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拉萨的论文

关于拉萨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拉萨的论文

一、西藏地理环境的功能与价值西藏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它的自然环境,发展的历史以及它的地域文化使其有着独特的发展环境,然而其不一样的神奇环境,深远地影响着西藏地区发展以及城镇建设的过往与未来。(一)西藏的地形地貌讲到西藏,大家熟悉的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高原,并且也是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因此有着“世界屋脊”之称。它也是南极、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因此它的地形�驮佣嘌�,并且还有高峻的山,景象万千。由于具有冰川、戈壁等典型的地貌类型,因此具有“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象称号。横断山脉――藏东高山峡谷区,位于一系列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中间夹杂着怒江、澜沧江以及金沙江这三条大江,由于山顶终年有着不化的白雪,加上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形成茂密的森林以及山麓四季常青的景象,从而构成了峡谷区三江并流的壮丽的田园景观。(二)西藏的农牧区喜马拉雅山,海拔高度高达6000米左右,终年覆盖冰雪,而且南北两边的气候温差较大。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山以及喜马拉雅山之间,因此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是西藏的主要农作物区,能促进当地农作物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条件。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以及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由地势低平的山丘以及低矮的盆地组成,是西藏的主要牧业区,能促进当地牧业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因为地理位置不一样,因此各个地方的习俗也不同。西藏有丰富的动植物品种,例如冬虫夏草,青稞,牦牛等等。在藏族服装方面,藏族衣服的最本质特征是肥腰、长袖、长裙、长编、金银珠玉饰品等,因为长期的封闭性生活,大体上,藏族的衣服发展的差异不会很大,而且变化甚小。因此从藏族衣服上可以看出藏族人所生活的生存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二、西藏历史人文的价值和功能(一)西藏的文化精神西藏的文化传统主要是由藏族等各个民族一起携手共创的,各个民族在创建文化的过程中凸显出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二是自主选择的独立实践精神。因此,只有让西藏的文化一直保持鲜明的特色习俗以及特色的民族风情,并将此风情融入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的浪潮中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吸收外来的文化并和它相互交流。(二)西藏文化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西藏文化,是民族的希望,是人民的要求,也是西藏文化面向世界各地的必经之路。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的唐蕃和亲讲述的就是吐鲁番的松赞干布两次派遣使者到唐去求婚,迎娶了文成公主,促进了蕃唐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交流,和平往来。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全面懂得西藏的传统文化是发展西藏现代文化的根基,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抛弃历史,要促进全面进步。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促进西藏各个地方的全面发展,树立尊重,坚持改革和创新,大力发展其文化交流事业,增强民族凝聚力。(三)西藏的历史文化西藏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具有光鲜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在藏族,佛教的文化艺术在西藏文化艺术中占主导地位。从古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每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相互撞击以及相互吸取是公元七世纪的一大特色,并且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文化艺术高速发展。在清朝时期,西藏文化艺术走向繁荣,并且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时期,雕塑、绘画以及建筑等艺术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布达拉宫的建立也显现出这一领域的显著成绩。表现出精湛的技术以及奇特的历史文化。(四)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入藏旅游,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财富。因此,人文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显现出来。起先西藏在人们心中是一片纯洁的净土,是神圣的。然而,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进藏旅游,西藏自然风光原有的纯洁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要加强对西藏地区旅游行业的管理,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并且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积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重点开发城镇以及周边地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保持其原有的神秘性,为西藏的旅游保留一丝神秘感。,总之,共同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我们要更深层次地了解西藏的特色民族风情,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不足,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我们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并在保护中弘扬,在发展中继承,共创民族灿烂文化,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可以写出题目的答案

(1) 论文题目: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 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3) 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

