日寇之用。丘逢甲等一批台籍士绅还试图以“自主”的办法抵抗日本的占领,建立“台湾民主国”,并要请政府台湾巡抚唐景崧任总统。《自主宣言》中称:“推拥贤者,权摄台政;事平之后,当再请命中朝,作何办理。”但随着唐景崧私自逃回大陆,12天之后,这个“民主国”即告解体。  武装抗击日寇占领 日军侵占台湾后,清政府敕令其驻台巡抚唐景崧等官员离台。台湾同胞纷纷拿起武器,自行组织抗日民军,保卫祖国疆土。他们持续进行了前后长达7年之久的武装斗争。  初时,台湾同胞在各地配合一度拒不奉诏的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清军官兵在新竹、大甲溪、彰化、嘉义和台南一带与日寇拼死搏斗。他们手拿土枪和长矛,凭血肉之驱,前赴后继,猛扑敌寇。其中尤以彰化和嘉义保卫战最为激烈、悲壮,抗日民军首领徐骧等人、黑旗军的将领以及刘永福新军七星队的大部都壮烈牺牲。一个日本人当时记载道:“不论何时,只要我军(日军)一被打败,附近村民便立刻变成我们的敌人。每个人,甚至年轻妇女都拿起武器来,一面呼喊着,一面投入战斗。我们的对手非常顽强,丝毫不怕死。他们隐藏在村舍里,当一所房子被炮火摧毁,他们就镇静地转移到另一所房子里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  台南抗敌的最后阶段极为艰苦。清政府一再严令禁绝大陆各地支援台湾,黑旗军和民众军械粮饷俱绝,队伍饿极不能起。在此情况下,刘永福坚持抗日5个月后,不得不被迫登轮退返大陆。台南遂于1895年10月20日沦陷。至台南失守时止,台湾军民总共毙伤敌2万余人,占日寇侵占初期兵力的一半以上。  台南失陷后,台湾各地人民继续坚持武装抗日。他们在台北的深坑、云林铁国山,嘉义台南之间的番仔山、凤山附近及屏东潮州等山区先后建立抗日据点。抗日民军队伍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他们进攻日寇军营,袭击日寇官署,抗击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扫荡,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简大狮是台北农民抗日武装的领袖之一。1896年元旦,他率领队伍同其他民众武装一道直袭台北,攻入市区。其后,简辗转至厦门。日寇杀其妻以泄愤,并向清政府将他本人索去。简就义前慷慨陈词:“我简大狮,系清国台湾之民。……日人虽目我为土匪,而清人应目我为义民。况自台湾归日,大小官员内渡一空,无一人敢出首创义举,唯我一介小民,犹能取胜众万余,血战百次。自谓无负于清。……愿生为大清之民,死为大清之鬼”。  辛亥革命前后的武装起义 在日本侵略者的残酷镇压之下,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低潮时期。1906年以后,在祖国大陆兴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台湾同胞又不断地举行爱国武装起义,反对日本的殖民统治。著名的有:1907年新竹的北埔起义;1912年南投的林圮埔起义;1913年的苗栗起义;  915年台南的西来庵起义等。其中苗栗起义是辛亥革命直接影响下较大的一次爱国抗日斗争。领导人罗福星是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派赴台湾的人员之一。罗以其家乡苗栗为据点,建立中国革命党台湾支部,在台北、基隆、桃园、台南等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筹划起义。事败后近千人被捕,20余人惨遭杀害。罗福星就义前的绝命诗说:“海外烟氛突一岛,吾民今日赋同仇,牺牲血肉寻常事,莫怕生平爱自由。……背乡离井赴瀛州,扫空东庭指顾间,世界腥膻应涤尽,男儿不误大刀还。弹丸如雨炮如雷,喇叭声声战鼓催,大好头颅谁取去,何须马革裹尸回。”西来庵起义是爱国志士八清芳、江定、罗俊等人组织的。他们以台南西来庵等处为据点,训练骨干,筹划起义,号召全省同胞“奋勇争先,尽忠报国,恢复台湾”。参加者遍及台北、台中、南投、嘉义、屏东等地。因事机为日警获悉,余、江等率千余人临时举事,血战七昼夜。起义失败后八清芳等九百多人被处死刑,被日寇滥杀的群众竟达数万人,引起了世界震惊。  “五·四”以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俄国十月革命和祖国大陆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巨大潮流影响下,台湾同胞进一步掀起了有组织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并和祖国的革命斗争密切相联系,成为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环。1920年1月,受“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留日台湾籍青年学生产上先在东京创立“新民会”,并仿照北京的《新青年》发刊《台湾青年》杂志,进行民族主义思想的启蒙宣传。随后,留日和旅居北京、上海、广东、厦门、南京等地的台湾籍学生相继成立“台湾青年会”、“台湾学生联合会”,“中台同志会”等组织。1921年10月以蒋渭水为主联合林献堂等人于台北成立旨在“唤起汉民族自觉、反对日本民族压迫”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启蒙团体“台湾文化协会”,提出“反对民族差别”、“反对奴化教育”,“获得参政权”等口号。广东中山大学等校的台籍学生在郭沫若等人影响下,建立“广东台湾革命青年团”。在该团发表的《告中国同胞书》中呼吁:“勿忘台湾”,“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在这同时,台湾各地农会和各种工会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起来。1928年4月,在大陆的台湾籍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留学日本的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上海成立了台湾的党组织,即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台湾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民众党亦登上政治舞台。各派政治力量急速组合。台湾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局面。同年底“台湾农民联合会”领导下的会员达3万多人。各种工潮此起彼伏,工人的阶级意识迅速提高。他们把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民族的阶级的利益结合起来,提出了“支持中国工农革命”、“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鲜明的战斗口号。  在台湾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鼓舞下,居住在台中浊水溪上游雾社的高山族同胞,因不堪日寇的奴役和压迫,于1930年10月27日举行武装暴动。这就是震憾中外的雾社起义。他们在捣毁十几处日寇警察分所之后,退入深山,同6000多名日本军警激战20余天。许多高山族妇女,为激励丈夫杀敌而无后顾之忧,集体跳下悬崖。最后高山族同胞弹尽粮绝,起义领袖等自戕以殉。  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猛烈地冲击着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1931年夏,日本殖民统治者对台湾同胞开始全面大镇压,实行白色恐怖。无数台湾同胞、爱国进步人士被囚人铁牢,惨遭迫害。但是,台湾人民并没有被法西斯暴行所征服,他们继续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直到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根据历史的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协定重新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后又有苏联参加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结束了台湾同胞蒙受日本帝国主义奴役的屈辱历史。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会后台湾省行政长官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所属的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台湾全省同胞欣喜若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祭告祖先,通宵欢饮。台北市各界民众数万人举行环市大游行,欢呼回到祖国的怀抱,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实现民主,建设独立、自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依附于美国的国民党政府却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内战。它一方面大举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解放区,一方面对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疯狂搜刮、大肆迫害,企图把中国重新拖回黑暗的世界。这就不能不激怒了全国人民,迫使人民起来与之进行坚决斗争。1947年2月28日,在全国民主革命的高潮下,台湾全省人民举行了反对国民党政权的武装起义。“二·二八起义”得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中共中央给予热烈支持,指出:“台湾人民的武装自卫乃是被迫的,是必要的,是正义的,是正确的”;宣布“解放区军民必定以自己的奋斗来声援你们,帮助你们。”“二·二八起义”在国民党政府的血腥镇压下虽然失败了,但它又一次表现了台湾同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949年10月1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政府,新中国宣告诞生。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祖国大陆解放的前夕,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跑到台湾,他们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状态之中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历史沿革   远古~16世纪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荷西殖民时期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郑氏执政时期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清政府统治时期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在有据可查的史料上,“台湾”这一名称的出现不过300多年。但是史书证明两岸人民对台湾宝岛早有称呼,历史上对台湾的称呼有近十个,不同的称呼却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台湾宝岛的关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国出现国家机器时,就把中国划分为九州管理,记载这一史实的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尚书·禹贡篇》。九州中的扬州管辖范围北至淮河,东面至海。书中的“岛夷卉服”就是指台湾。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中表示,夏商时期的扬州包括台湾。日本学者尾崎秀真也认为“岛夷”就是台湾最早的名称。“岛夷”,台湾的第一个名称。 人们对海的知识逐渐增加,从水中走出来的人类开始把大海为人所用。春秋战国时,近海交通有所发展,因此出现许多关于海上的传说,其中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的传说流传至今。《史纪·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徐福上书中所称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后人认为“瀛洲”即为台湾。徐福没有回来,但是两岸的来往在以后的岁月中越来越多。 作为专门的历史地理书籍记载台湾的是在《前汉书》。进入汉代,关于台湾的记载开始多起来。在《前汉书·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在会稽海外有“东鯷人”,分为20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后来许多学者认为“东鯷”应该指的就是台湾。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更是把台湾分为三部分,“东鯷”即为北台湾,“夷州”为中台湾,“澶州”为南台湾。在三百年前的荷兰人连少挺(Linschoten)所绘的台湾地图中,也把台湾分为三个岛。把台湾分成三部分,说明对台湾的认识在加深。 直接描述台湾情况的是在三国时期。三国鼎立时期,东吴位于江南,管辖范围包括会稽和东南沿海地区。东吴和海外的关系较为密切。《三国志》中谈及在孙权黄龙2年(230年)派军队出海远征夷洲。不少学者认为“夷洲”就是台湾。三国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可以称之为最早的台湾学者,在他的《临海水土志》对当时被称为“夷洲”的台湾情况有着专门记载,只是此书已经流失,主要内容记载在《太平御览》之中。从所记内容来看,这是当时最完整的关于台湾的文字资料。当然也有人说此时的“夷洲”就是广东或海南某地,但是从方位、气候、地形、古迹、物产、习俗等方面考证,应该是指台湾。通过《临海水土志》,使得远离台湾海峡的许多内地人,知道了尽管是有限的、但是极为难得的台湾的具体情况。 颇有大志的隋炀帝,施政并无多少值得夸耀的纪录,但对外对内征战却有特殊的喜好,当然也对早有前朝前代所关注的台湾起兵。