西藏各族人民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共同继承、发展和分享藏民族传统文化,共同创造现代文明生活和文化事业,使西藏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西藏文化保护的事实证明,所谓的“西藏文化灭绝”论是根本没有事实依据的。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西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还将继续加强。随着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保护西藏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西藏的进程中,西藏文化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保护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创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西藏的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投入巨额资金,修复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从2002年开始的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工程包括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的维修,总投资为3.3亿元,全部由国家财政拨付,创造了西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物维修工程纪录。从 2006年开始,中央人民政府又决定投入7亿元,对西藏22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进行维修。2008年4月18日,西藏“十一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暨扎什伦布寺保护维修工程启动仪式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在西藏实施的投资最多、维修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启动。 西藏传统风俗习惯得到尊重和保护。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别注意尊重和保护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目前,西藏共有1700 多座寺庙和各类宗教活动场所,僧尼6万多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每年到拉萨朝佛的西藏信教群众均达百万人次以上。从2004年开始,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恢复藏传佛教格西拉让巴考学制度。2007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是西藏藏传佛教各教派的组织,并有藏文版会刊《西藏佛教》以及1所西藏佛学院和1所藏文印经院。为保障西藏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广大藏族人民按照自己传统的风俗习惯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西藏自治区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确定为自治区的节假日,还明文规定,不准拍摄、围观天葬活动,不得在天葬场所喧哗等。 藏语文在西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959年民主改革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法规,西藏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下达的正式文件、发布的公告都使用藏汉两种文字。在司法诉讼活动中,对藏族诉讼参与人,都使用藏语文审理案件,法律文书都使用藏文。西藏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专门开设有藏文节目频率和频道。2007年末,藏语频道在全国少数民族语言电视频道中率先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节目。在西藏出版有14种藏文杂志、10 种藏文报纸,1989年以来出版的藏文图书有400多种。此外,藏语文学习也得到了法律保障。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全面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育体系,已经编译出版了从小学至高中所有课程的藏文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藏文专业术语规范化及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藏文编码已正式通过中国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各种藏文软件在计算机和网络上使用。截至2007 年底,西藏上网用户总人数已达16万人,占西藏人口的8%。 西藏传统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一贯重视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对民间文化开展大规模的收集和整理,使许多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抢救和发掘。1979年成立了专门机构对被称为“世界史诗之王”的《格萨尔王传》进行全面抢救、整理,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已整理出版《格萨尔》100多部,总印数达400多万册,同时还出版了20多部汉译本,并有多部被译成英、日、法文出版。2007年底,西藏全区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8个,文化馆、站203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2个,同时还有18个县级民间艺术团体和500多个群众业余演出队;全区多次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一年一度的拉萨雪顿节、日喀则珠峰文化旅游节和那曲恰青赛马节等大型文化活动的内容不断创新,成为地区性品牌文化节庆活动。西藏自治区7大类、15项、23个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文化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西藏有31人榜上有名。 文献档案得到妥善保护,建立了时代体系完整的历史档案库。工程浩大的宗教典籍的收集、整理和出版、研究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等所藏经卷和佛教典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1990年以后,藏文《中华大藏经·丹珠尔》(对勘本)、《藏汉对照西藏大藏经总目录》等陆续整理出版,还印行藏传佛教的仪轨、传记、论著等经典的单行本供给寺庙,满足僧尼和信教群众的学修需求。2006年12月,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带标点的佛教经籍——《大藏经》的编纂工程正式启动。从2007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启动了对贝叶经的摸底调查和建档工作,目前西藏已经登记在册的梵文贝叶经有426部,共4300多张。 藏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就重视对西藏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1956年到1958年国家组织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就包括对西藏社会的调查与研究。改革开放后,我国还组建了一批藏学研究专门机构,在藏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前,全国有近50个机构的近3000人从事藏学研究,研究领域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哲学、语言文字、地理、教育以及考古、民俗、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和生态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牧业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大部分学科。2006年,中国首次颁发了藏学研究领域第一个国家级奖项——“珠峰奖”,这标志着中国藏学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有力地促进了西藏同祖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大量游客乘火车进藏旅游,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出现承载压力过重的问题,这进一步促使西藏各级政府更加重视、保护和发展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自治区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严格控制参观人数、精心设计参观线路、科学合理疏导参观流量的办法以减缓这些珍贵而又脆弱的文物古迹的承载压力。青藏铁路使西藏人民通过旅游可以了解外界的信息和文化,可以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扬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积极投身到西藏文化保护中。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西藏拉萨为例