据《隋书·东夷传》所载,隋炀帝曾于大业6年(610年)发动远征琉求之战。“琉求”是何处?历来争议较大。但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琉求”即为台湾,而非日本琉球。不管如何,隋代对台湾已经相当了解。在《宋史·外国列传》中则明确记载,琉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称“澎湖”,烟火相望。赵汝适的《诸蕃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当然所记内容不详细。 对于台湾的名称,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台湾政治名人连战出生于当地世家,他的祖父即为著名历史学家连横。连横在代表作《台湾通史》中说,“台湾原名‘埋冤’,为漳泉人所号。”因为明代时期的闽南人历尽艰辛到达台湾后,因水土不服和劳累困苦,病死者众多,死后连尸骨都无法运回故乡,“故以‘埋冤’名之。”因为“埋冤”不吉利,而闽南话“埋冤”又与“台湾”同音,所以易名为“台湾”。这种分析不无道理,因为移民确实有过令人难以忘怀的痛苦经历。 但是,连横先生的结论也有牵强附会之处,因为同音的字很多,为什么用“台湾”代替“埋冤”?“埋冤”不吉利,“台湾”吉利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台湾”名称的由来并非如此。台南是台湾最早开发的地区,因此对台湾的称呼最初起于对台南地区的称呼。最初在台南一带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绍台湾时称为 “Tayan ”或“Tai-An”,荷兰人拼为“Taioan”,从大陆来的移民则读作“Tai-Oan”。因此,由于读音不同,在台南一带称为“台员”、“大员”、“大圆”、“大湾”、“大冤”。以后由闽南话的“台员”转音为“台湾”,所指地区也由台南一地扩及整个台湾地区。自明代起,“台湾”之名正式流行。在明代闽人周婴所著《远游篇·东蕃记》中,以“台员”称台湾。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至1619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现“台湾”。清代张眉的《瀛濡百咏》一书指出:周婴把台湾称为“台员”,“这是闽南语所造成的错误,从此台湾之名始进入中土。”“台湾”名称由此而来,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关于对台湾的不同称呼,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无论以上名称有何意义,那无关紧要,因为名从主人,中国人为自己的土地起名无可非议。对中国的任何一块领土,只要中国人承认、接受和使用,什么名字都可以。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还有一批人,常常以“福摩萨”来称呼台湾,这一名字来源于殖民时代。1590年,葡萄牙人乘船经过台湾海峡时,望着景色秀丽的宝岛,情不自禁地叫起“Iiha Formosa”(福摩萨)。此名为后来西方国家所沿用,因为它的殖民色彩,中国人理所当然的予以拒绝。

台湾历史文献丛刊电子版

学校图书馆提供了这些台湾文献数据库——《光华杂志》(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台湾文献丛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品质管制月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科学月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财讯月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近代中国》(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重修台湾省通志》(网络版)台湾科学期刊全文数据库(TSPS)台湾科学电子学位论文服务(CETD)不过都没用过

在台湾学术界代表史学研究最高水准的刊物,一般认为是“中央研究院”创办于1933年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季刊)与创办于1971年的《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年刊)。就台湾高校而言,堪与匹敌的当推五所大学主办的五大历史学报台湾大学的《历史学报》、台师大历史所的《历史学报》、东海大学历史所《历史学报》、成功大学的《历史学报》、政治大学历史所的《历史学报》。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所主办的《史学汇刊》也堪称质量不低。另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高校历史系出版的学生刊物如《史原》、《史绎》(台湾大学)、《史学会刊》(台师大)、《史化》(淡江大学)、《史苑》(辅仁大学)等,都曾在高校历史研究学术园地扮演过活跃角色。

第一种 台湾割据志(川口长孺)  第二种 东瀛识略(丁绍仪)  第三种 小琉球漫志(朱仕玠)  第四种 台海使槎录(黄叔璥)  第五种 台湾郑氏纪事(川口长孺)  第六种 台游日记(蒋师辙)  第七种 东槎纪略(姚莹)  第八种 东瀛纪事(林豪)  第九种 蠡测汇钞(邓传安)  (附)沈太仆(光文)传等五篇  第一0种 赤崁集(孙元衡)  第一一种 闽海纪要(夏琳)  第一二种 东征集(蓝鼎元)  第一三种 靖海纪事(施琅)  第一四种 平台纪略(蓝鼎元)  (附)鹿洲初集及鹿洲奏疏选文十篇  第一五种 台湾郑氏始末(沈云)  第一六种 平台纪事本末  第一七种 治台必告录(丁曰健)  鹿洲文集三十二篇(蓝鼎元)  圣武纪略三篇(魏源)  蛤仔难纪略(谢金銮)  蠡测汇钞四篇(邓传安)  内自讼斋文集十二篇(姚莹)  东溟文集十二篇(姚莹)  东槎纪略三篇(姚莹)  防夷奏疏(达洪阿、姚莹)  奏开番地疏等二篇(刘韵珂)  条覆筹办番社议等二篇(熊一本)  上刘玉坡制军论台湾时事书(仝卜年)  筹办番地议等二篇(史密)  斯未信斋存稿三十四篇(徐宗干)  斯未信斋文集三十五篇(徐宗干)  平台药言等十八篇(丁曰健)  赏加二品顶戴恭谢天恩摺等十二篇(丁曰健)  请恤清单等二十一篇(丁曰健)  第一八种 台湾志略(李元春)  第一九种 海东札记(朱景英)  第二0种 台阳笔记(翟灏)  第二一种 巡台退思录(刘璈)  第二二种 海纪辑要(夏琳)  第二三种 闽海纪略(不着撰人)  第二四种 海上见闻录(阮旻锡)  第二五种 赐姓始末(黄宗羲)  郑成功传  (附)隆武纪年(行朝录之一)  鲁纪年(行朝录之四)  永历纪年(行朝录之八)  第二六种 海国闻见录(陈伦炯)  第二七种 刘壮肃公奏议(刘铭传)  第二八种 台湾杂咏合刻  台湾杂咏、续咏(王凯泰)  台阳杂兴(马清枢)  台阳杂咏(何徵)  海音诗(刘家谋)  第二九种 福建台湾奏摺(沈葆桢)  (附)两江总督任内奏摺七篇  第三0种 台阳见闻录(唐赞衮)  第三一种 台案汇录甲集  第三二种 从征实录(杨英)  第三三种 靖海纪略(曹履泰)  (附)福建巡抚熊残揭帖等四篇  第三四种 台阳诗话(王松)  第三五种 靖海志(彭孙贻)  (附)郑芝龙受抚等三篇  熔三六种 台湾纪事(吴子光)  第三七种 云林县采访册(倪赞元)  第三八种 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  第三九种 甲戌公牍钞存(王元?)  