西藏各族人民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共同继承、发展和分享藏民族传统文化,共同创造现代文明生活和文化事业,使西藏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西藏文化保护的事实证明,所谓的“西藏文化灭绝”论是根本没有事实依据的。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西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还将继续加强。随着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保护西藏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西藏的进程中,西藏文化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保护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创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西藏的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投入巨额资金,修复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从2002年开始的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工程包括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的维修,总投资为3.3亿元,全部由国家财政拨付,创造了西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物维修工程纪录。从 2006年开始,中央人民政府又决定投入7亿元,对西藏22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进行维修。2008年4月18日,西藏“十一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暨扎什伦布寺保护维修工程启动仪式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在西藏实施的投资最多、维修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启动。 西藏传统风俗习惯得到尊重和保护。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别注意尊重和保护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目前,西藏共有1700 多座寺庙和各类宗教活动场所,僧尼6万多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每年到拉萨朝佛的西藏信教群众均达百万人次以上。从2004年开始,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恢复藏传佛教格西拉让巴考学制度。2007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是西藏藏传佛教各教派的组织,并有藏文版会刊《西藏佛教》以及1所西藏佛学院和1所藏文印经院。为保障西藏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广大藏族人民按照自己传统的风俗习惯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西藏自治区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确定为自治区的节假日,还明文规定,不准拍摄、围观天葬活动,不得在天葬场所喧哗等。 藏语文在西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959年民主改革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法规,西藏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下达的正式文件、发布的公告都使用藏汉两种文字。在司法诉讼活动中,对藏族诉讼参与人,都使用藏语文审理案件,法律文书都使用藏文。西藏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专门开设有藏文节目频率和频道。2007年末,藏语频道在全国少数民族语言电视频道中率先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节目。在西藏出版有14种藏文杂志、10 种藏文报纸,1989年以来出版的藏文图书有400多种。此外,藏语文学习也得到了法律保障。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全面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育体系,已经编译出版了从小学至高中所有课程的藏文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藏文专业术语规范化及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藏文编码已正式通过中国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各种藏文软件在计算机和网络上使用。截至2007 年底,西藏上网用户总人数已达16万人,占西藏人口的8%。 西藏传统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一贯重视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对民间文化开展大规模的收集和整理,使许多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抢救和发掘。1979年成立了专门机构对被称为“世界史诗之王”的《格萨尔王传》进行全面抢救、整理,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已整理出版《格萨尔》100多部,总印数达400多万册,同时还出版了20多部汉译本,并有多部被译成英、日、法文出版。2007年底,西藏全区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8个,文化馆、站203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2个,同时还有18个县级民间艺术团体和500多个群众业余演出队;全区多次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一年一度的拉萨雪顿节、日喀则珠峰文化旅游节和那曲恰青赛马节等大型文化活动的内容不断创新,成为地区性品牌文化节庆活动。西藏自治区7大类、15项、23个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文化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西藏有31人榜上有名。 文献档案得到妥善保护,建立了时代体系完整的历史档案库。工程浩大的宗教典籍的收集、整理和出版、研究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等所藏经卷和佛教典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1990年以后,藏文《中华大藏经·丹珠尔》(对勘本)、《藏汉对照西藏大藏经总目录》等陆续整理出版,还印行藏传佛教的仪轨、传记、论著等经典的单行本供给寺庙,满足僧尼和信教群众的学修需求。2006年12月,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带标点的佛教经籍——《大藏经》的编纂工程正式启动。从2007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启动了对贝叶经的摸底调查和建档工作,目前西藏已经登记在册的梵文贝叶经有426部,共4300多张。 藏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就重视对西藏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1956年到1958年国家组织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就包括对西藏社会的调查与研究。改革开放后,我国还组建了一批藏学研究专门机构,在藏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前,全国有近50个机构的近3000人从事藏学研究,研究领域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哲学、语言文字、地理、教育以及考古、民俗、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和生态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牧业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大部分学科。2006年,中国首次颁发了藏学研究领域第一个国家级奖项——“珠峰奖”,这标志着中国藏学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有力地促进了西藏同祖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大量游客乘火车进藏旅游,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出现承载压力过重的问题,这进一步促使西藏各级政府更加重视、保护和发展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自治区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严格控制参观人数、精心设计参观线路、科学合理疏导参观流量的办法以减缓这些珍贵而又脆弱的文物古迹的承载压力。青藏铁路使西藏人民通过旅游可以了解外界的信息和文化,可以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扬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积极投身到西藏文化保护中。

如何看待中国现在农村和城市差距悬殊的社会保障状况? 从现阶段来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和城镇社会保障是不相同的。农村社会保障是依托于集体、家庭、土地的一种社会保障体制。就整个农村而言,由于各地条件的差异等因素造成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而也导致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出现很大的差异。而城镇社会保障是城市以就业为中心的、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覆盖面积较大。可见,农村和城市采取了两种不同的保障制度。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窄、层次低、社会化程度低占总人口近70%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仅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 11%,而占总人口近30%的城镇居民却占了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大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障停留在救济的层面上,即使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实施,并没有普遍推行。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混乱,缺乏法律保障,基金难以保值增值。 城市社会保障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农村养老保障和社会救济由民政部门管理,农村医疗由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共同管理,一些地方商业保险公司也参加了农村保障,从而形成了城乡分割、政事不分、多头管理的格局,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使用风险大,难以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3 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下降。其主要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而且平均每年耕地递减01~68万 hm;二是随着城市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已经有大量的,而且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三是农产品投入大、产值较低,农民不仅享受不到政府补贴,而且还自己承受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了农民的生活风险;四是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民不能变卖土地来养老;五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殊体制,很难推行土地的规模经营,制约了土地的保障功能。4 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大大减弱,大批年轻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重了家庭养老的困难。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原因1 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上相对不足首先是在资金投入上,城市与农村很不平衡。城镇养老保险金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建立了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模式,而在农村仍然以家庭保障为主,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2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就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来说,由于历史原因及利益驱动,在一些地方从开办养老保险以来,保险公司从没有停止与民政部门的竞争,与教育部门联合对乡村民办教师进行保险,这势必造成农村养老保险的分割局面。3 人口老化进程加快,社会养老日益艰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增长到了70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964年的08%上升到1995年的76%,到20世纪末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3亿。4 收缴保障基金的难度较大,由于城乡的经济收入差距较大,很多企业低工资招收农民工,同时还能避免福利等一系列的费用,使得保障基金收缴很难。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在农村。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区形态向城市社区形态转化的一种过程和发展趋势,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3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采取的措施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积累更多的社会保障基金。2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替代传统的土地保障、完善农民的城镇化的进入机制,从根本上农村的社保问题。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努力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以充分适应就业的需要。 4 改革农村土地转让制度应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政府应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允许农民工自主转让土地经营权,通过实行租赁、拍卖、企业托管等形式,有效实现土地增值,使外在打工的农民摆脱土地经营的后顾之忧,使转出土地的农民工最终享有与所在城镇人口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别忘记给分啊