第四0种 台海恩恸录(思痛子)  (附)中日兵事本末(罗惇?)  东方兵事纪略台湾篇(姚锡光)  第四一种 北郭园诗钞(郑用锡)  第四二种 海南杂着(蔡廷兰)  第四三种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附)东方兵事纪略议款篇(姚锡光)  第四四种 裨海记游(郁永河)  郑氏逸事  番境补遗  海上纪略  宇内形势  第四五种 台湾舆图(夏献纶)  第四六种 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  (附)同治六年美国船员被生番戕害一案奏稿六篇  第四七种 戴施两案纪略(吴德功)  戴案纪略  施案纪略  第四八种 苑里志(蔡振丰)  第四九种 东溟奏稿(姚莹)  第五0种 沧海遗民賸稿(王松)  第五一种 台湾生熟番纪事(黄逢昶)  (附)化番俚言(吴光亮)  训番俚言(王凯泰)  第五二种 安平县杂记  第五三种 台战演义  第五四种 台湾教育碑记  (附)明志书院案底  第五五种 台湾采访册  第五六种 闽海赠言(沈有容)  第五七种 割台三记  割台记(罗惇?)  台湾八日记(俞明震)  (附)台湾唐维卿中丞电奏稿  让台记(吴德功)  第五八种 嘉义管内采访册  第五九种 瀛海偕亡记(洪弃生)  (附)寄鹤斋诗选二百三十三首  第六0种 台湾外记(江日升)  第六一种 新竹县志初稿  第六二种 杨勇悫公奏议(杨岳斌)  第六三种 树杞林志(林百川、林学源)  第六四种 台湾诗乘(连横)  第六五种 台湾府志(高拱乾)  第六六种 重修台湾府志(周元文)  第六七种 郑成功传(郑亦邹)  郑芝龙传(清史列传)  郑成功传(清史稿)  郑成功传(匪石)  (附)延平二王遗集(玄览堂丛书续集)  郑延平王受明官爵考(朱希祖)  第六八种 清一统志台湾府  (附)天下郡国利病书摘录四则  第六九种 郑氏关系文书  石井本宗族谱  海外异传(斋藤正谦)  第七0种 岭云海日楼诗钞(丘逢甲)  (附)仓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谱  第七一种 台湾日记与禀启(胡传)  第七二种 无闷草堂诗存(林朝崧)  第七三种 凤山县采访册(卢德嘉)  第七四种 重修福建忧湾府志(刘良璧)  第七五种 恒春县志(屠继善)  第七六种 南天痕(西亭凌雪)  第七七种 天妃显圣录  天上圣母源流因果  第七八种 清代台湾职官印录  第七九种 台湾私法债权编  第八0种 金门志(林焜熿)  第八一种 台东州采访册(胡传)  (附)台东志(陈英)  第八二种 内自讼斋文选(周凯)  第八三种 中复堂选集(姚莹)  第八四种 福建通志台湾府  第八五种 南明野史(三余氏)  第八六种 所知录(钱澄之)  第八七种 斯未信斋文编(徐宗干)  第八八种 左文襄公奏牍(左宗棠)  第八九种 台湾游记  全台游记(池志徵)  观光日记(吴德功)  鲲瀛日记(施景琛)  台湾游记(张遵旭)  第九0种 番社采风图考(六十七)  六十七两采风图合卷  台番图说  台湾内山番地风俗图  (附)台湾番社图(黄叔璥)  第九一种 台湾私法商事编  第九二种 噶玛阑志略(柯培元)  第九三种 斯未信斋杂录(徐宗干)  第九四种 剑花室诗集(连横)  第九五种 厦门志(周凯)  第九六种 东南纪事(邵廷采)  第九七种 张文襄公选集(张之洞)  第九八种 平闽纪(杨捷)  第九九种 海东逸史(翁洲老民)  第一00种 哀台湾笺释  (附)普天忠愤集诗选七十一首  第一0一种 新竹县制度考  第一0二种 钦定平定台湾纪略  (附)乾隆平定台湾得胜图十二幅  第一0三种 台湾县志(陈文达)  第一0四种 澎湖台湾纪略(杜臻)  澎湖志略(周于仁、胡格)  台湾纪略附澎湖(林谦光)  第一0五种 重修台湾府志(范咸)  第一0六种 明季三朝野史(顾炎武)  (附)航海遗闻(汪光复)  第一0七种 台湾杂记(佐仓孙三)  第一0八种 彰化节孝册(吴德功)  (附)台湾孝节录(鹰取田一郎)  第一0九种 澎湖纪略(胡建伟)  第一一0种 台湾海防档  第一一一种 思文大纪  第一一二种 明季遗闻(邹漪)  第一一三种 重修台湾县志(王必昌)  第一一四种 续补明纪编年(王汝南)  (附)永历皇帝(不着撰人)  第一一五种 澎湖续编(蒋镛)  第一一六种 陈清端公文选(陈璸)  第一一七种 台湾私法人事编  第一一八种 鲁春秋(查继佐)  (附)北征纪略(张煌言)  使臣碧血(不着撰人)  皇明监国鲁王圹志  第一一九种 诸蕃志(赵汝适)  (附)岛夷志略摘录(汪大渊)  东西洋考摘录(张燮)  第一二0种 台湾通纪(陈衍)  第一二一种 续修台湾府志(余文仪)  第一二二种 使署闲情(六十七)  第一二三种 徐闇公先生年谱(陈乃乾、陈洙)  (附)交行摘稿(徐孚远)  第一二四种 凤山县志(陈文达)  第一二五种 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第一二六种 清朝柔远记选录(王之春)  (附)沿海形势略  第一二七种 鹿樵纪闻(梅村野史)  第一二八种 台湾通史(连横)  (附)连雅堂先生年表(连震东)  第一二九种 台海见闻录(董天工)  第一三0种 台湾通志  第一三一种 李文忠公选集(李鸿章)  第一三二种 南疆绎史(李瑶)  勘本(三十卷)  摭遗(十八卷)  恤諡考(八卷)  (附)南疆逸史跋(杨凤苞)  第一三三种 续明纪事本末(倪在田)  第一三四种 小腆纪年(徐鼒)  第一三五种 海外恸哭记(黄宗羲)  (附)恩旧录  赣州失事纪(行朝录之二)  绍武争立纪(行朝录之三)  舟山兴废(行朝录之五)  日本乞师纪(行朝录之六)  四明山寨纪(行朝录之七)  沙定洲之乱(行朝录之九)  张元箸先生事略等十一篇  (附)黄梨洲先生年谱(七世孙垕炳)  第一三六种 罪惟录选辑(查继佐)  第一三七种 黄漳浦文选(黄道周)  (附)漳浦黄先生年谱(庄起俦)  第一三八种 小腆纪传(徐鼒)  (附)小腆纪传补遗(徐承礼)  第一三九种 台湾府赋役册  第一四0种 续修台湾县志(谢金銮)  第一四一种 诸罗县志(周锺瑄)  第一四二种 张苍水诗文集(张煌言)  (附)年谱一(全祖望)  年谱二(赵之谦)  第一四三种 六亭文选(郑兼才)  第一四四种 陶村诗稿(陈肇兴)  第一四五种 新竹县采访册  第一四六种 重修凤山县志(王瑛曾)  第一四七种 窥园留草(许南英)  (附)窥园先生自定年谱  第一四八种 明季南略(计六奇)  (附)郑芝龙击刘香老等二篇  第一四九种 三藩纪事本末(杨陆荣)  第一五0种 台湾私法物权编  第一五一种 台湾中部碑文集成  第一五二种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第一五三种 荷丛谈(林时对)  第一五四种 荷兰人侵据彭湖残档  (附)和兰传(明史)  红毛夷(沈德符——野获编)  税璫考摘录(张燮——东西洋夷)  第一五五种 清初海疆图说  (附)台湾府属渡口考(俞正燮)  第一五六种 彰化县志(周玺)  第一五七种 郑氏史料初编  第一五八种 清世祖实录选辑  第一五九种 苗栗县志(沈茂荫)  第一六0种 噶玛兰厅志(陈淑均)  第一六一种 台湾语典(连横)  第一六二种 台湾三字经(王石鹏)  (附)台湾说略  第一六三种 东山国语(查继佐)  (附)查东山先生年谱(沈起、张涛)  书湖州庄氏史狱(翁广平)  第一六四种 澎湖厅志(林豪)  第一六五种 清圣祖实录选辑  第一六六种 雅言(连横)  第一六七种 清世宗实录选辑  第一六八种 郑氏史料续编  第一六九种 南明史料  第一七0种 栎社沿革志略(傅锡祺)  (附)栎社第一集  第一七一种 淡水厅筑城案卷  第一七二种 淡水厅志(陈培桂)  (附)淡水厅志订谬(林豪)  第一七三种 台案汇录乙集  第一七四种 清代官书记郑氏亡事  第一七五种 郑氏史料三编  第一七六种 台案汇录丙集  第一七七种 爝火录(李天根)  第一七八种 台案汇录丁集  第一七九种 台案汇录戊集  (附)正蓝旗汉军出演?