切只有网站上找到的如果有人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然后再打给你那我真是得叫他 新一代的活雷锋 如果你要原创的我推荐你还是关闭算了

拉萨日报投稿邮箱

你可以去红榜网去看看 看看能不能找到适合你的 你也可以投最小说 诗刊 征稿你可以百度一下

诗歌投稿网站有很多下面介绍几个出名的诗歌投稿网站:各类诗歌杂志《诗刊》、《星星》、《绿风》、《诗选刊》等等都可以投稿,看你的水平,全国性的诗歌杂志,发表还是有难度的。你可以找一下你们当地一些杂志去投递一下,认识一些编辑会很有用。比较容易的是,你去“中国诗歌网”网站注册发布内容,写得好的会被推荐,“每日好诗”入选的话会有丰厚的稿酬。你也可以去查找诗歌杂志的同名微信平台投稿,现在发布作品的途径很多,你甚至可以自己做微信平台发作品。真正写得好的还是相对容易被发现的,如果没投中,说明可能还是差点意思,继续努力。给别人投稿前,了解一下别人的杂志特点、要求,这是基本的尊重,不要一通乱投。下面贴一些别人整理的诗歌类杂志名单,有些邮箱可能已经失效,请自行验证。《上海文艺》投稿(卷首语):《青年诗人》投稿邮:《湿地》诗刊投稿邮箱:dxxz_《新诗鉴赏》投稿邮箱: 《中国诗歌》投稿邮箱:《天涯诗刊》投稿邮箱:《诗刊》投稿邮箱:《当代》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大河》诗刊投稿邮箱:《大地诗刊》投稿邮箱:《花城》诗歌投稿邮箱:《青年作家》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星星》诗刊投稿邮箱:《中外文艺》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安徽文学》月刊《都市》文学 《九月诗刊》黄昏主编 《芒种》文学月刊 《诗歌月刊》下半月刊 《中国诗歌》杂志 “网络诗歌专号 xiaoman-《中国文学》月刊 《南方作家》 《宝安日报》 fanxiaoxia_《北方文学》 《布谷文学》 《长江诗词》 《长江诗歌》赵乾东 《长江文艺》 《楚天都市报》副刊 《旅馆诗刊》 《南方文学》《南方作家》诗歌专投邮箱 《青年作家》 《人民文学》诗歌组 《山东文学》 《诗潮》 《诗歌月刊》 《台湾诗学》 《天津诗人》 《无界诗歌》 《襄樊日报》文学副刊 《新都市文学》 《新文学》 《延河文学》 《燕都文艺》 《扬子江诗刊》 《中国作家》 《重庆文学》 《作家》 《甘肃文艺》邮箱:gswl_ 《山西文学》《厦门文学》《安徽文学》《作家报》《天涯》杂志社《文苑》宋黛song_《山花》《钟山》《百花园》杂志 秦俑: 《天池》杂志邮箱: 《佛山文艺》杂志廖琪: 《芙蓉》综合双月刊主办:湖南文艺出版社投稿邮箱:《扬子江诗刊》诗歌双月刊主办:江苏省作家协会投稿邮箱:《延安文学》综合双月刊主办:陕西省延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电子邮箱:《西藏文学》综合双月刊主办:西藏文联投稿邮箱:《辽河》综合双月刊主办:辽宁省营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投稿邮箱:《红豆》综合月刊主办:广西南宁市文联投稿邮箱:《山花》综合半月刊主办:贵州省文联投稿邮箱:《安徽文学》综合月刊主办:安徽省文联投稿邮箱:《散文海外版》散文双月刊主办:百花文艺出版社投稿邮箱:《厦门文学》综合月刊主办:福建省厦门文学院投稿邮箱:《青年文学》综合半月刊主办: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投稿邮箱:《山西文学》综合月刊主办:山西省作家协会投稿邮箱:SXWX《上海文学》综合月刊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投稿邮箱:《四川文学》综合月刊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投稿邮箱:《诗潮》诗歌月刊主办:辽宁省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投稿邮箱:《诗林》(深圳)诗歌双月刊主办:哈尔滨文艺杂志社投稿邮箱:《诗林》诗歌双月刊主办:哈尔滨文艺杂志社投稿邮箱:Shilin0451@S《天涯》综合双月刊主办:海南省作家协会海南省农垦总公司投稿邮箱:《作家》综合月刊主办:吉林省作家协会投稿邮箱:《啄木鸟》综合月刊主办:群众出版社投稿邮箱: 《诗刊》诗歌半月刊主办: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投稿邮箱:《长江文艺》综合月刊主办:湖北省作家协会投稿邮箱:《北京文学》综合月刊主办: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投稿邮箱:《广州文艺》综合月刊主办:广东省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投稿邮箱:《黄河文学》综合月刊主办:宁夏银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投稿邮箱: 《青年作家》 综合月刊主办:四川省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投稿邮箱:《北方文学》[诗歌] 《诗林》[诗歌] 《星星诗歌》 《诗刊》《青年文学》 qnwx-或《广西文学》[诗歌主持冯艳冰]《岁月》[诗歌]《作品》[诗歌] 《红岩》 [诗歌]《诗潮》[刘川]《诗选刊》[郁葱]《人民文学》[诗歌]《中学语文学习》 或《时代作家》LT《作家林》《创作》杂志《广西文学·青春放歌》 《人民文学·汉诗》 《青青世界》《诗歌大典》《诗歌月刊》《特区文学》《新诗界》《情诗季刊》《国际日报》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80后,火花,许愿草等。至于具体的你可以百度搜索下:红榜网社区 然后进去点“报刊征稿”这一板块。里面很多杂志的约稿函都有,还有小编联系方式哈。 都是最新的。小编在这里活动频繁的。。是很好的投稿交流平台。。

lz可以来天使领域浮云殿,天使是一个权威投稿平台,里面各色约稿函涵盖面广,要求约稿函有标注,字数要求也有明细,有大神专门探路,版主组搜索织探路队辨别真假,约稿函有编辑联系信息,和编辑沟通不费力。而且天使有专门的投稿指南,探路成果,专门的入门攻略可供阅读。浮云殿短篇约稿,约稿涵盖面广,文章各类型都有涉及,杂志,报刊都有。 回望筑长篇约稿,内地台湾都有,还涉及晋江,纵横,起点,红袖之类的网站写稿。ps:诗刊一般都是杂志篇首或是栏目,没有特有的刊物,所以亲可以去浮云找找,上至青年文学,下至疯狂作文(这个排位是由稿费和上稿难度决定的)都收诗歌的,邮箱太多,就先贴两个吧。青年文学:邮箱:疯狂作文:投稿邮箱:

关于阿拉伯的论文

你够厉害,你能解决这问题,2012年度的诺贝尔奖肯定就有你一个。

我发到你邮箱了,绝对原创,但不可转载,仅供阅读哦

现在的科技还打不到这个水平。

关于拉丁舞的论文

_Sasp?ArticleID=1520  浅谈国标舞的中段力量  一般选手跳摩登舞的时候,都缺乏舞蹈所要求的中段力量,但又往往大谈中段力量,只是  人云亦云,不知其义。就以摩登舞的迈步来说,开步时,腰部往往是“塌腰”、“死腰”  ,只能依靠腿部的力量来带动身体,腰部没有起到主要动力作用。只是当步子迈开的时候  ,才利用腰部力量来帮助推动身体,腰部只是起着一种助动 作用,未能起到主要的作用。  跳拉丁舞时,其动作也是如此,身体的移动只是依靠腿部力量,不是由腰脊来带领,同时  腰胯的扭动是直着脚的的摆动力量。综观上述情况,摩登舞与拉丁舞两者的动作的力量,  都是腰不离腿,腰的力量如推车一样,不能起到带领下肢的作用,这显然不是舞蹈中所要  求的中段力量,只有身体的力量全部来自中腰,才称得上中段力量。世界优秀的职业选手  ,由于能够利用丹田内气和腰腹力,把下肢半提吊起来,尽量减少与地面的摩擦力,籍着  呼吸的运用,做到蓄而后发,在松腰松胯的情况下,由身体带动下肢移动,腰胯是起着主  要的动力作用。迈步与动作时,虽然足部着地,但重心脚毫不用力;腰部发出的力量并非  来自腿部,而是腰脊带动的弹性, 并且 ,以此来带动身体和四肢,这才算得上真正的中  段力量。  不单是舞蹈需要中段力量,很多运动也同样需要中段力量,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如篮  球的跑篮时在空中的左右盘旋,体操、跳水和杂技的空中翻腾,民族舞和芭蕾舞的大跳,  所有这些动作,都是来自中段腰腹力量,只不过做动作时,双腿离开了地面而已。  摩登舞正确手架  的基本条件  任何运动都离开不了几何力学原理,缺乏了合理的力学,做不出准确的动作来.舞步  的运行,两足的交替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到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互相交替,只不过两腿膝  盖不一定垂直而已.跳摩登舞的时候,除了身体竖直之外,“架”的摆正被视为首要条件  ;任何步型和动作都离不开“手架”,离开了固定“手架”的舞蹈就不是摩登舞的范畴,  所以,学习舞步之前就得学好摆“架子”。  我们摆“手架”时,不仅要注意它的外型,而且,要注意它的内涵。一位老一辈的世  界冠军在黑池(UK)讲学中,要我们不光是注意外形,还要注意它的力学结构,只有掌  握其结构的内在特征,在运动时,我们才能把身体各部控制得稳妥,否则,“手架”容易  产生或多或少的不同情度的变形。说到“手架”的力学结构,可以分成A、B、C三组六  个三角形。  A头顶至左右手的手肘是“上边”等边三角形。  中腰至左右手的手肘是“下边”等边三角形。  B左肘至头顶及大椎是“左上”对称直角三角形。  右肘至头顶及大椎是“右上”对称直角三角形。  C左肘至大椎及中腰是“左下” 对称直角三角形。   右肘至大椎及中腰是“右下” 对称直角三角形。  运动时,保持外表的几何图形固然重要,但是,维持内在的力学结构更是必不可少;  有了内外的结合,才可以使外形美观大方,又可以维持力量的均衡和姿态的稳定。如果改  变了力学结构,就会破坏了协调性,就会力不从心。  手架的稳定,没有肌肉的力量的支持是不成的,但在移动步法中,先靠肌肉的支持,  会做成不同程度的僵硬,因此,必须 熔入意念,使内气运行贯通全身,这样,就不会因  为身体某部肌肉“固定”,而影响了其它肌肉的工作。