位数目清单  第一八0种 清职贡图选  第一八一种 台湾府舆图纂要  台湾府舆图纂要  台湾县舆图纂要  凤山县舆图纂要  嘉义县舆图纂要  彰化县舆图纂要  淡水厅舆图纂要  噶玛兰厅舆图纂要  澎湖厅舆图纂要  第一八二种 朱舜水文选(朱之瑜)  (附)舜水先生行实等六篇  第一八三种 圣安本纪(顾炎武)  圣安本纪(二卷本)  圣安本纪(六卷本)  (附)隆武遗事  第一八四种 台湾土地制度考查报告书  第一八五种 台湾地舆全图  第一八六种 清高宗实录选辑  第一八七种 清仁宗实录选辑  第一八八种 清宣宗实录选辑  第一八九种 清文宗实录选辑  第一九0种 清穆宗实录选辑  第一九一种 台案汇录己集  第一九二种 法军侵台档  第一九三种 清德宗实录选辑  第一九四种 清先正事略选(李元度)  第一九五种 福建通志列传选(陈衍)  第一九六种 流求与鸡笼山  流求国(隋书)  流求国(北史)  琉球(杜佑——通典)  流求(郑樵——通志)  流求国(乐史——太平寰宇记)  流求(太平御览)  流求国(赵汝适——诸蕃志)  琉球(马端临——文献通考)  流求国(宋史)  琉球(汪大渊——岛夷志略)  ?求(元史)  琉求(柯劭忞——新元史)  琉球国(费信——星槎胜览)  琉球国(大明一统志)  琉球国(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  琉球(茅元仪——武备志)  琉球(陈仁锡——潜确居类书)  琉球(王鸿绪——明史稿)  琉球(明史)  琉球(续文献通考)  流求国(续通志)  琉球(续通典)  鸡笼淡水(张燮——东西洋考)  鸡笼山(王鸿绪——明史稿)  鸡笼山(明史)  鸡笼山(续文献通考)  鸡笼山(续通典)  (附)隋书、宋史、元史、明史流求国及鸡笼山考证(丁谦)  第一九七种 淡新凤三县简明总括图册  淡水县简明总括图册  新竹县简明总括图册  凤山县简明总括图册  (附)设改章程总册  第一九八种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王彦威)  (附)清季外交年监节录  第一九九种 福建省例  第二00种 台案汇录庚集  第二0一种 半崧集简编(章甫)  第二0二种 潜园琴余草简编(林占梅)  第二0三种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  (附)嘉庆及道光前期有关台湾外交史料  同治年间台湾壮勇拆抢教堂杀死教民案  第二0四种 法军侵台档补编  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选录  光绪十年中法交涉电报档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录  醇亲王奕致军机处尺牍  军机处杂档中之尺牍  第二0五种 台案汇录辛集  (附)李长庚、王得禄、邱良功、许松年、黄标合传  王得禄行述  第二0六种 戴案纪略(蔡青筠)  第二0七种 陈清端公年谱(丁宗洛)  第二0八种 雅堂文集(连横)  第二0九种 野史无文(郑达)  第二一0种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  第二一一种 台湾旅行记  台湾旅行记(邱文鸾)  台湾旅行记(刘范徵)  台湾旅行记(谢鸣珂)  第二一二种 魂南记(易顺鼎)  魂南记  魂南集  (附)易氏呈都察院条陈时务文  刘永福援台始末(罗香林——刘永福历史草)  第二一三种 海滨大事记  海滨大事记(林绳武)  国初东南靖海记(魏源)  东瀛纪事(杨廷理)  平定台湾述略(赵翼)  嘉庆东南靖海记(魏源)  援台纪略(续修庐州府志)  第二一四种 清稗类钞选录(徐珂)  第二一五种 后苏龛合集(施士洁)  第二一六种 台湾舆地汇钞  台湾杂记(季麒光)  台湾随笔(徐怀祖)  台湾始末偶记(鲁之裕)  闽游偶记(吴桭臣)  闽中摭闻(陈云程)  台湾番社考(邝其照)  台湾府图志(洪亮吉)  台湾府方舆考证(许鸿磐)  闽杂记十八则(施鸿保)  全台图说(周懋琦)  闽輶峤轩录(台湾府)(卞宝第)  台湾小志(龚柴)  台湾笔记(不着撰人)  台湾地略(马冠群)  台湾省舆地考(刘锦藻)  (附)台湾职官考  茅港尾纪略(黄清渊)  第二一七种 鲒埼亭集选辑(全祖望)  (附)吴同初行状等三篇(顾炎武)  陆周明墓志铭等四篇(黄宗羲)  第二一八种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  (附)台湾东部碑志  第二一九种 广阳杂记选(刘献廷)  (附)池北偶谈十则(王士禛)  香祖笔记六则(王士禛)  觚賸十六则(钮琇)  谈往一则(花村看行侍者)  第二二0种 碑传选集  第二二一种 清史讲义选录(汪荣宝)  第二二二种 台湾兵备手抄  第二二三种 续碑传选集  第二二四种 台湾诗荟杂文钞  第二二五种 藏山阁集选辑(钱秉镫)  第二二六种 清会典台湾事例  (附)台湾省暨台湾、台北、台南三府及台东州图  第二二七种 台案汇录壬集  第二二八种 台案汇录癸集  第二二九种 清经世文编选录  (附)正谊堂集选文九篇(张伯行)  绿野斋集钞选文二篇(刘鸿翱)  籀经堂类稿选文六篇(陈庆镛)  小酉腴山馆文集选文一篇(吴大廷)  第二三0种 清耆献类徵选编  第二三一种 吴光禄使闽奏稿选录(吴赞诚)  (附)卞制军奏议选录(卞宝第)  第二三二种 漳州府志选录  第二三三种 泉州府志选录  第二三四种 行在阳秋  第二三五种 幸存录(夏允彝)  续幸存录(夏完淳)  第二三六种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  道光咸丰两朝筹办夷务始末补遗选录  英国档选录  美国档选录  第二三七种 崇相集选录(董应举)  (附)日本、琉球、和兰(茅瑞徵——皇明象胥录)  东涌侦倭(朱国桢——涌幢小品)  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李凌云奏(明神宗实录)  逸史考一则(张燮——东西洋考)  漳泉海寇(吴伟业——绥寇纪略补遗)  澎湖屿、琉球(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闽海、澎湖图说、攻夷考、备红夷议(陈仁锡——皇明世法录)  第二三八种 东明闻见录(不着撰人)  求野录(客溪樵隐)  也是录(自非逸史)  两广纪略(华复蠡)  安龙纪事(江之春)  第二三九种 闽事纪略(华廷献)  闽游月记(华廷献)  粤游见闻(瞿共美)  仿指南录(范康生)  第二四0种 青磷屑(应廷吉)  (附)燕都日记  第二四一种 吴耿尚孔四王全传(不着撰人)  (附)金坛狱案(计六奇)  戴重事录(章学诚)  董心葵事记(不着撰人)  第二四二种 江南闻见录(不着撰人)  扬州十日记(王秀楚)  嘉定屠城纪略(不着撰人)  东塘日札(朱子素)  江上遗闻(沈涛)  第二四三种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  第二四四种 明亡述略(锁绿山人)  平定耿逆记(李之芳)  第二四五种 岛噫诗(卢若腾)  (附)留庵文选  第二四六种 江阴城守纪(韩菼)  江阴守城记(许重熙)  平吴事略(南园啸客)  扬州城守纪略(戴田有)  第二四七种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  第二四八种 庭闻录(刘键)  第二四九种 遇变纪略(聋道人)  甲申纪变录(钱邦芑)  甲申忠佞纪事(钱邦芑)  沧州纪事(程正揆)  北使纪略(陈洪范)  袁督师斩毛文龙始末(李清)  第二五0种 崇祯朝野纪(李逊之)  第二五一种 风倒梧桐记(何是非)  庚寅十一月初五始安事略(瞿元锡)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戴田有)  东林本末(不着撰人)  第二五二种 两粤梦游记(马光)  江变纪略(徐世溥)  第二五三种 述报法兵侵台纪事残辑  (附)澎湖考略(中法战争资料)  中法兵事本末(罗惇?)  甲申战事记(池仲祜)  请缨日记节录(唐景崧)  第二五四种 研堂见闻杂记(不着撰人)  (附)庄氏史案(不着撰人)  第二五五种 满洲秘档选辑  第二五六种 清奏疏选汇  第二五七种 玉堂荟记(杨士聪)  第二五八种 江上孤忠录(赵曦明)  孤忠后录(祝纯嘏)  嘉定县乙酉纪事(朱子素)  过江七事(陈贞慧)  第二五九种 东林与复社  东林始末(蒋平阶)  复社纪事(吴伟业)  复社纪略(陆世仪)  汰存录纪辨(黄宗羲)  第二六0种 闽中纪略(许旭)  闽难记(洪若皋)  海寇记(洪若皋)  国变难臣钞(不着撰人)  第二六一种 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  第二六二种 东华录选辑  第二六三种 烈皇小识(文秉)  第二六四种 甲申传信录(钱甹只)  第二六五种 中日战辑选录(王炳耀)  (附)答客问刘大将军事(中日战争资料)  简大狮惨死愤言(中日战争资料)  闻尘偶记(文廷式)  第二六六种 弘光实录钞(不着撰人)  福王登极实录(文震亨)  第二六七种 西南纪事(邵廷采)  第二六八种 浙东纪略(徐芳烈)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不着撰人)  扬州变略(不着撰人)  京口变略(不着撰人)  淮城纪事(不着撰人)  第二六九种 蜀碧(彭遵泗)  第二七0种 崇祯长编(不着撰人)  第二七一种 客滇述(顾山贞)  蜀记(着撰人)  第二七二种 崇祯记闻录(不着撰人)  第二七三种 东华续录选辑  第二七四种 清史烈传选  第二七五种 明季北略(计六奇)  第二七六种 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  第二七七种 光绪朝东华续录选辑  第二七八种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  第二七九种 甲乙日历(祁彪佳)  (附)祁忠敏公年谱(王思任等)  第二八0种 台湾诗钞  (附)诸种诗集序跋二十篇  第二八一种 通监辑览明季编年  第二八二种 石匮书后集(张岱)  第二八三种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蒋元枢)  (附)万寿宫图碑等拓本六幅  第二八四种 平定三逆方略  第二八五种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李之芳)  (附)文襄公年谱(程光豆)  第二八六种 雪交亭正气录(高宇泰)  第二八七种 使琉球录三种  使琉球录(陈侃)  使琉球录(萧崇业)  使琉球录(夏子阳)  第二八八种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  第二八九种 明经世文编选录  (附)盟鸥堂集选文六篇(黄承玄)  第二九0种 台湾对外关系史料  第二九一种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第二九二种 清代琉球纪录集辑  使琉球记、中山纪略(张学礼)  琉球入太学始末(王士祯)  中山传信录(徐葆光)  槎上存稿(赵文楷)  使琉球记(李鼎元)  中山见闻辨异(黄景福)  琉球实录(钱氏佚名)  琉球说略(译述)(姚文栋)  琉球形势略(中根淑)  琉球朝贡考、琉球向归日本辨(王韬)  第二九三种 琉球国志略(周煌)  (附)续琉球国志略(赵新)  第二九四种 崇祯实录  明□宗□皇帝实录  崇祯实录  第二九五种 淡新档案选录行政编初集  第二九六种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  (附)崇祯长编选录  郑氏史料初编补辑  第二九七种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着年谱(吴大廷)  (附)福建票盐志略序等十四篇  第二九八种 台湾雾峰林氏族谱  第二九九种 清代琉球纪录续辑  琉球事略(桂山义树)  琉球入学见闻录(潘相)  琉球小志并补遗(译述)(姚文栋)  第三00种 雍正朱批奏摺选辑  第三0一种 偏安排日事迹(不着撰人)  第三0二种 岭海焚余(金堡)  第三0三种 陈第年谱(金云铭)  第三0四种 寄鹤斋选集(洪弃生)  第三0五种 蕲黄四十八砦纪事(王葆心)  第三0六种 中山传信录(徐葆光)  第三0七种 明史选辑  第三0八种 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罗大春)  (附)上制府请经理台湾后山番地(佚名)  淮军平定台湾番社纪略(方浚颐)  台湾地势番情纪略(方浚颐)  征番纪勋(依田学海)  第三0九种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闽省海贼(孙承泽——春明梦余录)  浮海记(张麟白)  皇明□□乐斋公暨妣郭氏志铭(郑经)  皇明石井郑氏祖坟志铭(郑经)  郑氏祔葬祖父志铭(郑克塽)  闽中即事(叶舒颍)  清三藩史料选录  永宪录选录(萧奭)  雍正八年上谕档选录  培远堂偶存稿选录(陈宏谋)  柚村文选录(汤彝)  绿野斋集选录(刘鸿翱)  台湾之狱(夏燮——中西纪事)  鸦片战争闽省军需请销案(明清史料壬编)  送黎召民观察台湾序(陈璞——尺冈草堂遗集)  岑勤襄公奏稿选录(岑毓英)  石遗室集选录(陈衍)  台阳集(唐赞衮)  书台峤绅民电禀后(不着撰人)  澎湖文献钞存  数典不忘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

甲午海战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胜利,对此,李鸿章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马关与日本政府签署了这个该死的马关条约,条约要求中国除了付出大量白银作为战争赔款外,还将台湾、澎湖等岛屿割让给日本,同时日本在中国好几个地方有驻兵的权利。