用意念的方法,在头顶通过脊椎的  连结,把两肘轻轻吊起,就像上海的浦东大桥的钢索,由于,头顶有一种意念的反作用力  ,头颈就能自然直竖,不会僵硬,同时,“手架”的手臂又能紧中得到适当的放松,另外  ,两手肘通过脊椎的连结,可使中腰往上拉起,不至于为了把身体拉长腰部往上挺,做成  腰部紧张,这样,在互相连结下,就能一气贯通。  迈步与动作,又须注意由腰脊发力,只是腿部带动身体移动,就会或多或少破坏了平  衡,虽然手架的外表不一定会产生变形,但身体的重心就不能垂直,左右就不能对称,最  明显的表现是肘下这一对三角形产生了变形,所以,发力时要注意身体中正不偏,力由脊  发,这样,才能确保力学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漫谈升降技巧  正确的升降动作能增加辛辣度与表现力,因而更具竞争优势。  认真研究升降的舞步技术,开发此项技巧要素完全的艺术潜能,将能使您从中得到最大的  收益。  到底什么是[升降)(rise&fall)技巧,我个人比较喜欢用[放Lowering)来形容标准舞技  巧中控制良好的下降动作,它是较具艺术性的舞蹈技巧要素之一。透过技巧来表现升降,  能够增强体态、(表现力)与优雅,并将它本身的特色加诸於舞蹈上。升降技巧后来因为不  同目的而逐渐发展出几种变化。每种摆荡身体的舞蹈,基本的升降型态与特色的表达也都  各不相同。  3/4拍的华尔兹是以一小节音乐所做的摆荡弧形(swing-arc)动作为基础,与钟摆动作  所产生的轮廓线类似。  如果没有使用旋转(或线条动作),则基本的升降动作就是摆荡弧形动作。4/4拍狐步  舞的典型美感也可透过升降动作来提升,它是以统一的波浪式动作为基础,是狐步舞的特  色,即舞步有两拍在波顶,两拍在波谷。动作的轻盈感是基本重点,后退时一定要避免鞋  跟重重地在地板上做出拖曳的动作。  快步舞也是4/4拍的舞蹈,舞步基础大部分为狐步舞式的升降,但有些基础动作如四  分之一转(Quarter Turn) 、前进追步(Progressive Chasse)与锁步(Lock Step),则是以  华尔滋式的舞步为基础,即在第一拍结束时开始上升,持续至第二与第三拍,到第四拍时  保持在第三拍的高度。  必须注意的重点是,上述舞步的第四拍,在上升动作最大时,必须是『完成』结束步(Clo  sing Step)  或锁步(Locking Step)之后的那一拍。  如何能在最正确时刻使升降动作达到最大高度?受过此 种训练的舞者,将最能吸引有  经验的评审注意。不幸地是,大部分舞者都太早下降,即在结束步或锁步出来后立刻开始  做下降步。再者,很多舞者似乎都无法控制下降步,因此看起来就像『往下掉』一样。  探戈没有上升,不管是在技术上或过去的历史中都一样!舞者的身体必须像其它舞蹈一样延  伸,但是膝盖必须更明确地放松。探戈舞在此方面与其它标准舞不同的特殊原因,就是因  为它是以足跟领导  常步(Walk)的原则为基础,其身体重量必须集中在每一次迈步时的双脚之间,因此没  有身体摆动的动作,而升降的基本原则却是必须以摆动为基础,所以不管是一般舞蹈运动  (DanceSport)或阿根廷式的探戈舞,都是平式(flat)的舞蹈,迈出每一步时,双脚都必须  施压於地板上。  升降技术的文字描述:许多书上对升降技术定义都不同。在A1eX Moore的书上,它说升降  是“身体向上伸展及腿部肌肉提起”。  最新出版的《英国皇家园丁荟萃协会(ISTD)标准舞技巧》对升降的定义为:利用脚、腿  与身体所做出的上升与下降动作,此定义中多加了“脚”一项。 国际园丁荟萃协会(1DTA  )舞蹈技巧书中则说得更详细:“上升是由腿部肌肉提起、膝盖伸直及身体向上伸展而提升  高度,通常脚跟会随著上升动作而提起或离开地面:下降是支撑的那脚从脚趾到脚跟的放  低,而且在做下一步时膝盖会接着放松。”此处多加了一项要素,即“膝盖的运用”。膝  盖的动作绝对是非常必要的要素,特别是在华尔兹中。  在Henry Jacques的书中,它将升降分成三段来解释:  (a)身体与腿部正确的举止与肌肉的紧绷  (b) 膝盖的运用  (c) 脚的运用。  他在为NATD所备制的技巧书中,用了一整页来说明升降技术,并用了将近三页来解释  升降各种不同的应用方式。再者,他还在其中加入详细的膝盖动作分解说明图示。  范例:华尔滋右旋转步(Waltz Natural Turn) ,男士的动作:  1.弯曲右膝,重量置於右脚上。  2.膝盖稍微弯曲,重量置於两脚间。将重量转至左脚上,右脚靠近左脚时,透过上升渐渐  伸直膝盖  (弯曲右膝,重量置於右脚上,当左脚预备向后移做出下一步时,右脚跟放低)。  4.弯曲左膝,重量置於左脚上。  5.膝盖稍微弯曲,重量置於两脚  6.将重量转至右脚上,左脚靠近右脚时,透过上升渐渐伸直膝盖  (弯曲左膝,重量置於左脚上,当右脚预备向后移做出下一步时,左脚跟放低)。  这就是训练良好的舞者应该做到的动作,虽然在运用上述各种细节於每一步时可能不  会意识到,但园丁荟萃或教练应该完全认知此项技术细节。另一方面,我在伪科学式、冗  长又令人费解的文章中,也看过大量对升降动作的分析。其中有一种迂回的解释,将华尔  滋基本的小节动作分成六个半拍(l-and-2-and-3-and)。华尔滋并不像伦巴舞那么容易按照  韵律节奏来分析,因此按节拍来分析华尔滋真是愚蠢的做法! 对一般非专业的用途,以口  令动作(word-picture)来解释华尔滋的升降就简单多了,它就类似钟摆摆动的升降弧线一  般。以花园秋千或马戏团高空秋千来说明可能容易理解,每一次的前后摆荡就像华尔滋音  乐每小节的节拍。  当您听到喜欢的华尔滋音乐时,心里可能会“看到”身体随著音乐在高空秋千上摆荡  。这就是英式华尔滋升降弧线的基础,随著音乐每小节,身体就会做出像花园秋千或高空  秋千的动作。 摇摆的节奏!在心里将花园秋千或高空秋千摆荡的速度特色画成一幅图画,  将您听到华尔滋时身体与腿的摆荡描绘出来。在摆荡到最高点时有一瞬间的暂停,然后再  开始下降的动作,刚开始是慢慢的,在到达摆荡最低点前累积速度,之后在脚部动作渐渐  静止并结束前再逐渐减缓腿部速度。停留的些微片刻是一种愉悦的感觉,它是完美制造华  尔滋摆动的基本要素。 不幸地是,今日有许多舞者使用的华尔滋编舞,倾向於抗拒正确的  秋千动作。他们做出太多的切分音、追步与锁步等等,在三拍子的小节中做出四步,因此  舞蹈中秋千摆荡的特色几乎丧失。但有好的教练与练习,即使是切分音也能够做出秋千摆  荡的特色。 维也纳华尔滋右旋与左旋摆荡动作的升降特色,与“英国”华尔滋相似。最重  要的一点就是维也纳华尔滋的摆荡动作比较“浅”。脚的提起保持在最小的幅度,实际上  在旋转第六步时,男土是以“平的”姿势将脚带到结束位置。为详细说明此点,此种舞蹈  中的升降几乎完全是透过膝盖的动作来表现。  摘要:探戈是标准舞中最特别、没有上升动作的舞蹈,最初之所以会被纳入标准舞的  比赛舞蹈之一,我认为那是因为二十世纪初当它刚出现时,只有标准舞比赛而尚未有拉丁  美洲舞比赛的缘故。在其它舞蹈中·正确的升降动作能增加辛辣度与表现力,因而更具竞  争优势:认真研究升降的舞步技术。开发此项技巧要素完全的艺术潜能·将能使您从中得  到最大的收益。  ----摘自《舞蹈家》59期  四大技巧  四大技巧在国标舞的现代舞特别是华尔兹中得到 全面和充分的体现。  (l)反身动作  左脚前进时,右肩和右胯前送;右脚前进时,左肩和左胯前送;左脚后退时,右肩和  右胯后让;右脚后退时,左肩和左胯后让:这样使身体和舞步形成反向配合,这就叫反身  动作。反身动作主要用在左转或右转的第一步,既便于 男女腰胯相贴地侧身转体,又增加  了舞姿的优美。  (2)升降动作  各种舞步,都有身体上升和下降的变化,只是升降程度和要求不一。一般地说,起步  身体必稍降,并步身体必稍升。起步时屈膝,并步后提踵,则有明显的升降变化。拿升降  技巧得到充分体现的华尔兹来说,第一拍出步时屈膝降体,第二拍运步时平中有升,第三  拍并步时提踵体,当升至最高处后又下降,这样形成一条有如波浪起伏的曲线。显示出华  尔兹的轻盈和飘逸。  (3)摆荡动作  摆荡动作是指舞者身体在前进和后退时好像荡秋千一样地摆荡:起步前进时,如同秋  千前荡,有自下而 上地荡起来的感觉;移步后退时,如同秋千后摆,有自上而下地荡回来  的感觉。  (4)倾斜动作  倾斜动作是指舞者在左右横步和左转右转第一步中的身体左右倾斜。舞者大步横移时  ,总是腰胯连同脚步横移,然后腰跨以上部分为保持重心平稳而逐渐跟上去,这样就形成  一个符合物理规律的自然倾斜动作。 舞者进左脚左转或退左脚右转时,身体顺势左倾,进  右脚右转或退右脚左转时,身体顺势右倾,这也是合乎自然的倾斜动作。但要注意,舞者  此时的身体有如钟摆的倾斜,脊椎始终直而不弯,不能将左右倾斜错误地理解为左腰或右  腰的故意下弯。