可参见【台湾文献丛刊•第43种】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作者:姚锡光  .原书页数: 0087 页   ●书籍简介  第四三种「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本书(一册八七面五二、二○○字)不分卷,为清光绪二十一年春因甲午战败,清廷派遣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五次往复辩难之节略。此外,今加收姚锡光撰「东方兵事纪略」中「议款篇」附于卷末,俾资互相参证。  ●序号 篇名  1 弁言  2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3 第一次问答节略  4 第二次问答节略  5 第三次问答节略  6 第四次问答节略  7 第五次问答节略  8 东方兵事纪略  9 议款篇(第八)  ●弁言  「中国近百年史数据续编」(中华书局印行)载有「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节略(原署「阙名」)一篇,为乙未宰割台湾的史料之一。兹编列为「台湾文献丛刊」第四三种,并以丹徒姚锡光着「东方兵事纪略」「议款篇」一文附后,俾资互为参证。  按『问答』一文,不知何人所记;虽然有些地方,词意似欠圆润,但「言之凿凿」,既非可以想象描绘,更非可以任意杜撰的。这不是出于当年参加会议者的手笔,那一定是根据他们的传述(我怀疑:这源于日本方面的记录)。我在近三十年前曾经看过这一文献,时久,已无印像;最近又读一遍,「重有感焉」,因附记之。  甲午战争的失败,这不是李鸿章所能负责的(李是反对战争的),这应归罪于满清政府的糜烂。战败求和,割地赔款,这也是当年必有的结果,而不应责怪李鸿章交涉的无能。至于割地大小与赔款多寡,这原是交涉的焦点所在;我所注意的,却不在此(像李鸿章为要减少少许赔款的负担,甚而至于说出『我亦非不定约,不过请略减;如能少减,即可定约。此亦贵大臣(指伊藤)留别之情,将来回国,我可时常记及』的话,一副可怜相;就一国使臣而言,未免失态。毋怪伊藤博文要说:『两国相争,各为其主;国事与交情两不相涉』了)。不论甲午当年日本国内的经济情况以及西洋各国的政治动向,日本与中国开战,都是相当冒险的,所以一经幸胜,迅求结束,这看『问答』内伊藤的态度,亦可「情见乎词」;但是李鸿章没有充份把握到这一点,未能善为应付,仅在小处求情。这是他的最大失着(后来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这在李鸿章是出于意外,至在伊藤博文却早有此顾虑)。这一情景,在「问答」里历历可见,毋须引证。  其次,谈谈有关台湾的问题。日本对于台湾,处心积虑,由来久矣;此番志在必得,自非李鸿章的口舌可以免其沦亡的。不过,当时李鸿章说的话,却是有欠分寸的。他说什么『台湾不易取,法国前次攻打尚未得手,海浪涌大,台民强悍』、『台地瘴气甚大,前日兵在台伤亡甚多;所以台民大概吸食鸦片,以避瘴气』、『即以台湾而论,华人不善经营;有煤矿、有煤油、有金矿,如我为巡抚,必一一开办』、『台湾华人不肯迁出,又不顾变卖产业,日后官出告示,恐生事变,当与中国政府无涉』、『台民戕官聚众常事,他日不可怪我』,并声明『此话并非相吓,乃好意直言相告』;这不像是一国使臣在与敌国交涉时说的话。所以伊藤博文要说『日后之事。乃我国(日本)政府责任」、『听彼鼓噪,我自有法』、『中国一将治权让出,即是日本政府之责』了。  至于李鸿章讲到『二十年前』(按指同治甲戌)日本『以台湾生番杀害日商(按系琉球人民)动兵』,他『立主和局』,并『倡议云「生番杀害日商与我无涉,切不可因之起畔」』;这在当年,曾经引起「轩然大波」,清廷极力否认它的政府人员说过类似『生番杀人与我无涉』的话(参看台湾文献丛刊第三八种「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李鸿章纵使健忘,或不致此;我们姑且当它是「记述的错误」。  不论就地位或见识来说,李鸿章在当时都算是「了不起」的。今李鸿章如此,「自脍而下」,更可知矣。一个政权,到了这一地步,乃是无可救药了的。此所以康有为之流虽然忠心耿耿,终于无法保全清室的朝廷。在这里,我们看出了中山先生的远见与伟大。他推翻了满清皇朝,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生的机运。因马关议和而致横遭日本统治凡五十年的台湾人民,对于这一历史的演变,当尤有切肤之感。(思澄)

岭南师范学院是公办院校。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一、性质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二、资金来源不同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三、举办者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学院介绍岭南师范学院,简称“岭南师院”,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岭南师范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636年创办的雷阳书院,1903年,学校改建为雷阳中学堂,1904年始设师范科教育,1935年改名为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78年正式改建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并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为岭南师范学院。截至2018年12月,岭南师范学院校本部占地面积1000多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设有18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7个,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3000多人。2022年4月29日,岭南师范学院团委荣获2021-2022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称号。                                    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3月,岭南师范学院设有32个(含8个挂靠)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73个(其中师范类专业32个)。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4月,岭南师范学院有教职工1500多名,其中教授150多名、博士320多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约40,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约90;“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51人,28名教师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58名教师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21人被遴选为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9人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1人被评为省级“强师工程”资助对象。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不完全统计)。教学建设截至2018年4月,岭南师范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师培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平台14个,建有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师培基地:中小学教师师培基地、职业教育师资师培基地、幼儿园园长师培基地、学前教育师资师培基地。