开头: 现时,社会艺术多集中在舞蹈与绘画上,而国标舞更是在短短时间风靡世界。拉丁,作为国际标准 舞蹈,便是不可不提的。第二段:其实,有很多人对拉丁并不是很了解,那就先让我来说明一下吧(这段资料蛮好找的,你自己找着 看,是介绍拉丁的基础知识就行)。基于拉丁的神秘背景,与少数人精于此的特点,多数对子女抱 莫大希望的家长们也就不在乎金钱,纷纷将子女送入拉丁大门… 可是,拉丁的莫大魅力会将成为 孩子们将来的发展么??当下所花费的精力与时间,在将来真的会给予孩子美好的未来么??那所 谓的投资,真的会有回报么??本人对此有些小小见解,请诸位加以评价。第三段:浅谈中国少年拉丁舞的发展前景……后面的本人实在想不出什么了。。毕竟鄙人只有初二的国文水准,所以不敢多加胡言了。。。。。。希望以上。。能对楼主有所帮助吧(注:文中也许有错别字。。因为打字系统的关系。。所以希望您不要直接复制黏贴。。。最好加以检查。。)谢谢o(∩_∩)

  • 索引序列
  • 关于拉萨的论文
  •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西藏拉萨为例
  • 拉萨日报投稿邮箱
  • 关于阿拉伯的论文
  • 关于拉丁舞的论文
  • 返回顶部