省级实验教学平台(部分):广东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教学提高型重点实验室、机电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实验室。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4月,岭南师范学院建有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课程与教学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汉语言文字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特色学科及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英语(师范类)、物理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教育技术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电技术教育等。省优势重点学科:教育学、化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汉语言文字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交流合作根据2016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岭南师范学院已同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新西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印尼、泰国、韩国、越南和港澳台地区的近50所境外高校和教育机构以及近30所中小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互聘和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活动,每年300多名学生出国学习、实习和研习。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以中国武术和体育康复保健为特色的孔子课堂,于2015年4月获国家汉办审批通过,于2016年春季开始招收学员。科研平台截至2016年11月,岭南师范学院建有省级协同创新培育平台1个,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个,省级重点提升平台1个,广东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1个。科研成果2012年,岭南师范学院共有21个项目获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资助,总经费5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6项,资助经费总额141万元。有14项成果获湛江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4年,岭南师范学院共有7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其中面上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项,共获资助经费215万元;另有1个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校共有15项科研成果获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5年,岭南师范学院共有20个项目获广东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立项。2016年,岭南师范学院共有24个项目获广东省科技厅立项资助,累计获资助金额360万元;其中,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项16项、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5项、协同创新与平台建设专项3项。 年内共有16项成果获湛江市2014-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共16项。馆藏资源根据2017年3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11万余册,电子图书115万多种,纸质中外文期刊2200多种;各类光盘9万多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SpringerLink等中外文数据库41个;自建有“岭师文库”、“广州湾专题资源库”、“粤西文献资源网”等特色数据库12个。特藏阅览室收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华道藏》、《万有文库》、《申报》、《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等一批新印古籍及民国时期文献、粤西地区地方志、地方文献、本校师生、校友的著作、学位论文以及中小学和高校教材等。学术期刊《岭南师范学院学报》(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于1980年9月创刊,1992年起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文科主要反映文学、语言、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学、教育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基础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理科主要反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工农业技术等自然科学各科的基础理论及应用开发研究。学报先后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科期刊”、“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并被评为“CAJ-CD执行优秀期刊”。

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 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于1662年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

  • 索引序列
  • 台湾历史文献丛刊有哪些
  • 台湾历史文献丛刊
  • 台湾历史文献丛刊官网
  • 台湾历史文献丛刊电子版
  •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